[课件]中药材储存与养护PPT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培训课件(PPT 32张)

(2)对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材和饮片养 护,如丹皮与泽泻同储在一起,泽泻就不宜生虫,丹皮不 易变色。白花蛇、乌蛇中放入花椒,这主要利用同储药材 所发出的特殊气味使害虫不易生存,从而起到防止虫害的 作用。 (3)干燥法:应采用摊晾法、石灰干燥法、密封干燥法对 药材进行干燥处理,降低其水分。 (4)臭氧杀菌法:每季度使用臭氧对药材进行臭氧杀菌。 对将有可能发生微生物污染的药材、中药饮片在专用的密 封条件下,开启臭氧发生器4小时,进行杀菌处理。
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情况及对策表:
几个常用的养护方法有: 1、 (1)易变色的;一般为质地松散的花类饮片如玫瑰花、 菊花、金银花等。应避光储存。 (2)易生虫、霉变的;一般为含淀粉、糖类较高的根及 根茎类如天花粉、怀牛膝、党参等,含油脂、糖类较高的 果实种子类如柏子仁、枸杞、酸枣仁等,动物类如土鳖虫、 壁虎、刺猬皮等。发现生虫、霉变的应在养护室内,进行 低温冷冻杀虫防霉处理,注意控制冰柜温度零度以下,时 限24小时以上,彻底将饮片冻透,以达养护目的。并注意 分类养护,养护后保持冰柜卫生。
(3)湿度:湿度与温度是与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 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 (4)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但 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及促 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等。 (5)时间:一般储存5年以上,但有些中药的药物活性成 分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减弱或全无。
中药饮片的养护
中药饮片作为药品中的一个特殊分类,由于其形态、成分 、性能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在储存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 风险较高,因此中药饮片储存养护的方法、标准及技术要 求也较高,采用的手段也较为多样。从事中药饮片养护工 作的人员,应当具有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 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中药的保管养护PPT课件

四、中药的散失变味与保管养护 (一)散失变味 原因:挥发性成分 (二)保管养护 密封:可整仓密封,相对湿度保持70~75%,小 量的,可用坛、缸或木箱密封后,放至阴凉干燥 处。 晾晒:阴干敞晾法或码成通风垛风干。 药剂熏蒸:氯化苦或磷化铝熏蒸。
第一节 中药在储存中的质量变异与保管养护
五、中药的融化与保管养护 (一)融化 原因:药品耐热性差、吸湿性强、品质纯度不高 (二)保管养护 保持干燥阴凉,将药材盛装在严密牢固的包装和 容器里,保持温度在30℃以下。 码垛以不超过3m为宜,与墙保持30~50cm的距离。
1、鞘翅目(甲虫类)
(3)咖啡豆象
成虫体长约2.5~4.5mm 1年发生3~4代 成虫善飞能跳 幼虫隐藏在种子类和根茎 类药材中越冬
2、鳞翅目(蛾类)
(1)印度谷螟
成虫体长约6~9mm,翅展13~18mm 幼虫体长10~13mm 蛹长5.5~7.5mm 1年发生3~4代(北方)
4~6代(南方) 每支雌虫排卵40~300粒 孵化幼虫即钻入要屋内,排出大量有臭 味的粪便 以幼虫越冬
第一节 中药在储存中的质量变异与保管养护
六、中药的潮解与风化及保管养护 (一)潮解 原因:含盐类物质的结晶体 (二)风化 原因:含结晶水的矿物类中药 (三)保管养护 阴凉、避风、避光 温度25~30℃,湿度70~75%
第二节 特殊中药的保管养护
一、剧毒药材的保管养护 绝不能与其他药材混合堆放,而必须专库储 存,并由专人保管。 每件包装上有明显的标志和唛头以防混淆。
酶引起的变色:化学成分 非酶引起的变色:蛋白质
第一节 中药在储存中的质量变异与保管养护
三、中药的变色与保管养护 (二)保管养护
防潮、防热、避光和适当的通风。 密封:整库、按件装箱;箱内防木炭1~1.5kg 吸潮:将药材用纸分装包好,以便上下翻动 烘烤:掌握适当的火候时间
第一节 中药在储存中的质量变异与保管养护
五、中药的融化与保管养护 (一)融化 原因:药品耐热性差、吸湿性强、品质纯度不高 (二)保管养护 保持干燥阴凉,将药材盛装在严密牢固的包装和 容器里,保持温度在30℃以下。 码垛以不超过3m为宜,与墙保持30~50cm的距离。
1、鞘翅目(甲虫类)
(3)咖啡豆象
成虫体长约2.5~4.5mm 1年发生3~4代 成虫善飞能跳 幼虫隐藏在种子类和根茎 类药材中越冬
2、鳞翅目(蛾类)
(1)印度谷螟
成虫体长约6~9mm,翅展13~18mm 幼虫体长10~13mm 蛹长5.5~7.5mm 1年发生3~4代(北方)
4~6代(南方) 每支雌虫排卵40~300粒 孵化幼虫即钻入要屋内,排出大量有臭 味的粪便 以幼虫越冬
第一节 中药在储存中的质量变异与保管养护
六、中药的潮解与风化及保管养护 (一)潮解 原因:含盐类物质的结晶体 (二)风化 原因:含结晶水的矿物类中药 (三)保管养护 阴凉、避风、避光 温度25~30℃,湿度70~75%
第二节 特殊中药的保管养护
一、剧毒药材的保管养护 绝不能与其他药材混合堆放,而必须专库储 存,并由专人保管。 每件包装上有明显的标志和唛头以防混淆。
酶引起的变色:化学成分 非酶引起的变色:蛋白质
第一节 中药在储存中的质量变异与保管养护
三、中药的变色与保管养护 (二)保管养护
防潮、防热、避光和适当的通风。 密封:整库、按件装箱;箱内防木炭1~1.5kg 吸潮:将药材用纸分装包好,以便上下翻动 烘烤:掌握适当的火候时间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PPT课件ppt课件

利用日晒或采用加热烘干,使饮片的水分散失,保持 干燥。
传统养护技术
密封(密闭)养护法:目的是使饮片及其炮制品与外界的 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细菌、害虫等隔离,尽显 减少这些因素对药物的影响,保持饮片的原有质量, 以防虫蛀、霉变。一般可分为容器密封、罩帐密封和 库房密封三类。
容器密封贮藏法:适用于量少、细贵、易变质的中药 品种。
可喷洒少量95%药用乙醇或50度左右的白酒密封养护 动物、昆虫类饮片,如乌梢蛇、地龙、蛤蚧等; 油脂类中药及炮制品,如柏子仁、桃仁、枣仁等; 含糖类饮片,如枸杞子、龙眼肉、黄芪、大枣等; 贵重饮片,如冬虫夏草、鹿茸等; 含挥发油类饮片,如当归、川芎、瓜蒌等。
车前草、马齿苋、独活、 紫菀等
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 类等,在受热、受潮、或贮藏保管 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 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 的。
含挥发油:当归、丁香等
含脂肪油 :柏子仁、桃 仁、杏仁等
含糖量多 :牛膝、麦冬、 天冬、熟地、黄精等
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 质量变异现象
润; 胶类及树脂类饮片容易变软而黏结成块,如乳香、阿胶等。
当温度过低,对某些新鲜的药物如鲜石斛、鲜芦根等, 或某些含水量较多的药物,也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湿度:影响药物含水量、外观形态、化学成分等,且能导致微 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
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 贮存仓库的相对湿度应最好控制在70%以下 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温度30℃,很多饮片都易吸潮霉变 含糖类、黏液质、淀粉类饮片易吸潮变质,如天门冬、地黄、
饮片的贮藏容器必须合适,一般可贮藏于木箱、纤维纸
箱中,最好置严密封口的铁罐、铁桶中,以防止湿气的侵 入。有些则可置于陶瓷罐、缸或瓮中,并加入石灰或硅胶 等干燥剂。至于量多者可暂时用竹篓、筐贮存,但不宜久 放,以免霉蛀。
传统养护技术
密封(密闭)养护法:目的是使饮片及其炮制品与外界的 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细菌、害虫等隔离,尽显 减少这些因素对药物的影响,保持饮片的原有质量, 以防虫蛀、霉变。一般可分为容器密封、罩帐密封和 库房密封三类。
容器密封贮藏法:适用于量少、细贵、易变质的中药 品种。
可喷洒少量95%药用乙醇或50度左右的白酒密封养护 动物、昆虫类饮片,如乌梢蛇、地龙、蛤蚧等; 油脂类中药及炮制品,如柏子仁、桃仁、枣仁等; 含糖类饮片,如枸杞子、龙眼肉、黄芪、大枣等; 贵重饮片,如冬虫夏草、鹿茸等; 含挥发油类饮片,如当归、川芎、瓜蒌等。
车前草、马齿苋、独活、 紫菀等
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 类等,在受热、受潮、或贮藏保管 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 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 的。
含挥发油:当归、丁香等
含脂肪油 :柏子仁、桃 仁、杏仁等
含糖量多 :牛膝、麦冬、 天冬、熟地、黄精等
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 质量变异现象
润; 胶类及树脂类饮片容易变软而黏结成块,如乳香、阿胶等。
当温度过低,对某些新鲜的药物如鲜石斛、鲜芦根等, 或某些含水量较多的药物,也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湿度:影响药物含水量、外观形态、化学成分等,且能导致微 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
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 贮存仓库的相对湿度应最好控制在70%以下 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温度30℃,很多饮片都易吸潮霉变 含糖类、黏液质、淀粉类饮片易吸潮变质,如天门冬、地黄、
饮片的贮藏容器必须合适,一般可贮藏于木箱、纤维纸
箱中,最好置严密封口的铁罐、铁桶中,以防止湿气的侵 入。有些则可置于陶瓷罐、缸或瓮中,并加入石灰或硅胶 等干燥剂。至于量多者可暂时用竹篓、筐贮存,但不宜久 放,以免霉蛀。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培训PPT

原因:
中药的性质 含脂肪油,含挥发油,含糖分和粘 液质多的药物易走油。
温度的影响 环境温度过高药物呼吸作用增强, 使药物发热引起走油。
压力的影响 在夏季,若库内温度过高,通风差, 存量大,容器过于封闭,使药遭挤压和闷热而发 生走油。
判定:
眼看:主要是观察药材内外色泽的变化,表面是 否有油质物溢出,有无干枯、粘连等情况。
• 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特别容易受潮变软或粘连成团且易被污染,虫蛀、霉变及鼠咬,应贮于 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养护。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 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阴凉处养护。
常用的饮片养护方法
35℃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会加速挥发, 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脂的 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
熔化而发生粘连现象。
【湿度】
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 两方面。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
控制在70~75%。
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
四、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
香橼、川芎、藁本、干姜、高良姜、苍术、山奈、沉香、 檀香、降香、厚朴、肉桂、桂枝、牡丹皮、等
常见植物饮片的特性
五、叶和全草类饮片
大青叶、桑叶、桔叶、蒲公英、地丁、车前草、马齿见、垂盆草、 鹅不食草、墨旱连、 半边莲、扁蓄、浮萍、透骨草等。
六、树脂类饮片
血竭、乳香、没药、安息香、苏合香、阿魏、松香
昆虫类药材更要注意火力不能过猛,操作仔细小心, 以防虫体残损、焦碎等;对于含脂肪油多的药材如刺
猬皮等则不宜用此方法。
中药储存与养护培训课件

常 见 变
二、霉变 三、变色
异 四、泛油
现 五、散气走味
象 及 防
六、风化与潮解 七、融化与升华
护
一、虫蛀
1、定义:仓虫对中药表面和内部侵蚀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2、药材被虫蛀的原因主要有:
⑴中药材、饮片加工处理不当,污染较严重; ⑵干燥不及时,中药自身含水量过大; ⑶中药自身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⑷库房温湿度超过标准; ⑸包装不严或破损; ⑹库房熏仓不及时、不彻底,或者库房及储存环境 不符合GSP要求等
烘烤法、热蒸法及远红外高温法等 ⑵化学杀虫处理法
常用的液体熏蒸杀虫剂有氯化苦、固体熏蒸剂 有磷化铝 ⑶气调养护法
气调意为“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近年来采 用充氮降氧法贮藏中药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霉变
1、定义: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2、引起药材发霉的主要因素:
⑴中药内含养料可供霉菌的寄生 ⑵受潮湿影响 ⑶中药本身“发汗” ⑷生虫后引起发霉 3、易霉变的中药:火麻仁、大青叶、独活等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培训课件
内容提要
•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 影响中药变异的因素 • 中药养护技术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是中药调剂的一项重 要任务,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贮藏养护知 识和复杂的操作技术。
中药商品在储存保管过程中,若管理不 当,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发 生虫蛀、霉变、变色、泛油、散气走味、 潮解、风化、融化、升华等一系列变化, 这种现象称中药的变异现象。
七、融化与升华
1、影响中药融化的原因: 药品耐热性差、吸湿性强、品质纯度不高等
2、影响中药升华的原因: 药品密封不严,或敞口放置过久、温度升高或 库房相对湿度小等
3、储存注意点:应置阴凉干燥处
中药材储存与养护幻灯片课件

1
中药材一般是指经过产地加工取得药用部位的生药 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常按药用部位,将中药材分为根 与根茎类,叶、花、全草类,果实与种子类,茎、皮
类,菌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及其他类。
中药材的储存保管是药材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由 于中药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储存要求也不同。因此, 必须采用针对性强的保管措施,以达到保证药材质量 的目的。
3
库房选择
均须选择阴凉干燥的库房,具备通风吸湿,熏蒸等设施。高温梅雨 季节前,要进行薰仓防霉,杀虫。有些品种可移至气调、密封库房 或低温库房。
温湿度管理
严格温湿度管理。对于霉变、虫蛀、泛油的药材,库温应控制在 25°C以下,相对湿度为60%-70%。
货垛管理
货垛用经常检查,防倾斜倒塌。易泛油药材的货垛,不宜过高、过 大,注意通风散潮;含淀粉、糖分和黏液质的药材,受潮受热易粘 连结块甚至发酵,宜堆通风垛,保持空气流畅。
8
花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花类药材通常包 括干燥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花类药材多呈不同 的颜色,且色泽鲜艳,有芳香气味。若储存不当,可吸 湿返潮,变色,霉变,虫蛀,气味散失;质地疏松的花 还易“散瓣”。鉴于上述情况,花类药材宜采用阴干或 晾晒法干燥,避免火烤、暴晒。
9
库房选择
宜选用干燥阴凉的库房,既保持色香,又要防止串味。可设花
种子类中药多采用成熟完整的种子,也有用种子的
某部分,如假种皮、种皮、去掉子叶的胚,用其发芽或 加工制品。种子类药材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
质,在储藏过程中极易回潮、酸败泛油、生虫等。
13
库房选择
药材宜根据性质不同,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库房。
温湿度管理
库房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对易泛油 品种,温湿度管理更应严格控制,库温不应超过25℃。
中药材一般是指经过产地加工取得药用部位的生药 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常按药用部位,将中药材分为根 与根茎类,叶、花、全草类,果实与种子类,茎、皮
类,菌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及其他类。
中药材的储存保管是药材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由 于中药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储存要求也不同。因此, 必须采用针对性强的保管措施,以达到保证药材质量 的目的。
3
库房选择
均须选择阴凉干燥的库房,具备通风吸湿,熏蒸等设施。高温梅雨 季节前,要进行薰仓防霉,杀虫。有些品种可移至气调、密封库房 或低温库房。
温湿度管理
严格温湿度管理。对于霉变、虫蛀、泛油的药材,库温应控制在 25°C以下,相对湿度为60%-70%。
货垛管理
货垛用经常检查,防倾斜倒塌。易泛油药材的货垛,不宜过高、过 大,注意通风散潮;含淀粉、糖分和黏液质的药材,受潮受热易粘 连结块甚至发酵,宜堆通风垛,保持空气流畅。
8
花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花类药材通常包 括干燥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花类药材多呈不同 的颜色,且色泽鲜艳,有芳香气味。若储存不当,可吸 湿返潮,变色,霉变,虫蛀,气味散失;质地疏松的花 还易“散瓣”。鉴于上述情况,花类药材宜采用阴干或 晾晒法干燥,避免火烤、暴晒。
9
库房选择
宜选用干燥阴凉的库房,既保持色香,又要防止串味。可设花
种子类中药多采用成熟完整的种子,也有用种子的
某部分,如假种皮、种皮、去掉子叶的胚,用其发芽或 加工制品。种子类药材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
质,在储藏过程中极易回潮、酸败泛油、生虫等。
13
库房选择
药材宜根据性质不同,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库房。
温湿度管理
库房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对易泛油 品种,温湿度管理更应严格控制,库温不应超过25℃。
药品储存与养护课件第7章-中药的储存与养护PPT课件

低温冷藏技术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降低中药所处环境的温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保持中药质量。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低温冷藏技术是中药储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有效延 缓中药的氧化、霉变和腐烂等过程。该技术可以将中药储 存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降低微生物的活性,延长中药 的保质期。同时,低温冷藏技术还可以减少中药的挥发性 和成分损失,保持中药的品质和药效。
气味散失问题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中药在储存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气味散失现象, 影响药材质量和药效。
中药的气味散失主要是由于药材中的挥发性 成分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挥发,导致 药效降低。为了避免气味散失现象,应该将 药材存放在密封性好的容器中,并注意控制 温度和湿度。对于已经出现气味散失的药材, 应根据情况采取晾晒、烘烤或密封等方法进 行处理。
05
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未来发展
中药储存与养护标准化的推进
制定和完善中药储存与养护的 国家标准
国家应加强中药储存与养护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推广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标准化 管理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中药储存与养护技术和管理模式, 提高中药储存与养护的标准化水平。
中药储存与养护新技术的应用展望
动物类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总结词
动物类中药包括动物的整体、器官或分泌物等,储存养护时需特别关注防潮、 防虫和防鼠。
详细描述
动物类中药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受潮,以防发霉变质。同时,动 物类中药还需特别注意防虫、防鼠,定期检查药材是否有虫蛀、鼠咬等情况。 对于易受潮的动物类中药,应定期晾晒,以防发霉变质。
辐射防霉技术
总结词
利用辐射能量破坏微生物的结构和活性,防止中药的霉 变和腐烂等过程。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ppt)

4
二、中药常见的质变现象
1、虫蛀:是指中药被害虫啮蚀的现象,是中药储存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质变现 象之一。在害虫不同时期对中药的危害中,以幼虫时期对中药的破坏最为严重。 虫蛀的药材成分往往损失,药材损耗加大,药效降低,同时害虫的排泄物或蜕皮 残留在药材内,污染药材引起发酵,进一步产生变色或变味,影响用药安全和疗 效。含有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药材(如北沙参、木瓜、枸杞子、党 参等)最易虫蛀,在库储存中必须加强养护。 2、霉变:又称生霉,是指药物受潮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造成霉菌的滋生和繁殖, 在药物表面或内部布满菌丝现象。中药生霉后,霉菌进行的营养代谢活动分解药 物体内的有机物质,会使有效成分降低,以致不能药用。如麦冬、牛膝、陈皮、 五味子等。 3、泛油:又称“走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药材因受潮、 变色、变质后表面出现油状物质的现象。泛油的原因除与中药自身的成分有关外, 还与储存温度过高或储存时间过久有关。如柏子仁、桃仁、麦冬、蛤蚧等。 4、变色:是指中药自身的固有色泽发生了变化,或失去原来色泽,或变为其他 颜色。引起中药变色的原因主要有中药所含成分、日光与空气、加工与养护方法 等。易变色的中药有黄芪、天花粉、白芷、红花、菊花等。
进入冷库的中药的含水量必须是在安全标准范围内,用干燥木箱盛装,内 衬防潮纸防潮,也可装塑料袋,以防湿气侵入。
14
三、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是采用化学药剂来预防或杀灭害虫、霉菌的方法。分为防霉剂和杀虫剂。 药剂必须对人类无害,且挥发性强,有强烈的渗透性,效力确实,作用迅 速,可在短时间内杀灭害虫和虫卵。防霉效果持久,杀虫后能自动挥散,对 中药的质量没有影响。 用于直接与中药接触的杀虫防霉剂有: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有机 氯、有机磷农药、硫磺、氯化苦、磷化铝、对硝基酚、水杨酸、尼泊金、甲 醛溶液等。 (一)硫磺熏蒸法: 1、性能:硫磺燃烧后,产生蓝色火苗,并生成二氧化硫毒气可致死多种中 药霉菌与害虫,是中药最早期的杀虫方法。 2、施用方法:通常采用小室(薰房)密封或熏蒸箱形式,每立方米采用硫 磺100~150g,硫磺燃烧后,密闭3~4日,然后通风排毒2日后,操作人员可 戴口罩进入室内操作。少量中药可用熏箱熏蒸。 3、注意事项: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易使中药褪色,同时经硫磺熏蒸 过的中药,有时味道会变酸,带有硫磺气,并发脆或破碎。因此对易变色、 变味和质地脆嫩的中药,部分花类和虫类药材均不宜使用。二氧化硫对人体 有毒性,中药熏蒸后应通风散毒,操作人员进入薰房应戴面具或用肥皂水浸 湿的多层纱布口罩。
二、中药常见的质变现象
1、虫蛀:是指中药被害虫啮蚀的现象,是中药储存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质变现 象之一。在害虫不同时期对中药的危害中,以幼虫时期对中药的破坏最为严重。 虫蛀的药材成分往往损失,药材损耗加大,药效降低,同时害虫的排泄物或蜕皮 残留在药材内,污染药材引起发酵,进一步产生变色或变味,影响用药安全和疗 效。含有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药材(如北沙参、木瓜、枸杞子、党 参等)最易虫蛀,在库储存中必须加强养护。 2、霉变:又称生霉,是指药物受潮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造成霉菌的滋生和繁殖, 在药物表面或内部布满菌丝现象。中药生霉后,霉菌进行的营养代谢活动分解药 物体内的有机物质,会使有效成分降低,以致不能药用。如麦冬、牛膝、陈皮、 五味子等。 3、泛油:又称“走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药材因受潮、 变色、变质后表面出现油状物质的现象。泛油的原因除与中药自身的成分有关外, 还与储存温度过高或储存时间过久有关。如柏子仁、桃仁、麦冬、蛤蚧等。 4、变色:是指中药自身的固有色泽发生了变化,或失去原来色泽,或变为其他 颜色。引起中药变色的原因主要有中药所含成分、日光与空气、加工与养护方法 等。易变色的中药有黄芪、天花粉、白芷、红花、菊花等。
进入冷库的中药的含水量必须是在安全标准范围内,用干燥木箱盛装,内 衬防潮纸防潮,也可装塑料袋,以防湿气侵入。
14
三、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是采用化学药剂来预防或杀灭害虫、霉菌的方法。分为防霉剂和杀虫剂。 药剂必须对人类无害,且挥发性强,有强烈的渗透性,效力确实,作用迅 速,可在短时间内杀灭害虫和虫卵。防霉效果持久,杀虫后能自动挥散,对 中药的质量没有影响。 用于直接与中药接触的杀虫防霉剂有: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有机 氯、有机磷农药、硫磺、氯化苦、磷化铝、对硝基酚、水杨酸、尼泊金、甲 醛溶液等。 (一)硫磺熏蒸法: 1、性能:硫磺燃烧后,产生蓝色火苗,并生成二氧化硫毒气可致死多种中 药霉菌与害虫,是中药最早期的杀虫方法。 2、施用方法:通常采用小室(薰房)密封或熏蒸箱形式,每立方米采用硫 磺100~150g,硫磺燃烧后,密闭3~4日,然后通风排毒2日后,操作人员可 戴口罩进入室内操作。少量中药可用熏箱熏蒸。 3、注意事项: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易使中药褪色,同时经硫磺熏蒸 过的中药,有时味道会变酸,带有硫磺气,并发脆或破碎。因此对易变色、 变味和质地脆嫩的中药,部分花类和虫类药材均不宜使用。二氧化硫对人体 有毒性,中药熏蒸后应通风散毒,操作人员进入薰房应戴面具或用肥皂水浸 湿的多层纱布口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 豆科植物野葛和甘葛藤的干燥 根。 采收加工 春、秋采挖,洗净,除去外皮, 切片,晒干或烘干。广东、福 建等地切片后,用盐水、白矾 水或淘米水浸泡,在用硫磺熏 后晒干,色泽白净。 储藏方法 葛根含多量淀粉、黄酮类物质, 如大豆黄苷、大豆黄素等,在 储藏中易吸潮生霉,葛根生霉 后能引起总黄酮含量显著下降。 因此防止葛根吸潮生霉是保证 质量的重要措施。将其含水量 控制在10%以下,储藏于相对 湿度70%左右的环境中,既能 安全储藏。
来源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 的干燥成熟果皮。 采收加工 10-12月果实成熟后剥皮取果, 晒干或低温干燥。干燥过程 中应常翻动,避免果皮相互 重叠,以防发霉变黑。 储藏方法 陈皮含有较多挥发油,受热 过高时极易挥散,系时候又 易潮软、发霉、变色,乃至 霉烂。夏季宜储藏于干燥凉 爽的密闭环境中。
中药材储存与养护
中药材一般是指经过产地加工取得药用部位的生药 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常按药用部位,将中药材分为根 与根茎类,叶、花、全草类,果实与种子类,茎、皮
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菌类,树脂类,动物类,矿物类及其他类。
中药材的储存保管是药材流通的重要环节之一。由 于中药成分复杂,性质各异,储存要求也不同。因此, 必须采用针对性强的保管措施,以达到保证药材质量 的目的。
来源 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采收加工 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 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 用烟火慢慢熏干。 储藏方法 本品因含大量的蔗糖和挥发油, 易吸收空气的水分,故最怕潮湿, 一旦遇潮色泽变黑泛油,导致霉 蛀败坏,则其储藏须至阴凉干燥 处。当归饮片可储于翁内,或用 纸包好置石灰缸内,讲翁口或缸 口密封,带用时取出一些,剩余 扔封严存放,可避免虫蛀、泛油。
来源 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 黄芪的根。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及 须根,晒干。 储藏方法 可按照等级不同分别打捆用苇 席等吸潮材料包裹装箱。本品 粉性大有甜味,夏季最易生虫; 受潮后也易霉烂、变黑,故应 储藏于干燥、通风处。 切制的饮片须待晒干后储于坛 内或石灰缸内,将口封闭置干 燥通风处,并应注意检查,一 旦发现霉蛀即行复查
货垛管理
货垛不宜过高,不宜靠近门窗,避免日光直射。对枸杞子、 桂圆肉、打造等质地软润、不耐重压的中药,宜用硬质材料包 装盛放。
来源 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 熟果实。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 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 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 梗。 储藏方法 本品含枸杞子多糖、甜菜碱、 氨基酸等成分。储存保管不 当易泛油变色;返潮致水分 析出外表或高温糖分外渗, 出现黏结、霉蛀、泛油变黑。 安全水分13%以下。置阴凉 干燥处,防闷热,防潮,防 蛀。
类专用库房,用木箱或纸箱包装,分类储存,注意洁净,防止污染,
避免硫磺熏仓。
温湿度管理
注意防潮,相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温度不超过25°C。
货垛管理
货垛不宜过高,应适当通风,避免重压,避免阳光直射,防止 花朵受损,垛温升高,引起“冲烧”。一般垛温高于库温4℃时,即 应倒垛降温散湿,防止引起“冲烧”。
种子类中药多采用成熟完整的种子,也有用种子的
某部分,如假种皮、种皮、去掉子叶的胚,用其发芽或 加工制品。种子类药材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
质,在储藏过程中极易回潮、酸败泛油、生虫等。
库房选择
药材宜根据性质不同,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库房。
温湿度管理
库房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对易泛油 品种,温湿度管理更应严格控制,库温不应超过25℃。
来源 菊科植物干燥头状花序。 采收加工
霜降前花开时采摘,晒干,或蒸
后再晒干,也可烘干。 储藏方法 菊花受潮后极易生虫,在霉季更 易霉烂、变色、变味;透风则易 散瓣。如变质情况严重,则无法 处理而成的废品。因此,应意预 防为主,储于干燥、阴凉的库房 中。
果实类药材组织结构变化大,成分复杂,性能各异, 尤其浆果、核果等因富含糖分,故易黏结、泛油、霉变 和虫蛀;果皮含挥发油,易散失香气、变色。
来源 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 党参的干燥根。 采收加工 秋天采挖,挖净,晒质半干,反 复揉搓晒至七八成干,捆成小把 后晒干或烘干,用木箱内衬防潮 纸包装。 储藏方法 本品含多量糖质,味甜质柔润, 夏季易生霉、吸湿、走油、虫蛀。 因此,必须储藏于干燥、凉爽、 通风处。切制的饮片在晒干后可 入翁内或石灰缸内闷紧封闭储存, 或用沙储法。
根与根茎类药材系指根和各类植物的地下茎的统称。 根类药材是各种要用植物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 鳞茎、球茎及块茎等。根及根茎类药材个体肥大,干 燥后多质地坚硬,耐压性强。由于来源不同,所含成 分复杂,多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变异。 该类药材多数含淀粉或糖分,储藏养护的重点在于
防虫、防鼠以及霉变的工作上。
库房选择
均须选择阴凉干燥的库房,具备通风吸湿,熏蒸等设施。高温梅雨 季节前,要进行薰仓防霉,杀虫。有些品种可移至气调、密封库房 或低温库房。
温湿度管理
严格温湿度管理。对于霉变、虫蛀、泛油的药材,库温应控制在 25°C以下,相对湿度为60%-70%。
货垛管理
货垛用经常检查,防倾斜倒塌。易泛油药材的货垛,不宜过高、过 大,注意通风散潮;含淀粉、糖分和黏液质的药材,受潮受热易粘 连结块甚至发酵,宜堆通风垛,保持空气流畅。
来源 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 采收加工 夏秋开花,花色由黄转为鲜红时 采摘。弱阳光下晒干、阴干或微 火烘干以保持颜色鲜艳,干燥过 程中不要直接用手而以工具轻翻, 否则也易变色。 储藏方法 用细麻袋、布带、木箱包装,可 按数量多寡放入木炭或小石灰包 以保持色泽和防潮;也可用石灰 箱保存。少量红花可用纸包好, 置石灰翁内保存。
花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繁殖器官。花类药材通常包 括干燥的花、花序或花的某一部分。花类药材多呈不同 的颜色,且色泽鲜艳,有芳香气味。若储存不当,可吸 湿返潮,变色,霉变,虫蛀,气味散失;质地疏松的花 还易“散瓣”。鉴于上述情况,花类药材宜采用阴干或 晾晒法干燥,避免火烤、暴晒。
库房选择
宜选用干燥阴凉的库房,既保持色香,又要防止串味。可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