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康老中医治疗银屑病的经验

合集下载

行医55年的名老中医用一味药治疗手足癣、鹅掌风、顽癣、湿毒、皮肤瘙痒

行医55年的名老中医用一味药治疗手足癣、鹅掌风、顽癣、湿毒、皮肤瘙痒

行医55年的名老中医用一味药治疗手足癣、鹅掌风、顽癣、湿毒、皮肤瘙痒正文:朱仁康最典型的两个治疗皮肤病方子:皮炎汤、滋阴除湿汤1、皮炎汤:生地30克,丹皮、赤芍、知母各9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连翘、竹叶各9克,生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

若热重,舌苔黄厚者,加用黄芩10g、马尾连10g,加强清热除湿解毒之功。

湿重、皮损渗出者,加用茯苓10g、泽泻10g。

阴部有皮损者,可以导赤散意加用木通6g。

如浮肿者,同时行水消肿,可加冬瓜皮30g、茯苓皮30g。

清营凉血,泄热化毒。

主治: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包括漆性皮炎)、植物日旋光性皮。

凡辨证只要符合血热外壅证的,症见口渴咽干,小便黄赤短少,舌质红绛,苔净或薄黄,脉细滑或数,皮肤潮红,红斑明显,触之灼热者,病机属于热入营血,血热沸腾,外走肌腠者,均可使用本方化裁治疗而取效。

如过敏性紫癜、痤疮、玫瑰糠疹、银屑病进行期、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等。

尤其头面部急性红斑明显的病证,其疗效更佳。

2、滋阴除湿汤生地30g、元参、丹参、当归、茯苓、泽泻、地肤子、蛇床子各10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滋阴养血,除湿润燥。

主治:慢性湿疹、亚急性湿疹、脂溢性皮炎、异位性皮炎反复发作者。

凡由于渗液日久,阴伤血耗,皮肤干燥,脱屑发痒,舌红少苔,或舌淡苔光等证属阴虚湿恋者,均可投用本方。

特别提醒: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

*************************************************************行医55年的名老中医周正祎用一味药治疗手足癣、鹅掌风、顽癣、湿毒、皮肤瘙痒……顽癣者易复发也,可发生在身体的各个部位。

虽不算大病,可一旦患上也叫人心烦。

治疗方法不可胜数,而有确效者却不多见,小小的一个皮肤病竟难倒不少名医。

今天跟大家一起看看扎根基层55年的名老中医周正祎如何一味药拯救顽癣。

雷公藤根皮,即根之木芯外厚肉皮。

中医皮肤病名家朱仁康先生临床经验方

中医皮肤病名家朱仁康先生临床经验方

中医皮肤病名家朱仁康先生临床经验方
1、偏沮洗液(汗闭症)
麻黄6g ,桂枝10g ,羌活10g ,苏叶10g ,细辛10g ,路路通10g ,生姜5片,葱白3茎,水1000 ml。

制法:药物共煎煮2次,头煎及二煎药液混合后备用。

主治:汗闭症(局限型)。

用法:先熏后洗,每天3次,每次10-20分钟,一剂可用3天,10天为1疗程。

好转后,亦可用此药液外搽,以防复发。

2、复方狐臭液
丁香、黄连各5g ,醋酸洗必泰40g ,花露水10ML ,75%酒精加至1000ML。

制法:先将丁香、黄连用500ML酒精浸泡3天后,滤渣存汁,再将余药混合、搅溶,即得。

主治:腋臭。

用法:患处温水洗净,外搽本品,周2次,15次为1疗程。

3、消炎方
黄连6克,黄芩、丹皮、赤芍、蚤休、金银花、连翘各9克,生甘草6克。

功效主治:功用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疖肿、毛囊炎、脓疱病、丹毒、脚气感染等。

黄连、黄芩苦寒泻火;丹皮、赤芍凉血清热;金银花、连翘、蚤休、生甘草清热解毒。

适用于一切火毒诸证。

大便干结,可加大青叶、大黄。

——摘录《朱仁康皮肤科临床经验集》。

《朱仁康皮肤科临床经验集》10

《朱仁康皮肤科临床经验集》10

《朱仁康皮肤科临床经验集》10经验方及常用方方剂,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原则则制订出来的。

一个方剂的组成,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医疗实践,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逐渐形成的。

朱老医生几十年来自已摸索出一些有效的经验方,有些是根据前人经验成方,在运用临床实际上践中,又凭其心得几经化哉,加以增减,删紊就简,更合取精用宏,扩大了治疗范围。

现编集其经验方及常用方,分内服、外用两大类。

内服方剂中,为了便于参考,又归纳为除湿、消风、清热等几类。

在外用药方面,其大部分经验方的组成,配制方法比较简单,易于取材,而有较好疗效,适于工农兵需要,符合简谦便验的要求。

值得提出的一点是,朱老医生还提供其师传外科良方《章氏经验方》,很有参考的价值,使其免于日久散佚。

同时亦部分收取了国内报导过的经验方及我院其他老中医的部分常用有效验方,如五石膏、苦参酒、四黄膏等,特汇编一起,以供参考。

一、内服药方(一)汤剂汤剂,俗称汤药、煎药。

汤有荡涤之意,使病邪速去,具有吸收快,作用速,且能随证加减,灵活使用等优点。

[经验方]1、除湿药类:利湿清热方(湿疹一号方)处方:生地 30 克黄芩 9 克赤苓 9 克泽泻 9 克车前子 9 克(包)木通 4 . 5 克六一散 9 克(包)功用:利湿清热。

主治:急性湿疹,下肢丹毒,带状疱疹等。

方义:本方由龙胆泻肝汤精简而成。

生地凉血清热;黄芩燥湿清热;赤苓、泽泻、六一散淡渗利湿;车前子、木通导湿从小便而泄。

用于湿热型,舌红,苔黄腻,脉滑等证。

健脾除湿汤(湿疹二号方)处方:苍术 9 克炒白术 9 克厚朴 9 克陈皮 9 克茯苓 9 克猪苓 9 克泽泻 9 克六一散 9 克(包)桂枝 9 克。

功用:健脾理湿。

主治:泛发性湿疹,带状疱疹(水疱型),天疱疮等。

方义:本方由除湿胃苓汤增减而成,苍术、白术、陈皮、川朴健脾化湿;猪苓、茯苓、泽泻、六一散淡渗利湿;桂枝通阳化气。

用于脾湿型诸证,身起水疱、渗水,而具有脾胃症状,如脾运不健、大便溏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等证。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二)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二)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二)新研外用制剂第一节散剂2.1.1五白散配方:白薇、白及、白蔹、白芷、白鲜皮、青黛、苍术、黄柏、大黄、紫草、生地榆各30g 煅龙骨、煅牡蛎、煅石膏、煅白矾、煅蛤壳各60g冰片15g制法:除冰片外,共研细粉,加入冰片,过罗,混匀,备用。

主治:燥湿收敛、消炎止痒,主治湿与皮炎的糜烂渗出期。

用法:撒布患处,每日多次。

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2.1.2防护散配方:黄柏、煅炉甘石、五倍子、滑石粉各1000g 制法:各别研成细粉,过筛,混匀,备用。

主治:干燥收敛,消炎止痒,用于浸渍糜烂型皮炎,稻田皮炎的预防等。

用法:清水洗净皮损后,撒布患处。

2.1.3冰花散配方:冰片15g 花椒60g 细辛3g 制法:取细辛、花椒、冰片依次放入碗内,上盖玻璃板,下用火加热,则见冰花散逐渐凝集在玻璃板下,然后刮取,混匀瓶装,待用。

主治:消炎止痒,可用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口腔糜烂等。

用法:粘膜处用散撒布,皮损上可撒布,也可用95%酒精制成0.5%冰花散外涂,每日2-3次。

2.1.4石黛散配方:煅石膏、金银花、青黛、枯矾、五倍子各1000克制法:各研细末,过筛、混匀,备用。

主治:脓疱疮。

用法:芝麻油煎沸后,入药粉调成糊状(含散量为35%左右)冷却后敷涂患处,每日2-3次。

2.1.5钟乳散配方:钟乳石66g 寒水石60g 黄连6g 三梅片3g制法:上药共研成粉末,连筛,混匀,装瓶密闭备用。

主治尿布皮炎。

用法:温开水将患儿臀部洗净,擦干,将此散撒敷患处,每日3次;如有糜烂渗出时,先涂芝麻油少许,再用药散撒布。

2.1.6褥疮生肌散配方:黄连3g、冰片2g、人工牛黄3g、血竭10g、元明粉6g、儿茶10g、白牙10g、黄芪15g、蚤休10g制法:各研细末,过120目筛,各粉混匀,装瓶备用。

主治:褥疮(II度或III度)。

用法:首先要妥当处理创面,除创面上有小水疱可直接涂上药散外,若有大水疱需抽出疱内渗液,如表面渗出物过多时,再以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10%黄柏水湿敷,直疮面干净为止,再外撒药散,每日换药1-2次,直至收口为止。

(整理)名医治银屑病

(整理)名医治银屑病

名医治银屑病/bbs/dispbbs.asp?boardid=41&id=2068&p age=&star=3第六章中医名医、专家论治银屑病一、朱仁康论治银屑病朱仁康认为“禀素血热”是银屑病的主要病因。

禀素血热,或感外六淫,侵袭肌肤,或心绪烦扰,七情内伤,或过食辛辣,饮食不节,使血热内蕴,外壅肌肤而成。

初发者常因热盛生风,风盛化燥,为血热风盛;久者阴血已伤,毒热未尽,肌肤失养,为血虚风燥;银屑病多郁热,易形成湿热,为风热兼湿或湿热化毒;或肾阳不足易夹寒,为风湿瘅滞等。

临床分为六型论治。

(一)内治法1.血热风盛证多见于银屑病进行期。

初起多发于外感之后,新皮损不断出现,皮损鲜红、心烦口渴、大便干,脉弦滑,舌质红紫,苔黄。

证属:由于血热内盛,外受风邪,内外合邪,血热风盛或伤营化燥,是血热毒邪外壅肌肤而发病。

治宜清热凉血,祛风解毒。

方用土茯苓汤或土茯苓丸或克银一方。

土茯苓汤:土茯苓30g,生地黄30g,草河车15g,生槐花30g,紫草15g,山豆根9g,白鲜皮15g,大青叶15g,忍冬藤15g,甘草6g。

土茯苓丸:土茯苓310g,草河车250g,山豆根250g,夏枯草250g,白鲜皮125g、黄药子125g。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g,每次3丸,每日2次。

克银一方:土茯苓30g,草河车15g,北豆根10g,白鲜皮15g,板蓝根15g,忍冬藤15g,威灵仙各10g,甘草6g。

2.血虚风燥型多见于银屑病静止期。

病久不退,皮肤干燥,皮损小如钱币,大如地图,色淡白或黯褐或黯紫,鳞屑干燥不易剥离,瘙痒剧烈,舌淡苔白或舌红少苔或舌黯有瘀斑,脉弦细。

证属:风燥日久,伤阴耗血或为平素血虚之人。

治宜滋阴养血润燥、清热解毒,用养血润燥或山白草丸或克银二方。

养血润燥:生熟地黄各15g,当归12g,桃仁9g,红花9g,丹参12g,玄参9 g,天冬9g,麦冬9g,麻仁9g,甘草6g。

山白草丸:山豆根90g,白鲜皮90g,草河车90g,大青叶45g,鱼腥草90g,夏枯草45g,炒三棱45g,炒莪术45g,王不留行45g。

中医外科名家朱仁康先生治疗皮肤病的独特心得与经验

中医外科名家朱仁康先生治疗皮肤病的独特心得与经验

中医外科名家朱仁康先生治疗皮肤病的独特心得与经验导读:唇风(即现代医学的唇炎)、湿疹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皮肤病,此类疾病对身体虽无大碍,但反复发作令人烦躁。

西苑医院中医外科主任朱仁康对治疗皮肤病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现分享如下,以飨读者。

一、理湿清热以治唇风中医所谓唇风者,常见于下唇,初起发痒红肿,日久干燥,破裂流水,痛如火燎。

此病与现代医学的唇炎相似。

《外科正宗》谓,由“阳明胃火上攻”所致。

朱宗其说,并自拟清胃饮以清泻胃火,对初患者每收显效。

方用:黄连、黄芩、知母、生石膏、竹叶、丹皮、赤芍、生甘草。

然病有新久,证有轻重,如西医的慢性唇炎或剥脱性唇炎,虽都属中医唇风范畴,其病机非仅限于“胃火上攻”一端,还须辨证才能施治。

口唇与脾胃二经有关。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阳明胃经环唇挟口。

脾胃健运,则口唇红润光泽;脾胃失司,则唇病生矣。

故口唇疾患,应从脾胃论治。

若久病缠绵,口唇肿胀,渗血流水,糜烂结痂,则多属脾胃湿热,循经上犯,常见于慢性唇炎;若口唇干燥,尤以下唇为甚,皲裂疼痛,叠起皮屑,则由脾胃湿热内蕴,郁久化火,伤阴化燥所致,常见于剥脱性唇炎。

两者治法各有所不同,举验案两则以说明之。

【病案一】任姓妇人,年过三旬,患唇病3年余。

口唇肿痛,糜烂结痂,反复脱皮,久治不愈,特从内蒙古远道来京就医。

初诊时投清胃饮未效。

再诊细查唇红色暗,肿胀不减,糜烂脱屑相兼,并有脘腹不适,大便溏,日2~3行,饥不欲食,渴不思饮,舌红苔黄,脉弦滑。

鉴于久病中土不调,脾胃运化失职,湿热阻于中焦,上蒸口唇,遂改拟健脾调胃,理湿清热,药用:马尾连10克,黄芩10克,竹叶6克,苍白术各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丹皮10克,赤芍6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

5剂后复诊:饮食增加,大便成形,口唇痒痛减轻,唯下唇仍干燥结痂,时有脱屑。

原方加枇杷叶10克,冬瓜皮10克,治疗3周,服药20余剂,基本治愈,欣然返里。

【病案二】丁某,男性,年近半百。

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朱仁康

银屑病神经性皮炎朱仁康

精制黑豆馏油(《皮肤病方药手册》)
配方:黑豆10000克制法:可采用“土瓷罐”、“小型干馏锅”或用“大型干馏锅”。

将洗净的黑豆放入罐内,罐外加黄泥一层,再加热(先武火后文火),再经20—30分钟后,温度高达200—240度,最后在导管中流出油
主治: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

用法:配成20%黑豆馏油软膏,可直接外涂,每日3次;或用纯黑豆馏油外搽皮疹上,外加胶布叠瓦状贴敷,每2—3天1次。

青蛤粉
配方:青黛120g 煅蛤粉、煅石膏各300g 黄柏末、轻粉各150g 制法:将上述药物共研细末,过100目筛后和匀,备用。

主治:银屑病。

用法:用麻油、茶水各半,将其散调成糊状,均匀敷于皮损上,早晚各敷1次。

狼毒散
配方:狼毒、雄黄、大枫子、木鳖子各10g 荆芥、防风、苦参、羌活、地肤子、紫草各15g 当归、川芎、白鲜皮各30g
制法:以上共研粗粉,一剂分为3包。

主治:银屑病。

用法:取散1包,加水200ML煎煮,趁热洗擦患处,1包可洗3天,以水凉为止。

1个月为1疗程,根据病情可酌用3-4个疗程。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银屑病的中医方及外用药

银屑病的中医方及外用药

银屑病的外用药各种外用药都有共同的优点,直接作用于皮损局部,因而见效快,且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副作用相对小。

#2427. 玉黄膏(《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药物组成:当归30克、白芷9克、姜黄90克、甘草30克、轻粉6克、冰片6克、蜂白蜡90-125克。

制法:先将前4种药浸泡麻油内3天,然后炉火上熬至枯黄,离火去渣,加入轻粉,冰片(预先研末),最后加蜂白蜡熔化(夏加125克,冬加90克),调搅后冷却成膏。

功用:润肌止痒。

主治:银屑病进行期皮损。

用法:用玉黄膏30克加入黄柏末9克,调和成膏,外搽,每日1-2次。

#2428. 红粉膏(《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药物组成:红粉(研末)6克、玉黄膏30克。

制法:调和成膏。

功用:润肌止痒。

主治:银屑病静止期。

#2429. 红油膏(《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药物组成:红信250克,棉子油2500毫升,黄蜡250-500克。

制法:先将红信捣成细粒,与棉子油放入大铜锅内,置煤球炉或炭火上,熬至红信呈枯黄色,离火待冷。

除去药渣,再加温放入黄蜡(冬用250克,夏用500克)熔化,离火,调至冷成膏。

注意事项:制药时在广场露天操作,因红信有毒,熬时有毒气,应远离。

并小奖章油温度过高时,易燃,严防着火。

功用:润肤止痒。

主治:银屑病静止期。

用法:薄薄涂上一层,使用时先试涂一小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有反应即停用,大面积银屑病勿用。

#2430. 普连软膏(《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药物组成:黄柏面30克,黄芩面30克,凡士林240克。

功用:清热除显,消肿止疼。

主治:牛皮癣红皮症。

用法:直接涂于皮损上。

或用软膏摊在纱布上,敷于患处。

#2431. 京红粉软膏(《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药物组成:京红粉45克,利马锥15克,凡士林240克。

功用:杀虫止痒,软坚脱皮,化腐生肌。

主治:牛皮癣静止期(血燥型白疕)。

用法:外敷患处。

对汞过敏者禁用。

#2432. 黑红软膏(《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药物组成:黑豆油6克,京红粉6克,利马锥6克,羊毛脂42克,凡士林240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仁康老中医治疗银屑病的经验
朱老认为“血方有热”是银屑病的主要原因。

若复因外感六淫,或过食辛辣灸傅、鱼虾酒酪,或心绪烦扰、七情内伤以及其它因素侵扰,均能使血热内蕴,郁久化毒以致血热毒邪外雍肌肤而发病,初发者常因血热毒邪偏盛,热盛生风,风盛化燥,朱老称之为“血热风燥”;若患本病多年,风燥日久,虽毒热未尽,而阴血却已耗伤,以致血虚生风,风盛则燥,肌肤失养,朱老称之为“血虚风燥少,分有热实际是气方有热,郁久化毒,毒热波及营血而言,‟首先银屑病常有咽痛、口渴、心烦、便干、演黄、舌红、苔黄、脉数,总属阳、热、实证,尤以阳明气方有热为主;其次,银屑病的皮损主要是红斑、丘疹和鳞屑。

营血运行于脉络之中,因受体内气方久蕴热毒的影响,充斥脉络,故起红斑、丘疹,且压之退色。

由于热盛生风,肤失所养,故鳞屑叠出而干燥;再次,银屑病多发于青壮年,朱老调查银屑病672例,其中有453例是11^30岁的患者,占发病总数的67. 4%,青年人生机旺盛,血气方刚、阳热偏盛者居多。

以上三点支持“血方有热”的发病学观点。

治疗方面: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说:“在卫汗之可也,则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只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

朱老根据叶氏治疗原则,气分毒热得以清泻,波及营血之毒热随之消减,故可以治“血热风燥证”。

而“血虚风燥证”毒热未尽,阴血已伤,此时徒清热解毒,则有苦寒化燥之弊反而更伤阴耗血,如仅滋阴养血润燥,恐敛邪,使毒热难解,故滋阴养血润燥与清热解毒并用,攻补兼施以治之。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血热风燥证
临床表现为皮损基底鲜红或暗红,覆有鳞屑,自觉骚痒,搔刮后点状出血现象明显,伴有咽痛、口渴、大便干、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

治宜清热解毒,选“克银一方”。

处方:土伏苓30g、忍冬藤、草河车、白鲜皮、板蓝根各15g、北豆根、威灵仙各lo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2.血虚风燥证
临床表现为皮损基底暗淡或暗紫,层层脱鳞屑,骚痒明显,搔刮后点状出血现象不明显,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质暗或淡,苔薄,脉弦细,治宜滋阴养血润燥、清热解毒,选“克银二方”。

处方:生地30g,丹参、元参、大青叶、白鲜皮、草河车各15g,麻仁、北豆根、连翘各lo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克银一方中,土伏苓甘淡而平,有解毒消肿作用;忍冬藤、北豆根、板蓝根、草河车、白鲜皮均为苦寒之品,为清热解毒之要药;威灵仙性味辛温、辛能走表,温能通络,可以引经达表以清解壅于肌肤之毒热;此外在苦寒药中配威灵仙一味,以其辛温监制苦寒伐伤之弊;生甘草既能清热解毒,又能调和诸药。

克银二方中,生地甘苦寒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丹参苦微寒能活血养血,元参甘苦咸寒能清热养阴解毒,麻仁润肠通便,滋养补虚,这四味药相合主要取其滋阴养血润燥作用;大青叶、北豆根、白鲜皮、草河车、连翘性味苦寒,主要能清热解毒、以上两组药物驱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

注意事项:①只要辨证准确,服药1^-3周可见效,一般平均坚持服药9^-10周,若服药1-3周效不显,可适当加重用量,如土伏苓可用40g,草河车、白鲜皮可增用到30g。

②血热风燥证经克银一方治疗一段时间后已见效果,若皮损已由鲜红转为红褐或淡红,可改用克银二方继续治疗;血虚风燥证用克银二方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复感外邪或饮食不当,皮损加重或又有新起斑疹,这时可加重
克银二方中清热解毒药的用量,或改用克银一方调治。

③根据皮损变化和兼症进行适当加减;若皮损鲜红、面积较大,重用生地,加赤芍、丹皮、紫草以加强凉血作用,或加生石膏、知母以增强清解气分热势的力量;若皮损紫暗,加赤芍、桃仁、红花以增加活血之力;血热风燥证之鳞屑较厚者,加黄芩、大青叶;血虚风燥证之鳞屑较厚者,加当归、鸡血藤;若骚痒
较甚者,加白芷,《珍珠囊》记载白芷入胃、小肠、大肠经,本病皮损好发于阳经所行部位,故加之以引经止痒,《本草求真》谓其“能温散解托,而使腠理之风悉去”。

白鲜皮为方中止痒药,可酌情增减;咽痛者,除适当调整北豆根、板蓝根用量外,也可选配锦灯笼、黄芩、胖大海等药,便干是银屑病患者常见症状,可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生川军、大青叶、火麻仁等药调之;烦躁口渴者,加麦冬、沙、参玉竹等,甚至加生石膏、知母、山桅、竹叶等药;小便黄者,加木通、竹叶、生草梢。

见瘀证可加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

副作用:根据临床观察,长期服用克银一方或克银二方尚未发现不良副作用,仅有个别病人,服药后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这可能与山豆根有关,此外,可能与克银方中的草河车有关。

3.风热兼湿证
多见腋窝、胯间等处,疹色潮红或暗红,除原有点点红外,又有成斑成块,搔之浸渍黄水,或有糜烂。

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滑,治以散风利湿清热、凉血解毒,方用凉血除湿汤,舌红苔黄腻者用龙胆泻肝汤,舌苔白腻者用除湿胃苓汤,流水多者可加重苍术用量。

4.湿热化毒证
除有上述见症外,并见发出较多细小脓疙,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轻则仅见于掌足跖等处,重则散见全身各处,痒痛相兼,证见身热、口渴面赤、唇燥,心烦易怒,小溲短赤、大便秘结。

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治以凉血清热解毒,主方用五味消毒饮或普济消毒饮。

5.风湿痹滞证
皮损红赤或暗红、鳞屑较厚,肢体关节疼痛,轻则指(趾)小关节红肿灼热,活动欠利,重则肘膝、脊柱均可变形,指甲可见“顶针”之状,舌质淡红,苔黄腻或白腻,脉弦数或滑数,治以搜风除湿、败毒止痒,主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或独活寄生汤,…关节痛加鸡血藤、秦九,上肢为甚加姜黄、海风藤,下肢为甚加防己,关节变形加穿山甲、透骨草,或加全蝎、娱蚣、蝉衣等驱风之品。

6.毒热伤营证
周身遍起大片斑块,形如地图,相互联合,皮肤潮红,脱屑甚多,重者壮热,面红目赤,口干舌燥,舌质红绛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治以凉营滋阴、清热解毒,主方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合养血润肤饮。

在证治中,根据发病的不同情况可以灵活用药,如头皮为重可加用升麻、荆芥,四肢为重者可加威灵仙、桑枝;上肢为重者加川芍,下肢为重者加独活,脱屑多者加徐长卿,舌质紫暗者加桃仁、红花、凌霄花,妇女月经不调加当归、丹参等。

丸药:为便于患者长期服用,1、2两型患者根据上述治疗方药的筛选,可配制成药丸,可选用一种,每次服3丸,每日2次。

①土伏苓丸:土伏苓、白鲜皮、黄药子各125g,山豆根、草河车、夏枯草各250g,上药研成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g,每次3丸,每日2次,开水送服。

功用:清热解毒,主治银屑病进行期。

②山白草丸:山豆根40g,白鲜皮、草河车、鱼腥草各90g,夏枯草、炒三棱、炒莪术、王不留行、大青叶各45g,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3丸,每日2次,开水送服。

功用:清热解毒、散风软坚。

主治:银屑病静止期、皮损较厚者。

治疗结果:①近期疗效:克银一方平均治疗7周,克银二方平均治疗8周,共治疗108例,痊愈71例,显效15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 4%。

②远期疗效观察:对治愈的44例,在12^32个月内进行随访,复发11例,轻度复发5例,缓解28例。

为了取精用宏,便于推广,提出克银三方和克银四方,即将克银一方8味药和克银二方9味药分别缩成4味药和6味药,且增加主药用量:①血热风燥型:用克银三方:土伏苓30g,北豆根log,草河车30g,白鲜皮30g.每日一剂水煎服。

②血虚风燥型:用克银四方:生地、元参、丹参各30g,麻仁、北豆根、苦参各log,每日1剂水煎服。

治疗结果:共治疗236例,痊愈160例(67. 8%),显效35例(14. 8%),好转27例(11. 4%),无效14例(6%),总有效率94%。

治愈的疗程,血热风燥型为2^-18周,平均7周,血虚风操型为3^20周,平均10周,
一般于服药后1~3周,骚痒减轻或消失,皮损变薄、鳞屑减少,基底颜色由红转暗或由深转淡。

服药后3-5周,皮损显著减轻,部分皮疹消退,服药后6-7周,皮损可消退而遗留色素脱失斑,点滴状皮损一般消退较快,、但有少数患者可因反复感冒而长期不得消退,混合状皮损的疗程稍长,较大的斑块皮损常消退较慢。

无副作用.随访:对81例治愈患者进行治疗后13^-21个月随访,复发11例(13. 6%),轻度复发(局部起少数皮损)8例'(9. 9%),复发率为23. 5%。

讨论:国内用中药治疗银屑病的痊愈率为30%-63%,复发率为25. 3%-50%。

.本文痊愈率为67. 8%、复发率23. 5%。

国内白炽光化学疗法的痊愈率为46. 8%,近愈率为42. 6%,随访1年的复发率为36%,8-MOP光化学疗法的痊愈率为43. 5%,近愈率为46. -7%,随访1年的复发率为44%,克银方治疗银屑病近期疗效次于以上光化学疗法,但复发率较低,副作用少,且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