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旅游资源概述

合集下载

第8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第8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

第八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旅游资源概述一、旅游资源概述1.旅游资源的概念根据2003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条件,没有旅游资源的存在,人们的旅游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

2.旅游资源的特征从上述旅游资源的概念可概括出其具有如下特征:(1)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

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旅游活动的客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非物质的;可以是已被开发利用的,也可以是尚未被开发利用的。

(2)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旅游资源具有美学特征,能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美等精神需求,吸引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是旅游资源的核心特征。

(3)旅游资源能被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旅游资源的概念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发展,旅游资源的范畴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扩大。

3.旅游资源的分类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依据旅游资源现存状况、形态和特征进行划分,旅游资源被划分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从属性上来看,这8个主类旅游资源仍然是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角度进行划分的,前4个主类和后4个主类都分属人们已熟知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法概述1.旅游资源法的概念旅游资源法是指调整在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合理开发与保护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旅游资源保护法的渊源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旅游资源保护法,与旅游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散见于各环境与资源单行要素保护的法律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

其相关法律法规有:《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

第一章浙江旅游概述

第一章浙江旅游概述

第一章浙江旅游概述————————————————————————————————作者:————————————————————————————————日期:第1章第一章浙江旅游概述1.1 1.1 浙江来由及历史浙江因钱塘江(又名浙江)而得名。

它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北接江苏、上海,西连安徽、江西,南邻福建、东濒东海。

地理坐标南起北纬27°12′,北到北纬31°31′,西起东经118°01′,东至东经123°。

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海区面积22.2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486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40公里。

浙江素被称为“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丝茶之府,旅游之地”。

1.2 1.2 浙江地形及气候特点浙江地形的特点是“七山一水二分田”。

山地、丘陵占70.4%;平原、盆地占23.2%;河流、湖泊占6.4%。

大致可分为浙北平原(杭嘉湖平原和宁绍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浙中金衢盆地、浙南山区、东部沿海平原和濒海岛屿。

浙江地势南高北低,山地多呈东北西南走向,如下图所示。

浙江地形图1.3 1.3 浙江旅游资源浙江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的八大主类、三十一个亚类,浙江省都有分布。

截止2005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处;省级旅游度假区1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6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6处;省级森林公园5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9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4A级旅游区(点)38处。

浙江省旅游资源单体类型如下表所示。

浙江省旅游资源表地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全省40291553139610001077710691160杭州2781521371661640204114宁波1448613787125385103温州10814221929513567743嘉兴52526511965481124湖州1461001228985586115绍兴2331147382953180226金华3611211664911564054衢州3341271399266772119舟山2703820644955372台州501146133607667585丽水6291952129797982116106目前,浙江省已形成以杭州西湖为中心,东、南、西、北四条各具特色的线路构成的旅游网络。

1第一章福建旅游概述

1第一章福建旅游概述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以其色艳、形奇,能吸引人们产生 旅游动机,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以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山命名,由红色碎屑岩 构成的,具有陡峻坡面的各种地面形态。
代表:武夷山、金湖、桃源洞 、冠豸山
图3 武夷九曲
图4 泰宁金湖
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亦称喀斯特地貌,它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 酸盐岩、石膏、岩盐)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而形 成的地貌。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2020.1 0.2019:15:3019 :15:30 October 20,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0 日下午7 时15分 20.10.2 020.10. 20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20 日星期 二下午7 时15分 30秒19 :15:302 0.10.20
福建旅游导论
——03级旅游管理
八闽仙境 海峡神韵 福建,灵动的山海画卷 山水神韵 海峡情 海峡明珠 山水福建
海峡情 福建行 山拥东南秀 海纳两岸情
福建襟山带海,气候温和,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素有“无山不奇,无水不秀”的 美誉,其山海联动,闽台同根、宗教多元等 旅游资源优势令游客流连忘返。
但福建旅游的前景并不令人乐观
三、旅游市场
1、境外客源市场 福建省境外客源主要来自港澳台及东南亚。 台湾地区、港澳地区、东南亚地区、日本、 韩 国、欧美地区
2、国内客源市场 以省内和周边市场为基础,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 重点,逐步向全国拓展。
3、出境市场 出境旅游目的地主要为:台港澳、东南亚、日本、 韩国等。
四、旅游组织
1、福建省旅游局 省级旅游行政组织,是省政府主管旅游业的直属机构。

旅游概论章节练习题(1-3)

旅游概论章节练习题(1-3)

《旅游概论》章节复习题(1—3章)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一节旅游的产生一、名词解释享乐旅行:二、填空题1、旅游的产生有先有后,但都经历了一个从()()()而()的过程。

2、旅游是在()中孕育又从()中分离出来的。

3、旅游源于()活动。

4、在农业生产方式发明以前,随着人口数量增长,人们一直过着()生活,依靠()()()等集体劳动并共同分享劳动产品而延续生命。

这种生活方式又叫()生活。

5、“迁徙”和“旅行”具有共同的外部特征——()。

6、迁徙是早期人类为了生存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行为,而旅行时具有明确目的意识的一种()行为。

7.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是对人类有自主意识的旅行()。

8.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是()。

9.旅游在()的发展中孕育和分离。

10、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逐渐转化成商品,()应运而生,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和(),并促使有自觉目的意识的()的萌芽。

11、()开创了旅行的先河。

12、在()驱动下,商人们已“遍走了他们所知道的世界”。

13、()孕育着旅游的因子。

14、“()”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15、旅游的产生源于()、()、()的成熟。

16、享乐旅行实质上就是具有现代旅游意义和()特征的()活动。

17、享乐旅行或旅游之所以发生,是源于人类()的发展,尤其是()的发展和()的提高,并非有了人类就有旅游。

18、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皇宫中人所想的,和茅屋中人所想是不同”,说明旅游活动产生的历史条件中,()条件起决定作用。

19、旅游时人类进化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人类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变化。

20、旅游产生的基础条件是()的发展、()的提高,以及()、()、()等的发展。

21、就个体而论,旅游者的产生,是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和()成熟的结果。

22、旅游是超出()而具有()性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

三、问答题1、辨析“迁徙”和“旅行”。

2、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3、为什么旅游是孕育于旅行之中又脱胎于旅行之外?第二节旅游的定义和内容一、名词解释1、旅游2、旅行3、游览二、填空题1、对异域的()的探索,对异地()的向往,以及获得()的感受、()的欲望,正是驱使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动力。

1第一章 旅游资源概述

1第一章  旅游资源概述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旅游资源相关课题研究内容分布
三、旅游资源研究态势
学术论文
核心领域——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应用 重要领域——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新兴领域——旅游资源整合理论与应用
旅游资源综合管理
基础领域——旅游资源概念特点与分类
旅游资源形成机制与条件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理论与应用
国内学者对旅游资源概念诠释
核心要义 学者年份
吸引 可开
效益性
对象化描述
性 发性 经济 社会 环境 景观 劳务 商品 客体 现象 条件 因素 事物
唐学斌,1982

郭来喜,1984


黄辉实,1985

陈 钢,1987


张凌云,1988

孙文昌,1989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一章 旅游资源概述
吴国清 张乐
本章目录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念及其内涵 第二节 旅游资源基本属性 第三节 旅游资源研究进展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念及其内涵
一、旅游资源概念 二、旅游资源内涵 三、旅游资源认识误区
一、旅游资源概念
国外学者的诠释 国外学者或旅游组织倾向于从人(旅游者)的
三、旅游资源研究态势
专业书籍
我国旅游资源专业书籍数量情况
四、旅游资源研究展望
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深化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 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旅游资源的管理模式与手段
研究技术方法不断创新融合
3S高新技术(RS、GIS、GPS) 虚拟现实技术
(1)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中应用 (2)在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应用 (3)在旅游营销与推广中应用

旅游资源与开发

旅游资源与开发
岸坡组成,海岸是海洋高潮县往上(北戴海滨、天涯海角、福建鼓浪 屿); • 天下奇山、名山——黄山(怪石、云海、奇松、温泉);
第四章 水体旅游资源
• 第一节 概述
• 一、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念:水在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 配合下,形成不同类的水体景观。
• 二、水体与旅游的关系 • 1.水体是最宝贵的旅游资源之一; • 2.水体是各类景区的重要物资基础; • 3.水体可单独构景或与其他因素组合成景(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 • 4.水体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旅游活动(游泳、划船、滑冰、雪橇、垂钓
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长江三峡、白帝城、黄山一线天); • 三、岩溶地貌: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化学作用过程。 • 1.石芽,溶沟与石林(云南路南石林); 2.漏斗,溶水洞与竖井(重庆市奉
节县天坑); 3天生桥(河北涞水野山坡); 4.峰从,峰林与孤峰(独秀峰 、书童山); 5.溶洞,洞穴堆积(广东肇庆七星岩);
第三节 水体旅游资源的类型(一)
• 一、河川风景:即河流,是地表线形集水洼地 • 1.沿江有景的河流(长江、黄河、漓江段) • 2.沿江有名城的河流(江南运河、钱塘江) • 3.漂流探险河段(长江上游、贵州马岭河) • 二、湖泊景观(类型) • 1.构造湖(地壳断陷、褶皱所形成的盆地。云南滇池、洞庭湖、俄罗斯贝加
第四纪冰川研究); • 3.拥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封禅); • 4.自然和人文景观浑为一体(庐山、华山、九华山、泰山) • (三)名峰:山峰是山地中高起的山顶,是伟大胜利的象征(喜马拉雅山的
珠穆朗玛峰、九华山的天台峰等); • 二、峡谷:谷底深狭,俩坡陡峻的河谷地貌景观。 • 是由于地壳上升,流水或冰川强烈下切侵蚀形成的。(金沙江虎跳峡、雅鲁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第一章 旅游概论

《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课件 第一章 旅游概论

任务一 旅游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一)世界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开始致力于国内的经济建设。 (2)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率极大提高,生活节奏加快, 人们可用于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减少,因而对于旅游放松的需 求增加,这些都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洲际、国 际间的旅游成为可能。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发达国家的从业人员,身心普 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重返大自然成为时尚和潮流。 (5)带薪假期制度的推广,使劳动者在不减少劳动收入的情 况下,有更多可供自己支配的闲暇时间。 (6)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往来频繁,公务旅游发 展较快。
任务三 旅游市场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一)旅游市场的概念
旅游市场是一个无形的市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指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 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 从市场学的角度来看是指旅游产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现实 购买者或潜在购买者),即旅游产品的供给市场或客源市场。 (二)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 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 钱的活动。——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
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的居住环 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某些地方停留,但连续不超过一 年的活动。 ——世界旅游组织
任务一 旅游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协会接受国家旅游局的领导、 民政部的监督管理和中国旅游协会 的业务指导。
(四)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 它是由中国境内的旅行社、各
地区性旅行社协会或其他同类协会 单位,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结成的 全国旅行社行业的专业性协会。 (五)中国旅游车船协会 (六)中国旅游报刊协会

旅游学概论 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 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1.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水平
通过对旅游资源的种类、组合、结构、功能和性质 等的评价,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水平,评估其在旅游 地开发建设中的地位,以便为新旅游区的开发提供科 学依据,也为已开发或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
扩大的依据。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长城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埃菲尔铁塔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金字塔
九寨沟瀑布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二)空间上的地域性
旅游资源作为地域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受地理环境的 影响和制约。这种地域差异性使各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 不同的特色和旅游魅力。例如岩溶地貌景观大面积的存在于我国 西南地区,而丹霞景观则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地区。各民族的风 土民情各不相同,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别。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雾凇
《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旅游资源的特征
(四)构景上的综合性
旅游资源往往是由多种要素综合在一起组成,孤立的景物很 难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要素种类越 多,联系越紧密,综合性越强,地区整体景观效果就越好,综合 开发利用的潜力也就越大。 旅游地的形成是多种旅游吸引物聚集的结果,可能既有自然 的,又有人文的;既有景观性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古代遗存 的,又有现代兴建的;既有实物性的,又有体验性的。
第四章
关键概念: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源评价
旅游资源类型
旅游资源特征
旅游资
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
14
每周作业
• • • • • • • 一、来自教材: 二、来自课外: 每周网络链接: 每周一文(有关资源开发与规划的文章) 选择原因,看后心得等 三、师生互动:每周一议 四、本周收获: 五、其他:
welcome 旅游资源 15
• 一、来自教材 :理解旅游资源是一个发展的概 念,认识旅游特点的意义在何? • 二、来自课外: • 每周网络链接: /index.asp • 每周一文(有关资源开发与规划的文章) 选择 原因,看后心得等 《论景观》 • 三、每周一议:谁不说咱家乡好,家乡旅游资 源介绍 • 四、本周收获: • 五、其他:希望每位同学都有收获!
条件下,能够 吸引 人
• 3 、凡能 激发旅游者 旅
游 动机 的,能为旅游业 所利用的,并由此而产 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
行旅游活动的 各种因
素的总和。(陈传 康1990)
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
(孙文昌1989)
㈠旅游资源常见的几种定 义
• 4、自然界和人类社 • 5、旅游资源是指通 会凡能对旅游者产 过开发后能够吸引 生吸引力,可以为 旅游者的客观存在 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 物。就是在自然环 境和人文环境中,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 可以引起旅游者的 益的各种事物和因 兴趣并可加以利用 素,都可视为旅游 资源(国家旅游 的物质条件。 (钱
/
welcome 旅游资源 5
推荐链接
• 中国国家地理 /geography/index .shtml • 中国旅游网 • 中国旅游报 • 旅游卫视:/
局 开 发 司 1992 )
今昔.1993)
㈠旅游资源常见的几种定义
• 6 、凡是自然力和人类社会造成的,有可能被 用来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物质或精神 的诸多因素,都可以视作旅游资源。(杨时进, 1996) • 7、凡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 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 及人们之间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 劳务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郭未喜,1985)
《旅游开发与规划》参考书目
• 1.《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吴必虎,2001年5月,中国旅游出版社。 • 2.《旅游规划案例》保继刚,2003年广东旅游出版社。 • 3.《旅游开发与规划》马勇,200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 4.《中国旅游地理》梁明珠,2004年,广东旅游出版社。 • 5.《现代旅游规划设计原理与方法》吴承照,1998年10月,青岛出版社。 • 6.《现代旅游区开发与经营管理》王德刚,2000年7月,青岛出版社。 • 7.《现代旅游开发学》孙文昌,1999年2月,青岛出版社。 • 8.《旅游区规划与管理》辛建荣,1999年5月,南开大学出版社。 • 9.《区域分析与规划》吴殿廷,1999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必虎 等译 保继刚 校
高等教育出版社
4.《国际旅游规划案例分析》周常春 苗学玲 戴光全主译 南开大学出版社
welcome
旅游资源
13
学期作业
• • • • • 阅读优秀论著(1本以上) 旅游规划与策划名家介绍(5名以上) 规划、策划、设计分析(1份以上) 组织一次课堂讨论 学习总结
welcome
四、 旅游资源的地位与作用 • (六)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关系到旅游业 发展的持续性
–旅游资源生命周期的长短,取决于旅游资源吸 引力的变化。
• 1、影响旅游资源吸引力的主要因素: • ①因环境污染、旅游服务质量下降,接待能力不足 等,使旅游资源吸引力减弱。 • ②因旅游者的兴趣发生转移,使旅游资源吸引力减 弱。
四、 旅游资源的地位与作用
• (三)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创收的凭借基础。
–1、旅游业创收的六大要素: –游(览)、购(物)、娱(乐)、食、住、行。 –2、旅游业通过游、购、娱三个环节直接利用旅游 资源而创收。 –3、旅游业通过食、住、行三个环节间接利用旅游 资源而创收。 –4、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地理位置影响旅游业创收的 多少。
welcome 旅游资源 16
我的作业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内涵
•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特点 • 第三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 内涵
•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 • 三、与旅游资源相近的几个概念
【旅游经理人2006-4-17讯】埃及《金字塔报》 报道,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05年世界各国接待 的游客总数达到8.08亿人次,其中欧洲国家4.439亿, 亚洲国家1.563亿,美洲国家1.331亿,中东国家 3840万,非洲国家3670万。据该组织预测,到2020 年,各国接待的旅游人数中国将达到1.371亿人次, 居世界第一位,美国将达到1.024亿,居第二位,法 国将达到9330万,居第三位,西班牙达到7100万, 居第四位,中国香港将达到5930万,居第五位,意 大利将达到5290万,居第六位,英国将达到5280万, 居第七位,墨西哥将达到4890万,居第八位,俄罗 斯将达到4710万,居第九位,捷克共和国将达到 4400万,居第十位。
二、旅游资源的内涵
• 旅游资源最核心的是其吸引功能, 吸引功能是旅游资源区别于一切其它资 源的最重要的特征。 • 现实的与潜在的旅游资源(开发) • 动态的概念(范围) • 物质的非物质的、有形的无形的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 内涵
• 三、与旅游资源相近的几个概念
–景观—旅游景观 景观链接: –风景 土人景观网 –景点 http://www.turenscape.c om/index.asp –旅游地 人物:俞孔坚
–1、旅游业的含义。 –2、没有旅游资源,就不会有旅游者,旅游 业就无法存在和发展。
五大部门组成
• • • • • 住宿接待部门 游览场所营部门 交通运输部门 旅行业务组织部门 目的地旅游组织部门
• 饭店宾馆 • 渡假村 • 野营地 • • • • • • • • • • • • • • 主题公园 博物馆 国家公园 航空公司 海运公司 铁路公司 旅游组织商 会议安排组织商 国家旅游组织(NTO) 地方旅游组织 旅游协会
–狭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
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welcome
旅游资源
27
(三)、旅游资源的概念及
含义
• 2、含义:
– 旅游资源最核心的是其吸引功能
– 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是成为吸引旅游者的
旅游产品
welcome
旅游资源
28
(二)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争
议 • 1、旅游资源是物质的,还是物质和精神的 组合。 • 2 、旅游资源是 原始状态 的资源,还是经 过人们认识、开发后成为旅游资源的。 • 3、劳务算不算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的概念及
含义
• 概括:
–广义定义:是社会资源和专用资源的并集 –中性定义:旅游资源为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 资源。
welcome
旅游资源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游开发与规划》参考书目
• 10.《旅游产业规划指南》王兴斌,2000年8月,中国旅游出版社。 • 11.《旅游资源与开发》甘枝茂,2000年9月,南开大学出版社。 • 12.《旅游景点景区开发与管理》杨正泰,2000年5月,福建人民出版社。 • 13.《新世纪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大思路》孙刚,2001年1月中国旅游出版社。 • 14.《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李蕾蕾,广东旅游出版社。 • 15. 《旅游业教程》大连理工学院出版社 • 16. 《生态旅游》杨桂华,2003年 南开大学出版社。 • 17.《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张鸿雁 2002年9月第1版东南大学出版社。 • 18.《旅游地规划》名庆忠,2003年1月第1版 科学出版社。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史小珍
E-mail:zjousx@ 03旅游管理
旅游的核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welcome
旅游资源
3
e-Learning
welcome
旅游资源
4
推荐链接
绿维创景/
区域与旅游规划空间站:
• 东北财大出版社2004年 • 1.《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Clare A.Gunn , Turgut Var 吴必虎译 • 2.《旅游吸引物管理:新的方向 》Alan Fyall , Brian Garrod , Anna Leask 郭英之译 • 3 .《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加拿大】斯蒂芬L.J.史密斯 原著 •
备注:景观(Landscape welcome ) 旅游资源
必看文章:论景观
30
概念讨论
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
是否存在 包容性? 旅游吸引物
welcome
旅游资源
31
四、 旅游资源的地位与作用
• (一)旅游资源是现代旅游活动的客体
四、 旅游资源的地位与作用
• (二)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最基本条件:
welcome
旅游资源
12
国外旅游与饭店管理学术名著丛书:
• • • • • • 2001年1月,中国旅游出版社。 1.《景点开发与管理》约翰.斯沃布鲁克著 2.《全球旅游新论》威廉.瑟厄波德 3.《旅游营销学》(最新引进版) 维克多.密德尔顿 4.《旅游学通论》(最新引进版)卡森 5.《饭店营销学》(最新引进版)尼尔.沃恩
主要内容1
• 旅游资源篇(14学时)
–第一章 绪论(24学时) –第二章 自然旅游景观(68学时) –第三章 人文旅游景观(610学时)
主要内容2
• 旅游规划与开发篇(2428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