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精品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精品上海第二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职称:学号:姓名:班级:专业:学院:入学时间:讲师:日期:数控车床用自动夹紧尾座系统的研制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学院2021级年05月02日一2021上海第二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数控车床用自动夹紧尾座系统的研制摘要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出数控车床相匹配的自动夹紧尾座系统,本课以车床尾架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该车床的液压尾架。
为了完成本课题的设计,在设计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好,首先是搜集和分析资料,主要包括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液压技术和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资料;同等机床液压尾座的图纸和资料等。
其次是初步确定液压尾座的总体布局,包括配置形式、液压系统的布置及选择液压能源及相应的配套元件等。
最后主要是关于尾座的设计计算。
数控车床的换档夹紧和尾座顶升的控制方式基本上是手动控制。
在正常加工过程中,必须先通过手动控制完成移位和夹紧,然后再夹紧。
夹紧后,还需要通过手动控制完成尾座顶升。
由此可见,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不高,工人的劳动强度大、耗时、劳动密集,这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因此,本研究的预期效果是,当需要在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使用尾座时,本研究设计的尾座可以提高加工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企业成本。
关键词:数控机床尾架液压系统液压缸的设计与验证2上海第二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cnclathewithautomaticclampingtailstocksystemdeveloped研究的主要目的基于CK6136CNC机器工具ck6136cncmachinetoolschangedfilecardsbearandtailstocktoptightisbasicallymanual control,intheconventionalprocess,thechangerequiredmanualcardfileandclampingati ghtandthenagainafterthefixturealsoneedtouseamanualtailstockthetoptight.therefo re,intheprocessofcncmachinetoolsinefficiencyisnothigh,workersinlaborintensitya ndgreat.therefore,theissueoftheinstitutetoachievethedesiredresultsintheck6136c nclatheprocessing,whentheneedtousetailstock,theuseofthisissuebythetailstockdes igncanimprovetheprocessofmechanizationandautomationlevel,increaseproductioneff iciencyandreduceworkersinthelaborintensity.关键词:数控机床;尾座;液压系统;液压缸内流量计;设计;检验3上海第二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1引言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
机械电子毕业论文

机械电子毕业论文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械电子毕业论文,欢迎阅读。
计算机控制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电子工程向着专业化、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所发挥出的作用与水平越来越高。
因此,控制工程技术成为了近些年中人们分析与研究的一个重点。
所以,我们需要对于控制工程与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工作,全面提高机械电子工程的质量与水平,使其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促进我国机械工程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控制工程与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控制工程指的是有效应用各种先进的工程理论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一种处理自动化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技术方式。
而机械电子工程是一个具有独特特点的工程学科,以构造简单为其主要的特性,以模块化的方式来进行系统的操作。
而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人们对于电子机械工程要求的增多,我们需要将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使的两者优势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处理好机械电子工程中存在的许多难题,一方面对于控制工程技术进行有效的检验,另一方面使得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质量与水平得到提升,最终为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一)神经网络控制的应用在生物学基础上形成的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是将多个有效简单的网络神经元连接为一个网络系统,可以对于大规模网络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
原因在于,虽然以往的多个网络神经元具有十分简单的特点。
但是,我们将其进行有效的连接与融合,就使得其成为了具有复杂处理能力的神经网络控制系统。
这种系统一个最为收集整理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具有与人类相似的适应学习能力,最终使得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朝着多功能、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发展。
机械与电子论文模板(10篇)

机械与电子论文模板(10篇)(一)发展历程在机械电子工程发展初期,主要体现为手工制作,生产力水平较低,资源技术等对其发展产生制约。
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逐渐朝着机械工业方向发展。
在生产线阶段,机械工程己逐渐发展到流水线生产,实现标准化大批量生产,.这一生产模式使劳动力得到解放,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同时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生产仍就以进口为主,生产成本较大,在市场方面缺少适应力舀灵活性较差,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在机械电子产业发展阶段中,产品生产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对于不断变化的产品需求产业化发展能够满足。
(二)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特征二、人工智能简述人工智能是一门复杂,并且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所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
也可以说,21世纪人工智能是最伟大学科之一、人工智能实现了对人的智能模拟,并且能通过计算机使认得智能化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人工智能这门学科有着较好的发展潜力。
人工智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下列几个阶段。
初步阶段。
人工智能在17世纪开始发生萌芽,法国在这一阶段成功诞生世界上的第一部计算机,这一计算器只是单纯的能进行加法简单运算,但是仍就轰动世界,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对这项技术开始进一步研究。
在最初阶段,人工智能并没有明显的进展,主要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与总结知识,这为今后人工智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初始阶段。
美国人在二十世纪首次提出人工智能专业用语。
在这个发展阶段,人工智能主要以证明与阐释为主要体现,在这一时期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就是首要任务。
发展起伏阶段。
随着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工智能也处于持续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要想使人工智能模仿和人类思维同步是非常困难的。
大部分对于人工智能的科学研究仅仅是停留于简单映射层面,.对于逻辑思维的研究仍就没有突破性进展。
不论怎么说,在发展的起伏阶段,人功能智能也在发展中得到了技术创新,特别是在系统方面、计算机机器人以及语言掌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起伏阶段发展以后。
电子机械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电子机械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首要工作,好比冲锋陷阵的先头部队,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把选题看作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电子机械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机械论文题目1、自主导航农业机械避障路径规划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3、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4、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学建模及仿真5、基于并联交错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设计研究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7、机械剪切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研究进展8、机械压力机滚滑复合导轨结构设计研究9、机械压力机曲轴、轴瓦温升自动控制设计技术10、基于无线传感的机械冲压机振动监测分析11、基于GNSS的农业机械定位与姿态获取系统12、一种冗余机械臂多目标轨迹优化方法13、基于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机械密封稳态性能研究14、基于多楔现象的微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设计15、牵引变电站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16、方钢管混凝土柱卡扣机械连接试验及有限元分析17、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18、机械法与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组织单细胞悬液的比较19、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20、腐蚀减薄对X80钢管机械损伤凹陷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影响21、基于驻极体材料的机械天线式低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22、基于"J型锁芯"的机械锁芯结构创新分析23、浅析我国烟草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4、液滴分析仪的机械结构设计25、化工机械密封件损伤数值模拟及维修对策探讨26、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反相热机械疲劳行为27、浅谈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28、数控机械加工进刀工艺优化措施分析29、基于STM32六自由度机械臂发展前景30、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31、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综述32、RFID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探究33、试论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34、探讨港口流动机械预防性维护保养35、关于端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要点分析36、关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37、现代机械制造及加工技术分析38、论机械设计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9、基于机械设计制造中零件毛坯选择的研究与应用40、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探析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题目1、全纤维曲轴锻造液压机同步控制研究2、电脑缝编机送经与断经检测系统研究3、MEMS传感器三维引线键合系统研制4、单作用双定子叶片马达的排量及排量比研究5、基于流场分析的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特性研究6、齿轮型多泵多马达传动规律研究7、液压泵的振动机理及评价研究8、基于声发射的轴承滚动接触疲劳量化诊断技术研究9、KDQ1300墙体砖压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节能研究10、保偏光通信中ATP系统及姿态获取技术研究11、模具生产协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2、机床进给系统的多源误差模型分析与研究13、高性能电液伺服转台的控制问题及故障诊断研究14、正交并联六自由度加载试验系统力控制及解耦研究15、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专业调整研究16、典型粘弹性阻尼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17、杆状碳纤维零件缠绕成型技术研究18、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洗出算法的优化研究19、MKD-Delphi装备技术预测方法研究20、中职学校第二课堂实践研究21、气动软体机械手设计及实验研究22、职教师资本科培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课程整合研究2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素养研究24、JD公司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25、关于交流变频异步电力测功机系统的仿真研究26、一种新型的非圆轴数控加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7、DY制冷发生器热源模拟试验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28、U型砌块成型机设计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29、基于神经网络的工时定额技术研究30、机电产品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的研究及应用31、电容式微机械静电伺服加速度计系统分析32、玻璃微细加工工艺的研究与磁流体推进式微型泵样机的研制33、射流助推式ROV型开沟机喷射臂及其冲刷过程研究34、基于动态特性分析的机床主轴箱装配故障诊断研究35、基于外驱动内置臂的航天服上肢寿命试验系统36、管路支撑参数对液压管路系统振动特性影响研究37、基于声发射技术的轮轴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研究38、基于STM32的车辆智能安全行车控制系统39、超声功率和键合压力对金丝热超声键合质量的影响研究40、外骨骼机器人下肢增力机构设计和仿真研究自动化毕业论文题目1、配网自动化相关技术的研究2、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3、现场总线与工厂底层自动化及信息集成技术4、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5、冶金自动化发展的策略与思考6、简述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研究7、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分析与探讨8、浅谈数字变电站自动化系统9、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10、配电网自动化技术问题初探11、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终端配置数量规划12、基于组态软件的综合自动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13、生产线自动化及远程监控14、地铁自动化控制相关系统的对比及应用15、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16、大型自动化控制系统故障报警技术应用研究17、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分析18、浅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19、如何提高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抗电磁干扰能力20、动力部一降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及应用21、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目标22、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与应用23、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24、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的施工技术探讨25、水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探讨26、铝工业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27、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研究28、浅谈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29、铁路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研制30、浅析集控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31、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风险评估32、新型智能配电自动化终端自描述功能的实现33、天津城市核心区配电自动化技术实施与进展34、配电自动化若干问题的探讨35、矿井主扇风机自动化与信息化改造36、馈线自动化自适应快速保护控制方案37、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操作失误、服务失败及补救措施38、应用于拣选操作的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业优化调度39、地质环境自动化远程监测项目社会评估--以山东省为例40、矿井自动化项目技术管理模式浅论41、自动化仓储系统优化方法的研究42、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43、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44、国外配网自动化建设模式对我国配网建设的启示45、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回顾与展望46、基于调度策略的自动化仓库系统优化问题研究47、配网自动化建设抵御呼伦贝尔寒冬48、藁城新区水厂的自动化建设49、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压量传输新方式50、以先进自动化技术确保中线调水畅通。
机械电子工程论文

机械电子工程论文机械电子工程产业在发生变革的时候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因此,人们在生活中对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非常重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机械电子工程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机械电子工程论文篇1刍议机械制造技术【摘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高,对于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机械制造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由于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起步晚,起步慢,在现代社会中,还有许多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改进的方面,本文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阐述机械制造业和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和特点,并就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生活水平国情机械制造技术阐述一、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和特点(一)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机械制造业是我国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机械制造技术是对于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于产品的需要也不断的改变,对于产品的品种多样性,产品更新的快捷性,产品质量档次性,产品使用的便捷性,产品价格的合理性,产品外观的观赏性,产品自动化程度的需求性,产品售后服务的专业性都有较大的提高。
而我国的制造技术的单一,山寨技术的泛滥,使得我国的制造技术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这是迫切改进制造生产的技术水平,快速的将我国依然保有的传统机械制造技术朝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改革,用现代制造技术的智能性、系统性来弥补传统制造技术的不足之处,来适应和满足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我国制造业在近些年也不断的进行学习和理解先进的制造技术,但由于起步晚,起步慢,虽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西方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着不小的技术差距。
下面就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管理方面。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近年来,我国机械电子工程产业发展迅速,且为推动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作为机械电子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机械电子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路径研讨摘要:机械制图二维三维一体化教学,应从全局和整体角度出发,优化重组教学内容,处理好理论知识讲授与技能培训指导之间的关系,二、三维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教学手段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在二维、三维教学设计软件使用、手工设计绘图之间找到适当的匹配,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图;改革路径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二维制图教学。
三维造型是先从二维草图开始,进行各种处理形成三维造型,根据需要再转变到二维工程图。
二维制图在三维建模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三维建模是依靠二维视图进行的。
三维建模一般都是从二维作图开始,绘制出草图轮廓,再经过拉伸、旋转等操作创建三维模型。
第二,二维视图能帮助检验建模的正确性,有时从三维模型上很难确定点、线、面之间精确的几何关系,而从二维视图上则很容易得到。
第三,在三维建模过程所需要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和形体分析技能只有通过大量的二维制图训练才能获得。
经过走访企业得出,从企业应用的实际需要和市场分析来看,技术上还不能做到完全无纸化。
二维工程制图仍有着三维产品模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二维图纸仍是设计、交流、指导加工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二维制图仍将广泛用于零部件及其一般装配的设计和分析。
因此,二维制图能力仍足当今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学校仍要十分重视二维制图的教学。
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建立机械制图二维三维一体化新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包括二维教学和三维教学两个阶段。
二维教学的目标重在基础,培养学生识图和画图的技能,训练空问思维能力,掌握国家制图标准和作图规则;三维教学的目标重在实用,培养学生软件操作的技能。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导论论文我是来自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的一名学生,经过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我开始了解并热爱上了我的专业。
下面是我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认识和各专业之间的对比分析认识。
首先是对本专业的基本了解:学科:工学门类:机械工程系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学制:四年制英文名称:Mechatronic Engineering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工程图学、电工电子学、微机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机械原理设计、数控技术、测试技术、控制工程、机械制造技术、机电系统设计、微机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机器人技术基础、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测试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微机控制系统、金属工艺学与工程材料、公差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工程光学、激光原理。
主要专业能力:1.具有制图、机电信号采集转换与检测、机电系统微机与PLC控制、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
2.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
3.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测试机电参数、合理运用机电设备的能力。
4.具有机电产品的开发运用能力。
专业特色:强调机械动手能力与机电控制能力相结合,侧重于机电控制和数控维修。
以数控所需各种能力为主线,突出机电控制的专业核心地位,培养会设计、能编程、具有较强的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修、维护等实际操作技能的技术工程师和职教师资。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而机械电子工程是我们学院龙头学科。
我校智能制造与控制学院以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校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为龙头,开展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下属一个“数字化制造工程中心”、六个专业大类实验室,20个独立实验室和四个学科实验室,涵盖了学院开设各门课程的实验以及其它实践环节的内容。
机械电子论文六篇

机械电子论文六篇机械电子论文范文1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的相互融合是个比较大的课题,从提出之日起,各行各业都是特别瞩目的一件事。
该篇文章以全局的角度,独到新奇的视角,诠释了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相互融合的重要作用,与将来进展的趋势,结合当前现状对这两种技术融合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同一时间,对加速这两种技术的相互融合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等。
一、机械电子技术概要机械制造的相关行业当中普遍引入电子技术指的是在机械动力、信息处理、掌握与主功能上引入现代化的电子技术。
所以,机械电子技术我们也可以将它说成是把机械装置、电子化技术与软件等相互叠加组成系统的一类总称。
在我们国家现如今机械电子技术的进展过程当中,机械电子技术时至今日也已经变成在体系上独树一帜的学科[1]。
还有,伴随现代化科学技术、电子、网络、智能技术行业不断进展与壮大,机械电子技术还会被赋上全新的内容。
但是它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机械电子技术以系统化的观点为前提,将机械电子、微电子、自动掌握、计算机、信息、传感测控、信息变换、软件编程与接口技术等全体技术,凭借系统功能与优化组织的目标,理性配置和布局各个单元,基于功能多、质量高、牢靠性高、能耗低的基础上实现其特有功能的价值,并让整个系统趋于优化的工程技术统称。
基于这些内容生成的系统,则构建成了一套机械电子技术的系统与相关产品。
在现代化工产业领域中,基于社会对化工产品总的需求量,还有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要求化工设备需要满意相关生产工艺基本性能要求。
化工设备各项性能均要靠机械电子技术帮助达标,设备机械电子技术满意生产工艺的要求与否,是对化工产品产量与质量等的最好判别标准[2]。
当代的机械电子技术可以说是以传统化工技术为前提,进而再做总结和探究的,我们通过现如今化工生产的工艺需求,渐渐形成科学、客观、详细的技术新类型,对于生产技术进展和创新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二、对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的融合熟悉和理解两种技术相互融合是社会经济演进与进展的过程,同时也是生产体制与生产方式创新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救援机械人的应用学院:_机械工程学院_专业:_机械电子工程_班级:_机电073___学号: 1_学生姓名:__指导教师:_2010 年12 月25 日目录第一部分:研究意义与必要性……………………3-5一、研究意义二、必要性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5-6一、国外现状研究二、国内现状研究第三部分:关键技术详细内容……………………6-16一、机构二、检测三、控制参考文献 (17)第一部分:研究意义与必要性一、研究意义1、灾难概括在世界各地,由于自然灾害、恐怖活动和各种突发事故等原因,灾难经常发生。
在灾难救援中,救援人员只有非常短的时间(约48小时)用于在倒塌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否则发现幸存者的几率几乎为零。
在这种紧急而危险的环境下,救灾机器人可以为救援人员提供帮助。
地震和矿难是自然界最可怕的现象。
有历史记载以来,地震和矿难已经导致无法估计的财产损失,并且夺去了千百万人的生命。
仅上一世纪,所发生的地震和矿难就超过了200多万次。
常常并不是地震和矿难本身夺去人的生命,而是地震和矿难发生时造成建筑的损坏以及塌方、雪崩、海啸等造成人员伤亡。
其中地震过程中房屋倒塌人员被困的情况更是很常见。
因此,将具有自主智能的救灾机器人用于危险和复杂的灾难环境下“搜索和营救” 幸存者,是机器人学中的一个新兴而富有挑战性的领域。
2、传统的救援传统的救援方式用人工挖掘和利用大型设备,比如:起重机、挖掘机等进行挖掘。
人工挖掘显然工作效率较低,对于那些流血较为严重的被困人员时间就是生命,而且由于受损房屋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对被救人员的安全产生威胁。
大型的机械设备在灾难发生后地形复杂而很难进入,而且大型设备挖掘过程中不稳定因素较高,从而可能产生被困人员的第二次伤害。
3、救援机器人意义救援机械人可以克服传统救援的工作效率较低、大型设备救援的不稳定性,救援灵活快捷、携带方便、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救援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二、必要性救灾机器人利用自身的优点,能迅速找到灾难遇险人员的位置,降低事故危害性,对提高救灾效率具有重大作用,必要性具体表现为:1、救援机器人具有灵活性好、机动性强的特点,有较好的爬坡和越障能力,能适应现场各种各样的地理环境。
比如,蛇形救灾机器人能适应任何的复杂环境,在灾区能自由运动。
2、救援机器人的探测技术发展迅速,能迅速找到遇险人员的位置。
救援机器人利用传感器通过探测遇险人员的呻吟声、体温的变化及心脏跳动的频率的信息能找到他们的位置。
其次,机器人的视频探测器(CCD摄像头)具有信息直观、能实现计算机辅助控制等特点,可以将现场环境的图像返回到救灾中心,为进一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方向,制定下一步救灾的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最后,机器人还能进入受灾区域,监测事故现场(如温度、瓦斯以及有害气体的浓度)的变化,防止事故的二次发生。
3、救援机器人具有为被困人员投放小包食品、药物和通讯装置等辅助功能,能有效地减少遇险人员的伤亡人数。
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研制军用机器人、扫雷机器人、排爆机器人和消防机器人等危险作业机器人。
救灾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个新兴发展领域,属于危险作业机器人的一个分支,具有危险作业机器人的特点,救援机器人的发展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一、国外的研究现状在国外,救灾机器人发展迅速、技术日益成熟,并进入实用化阶段,日本、美国、英国等已开始装备使用。
在灾难现场中,救灾机器人应能迅速找到幸存者的位置。
日本大阪大学研制出蛇形机器人,能在高低不平的模拟废墟上前进,其顶端带有一部小型监视器,身体部位安装传感器,可以在地震后的废墟里寻找幸存者。
美国iRobot公司研制了PackBot系列机器人,能适应崎岖不平的地形环境和爬楼梯,主要执行侦察任务、寻找幸存者、勘探化学品泄漏等任务。
InuKtun 公司研制了机器人MicroVGTV ,机身可变位,采用电缆控制,含有直视的彩色摄像头,并带有微型话筒和扬声器,可用于与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通话,适用于在小的孔洞和空间中执行任务。
除了前面的中小型救灾机器人,微型救灾机器人也正在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制出世界第一个苍蝇机器人,通过装在它脑袋上的微型传感器与微型摄像机,可以到倒塌的建筑物废墟底下或其他灾难场所寻找幸存者。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在国内,救灾机器人的研究刚刚起步,但进展很快。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2002年研制了一种蛇形机器人,由16个单自由度关节模块和蛇头、蛇尾组成,在监控系统的无线控制下可实现蜿蜒前进、后退、侧移、翻滚等多种动作,并能通过安装在蛇头上的微型摄像头将现场图像传回监控系统。
国防科技大学在2001年也研制了一种蛇形机器人。
中国矿业大学在“211工程”的支持下,已开始研制煤矿救灾机器人。
第三部分:关键技术详细内容一、机构1、移动机构作为救灾机器人的移动载体,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定的移动速度和低能耗;良好的姿态稳定性和高运动精度;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地理环境,有一定的爬坡和越障能力。
现有的救灾机器人移动机构主要有:无肢运动(以蛇形机器人为主) 、轮式、腿式、轮腿式和履带式等。
蛇形机器人具有运动稳定性好、适应地形能力强和高的牵引力等特点,但多自由度的控制困难,运动速度低;轮式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轮式滚动摩擦阻力小和机械效率高等特点,但越过壕沟、台阶的能力差;腿式机器人具有适应地形能力强的特点,能越过大的壕沟和台阶,其缺点是速度慢;轮腿式机器人融合腿式机构的地形适应能力和轮式机构的高速高效性能,其缺点是结构相对复杂;履带式机器人地形适应能力强,动载荷小,设计紧凑,其缺点是重量大,能耗大。
例如履带式移动机构的设计:在恶劣工作环境、地面的不平及承载能力等因素影响下,选用履带作为传动装置。
它有如下优点:(1)、它能够平稳、迅速、安全地通过各种复杂路况。
由于接地面积大可以减小单位面积压力,对路面的要求不高。
(2)、履带板上有花纹并能安装履刺,所以在雨、雪、冰或上坡等路面上能牢牢地抓住地面,不会滑转。
(3)、诱导轮中心位置较高,所以通过壕沟、垂壁的能力较强。
综合上述,对一救援机器人履带分析如下:一般机构越重,要求的履带结构越坚固,我们机构的履带在低于100公斤的承重下能良好的工作。
重量在大于100公斤时,就需要使用更坚固的履带,如图3.1所示以避免压力不够时履带不能拉直或者在驱动轮上打滑。
重量超过100公斤时,则需要使用更坚固的履带,像齿轮带等。
本机构对路面要求不是太高;而且重量在100公斤左右。
由于考虑路面不平增加摩擦力等因素,所以选择带花纹的软性链式橡胶履带。
图3.1履带的松边和紧边本机构的履带有三个必备组件:驱动链轮、空转链轮、履带。
如图3.2所示,驱动链轮连接着机构的驱动装置(即就是驱动轮),空转链轮与驱动链轮看起来一样,不过它的作用仅仅是旋转,使履带张紧。
图3.2 机构履带总结构图当履带不够紧贴地面时,与路面存在间隙。
需要加载载重轮。
载重轮将有助于将机构的重心转移到履带上,使履带紧贴地面。
最好在给定的空间里使用尽可能多的载重轮,但具体的使用量还要考虑对牵引力的影响,本设计机构有2个载重轮较为合适。
2、机械手机械手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位置检测装置等组成。
在PLC程序控制的条件下,采用液压传动方式来实现执行机构的相应部位发生规定要求的、有顺序、有运动轨迹,有一定速度和时间的动作。
同时控制系统的信息对执行机构发出指令,必要时可对机械手的动作进行监视,当动作有错误或发生故障时即发出报警信号。
位置检测装置随时将执行机构的实际位置反馈给控制系统,并与设定的位置进行比较,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调整,从而使执行机构以一定的精度达到设定位置.。
机械手的整体机械结构如图3.3所示:图3.3 机械手的整体机械结构二、检测1、检测避障电路避障部分采用光电开关,将其安放在机器人需要测量的各个方向。
为减少它的测量距离保证机器人的正常运行,我们采用的是低电压5V供电,供电电压虽略显不足,但能保证它的正常短距离探测。
光电开关的信号线的高低电平可反映前方障碍物的有无,障碍物检测电路如图3.4和3.5所示。
图3.4 障碍物检测电路图3.5 超声波检测电路板2、超声波测距电路由于超声波执行性强、能量消耗慢、在介质中传播距离较远的特点。
我们采用DIP-ME007超声波测距模块完成高度的测量功能。
DIP-ME007超声波测距模块能比较迅速、方便地测出桥底部距测距模块之间的距离,此模块共有五个引脚VCC、tring、echo、out、GND。
DIP-ME007超声波测距模块输出为pwm方式,VCC、GND接好后向tring发一个10 s以上的高电平,就可以在接收口echo等待高电平输出。
单片机采用跳变沿触发,触发后即开始计时。
当电平变低后即开始读定时器,此时的值即为此次测距所用的时间。
根据S=Ct/2即可得出所测得的距离。
如此周期性测量即可实现移动测距。
单片机内部自动将测得数据保存并与上一次测距结果比较,保留最大值,当连续五次未测得大于前一次的数据时停止检测并记录最大值。
当再次检测到黑线即已成功过桥,此时单片机控制显示模块将测得的最大值在液晶屏上显示出来。
3、无线摄像检测部分无线摄像头和接收机,采用小体积摄像头,适合于普通环境安装。
用高清晰度的420线CCD图像传感器,摄像机成像清晰,色彩鲜艳。
摄像机还带有红外线功能可进行夜间观测救援情况。
摄像机和接收机无阻隔工作距离60M,阻隔传输距离20M。
视频采集卡,其功能是将视频信号采集到电脑中,以数据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硬盘上。
它是我们进行视频处理必不可少的硬件设备,通过它,我们就可以把摄像机拍摄的视频信号从摄像带上转存到计算机中,利用相关的视频编辑软件,对数字化的视频信号进行后期编辑处理,比如:剪切画面、添加滤镱、字幕和音效、设置转场效果以及加入各种视频特效等等,最后将编辑完成的视频信号转换成标准的VCD、DVD以及网上媒体等格式。
三、控制1、主控制器电路由于主控制器的任务较多,电路要求引脚较多,且显示器的控制程序较为复杂,我们单独配备了一个同样的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的辅助部分,通过它来分担主控制器的工作,来完成显示部分的工作。
其中主控制器与其它模块的连接如图3.6所示。
2、声光报警电路声光报警模块主要应用于搜救报警电路中,同时为进一步扩展应用,我们在控制其开关的同时引入另一条信号线实现了对声音的控制。
在搜救过程和平安到达安置区时经采用不同频率和音色的声音给出表示。
寻找硬币我们采用金属探测传感器,当发现金属时,其信号线上电平从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触发单片机中断,在单片机的控制下机器人停止运动,启动音乐发生模块并点亮LED进行声光报警,具体实现电路如图3.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