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 出则悌 主题班会PPT
合集下载
《弟子规出则悌》课件

装饰元素:可 以选择中国传 统文化元素, 如祥云、荷花
等
整体风格:保 持简洁、大方, 突出《弟子规》
的主题
目录
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弟子规出则悌》PPT课件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弟子规》中的 出则悌部分,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课程内容:包括《弟子规》出则悌部分 的原文、注释、讲解和案例分析
课程形式:PPT课件,包括文字、图片、 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
尊老爱幼:尊重长 辈,爱护幼小,关 心他人
遵守规矩:遵守规 矩,遵守纪律,遵 守道德规范
பைடு நூலகம்
信守承诺
信守承诺:遵守承 诺,不轻易改变
言行一致:言行一 致,不轻易改变
诚实守信:诚实守 信,不轻易改变
尊重他人:尊重他 人,不轻易改变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首先要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 尊严
尊重他人的选择和 决定,不要干涉他 人的生活
教学方法
讲解法:通过讲解《弟子规出则悌》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其含义和背景。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弟子规出则悌》的理解和感悟。 实践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弟子规出则悌》的内容,如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等。 评价法:通过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实践《弟子规出则悌》。
出则悌的含义
关爱晚辈:对晚辈 要关爱有加,帮助 他们成长和进步
团结同事:与同事 相处要和谐融洽, 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乐于助人:在别人 需要帮助时,要主 动伸出援手,给予 支持和帮助
在团队合作中的实践
尊重他人:尊重团队成员的意见和 想法,避免冲突和矛盾
沟通协调: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 通,协调工作进度和任务分配
添加标题
尊重长辈:在 日常生活中, 要尊重长辈, 听从他们的教
弟子规完整版-(PPT演示)

《弟子规》
第二篇 出则悌
8.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9.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① ② ③ ④
长者立,幼勿坐: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自行就坐。 长者坐,命乃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你坐下才可以就坐。 尊长前,声要低:与长辈交谈,声音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如果声音太低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合适的。
《弟子规》
第一篇 入则孝
3. 冬则温 夏则凊 4. 出必告 反必面 晨则省 居有常 昏则定 业无变
① 冬则温,夏则凊:冬天,先钻到父母的被窝将被子捂暖;夏天,先拿扇子将 父母的草席扇凉快。指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起居。凊:qìng,清凉、凉爽。 ② 晨则省,昏则定:早晨起床之后,先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来之后,要向 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省:安慰,问候;定:安慰。 ③ 出必告,反必面: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 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④ 居有常,业无变:居住的地方要固定,工作不要任意改变 。居:居住;常, 固定;业:事业、学业、工作等。
《弟子规》
第一篇 入则孝
10. 亲有过 11. 谏不入
① ② ③
谏使更 悦复谏
怡吾色 号泣随
柔吾声 挞无怨
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过错,要耐心劝说,让他们改正。 怡吾色,柔吾声:劝说时态度要诚恳,和颜悦色,声音柔和。 谏不入,悦复谏: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 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 ④ 号泣随,挞无怨:劝导至诚时甚至痛哭流涕,一定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 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挞:打。
《弟子规》
书名释义
• “弟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 老师的学生。广义来讲,所有的 人都可以称为弟子,人人都要活 到老,学到老。 • “规”:是规范、道理。
《弟子规课件悌》课件

悌的实践需要我们的行动和努力,我们需要坚持把悌作为生活的信仰,做好人际交往,营造和谐社会,从而获得更 多的快乐和成就。
悌的真谛
1 做有情有义有胆有识的人
做一个充满悌的人,有胆有识,有情有义。
2 刻苦好学,不断超越自我
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步步超越。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4 坚定悌的信仰,传承悌的文化
弘扬文化
悌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共 同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到悌的魅 力。
人性的渴望
人类天生就有着向往和渴望的内 在需要,悌的文化切中了这一点。
பைடு நூலகம்
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培养悌的必 备条件。
在今天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传承悌的文化非常重 要,让我们共同传承这个优秀的文化。
悌的魅力
品德 人际关系 社会和谐 家庭和睦
让我们具备优秀的品德素质 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让我们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让我们家庭更加和谐美满
悌的现实意义
社会和谐
每个人都能从悌的文化中汲取力 量,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同营造 和谐的社会氛围。
悌可以让我们培养出健康的人格和品德,成为一个优
悌的实践
1
尊敬、遵从父母、师长
孝顺家人,尊敬人之常情。
帮助兄弟姐妹、朋友
2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让温暖传递。
3
爱护动物和自然
友善动物,保护环境,创造和谐的自然环境。
与人为善,促进社会和谐
4
与人为善,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 进步贡献力量。
结束语
《弟子规课件悌》PPT课 件
本课程将为大家讲解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悌。
悌的定义
兄弟姐妹之间相处的方式
悌的真谛
1 做有情有义有胆有识的人
做一个充满悌的人,有胆有识,有情有义。
2 刻苦好学,不断超越自我
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步步超越。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4 坚定悌的信仰,传承悌的文化
弘扬文化
悌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共 同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到悌的魅 力。
人性的渴望
人类天生就有着向往和渴望的内 在需要,悌的文化切中了这一点。
பைடு நூலகம்
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培养悌的必 备条件。
在今天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传承悌的文化非常重 要,让我们共同传承这个优秀的文化。
悌的魅力
品德 人际关系 社会和谐 家庭和睦
让我们具备优秀的品德素质 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让我们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让我们家庭更加和谐美满
悌的现实意义
社会和谐
每个人都能从悌的文化中汲取力 量,做出自己的贡献,共同营造 和谐的社会氛围。
悌可以让我们培养出健康的人格和品德,成为一个优
悌的实践
1
尊敬、遵从父母、师长
孝顺家人,尊敬人之常情。
帮助兄弟姐妹、朋友
2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让温暖传递。
3
爱护动物和自然
友善动物,保护环境,创造和谐的自然环境。
与人为善,促进社会和谐
4
与人为善,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 进步贡献力量。
结束语
《弟子规课件悌》PPT课 件
本课程将为大家讲解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悌。
悌的定义
兄弟姐妹之间相处的方式
2024版《弟子规》幼儿园ppt课件

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
整合课程内容
将《弟子规》的内容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相结合,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多种 形式进行呈现,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传统文化。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互动问答等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 效果。
家园共育与亲子活动
家园共育
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箱等方式向家 长宣传《弟子规》的教育理念,引 导家长在家庭中延续传统文化教育, 实现家园共育。
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得到改善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讲究卫生等。
家园共育效果显著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孩子们在家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教育,家长对孩子们的进 步和成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
深化《弟子规》教育内涵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亲子活动
组织亲子诵读、亲子表演等亲子活 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同 时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传统文化教 育中来。
PART 05
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 育成果展示
REPORTING
幼儿品德行为改善情况
尊敬师长
幼儿更加懂得尊敬老师和其他长 辈,学会了礼貌用语和尊重他人
的行为。
友爱同伴
幼儿之间更加团结友爱,学会了 分享、合作和互助,减少了争吵 和打架现象。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和科技的 进步,孩子们面临着更多的诱 惑和挑战。在未来的教育中, 需要引导孩子们正确面对这些 挑战,坚守传统美德和道德规 范。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弟子规》幼儿园ppt 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弟子规》概述 • 幼儿园阶段《弟子规》教育目标 • 《弟子规》中关键概念解读 • 《弟子规》在幼儿园中实施策略 • 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育成果展示 • 总结与展望
弟子规讲解(演示)PPT课件

2
《弟子规》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 联合宣言说,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 须从2000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 智能。
• 20世纪70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 授说,要解决21世纪的人类的社会问题, 只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 而编成的生活规范,是圣学的根基,是 做人的根基!
《弟子规》
1
《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
• 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 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 《弟子规》。
• 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 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三字一句、 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 具体内容包含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 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规范。
① 贻亲忧:让父母忧心。贻,遗留;忧,挂心。 ② 亲憎我:父母讨厌我。憎,讨厌。 ③ 孝方贤:我们的孝顺更显得圆满。贤,圆满。
9
第一篇 入则孝
《弟子规》
10.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11.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① 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不对的地方,要劝导父母改正。过:过失。谏: 劝导。更:改正。
①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讲述的七个问题: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 余力学文。
② 圣人训:圣人,狭义讲,指儒教的创始人孔老夫子;广义讲,指所有的古德 圣贤。
③ 首孝悌,次谨信: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 心谨慎,要讲信用。悌:tì,友爱,指哥哥要照顾弟弟,弟弟要尊敬哥哥。
12
第二篇 出则悌
《弟子规》
5.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6.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7.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弟子规》
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 联合宣言说,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 须从2000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 智能。
• 20世纪70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 授说,要解决21世纪的人类的社会问题, 只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 而编成的生活规范,是圣学的根基,是 做人的根基!
《弟子规》
1
《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
• 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 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 《弟子规》。
• 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 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三字一句、 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 具体内容包含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 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规范。
① 贻亲忧:让父母忧心。贻,遗留;忧,挂心。 ② 亲憎我:父母讨厌我。憎,讨厌。 ③ 孝方贤:我们的孝顺更显得圆满。贤,圆满。
9
第一篇 入则孝
《弟子规》
10.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11.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① 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不对的地方,要劝导父母改正。过:过失。谏: 劝导。更:改正。
①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讲述的七个问题: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 余力学文。
② 圣人训:圣人,狭义讲,指儒教的创始人孔老夫子;广义讲,指所有的古德 圣贤。
③ 首孝悌,次谨信: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 心谨慎,要讲信用。悌:tì,友爱,指哥哥要照顾弟弟,弟弟要尊敬哥哥。
12
第二篇 出则悌
《弟子规》
5.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6.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7.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2024版弟子规(最完整)ppt课件

16
2024/1/28
04
CATALOGUE
弟子规中的生活规范
17
朝起早,夜眠迟
早睡早起
弟子规强调早起的重要性,认为早起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振 奋。同时,也提倡适当的晚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规律作息
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身体的自然节律和代谢,提高工作和 学习效率。
珍惜时间
早起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可以用来规划一天的任务,或者 进行早读、晨练等有益身心的活动。
02
CATALOGUE
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
9
尊敬师长,孝顺父母
尊敬师长
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遵守 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听讲,努力学习。
孝顺父母
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尽自 己所能为家庭做出贡献,传承家庭美德。
2024/1/28
10
待人接物,诚信为本
2024/1/28
待人以诚
与人相处要真诚、友善,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
家风建设
良好的家风对孩子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弟子规提倡的家庭伦 理道德观有助于家风建设。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弟子规注重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如 起居有序、待人接物有礼貌等。
26
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启示
2024/1/28
德育为先 弟子规注重德育,认为做人做事应以德为本。现代学校教 育也应重视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3
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弟子规
遵守公德
引导人们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尊重他人
教育人们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以礼待人。
关爱弱势
倡导关爱弱势群体,传递社会正能量。
弟子规讲解-课件(PPT演示)

2021/3/1
《弟子规》
1
《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
2021/3/11
• 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 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 《弟子规》。
• 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 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三字一句、 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① 第四篇“信”讲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讲信用。 ② 凡出言,信为先:凡是讲话,要以信实为先。 ③ 诈与妄,奚可焉:欺骗的话,不真实的语言,怎么可以做? ④ 惟其是,勿佞巧: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 。 ⑤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不真实的语言,脏话,市井小民的粗俗
2021/3/11
20
第三篇 谨
《弟子规》
14. 将入门 15. 人问谁 16. 用人物 17. 借人物
问孰存 对以名 须明求 及时还
将上堂 声必扬 吾与我 不分明 倘不问 即为偷 后有急 借不难
① 将入门,问孰存:在进门之前,要问“有人在吗?”
② 将上堂,声必扬:在进入大厅或大办公室之前,说话声音要大,让别人知道
语言,一定要改正过来。
2021/3/11
22
第四篇 信
《弟子规》
4. 见未真 5. 事非宜 6. 凡道字 7. 彼说长
勿轻言 勿轻诺 重且舒 此说短
知未的 苟轻诺 勿急疾 不关己
勿轻传 进退错 勿模糊 莫闲管
① 见未真,勿轻言:看到的不是很真实,不要妄加揣测,轻易把话传开。 ② 知未的,勿轻传:不是很明确的,不要把事情传开。 ③ 凡道字,重且舒:道,讲话;重,讲出重点;舒,流畅。 ④ 勿急疾,勿模糊:不要太快,也不要吐字不清。 ⑤ 彼说长,此说短:指三五成群说些闲言是非。
《弟子规》
1
《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
2021/3/11
• 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 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 《弟子规》。
• 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 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三字一句、 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① 第四篇“信”讲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讲信用。 ② 凡出言,信为先:凡是讲话,要以信实为先。 ③ 诈与妄,奚可焉:欺骗的话,不真实的语言,怎么可以做? ④ 惟其是,勿佞巧: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 。 ⑤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不真实的语言,脏话,市井小民的粗俗
2021/3/11
20
第三篇 谨
《弟子规》
14. 将入门 15. 人问谁 16. 用人物 17. 借人物
问孰存 对以名 须明求 及时还
将上堂 声必扬 吾与我 不分明 倘不问 即为偷 后有急 借不难
① 将入门,问孰存:在进门之前,要问“有人在吗?”
② 将上堂,声必扬:在进入大厅或大办公室之前,说话声音要大,让别人知道
语言,一定要改正过来。
2021/3/11
22
第四篇 信
《弟子规》
4. 见未真 5. 事非宜 6. 凡道字 7. 彼说长
勿轻言 勿轻诺 重且舒 此说短
知未的 苟轻诺 勿急疾 不关己
勿轻传 进退错 勿模糊 莫闲管
① 见未真,勿轻言:看到的不是很真实,不要妄加揣测,轻易把话传开。 ② 知未的,勿轻传:不是很明确的,不要把事情传开。 ③ 凡道字,重且舒:道,讲话;重,讲出重点;舒,流畅。 ④ 勿急疾,勿模糊:不要太快,也不要吐字不清。 ⑤ 彼说长,此说短:指三五成群说些闲言是非。
弟子规出则悌ppt课件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 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 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 的。
【近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 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 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 应当专注聆听,眼睛不可以东 张西望,左顾右盼。
长 者 立 , 幼 勿 坐 尊长前,声要低 近 必 趋 , 退 必 迟 问起对,视勿移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 不学会礼仪礼貌,就 难以有立身之处。
•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从古至今,源远流长。 做什么事情,先学会做人。
《出则悌》
出则悌,讲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 以及如何和长辈 在一起的规矩。
出 则 悌
• • • • • • • • • • •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故事:
张苍是汉朝的丞相,他是一个非常尊敬 长辈的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得到过王 陵的许多照顾。后来张苍当官后,为了感谢 王陵,常常像对待父亲一样照顾他。王陵死 后,他的老母还健在。虽然当时张苍已是丞 相,公务很忙,但他总是抽空去照顾王陵的 母亲,甚至亲自伺候王母吃饭。张苍贵为丞 相,能这样谨慎地照顾长辈,足见中华民族 尊老美德的源远流长。
易解: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 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 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