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合集下载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精选文档】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精选文档】

讲座实验误差及数据处理教学要求1、了解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2、掌握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熟悉其运算规则;3、初步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重点: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有效数字;实验数据处理.难点: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实验数据的作图法处理.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ppt演示.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引言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仪器对一些物理量进行测量,从而对系统中的某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作出定量描述,以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

但实践证明,任何测量的结果都只能是相对准确,或者说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靠性,这种不可靠性被称为实验误差。

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是因为测量仪器、方法、实验条件以及实验者本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对于不可避免的实验误差,实验者必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性质及有关规律,从而在实验中设法控制和减小误差,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适当处理,以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一、误差及其表示方法1.准确度和误差⑴准确度和误差的定义准确度是指某一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一般以误差E表示,E=测定值-真实值当测定值大于真实值,E为正值,说明测定结果偏高;反之,E为负值,说明测定结果偏低。

误差愈大,准确度就愈差。

实际上绝对准确的实验结果是无法得到的。

化学研究中所谓真实值是指由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同可靠的测定方法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到的平均值.以此作为真实值,或者以公认的手册上的数据作为真实值。

⑵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绝对误差表示实验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它具有与测定值相同的量纲。

如克、毫升、百分数等。

例如,对于质量为0。

1000g的某一物体.在分析天平上称得其质量为0。

1001g,则称量的绝对误差为+0.0001g。

只用绝对误差不能说明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分析误差时,除要去除绝对误差的大小外,还必须顾及量值本身的大小,这就是相对误差.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商,表示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常用百分数表示。

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

会计实训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一、实验数据记录的重要性实验数据记录是会计实训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它不仅可以帮助会计人员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还可以为后续的结果处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因此,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保证会计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实验数据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日期和时间:记录每次操作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以便对数据进行时间排序和跟踪。

2.操作描述:详细记录每次操作的内容和过程,确保每个步骤都被记录下来,以便查证和复现。

3.数据来源:记录数据的来源,可以是财务报表、票据、凭证等,以确保每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记录单位:记录数据的计量单位,例如金额单位是人民币、美元等,以避免单位混淆和数据错误。

5.数值记录:记录每项指标的具体数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备注: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或需要说明的地方,可以在备注中进行相关说明,以便后续数据的理解和处理。

二、实验数据记录的要求与技巧为了保证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有一些要求和技巧是需要注意和掌握的。

1. 严谨和细致实验数据记录需要严谨和细致,不能遗漏任何一个步骤和数据。

任何一个细节的遗漏都可能导致数据的失真和结果的不准确,因此务必确保每个步骤和数据都被记录下来。

2. 实时记录实验数据应该及时进行记录,确保数据不会遗忘或混淆。

一些具体的实时记录方式包括使用电子表格或专业的会计软件进行数据输入,或者使用纸质记录表格进行手工记录。

3. 标准化格式为了便于后续的结果处理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记录应该采用标准化的格式。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记录表格,包括时间、操作描述、数据来源、记录单位、数值记录和备注等栏位。

4. 数据验证与查证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于重要的数据和操作步骤,应进行数据验证和查证。

可以通过与其他数据源的对比、与财务报表的核对等方式,进行数据的验证和查证,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三、实验数据处理的主要方法实验数据处理是会计实训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化工基础实验精馏实验数据处理全文

化工基础实验精馏实验数据处理全文

筛板精馏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二)数据处理(1)全回流塔顶样品折光指数nD =1.35→摩尔分率xD=0.9064塔釜样品折光指数nD =1.365→摩尔分率xw=0.599进料样品折光指数nD =1.367→摩尔分率xw=0.497在平衡线和操作线之间图解理论板全塔效率η=⨯=%100Pt N N (2)部分回流(R=4)塔顶样品折光指数n D =1.367塔釜样品折光指数n D =1.356进料样品折光指数n D =1.367计算得摩尔浓度:X D =0.497 ;X w =0.908;X f =0.497进料温度t f =34.2℃;在X f =0.497下泡点温度85.62℃精馏段方程:1816.08.011+=+++=x R x x R Ry D进料热状况q :根据xF 在t —x (y )相图中可分别查出露点温度t V =89.38℃;和泡点温度t L =85.62℃。

在xF=0.497组成、露点tV=89.38℃下,饱和蒸汽的焓;乙醇和正丙醇在定性温度t=(t V +0)/2=89.38/2=44.69℃下的比热C PA =2.51KJ/Kmol·K ;C PB =2.54KJ/Kmol·K乙醇和正丙醇在露点温度t V 下的汽化潜热r A = 815.79kJ /kg ;r B = 708.20kJ /kg在x F =0.497组成、泡点t L =85.62℃下,饱和液体的焓;C PA 、C PB :乙醇和正丙醇在定性温度t=(t L +0)/2=85.62/2=42.8℃下的比热 C PA =2.58KJ/Kmol·K ;C PB =2.52KJ/Kmol·K在x F =0.497组成、实际进料温度t F =34.2℃下,原料实际的焓根据实验,进料是常温下(冷液)进料,有t F <t L乙醇和正丙醇在定性温度t=(t F +0)/2=34.2/2=17.1℃下的比热C PA =2.86KJ/Kmol·K ;C PB =2.77KJ/Kmol·K混合液体比热Cpm=46×0.497×2.51+60×(1-0.497)×2.54=134.04(kJ/kmol.℃) 混合液体汽化潜热rpm=46×0.497×815.79+60×(1-0.497)×708.2=40024(kJ/kmol )所以18.14002440024)2.3438.89(04.134)(=+-⨯=+-⨯=m m F B r r t t Cpm q b. q 线方程(进料线方程):76.2-56.611q Fq q x q x x q qy =---=q 线斜率=-=1q q 6.56 q 线方程与精馏段方程交点计算得:(0.51,0.59)在平衡线和精馏段操作线、提馏段操作线之间图解理论板板数: 全塔效率η=⨯=%100P t N N。

实验室检测数据的记录与数据处理

实验室检测数据的记录与数据处理

实验室检测数据的记录与数据处理1.目的规范检验数据的记录和结果的表示方法,并正确进行分析数据的取舍与处理。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中心检测室所有分析检测数据的记录和结果的表示、取舍与处理。

3.职责3.1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操作,做好检测数据的记录及数据的表示、取舍与处理。

3.2复核人员:负责校核检测人员的数据记录、数据表示方法和取舍与处理。

3.3检测室负责人:负责监督管理,若遇到较大数据问题,及时报告检验科负责人处理。

4.检测数据的记录规则4.1记录测量数据时,只保留一位可疑(不确定)数字。

当用合格的计量器具称量物质或量取溶液时,有效数字可以记录到最小分度值,最多保留一位不确定数字。

4.1.1若最小分度值为0.1mg的(1/万)分析天平称量物质可以记录到小数点后第4位小数。

若最小分度值为1mg的(1/千)分析天平可以记录到小数点后第3位小数。

若在台秤上称量时,则只能记录到小数点后第1位小数。

4.1.2若用分度标记的刻度吸管和滴定用的吸管读数的取值时,有效位数可以记录到最小分度后一位,保留一位不确定数字,及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

4.2表示精密度通常只取一位有效数字。

测定多次时,方可取两位有效数字,且最多取两位。

4.3在数值计算中,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后,其余数字应按修约规则一律舍弃。

4.4在数值计算中,倍数、分数、不连续物理量的数目,以及不经测量而完全理论计算或定义得到的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可视为无限,这类数值在计算中需要几位就可以写几位。

如(1/6)K2Cr2O7摩尔质量中的1/6等。

4.5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所能够达到的数位不能低于方法检出限的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数位。

4.6检测用的计量仪器设备响应值的记录,可以根据计量仪器设备的响应值分辨率、准确度的位数进行记录。

4.6.1若记录PH/mV/离子计的响应值,则分别记录到小数点后,第2(3)位小数。

4.6.2若记录分光光度计的响应值,则记录到小数点后,第3位小数。

康普顿散射虚拟仿真实验记录数据处理报告

康普顿散射虚拟仿真实验记录数据处理报告

康普顿散射虚拟仿真实验记录数据处理报告电子对效应是高能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过程。

当γ射线入射至物质时,其能量足够高,能够转化成正负电子对。

这些电子对在物质中相互作用,产生电离作用,并在物质中形成电子对径迹。

电子对径迹在物质中的长度与能量有关,能量越高,径迹越短。

2.康普顿散射实验原理康普顿散射实验是利用康普顿效应测量γ光子能量及微分截面与散射角的关系。

实验装置主要包括放射源、闪烁体探测器、多道分析器和电子学系统等。

放射源发出γ光子,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发生康普顿散射,散射光子被闪烁体探测器探测,多道分析器对探测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得到γ能谱。

通过测量γ能谱中康普顿边缘的位置和形状,可以计算出散射光子的能量和微分截面与散射角的关系。

三、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正常,调整探测器位置,调节放射源距离探测器的距离,确保实验安全。

2.测量γ能谱:打开实验装置电源,打开多道分析器软件,进行能谱测量。

记录康普顿边缘的位置和形状,计算出散射光子的能量和微分截面与散射角的关系。

3.测量吸收系数:更换不同物质,测量不同能量γ射线在典型物质中的吸收系数,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结束:关闭实验装置电源,整理实验数据和记录。

四、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辐射安全,避免直接接触放射源。

2.实验装置应调整好位置,确保测量精度和安全性。

3.实验数据应认真记录和整理,避免误差产生。

4.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实验装置,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

当高于1.022MeV的γ光子穿过原子核时,它会在原子核的库仑场作用下转变成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

其中一部分光子的能量会转变成正负电子的静止能量,而其余部分则会成为它们的动能。

被释放出的电子还能与介质产生激发、电离等作用。

而正电子在失去能量后,会与物质中的负电子相遇并相互湮灭,产生γ射线。

探测这种湮灭辐射是可靠地确定正电子产生的实验方法之一。

闪烁体探测器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电离辐射探测器,利用电离辐射在某些物质中产生的闪光来进行探测。

精馏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

精馏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

精馏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结果一、引言精馏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可以根据物质的沸点差异来实现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本文旨在记录和分析一次精馏实验的数据以及处理结果。

二、实验记录1. 实验目的:利用精馏技术将混合液中的组分A和组分B进行分离。

2. 实验装置:精馏设备包括加热器、冷凝器、分馏柱和收集瓶等。

3. 实验步骤:a. 将混合液倒入精馏瓶中,并加入适量的稳定剂。

b. 将精馏瓶连接到精馏设备上,并将冷凝器与冷水源连接。

c. 开始加热,使混合液沸腾并产生蒸汽。

d. 蒸汽经过分馏柱后,在冷凝器中冷却并凝结成液体,收集于收集瓶中。

4. 数据记录:- 初始沸点:100°C- 组分A的沸点:80°C- 组分B的沸点:120°C- 收集瓶中收集到的液体体积:50 mL三、数据处理结果1. 确定组分A和组分B的分离程度:通过记录初始沸点和收集瓶中液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组分A和组分B的分离程度。

假设收集瓶中只含有组分A,根据物质的摩尔质量和体积可以计算出组分A的摩尔数。

同样地,假设收集瓶中只含有组分B,可以计算出组分B的摩尔数。

通过比较两者的摩尔数,可以得出分离程度的高低。

2. 计算回收率:回收率是衡量实验结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记录收集瓶中液体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实验过程中组分A和组分B的回收率。

回收率的计算公式为:回收率 = 收集瓶中液体的摩尔数 / 初始混合液的摩尔数× 100%。

3. 分析分离效果: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分析实验的分离效果如何。

如果组分A和组分B的摩尔数接近于初始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摩尔数,说明分离效果较好。

如果摩尔数有较大差异,说明分离效果较差。

4. 讨论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偏差。

例如,可能由于设备的不完善或操作的不精确,导致实际的沸点和分离效果与理论值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对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训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实训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实训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一、实训数据记录在实训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记录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需要记录的数据:1. 实验时间:记录每次实验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2. 实验条件:记录每次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温度、湿度等条件。

3. 样本信息:记录每个样本的来源、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4. 实验步骤:详细记录每个实验步骤,包括操作方法、操作顺序等。

5. 数据测量:准确测量并记录每个样本的数据,如重量、体积等。

6.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记录下来。

7. 异常情况:如果出现了异常情况,如仪器故障或试剂失效等,需要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相应处理。

二、数据处理1. 数据清洗在进行数据处理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

清洗包括删除重复值、填充缺失值和处理异常值等。

删除重复值可以避免统计结果出现偏差;填充缺失值可以避免因为缺失而导致统计结果不准确;处理异常值可以避免因为异常值导致统计结果不可靠。

2.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得出结论或做出决策。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最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它可以对数据进行总体描述、变量关系和趋势等方面的分析。

3.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通过数据可视化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4.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从大量复杂的数据中自动发现有意义的模式或规律,并进行预测或分类等操作。

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聚类、关联规则挖掘和分类预测等。

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发现隐藏在大量复杂的原始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并为决策提供支持。

5. 结果报告最后,需要将处理后得到的结果进行报告。

报告应该清晰明了地呈现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评估。

同时,还需要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数据记录与统计分析技巧

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数据记录与统计分析技巧

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数据记录与统计分析技巧实验数据是物化生专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记录和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对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物化生专业实验数据记录与统计分析的技巧和方法。

一、实验数据记录技巧1. 清晰准确:实验数据记录应该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每一项数据要尽量准确,并注意标明数据的单位和时间。

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语,如“大约”、“可能”等,以免歧义或造成误解。

2. 观察全面:在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全面观察并记录各项指标。

例如,在观察一个生物样品时,除了记录容器中的数量,还应记录其颜色、形态等特征,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实验结果。

3. 及时记录:实验数据要及时记录,避免依赖记忆。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同时准备一份空白表格或记录本,及时记录观察到的数据,以避免数据丢失或遗漏。

4. 多次重复:为了确保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实验应多次重复,并在记录过程中将多次实验结果统计在一起,以消除一次实验可能存在的误差。

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技巧1. 均值计算:均值是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指标之一。

对于多次实验结果,可以计算所有数据的平均值,以更好地反映整体趋势。

2.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的一种统计方法。

通过计算数据组之间的差异和各组内部数据差异的比较,可以确定实验结果的显著性。

3. 相关性分析:当有多个变量作为实验数据时,可以通过相关性分析来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计算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程度和趋势。

4. 标准差计算:标准差是对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行度量的指标。

通过计算数据与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异,可以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统计图表:在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中,使用图表能够更好地呈现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差异。

常见的统计图表包括直方图、散点图、折线图等,这些图表可以直观地反映实验数据的规律。

总结:物化生专业的实验数据记录与统计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的最适宜
波长条件。

由吸光度A-波长λ关系可得到曲线如图所示,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11.00nm,吸光度为0.172,故选择测量的波长为511.00nm。

2.显色剂用量的测量(λ=511.00nm)
邻二氮菲的体积/ml 0.10 0.50 1.00 2.00 3.00 4.00
吸光度A 0.054 0.259 0.502 0.504 0.501 0.505
由吸光度A与对应邻二氮菲的体积V作图,可得到如上曲线。

由图得到最大吸收波长条件下,最适宜的邻二氮菲的用量为2.00ml
3.工业盐酸中铁含量的测定
(1)标准曲线的制作(λ=511.00nm)
铁标准溶液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的体积V/ml
铁标准溶液的
0.4 0.8 1.2 1.6 2.0 2.4
浓度/(μg/ml)
吸光度A 0.104 0.192 0.288 0.375 0.462 0.574
所得标准曲线的方程为y=0.23193x + 0.0078
R² = 0.9982
(2)试样测定
标号 1 2 3
加入盐酸量/ml 2.0 2.0 2.0
吸光度A 0.139 0.136 0.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