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生平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一前322),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西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者。

亚里斯多德是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知识渊博、著述丰厚。他对哲学、伦理学、逻辑学、历史学、文艺学以及生物、物理、心理等自然科学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诗学》《修辞学》

二、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论

《诗学》第一章:“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朗勃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演奏的音乐,这一切总的说来都是摹仿。”

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论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

1、摹仿对象

“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

“摹仿者表现的是行动中的人,而这些人必然不是好人,便是卑俗低劣者(性格几乎脱不出这些特性,人的性格因善与恶相区别),他们描述的人物就要么比我们好,要么比我们差,要么是等同于我们这样的人。正如画家所做的那样:珀鲁格诺托斯描绘的人物比一般人好,泡宋的人物比一般人差,而狄俄努西俄斯的人物则形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喜剧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剧则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好的人”。

亚里士多德一方面否弃了传统的摹仿自然(现实)的那种含混的表达,另一方面肯定了艺术摹仿对象的真实性,将艺术的摹仿引向与社会人生的关联上,更为关注的是艺术中所展现的现实的人的性格、情感、命运、遭际与行动,从而赋予艺术摹仿以更为深刻的人学韵味。

2、摹仿的方式

亚里士多德提出:“既然诗人和画家或其他形象的制作者一样,是个摹仿者,那么,在任何时候,他都必须从如下三者中选取摹仿对象:(一)过去或当今的事,(二)传说或设想中的事,(三)应该是这样或那样的事。”

摹仿对象的不同性质,决定了艺术家所采取的摹仿方式的不同,即摹仿方式(摹仿的原则)完全是由对象的性质决定的。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

面对三种事件,艺术家可以采取三种摹仿方式:

第一种按照事物原来的样子去摹仿;

第二种按照人们所说的或以为的样子去摹仿;

第三种是应该有的事,这类事不仅符合“可然律”或“必然律”,而且是可能发生的。

三种“摹仿方式” ,大约可以分别对应于注重现实性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注重可能性、理想性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

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对于艺术形象都有着超越性要求,那就是都要求艺术形象超越现实的阀限、追求更为理想的诗意表达。相比较而言,现实主义更强调形象的典型性,浪漫主义更强调形象的理想意义。

“做诗的需要,作品应高于原型,以及一般人的观点。就做诗的需要而言,一件不可能发生但却可信的事,比一件可能发生但却不可信的事更为可取。生活中或许找不到如宙克西斯画中的人物,但这样画更好,因为艺术家应该对原型有所加工。”

3、摹仿的根源

亚里士多德强调摹仿是人的天性。

“作为一个整体,诗艺的产生似乎有两个原因,都与人的天性有关。首先,从孩提时候起人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人最善摹仿,并通过摹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其次,每个人都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

“由于摹仿及音调感和节奏感的产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格律文显然是节奏的部分),所以,在诗的草创时期,那些在上述方面生性特别敏锐的人,通过点滴的积累,在即兴口占的基础上促成了诗的诞生。”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作为人的一种本能,完全是出于人求知和获得快感的天性。

通过摹仿人可以获得一般的生活知识和有关认识、评价事物的能力的知识。当人获得这些知识时,人就可以在艺术欣赏中拥有更多获取快感的能力。

亚里士多德通过“摹仿是人的天性”这一猜想,看到摹仿艺术的产生与人类的求知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联。

亚里士多德的这段话实际上表达了这样的一个逻辑链条:

天性、本能——创造——知识与能力提升——审美意识的发展——更好的创造

4、摹仿的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学家和诗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用格律文写作(希罗多德的作品可以被改写成格律文,但仍然是一种历史,用不用格律不会改变这一点),而在于前者记述已经发生的事,后者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所以,诗是一种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的艺术,因为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所谓“带普遍性的事”,指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某一类人可能会说的话或会做的事——诗要表现的就是这种普遍性,虽然其中的人物都有名字。所谓“具体事件”指阿尔基比阿得斯做过或遭遇过的事。”

为什么说诗比历史更富哲学性、更严肃

摹仿艺术同样可以传达真理。

诗人、艺术家的作品表现了某种“普遍性”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就达到了以特殊表现普遍、特殊与普遍的统一。

三、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论

悲剧是古希腊的一种重要的戏剧类型。

亚里士多德说:“悲剧起源于狄苏朗勃斯歌队领队的即兴口诵” 。

“悲剧”一词的希腊文字面意思是“山羊歌” 。

在“山羊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悲剧在公元前534年正式成为狄俄尼索斯庆祭活动的一部分。

雅典酒神祭祀活动中的戏剧比赛盛况

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戏剧中的荷马)和欧里庇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

第一,关于悲剧的定义。

《诗学》第六章:“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定义涉及四方面核心内容:

悲剧的格调:严肃

悲剧的结构布局:完整、有一定长度

悲剧所表现的具体内容:行动

悲剧效果:怜悯、恐惧——疏泄

第二,关于悲剧摹仿的内容或情节。

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是对行动的摹仿”,“摹仿者表现的是行动中的人”。

在亚里士多德的心目中,构成情节的人的行动是悲剧表现的重点内容,而行动中的人相对而言则处于从属或次要的位置。

以情节为重心的现实依据:

希腊悲剧的内容大多是表现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

“悲剧应包容使人惊异的内容……能引起惊异的事会给人快感”。

“情节是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成分”。

“情节是悲剧的根本,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悲剧的灵魂。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

希腊悲剧以情节为重心的两大原因:

原因之一:与希腊人的人生观念直接相关——命运意识。

亚里士多德谈论到悲剧时虽然未曾谈到“命运”的问题,但悲剧创作与演出的实际使他不得不把与“命运”的操控相关的人的“行动”作为悲剧摹仿的目的,而性格则只能是那“附带”表现的东西。

“事件的组合是成分中最重要的,因为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生活人的幸福与不幸均体现在行动之中;生活的目的是某种行动,而不是品质;人的性格决定他们的品质,但他们的幸福与否却取决于自己的行动。所以,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为了行动才需要性格的配合。由此可见,事件,即情节是悲剧的目的,而目的是一切事物中最重要的。此外,没有行动即没有悲剧,但没有性格,悲剧却可能依然成立。事实上,当代大多数悲剧诗人的作品缺少性格……”

原因之二:

经典的希腊悲剧之所以这样执著于摹仿人的行动,更为直接的原因是:悲剧是在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庆祭仪式这样的重大场合演出的,因而必须表现那些与酒神所表征的命运观念相适应的“重大”题材,而神话题材与英雄故事等更带有象征意义的题材无疑是最恰当适用的和最有意义的。

第三,关于悲剧人物性格。

亚里士多德多有讨论,较集中地体现在《诗学》第15章。

“关于性格的刻画,诗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