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合集下载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危害及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危害及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危害及防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多发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公认严重危害集约化养猪场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患病猪会因鼻甲骨生理结构遭到破坏,失去防护功能,而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多发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公认严重危害集约化养猪场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患病猪会因鼻甲骨生理结构遭到破坏,失去防护功能,而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

该病是一种慢性隐性传染病,患病猪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也不会出现死亡,但是日增重会明显下降,饲料消耗量增加,出栏时间延长一个月,给猪场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该病主要有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与其它鼻腔菌混合感染后引起的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只会引起轻微或中等程度的鼻甲骨萎缩,鼻腔没有明显的变化。

另一种是由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单独或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及其他病原共同混合感染引起的严重的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在发病猪群中,虽然很多成年猪都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但是在其鼻腔中带菌含量非常高,致使病猪和带菌猪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易感猪接触后经呼吸道受到感染。

此外,带菌母猪,被污染的工具、工作人员衣物和鞋子等也对本病的传播和扩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病猪鼻部发痒,烦躁不安,经常摇头、拱地或用前肢搔刮鼻部,病猪呼吸困难,经常发生喷嚏,并且由于结膜发炎,导致鼻泪管阻塞,经常发生流泪的症状。

感染病猪会发生鼻甲骨萎缩,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有些猪会发生颜面改变的现象。

患猪由于鼻甲骨生理结构被破坏,丧失对空气清洁过滤和加热的功能,很容易经呼吸道感染其他病原。

患猪钙代谢异常,所以生长发育非常迟缓,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

本病广泛存在于全世界所有养猪国家中,尤其是规模集约化猪场发病严重,并且猪群一旦感染此病,很难彻底清除,所以猪场在引种时应该做好本病的隔离检测工作。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科学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科学防治

2024年第4期(总第419期)畜禽业疫病防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科学防治周 环灯塔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灯塔111300摘 要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为打喷嚏、鼻出血、形成泪斑、鼻骨变形、鼻甲骨萎缩或消失以及鼻中隔弯曲等。

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且广泛流行,传播速度较快,一般不会导致病猪发生死亡,但影响其机体代谢功能,导致猪生长发育速度延缓或生长停滞,饲料报酬比降低,养殖经济效益损失严重。

该病应采取综合性科学防治措施,临床预防该病应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注重场区消毒工作,强化猪场管理,重视引种检疫,定期科学接种疫苗,必要时进行药物预防;病猪应及时隔离,可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未发病猪群抵抗力,科学防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关键词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鼻甲骨萎缩;科学防治;疫苗接种doi:10.19567/j.cnki.1008 0414.2024.04.0220 引言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猪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1],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又可称为“歪鼻子病”,可根据临床表现形式分为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和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严重危害集约化养猪场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

该病所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的持续上升,其可导致猪群的整体抵抗能力显著下降,甚至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严重阻碍猪群生长发育,使得饲料报酬比降低、料肉比增大、投入成本升高,进而增加生猪淘汰率,并常因继发感染引起脑膜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给生猪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简介1.1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球状杆菌,呈散在或成对排列,偶见短链。

其不能产生芽孢,可利用周身鞭毛进行运动,多具有两极着色的特点,为需氧性细菌,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5~37℃。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根据不同毒力、生长特性和抗原性可分为Ⅰ相菌、Ⅱ相菌、Ⅲ相菌,其中Ⅰ相菌病原性较强,具有红细胞凝集性,Ⅱ相菌和Ⅲ相菌均无荚膜和菌毛,毒力较弱。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七、防 治
预防: 不从有病猪场引进种猪。 免疫接种:用当地分离的致病菌( Bb-Ⅰ、 Pm-A、D )制成 油乳剂灭活苗,剂量1~3ml。 程序:初产母猪分娩前 2~4周注射接种1次;仔猪7~10日龄注 射1次,2~3周后补注1次,种公猪每年1次。 药物预防:妊娠母猪分娩前 1 个月用土霉素 500~1000g/T 、 SD100g/T,金霉素100g/T连续拌料。乳猪每隔一周注射一次 增效磺胺,连用 3 次,也可用敏感的抗菌素鼻内喷雾,每周 1~2次,直至断奶。 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体制,降低猪群饲养密 度,改善通风条件,适当空舍和严格消毒。 治疗: 磺胺药及抗生素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猪群饲料利用率和增 重速度。



二、病 原



主要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Ⅰ相菌(Bb-Ⅰ)和 产毒素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m-A、D株)。 形态及染色:Bb-Ⅰ为G-球杆菌,有荚膜,呈两极 浓染,有周身鞭毛。 培养:严格需氧,菌落中等大小,呈透明烟灰色, 产生β溶血。 致病性:具有 K 抗原和强坏死毒素(似内毒素)。 变异性:极易发生变异,有三个菌相,其中Ⅰ相 菌病原性最强,有荚膜,Ⅱ、Ⅲ相菌毒力弱,且 Ⅰ相可变异为Ⅲ相。 抵抗力:不强,在外界很快死亡,在病猪体内可 存活1年以上。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
1
概况和历史
2
病 原
3
流行病学
4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诊 断
5
6
7
防 治
一、概况和历史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 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鼻塞等鼻炎症状和 颜面部变形或歪斜。 病变特征为鼻甲骨萎缩,尤以鼻甲骨下卷 曲部最常见。 病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下,常见于 2~5月龄猪群。

细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细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流行病学: 各年龄猪均可感染,但以幼猪病变严重,成年 猪感染见不到任何病变,症状轻微呈隐性经过。病 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 传染源,可经飞沫传播,也可直接接触传播,且传 染性极强。只有生后几天至几周的仔猪感染才能发 生鼻甲骨萎缩,较大 的猪可能只发生鼻炎、咽炎和轻度的鼻甲骨萎缩。

临床症状: 发病仔猪打喷嚏、流鼻涕,产生浆液性或粘液 性鼻分泌物,病情加重持续3周以上发生鼻甲骨萎 缩。病情严重可流出脓性鼻液。鼻粘膜受到损伤出 现流鼻血,往往是单侧性的。鼻甲骨萎缩除引起呼 吸障碍外,可见明显的脸变形,上颌骨变 短出现咬合不全。鼻泪管阻塞流出的眼泪在眼下部 形成圆形或半月形斑点,称为泪斑。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本病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为
在猪的鼻部、鼻甲、鼻梁骨发生病变,鼻甲 骨萎缩、下卷,鼻梁骨变形。 猪场一旦发生本病很难清除。
病原: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是本病的主要传染 源,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本病的一种次要 的、温和型病原。巴氏杆菌可诱发 典型的猪萎缩性鼻炎。

病理变化:
沿鼻部纵切可见鼻甲骨萎缩,鼻中 隔弯曲,鼻粘膜常有粘脓性或干酪样分泌物。
,消除应激因素,饲喂含有药 物的饲料。母猪和仔猪可进行疫苗接种。

猪鼻子歪了,该咋办—猪萎缩性鼻炎会造成什么结果教你最全治疗方法!

猪鼻子歪了,该咋办—猪萎缩性鼻炎会造成什么结果教你最全治疗方法!

猪鼻子歪了,该咋办—猪萎缩性鼻炎会造成什么结果教你最全治疗方法!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或产毒多杀性鹦鹉热巴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鼻炎,颜面部变形,鼻甲骨发生下滑和生长酿成迟缓,病理学症状为打喷嚏,流鼻血,颜面变形,鼻部由钦博和生长迟缓,增加死淘率,饲料转化率降低。

猪鼻子歪了,该咋办?—猪萎缩性鼻炎会造成什么结果?教你八大治疗方法!萎缩性鼻炎(AR)分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所有的能够引发引起大耳狐甲骨萎缩的疾病。

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NPAR):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branchiseptica)。

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AR):产毒素巴氏杆菌D型或与波氏杆菌协同感染。

非进行性萎鼻(NPAR)由支气管败血将波氏杆菌(B.b)引起;发病较轻,萎缩的鼻甲骨可再生恢复;6周龄以下的仔猪,可以见有较为明显喷嚏和“泪斑”;年龄较大的猪各别感染B.b后,症状轻微,对生长的影响较小。

进行性萎鼻(PAR)产毒素的A或D发病较轻,或很严重(若与环境因素及B.b共同作用);病变持续存在,引起各种日龄猪只放射治疗严重的临床疾病和生长抑制。

鼻甲骨萎缩和鼻出血。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母猪已被玛确认为其仔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来源,成为其哺乳仔猪重要的鼻腔感染来源。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猪呼吸道黏膜的在菌,鼻腔感染几乎存在于整个猪群,I相菌在鼻腔中捕食,能连续定居5个月以上。

鼠、猫、兔、犬和人等均可带菌,其他带菌动物也能作为传染源使猪感染发病,鼠类可能是本病的大自然宿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病猪、带菌母猪通过接触,经呼吸道将病传给仔猪。

不同月龄猪再通过水平扩大到全群。

主要是通过感染猪的出口处、鼻高热或气溶胶传播。

呼吸道分泌物和也的媒介物可能污染是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病也可在公、母猪之间传播。

临床上可见特指的传播多见于购人感染猪引起。

猪疫病的检疫-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疫病的检疫-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4
猪疫病检疫猪鼻梁弯曲
34
病猪鼻梁弯曲变形
5
猪疫病检疫-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1.临诊检疫
(3)病理变化 萎缩性鼻炎的鼻甲骨卷曲萎缩、鼻中隔弯曲。常在两侧第一二对
前臼齿间的连线上,将鼻腔横断锯开,或者沿鼻梁正中线锯开,再剪 断下鼻甲骨的侧连接,观察鼻甲骨的形状变化。
34
6
猪疫病检疫-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鼻甲骨消失鼻腔变成一个鼻道,鼻中隔弯曲 34
右侧鼻甲骨萎缩,上颌骨增厚
7
猪疫病检疫-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2.检疫方法
(1)X线检查:可用于早期诊断。 (2)细菌学检查:用灭菌鼻拭子探进鼻腔深处取病料,接种于葡萄糖血清麦 康凯琼脂培养48h。观察菌落。 (3)血清学检查:病料培养分离菌的悬浮液,分为两份,一份100℃30min 水浴破坏K抗原,另一份加0.4%福尔马林灭活,保留K抗原,分别与标准0血 清和抗K血清,作玻片凝集试验或试管凝集试验。观察结果。
1.临诊检疫
(1)流行特点 多种动物可感染,但发病仅见于猪。
(2)临床症状 乳猪波氏杆菌肺炎,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常使全窝乳猪发病死
亡。猪萎缩性鼻炎早期症状,多见于6~8周龄的仔猪,喷嚏,鼻塞, 呼吸困难,个别鼻出血,有摇头、拱地、搔抓或摩擦鼻部等不安表现
。鼻鼻歪甲向骨一萎侧缩 ,期 眼, 内鼻 距和 缩面 小部 。变形,鼻腔3小4,鼻短缩,鼻后皮肤皱褶,
34
8
猪疫病检疫-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3.检疫后处理
检疫中发现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时,应隔离饲养,同群猪不能调运 ,凡与病猪接触的猪应观察6个月,无可疑症状,方可认为健康。对污染 的环境彻底消毒。
34
9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10

猪萎缩性鼻炎 PPT课件

猪萎缩性鼻炎 PPT课件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不同年龄猪都有易感性。 ➢1月龄以内感染的仔猪,可发生鼻炎, 多能引起鼻甲骨萎缩,而且症状较重。 ➢1月龄以后感染的仔猪,可引起卡他性 鼻炎、咽炎和轻度鼻甲骨萎缩。 ➢3月龄以后的感染猪,可能看不到症状 而成为带菌者。
2.传染源 病猪、带菌猪及其 他带菌动物。
3.传染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 4.流行特点 散发或地方流行 性。传播速度慢。在潮湿、饲养 条件不好的情况下,能使本病发 病率增高。
3.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传染性坏死性鼻炎、 骨软病、猪传染性鼻炎相区别。
(1)传染性坏死性鼻炎 外伤之后,由于坏 死梭杆菌引起鼻腔软组织、软骨和骨发生坏死, 形成瘘管,流出腐败恶臭的坏死性分泌物。
(2)骨软病 颜面骨疏松,鼻部肿大变形, 呼吸困难,但无喷嚏和泪斑、鼻甲骨不萎缩。
(3)猪传染性鼻炎 由绿脓杆菌引起的,呈 出血性化脓性鼻炎症状。病猪体温升高、食欲 废绝,易侵入中枢神经,引起神经症状,往往 死亡。
防治
1.平时预防措施 对无病的猪场,在 引种时要加强检疫、不到疫区购买,杜 绝本病传入。
2. 发病时的措施 ➢已存在本病的猪场,要及早查出病猪和 带菌猪进行淘汰处理,凡是与病猪及可 疑猪有过接触的猪应隔离观察3~6个月, 完全没有可疑症状者认为健康。
➢污染场地要用2%烧碱或20%~30%新 鲜石灰乳消毒。 ➢对流行本病严重的地方可用Ⅰ相支气 管败血波氏杆菌苗免疫母猪或仔猪。 ➢用药物预防,在母猪妊娠最后一个月 内饲料中添加磺胺嘧啶100g/t和土霉素 400g/t;乳猪在出生后3周内,最好用敏 感的抗生素注射3~4次;育成猪也可用磺 胺或抗生素预防,连用28~35d。
正常 Normal
轻微萎缩 Mild Atrophy
严重萎缩和鼻中 隔变形 Severe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和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和防治

522023.7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和防治丁小鹏(北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北票 122100)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养殖猪常见的鼻炎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但一般不导致猪的死亡。

该病传染性极强,是规模化养殖猪的五大疫病之一,如未及时控制可导致大规模传染,危害极大,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做一概述,希望为养殖户带来一定参考。

1 病原体该病的病原主要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单独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导致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多杀性巴氏杆菌经常与败血波氏杆菌或其他致病因子混合感染,导致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革兰阴性球状杆菌,两级浓染,有鞭毛,该菌定居于鼻黏膜上皮细胞,在此增殖产生毒素,导致鼻黏膜发生炎症、增生和退行性变化,可被常规消毒剂杀灭。

产毒素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阴氏菌,呈短杆状或球状,无芽孢,无鞭毛,新分离毒株有黏液性荚膜,培养后荚膜消失。

该菌产生的毒素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重要毒力因子,可导致皮肤坏死。

该菌对外界环境敏感,高温时易死亡,阳光直射几分钟就死亡,干燥环境中可存活2~3天,常规消毒液可灭活。

该病常与肺炎型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或病毒等混合感染,导致严重后果。

该病致病原变异进化快,愈发增强耐药性,病原常常存在于养殖环境中,条件致病,在猪生理和代谢紊乱等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可感染,如饮水和饲料营养不充足、滥用抗生素、环境突然变化引起应激等。

病菌需氧,一般不感染深部组织,但所产生毒素会浸染鼻部骨质。

2 流行特点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参与各级各类的专业技术培训,让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更新理念、开拓眼界、全面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的检测方法与管理理念;或开展线上培训加强人员专业理论储备。

培训完成后,通过笔试、实操等考核形式对参训人员进行有效评价,提高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并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症状
摩擦鼻部出血
临床症状
泪斑
泪斑 眼角不断流泪,眼眶皮肤上形成半月状湿润区, 粘附尘土呈黑色斑块,称泪斑。
临床症状
面部变形或歪斜 继鼻炎后(2-3个月)出现鼻甲骨萎缩, 致使面部变形。短鼻、歪鼻、眼距变窄。
【病理变化】
正常 Normal
轻微萎缩 Mild
Atrophy
病理变化
鼻甲骨萎缩,鼻中隔弯曲
思考题:
如何诊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病理变化
鼻腔的软骨和鼻甲骨的软化和萎缩
病理变化
鼻甲骨完全消失,鼻中隔弯曲,鼻腔变成一个鼻道 同时鼻黏膜水肿、充血,鼻腔内有黏脓性甚至干酪性渗出物
【诊 断】
1.综合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及病 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2、有条件猪场,可用X射线作早期诊断。
3、微生物学诊断
病料采集、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动物试验。
Bb和T+Pm或仅T+Pm感染的猪鼻甲骨产
产毒素多杀性巴氏 生不可逆转的损伤------进行性萎缩
杆菌(T+Pm)
性鼻炎(PAR)
【病 原】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
Bb为球杆菌,革兰氏阴性,呈两极 浓染,有周身鞭毛。需氧菌。培养 基中加入鲜血可促进其生长,呈β 溶血。易变异,有3个菌相(Ⅰ相 菌、Ⅱ相菌、Ⅲ相菌)
兽医传染病学
(Veterinary infectious diseases)
职 称 副教授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Swine Infectious Atrophic Rhinitis,AR)
性 巴氏杆菌引起猪的呼吸道传染病
支气管败血波氏 杆菌(Bb)
Bb感染的猪------非进行 性萎缩性鼻炎(NPAR)
可引起原发性肺炎,并导致全窝死亡 可发生鼻炎,多能引起鼻甲骨萎 缩,而且症状较重。
断奶后感染,病理变化轻微。
【流行病学】
2.传染源 病猪、带菌猪及其他带菌动物。
3.传染途径 飞沫传播——呼吸道。
4.流行特点 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传播速度慢。各种应 激因素可增加发病率。
【临床症状】
鼻炎症状 打喷嚏或鼾声;从鼻腔流出透明浆液性、粘 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Pm)
T+Pm主要是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 血清D型菌株,产生皮肤坏死毒
素,可复制出PAR临床症状。
【发病机理】
鼻甲骨上皮增生
Bb-Ⅰ相菌
鼻腔黏膜上皮细胞 发炎、增生、退变
黏液腺萎缩
T+Pm 菌株寄居 和增殖
软骨溶解和间质 细胞增生
猪鼻变短或歪鼻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 不同年龄猪都有易感性。
4、血清学诊断
猪感染后可采血分离血清,用平板或试管凝集试 验检查凝集抗体。
此外可用荧光抗体技术和PCR技术进行诊断, 用双重PCR同时检测T+Pm和Bb,其灵敏度和特异性 比其他方法高。
【防治】
免疫接种
【防治】
药物防治
【课堂小结】
猪坏死性鼻炎
骨软病
主要发生于外伤后感染,引起软组 头部肿大变形,无喷嚏和流泪症状, 织坏死、腐臭,形成溃疡或瘘管。 有骨质疏松变化,鼻甲骨不萎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