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断及治疗方法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方法 - 养猪技术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方法-养猪技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C型)引起的猪呼吸道慢性传染病。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猪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虽然病死率低,但对猪只的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影响相当大,直接关系到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方法。
1、流行病学致病机理。
该病的原发性病原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该菌侵入猪后先通过定居在猪鼻腔黏膜的上皮细胞纤毛内附着,接着在黏膜表面大量增殖,并分泌毒素,造成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炎症以及增生性变化。
由此导致上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促使猪呼吸道抵抗能力减弱,从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作为继发病原开始定居繁殖。
由于这两种病原在猪鼻腔内不断发育,会形成严重的持续性病灶,导致疾病呈进行性发展。
当猪的鼻甲骨侵入病菌产生的毒素,会导致鼻甲骨腹侧向下卷曲,可能发生轻度萎缩变形,甚至完全呈现鼻甲骨形态。
同时,巴氏杆菌D型毒素会导致肝脏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饲料效率下降,影响日增重,其还可损伤长骨,影响生长发育。
发病特点。
自然感染条件下,任何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以2~5月龄的猪容易发病。
仔猪感染后通常会导致鼻甲骨萎缩,年龄较大的猪感染后会较少或者轻度发生鼻甲骨萎缩,最终症状消失成为带菌猪。
病菌主要在猪的上呼吸道内存在,从而可经由飞沫传播。
大部分仔猪通常是被患病母猪和带菌猪传染,另外,污染病菌的工作人员、物品以及昆虫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该病,但污染的用具和环境停止使用数周就不能够再次引起发病。
该病往往呈较慢速度传播,往往为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
该病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通常在春秋季节比较容易发生。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猪出现鼻炎,有浆液性鼻液、黏液性分泌物流出,吸气困难,经常打喷嚏,部分摇头、烦躁不安,由于鼻部瘙痒而不停拱动限位栏,或者用前肢抓鼻,盲目奔跑,接着症状逐渐加重,持续超过3周,之后鼻甲骨开始逐渐萎缩,面部发生变形、上翘、歪斜或者向一侧歪曲,依旧打喷嚏,有浆液性、脓性鼻液流出,明显气喘,鼻孑L在吸气时明显张开,发出明显鼾声,严重时甚至出现开口呼吸.且由于打喷嚏时过于用力而破坏鼻黏膜,从而有鼻血流出,往往会涂擦在限位栏杆上或者滴落在地面上;在内眦部形成半月状的条纹泪斑,体温基本正常。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及防控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及防控杨玉莲1,代振国21.吉林省双辽市农业农村局(吉林省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双辽市王奔站),吉林双辽 136400;2.吉林省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双辽市王奔站,吉林双辽 136400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作为一种严重影响生产的慢性疾病,需要了解掌握病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控。
1 症状在发病的初期,病猪的症状为鼻炎,并有间歇性的打喷嚏,有时会发生猛烈的持续性喷嚏,从而影响猪的呼吸。
如果病猪在活动或者饮食的的过程中,出现持续性喷嚏和呼吸困难的症状会加重,从而出现停食的问题,体型变得消瘦,严重会导致死亡,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由于鼻炎会刺激鼻黏膜,因此病猪会表现出不安,出现摇头、拱地或者摩擦鼻子的现象,喜欢在草丛中活动。
病猪的鼻黏膜由于发生充血,因此而显得潮红,病猪在打喷嚏时,会有鼻涕从鼻孔中流出,在患病前鼻涕为透明状,后期变为脓性黏液,在强烈喷嚏时,也会伴有血丝。
病猪患病后容易出现肿胀,再吸气时鼻孔扩张,发出鼾声。
当仔猪发病时,一般在3~4周后会出现鼻黏膜肿胀的问题,病猪的脸部骨质疏松。
在发病两个月后,病猪鼻子周围的皮肤出现褶皱,并且厚度增加。
由于病猪的上颚发育较慢,下颚变长,上下无法贴合,出现短鼻的现象。
发病3个月后,病猪会出现明显的鼻甲骨萎缩,鼻子向着发生损伤的一侧生长,闭口大小生长不一,出现歪鼻子。
病猪发病后生长发育受到阻碍,难以育肥。
在病猪发病过程中,由于病猪的额头受到影响,从而与发育不统一,导致两只眼变近,出现小头病。
此时如果感染其它病,比如脑膜炎或者肺炎,都会导致死亡,即使不被影响,也会导致生长受阻,发育缓慢。
2 预防措施针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对养殖场养殖环境以及饲养管理方面进行加强,从而改善患病问题。
2.1 采取适宜的饲养管理方式首先养猪场应当完善饲养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养殖方式,加强生猪的饲养管理。
养殖场最好采用自养自繁的繁育方式,严格控制生猪引进的检疫工作,在引进幼猪时,要先隔离饲养一个月,待观察没有携带疾病后,再进行混养。
仔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及防治

缩, 面部 变形 , 子 歪 斜 且 鼻 腔 长 度 缩 短 , 颌 骨 变 鼻 上 形, 门齿 咬合 时错 位 。鼻 端 向上翘 起 , 鼻背 部皮 肤 粗
等进入猪舍 。种猪要坚持定期检疫 、 净化猪群。受威 胁 猪群 可 以进行 免 疫 预 防注射 。 免 疫 预 防用 哈 尔 滨 兽 医 研究 所 研 制 的猪传 染 性 萎缩性鼻炎油佐剂二联灭活苗 ,本苗 已在全国推广 应用 , 全有 效 、 副作 用 。母 猪 于产 前 4星期 颈部 安 无 皮下 注 射 02毫升 。 引进 未经 免疫 接种 的后 备母 猪 . 新 应立 即接 种 , 头颈 部 皮注 射 1 升 。仔 猪 生后 1 每 毫 周 龄每 头 颈部 皮 下 注射 02毫 升 ( 免 疫母 猪 所 生 )4 . 未 , 周龄每头注射 0 毫升 , 周龄每头 0 毫升。 . 5 8 . 5 种公猪 每 年 2次 , 每头 每次 颈 部皮 下 注射 2毫 升 。 用抗菌素和增效磺胺进行治疗 ,土霉素 5 O 0 6 毫 克 , 克 体 重 , 肉注 射 , 天 1 , 千 肌 每 次 连用 3 5天 。 链霉素 2 ~ 0 5 8 万国际单位 / , 头 肌肉注射 , 每天 2 , 次 连用 3 5天 。磺胺 二 甲 ~ 千 克饲料 中拌匀 , 喂 4 垦期 。00 5 连 . %盐 酸环丙 沙 2
毫克 , 肉注射 , 天 2 肌 每
猪进一步发展引起鼻胛骨萎缩 ,使鼻腔和颜面部变
猪鼻子歪了,该咋办—猪萎缩性鼻炎会造成什么结果教你最全治疗方法!

猪鼻子歪了,该咋办—猪萎缩性鼻炎会造成什么结果教你最全治疗方法!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或产毒多杀性鹦鹉热巴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鼻炎,颜面部变形,鼻甲骨发生下滑和生长酿成迟缓,病理学症状为打喷嚏,流鼻血,颜面变形,鼻部由钦博和生长迟缓,增加死淘率,饲料转化率降低。
猪鼻子歪了,该咋办?—猪萎缩性鼻炎会造成什么结果?教你八大治疗方法!萎缩性鼻炎(AR)分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所有的能够引发引起大耳狐甲骨萎缩的疾病。
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NPAR):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branchiseptica)。
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AR):产毒素巴氏杆菌D型或与波氏杆菌协同感染。
非进行性萎鼻(NPAR)由支气管败血将波氏杆菌(B.b)引起;发病较轻,萎缩的鼻甲骨可再生恢复;6周龄以下的仔猪,可以见有较为明显喷嚏和“泪斑”;年龄较大的猪各别感染B.b后,症状轻微,对生长的影响较小。
进行性萎鼻(PAR)产毒素的A或D发病较轻,或很严重(若与环境因素及B.b共同作用);病变持续存在,引起各种日龄猪只放射治疗严重的临床疾病和生长抑制。
鼻甲骨萎缩和鼻出血。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母猪已被玛确认为其仔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来源,成为其哺乳仔猪重要的鼻腔感染来源。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猪呼吸道黏膜的在菌,鼻腔感染几乎存在于整个猪群,I相菌在鼻腔中捕食,能连续定居5个月以上。
鼠、猫、兔、犬和人等均可带菌,其他带菌动物也能作为传染源使猪感染发病,鼠类可能是本病的大自然宿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病猪、带菌母猪通过接触,经呼吸道将病传给仔猪。
不同月龄猪再通过水平扩大到全群。
主要是通过感染猪的出口处、鼻高热或气溶胶传播。
呼吸道分泌物和也的媒介物可能污染是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病也可在公、母猪之间传播。
临床上可见特指的传播多见于购人感染猪引起。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或/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特征为鼻炎,颜面部变形,鼻甲骨尤其是鼻甲骨下卷曲发生萎缩和生长迟缓。
临诊症状表现为打喷嚏、流鼻血、颜面变形、鼻部歪斜和生长迟滞,饲料转化率降低,给集约化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由于病原感染猪只后,损害呼吸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使猪体抵抗力降低,极易感染其他病原,引起呼吸系统综合征,增加猪的死淘率。
一、流行病学本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最常见于2~5月龄的猪。
在出生后几天至数周的仔猪感染时,发生鼻炎后多能引起鼻甲骨萎缩;年龄较大的猪感染时,可能不发生或只产生轻微的鼻甲骨萎缩,但是一般表现为鼻炎症状,症状消退后成为带菌猪。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来源。
病菌存在于上呼吸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经呼吸道感染。
本病在猪群中传播速度较慢,多为散发或呈地方流行性。
饲养管理条件不好,饲料单纯及缺乏钙、磷等矿物质等,常易诱发本病,加重病的演变过程。
二、临床症状受感染的小猪出现鼻炎症状,打喷嚏,呈连续或断续性发生,呼吸有鼾声。
猪只常因鼻类刺激黏膜表现不安定,用前肢搔抓鼻部,或鼻端拱地,或在猪圈墙壁、食槽边缘摩擦鼻部,并可留下血迹;从鼻部流出分泌物,分泌物先是透明黏液样,继之为黏液或脓性物,甚至流出血样分泌物,或引起不同程度的鼻出血。
在出现鼻炎症状的同时,病猪的眼结膜常发炎,从眼角不断流泪。
由于泪水与尘土沾积,常在眼眶下部的皮肤上,出现一个半月形的泪痕湿润区,呈褐色或黑色斑痕,故有“黑斑眼”之称,这是具有特征性的症状。
有些病例,在鼻炎症状发生后几周,症状渐渐消失,并不出现鼻甲骨萎缩。
但大多数病猪进一步发展引起鼻甲骨萎缩。
若鼻腔两侧的损害大致相等,鼻腔缩小,可见到病猪的鼻缩短,向上翘起,而且鼻背皮肤发生皱褶,下颌伸长,上下门齿错开,不能正常咬合。
当一侧鼻腔病变较严重时,可造成鼻子歪向一侧,甚至成45°歪斜。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1 临床症 状
乳猪最 早可在 3 4日龄 感染 发病 ,— - 6 8周 龄仔猪 多见 , 1
染 3 5日龄健康 猪 , 1 ~ 经 个月临床 观察 , 再通过病理学 和病 原
学检查 , 则结果最为可靠。
周龄少见。感染猪临床表现为鼻炎 , 出现喷嚏 、 流涕和剧烈 咳 嗽, 呼吸困难 , 体温不高 , 不吃乳 , 极度消瘦 , 常全窝死亡。病猪 常 因鼻炎刺 激鼻黏膜而 表现不安 , 如摇头 、 拱地 、 搔抓 或摩擦 或摩擦 鼻部 。从 7日龄开始 , 症状随 E龄增长而逐渐加重 , l 至
曲, 鼻腔成为 1 个鼻道。有的下鼻甲骨消失 , 留下小块黏膜 仅
啶 51 ~ O毫升 , 加蒸馏水 3 5毫升 , ~ 肌肉注射 。2 %恩诺沙星 , . 5 每】 0千克体重 1 毫升 , 肉注射 , 肌 每天 1 , 次 连用 5天。盐酸
环丙 沙星 , O 2 %浓度饮水 , 以 .5 0 或每千克体重 2 5毫克 , 肉 - 肌
兽 医 临 床
猪 传 染 性 萎 缩 性 鼻 炎 的 诊 断 与 防 治
姜久 田 李凤海 丁晓玲 2 王洪新 2
(. 1 黑龙 江省 望奎 县动物 卫 生监 督 所 12 0 ,. 江省 望奎县 动物 疫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1 20 ) 5 10 2黑龙 51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鼻 甲骨萎 缩、 额面部变形 、 慢性 鼻炎 为特征。 起 。革兰氏染色阴性 , 碱性美蓝染色后镜检 , 可见 两极 着色的
均可应用。
泌物。病变转 移到筛骨时 , 若除去筛骨前面 的骨性 障碍后 , 可 见大量粘液或脓性渗出物积 聚。
猪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畜牧兽医
XUMUSHOUYI
猪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
魏连香 1 彭小安 2
(1. 江西省万安县夏造畜牧兽医站,江西万安 343800;2. 江西省万安县枧头畜牧兽医站,江西万安 343800)
摘 要 猪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发的慢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当前,这一病症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发生,给猪的 正常发育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从而造成了养猪业的重大损失。基于此,将阐述这一病症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等,并提出相关的预 防方法与治疗措施,希望可以促进养猪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猪;萎缩性鼻炎;诊断
猪萎缩性鼻炎这一病症最明显的病理变化就是鼻甲骨以 及鼻腔软骨的软化、萎缩。猪的鼻黏膜会出现水肿、充血等 现象,而且大量的干酪性或者是黏脓性分泌物会依附在鼻腔 中。在急性的病例中,上皮细胞碎屑会混杂在渗出物中;而 在慢性的病例中,病猪的鼻黏膜较为苍白,会发生轻微的水肿, 而且其窦黏膜会出现中等程度的充血现象,有的时候,窦内 还会出现黏液脓性分泌物。 4 诊断
1 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猪萎缩性鼻炎这一病症通常是在 2 ~ 5
周龄的猪身上发生。当刚出生几天或者是几周的仔猪受到感 染时,其通常会出现鼻甲骨萎缩的现象;而对于有着一定年 龄的猪来说,当其受到感染时,经常不会发生或者是只有轻 微的鼻甲骨萎缩现象,甚至有的猪只会发生组织学变化。通 过研究可以发现,母猪的初乳可以对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进 行一定的抵御,从而保护仔猪不会发生猪萎缩性鼻炎这一病 症。虽然这种病菌在各种猪群中都存在,但是其引发病症的 程度是不一样的,如鼻中隔扭曲、鼻软骨萎缩等。 2 临床症状
琼脂平皿中,呈现 V-P 阴性,而且其有周毛,可以进行运动。 同时,其不能对碳水化合物进行发酵,但是其可以将其分解 成尿素,还能对柠檬酸盐进行利用。其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的 形状是漏斗形的,而且其免疫血清凝聚试验的结果是阳性的。 最后,要进行药敏试验。其对氨苄青霉素、白霉素不敏感, 对庆大霉素、氟哌酸以及磺胺嘧啶等有着轻度的敏感,而其 对卡那霉素会产生中等程度的敏感。 5 预防方法 5.1 隔离饲养引进猪 养猪场若是没有引进带菌猪或病猪的 话,其原有的健康猪群通常是不会发生猪萎缩性鼻炎的。因此, 饲养人员应注意不要引进疫区的猪。而且,即使是在非疫区 引进猪,也要对其隔离检查。对于商品用的仔猪,应对其进 行隔离喂养 15 d,而对于后备猪应将其隔离喂养 30 d,之后 对其进行检查,保证其健康,才能将其与健康猪群一起饲养。 5.2 进行免疫接种 目前,进行免疫接种是有效控制猪萎缩 性鼻炎这一病症的主要手段。免疫接种的具体程序如下:在 距离母猪生产还有 4 周大的时候,应给每头母猪注入 2.0 mL 的疫苗,而对于新引进来的、还没有进行免疫的后备母猪, 应以每头 1.0 mL 的剂量进行接种。由未免疫的母猪所生的 仔猪,其在出生 7 d 后,要按照每头 0.2 mL 的剂量进行注 射;在其出生 4 周后,要按照每头 0.5 mL 的剂量进行注射; 而在其出生 8 周后,也要按照每头 0.5 mL 的剂量进行注射。 至于种公猪,应每年对其进行 2 次注射,而且要按照每头每 次 2.0 mL 的剂量注射。 5.3 加强饲养管理 为了有效预防这一病症,在日常的饲养 管理中,必须及时清除猪舍中的粪便,保持其整洁度。还要 保证猪舍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从而减少应激反应。另外, 还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尽量避免病菌的产生。 6 治疗措施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和防治

522023.7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发生和防治丁小鹏(北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北票 122100)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养殖猪常见的鼻炎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但一般不导致猪的死亡。
该病传染性极强,是规模化养殖猪的五大疫病之一,如未及时控制可导致大规模传染,危害极大,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本文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和防治措施做一概述,希望为养殖户带来一定参考。
1 病原体该病的病原主要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单独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导致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多杀性巴氏杆菌经常与败血波氏杆菌或其他致病因子混合感染,导致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革兰阴性球状杆菌,两级浓染,有鞭毛,该菌定居于鼻黏膜上皮细胞,在此增殖产生毒素,导致鼻黏膜发生炎症、增生和退行性变化,可被常规消毒剂杀灭。
产毒素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阴氏菌,呈短杆状或球状,无芽孢,无鞭毛,新分离毒株有黏液性荚膜,培养后荚膜消失。
该菌产生的毒素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重要毒力因子,可导致皮肤坏死。
该菌对外界环境敏感,高温时易死亡,阳光直射几分钟就死亡,干燥环境中可存活2~3天,常规消毒液可灭活。
该病常与肺炎型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或病毒等混合感染,导致严重后果。
该病致病原变异进化快,愈发增强耐药性,病原常常存在于养殖环境中,条件致病,在猪生理和代谢紊乱等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可感染,如饮水和饲料营养不充足、滥用抗生素、环境突然变化引起应激等。
病菌需氧,一般不感染深部组织,但所产生毒素会浸染鼻部骨质。
2 流行特点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参与各级各类的专业技术培训,让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更新理念、开拓眼界、全面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学习先进的检测方法与管理理念;或开展线上培训加强人员专业理论储备。
培训完成后,通过笔试、实操等考核形式对参训人员进行有效评价,提高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并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一、临床表现
发病猪表现呼吸困难、打喷嚏和鼾声,病猪摇头,用鼻拱地、擦墙,鼻孔有分泌物流出。
如无并发症,体温正常,但不同年龄猪发病其症状各异。
乳猪最早可在三日龄左右感染发病,以6-8周龄仔猪的感染率最高。
之后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感染猪临床表现为鼻炎症状,出现喷嚏、流涕和剧烈咳嗽,呼吸困难。
体温不高,不吃乳,极度消瘦,常全窝死亡。
病猪常因鼻炎刺激鼻黏膜而表现不安。
如摇头、拱地、搔抓或摩擦鼻部。
从7日龄开始,症状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加重。
到42—56日龄时最明显。
少数猪数周后可以自愈,但大多数猪表现为症状加重,鼻甲骨有萎缩变化,仍打喷嚏,流浆液性、脓性鼻液,气喘,吸气时鼻孔开张,发出鼾声。
严重开口呼吸,因用力喷嚏致使鼻黏膜破坏而流鼻血。
同时出现眼结膜炎,眼结膜发红、流泪。
由于鼻泪管阻塞而由眼泪和灰尘在内眦部形成半月状条纹的泪斑。
经过2~3个月,病猪鼻甲骨萎缩变化明显,面部变形。
如无继发感染,大多患猪生长缓慢甚至停滞:如有继发感染,多引发肺炎或脑膜炎而引起猪只死亡。
二、病理变化
剖检病猪,沿两侧第1、第2臼齿间的联线锯成横切面,可见病变一般仅限于鼻腔和邻近组织。
典型的病变是鼻腔的软骨和鼻甲骨的软化和萎缩,特别以下鼻甲骨的下卷曲最为常见。
有时萎缩仅限于筛骨或上鼻甲骨。
萎缩严重者甚至鼻甲骨消失,鼻中隔发生部分
或完全弯曲,鼻腔成为一个鼻道。
有的下鼻甲骨消失,仅留下小块黏膜皱褶附在鼻腔的外侧壁上。
鼻腔常有大量的粘性至干酪样渗出物,渗出物随病程长短和继发感染的性质而异。
急性发病的早期,可见渗出物含有脱落的上皮碎屑:慢性病程的后期,鼻黏膜一般苍白,轻度水肿,窦黏膜中度充血。
有时窦内充满黏液性分泌物。
病变转移到筛骨时,当除去筛骨前面的骨性障碍后,可见大量黏液或脓性渗出物积聚。
三、鉴别诊断
诊断本病时应注意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软骨病。
猪患骨软病时,鼻部肿大变形,颜面骨疏松,呼吸困难,与萎缩性鼻炎的症状有些相似。
但骨软病无喷嚏和泪斑,鼻甲骨不萎缩。
2、猪传染性鼻炎。
由绿脓杆菌引起,呈现出血性化脓性鼻炎症状。
临床上病猪体温升高,食欲减损或废绝;死后剖检时,可见鼻腔、鼻窦的骨膜、嗅神经及视神经鞘,甚至脑膜发生出血。
而萎缩性鼻炎无此变化。
3、传染性坏死性鼻炎。
传染性坏死性鼻炎时且有外伤之后感染坏死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鼻腔的软组织、骨和软骨发生坏死,形成瘘管,流出腐败恶臭的坏死性分泌物,而无鼻甲骨萎缩或消失的表现。
四、防治方法:
1、加强猪场管理
加强猪场监测是加强猪场管理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有症状的猪要及时隔离,呈僵猪的要作扑杀处理。
对有症状的公猪应及时淘汰,从源头上切断该病的传播。
在保持温暖干燥的同时,适时通风换气,排出有害气体,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保持猪舍的干燥清洁,每天必须打扫清理粪便,清扫后进行清洗。
生猪饲养应按照“全进全出”的方式,建立严格的猪舍卫生消毒制度。
应当及时打扫卫生,清理生产垃圾,保证环境卫生整洁。
对猪舍地面用2%naoh溶液定期消毒。
猪只转群后的空栏舍,用清洗机彻底清理卫生,包括栏舍、墙面、食槽等,清洗后用广谱消毒药消毒备用。
定期将各类猪舍轮流空圈清洗消毒,并在墙壁上刷拭石灰水,最后进行熏蒸消毒。
引种时先隔离饲养1—3个月后,无临床症状的再转向种猪栏。
应避免一次性大量引种,降低猪群的饲养密度、避免各种大的应激因素,如温差幅度大、冷风袭击等。
2、药物预防与治疗
预防性投药是控制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有效方法:母猪产前用磺胺二甲基嘧碇(400~2000g/t)或土霉素(400~1000 g/t)拌料。
对哺乳仔猪从2日龄开始,每周肌肉注射1次长效土霉素
20mg/kg体重,连续注射3次。
健康猪群按lt饲料混入土霉素纯粉500g和磺胺二甲嘧啶100g,饲喂5—7d注射,停药1周再间隔饲喂。
对于病猪,要设立专门的猪舍隔离,对病猪群严格检查,病猪用长效土霉素、阿奇霉素肌注和枝原净拌料进行专门的治疗。
萎缩性鼻炎病会消耗猪体内大量维生素a、维生素d、钙和磷,在治疗
过程中,要注意病猪营养的平衡。
需要在饲料中要按正常量的1.5倍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和磷酸氢钙。
3、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该疫苗共有3种可行的方法:一是妊娠母猪免疫接种。
通过母源抗体,使仔猪获得被动保护。
二是仔猪免疫接种。
用油佐剂苗对未免疫母猪所产仔猪于1周龄及3—4周龄时各皮下注射
0.2ml/含300亿个菌)和0.4ml,对鼻腔的细菌有迅速清除的作用,再配合滴鼻接种,可明显提高鼻腔的抗感染能力。
将上述2种方法结合起来。
研究人员认为:用油佐剂苗作母仔结合免疫时,初乳抗体对仔猪的主动抗体应答能力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仔猪的抗感染能力和清菌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吃初乳仔猪2次注苗的清菌力与未获被动免疫仔猪2次注苗相同,仔猪注苗的同时用疫苗滴鼻2—3次,可提高抵抗攻击的能力。
被动免疫期可持续到2月龄或更长,而主动免疫力的产生又不会受到初乳抗体的明显干扰.有利于主动免疫力早期接续被动免疫力。
(作者单位:158421黑龙江省庆丰农场畜牧水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