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萎缩性鼻炎

合集下载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危害及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危害及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危害及防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多发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公认严重危害集约化养猪场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患病猪会因鼻甲骨生理结构遭到破坏,失去防护功能,而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多发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公认严重危害集约化养猪场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患病猪会因鼻甲骨生理结构遭到破坏,失去防护功能,而容易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

该病是一种慢性隐性传染病,患病猪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全身症状,也不会出现死亡,但是日增重会明显下降,饲料消耗量增加,出栏时间延长一个月,给猪场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前该病主要有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与其它鼻腔菌混合感染后引起的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只会引起轻微或中等程度的鼻甲骨萎缩,鼻腔没有明显的变化。

另一种是由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单独或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及其他病原共同混合感染引起的严重的进行性萎缩性鼻炎。

在发病猪群中,虽然很多成年猪都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呈隐性感染,但是在其鼻腔中带菌含量非常高,致使病猪和带菌猪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易感猪接触后经呼吸道受到感染。

此外,带菌母猪,被污染的工具、工作人员衣物和鞋子等也对本病的传播和扩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病猪鼻部发痒,烦躁不安,经常摇头、拱地或用前肢搔刮鼻部,病猪呼吸困难,经常发生喷嚏,并且由于结膜发炎,导致鼻泪管阻塞,经常发生流泪的症状。

感染病猪会发生鼻甲骨萎缩,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有些猪会发生颜面改变的现象。

患猪由于鼻甲骨生理结构被破坏,丧失对空气清洁过滤和加热的功能,很容易经呼吸道感染其他病原。

患猪钙代谢异常,所以生长发育非常迟缓,抗病能力也随之下降。

本病广泛存在于全世界所有养猪国家中,尤其是规模集约化猪场发病严重,并且猪群一旦感染此病,很难彻底清除,所以猪场在引种时应该做好本病的隔离检测工作。

两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治

两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治
l ,g k ,连 续投 药 l 。 g 0天
63 从本病 的治疗来看 ,肌 肉注射环丙沙星和 - 硫 酸卡那霉素 ,并在饲 料中添加 泰乐菌素 和磺 胺 嘧啶 ,对 治疗 和控 制病情有很好 的效果 。但 要根 除本病 十分 困难 ,且有部分或 相当多的猪 复发。 因此 ,对大型养猪场一旦发现本病 ,应 立即淘汰病猪 。 6 加强 饲 养管 理 。 饲 料 营养要 全 价 ,饲料 营 . 4


综合 防治此病对 提高生猪出栏率 、减少养猪业 损失 意义重 大 。
1 发 病情 况
鼻腔 内有黏性或脓性鼻液 ,鼻甲骨与中隔变形。
于鼻 梁上第 一臼齿前缘用手锯横断 ,发现鼻 甲 骨有 不 同程度 的萎缩 。
3 病 原 分 离


病例一 :2 1 年 1 月 ,丰泉刘某个体户猪 00 1 场从 附近一种猪场购进 5 一 5日龄断奶仔猪 4 O5 2 头 ,其 中长 白猪 1 头 ,大约克猪 3 O 2头 ,隔离 饲 养 。7天后 个别仔猪 出现打喷嚏 、咳嗽等症 状 ,当地兽 医诊 断 为感 冒。采 取相 应 的措 施后 , 病情 并未好转 ,且发病仔猪增多。至 l 2月初 , 已有 2 多头仔猪相继发病 ,死亡 2 ,发病仔 0 头 猪食欲减退 ,体重 明显下降。 病例二 :2 1 年 8 1 0 1 月 3日,暖泉杨某个体
2 %的 烧碱水 彻 底消毒 。 0
制 ,1 个月后病情轻者食欲恢复正常。一旦发现 本病应立 即将病猪与健康猪隔离 ,并采取相应
的措 施 。
62 坚 持 自繁 自养 ,杜绝 外 来传 染 源进 人 ,加 . 强 饲 养 管 理 ,提 高 猪 体 抵 抗 力 ,个 体 养 猪 户 在 引进 种 猪 时应 严 格 检 疫 ,并 进 行 隔离 观察 ,确 认 无 病后方 可 人群 。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概述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概述

早在十九世纪初,猪萎缩性鼻炎被定义为一种由细菌感染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Franque, 1830-德国)。

迄今为止,猪萎缩性鼻炎已有差不多两个世纪的历史,而其感染性病原学是在一个世纪以后(二十世纪初)才被人们清楚地认识(Ratke, 1938;Carlstrom, 1940)。

目前世界各地的养猪场仍然会出现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症状。

在此期间,全球已发生了不同大小程度的萎缩性鼻炎的案例,尤其在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萎缩性鼻炎表现出显著的流行趋势。

首先,我想在这里同时指出的是,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两组已明确定义的临床表型。

它们分别是:渐进性萎缩性鼻炎(PAR):主要是由D 型产毒素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单独,或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联合感染所引起。

退化性或非渐进性萎缩性鼻炎(RAR):主要是由产毒素型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感染所引起。

这个概念是由彼得森和尼尔森在1983年共同提出。

这两种细菌均可在猪群间轻易地传播,尤其是在管理控制措施做得不够完善的养猪场,细菌的媒介物质不能被有效地清除,以至猪萎缩性鼻炎的发病机率大大上升。

猪本身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主要传播宿主(包括种猪、仔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而多杀性巴氏杆菌也能够传染给其他品种的动物,如鼠、猫、狗、鸟、鸡、绵羊、山羊、牛和马,甚至也可传染给人类(人畜共患病)。

毫无疑问,这两种细菌在养猪场的感染和传播能力都是非常强的。

两种细菌所引起的特征性病变主要是导致鼻甲骨发育不全,其中猪的鼻甲每边各有2个,分别在腹侧和背侧各有2个,共4个。

感染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这4个鼻甲以及鼻中隔的受损情况,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表现,这会让猪群出现明显的面部变形或歪斜、流鼻液,甚至鼻出血。

从上述提到的内容来说,由产毒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渐进性萎缩性鼻炎会表现出更严重程度的临床症状。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因及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因及防治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及防治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主要是由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PM)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引起的猪呼吸道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以猪的鼻甲骨萎缩、鼻部变形和生长迟缓为特征。

我国过去没有该病的发病史,但近年来由于从国外因机引进种猪而带进了本病,给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流行特点:该病的流行往往是由于引进种猪时,把病猪或无症状的带菌猪引入到无病的猪群中,造成了传播。

除猪以外,对犬、马、羊、鸡、鼠、兔等多种动物及人类都能引起感染,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其传播方式主要是猪母子间鼻对鼻的直接接触感染,或通过吸入病猪呼吸时喷出的带菌飞沫而感染,另外被病原菌污染的工具、用具以及人和其它动物的活动也对本病的扩散起到一定的作用。

猪萎缩性鼻炎对不同日龄的猪都有易感性,在一周龄到几周龄的仔猪最易受到感染,而且易发生鼻甲骨萎缩。

育成猪猪感染后可能只发生鼻炎、咽炎或只有轻度的鼻甲骨萎缩。

成年猪感染后一般看不到明显的鼻部变形而成为带菌猪。

猪的品种对本病的易感性有一定的差异,长白猪较易感染,其它如卫生、管理、营养等条件较差时也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猪只以被感染时的日龄不同而表现各异。

猪龄越小以后猪鼻部萎缩和变形的可能性越大。

仔猪发病初期,可见有鼻炎症状,到6 8周龄时最为显著,表现为打喷嚏,呼吸困难和发鼾声,特别是在喂饲和运动时,打喷嚏表现得更为明显,有时由鼻腔排出少量清涕或粘液,病猪表现不安,经常摇头、拱地或摩擦鼻部。

病猪由于经常打喷嚏而损伤闭粘膜的血管,因此有时可见猪喷出的鼻液中带有血丝或发生不同程度的流鼻血。

从发现猪打喷嚏到鼻甲骨萎缩、出现鼻部及面部变形,约有1 2个月的时间,鼻镜周围皮肤增厚发生皱褶,鼻缩短上翘或歪斜并拌有结膜炎、流泪等,由于鼻泪管的阻塞,在鼻眶下形成半月形的泪斑,病猪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较低。

三、病理变化:病变仅限于鼻腔及其临近组织,主要表现鼻甲骨萎缩、鼻中隔弯曲变形甚至消失。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方法 - 养猪技术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方法 - 养猪技术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方法-养猪技术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C型)引起的猪呼吸道慢性传染病。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猪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虽然病死率低,但对猪只的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影响相当大,直接关系到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方法。

1、流行病学致病机理。

该病的原发性病原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该菌侵入猪后先通过定居在猪鼻腔黏膜的上皮细胞纤毛内附着,接着在黏膜表面大量增殖,并分泌毒素,造成黏膜上皮细胞发生炎症以及增生性变化。

由此导致上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促使猪呼吸道抵抗能力减弱,从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作为继发病原开始定居繁殖。

由于这两种病原在猪鼻腔内不断发育,会形成严重的持续性病灶,导致疾病呈进行性发展。

当猪的鼻甲骨侵入病菌产生的毒素,会导致鼻甲骨腹侧向下卷曲,可能发生轻度萎缩变形,甚至完全呈现鼻甲骨形态。

同时,巴氏杆菌D型毒素会导致肝脏发生退行性变化,导致饲料效率下降,影响日增重,其还可损伤长骨,影响生长发育。

发病特点。

自然感染条件下,任何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该病,其中以2~5月龄的猪容易发病。

仔猪感染后通常会导致鼻甲骨萎缩,年龄较大的猪感染后会较少或者轻度发生鼻甲骨萎缩,最终症状消失成为带菌猪。

病菌主要在猪的上呼吸道内存在,从而可经由飞沫传播。

大部分仔猪通常是被患病母猪和带菌猪传染,另外,污染病菌的工作人员、物品以及昆虫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播该病,但污染的用具和环境停止使用数周就不能够再次引起发病。

该病往往呈较慢速度传播,往往为散发或者地方性流行。

该病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通常在春秋季节比较容易发生。

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猪出现鼻炎,有浆液性鼻液、黏液性分泌物流出,吸气困难,经常打喷嚏,部分摇头、烦躁不安,由于鼻部瘙痒而不停拱动限位栏,或者用前肢抓鼻,盲目奔跑,接着症状逐渐加重,持续超过3周,之后鼻甲骨开始逐渐萎缩,面部发生变形、上翘、歪斜或者向一侧歪曲,依旧打喷嚏,有浆液性、脓性鼻液流出,明显气喘,鼻孑L在吸气时明显张开,发出明显鼾声,严重时甚至出现开口呼吸.且由于打喷嚏时过于用力而破坏鼻黏膜,从而有鼻血流出,往往会涂擦在限位栏杆上或者滴落在地面上;在内眦部形成半月状的条纹泪斑,体温基本正常。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
3 病理 变化
转化 率 明显 下 降 、 发 感 染 增 多 , 而 造 成相 当 大 继 从
的经 济损失 。
病 变一 般仅 限于 鼻腔 和邻 近组织 。最特征 的病 变 是 鼻腔 的软骨 和 鼻 甲骨 的软 化 和萎 缩 , 特别 是 下 鼻 甲骨 的下 卷 曲最 为 常见 。有 时 , 缩仅 限 于筛 骨 萎
2 年 第 6期 。 , <
・ 目冒卺誊豳 ・
・ ・
养 猪
仔猪副伤寒的 诊治
2 临床 症状 乳 猪 可早 在 3~4日龄感 染 发病 , 见 6~8周 多
通 常根 据 本 病 特 定 的 临 床 症 状 和 病 理 变 化 一 般 均可 做 出正确诊 断 :1慢性经 过 , 温 不高 。( ) () 体 2 从 7日龄 开始 , 常不 断地 打 喷 嚏 , 子 发痒 , 吸 经 鼻 呼 困难 。( ) 2~3月 龄 , 子 向一侧歪 斜 , 3到 鼻 致鼻 面部 变形 , 生长缓 慢甚 至停 滞 。但在 疾病 早期 , 其症状 和
传播 机会 。 51 积 极 预 防接 种 .. 2 母 猪 分 娩 前 6 f及 3 d 注 0 l 0,
射支气管败血波 氏杆菌 一多杀性 巴氏杆菌油剂二 联灭活苗各 1 ,可保护生后几 周内的仔猪不感 次 染 ; 猪 生后 1 仔 ~2周 时 , 仔 猪 注 射 疫 苗 2次 ( 给 间
1 流行 特点
本病传 染性 极强 , 发病 率高 , 死亡 率低 。一 年 四 季均 可 发生 , 何年 龄 、 任 品种 的猪 都有 易感性 , 以 但 仔 猪 最 为 易 感 ,发 病 率 二 般 随着 年 龄 的增 长 而下 一 降 , 奶 后仔 猪 一 般 只产 生 轻 微 的病 变 , 断 成年 猪 感 染 后见 不到 任何 病变 而成 为带菌 猪 。病猪 和带 菌猪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doc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doc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概述: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引起的以鼻炎、鼻甲骨变形、萎缩的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病生长迟滞,转化率低,效益差,可给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现就一起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发病情况2009年6月上旬,河北省隆尧县一养场从外地购进子55头,购回7天后,个别子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有5头子出现打喷嚏、流鼻液等症状,继而个别子出现鼻、面部异常,并逐步感染其他子。

当地按感冒治疗,用青霉素、链霉素、安痛定、磺胺嘧啶等药物治疗无效,并且病蔓延全群。

后来到邢台市院诊治,通过诊断与治疗,只有3头症状较重的子被淘汰,其他子全部恢复健康。

临床症状病子起初表现打喷嚏和鼻塞,呼吸有鼻音,鼻内流少量清液或脓性黏液,随后表现摇头、拱地、搔扒或摩擦鼻部等不安症状。

病鼻黏膜潮红充血,随喷嚏从鼻腔流出浆液性、黏液或脓性带血鼻液,有时发出鼾声。

病程延长的出现面部变形或歪斜,歪向一侧或上翘,呼吸困难。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综合诊断为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饲喂全价,内增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

对场全面彻底消毒。

病迅速隔离治疗。

淘汰症状严重的病,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舍用绿威霸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每天一次,连用10天。

治疗:(1)病肌肉注射百顺注射液(主要成分:洛美沙星等),按每千克体重0.2毫升,每天2次,连用3天。

(2)红光宝(主要成分:卡那霉素等),按每千克体重0.2毫升,每天2次,连用3天。

全群内混喘痢杀(主要成分:环丙沙星等),按每千克体重1克用量,连用5天。

同时用中草药治疗,方剂:辛夷、黄柏、知母、半夏各40克,栀子、黄芩、当归、苍耳子、牛蒡子、桔梗各15克,白藓皮、射干、麦冬、甘草各10克,粉碎后拌入,按每千克体重3克用量,分2次投服。

病灌服,连用5天。

通过采取以上综合性的防治措施,第二天病症状大大减轻,第三天病基本恢复正常。

5天后群全部恢复健康。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控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控

新农村2021.12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控黑龙江省肇东市德昌新跃畜牧研究所(151105)李淑玲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慢性传染病,常年均可发生。

发病诱因主要由于饲养密集、通风不良,加上气温骤变,尤以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

猪群中任何年龄、品种猪均易感,但以2~5月龄仔猪最为多见。

近年来,随着养猪生产工厂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该病发病率多呈逐渐增加趋势,给养猪生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必须引起广大养猪场(户)重视。

1.发病原因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原为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产毒性多杀性巴氏杆菌属巴氏杆菌,为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多单个存在,不形成芽胞,无鞭毛,为需氧兼性厌氧菌。

病料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或美兰染色呈明显的两极浓染。

一般消毒药在数分钟内均可将其杀死,但近年来发现巴氏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两极着染,有运动性,但不形成芽胞。

为严格需氧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常规消毒药即可消杀。

2.流行病学该病各年龄段猪均可感染,尤以仔猪的易感性最大。

1月龄内仔猪感染常常在几周内出现鼻炎和鼻甲骨萎缩症状,1月龄以上猪感染时通常无临床表现。

该病通常为水平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气溶胶传染。

传染源主要是感染或发病母猪,常使出生后仔猪发生早期感染。

仔猪断奶后混群时扩散机会增高,可引起70%~80%断奶仔猪被感染,通过减少饲养密度可使感染率降低。

猪舍空气中氨气、尘埃和微生物浓度过高、活动受限、过度拥挤、通风不良和卫生条件差等均可促进本病的扩散和蔓延。

3.临床症状患病仔猪(最早1周龄,6~8周龄最显著)喷鼻,流鼻液。

表现摇头不安,鼻痒拱地,前肢抓鼻。

此后症状逐渐加重,可持续3周以上,鼻甲骨开始萎缩,但仍有喷嚏。

流浆液性、脓性鼻液,气喘。

严重时,因喷嚏用力鼻黏膜破损而流血,甚至喷出鼻甲骨碎片,但往往是单侧性的。

鼻甲骨在发病后3~4周开始萎缩,鼻腔阻塞,呼吸困难,有明显的鼻变形,鼻面部皮肤形成皱纹,上颌部异常发达和门齿咬合不正,因鼻泪管阻塞而由眼泪和灰尘在内眦部形成半月状条纹的泪斑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解剖学诊断:对临床症 状不明显的,可通 过剖检鼻腔进行诊断,在头部第一、二臼齿间 的联线锯成横断面,然后 检查鼻甲骨的变化, 综合诊断。
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确诊。先用洒精鼻腔外消 毒,后用灭菌棉拭伸入鼻腔的深处,转动取样, 迅速分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 专业分享,敬请收藏
7
防制
预防:
– 加强口岸检疫,一方面要对存在本病的猪场 采取严 格检疫、彻底淘汰、及时消灭疫源的措施。不从病 猪场引进种猪。凡运入成年母猪或 哺乳母猪,应隔 离饲养2—4日,在上述期间内不出现鼻炎症状时, 可以将母猪合群,相反则 应屠宰或隔离育肥。
– 发病时应对猪场进行消毒封锁, 停止外调,淘汰病 猪,更新种猪群。猪经全部彻底消毒后,再从健康 猪群中引进种猪。如不能做到,只有对全群实行药 物治疗和预防,连续喂药5周以上,以促进康复。
pdx:
鼻中隔弯曲,鼻 甲骨萎缩,左侧 闭塞,右微量鼻 甲骨残存,鼻腔 扩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作舟 专业分享,敬请收藏
6
诊断
临诊诊断:根据病猪频繁的喷嚏,不断地在周 围硬物上擦鼻,从鼻孔流血; 流泪,出现泪斑, 鼻、面部变形和病猪生长停滞等症状,即可作 出初步诊断。本病应与佝偻病等区别。佝偻病 虽有鼻部肿大变形, 但无鼻炎、鼻活菌苗,可于母猪
分娩前40天左右注射菌苗两次,间隔两周,以保护
初生后几周内的 仔猪不受感染,待仔猪长至1—2周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龄时,再给仔猪作注舟 专射业菌分享苗,敬两请次收藏,间隔1周。
8
罗马尼亚语:Mul?umes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