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白话焦氏易林_焦氏易林全文新注翻译赏析
焦易食林

尚注:乾爲道、爲陟、爲山,故曰石坂。爲言,在西北,故曰胡言。连謇,口吃也。震爲鸣,坎爲耳,根爲道、爲请求,今爲纯乾,乾三子具不见,故曰暗、曰聋、曰道不通、曰请求无功,盖三子各分乾一爻也。又林词所以不吉者,以卦爲纯阳,阳遇阳则窒故也。此易之根本大义,自此义不明而易多误解。
乾之屯:阳孤亢极,《周易?乾》:“上九:亢龙有悔。”九爲阳数,爲老阳,古人以爲盈不可久,阳极则消。多所恨惑。恨:遗憾。《史记?商君列传》:“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车倾盖亡,身常忧惶。乃得其愿,雌雄相从。雌雄:男女。《墨子?非乐上》:“雄不耕稼树艺,雌亦不纺绩织絍。”相从: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宋中爲中大夫,贾谊爲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林辞略同与《谦之震》、《贲之兑》。
(15)乾之谦:山险难登,涧中多石。车驰轊击,载重伤轴。担负差踬,跌踒右足。
尚注:根爲山、爲石,坎爲涧,坎险,故难登。震爲车,坎多眚,故轊击伤轴。坎爲轊、爲轴,根爲何,故曰担负。坎蹇,故差踬、故跌踒。差,同蹉也。震爲足,根伏兑,故曰右足。
革之讼:临河求鲤,燕婉失饵。屏气摄息,不得鲤子。
(2)乾之坤:招殃来螫,害我邦国。病伤手足,不得安息。
尚注:乾变阴故曰招;日来坤阴爲灾殃、爲毒螫、爲害、爲邦国;根手震足,今纯坤,根、震毁,故曰病伤手足
(3)乾之屯:阳孤亢极,多所恨惑。车倾盖亡,身常忧惶。乃得其愿,雌雄相从。
尚注:坎爲孤,一阳居五,民皆归初,故曰孤亢。坎爲忧疑,故曰恨惑、曰忧惶。根爲盖,震爲车。坎破,故倾亡。坤爲身,初阳四阴、二阴五阳皆有应与,故曰雌雄相从。
(8)乾之比:中夜犬吠,盗在牆外。神明右助,消散皆去。
尚注:坤、坎皆爲夜。坎爲中,故曰中夜。根爲犬,伏兑口,故曰犬吠。坎爲盗,根爲牆,坎在外,故曰在牆外。伏乾爲神,根爲明,坤消故曰消散。
兑之第五十八_焦氏易林的意思

兑之第五十八_焦氏易林的意思兑。
班马还师,以息劳疲。
役夫嘉喜,入户见妻。
详观之既济。
役,宋元本作后,依汲古。
干。
践履危难,脱厄去患。
入福喜门,见诲大君。
详震之家人。
厄去,宋元本作危去,汲古作去厄,依元本。
坤。
子锄执麟,春秋作经。
元圣将终,尼父悲心。
经元,宋元本作元阴,兹依汲古讼之同人校。
屯。
夹河为婚,期至无船。
摇心失望,不见所欢。
详屯之小畜。
摇汲古作淫,非,依宋元本。
蒙。
天孙帝子,与日月处。
光荣于世,福禄祉祉。
详解之临。
祉祉,宋元本作繁祉,依元本。
需。
三羊争雌,相随奔驰。
终日不食,精气劳疲。
羊、雌,依干之大畜校,宋本、汲古羊作年,元本作人,雌皆作妻。
讼。
禹召诸侯,会稽南山。
执玉万国,天下康安。
康安,宋元本作康宁,汲古作安宁,皆不协,依损之旅校。
师。
早霜晚雪,伤我禾麦。
损功弃力,饥无所食。
详比之遯。
损,元本、汲古作捐,依宋本。
比。
嵩融持?,杜伯荷弩。
降观下国,诛逐无道。
夏商之季,失福逃走。
艮为山,为?,艮手,故曰嵩融持?。
翟云升云:《国语》:祝融降于崇山。
崇即嵩字。
按下文曰诛逐无道,其事必与杜伯相类,翟说非也。
《墨子·非攻下》云:汤之时有神来告曰,夏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
予既受命于天,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
疑融隆即嵩融。
又《国语》云:夏之亡也以回禄,回禄仍火神也。
是墨子说与林词诛除无道夏商之季合,与《国语》亦合。
惟《墨子》不言持?,或焦氏别有所据,若其事则无疑也。
且嵩融与融隆皆音近字转。
又按《楚辞》云:"吾令丰隆乘云兮"王逸注:云师。
《淮南子》云:季春三月,丰隆乃出。
许慎注:雷师。
吴挚父先生云,《墨子》之融隆即丰隆,依许注则雷师也。
《墨子》所谓火其城,以雷火烧其城也。
然则融隆为雷师而非祝融,尤与《国语》合。
以《国语》"夏之兴也祝融降,其亡也以回禄",明回禄非祝融也。
艮为弩、为负何。
杜伯似用覆震象。
艮为观、为国,坤杀,故曰诛。
伏离为夏,兑为商,艮为季,坤凶,故曰失福。
人之第十三_焦氏易林的意思

人之第十三_焦氏易林的意思同人。
櫜置山颠,销锋铸刃。
示不复用,天下大欢。
通《师》。
坤为櫜,震为陵,干亦为山陵、为颠。
艮为锋刃,艮覆故销、故不用。
坤为天下,震乐故曰大欢。
○櫜置,宋本作密櫜,疑非,兹依汲古。
干。
一臂六手,不便于口。
莫肯为用,利弃我走。
○便于,从宋本,汲古作使堵,非。
坤。
獐鹿逐牧,饱归其居,安宁无悔。
○宁,从宋本,汲古作息,此用《同人》伏象。
屯。
鸿鱼逆流,至人潜处。
蓬蒿代柱,大屋颠仆。
艮为鸿,坤为鱼、为水、为逆,故曰鸿鱼逆流。
鸿,大也。
坎为圣人,在下故曰潜处。
坤为蓬蒿,震木为柱。
坤在艮屋下,故曰代柱。
坎陷故颠仆。
○大,从宋元本,汲古作天屋。
处,宋元本作渚,依汲古。
仆,依《观》之《需》校,各本皆作倒。
《五行志》:"心嫱?荆?郁~逆流上",故林词不吉。
蒙。
三羖五?,相遇俱行。
迷入空泽,经涉六驳,为所伤佟7鼍棱怀颍?试涣、曰?。
艮纳丙,故曰三羖。
坎纳戊,故曰五?。
互震为行,坤为迷、为虚,故曰空泽,坎陷故曰泽。
艮为驳,能食虎豹,然曰经涉则非兽也。
《诗·秦风》:"隰有六驳",《传》:驳,如马。
陆机云:驳马,梓榆也。
树皮青白驳荦,遥视似驳马,故谓之驳。
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树檖",皆言木,此不应言兽,兹林词曰经涉六驳,为所伤伲??迷妩Z。
亦以六驳为木,与陆诂合。
坎数六,故曰六驳。
坎又为佟!瘃,依宋本,汲古讹骏。
末句汲古作为偎??浪卧?尽?懰?者,言羊为驳木触伤也。
需。
黄帝出游,驾龙乘马。
东上泰山,南过齐鲁,邦国咸喜。
离为黄,干为帝、干为马,故曰驾龙乘马。
离为东,干为山,兑为鲁。
伏坤为邦国。
兑悦为喜。
○东,依宋本,汲古讹乘。
讼。
履危不安,心欲东西。
步走逐鹿,空无所得。
通《明夷》。
震为履,坎为危,故履危不安。
坎为心,为西,离为东,震为鹿、为走,坤虚,故空无所得。
○坎西、离东证。
师。
望尚阿衡,太宰周公。
藩屏汤武,立为侯王。
伏离为望,伏巽为权衡。
焦氏易林逸象 注解

焦氏易林逸象注解《焦氏易林逸象》注解(一)2009-05-13 20:11乾逸象为日、《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彖》“大明终始”,大明即日。
《晋》彖传“顺而丽乎大明”,是。
注:乾纯阳,故为大明,故为日。
假借取象。
一说,乾与离相舍于南,离为日,是以乾亦为日,假借取象。
大川、见《同人》。
注:乾卦象古文字。
《易纬?乾坤凿度上》;乾川。
象形取象。
河海、《同人》“利涉大川。
”注:乾为川,故为河海。
假借取象。
山陵、《同人》“升其高陵。
”注:乾刚,为天故崇,故为山陵。
会意取象。
石、《说卦》“乾为玉。
”注:乾为玉,故为石。
假借取象。
南、《同人》荀注:“乾舍于离,相与同居。
”注:先天八卦方位。
离为日,乾亦为日。
虎、《文言》“风从虎”,“履虎尾。
”注:乾阳刚威猛,乾为君王,故为虎。
会意取象。
顺据《焦氏易诂》补录注:《易诂》:“乾顺行,坤逆行。
《乾凿度》云;‘乾贞子,左行阳时六。
坤贞未,右行阴时六’。
此实易道阴阳往来交姤之枢纽。
”此系以纳甲而言阴阳消息也,乾初爻在子,阳气上行故为左为顺,依次行子、寅、辰、午、申、戌六个阳时;坤初爻在未,阴气下行故为又右为逆,依次行未、巳、卯、丑、亥、酉六个阴时。
此借经典之言而来,仍为假借取象。
坤逸象为水、《益》“利涉大川。
”注:先天八卦,坤居北方,坎为水,故坤亦为水,同乾为日,假借取象。
一说,坤卦纯阴,至柔之象,《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故坤为水,假借取象。
江淮河海、注:坤为水,故为江淮河海,形声假借。
渊、《讼?彖传》“入于渊。
”注:坤为水,纯阴静止,故不前为回,《说文》;“渊,回水也”,会意取象。
鱼、《剥》“贯鱼。
”注:坤为水,为众,水中众多者,鱼也。
会意取象。
蛇《上系》“龙蛇之蛰。
”注:伏乾为龙,在天为龙,在地为蛇。
错卦假借云、《小过》“密云不雨。
”注:《说文》:“云,山川气也”,坤为水为川,阴虚为气,坤为纯阴,故为云,会意取象。
一说,象形取象,坤卦象古“气”字。
一说,坤土为气,层层迭升,地气上升故为云也,象形取象。
井之第四十八_焦氏易林的意思

井之第四十八_焦氏易林的意思井。
踬跛未起,失利后市,不得鹿子。
详《屯》之《困》。
○鹿,汲古作麇,依宋元本。
干。
左辅右弼,金玉满堂。
常盈不亡,富如廒仓。
详《蒙》之《坤》。
○廒,宋元本作敖,依汲古。
坤。
雨师娶妇,黄岩季女。
成礼既婚,相呼南去。
膏泽田里,年岁大喜。
详《恒》之《晋》。
南去,宋本作而归,汲古作南上,依元本。
田里,汲古作下土,依宋元本。
又末句宋元本无,依汲古。
屯。
螟虫为伲?ξ壹畏Y。
尽禾殚麦,家无所得。
详《坤》之《革》。
○嘉谷,宋元本作稼穑,家作秋,均依汲古。
得,汲古作食。
第三句汲古作中留空虚,均依宋元本。
蒙。
跛躄难步,迟不及舍。
露宿泽陂,亡其襦袴。
震为步,坎蹇,故曰跛躄难步。
艮为舍,艮止,故不及舍。
坎为露、为宿、为泽陂,震为襦袴,坤为亡,故又曰亡其襦袴。
需。
大夫祈父,无地不涉。
为吾相土,莫如韩乐。
可以居止,长安富有。
干为父,兑言,故曰祈父。
陈朴园云:《诗》:"祈父予王之爪牙",《毛传》:"祈父司马"也。
蹶父为司马之官,《尚书》称司马,亦曰祈父。
圻祈古通用。
《诗·大雅·韩奕篇》:"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林所本也。
伏坤为土地,艮为居止、为安。
干为富,兑悦,故曰乐。
○祈,各本多作行,依汲古。
讼。
少孤无父,长失慈母。
悖悖茕茕,莫与为耦。
通《明夷》。
坎为孤,震为父,坤丧,故无父。
震为长,坤为慈母,坤亡,故失慈母。
坤寡,故曰茕茕,故无耦也。
师。
侧弁醉客,长舌作凶。
披发夜行,迷乱相误,亡失居处。
艮为冠,二四艮覆,故曰侧弁。
《诗·小雅》:"侧弁之俄,屡舞傞傞"。
震为客,坤迷,故曰醉客。
兑为舌,二至上兑形特长,故曰长舌。
震为发,坤为夜、为迷乱、为亡失。
○处,宋元本作止,依汲古。
比。
马惊车破,王坠深津。
身死魂去,离其室庐。
震为车马,坎为破,三至五震覆,故马惊车破。
九五为王,坎陷,一阳陷坤水中,故曰王坠深津。
焦氏易林逸象 注解

《焦氏易林逸象》注解(一)2009-05-13 20:11乾逸象为日、《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彖》“大明终始”,大明即日。
《晋》彖传“顺而丽乎大明”,是。
注:乾纯阳,故为大明,故为日。
假借取象。
一说,乾与离相舍于南,离为日,是以乾亦为日,假借取象。
大川、见《同人》。
注:乾卦象古文字。
《易纬·乾坤凿度上》;乾川。
象形取象。
河海、《同人》“利涉大川。
”注:乾为川,故为河海。
假借取象。
山陵、《同人》“升其高陵。
”注:乾刚,为天故崇,故为山陵。
会意取象。
石、《说卦》“乾为玉。
”注:乾为玉,故为石。
假借取象。
南、《同人》荀注:“乾舍于离,相与同居。
”注:先天八卦方位。
离为日,乾亦为日。
虎、《文言》“风从虎”,“履虎尾。
”注:乾阳刚威猛,乾为君王,故为虎。
会意取象。
顺据《焦氏易诂》补录注:《易诂》:“乾顺行,坤逆行。
《乾凿度》云;‘乾贞子,左行阳时六。
坤贞未,右行阴时六’。
此实易道阴阳往来交姤之枢纽。
”此系以纳甲而言阴阳消息也,乾初爻在子,阳气上行故为左为顺,依次行子、寅、辰、午、申、戌六个阳时;坤初爻在未,阴气下行故为又右为逆,依次行未、巳、卯、丑、亥、酉六个阴时。
此借经典之言而来,仍为假借取象。
坤逸象为水、《益》“利涉大川。
”注:先天八卦,坤居北方,坎为水,故坤亦为水,同乾为日,假借取象。
一说,坤卦纯阴,至柔之象,《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故坤为水,假借取象。
江淮河海、注:坤为水,故为江淮河海,形声假借。
渊、《讼·彖传》“入于渊。
”注:坤为水,纯阴静止,故不前为回,《说文》;“渊,回水也”,会意取象。
鱼、《剥》“贯鱼。
”注:坤为水,为众,水中众多者,鱼也。
会意取象。
蛇《上系》“龙蛇之蛰。
”注:伏乾为龙,在天为龙,在地为蛇。
错卦假借云、《小过》“密云不雨。
”注:《说文》:“云,山川气也”,坤为水为川,阴虚为气,坤为纯阴,故为云,会意取象。
一说,象形取象,坤卦象古“气”字。
一说,坤土为气,层层迭升,地气上升故为云也,象形取象。
丰之第五十五_焦氏易林的意思

丰之第五十五_焦氏易林的意思丰。
诸孺行贾,经涉山阻。
与狄为市,不忧危殆,利得十倍。
孺,《说文》乳子也。
震为子,兑少。
诸,《尔雅·释诂》诸诸便便辩也。
震为言,故曰诸孺。
震为商贾,故曰行贾。
伏艮为山,兑为狄,按:《吕览》有西翟,翟狄通用。
《周语》自窜于戒[当作戎]翟之间是也。
《尔雅》注称东夷、西戎、北狄,然观各书,戎狄于西北实不分,故林以兑西为狄也。
巽为市,坎为忧,坎伏,故不忧不殆。
巽为利、为倍,兑数十,故曰十倍。
林意言者孺行贾当危殆,而竟得利也。
○山,宋元本作火,狄作杖,均依汲古。
干。
鼎足承德,嘉稚?!?惩蹰_庭,得心所欲。
详《晋》之《大壮》。
坤。
曳纶江海,钓鲂与鲤。
王孙列俎,以飨仲友。
此用丰卦。
互巽为纶,兑为江海,巽为鱼,故曰鲂鲤。
伏艮为王孙,伏震为俎,兑食,故曰飨。
兑为朋友,伏坎,故曰仲友。
○列俎,宋元本作利得,皆形讹字,依汲古。
第二句宋元本作钓挂鲂鲤,依汲古。
屯。
东山皋落,叛逆不服。
兴师征讨,恭子败覆。
艮山,震东,皋亦小山,故曰东山皋落。
皋落,赤狄别种。
坤为叛逆、为师,震为征讨、为子,坤顺,故曰恭子。
坤为败覆,恭子,太子申生也。
闵二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后申生卒被谮死。
蒙。
千里骍驹,为王服车。
嘉其丽荣,君子有成。
坤为千里,震马,故曰千里骍驹。
震为王、为车、为荣,艮为君子、为成。
为王服车,即为王驾车也。
需。
二龙北行,道逢六狼。
莫宿中泽,为祸所伤。
干为龙,兑卦数二,故曰二龙。
坎北,故曰北行。
伏艮为道、为狼,坎数六,故曰六狼。
坎为莫、为宿,兑为泽,坤为祸。
○二,宋本、汲古作三,非,依元本。
莫,宋元本作暮,亦非,西汉时多作莫,暮为后人妄改,故依汲古。
讼。
天灾所游,凶不可居。
转徙获福,留止危忧。
干为天,离为灾凶,伏震为转徙、为福,坎陷,故曰留止。
坎为危、为忧也。
师。
狐狸雉兔,畏人逃去。
分走窜匿,不知所处。
详《益》之《解》。
知,宋元本讹如,非。
比。
雨师娶妇,黄岩季女。
成礼既婚,相呼南去。
《焦氏易林》汉·焦赣(上)

《焦氏易林》汉·焦赣(上)《易林》原序大凡变化,象数莫逃乎《易》,惟人之情伪最为难知。
筮者尚占,忧者与处,赣明且哲,乃留其术。
俞岩耕东鄙,目前困蒙,客有枉驾蓬庐,以焦辞数轴出示。
俞尝读班史列传及历代名臣谱系,诸家杂说之文,盛称自夫子授《易》于商瞿,仅余十辈,延寿经传于孟喜,固是同时,当西汉元成之间,凌夷厥政,先生或出或处,辄以《易》道上干梁王,遂为郡察举,诏补小黄令。
而邑中隐伏之事,皆预知其情,得以宠异蒙迁秩,亦卒于官。
次所著《大易通变》,其卦总四千九十六题,事本弥纶,同归简易,辞假出于经史,其意合于神明。
但齐洁精专,举无不中,而言近意远,易识难详,不可渎蒙以为辞,费后之好事,知君行者则子云之书为不朽矣!昔圣唐会昌丙寅岁周正主白灵越之云溪汉王俞序。
校订《易林》原序承议郎行秘书省较书郎臣黄伯思所校焦延寿《易林》中,或字误以快为怏,以羊为手,以喜为嘉,以鹳为鹊,义可两存。
焦延寿者,名赣,梁人。
以好学得幸梁王,王供其资用,令极意学,既成为郡吏,举补小黄令。
但有盗先知,盗遂无敢举者,考最当迁。
吏民上书乞留,诏许增秩,卒于小黄。
世人谓延寿之法,凡筮得某卦,则观其所之卦林以占吉凶。
或卦爻不动,则但观本卦林辞爻本影。
有王佖者,于雍熙二年春,遇异人,筮得观之贲林,云:“东行无门,西出华山,道塞于难,游子为患”之语,最为有准。
后之观者不可不辨。
延寿所著,虽卜筮之书,出于阴阳家流,然当西汉中叶,去三代未远,文辞雅淡,颇有可观览,谨录上。
卷一○乾之第一乾道陟多阪,胡言连蹇,译瘠且聋,莫使道通。
请谒不行,求事无功。
坤招殃来螫,害我邦国。
病伤手足,不得安息。
屯阳孤亢极,多所恨惑,车倾盖亡,身常忧惶。
乃得其愿,雌雄相从。
蒙鹄鸲寔鸠,专一无尤。
君子是则,长受嘉福。
需目足动,喜如其愿,举家蒙宠。
讼龙马上山,绝无水泉。
喉焦唇干,舌不能言。
师仓盈庾亿,宜种黍稷。
年丰岁熟,民人安息。
(一作国家富有,人民蕃息,与比之升坤之恒同)比中夜犬吠,盗在墙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白话焦氏易林_焦氏易林全文新注翻译赏析《焦氏易林》是对《易》卦的演弈。
可能是由于《管锥编》的影响,《焦氏易林》由此前不被重视一而变为研着丛出。
《焦氏易林》源于《易经》,然与之有迥异独特之处。
《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较之《易经》卦爻辞有10倍之多,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内容。
《焦氏易林》在六十四卦基础上复变六十四,亦即一卦变六十四,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
这样,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变为另一卦称之为“之卦”,然后在“之卦”后配以相应的文辞/b/iaohiyiin,即所谓的四言诗卜辞。
《易林》占辞与《易经》卦爻辞同是占辞,但《易林》皆为统一的四言诗格式(偶见三言诗),而《易经》则无此统一格式。
《易林》是四言,有人赞日:“古雅玄妙”,“世人无识,但以占卜书视之,”,“异响幽情,深文急响”,“简妙”。
“《易林》以理数立言,文非所重,然其笔力之高,笔意之妙,有数百言所不能尽,而藏裹迥翔于一字一句之中,宽然而余者。
”
《易林》的作者未定,一般有四种说法:焦延寿,崔篆,许峻,明代学者顾炎武以为东汉后期著作。
焦氏易林注卷一
干之第一
坤之第二
屯之第三
焦氏易林注卷二需之第五
讼之第六
师之第七
比之第八
焦氏易林注卷三小畜之第九
履之第十
泰之第十一
否之第十二
焦氏易林注卷四同人之第十三大有第十四
谦之第十五
豫之第十六
焦氏易林注卷五随之第十七
临之第十九
观之第二十
焦氏易林注卷六噬嗑之第二十一贲之第二十二剥之第二十三复之第二十四
焦氏易林注卷七无妄之第二十五大畜之第二十六颐之第二十七大过之第二十八
焦氏易林注卷八坎之第二十九离之第三十
咸之第三十一恒之第三十二
焦氏易林注卷九遯之第三十三
大壮之第三十四晋之第三十五
明夷之第三十六
焦氏易林注卷十家人之第三十七睽之第三十八
蹇之第三十九
解之第四十
焦氏易林注卷十一损之第四十一
益之第四十二
夬之第四十三
姤之第四十四
焦氏易林注卷十二萃之第四十五
升之第四十六
困之第四十七
焦氏易林注卷十三革之第四十九
鼎之第五十
震之第五十一
艮之第五十二
焦氏易林注卷十四渐之第五十三
归妹之第五十四丰之第五十五
旅之第五十六
焦氏易林注卷十五巽之第五十七
兑之第五十八
涣之第五十九
节之第六十
焦氏易林注卷十六中孚之第六十一
既济之第六十三
未济之第六十四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