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合集下载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十章

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 物质生产领域进行分配。 经过初次分配所得的收入称之为 “原始收入”。
初 次 分 配
再 分 配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之后在全社 会范围内进行的再分配过程。 经过再分配而获得的收入为“派生 收入”。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的: 一是国家的财政预算。 二是各种服务费。
①
② ③
④
— 8—
二、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
本国消费者消费的产品、投资者投资物以及政府购买的产品中有一部分是本国的最终产品,也有一部 分是进口的。其中,本国最终产品中用于本国消费的产品等于(C+I+G-M),加上出口的部分才是本国 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即:
国民收入= C+I+G -M+X
= C+I+G+(X-M)
一种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适用于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该体系以马克思主 义再生产理论为依据,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社会劳动才能创造国民收入,而非物质生产领域投入的社会 劳动,不增加供社会支配使用的物质产品总量,所以不计入国民收入。 另一种是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称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又称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称SNA),广 泛适用于市场经济国家。该体系以西方经济理论为依据,认为创造物质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劳务活动算体系与核算方法
2.增加值法
增加值法是通过把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加总,从而得到国民收入。因为大多数产品都是分阶段进 行生产的,每个阶段增加的价值,就是最终产品增加的价值总和。把全社会所有部门的增加值加总就得到 了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的不同方法,分别反映了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产、 相互联系的各生产部门的关系以及各种收入的来源。
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x

第11页/共17页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它
•总量及国民其生相产净互值关(英系文缩写为NNP):一个国
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
•
国民收入(英文缩写为NI):一个国家一年
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
个人收人(英文缩写为PI):一个国家一年
合国力,后者可以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
第14页/共17页
五、用GNP衡量经济福利(生活质量)的局限性和调整
• (一)局限性 • 1.没有反映提高生活质量的因素的变化 • (1)没有反映产品质量的提高 • (2) 没有反映产品结构的变化 • (3)没有包括对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的闲 暇
时间 • (4)没有包括家务劳动对提高生活质量所起
第2页/共17页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有不同的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方法,其中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
要求学生主要掌握支出法。源自第3页/共17页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 收入循环流程图
储 蓄 家庭
资本市场 消费支出 物品与劳务
生产要素 收入
支出法 投 资 企业
收入法
的作用 • (5)没有反映人们健康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
高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第15页/共17页
• 2.GNP某些构成部分的增加,恰好意味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降低 • 3.没有包括直接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 • 4.没有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 • (二)调整 • 原则:GNP数值+“好处”-“坏处” •
•
资本存量: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的资本总量。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

与国民收入核算的结合
03
国民幸福指数的引入需要与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相结合,
以提供一个更全面的经济发展评估指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的准确性。
遗漏问题
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 性,可能存在遗漏某些经济活 动的情况。
价格问题
由于价格变动的影响,可能导 致核算结果的不准确。
时间滞后
由于数据收集和处理需要时间 ,核算结果可能存在时间滞后
问题。
04
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生产法
定义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 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从而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的原则
真实原则
核算数据必须真实、准 确,不能有任何虚假或
夸大。
全面原则
核算范围必须全面,不 能遗漏任何重要的经济
活动。
及时原则
核算数据必须及时更新 ,以反映经济活动的最
新变化。
一致原则
核算方法必须保持一致 ,以确保数据之间的可
比性。
国民收入核算的局限
数据质量
由于数据来源的多样性,数据 质量可能存在差异,影响核算
02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
01
02
03
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 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境 内生产活动的总量。
计算方法
有三种方法计算GDP,即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
意义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 区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的 重要指标,也是制定经济 政策的重要依据。
国内生产净值(NDP)
跨行业和跨地区的数据整合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样化,需要国民收入核算 能够更好地整合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数据,以提供更全面的 经济分析。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张建成培训教材

29545.9
1999
82673.1
39334.3 10388.3
30701.6
2000
89356.7
42911.4 11705.3
32499.8
2001
98618.1
45923.3 13029.3
37460.8
200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P63-64 中国统计出版社 注:支2出020法/10国/16内生产总值不等于国内生产总值是由于计算误码差的影响
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 理论与方法
2020/10/16
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 法
• 从本章开始到第十七章,研究的是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把总体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它所
研究的是经济中的总量。在各种总量中,衡量一 个经济活动的基本总量是国内生产总值。 • 本章介绍的内容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 法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其它几个总量以及国民 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3)GDP只包含那些作为最终产品的总值,因此,在计 算时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产值,以避免重复计算。
• 最终产品:最终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 中间产品:在以后的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2020/10/16
一、国内生产总值
▪ 为避免重复计算,在具体计
算时采用增值法:即先计算 在生产各阶段上所增加的价 值。如表:
加拿大 266003 572673 579232 624144 598249 634898
俄罗斯
579068 337902 428464 277829 401442
2020/10/16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
一、国内生产总值
2)GDP通常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不论售出与否。它不包括以前生产的产品的价值,例 如以前生产而在该年所售出的存货,或以前所建成而 在该年转手出售的房屋等等。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pptx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1936年Mynard Keynes
A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 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 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 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Q1 P1 Q2 P 2 Q3 P 3 Qn Pn GNP
美国GNP构成(支出法)
GNP=
+
+
+
净出口
政府购买支出 私人国内总投资
个人消费支出
进口(-)
出口(+)
州与地方政府支出
联邦政府支出
企业存货变动额
居民住房 设备 厂房 其他劳务 住房租金 非耐用品 耐用品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国民生产总值
下面各项是否计入GNP
政府转移支付。 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购买旧车,支付中介费1000元。 购买普通股票。 购买一块地产。 购买公司债券所得利息。 购买政府债券所得利息。 蛋糕厂购入的5吨面粉。
国民生产总值
例2:
假定甲为乙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乙为甲 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甲乙商定相互的支 付互相抵消300美元,结果甲只收乙100美元。 试问计入GNP的是否就是这100美元?
产品价值
8 11 20 30 69
中间产品价值
-8 11 20 39
增值
8 3 9 10 30
国民生产总值(GNP)解释
4.价值量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这就 是说产品市场价值等于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与产 品的数量的乘积。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0)

国内私人总投资〔I〕
固定投资〔如企业购置厂房和机器设备 的投资〕 存货投资 居民购置住房支出
2.2.2 收入法
从收入的角度出发,GDP等于生产要素 在生产中所获得的各种收入的总和。 GDP=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
2.2.3 增加值法
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 增加值法是提高对每个产生环节所创造 的增加值进展加和来得到GDP。
国民收入〔NI〕: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 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
NI=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
NI = NDP - 间接税
个人收入〔PI〕: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 获得的全部收入。
PI = NI - 〔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 润+社会保险〕+ 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DI〕:一国居民在一 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
2.1.2 三部门经济循环图
三部门经济的构成:企业、家庭和政府 政府的经济职能: 税收〔TX〕 政府购置支出〔G〕 转移支付〔TR〕 净税收〔TXN〕:TXN= TX- TR
三部门国民经济循环图
C
企业
G
政府 G 商品市场
要素市场
TR
TX
C 家庭
Y
I
金融市场
S
三部门经济循环数学表达式
NI=GDP=C+S+TXN AE=C+I+G 国民经济恆等式: C+S+ TXN =C+I+G 或:I +G = S+TXN
C+S+ TXN +M =C+I+G+X 或: S+ TXN +M =I+G+X
第十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 1.从总供给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种要素的供给=各种要素的收 入=消费+储蓄+税收 2.从总需求的角度看: 国民收入=各种需求+(进口-出口) =消 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进口-出口)
五、总需求及其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国民收入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是由总需求决定的,因此,总需求的变动 会引起均衡的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即总需求增加,均衡的国 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民收入减少。 总需求的构成非常复杂,这些构成要素的变化,就会引起总需 求的变化,也就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化。具体说,将这些因素 划分为注入量和漏出量两类。
(二)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永远 等于收入。 (2)平均消费倾向(APS)和平均储蓄倾向(APS)互为 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1。 (3)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C)互 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1 。 (三)投资函数 1.总投资与净投资 2.投资流量与资本存量 3.投资函数
七、乘数-加速原理
(一)乘数原理 乘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 量之间的比率 (二)加速原理 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具有乘数作用,反过来,国民收入对引 致投资又具有加速作用。加速作用是指在没有闲置生产能力的 条件下,如果国民收入增加,必然会增加消费支出,从而提高 社会有效需求。为了满足新增的有效需求,需要进行新的投资, 从而引起资本存量增加,并且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国民收入增加 的一个正倍数,这就是加速数原理,简称加速原理。国民收入 增加所引起的资本存量的增加(即净投资)的倍数,叫做加速数 (Accelerator)。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教学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国内生产净值(NDP)
总结词
国内生产净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生产活动的总量,等于 GDP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详细描述
NDP的计算方法是GDP减去折旧费用。折旧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磨 损、老化而提前报废所发生的损失。NDP是衡量国家财富存量的重要指标,也 是反映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03
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生产法
01
定义
生产法是从生产角度出发,统计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
果,然后将其加总得到国民收入。
02 03
计算公式
国民收入=总产出-中间投入。其中,总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 位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值,而中间投入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 货物和服务价值。
ERA
在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01
02
03
政策制定依据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提供的 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制定 经济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
政策效果评估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数据, 可以评估经济政策的实施 效果,为政策调整提供依 据。
资源分配决策
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结果, 政府可以合理分配资源,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 发展核算数据, 可以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发 展水平进行比较,了解各 国经济发展的差异。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民收入核算数据是国际 经济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基 础,有助于促进国际合作 与交流。
全球经济治理
国民收入核算数据是全球 经济治理的重要依据,有 助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 系的完善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本国居民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 外国的本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 GNP的一部分可以来自国外。因而GNP是国内外所 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GDP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
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 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 居民。GDP仅包括国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不涉及国外。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 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 润和租金常混在一起,无法区分。
6)折旧: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
资里面。
21
7)间接税:
• 后两者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是通过价 格转嫁给消费者。
• 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 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这类 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货物税、 销售税、周转税等。
8
GDP=GNP -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 市场价值 +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 或者 GDP=GNP -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 -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
9
• 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 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如果GNP<GDP,正好相反。
17
2、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 收入代表供给,因而收入法也就是供给 法,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
• 收入法包括以下几项:
18
• 1)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
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2)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
4
(2) 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最终产品的价值都 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等于单位价格乘以产量。
(3)GNP是计算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 生产的产品的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5
(4)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销售掉的最 终产品的价格。库存作为存货投资。
• 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GNP=GDP,只有本国公民 在国内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值。
10
• 例如,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 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 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 GNP。
• 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 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GNP=C+I+G+(X-M)
12
• (1)消费C(consumption):即居民 支出,一般占到GNP一半以上。
• 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 务的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出。
13
(2)投资I 包括三方面: • 第一,企业固定投资,如机器设备。固定
(5)一般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和 自给性活动不计入。
(6)GNP是按 “国民原则”计算的。
6
潜在国民收入水平
• 潜在国民收入水平: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利用所有经济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 生产的最大限度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7
GNP与GDP的区别与联系:
• GNP是按照“国理论与方法
在西方国家,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 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
1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2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 一、定义: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s,简称GNP)是指一 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个季 度或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 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15
(3)政府购买G (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 和。
• 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物 品和劳务交换的发生。
16
• (4)净出口(net exports):出口减 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 和服务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了 它们的市场价值。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 务消费的净支出。
•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 担税负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 如所得税。
22
收入法的计算公式
• GN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非 公司企业主收入+折旧 +间接税
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 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
• 3)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
版权等收入。
19
4)利润:
• 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 未分配利润三大部分。
20
5)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 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 的收入,类似于中国的个体户收入。
的含义是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 第二,厂房和居民住宅建筑。 • 第三,存货投资,它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
的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 累。
14
•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 •资本的增量即净投资。对磨损的补偿就是折旧, 也称重置投资。
净投资 =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初的资本存量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投资I是指总投资。
•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 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 要性上升,从而使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 出指标。
11
二、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 1、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
3
• (1)GNP只算最终产品,不计中间产品。
• 最终产品指(final products)指在一定时期 内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或 者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或消费的产品。
•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出 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或是在以后的 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 GDP是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
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 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不包括居住在外国的本国 居民。GDP仅包括国内生产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不涉及国外。是指本国与外国居民在国内或本 国领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 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 润和租金常混在一起,无法区分。
6)折旧: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
资里面。
21
7)间接税:
• 后两者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是通过价 格转嫁给消费者。
• 间接税指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 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这类 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货物税、 销售税、周转税等。
8
GDP=GNP -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 市场价值 +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 或者 GDP=GNP - (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 的市场价值 - 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
9
• 如果GNP>GDP,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 产品的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市场价值;如果GNP<GDP,正好相反。
17
2、收入法(income approach)
• 收入代表供给,因而收入法也就是供给 法,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
• 收入法包括以下几项:
18
• 1)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
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2)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
4
(2) 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最终产品的价值都 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等于单位价格乘以产量。
(3)GNP是计算某一个时期(例如一年内)新 生产的产品的价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 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或产生的变量。 •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上观测或测量到的变量。
5
(4)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不是销售掉的最 终产品的价格。库存作为存货投资。
• 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GNP=GDP,只有本国公民 在国内创造的最终产品的总值。
10
• 例如,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 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GDP一 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而应归入芬兰 GNP。
• 类似道理,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 为美国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
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 GNP=C+I+G+(X-M)
12
• (1)消费C(consumption):即居民 支出,一般占到GNP一半以上。
• 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 务的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的支出。
13
(2)投资I 包括三方面: • 第一,企业固定投资,如机器设备。固定
(5)一般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和 自给性活动不计入。
(6)GNP是按 “国民原则”计算的。
6
潜在国民收入水平
• 潜在国民收入水平: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利用所有经济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 生产的最大限度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7
GNP与GDP的区别与联系:
• GNP是按照“国理论与方法
在西方国家,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 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
1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2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 一、定义: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s,简称GNP)是指一 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个季 度或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 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15
(3)政府购买G (government purchase):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 和。
• 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物 品和劳务交换的发生。
16
• (4)净出口(net exports):出口减 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 和服务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了 它们的市场价值。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 务消费的净支出。
• 直接税指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 担税负的税收。这类税收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 如所得税。
22
收入法的计算公式
• GN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非 公司企业主收入+折旧 +间接税
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 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
• 3)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
版权等收入。
19
4)利润:
• 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 未分配利润三大部分。
20
5)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 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 的收入,类似于中国的个体户收入。
的含义是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 第二,厂房和居民住宅建筑。 • 第三,存货投资,它是企业持有存货数量
的变化,即产量超过实际销售量的存货积 累。
14
•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 •资本的增量即净投资。对磨损的补偿就是折旧, 也称重置投资。
净投资 =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初的资本存量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投资I是指总投资。
• 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 相对重要性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 要性上升,从而使GDP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总产 出指标。
11
二、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
• 1、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
又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
3
• (1)GNP只算最终产品,不计中间产品。
• 最终产品指(final products)指在一定时期 内生产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或 者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或消费的产品。
•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指用于再出 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或是在以后的 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