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的发育
吸虫和肝吸虫

第十章吸虫
Trematoda
第一节 概论
Introduction to Trematoda
单殖目
吸 虫 盾殖目
复殖目
寄生于冷血脊椎动物
寄生于软体动物、鱼类等
华支睾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 斯氏狸殖吸虫 日本裂体吸虫 布氏姜片吸虫 肝片形吸虫
软体动物
(无性世代)
脊椎动物或人
(有性世代)
吸虫成虫形态特征
Ⅲ. Epidemiology prevention/treatment
1.分布
流行于东南亚, 我国以台湾、广 东和广西省感染 率最高。
国 内 分 布 图
2.流行旳原因
•传染源多 •虫卵入水机会多 •中间宿主广泛 •不良饮食习惯
刺身
日本料理
肝吸虫旳感染方式
厕所 建在塘边
生吃鱼虾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吸虫旳生活史特点
发育需要水环境
有1-2个中间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螺类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等
有多种发育阶:
成虫
→
卵 → 毛蚴 → 胞蚴 → 雷蚴 → 尾蚴 → 囊蚴 → 童虫
无性增殖——幼体增殖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Ⅰ. Morphology and Life cycle
肝实质萎缩
管壁增厚
管腔变窄
肝硬化
胆汁淤集
阻塞性黄疸
细菌感染
胆管炎、胆囊炎
腹水
门脉高压
脾肿大
胆结石 胆管癌
成虫寄生于肝内胆管内 胆管壁增生
肝硬化
晚期肝吸虫病人肝、脾 小朋友感染引起侏儒症
吸虫的发育

吸虫的发育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囊蚴← 尾蚴← 第二代雷蚴肝片形吸虫10~25d 中HO. 椎实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水生植脱囊物成虫童虫囊蚴终HO.牛羊鹿驼人猪兔等,3~4个月 12指肠双腔吸虫陆地螺吃入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尾蚴粘团(附于植物上) --------------------------82~150d------------- 蚂蚁终HO牛羊猪驼马驴兔人:胆管、胆囊成虫囊蚴72 ~ 85 d阔盘吸虫I.中HO.蜗牛吃入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粘团(附植物上)------------------------400 ~ 445 d----------------------Ⅱ.中HO.终HO.牛羊猪驼人:胰管成虫囊蚴80 ~ 100 d日本分体吸虫外界侵入钉螺虫卵毛蚴母胞蚴尾蚴----------------44~186 d----------------------------水肝内门V.or 小血管or 经皮肤、粘膜侵入中肠系膜小V 淋巴管 or胎盘感染成虫童虫尾蚴------------------------------36 ~ 50 d ---------------------前后盘吸虫外界侵入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水生植物瘤胃、网胃真胃、小肠、胆管、胆囊终HO.牛羊成虫童虫童虫囊蚴姜片形吸虫26~30℃扁卷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2-4周水生植物茎叶终HO.人、猪小肠成虫3个月华支睾吸虫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约100d-------------------约钻入淡23 水鱼、虾d终 HO.人猪犬猫鼠鼬貂獾:胆管、胆囊成虫囊蚴约1个月前殖吸虫淡水螺吃入蜻蜓成虫、稚虫虫卵成虫1~2周水中 I.中HO.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约10d ---------------------- 32~50 d----------------------Ⅱ.HO.淡水螺or 蝌蚪终HO.家禽或家禽与猪猫犬等:直肠、盲肠成虫囊蚴16 ~ 22 d圆叶目与假叶目绦虫生殖器官的区别:圆叶目假叶目睾丸分散在节片前部实质内分散在排泄管二侧卵巢二叶或多叶,扇形或哑铃形多二叶,哑铃形卵黄腺单块状,卵巢后方、二排泄泡状散在于实质中,与睾丸交管之间叉分散在二排泄管二侧子宫形状管状、分枝管状、网状、分散卵袋弯曲管状或直管状,无分枝子宫孔无有、向外开口于节片腹面中央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或二侧边缘上位于节片中央或边缘排卵方式孕节脱落、破裂由子宫口排卵绦虫的发育终HO. 外环境中 HO. 补充HO. 终HO.圆叶目成虫虫卵囊尾蚴、拟囊尾蚴、成虫(六钩蚴)多头蚴、棘球蚴、链尾蚴(人畜禽)(哺乳动物或无脊椎动物)假叶目成虫卵钩球蚴原尾蚴实尾蚴成虫(钩毛蚴)(剑水蚤)(裂头蚴、条带)(人犬猫)(鱼蛙蛇哺乳类)猪囊尾蚴猪、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肌肉等处孕节(卵)成虫2~3个月牛、羊、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肝肺等处肉食兽:小肠孕节(卵)脑多头蚴牛、羊、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脑孕节(卵)六钩蚴1~2个月链尾蚴兔、鼠等脏肝猫、犬等小肠裂头蚴水中剑水蚤虫卵钩毛蚴原尾蚴2~5周 1~2周Ⅱ中HO.犬猫人等终HO.小肠 or 延续HO.成虫实尾蚴(裂头蚴,条带,双槽蚴)约 3周莫尼茨绦虫地螨牛、羊小肠马绦虫土壤螨马属动物:肠、胃中HO. 蚂蚁、家蝇、步行虫终HO. 鸡等伪步行虫、金龟子小肠节片戴文绦虫中HO. 蛞蝓和陆地螺吃入终HO. 鸡、鸽等小肠克氏伪裸头绦虫赤拟谷盗猪、人小肠猪蛔虫28~30℃,湿度,O2虫卵L1L2感染性虫卵(L2) 10天~3~5周3~5周第猪吃入,L2逸出4 肠壁肠淋巴液外界|乳糜管粪便 5 肠系膜淋巴结第21~29天第12~14天天门V. 腹腔胸导管成虫L5L4L3肝前腔V.小肠←食道←咽←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血循右心鸡蛔虫17~18h. 鸡吃入粘膜内肠腔鸡异刺线虫适温、湿、O2饲料、饮水或蚯蚓虫卵(1)土源性线虫的发育史::肛周或会阴部口-小肠大肠①蛲虫型: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L3)幼虫成虫粪→外界粪土口→小肠大肠②毛首线虫型:成虫卵感染性虫卵(L1) 幼虫成虫粪→外界粪、土口→小肠③蛔虫型:成虫卵感染性虫卵(L)移行粪→外界粪、土出壳④圆线虫型卵卵感染性幼虫(披鞘L3)移行或不移行粪→外界粪、土出壳⑤钩虫型:成虫L3)(2)生物源性线虫发育史①旋尾线虫型:外环境或终宿主分泌物、排泄物中宿主(节肢动物)含幼虫卵或幼虫(L3)②原圆线虫型(或后圆线虫型):粪→外界主动钻入中宿主螺或被蚯蚓吃入)③丝虫型:血循中宿主吸血时将幼虫吃入④龙线虫型:皮肤小孔水中剑水蚤吃入⑤旋毛虫型:终宿主吃入小肠肠壁淋巴间隙血循→横纹肌马蛲虫马属动物大肠粘膜内类圆线虫环境适宜 自由生活♀L 1 × 约3d 自由生活♂ 环境不适宜L 3牛羊胃虫孵化 脱壳 牛羊吃入 瘤胃内脱鞘 返回粘膜表面 口囊吸附粘膜虫卵 披鞘L3 L4 L5 成虫牛、羊五种食道口线虫鉴别表虫 名 外形 特征头泡颈乳突 叶 冠 叶 数 内 外 体 长mm ♂ ♀ 宿 主(结肠) 哥仑~ 前侧>口领N 环前 颈沟稍 后方 40~48 20~40 12~13.5 16.7~18.6 绵羊、山羊、羚羊、牛 辐~ 部翼 弯膜曲发 >口领一横沟分为前 后二部颈沟略 后方 38~40 0 细 13.9~15.2 14.7~18 牛 甘~ 达 膨大>口领食道后方肠始部 22~24 11~12 14.5~16.5 18~22 绵羊 微~ 前膜 部无直或<口领肠前 段部 36 18 12~14 16~20 绵羊、山羊、牛、骆驼、鹿 粗~ 侧明 翼显 显著膨大>口领 肠前 段部 20~24 10~12 13~15 17.3~20.3 绵羊、 山羊食道口线虫外界牛羊吃入,4胃肠壁结节或粘膜内返回肠腔虫卵33L4L牛、羊钩虫穿透皮肤感染,以蛔虫方式移行,返回肠腔成虫外界虫卵披鞘3成虫约25天马圆线虫外界马属动物盲肠或结肠卵披鞘L3成虫26℃,湿,O2不食,土壤、牧草、粪→外界 20h或1~2d 腐生生活采食,生长,休眠饮水, 口→小肠成虫卵L1L2L3破壳而出脱壳L3感染到♀产卵成虫 300~200d猪肺线虫痰→口→咽→肠→粪→外界蚯蚓吃入成虫含L卵卵或L1L3(感染性幼虫)~20d猪盲肠肠壁或大肠前段猪吃入含L3蚯蚓或随蚯蚓粪肠壁或肠淋巴结中排入土壤或蚯蚓破后入土的L35L31~5d三种猪肺线虫的区别内容M.apri M. pudendotectus M. salmi大小(mm)♂11~25×0.16~0.225 16~18×0.27~0.29517~18×0.225~0.255♀20~50×0.4~0.45 22~35×0.35~0.425 30~45×0.32~0.385交合伞肋小,前侧肋大,末端膨大,中、后侧肋融合,背肋极小大大交合刺及钩长4~4.5mm,末端单钩 1.4~1.7mm,双钩 2.1~2.4mm,单钩引器无有阴道长,>2mm <1mm 1~2mm尾部90μm,向腹面弯175μm , 直,阴门盖大95μm,稍弯虫卵μm 51~54×33~36 57~63×39~42 52.5~55.5×33~40牛、羊肺线虫气管→咽→消化道粪→外界卵含L1卵支气管←肺泡←血循←胸导管成虫L5L第18d 2~5d冠尾线虫26~28℃卵L1L2披鞘L3(感染性幼虫)24~48h 脱壳24h 34~36h 口吃入约皮肤钻入胃内脱鞘 3随胃壁 d 皮肤或肌肉内尿L4排血流肝血流出内肺门V. 约体循环3个寄生部←包囊←经腹腔←出肝包膜肝月肝成虫 L5吸吮线虫眼分泌物蝇舐眼,吃入带虫蝇舐眼,感染新HO.成虫幼虫或含幼虫卵感染性幼虫成虫约1个月约20天猪胃线虫似蛔线虫、泡首线虫、西蒙线虫生活史食粪甲虫吃入 含幼虫卵 感染性幼虫2030d 其它哺乳类、爬虫类消化管壁中 幼虫包囊成虫 约6周颚口线虫生活史: 卵生;需剑水蚤作为中间宿主。
家畜寄生虫学 第五章 吸虫病

返回
华枝睾吸虫 发育史
华枝睾吸虫有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是淡 水螺(纹沼螺、赤豆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 鱼和虾。 成虫寄生于终末宿主的胆管或胆囊内,卵随粪便 排出,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在螺体 消化道内孵化出毛蚴,经过胞蚴、雷蚴、和尾蚴 阶段。成熟的尾蚴离开螺体游于水中。如遇第二 中间宿主——淡水鱼虾,即钻入其肌肉内,形成 囊蚴。终末宿主是吞食了含囊蚴的生鱼虾(人、 猪、猫、狗)或未煮熟的鱼肉或虾(人)而感染。 终末宿主感染后一个月虫卵出现于粪便中。
慢性型的病畜表现有消化不良,发育迟缓, 往往成为侏儒牛。病牛食欲不振,下痢,粪 便含粘液、血液,甚至块状粘膜,有腥恶臭 和里急后重现象,甚至发生脱肛,肝硬化, 腹水。母牛往往有不妊或流产等现象。
血吸虫病患者
返回
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可初步诊断。 病原学诊断:毛蚴孵化法。 免疫学诊断:环卵沉淀法,间接血球凝集 实验和ELISA等。Βιβλιοθήκη 返回子宫卵模 卵巢
睾丸
卵黄腺 肠
抱雌沟
日本血吸虫 1.雌虫 2.雄虫
肠支
1 2
口吸盘
食道 腹吸盘 贮精囊
睾丸
雄虫前断
子宫 卵模 输卵管 卵巢
卵巢部分
线状,雌雄异体,雄虫腹侧形成抱雌沟,雌虫居 于其中,呈合抱状态; 腹吸盘大于口吸盘; 消化系统:口、食道、分支肠管和合并肠管; 雄性生殖器官:7枚睾丸,输精管,贮精囊,生 殖孔; 雌性生殖器官 :卵巢,输卵管,卵模,子宫; 子宫内含有50~300个虫卵。 虫卵无盖,内含毛蚴。
返回
本病主要流行于东亚诸国,如日本、朝 鲜、越南、老挝和中国等。国内分布极广, 除青海、西藏、甘肃和宁夏外,其余27个 省、市、区均有报道。 本病在我国流行的因素有: 1.宿主动物种类多 2.人畜粪便未经处理进入水域 3.中间宿主种类多、分布广 4.人和动物食生或半生的鱼虾
血吸虫的生活史

血吸虫的生活史
血吸虫,又称裂体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它的生活史充满了奇幻和惊险。
血吸
虫的生命周期分为两个阶段,水生阶段和宿主寄生阶段。
在水生阶段,血吸虫的卵会被排放到水中,然后孵化成毛蚴。
毛蚴是血吸虫的
幼虫形态,它们会游动到淡水中的螺类体内,然后在螺类体内发育成囊蚴。
囊蚴是血吸虫的第二个幼虫形态,它会等待着被宿主吞食。
一旦囊蚴被宿主吞食,它们就会进入宿主的体内,然后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到宿
主的血液循环中。
一旦进入宿主的血液循环,囊蚴就会蜕变成成虫,然后开始寄生在宿主的血管内。
成虫会产生大量的卵,这些卵会随着宿主的排泄物排放到水中,继续循环着血吸虫的生命周期。
血吸虫的生活史充满了奇妙和复杂,它们依靠水生阶段和宿主寄生阶段的循环
来完成它们的生命周期。
然而,血吸虫也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寄生虫之一,它们会给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血吸虫的认识和防治,以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宠物免受血吸虫的侵害。
吸虫的各期幼虫名词解释

吸虫的各期幼虫名词解释一、吸虫吸虫是一类寄生在人类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其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多个不同的幼虫期。
吸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从而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和能量,给宿主带来各类健康问题。
在了解吸虫的各期幼虫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吸虫的基本生命周期。
二、基本生命周期吸虫一般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包括感染、发育和传播等阶段。
感染阶段发生在吸入或摄入感染源时。
在宿主体内,幼虫会经过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其生命史。
最终,成虫将产生卵,通过宿主的排泄物排出体外,来完成传播。
三、蛴螬蛴螬是吸虫的第一期幼虫,也是感染幼虫。
蛴螬形状像卵,呈椭圆形,通常体长约50至100微米。
蛴螬有一个坚硬的外壳,以保护其内部。
蛴螬主要存在于吸虫的中间宿主体内,如螺类。
它们通过直接感染中间宿主来完成第一阶段的生命周期。
四、囊蚴囊蚴是吸虫的第二期幼虫,也是发育阶段的开始。
囊蚴的体形比蛴螬更大,通常为椭圆形,体长约为500微米至1毫米。
囊蚴在螺类体内发育,并在感染人类或其他动物体内的主宿主体内完成其发育过程。
囊蚴通常具有适应性更强的特点,能够在不同宿主之间传播和存活。
五、子囊蚴子囊蚴是吸虫的第三期幼虫,也是发育阶段的最后阶段。
子囊蚴体形更大,一般为囊状,直径约1毫米至3毫米。
子囊蚴通常存在于主宿主的体内,如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
子囊蚴是吸虫的终末阶段,也是寄生在宿主体内最具破坏力的阶段。
六、成虫成虫是吸虫的成熟阶段,也是吸虫生命周期的最终阶段。
成虫一般呈扁平状,体形较大,尾部锥形,具有吸盘和鳃。
成虫通常寄生在主宿主的血管系统、消化道或泌尿系统中,以宿主体内的营养为生。
成虫通过交配产卵,完成了吸虫的生命周期。
七、结语吸虫的各期幼虫在其生命周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各期幼虫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吸虫寄生引起的健康问题。
尽管这些幼虫给人类和动物带来了很多困扰,但通过加强卫生防护和药物治疗,我们仍然能够有效地减少吸虫带来的危害。
吸虫生活史

吸虫生活史
吸虫,是一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表面或内部的微小生物。
它们以宿主体内的营
养物质为生,对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吸虫的生活史十分有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吸虫的生活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卵期、幼虫期、成虫期和寄主期。
首先是卵期,吸虫的生命从一个微小的卵开始。
这些卵一般会在水体中孵化,然后释放出幼虫。
幼虫期是吸虫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们在这个阶段内需要找到适合的寄主,才能继续生长发育。
一旦幼虫成功寄生在宿主身上,它们就会开始吸取宿主体内的养分,并逐渐长大成熟。
成虫期是吸虫生活史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吸虫会产生大量的卵,这些卵会通过宿主的排泄物进入环境中,继续循环寄生在新的宿主身上。
寄主期是吸虫生活史中最令人恐惧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吸虫会对宿主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会导致宿主的生命危险。
吸虫的生活史让人们对这些微小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它们在宿主身上的寄
生行为,既令人惊讶又让人不安,但也让人们对生命的多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对吸虫生活史的了解,人们能够更加重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减少吸虫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吸虫

2.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卵壳厚薄均匀,无盖,壳一侧有一侧刺,表面常附有宿主组织残留物;含一毛蚴,毛蚴与壳间常有圆形或长圆形油滴状的头腺分泌物。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产卵→血流→肠壁组织(入肝)→虫卵随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粪排入水→毛蚴→钉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皮肤→童虫→小静脉或淋巴管→右心→肺 →肺泡小血管→左心→全身→肠系膜动脉→毛细血管网 →肠系膜静脉→门静脉 →成虫→逆行→肠系膜下静脉
2.童虫所致的危害:
血肺移行,累及肺脏,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引起肺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当大量童虫移行,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可能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Ⅰ型)。
3.成虫:几乎无致病作用。少数可引起轻微的机械性损害,如静脉内膜炎。但代谢产物、虫体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机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对宿主产生损害(Ⅲ型变态反应),如肾小球肾炎。
4.虫卵:(致病最严重),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阶段;虫卵主要沉积于肝及结肠肠壁等处,引起虫卵肉芽肿(Ⅳ)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四、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占90%)、晚期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
异位寄生:重度感染时,童虫也可能在门脉系统以外寄生并发育为成虫,称为异位寄生。
(3)、纤维疤痕期:虫体死亡或转移至它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病灶形成疤痕。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以上三期病变常可同时见于同一器官内。
临床表现:(一)、急性期:由童虫移行引起。童虫穿过肠壁,在腹腔、腹壁反复游窜,造成肠道和肝的损伤,如出血、坏死等;轻:低热、乏力、食欲下降、消瘦;重:高热、胸痛、咳嗽、血痰。
1_吸虫概述、肝吸虫、并殖吸虫(精)

三、致病
1. 幼虫移行症:
某些动物寄生虫侵入人体,人不是适宜宿
主,虫体只停留在童虫阶段,在人体内较长时 间寄生和窜扰移行,造成局部和全身性病变。
2. 临床表现
斯氏狸殖吸虫引起的幼虫移行症可分为:
(1)皮肤型(多见): 游走性皮下包块或结节。 常见: 腹部、胸背部 其次:四肢、臂部、腹股沟、头颈、
(肺吸虫)
典型特征: 性生殖系统:
卵巢与子宫左右并列于虫体中部
性生殖系统:
两睾丸左右并列于虫体后部
寄生于人体的虫种主要是:
1. 卫氏并殖吸虫(卫氏肺吸虫):全国性 2. 斯氏狸殖吸虫(斯氏肺吸虫):全国性 3. 异盘并殖吸虫(异盘肺吸虫):广西、云南
卫氏并殖吸虫
(卫氏肺吸虫)
(
Paragonimus westermani )
1. 机理
成虫的机械性损伤 分泌物、排泄物的 毒性与免疫损伤 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 炎症反应 胆管阻塞、
纤维组织增生
管壁增厚
管腔变窄
虫体堵塞
胆汁滞留、
胆管扩张 肝硬化
(严重时)
压迫周围肝C
肝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2. 引起疾病:
阻塞性黄疸
胆管炎、胆囊炎和胆管肝炎
胆结石
肝硬化
胆管上皮细胞癌 急性胰腺管炎 侏儒症
胸肺型
脑 型:
腹 型:
腹疼、腹泻
肝脾肿大
游走性皮下包块
诊 断
Diagnosis
问病史:是否有生吃溪蟹、喇蛄史?
1. 病原学检查:
虫卵 (1)查粪便 ---- 粪便水洗自然沉淀法 (2)查痰液 ----直接涂片法;24h痰液、 经10%NaOH消化后离心沉淀 沉渣涂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虫的发育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囊蚴← 尾蚴← 第二代雷蚴肝片形吸虫10~25d 中HO. 椎实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水生植脱囊物成虫童虫囊蚴终HO.牛羊鹿驼人猪兔等,3~4个月 12指肠双腔吸虫陆地螺吃入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尾蚴粘团(附于植物上) --------------------------82~150d------------- 蚂蚁终HO牛羊猪驼马驴兔人:胆管、胆囊成虫囊蚴72 ~ 85 d阔盘吸虫I.中HO.蜗牛吃入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粘团(附植物上)------------------------400 ~ 445 d----------------------Ⅱ.中HO.终HO.牛羊猪驼人:胰管成虫囊蚴80 ~ 100 d日本分体吸虫外界侵入钉螺虫卵毛蚴母胞蚴尾蚴----------------44~186 d----------------------------水肝内门V.or 小血管or 经皮肤、粘膜侵入中肠系膜小V 淋巴管 or胎盘感染成虫童虫尾蚴------------------------------36 ~ 50 d ---------------------前后盘吸虫外界侵入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水生植物瘤胃、网胃真胃、小肠、胆管、胆囊终HO.牛羊成虫童虫童虫囊蚴姜片形吸虫26~30℃扁卷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2-4周水生植物茎叶终HO.人、猪小肠成虫3个月华支睾吸虫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约100d-------------------约钻入淡23 水鱼、虾d终 HO.人猪犬猫鼠鼬貂獾:胆管、胆囊成虫囊蚴约1个月前殖吸虫淡水螺吃入蜻蜓成虫、稚虫虫卵成虫1~2周水中 I.中HO.淡水螺虫卵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约10d ---------------------- 32~50 d----------------------Ⅱ.HO.淡水螺or 蝌蚪终HO.家禽或家禽与猪猫犬等:直肠、盲肠成虫囊蚴16 ~ 22 d圆叶目与假叶目绦虫生殖器官的区别:圆叶目假叶目睾丸分散在节片前部实质内分散在排泄管二侧卵巢二叶或多叶,扇形或哑铃形多二叶,哑铃形卵黄腺单块状,卵巢后方、二排泄泡状散在于实质中,与睾丸交管之间叉分散在二排泄管二侧子宫形状管状、分枝管状、网状、分散卵袋弯曲管状或直管状,无分枝子宫孔无有、向外开口于节片腹面中央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或二侧边缘上位于节片中央或边缘排卵方式孕节脱落、破裂由子宫口排卵绦虫的发育终HO. 外环境中 HO. 补充HO. 终HO.圆叶目成虫虫卵囊尾蚴、拟囊尾蚴、成虫(六钩蚴)多头蚴、棘球蚴、链尾蚴(人畜禽)(哺乳动物或无脊椎动物)假叶目成虫卵钩球蚴原尾蚴实尾蚴成虫(钩毛蚴)(剑水蚤)(裂头蚴、条带)(人犬猫)(鱼蛙蛇哺乳类)猪囊尾蚴猪、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肌肉等处孕节(卵)成虫2~3个月牛、羊、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肝肺等处肉食兽:小肠孕节(卵)脑多头蚴牛、羊、人等吃入,肠壁→血循→脑孕节(卵)六钩蚴1~2个月链尾蚴兔、鼠等脏肝猫、犬等小肠裂头蚴水中剑水蚤虫卵钩毛蚴原尾蚴2~5周 1~2周Ⅱ中HO.犬猫人等终HO.小肠 or 延续HO.成虫实尾蚴(裂头蚴,条带,双槽蚴)约 3周莫尼茨绦虫地螨牛、羊小肠马绦虫土壤螨马属动物:肠、胃中HO. 蚂蚁、家蝇、步行虫终HO. 鸡等伪步行虫、金龟子小肠节片戴文绦虫中HO. 蛞蝓和陆地螺吃入终HO. 鸡、鸽等小肠克氏伪裸头绦虫赤拟谷盗猪、人小肠猪蛔虫28~30℃,湿度,O2虫卵L1L2感染性虫卵(L2) 10天~3~5周3~5周第猪吃入,L2逸出4 肠壁肠淋巴液外界|乳糜管粪便 5 肠系膜淋巴结第21~29天第12~14天天门V. 腹腔胸导管成虫L5L4L3肝前腔V.小肠←食道←咽←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血循右心鸡蛔虫17~18h. 鸡吃入粘膜内肠腔鸡异刺线虫适温、湿、O2饲料、饮水或蚯蚓虫卵(1)土源性线虫的发育史::肛周或会阴部口-小肠大肠①蛲虫型:成虫虫卵感染性虫卵(L3)幼虫成虫粪→外界粪土口→小肠大肠②毛首线虫型:成虫卵感染性虫卵(L1) 幼虫成虫粪→外界粪、土口→小肠③蛔虫型:成虫卵感染性虫卵(L)移行粪→外界粪、土出壳④圆线虫型卵卵感染性幼虫(披鞘L3)移行或不移行粪→外界粪、土出壳⑤钩虫型:成虫L3)(2)生物源性线虫发育史①旋尾线虫型:外环境或终宿主分泌物、排泄物中宿主(节肢动物)含幼虫卵或幼虫(L3)②原圆线虫型(或后圆线虫型):粪→外界主动钻入中宿主螺或被蚯蚓吃入)③丝虫型:血循中宿主吸血时将幼虫吃入④龙线虫型:皮肤小孔水中剑水蚤吃入⑤旋毛虫型:终宿主吃入小肠肠壁淋巴间隙血循→横纹肌马蛲虫马属动物大肠粘膜内类圆线虫环境适宜 自由生活♀L 1 × 约3d 自由生活♂ 环境不适宜L 3牛羊胃虫孵化 脱壳 牛羊吃入 瘤胃内脱鞘 返回粘膜表面 口囊吸附粘膜虫卵 披鞘L3 L4 L5 成虫牛、羊五种食道口线虫鉴别表虫 名 外形 特征头泡颈乳突 叶 冠 叶 数 内 外 体 长mm ♂ ♀ 宿 主(结肠) 哥仑~ 前侧>口领N 环前 颈沟稍 后方 40~48 20~40 12~13.5 16.7~18.6 绵羊、山羊、羚羊、牛 辐~ 部翼 弯膜曲发 >口领一横沟分为前 后二部颈沟略 后方 38~40 0 细 13.9~15.2 14.7~18 牛 甘~ 达 膨大>口领食道后方肠始部 22~24 11~12 14.5~16.5 18~22 绵羊 微~ 前膜 部无直或<口领肠前 段部 36 18 12~14 16~20 绵羊、山羊、牛、骆驼、鹿 粗~ 侧明 翼显 显著膨大>口领 肠前 段部 20~24 10~12 13~15 17.3~20.3 绵羊、 山羊食道口线虫外界牛羊吃入,4胃肠壁结节或粘膜内返回肠腔虫卵33L4L牛、羊钩虫穿透皮肤感染,以蛔虫方式移行,返回肠腔成虫外界虫卵披鞘3成虫约25天马圆线虫外界马属动物盲肠或结肠卵披鞘L3成虫26℃,湿,O2不食,土壤、牧草、粪→外界 20h或1~2d 腐生生活采食,生长,休眠饮水, 口→小肠成虫卵L1L2L3破壳而出脱壳L3感染到♀产卵成虫 300~200d猪肺线虫痰→口→咽→肠→粪→外界蚯蚓吃入成虫含L卵卵或L1L3(感染性幼虫)~20d猪盲肠肠壁或大肠前段猪吃入含L3蚯蚓或随蚯蚓粪肠壁或肠淋巴结中排入土壤或蚯蚓破后入土的L35L31~5d三种猪肺线虫的区别内容M.apri M. pudendotectus M. salmi大小(mm)♂11~25×0.16~0.225 16~18×0.27~0.29517~18×0.225~0.255♀20~50×0.4~0.45 22~35×0.35~0.425 30~45×0.32~0.385交合伞肋小,前侧肋大,末端膨大,中、后侧肋融合,背肋极小大大交合刺及钩长4~4.5mm,末端单钩 1.4~1.7mm,双钩 2.1~2.4mm,单钩引器无有阴道长,>2mm <1mm 1~2mm尾部90μm,向腹面弯175μm , 直,阴门盖大95μm,稍弯虫卵μm 51~54×33~36 57~63×39~42 52.5~55.5×33~40牛、羊肺线虫气管→咽→消化道粪→外界卵含L1卵支气管←肺泡←血循←胸导管成虫L5L第18d 2~5d冠尾线虫26~28℃卵L1L2披鞘L3(感染性幼虫)24~48h 脱壳24h 34~36h 口吃入约皮肤钻入胃内脱鞘 3随胃壁 d 皮肤或肌肉内尿L4排血流肝血流出内肺门V. 约体循环3个寄生部←包囊←经腹腔←出肝包膜肝月肝成虫 L5吸吮线虫眼分泌物蝇舐眼,吃入带虫蝇舐眼,感染新HO.成虫幼虫或含幼虫卵感染性幼虫成虫约1个月约20天猪胃线虫似蛔线虫、泡首线虫、西蒙线虫生活史食粪甲虫吃入 含幼虫卵 感染性幼虫2030d 其它哺乳类、爬虫类消化管壁中 幼虫包囊成虫 约6周颚口线虫生活史: 卵生;需剑水蚤作为中间宿主。
水中 剑水蚤吃入虫卵17d 鱼类、蛙类、爬行动物、人体内幼虫包囊禽胃线虫 鸡吃入含虫中HO.中间HO. 终HO.寄生部位虫卵 感染性幼虫 成虫斧钩华首线虫:20d 斧钩华首线虫:120d旋形华首线虫:26d 旋形华首线虫:27d美洲四棱线虫:42d 美洲四棱线虫:35d副丝虫出血 → 幼虫 → 吸血蝇食入成虫 含幼虫卵 感染性幼虫约一年三 种 丝 状 线 虫 特 征表虫体 终HO.寄生部位 口孔 形状角质口环边 缘的向上突 起 头乳突数 长度(mm) ♀尾端 微丝蚴 长(μm) ♂ ♀ 马丝状线虫马属 动物 腹腔、胸 腔、盆腔、阴囊等 近圆 形 二个半圆形侧唇,二个乳突状背唇,二个乳突状 腹 唇 4对 (侧 大, 腹背 小) 40~80 70~150 圆锥状 190~256 鹿丝状线虫 牛 羚羊 鹿 腹腔 长形 二个 新月 状 侧 突 ,背、腹各一 垛口状突起(中 央有一凹陷) 40~60 60~120 一球形 钮 扣 状膨大 表 面有小 刺 240~260 指形 丝状 线虫 牛腹腔 圆形 侧突呈△ 4个 40~50 60~80 一小球 形 膨 大,表 面 光滑或稍 粗 糙 240~260丝状线虫血循吸血昆虫食入成虫微丝蚴感染性幼虫非固有HO.指形丝状线虫——马骡羊腰萎病马骡羊混睛虫病鹿丝状线虫——马骡羊混睛虫病马丝状线虫——牛马混睛虫病旋毛虫小肠粘膜或淋巴管或肠肠系膜淋巴结→胸导管终HO.小肠绒毛乳糜管→血循→横纹肌肌纤维内同一HO.30d 中HO.另一HO.吃入毛首线虫粪、土口—小肠盲肠、结肠虫卵含L1的感染性虫卵幼虫成虫猪棘头虫金龟子、蛴螬吃入虫卵(棘头蚴)棘头体成虫2 ~4个月蜱螨昆虫不同特征(区别)体躯分头胸、腹二部或不分部分头、胸、腹三部分足(成虫)4对3对触角无1对眼单眼或无眼复眼(多1对)或单眼(多3个)翅无无或有(1对或2对)生活环境限于陆地广泛,海陆空皆有蜱、螨的形态结构特征区别蜱螨体形体壁口下板须肢鳌肢气门大、肉眼可见皮革状,体表有短毛或无毛显露、有齿显明、分节角质化、末端有齿在第3或4对足附近小、肉眼不易看到,<0.5mm薄,膜状,体表有长毛隐入,无齿或无口下板有的几乎不分节发育不充分,呈叶状或杆状在头胸部或无气门假头两侧——须肢(颚体)内背侧——鳌肢及鳌肢鞘硬内腹面——口下板及齿中央——口孔(口腔)蜱背面——盾板,肩及缘凹,刻点,花斑,眼,颈沟,侧沟,后侧沟,后中沟,缘垛,中垛,尾突躯体足——幼虫3对,成、若虫4对,6节/足——基、转、股、胫、前附、附节,爪和爪间垫,哈氏器腹面生殖孔,生殖沟,肛门,肛前、后沟气门板和气门♂几丁质板(腹板、盾板)硬蜱生活史几天~1个月2~7天9~30天4~8天虫卵幼虫若虫成虫成虫卵适温、湿、氧蜕皮蜕皮落地需时1~12个月或1~2年硬蜱科与软蜱科的区别区别硬蜱软蜱雌虫与雄虫♀体大盾板小,♂体小盾板大雌雄形态相似假头在躯体前端,从背面可看到驱体前部腹面,背面看不到须肢粗短,不能运动灵活,能运动盾板和缘垛有无气孔位置位第四对基节后外侧在第三、四对基节之间基节通常有分叉不分叉体壁较硬,背面和大多数腹面较软,无几丁质硬化的板有几丁质硬化形成的板繁殖一生产卵一次,数千至数万个一生多次产卵,几个至几十个/次寻找HO吸血多在白天多在夜间发育阶段三次吸血二次蜕皮,一个若虫期多次吸血,蜕皮,2~7个若虫期疥螨3~6d 2~3d 3~6d虫卵幼虫若虫(稚虫)成虫皮刺螨虫卵幼虫第一期若虫第二期若虫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