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

合集下载

吸虫

吸虫

成虫形态
生殖系统:雌雄同体 雄性生殖系统:2个睾丸珊瑚状分支、前后 排列于虫体后半部,阴茎呈长袋状,位于 腹吸盘后方、子宫背面,开口于生殖腔。 雌雄生殖系统:巢卵佛手状分支、位于虫 体中部、睾丸之前,有劳氏管无受精囊, 卵黄腺发达。子宫盘曲于卵巢与腹吸盘之 间、开口于生殖腔。卵黄腺发达、位于虫 体两侧。
————钉螺————
———人———— ↓ ↑ 小淋巴管 ↑ 血管 肠系膜下静脉 ↓ ↑ 右心 肝门静脉 ↓ ↑ 肺———————→左心
7、排泄系统:焰细胞、毛细胞、集合管、 排泄囊、排泄管 焰细胞为最小单位,毛细胞构成原肾单位
吸 虫 成 虫 模 式 图
三、生活史:复杂 生活史特点: 1、虫卵入水才能发育。 2、蚴虫期都要经过1-2个中间宿主转换。 3、第1中间宿主都是螺类 4、幼虫期均有无性繁殖过程。
有性世代多在脊椎动物体内进行,无性世 代在淡水螺体内,有的还需在第二中间宿 主体内发育 幼虫包括: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 蚴、囊蚴 成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囊蚴
尾部
尾干 尾部
尾叉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 吸虫的合抱体逆血流至肠壁的小静脉,雌虫纤细 的前端可伸展到肠粘膜下层的小血管产卵。早期 产出的卵大部分顺血流进入肝脏,少部分沉积在 肠壁的粘膜下层。约经10天卵内毛蚴发育成熟。 毛蚴头腺分泌的可溶性虫卵抗原开始渗入组织, 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导致肠壁组织坏死, 脓肿形成。由于肠蠕动的增强,腹内压力和血管 内压的增高,坏死组织可破溃至肠腔,虫卵随粪 便排出体外。含有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在适宜 环境中,经2~32小时,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 遇到中间宿主钉螺,能主动侵入,在螺体内经母 胞蚴、子胞蚴的无性繁殖产生数以千万计的尾蚴。 尾蚴成熟后陆续逸出螺体,悬浮或游动于近岸浅 水面下。当接触到人或哺乳动物皮肤时,最快可 在10秒钟内侵入皮肤,尾蚴尾部脱落形成童虫。

吸虫知识点总结

吸虫知识点总结

吸虫知识点总结一、吸虫的分类吸虫是原生动物门内最大的一类,目前已描述的种类约有5000种,分布在各种动物体内。

根据其生活史和形态特征,吸虫被划分为三大类:单壳吸虫、双壳吸虫和锥虫。

1. 单壳吸虫单壳吸虫的寄生史通常有两个寄主,其中一个寄主是蝾螈类或多种融体类动物,另一个寄主是陆生或水生贝类动物。

单壳吸虫具有一个具有肌肉横纹的壳,通常寄生在鸟类、鱼类和哺乳动物体内。

单壳吸虫的生活史包括两个生殖阶段,即有性阶段和无性阶段。

2. 双壳吸虫双壳吸虫通常在两栖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肠道内寄生,且无需多个寄主。

它们的个体形态呈纵扁状,背腹称形态。

双壳吸虫寄生在不同寄主内,繁殖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寄生体内繁殖,有些则需要转变寄主。

3. 锥虫锥虫寄生在鸟类体内,通过寄生在中间寄主虾类体内来完成生活史。

锥虫体型细长而呈锥形,通常寄生在食肉鸟类的肠道内。

锥虫的生活史较为复杂,涉及多个寄主的生长过程。

二、吸虫的生活史吸虫的生活史一般包括两个寄主的交替寄生、有性和无性繁殖等多个阶段。

其中,有性繁殖阶段主要发生在结束寄生期的终寄主内,无性繁殖和发展的过程则主要发生在中间寄生物体内,这种生活史又称双重寄生史。

在生活史中,吸虫通过多种方式适应寄生环境,维持种群的稳定和繁殖。

三、寄主选择吸虫对寄主的选择依赖于多种因素,包括寄主的免疫能力、寄主的生活环境、寄主的体积等。

在选择寄主时,吸虫会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寄主周围的环境,判断寄主是否适合自己的寄生和生长。

四、繁殖方式吸虫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密不可分,它们通常会在不同寄主的体内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以适应不同寄主的环境。

五、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吸虫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寄生在人类和动物体内,对其造成消化道疾病和其他器官损害;2. 传播疾病,如血吸虫病等;3. 对寄主的营养摄取造成影响,导致寄主生长发育不良。

六、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治吸虫传播的疾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对可能感染吸虫的食品进行健康检查;2. 对可能受感染的水源进行处理和消毒;3. 对可能受感染的地区进行卫生防治。

吸虫的各期幼虫名词解释

吸虫的各期幼虫名词解释

吸虫的各期幼虫名词解释一、吸虫吸虫是一类寄生在人类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其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多个不同的幼虫期。

吸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从而获取生存所需的营养和能量,给宿主带来各类健康问题。

在了解吸虫的各期幼虫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吸虫的基本生命周期。

二、基本生命周期吸虫一般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包括感染、发育和传播等阶段。

感染阶段发生在吸入或摄入感染源时。

在宿主体内,幼虫会经过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其生命史。

最终,成虫将产生卵,通过宿主的排泄物排出体外,来完成传播。

三、蛴螬蛴螬是吸虫的第一期幼虫,也是感染幼虫。

蛴螬形状像卵,呈椭圆形,通常体长约50至100微米。

蛴螬有一个坚硬的外壳,以保护其内部。

蛴螬主要存在于吸虫的中间宿主体内,如螺类。

它们通过直接感染中间宿主来完成第一阶段的生命周期。

四、囊蚴囊蚴是吸虫的第二期幼虫,也是发育阶段的开始。

囊蚴的体形比蛴螬更大,通常为椭圆形,体长约为500微米至1毫米。

囊蚴在螺类体内发育,并在感染人类或其他动物体内的主宿主体内完成其发育过程。

囊蚴通常具有适应性更强的特点,能够在不同宿主之间传播和存活。

五、子囊蚴子囊蚴是吸虫的第三期幼虫,也是发育阶段的最后阶段。

子囊蚴体形更大,一般为囊状,直径约1毫米至3毫米。

子囊蚴通常存在于主宿主的体内,如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

子囊蚴是吸虫的终末阶段,也是寄生在宿主体内最具破坏力的阶段。

六、成虫成虫是吸虫的成熟阶段,也是吸虫生命周期的最终阶段。

成虫一般呈扁平状,体形较大,尾部锥形,具有吸盘和鳃。

成虫通常寄生在主宿主的血管系统、消化道或泌尿系统中,以宿主体内的营养为生。

成虫通过交配产卵,完成了吸虫的生命周期。

七、结语吸虫的各期幼虫在其生命周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各期幼虫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吸虫寄生引起的健康问题。

尽管这些幼虫给人类和动物带来了很多困扰,但通过加强卫生防护和药物治疗,我们仍然能够有效地减少吸虫带来的危害。

吸虫生活史

吸虫生活史

吸虫生活史
吸虫,是一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表面或内部的微小生物。

它们以宿主体内的营
养物质为生,对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吸虫的生活史十分有趣,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吸虫的生活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卵期、幼虫期、成虫期和寄主期。

首先是卵期,吸虫的生命从一个微小的卵开始。

这些卵一般会在水体中孵化,然后释放出幼虫。

幼虫期是吸虫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们在这个阶段内需要找到适合的寄主,才能继续生长发育。

一旦幼虫成功寄生在宿主身上,它们就会开始吸取宿主体内的养分,并逐渐长大成熟。

成虫期是吸虫生活史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吸虫会产生大量的卵,这些卵会通过宿主的排泄物进入环境中,继续循环寄生在新的宿主身上。

寄主期是吸虫生活史中最令人恐惧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吸虫会对宿主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会导致宿主的生命危险。

吸虫的生活史让人们对这些微小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它们在宿主身上的寄
生行为,既令人惊讶又让人不安,但也让人们对生命的多样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对吸虫生活史的了解,人们能够更加重视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减少吸虫对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吸虫

吸虫
雌虫发育成熟必需有雄虫的存在和合抱,促进雌虫生长发育的物质可能是来自雄虫的一种性信息素。
2.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卵壳厚薄均匀,无盖,壳一侧有一侧刺,表面常附有宿主组织残留物;含一毛蚴,毛蚴与壳间常有圆形或长圆形油滴状的头腺分泌物。
二、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产卵→血流→肠壁组织(入肝)→虫卵随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粪排入水→毛蚴→钉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皮肤→童虫→小静脉或淋巴管→右心→肺 →肺泡小血管→左心→全身→肠系膜动脉→毛细血管网 →肠系膜静脉→门静脉 →成虫→逆行→肠系膜下静脉
2.童虫所致的危害:
血肺移行,累及肺脏,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引起肺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当大量童虫移行,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可能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Ⅰ型)。
3.成虫:几乎无致病作用。少数可引起轻微的机械性损害,如静脉内膜炎。但代谢产物、虫体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机体内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对宿主产生损害(Ⅲ型变态反应),如肾小球肾炎。
4.虫卵:(致病最严重),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阶段;虫卵主要沉积于肝及结肠肠壁等处,引起虫卵肉芽肿(Ⅳ)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
四、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占90%)、晚期血吸虫病、异位血吸虫病。
异位寄生:重度感染时,童虫也可能在门脉系统以外寄生并发育为成虫,称为异位寄生。
(3)、纤维疤痕期:虫体死亡或转移至它处,囊肿内容物通过支气管排出或吸收,肉芽组织填充,纤维化,病灶形成疤痕。X线:硬结性或条索状阴影。以上三期病变常可同时见于同一器官内。
临床表现:(一)、急性期:由童虫移行引起。童虫穿过肠壁,在腹腔、腹壁反复游窜,造成肠道和肝的损伤,如出血、坏死等;轻:低热、乏力、食欲下降、消瘦;重:高热、胸痛、咳嗽、血痰。

吸虫

吸虫
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肺部,故又称肺吸虫(lung 肺吸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人兽共患病。
fluke);
【形 态】Morphology
1. 成虫
(1)10mm×5mm × 4mm, 体肥厚,背凸腹平,半粒 花生米状,活体呈红褐 色 ,口吸盘=腹吸盘。 (2)生殖器官并列:子宫与 卵巢;一对睾丸;一对卵 黄腺。
增长了75%。
【形
态】
Morphology
1. 成虫 Adult worm 外形:形似葵花籽
大小:长:10~25mm,
宽:3~5 mm
特殊:虫体有两个吸盘 消化系统:消化道不完整
卡红染色标本(carmine stain)
生殖系统:雌雄同体
2. 虫卵-- 最小的蠕虫卵


形状:低倍镜似芝麻,高倍镜 29*17微米 下瓜子形; 黄褐色; 卵一端较窄且有盖,盖周围形 成肩峰,另端有小疣状突起 内含毛蚴。
【生活史】
1、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增殖和有性繁殖) 2、蚴虫期都要经过1-2个中间宿主转换,第1中间宿 主都是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水生生物。 3、均有保虫宿主,人兽共患。 4、虫卵入水才能发育。
生活史类型
成虫
(终宿主) 经皮肤 经 口 ④
虫卵
(水)
毛蚴
胞蚴

水生动物内形成囊蚴② 水生植物上结囊③
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
纹沼螺 长角涵螺
豆螺
麦穗鱼
华支睾吸虫
第二中间宿主
【致
1. 致病机制:
病】Pathogenesis
主要危害是肝受损。病变主要发生在肝的次级胆管。 严重感染者晚期可造成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 本虫感染还与胆结石的形成,胆管上皮癌,肝细胞癌的发 生有一定关系。

吸虫

吸虫

排泄管 卵黄腺
成虫: 卵巢-卵模结构
生殖系统末段结构
吸虫生活史模式:
成 虫
人、动物
无性增殖







入水
童 虫





成 虫
吸虫生活史特点:
在1~2个中间宿 主体内发育
虫卵必须入水发育
发育阶段复杂,有1~2个中间宿主
宿主特异性不严格
有多个保虫宿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有世代交替现象(无性增殖和有性繁殖)
常见体征: 肝肿大。脾肿大少见。 虫卵、死亡虫体常可诱发胆道结石。
寄生于胆管内的虫体
家兔感染肝吸虫,氮鸟嘌呤染色,胆管壁增厚并有增生。
肝吸虫成虫寄生导致家兔胆管纤维化增生
56岁,男,中国大陆人,有肝吸虫感染,移居国外18年后死亡,尸检发现 肝吸虫感染伴肝硬化。
有肝吸虫感染的家兔肝脏,边缘发白并有硬化。
传播途径:(1)习食性(2)嬉食性
(3)误食性:加工捕鱼感染
自然因素:(1)粪便管理不当,虫卵直接入水
(2)中间宿主分布广泛
1、将厕所建在鱼塘上
2、用人粪喂鱼
3、动物粪便随水流流入鱼塘
1 加强卫生宣教。
2 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鱼虾。
3 加强粪便管理,消灭螺类宿主。
4 查治病人、带虫者和病畜。吡喹酮 、阿 苯哒唑
机械性刺激和代谢产物的化学性刺激引起胆 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腔狭窄,胆管阻塞, 胆汁潴留。 胆管炎、胆囊炎、阻塞性黄疸等
葡萄醛酸胆红素
-葡萄糖醛酸苷酶
胆红素钙
临床表现:
消化不良,头晕,食欲减退,乏力, 上腹不适,腹泻,肝区隐痛等;儿童反复 感染可引起发育障碍和侏儒症;有资料显 示本虫感染可诱发肝癌。

吸虫

吸虫

吸虫概述1.吸虫(fluke, trematode) 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

2.寄生人体的吸虫主要有:血吸虫(Shistosomatidae japonicum) 肝吸虫(Clonorchissinensis) 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 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3.成虫发育阶段: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A 成虫外形:呈舌状或叶状,背腹扁平,有口、腹吸盘,两肠支对称。

消化系统:不完整,口、咽、食道、盲肠结尾,无肛门,无体腔。

生殖系统:多为雌雄同体,雌雄生殖系统各一套。

可自体或异体受精。

排泄系统:焰细胞,经口排出。

B、虫卵:椭圆形,淡黄或金黄。

大多有卵盖(血吸虫无),内容物为卵细胞和卵黄细胞。

4.生活史要点:A.成虫寄生与人及哺乳动物体内。

B.虫卵需进入水中才能进一步发育。

C.需要淡水螺作为中间宿主。

D.卵---毛蚴(进入水中)---胞蚴---(多个)雷蚴---(多个)尾蚴---囊蚴---成虫E.感染阶段:多为囊蚴(血吸虫为尾蚴,经黏膜、皮肤感染)感染方式:经口。

F.都需经历世代交替。

一.华支睾吸虫(肝吸虫)1.A、成虫形态:葵花籽状,背腹扁平,半透明,口洗盘大于腹吸盘。

雌雄同体,睾丸分支。

卵巢分叶,受精囊、劳氏管明显,卵黄腺位于虫体中段两侧。

B、幼虫形态:是最小的人体寄生虫卵。

黄褐色,壳较厚,前端有卵盖、肩峰,后端有小疣。

内含成熟毛蚴1个。

2.生活史要点:A.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其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毛蚴侵入豆螺,鱼虾吞入螺。

B.人是终宿主,保虫宿主:猫犬。

C.第一中间宿主:赤豆螺、长角涵螺、纹沼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

D.感染阶段:囊蚴感染方式:食入含有活囊蚴的淡水鱼、虾。

3、致病特点:A.成虫寄生于肝胆管内(其分泌物,代谢物,机械刺激)引起胆管壁炎症(胆管炎,胆囊炎,胆管肝炎);管壁纤维组织增生而致胆管狭窄性黄疸;胆管结石;肝硬化;肝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生虫学吸虫部分复习题一、A型题:每道试题下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从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并按要求答在答卷上。

每题:0.50分01、并殖吸虫卵的颜色通常是( )A.淡黄色B.棕黄色C.金黄色D.黄褐色E.无颜色02、布氏姜片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 )A.牛B.猪C.猫D.犬E.羊03、在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中,野猪、猪、兔等可作为( )A.终宿主B.中间宿主C.保虫宿主D.转续宿主E.第二中间宿主04、土源性蠕虫生活史的特点是( )A.卵在 外界环境中发育B.幼虫在外界环境中发育C.卵和(或)幼虫在外界环境中发育D.仅转换宿主1次E.需要转换宿主2次以上05、人体寄生吸虫的繁殖方式是( )A.幼虫行有性生殖,成虫行无性生殖B.幼虫行无性生殖,成虫行有性生殖C.幼虫和成虫均行无性生殖D.幼虫和成虫均行有性生殖E.幼虫行幼体增殖,成虫行孤雌生殖06、生物源性蠕虫的生活史特点是( )A.需要转换宿主在2 次以上B.幼虫均需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才能感染人体C.虫卵必须入水才能继续发育D.人经口而感染E.虫体在人体内均能发育为成虫07、寄生人体的吸虫繁殖方式( )A.幼虫进行有性生殖,成虫进行无性生殖B.幼虫进行无性生殖,成虫进行有性生殖C.幼虫和成虫均进行无性生殖D.幼虫和成虫均进行有性生殖E.幼虫不繁殖,成虫进行有性生殖08、关于吸虫生活史的特征,错误的描述是( )A.有终宿主和保虫宿主B.幼虫发育过程在水生动物或植物进行C.幼虫发育至成虫需蜕皮D.更换宿主生活史才能完成E.生活史中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交替09、日本血吸虫卵外壳的超微结构( )A.表面光滑B.有微管贯通壳内外C.由卵黄膜、壳质层和脂层组成D.表面有点状花纹E.外被一层蛋白质膜10、环卵沉淀试验是检查( )A.血清中的血吸虫抗原B.循环的抗血吸虫抗体C.循环的血吸虫特异性免疫复合物D.粪便中的虫卵E.虫卵中孵出的毛蚴11、直肠粘膜压片法用于诊断( )A.旋毛虫病B.血吸虫病C.猪带绦虫病D.弓形虫病E.蛲虫病12、日本血吸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免疫力能杀伤再进入人体内的( )A.雌虫B.雄虫C.童虫D.虫卵E.以上均不是13、布氏姜片吸虫寄生在( )A.胆囊B.小肠C.结肠D.胃E.直肠14、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 )A.肝脏B.小肠C.肠系膜动脉D.肠系膜静脉E.直肠、乙状结肠15、血吸虫毛蚴最显著的向性之一是( )A.向湿性B.向光性C.向上性D.向触性E.向温性16、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A.钉螺B.纹沼螺C.川卷螺类D.拟钉螺类E.扁卷螺类17、日本血吸虫的主要寄生部位是( )A.膀胱静脉丛B.胃底静脉丛C.痔静脉D.肠系膜上静脉E.肠系膜下静脉18、自人体排出时卵内含有成熟毛蚴的蠕虫卵是( )A.日本血吸虫卵B.卫氏并殖吸虫卵C.肝片形吸虫卵D.布氏姜片吸虫卵E.蛲虫卵19、毛蚴孵化法可用于确诊( )A.华支睾吸虫病B.卫氏并殖吸虫病C.斯氏狸殖吸虫病D.日本血吸虫病E.布氏姜片吸虫病20、血吸虫对终宿主的主要致病阶段是( )A.毛蚴B.尾蚴C.童虫D.成虫E.虫卵21、日本血吸虫的尾蚴特征之一( )A.末端有1球状尾部B.尾部狭长C.尾部分叉D.腹吸盘位于体部前1/3处E.腹吸盘位于体部中1/3处22、确诊布氏姜片虫病的依据是( )A.腹痛、腹泻B.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C.消瘦、浮肿、全身无力D.有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E.粪便检查发现姜片虫卵23、血吸虫病免疫属于( )A.消除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带虫免疫E.伴随免疫24、血吸虫毛蚴孵化条件之一是( )A.水质要清B.酸碱度要低C.光线要暗D.温度为37℃E.水渗透压为等渗25、吸虫幼虫进行无性增殖的宿主是( )A.人B.食肉类哺乳动物C.淡水鱼、虾D.淡水螺E.蛙类26、日本血吸虫在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为( )A.肺和脑B.生殖系统C.泌尿系统D.消化系统E.皮肤及淋巴系统27、人体感染并殖吸虫的主要方式是( )A.生吃鱼、虾B.生食水生植物C.喝生水D.生吃淡水螺类E.生吃或半生吃溪蟹、蝲蛄28、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外形似( )A.葵花子仁B.生姜片C.半粒黄豆D.灯泡形E.水缸形29、肠粘膜活组织检查可用于确诊( )A.布氏姜片吸虫病B.日本血吸虫病C.斯氏狸殖吸虫病D.华支睾吸虫病E.卫氏并殖吸虫病30、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的分布是( )A.主要在广东B.人感染主要在南方,动物感染在北方亦有C.长江以南12省、市、区D.长江以北12省、市、区E.除个别边疆省区外,几乎遍及全国31、布氏姜片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 )A.猫B.犬C.鼠类D.羊E.猪32、布氏姜片吸虫主要的储蓄宿主是( )A.羊B.犬C.猪D.牛E.禽类33、从痰液中检查肺吸虫卵,检查效果最好的方法是( )A.直接涂片法B.氢氧化钠消化离心沉淀法C.饱和盐水浮聚法D.尼龙袋集卵法E.水洗沉淀法34、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是( )A.无症状患者B.禽类C.哺乳动物D.钉螺E.鸟类35、肺型肺吸虫病的病理变化可分为三期,即( )A.急性期、慢性期、晚期B.囊肿期、脓肿期、纤维瘢痕期C.渗出期、增生期、疤痕形成期D.早期、晚期、恢复期E.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瘢痕期36、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虫卵B.囊蚴C.童虫和虫卵D.童虫和成虫E.变态反应37、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阶段是( )A.虫卵B.囊蚴C.尾蚴D.囊尾蚴E.毛蚴38、晚期血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腹痛、腹泻和粘液血便B.门脉高压症候群C.黄疸、肝区疼痛、肝功能下降D.咳嗽、咯血、发热、胸痛E.神经系统并发症39、布氏姜片吸虫生活史中幼虫发育的过程是( )A.毛蚴-胞蚴-二代雷蚴-尾蚴-囊蚴B.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C.毛蚴-二代雷蚴-二代胞蚴-尾蚴D.毛蚴-胞蚴-雷蚴-尾蚴E.毛蚴-二代胞蚴-雷蚴-尾蚴-囊蚴40、日本血吸虫在钉螺体内的发育过程为( )A.毛蚴、胞蚴、雷蚴、尾蚴B.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C.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D.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E.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囊蚴41、华支睾吸虫的感染期是( )A.胞蚴B.毛蚴C.囊蚴D.尾蚴E.虫卵42、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中幼虫发育过程是( )A.毛螺-胞蚴-二代雷蚴-尾蚴-囊蚴B.毛螺-胞蚴-雷蚴-尾蚴-囊蚴C.毛蚴-二代胞蚴-尾蚴D.尾蚴-二代胞蚴-尾蚴-囊蚴E.毛蚴-二代胞蚴-雷蚴-尾蚴-囊蚴43、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是( )A.急性血吸虫病患者B.慢性血吸虫病患者C.牛、鼠、羊等哺乳动物D.鸡、鸭等禽类E.以上均不是44、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华支睾吸虫卵呈( )A.圆形B.卵圆形C.长椭圆形D.灯泡形E.纺锤形45、布氏姜片吸虫卵形态特征之一是( )A.狭长形B.卵壳薄、卵盖不明显C.棕黄色D.内含一毛蚴E.内含一个卵细胞和十多个卵黄细胞46、在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中,可进行大量增殖的时期为( )A.成虫B.卵C.毛蚴D.胞蚴E.童虫47、华支睾吸虫囊蚴主要寄生在鱼的( )A.皮B.鳞C.肌肉D.鳃E.鳍48、血吸虫病免疫的主要效应机制( )A.抗体的作用B.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C.补体的溶解作用D.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作用E.细胞杀伤作用49、华支睾吸虫感染人体的方式为( )A.经口感染B.经皮肤感染C.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D.经输血感染E.先天性感染50、在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域中,台湾的日本血吸虫特性( )A.仅感染人而不感染动物B.仅感染鼠类C.仅感染动物而不感染人D.仅感染猪E.人和动物均感染51、华支睾吸虫卵的特征之一( )A.肩峰较小B.肩峰明显C.没有肩峰D.卵盖不明显E.卵侧方有小棘52、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是( )A.地方性B.季节性C.散发性D.反复性E.地方性、季节性53、血吸虫感染免疫的特征是( )A.激发抗原来自成虫,靶标亦为成虫B.激发抗原来自成虫,靶标为组织中的虫卵C.激发抗原来自虫卵,靶标为成虫D.激发抗原来自成虫,靶标为再感染的童虫E.激发抗原来自虫卵,靶标为再感染童虫54、没有卵盖的吸虫卵为( )A.日本血吸虫卵B.华支睾吸虫卵C.卫氏并殖吸虫卵D.布氏姜片吸虫卵E.以上都不是55、在人体内能造成幼虫移行症的吸虫为( )A.并殖吸虫B.华支睾吸虫C.棘口吸虫D.布氏姜片吸虫E.日本血吸虫56、血吸虫尾蚴在其中不能逸出的水体是( )A.江水B.湖水和河水C.溪水和渠水D.露水E.海水57、华支睾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是( )A.呕吐物查成虫B.肛门拭子法C.间接血凝试验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十二指肠引流法58、华支睾吸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 )A.胃溃疡B.肝脏受损C.小肠炎D.胰腺坏死E.腹部多脏器损害59、日本血吸虫病的基本病变是( )A.尾蚴性皮炎B.肝脏干线型纤维化C.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D.虫卵肉芽肿E.脾肿大60、日本血吸虫引起病变的主要部位在( )A.小肠B.肝C.肺D.脾E.胃61、血吸虫病所引起的肝硬化为( )A.胆汁性肝硬化B.干线型肝硬化C.门脉性肝硬化D.淤血性肝硬化E.坏死性肝硬化62、血吸虫卵从肠壁进入肠腔的根本原因是( )A.肠蠕动加强B.腹压升高C.成熟虫卵内毛蚴分泌溶细胞物质D.虫卵卵壳小棘刺破肠粘膜E.血压波动63、卫氏并殖吸虫成虫腹吸盘位于( )A.口吸盘后侧B.腹面前1/3C.腹面中部稍前D.腹面中部E.腹面中部稍后64、不能用于确诊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方法是( )A.加藤厚涂片法B.粪便水洗沉淀法C.间接血凝法D.乙醚蚁醛沉淀法E.十二指肠引流法65、华支睾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 )A.肝脏损害B.肺脏损害C.小肠粘膜溃疡D.胰腺炎E.脑损害66、环卵沉淀试验用于检验( )A.姜片虫病B.肺吸虫病C.旋毛虫病D.肝吸虫病E.血吸虫病67、以尾蚴为感染期的吸虫是( )A.华支睾吸虫B.肺吸虫C.姜片虫D.肝片形吸虫E.血吸虫68、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寄生在宿主的( )A.脾B.肺C.肝D.肌肉E.皮下组织69、在下列表达中错误的是( )A.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都是在有钉螺存在的地方B.凡有钉螺分布的地方都有血吸虫病流行C.没有钉螺的地区就不可能有血吸虫病流行D.血吸虫病也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E.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70、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 )A.鸡、鸭等禽类B.钉螺C.牛、犬、猪等哺乳动物D.无症状感染者E.慢性患者71、含有布氏姜片吸虫囊蚴的水生植物称为( )A.植物媒介B.第一中间宿主C.第二中间宿主D.保虫宿主E.转续宿主72、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 )A.溪蟹、蝲蛄B.淡水鱼、虾C.淡水螺类D.海鱼E.水生植物73、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 主是( )A.淡水鱼B.淡水螺C.淡水虾D.哺乳动物E.家禽74、布氏姜片虫 的中间宿主为( )A.赤豆螺B.川卷螺C.扁卷螺D.钉螺E.拟钉螺75、姜片虫病流行的关键因素是( )A.传染源的存在B.虫卵有入水机会C.水中有扁卷螺D.水生植物作媒介存在E.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76、日本血吸虫卵的致病主要在于( )A.大量虫卵机械阻塞血管B.虫卵的压迫和破坏作用C.虫卵卵壳抗原刺激引起炎症反应D.卵内毛蚴的毒素溶解组织E.卵内毛蚴分泌物引起超敏反应及肉芽肿形成77、血吸虫病免疫的诱导抗原主要来自( )A.尾蚴B.虫卵C.童虫D.成虫E.毛蚴78、用十二指肠引流法诊断华支睾吸虫病,主要查找有无( )A.成虫B.虫卵C.毛蚴D.雷蚴E.脱落细胞79、对于吸虫基本形态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属扁形动物门,多背腹扁平B.成虫多为雌雄同体C.成虫有口、腹吸盘D.有假体腔E.肠末端为盲端80、根据下列检查结果,哪些血吸虫病患者需要继续治疗( )A.皮内试验阳性者B.肠粘膜中查到近期变性血吸虫卵者C.肠粘膜中查到远期变性血吸虫卵者D.肠粘膜存在溃疡病灶者E.环沉率为2%者81、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 )A.小肠B.肠系膜静脉C.腹腔D.肝胆管E.肺脏82、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 )A.肝脏B.肠道C.肺脏D.脑E.皮下83、日本血吸虫卵主要沉着在宿主的( )A.肝组织B.肠壁组织C.生殖器官组织D.肝及结肠肠壁组织E.膀胱组织84、在我国日本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 )A.长江流域B.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C.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D.西北部牧区E.东北部地区85、在我国卫氏并 殖吸虫病流行于( )A.辽宁、浙江等23个省、市、自治区B.长江流域及其以北23个省、市、自治区C.长江流域及其以南23个省、市、自治区D.沿海地区E.内陆地区86、在中国血吸虫病分布于( )A.长江流域及其以南12个、省、市、自治区及台湾省B.长江流域及其以北12个、省、市、自治区C.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12个、省、市、自治区D.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12个、省、市、自治区E.长江下游及其以南的各省、市、自治区87、生活史中只需要一个中间宿主的吸虫是( )A.华支睾吸虫B.布氏姜片吸虫C.斯氏狸殖吸虫D.卫氏并殖吸虫E.以上都不是88、尾蚴尾部分叉的吸虫为( )A.华支睾吸虫B.布氏姜片吸虫C.卫氏并殖吸虫D.日本血吸虫E.斯氏狸殖吸虫89、预防日本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是( )A.隔离患者B.不用粪便施肥C.消灭钉螺D.不下海捕捞E.消灭保虫宿主90、预防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关键是( )A.加强粪便管理B.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C.禁止随地吐痰D.治疗病人、捕杀病兽E.消灭川卷螺91、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传染源有( )A.病人B.病人和储蓄宿主C.带虫者D.家畜E.石蟹92、日本血吸虫的传染源主要为( )A.急性血吸虫病病人B.病牛C.含尾蚴的水体D.钉螺E.病人和病牛93、ELISA常用于诊断( )A.血吸虫病B.鞭虫病C.阿米巴痢疾D.牛带绦虫病E.猪带绦虫病94、下列不可能引起阑尾炎的寄生虫是( )A.蛔虫B.鞭虫C.蛲虫D.溶组织内阿米巴E.卫氏并殖虫95、人感染日本血吸虫产生的免疫属( )A.带虫免疫B.伴随免疫C.终身免疫D.消除性免疫E.非特异性免疫96、华支睾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有( )A.带鱼B.螯虾C.黄鱼D.麦穗鱼E.蝲蛄97、下列蠕虫中属于吸虫的是( )A.Ancylostoma duodenaleB.Fasciolopsis buskiC.Taenia soliumD.Hymenolepis nanaE.Necator americanus98、血吸虫病的虫卵肉芽肿在免疫病理上属于( )A.Ⅰ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E.Ⅰ型Ⅲ型变态反应99、血吸虫病患者的肾病属于( )A.Ⅰ型变态反应B.Ⅱ型变态反应C.Ⅲ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E.Ⅴ型变态反应100、自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人体到粪便中能查到虫卵的时间一般为( )A.10天B.24天C.35天D.75天E.180天二、X型题:每道试题下有5个备选答案,可选出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相互之间无固定组合,凡正确者均 应选出,并按要求答在答卷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