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_第一章.
经济学原理1经济学基础知识

经济学原理课件教材●《经济学》萨缪尔森、诺德豪斯著第16版华夏出版社社●主要参考教材:《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第版第一章经济学基础知识●A介绍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每个人都是经济行为的主体,时刻参与经济活动面对经济决策的选择●2、经济学是什么?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进行有效生产并将产品和劳务进行有效分配的科学。
分配既包括同一时期的分配,也包括同一物品不同时间之间的分配。
时间之间的分配2、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资源不仅指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也包括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
源也包括时间资源人力资源以及信息资源经济品:稀缺物品或有限物品●人们欲望的无限性●效率:在不会使其他人的情况变坏的前提条件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下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那么该经济活动就是有效的。
效率的两层含义:经济活动是增加福利的(有效果),但也是有成本的。
效率考虑的是成本与收益的衡量2、经济学本质●选择行为:虽然经济行为主体在即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实现某种目标,但资源的稀缺性和对效率的追求决定了经济人的选择的必然性。
选择意味着自由和放弃(机会成本的概念)●经济学的本质3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包括企业、家庭和个人。
(亚当.斯密)括企业家庭和个人(亚当斯密)●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总体运行,就业,通货膨胀与增长。
(凯恩斯)●实证与规范经济学: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经济学更多的是实证分析实证与规范的渗透与联系规范性判断●实证与规范的渗透与联系:规范性判断是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的。
结构入门:经济学原理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应用学科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应用学科: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货币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货币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方法实证(Positive)研究:研究世界是怎样运行的。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包括教材第1章和第1章附录)本章重点: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定义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性和效率三、经济社会的三个基本问题四、经济制度五、生产可能性边界六、经济学的分类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八、进行经济思考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定义经济(economy)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是由希腊文0’ikos(家产)和n’emein(管理)合成的oikonomia演变来的。
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在我国古代,“经济”一词是指“经国济民”。
现代社会“经济”一词主要有以下四种含义: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③社会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③节约④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
经济学economics最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覆盖了各种各样的论题。
如何定义这一成长中的学科?重要的定义包括,经济学是:●研究在经济活动中如何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考察金融市场行为,分析金融市场如何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考察收入分配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穷人给予帮助;●考察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考察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考察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对鼓励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提出建议。
如果我们将所有这些定义加以提炼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主题: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一)稀缺1、稀缺scarcity稀缺即有限,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或物品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教师设问:为什么存在稀缺性呢?❖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理解稀缺性呢?❖稀缺性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14.外生变量15.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6.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17.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6.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要素间可部分替代的齐次生产函数。公式:Q=AL K
当α+β>1时,规模报酬递增;当α+β<1时,规模报酬递减;当α+β=1时,规模报酬不变,此时α、β分别表示L和K在生产过程中相对重要程度。
7.短期(生产论):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所有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8.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9.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10.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2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相关商品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来那个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XY =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备考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言)习题单选题1.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2.经济问题强调在竞争性目的之间做出选择,这意味着必须牺牲某些选择,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
A、所放弃的各种选择的价值之总和B、必须牺牲的次佳选择之收益C、所采取的行为的价值减去次佳选择的价值后的余额D、你今天所做的加上你明天所做的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证明只有市场系统可以配置资源B、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C、证明只有计划经济可以配置资源D、因为资源稀缺而必须作出的选择4.某先生辞去月薪1 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 000元(月息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2 000元B、100 000元C、1 000元D、101 000元5.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
A、人们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人利益B、选择导致稀缺C、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资源是有限的D、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6.稀缺性的主要含义是()。
A、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买B、必须作出选择C、需要用政府计划来决定资源的运用D、政府计划无法决定如何运用资源7.时间()。
A、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B、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C、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D、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8.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9.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10.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经济学原理第六版课后答案

经济学原理第六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经济学原理和经济行为。
1.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分配和消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科学。
2. 经济学家如何对待假设?经济学家会做出一些简化的假设,以便更好地分析经济现象。
这些假设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建立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问题。
3. 什么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某种选择意味着放弃其他选择,因此机会成本是每个选择的代价。
4. 什么是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指对一种行为或决策的边际变化进行分析。
经济学家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做出决策。
5. 什么是正面分析和规范分析?正面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的方式,而规范分析则是对经济现象进行评价和给出建议的方式。
第二章,供求和市场均衡。
1. 什么是市场?市场是买卖商品和服务的地方,也可以是指交易双方的总体。
2. 什么是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示了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曲线通常是向下倾斜的,这意味着价格上涨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增加。
3. 什么是供给曲线?供给曲线表示了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
供给曲线通常是向上倾斜的,这意味着价格上涨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跌时供给量减少。
4. 市场均衡是如何确定的?市场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此时市场上的商品数量和价格达到了最优的状态。
市场均衡的价格和数量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确定。
5. 什么是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那么价格弹性就会很大;反之则会很小。
第三章,边际效用和边际成本。
1. 什么是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个额外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满足程度。
通常情况下,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会递减。
2. 什么是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商品或服务所需要的额外成本。
经济学原理第一、二章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合的例子。
答:1)在生活上,比如某一天,我手上有三块钱,我是买一个冷饮呢?还是买一瓶水?2)在学习内容上,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
3)在入大学填志愿时,我就面临权衡取舍,选上海师大,就放弃了上海金融学院。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读书、打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
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九分钟内喝下的第八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话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
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
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
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做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
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
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干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
教学课件 《经济学原理》刘笑诵

本章要点: ◇市场需求与供给如何决定价 格; ◇价格怎样配置稀缺资源的。
第一节 需求与需求定理
一、基本假设
在描绘和使用供给与需求曲线时,我 们的假设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价格下, 厂商或消费者都会生产或消费一个确定的 数量。
因此,当我们运用供给和需求曲线的时候, 我们实际上是在假设:市场是一个竞争的 市场,而不是一个垄断的市场。
第二节 经济学的分类 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第三节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是什么 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相互竞 争的用途中进行配置的一门科学。
二、经济学研究什么 (一)资源的稀缺性 欲望,是指人们对生活资料或服务的不 间断的需求。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 美国学者马斯洛把人类的欲望或需求分 为五个层次:
规范经济学: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 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 并以此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 规 范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
1、研究的内容不具有客观性。 2、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3、得出的结论会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 响,是无法进行事实检验的。
第三节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 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 一种好方法
三、需求函数
(一)影响需求/需求量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本 身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 系。
2、相关商品价格
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 量成同方向变动。
经济学原理重点

1. 概念失业率周期性结构性摩擦性失业 2. 出现失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因影响 奥肯定里 3. 通货膨胀 分类 原因 货币数量论 4. 通货紧缩 5. 菲利普斯曲线
第八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1.垄断 2.外部性 与资源配置 科斯定理与权利界定 3.公共物品 4.信息不对称 5.道德风险 第九章 宏观部分 1.GDP含义缺陷计算 2.NDP NI PI DPI 概念 人均GDP 名义和实际GDP 平减指数 3.CPI计算 具体方法 114页案例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第十章 总需求 1.概念 曲线右下倾斜原因 移动 2.总供给 短期长期 为什么倾斜移动 3.滞涨 4.四大目标 财政政策的构成使用 乘数效应 5.货币政策 工具 如何使用 第十一章 失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十大原理
39
课外书介绍
卧底经济学 魔鬼经济学 超爆卧底经济学
本章学习
萧伯纳说: “经济学是一门 让人幸福的艺术”
Be active …!!!
你可以使一只鹦 鹉成为经济学家, 但前提必须是让 它明白“供给”
和“需求”。
课程总体目标
(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观察和分析身边的经济 现象
(2)能够初步对政府的相关经济政策进行正确的理 解和运用
(3)通过完成小组作业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通过对周围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增强解决问
经济学是一门常识,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好奇 心。
讨论1:
你到学校 小卖部买 东西会随 心所欲吗?
讨论2:
空气、水、食物、钻石任你 选择你最喜欢哪样?
稀缺性(Scarcity ):人类社会的一个 永恒的问题
“每个社会都必须面对一项基本的经 济难题:如何将有限的资源作最佳 运用,以满足无穷的欲望。——这 就是经济学上的稀缺性问题。”
2、过去我们把富人打倒了,全世界都是穷人造富人 的反,可是把富人打倒了,一小部分穷人变成了富 人,世界上还是分穷人和富人,然后历史重新再来 一遍。但是我们过去是造富人的反,全部人都变成 穷人。
经典语 录
经济学的作用
“个人学了经济学未必能致富,不学经济学未 必不能致富。”
不能用于个人致富,却可以提出使社会致富的 方法。
人的欲望能否满足?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取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天地少根基 买到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簿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 更想登天跨鹤飞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生活中的经济学:
打折的机票真的便宜吗?
地铁口的摩托车
小区
地铁A
地铁B
如何给心仪MM发短信?
一天多少条短信?
A :二三百条 B:二三十条 C:四五条 D:每天同一时 段发四五条
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她回复的时间 越快越是对你有兴趣!
房价疯涨,政府限购,银行加息,人民币贬值, 日元贬值………
题能力 (5)通过完成课外阅读、资料查找和完成课程任务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方式
讲授 Teaching
自学Learning by yourselves
讨论 Discussing
课后作业 Exercises
参考资料:如何阅读本书
1. 上课之前先读书
你将从课堂上领会更多东西。
2. 要总结,而不是划重点线 划重点线是一种消极的做法,它不能帮助你理解或 记忆。相反,用你自己的话总结每一节的内容,然 后与该章结尾的内容提要相比较。
经济学(Economics )的定义:
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稀缺资源的
学问(Economics is the study of how society manages its scarce resources.)
经济的通俗理解
经世济命,既经营世事,济养生命。表达人类 在意识驱动下(理性的),采取分工协作的社 会手段,降低生存成本,最大限度获取生命利 益的生存方式。
把经济学的思考方法运用到日常生 活中
银行大战
宝宝团
能够深入分析经济现象的 目的是什么?
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你作出更好的个人决策,更精明地参与 经济。
有助于你理解置身其间的世界的运行。 有助于你理解政府政策的优与劣。 可以改进你的思维方式。
分析:学校超市为何没有 垮掉?
学院超市卖的东西相对于校外的超市而言,它 在价格上没有任何竞争力,甚至被某些同学们 斥为“黑店”,然而它却一直“黑”着,而且 似乎要一直“黑”下去。
都是经济学!!!
问题:
哪些人要学习经济学? 哪些人不用学习经济学?
所有人都应该学习。
只有那些开拓荒岛,且不与外界联系的人不用 学习经济学——茅于轼。
茅于轼(1929.1.14— ),中国 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是中 国民间经济学者的重要代表 。
1、经济适用房是席卷全国的最大的腐败。
经济学十大原理
Economists study. . .
u 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u How people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u The forces and trends that affect the
稀缺性是普遍存在的:任何 社会和个人都无时不遇到稀缺性 问题。稀缺性的存在是绝对的, 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 切社会。
同时稀缺性也是相对的,在 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讨论3:
现在给你一小时时 间你打算做什么?
选择(Choice)
由于稀缺性(Scarcity )的存在,人类 社会对资源使用必须做出选择——选择与资 源配置。
经济学原理
寒假结束了,大家讨论下寒假趣事。
寒假的经历:
逛花市
买新衣
你“光盘”了嘛?
同学聚会
外出旅游
背双肩包时,我们都知道同时背两边要舒服, 为什么很多时候还是只背一边??
解释: 两边轮流换着背, 轮流换着休息。
你注意这里面的经济活动!
生活中经济活动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经济学十大原理
37
参考资料:如何阅读本书
5. 上网
本书有一个极好的网络资源,视频以及其它资源可 以帮助你更轻松有效地学习教材。
6. 小组学习 与同学一起复习每个章节,互相测验,互相帮助理 解材料
经济学十大原理
38
参考资料:如何阅读本书
7. 教其他人 学习某种东西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再教其他人, 比如学友或朋友。
经济学十大原理
36
参考资料:如何阅读本书
3. 考考自己 在你开始阅读下一节之前,试着解决上节的“练 习”。并写下你的答案,与书后的答案进行核对。 如果你答错了,也许你就需要复习一下该节。
4. 实践,实践,再实践 练习每章结尾的复习题,它们是应付考试的好习题。 你对新知识的运用越多,这些知识就会被掌握得 越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