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 常见症状
小儿SLE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皮疹、关 节痛和疲劳等。
蝴蝶形皮疹是SLE的一个典型特征。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
系统性影响
该病可以影响多个系统,包括皮肤、关节、 肾脏和神经系统。
肾脏受损可能导致狼疮性肾炎,严重时可能 危及生命。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 心理影响
患儿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 响其生活质量。
早期的心理干预和支持非常重要。
如何诊断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 ?
如何诊断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评估
医生会根据病史、症状和体检进行初步评估。
同时需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如何诊断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和抗体检测等。
家长应给予患儿情感支持,帮助其应对疾病。
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 量。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防与护理 学校配合
学校应对患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理解,确保其学 习不受影响。
与老师沟通,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防与护理 健康教育
提高患儿和家庭对小儿SLE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 能力。
参加相关的健康教育课程,了解疾病及其管理。
谢谢观看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 2.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症状 3. 如何诊断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 4.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5.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防与护理
什么是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
什么是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
定义
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 病,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讲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讲义
自身抗体
ANA(+)均质型
ANA(+)斑点型
3. ENA抗体 (1)抗Sm抗体:诊断SLE的标记抗体之一。特异性99%,敏感 性25%。仅在SLE中出现,阳性不代表疾病活动性。 (2)抗RNP抗体:阳性率40%,对SLE诊断特异性不高;与SLE 的雷诺现象及肌炎相关。 (3)抗SSA(Ro)抗体:往往出现在SCLE、SLE合并干燥综 合征及新生儿红斑狼疮的母亲 (4)抗SSB(La)抗体:其临床意义与抗SSA抗体相同 (5)抗rRNP抗体:阳性说明病情活动,提示有NP狼疮或其他重要内脏的损害
SSA
1.颧部红斑 (Malar rash) 2.盘状红斑 (Discoid rash) 3.光过敏 (Photosensitivity) 4.口腔溃疡 (Oral ulcers) 5.关节炎 (Arthritis) 6.浆膜炎 (Serositis) 7.肾病变 (Renal disorder) 8.神经系统病变 (Neurologic disorder) 9.血液系统异常 (Hematologic disorder) 10.免疫学异常 (Immunologic disorder) (与1982年诊断标准的区别是此项中将狼疮细胞阳性改为APL阳性) 11.抗核抗体阳性 (Positive antinuclear antibodies)
不良反应 如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高血压、诱发感染、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质疏松等,应密切监测 常用激素的等效剂量 泼尼松5mg、甲泼尼龙4mg、地塞米松0.75mg 大剂量激素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4~12周,激素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宜尽快减小剂量
临床常用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剂型
半效期*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血常规异常 尿常规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 血生化指标异常:白蛋白,球蛋白,严重肾损害者尿素氮,肌酐 血沉增快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3PPT课件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及治疗3PPT课件
特性
SLE具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皮肤红斑 、关节疼痛、肾脏损伤、血液系统异 常等,且病情呈反复发作和缓解交替 出现。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SLE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 遗传、环境因素(如阳光照射、 药物等)和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发病机制
SLE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免疫细胞 的异常活化和多种自身抗体的产 生,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
提高公众认知
加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
度。
促进早期诊断
通过公共卫生手段,促进疾病的 早期发现和诊断,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 更好的治疗和护理服务。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SLE的发病率在亚洲和白色人种中 较高,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病程与预后
SLE患者的病程差异较大,部分患 者可自行缓解,但多数患者需要长 期治疗,且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
并发症
SLE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包括感染、 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严重影 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0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提高免疫力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 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增 强抵抗力。
控制策略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糖皮质 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以控制病情发 展。
定期复查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心情愉悦。
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的复查,监测病情 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公共卫生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 及治疗3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系统性红斑狼疮概述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与康复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预防与控制

医学ppt课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医学ppt课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免疫调节治疗 针对SLE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未来将有更多免疫调节药物 问世,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达到治疗SLE的目的。
多学科协作 SLE是一种涉及多个器官的复杂疾病,未来多学科协作将 成为SLE研究和治疗的重要方向,通过综合各学科的优势, 提高SLE的治疗效果。
挑战和机遇并存
挑战
SLE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同时部分患者对传统治疗反应不佳,存在治疗抵抗现象,这些都 是SLE治疗面临的挑战。
运动锻炼
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心 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 度劳累。
其他治疗方法
如血浆置换、免疫吸附 等,可用于重症或难治 性SLE患者。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
A
感染
SLE患者免疫系统受损,易感染细菌、病毒等, 感染可能加重病情。
心血管疾病
SLE患者易出现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 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保持个人卫生
注意皮肤、口腔等部位的清洁, 避免感染源。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增强身体免疫力。
定期随访
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检查,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处理方法分享
感染处理
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用合 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
疗。
心血管疾病处理
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 病,选用相应药物进行降压、扩 冠等治疗。
肾脏损害处理
根据肾脏损害程度选用保肾药物、 透析或肾移植等方法进行治疗。
神经系统损害处理
选用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康复训练和 心理治疗等方法改善患者生活质
量。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
患者教育内容设计

系统性红斑狼疮完整ppt课件

系统性红斑狼疮完整ppt课件

03
治疗原则与方法
一般治疗原则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 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
早期诊断与治疗
尽早发现并确诊SLE,及时 启动治疗,以减轻器官损 害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合治疗
采用药物治疗、非药物治 疗及患者教育等多种手段, 全面控制SLE病情。
药物选择及作用机制
糖皮质激素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诊断标准
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或欧洲 抗风湿病联盟(EULAR)/ACR的分类 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免疫学异常及 组织学改变等方面。
诊断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针 对性选择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 合分析结果,确立诊断。
鉴别诊断及相关检查
鉴别诊断
需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风湿性疾病相鉴别,同时排除感染、 肿瘤等其他疾病。
保持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 食;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阳光暴晒、减少接触化学 物质和药物等可能诱发疾病活
动的因素。
处理方法指导
感染处理
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就医,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选用 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和营养支持,促进康复。
心血管疾病处理
血浆置换
通过去除患者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和其他有害物质,达到缓解症状 的目的。
干细胞移植
通过移植健康的造血干细胞,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适用于严重 SLE患者。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SLE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 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PPT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

PPT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

02 红斑狼疮(SLE)的 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性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SLE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患者家族 成员中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增加 SLE的发病风险。
遗传易感性
某些基因变异与SLE的易感性相关, 如HLA-DR2、HLA-DR3等。
环境因素
感染
某些病毒、细菌感染可能触发SLE 的发病,如EB病毒、细小病毒 B19等。
05 红斑狼疮(SLE)的 治疗和预后
治疗原则和目标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控制病情,预 防复发
治疗目标
缓解症状,减轻组织损害,提高生活 质量,延长生存期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和发热
糖皮质激素
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需根据病情调整剂 量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用于控制病情活动,减少激素用量,如环 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针对特定靶点进行治疗,如抗B细胞抗体、 抗TNF-α抗体等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心理治疗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 等情绪问题,提高生活质 量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和 保健,如避免阳光暴晒、 预防感染等
并发症防治
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骨 质疏松等并发症
预后和随访
预后因素
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病情活动度、脏器损害程度等影响预后
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辐射可诱发或加重SLE的皮 肤症状。
药物和化学物质
某些药物(如异烟肼、普鲁卡因胺 等)和化学物质(如硅、石棉等) 可能与SLE的发病有关。
免疫异常
自身抗体产生

系统性红斑狼疮pptPPT

系统性红斑狼疮pptPPT

03
免疫抑制治疗通常与糖 皮质激素联合使用,以 提高疗效并减少激素用 量。
04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抑 制治疗可能增加感染和 肿瘤的风险。
生物治疗
01
02
03
04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单克隆 抗体、细胞因子等,调节免疫
系统功能。
生物治疗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 斑狼疮的某些特定症状,如狼 疮肾炎、神经精神狼疮等。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疲劳、关节疼痛、面部红斑等,严重时可出现肾脏、心脏 等器官损害。
分类
根据病情轻重和受累器官的不同,SLE可分为不同的亚型,如轻度型、中度型和 重度型。
02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与 评估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后确诊 。
诊断流程
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早期筛查与干预
早期筛查
定期进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提高治疗效果。
干预措施
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高危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以降低发病风险。
社会支持与政策保障
特点
SLE可累及皮肤、关节、肾脏、心 血管、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组 织,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SLE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 境、免疫等多个因素,目前尚未完全 明确。
病因
可能包括遗传易感性、紫外线照射、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等,这些因素可 能触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临床表现与分类
理疏导和支持。
康复知识普及
患者及家属应了解系统性红斑狼 疮的相关知识,包括病情发展、 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等,以便更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课件

鳞 屑 丘 疹 样 皮 疹
亚 急 性 皮 肤 型 红 斑




.
23

系 统 性 红
环 形 皮 疹
急 性 皮 肤 型
斑 狼 疮
红 斑



.
24




统 性

红 斑






.
25
从直肠延续
到乙状结肠
弥漫性黏膜
充血、发红

、水肿,糜
统 性
烂红斑呈点

状分布,血
斑 狼
管纹理欠清

晰。上两图
神经系统
肺脏
.
11
浆膜炎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
12
肌肉骨骼






关节痛

肌痛
股骨头 坏死
.
13
神经精神狼疮(NP狼疮)
头痛


精神

障碍




意识
障碍
呕吐 偏瘫
癫痫
.
14
NP狼疮的病理基础
脑局部血管炎的微血栓


心瓣膜赘生物的小栓子





针对神经细胞的自身抗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准-准3 标
定义
9.血液系 a)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或
统异常

b)白细胞减少—两次或两次以上检测<

4000/mm3;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 性
心瓣膜赘生物的小栓子




针对神经细胞的自身抗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13


性 红 斑
雷诺氏 现象


指掌部 红 斑
蝶形红 斑
盘状红斑
面部及 躯干皮

14



统 性






15





性 红




16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手背和甲周红色皮疹
17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非侵蚀性关节炎

狼 疮
造血系统损害
神经系统异常
口腔溃疡
免疫学异常
抗核抗体
32
LUPUS诊断标准(MD+SOAP+BRAIN)
MD
Malar rash Discoid lesions

统 性 红
Serositis Oral ulcer

SOAP
Arthritis
狼 疮
photosensitivity
补体
狼疮带试验
肾活检病理 影像学检查
系血常规 统尿常规 性 血沉 红 斑 狼 疮
抗磷脂抗体 抗核抗体谱
抗组织 细胞抗体
C3 C4 CH50
抗核抗体
SLE50% 代表SLE 活动性
抗核抗体谱
抗dsDNA抗体
抗ENA抗体
诊断 治疗 预后
MRI CT
RNP
Sm
SSA
rRNP SSB
26
狼疮细胞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准-2
准标
定义
6.
a)胸膜炎—病史中有胸痛或经医生证实有胸
浆 膜摩擦音或存在胸腔积液;或
系 膜 b)心包炎—有ECG异常或心包摩擦音或心包
统 性
炎 积液
红 斑
a)尿蛋白—定量>0.5g/24h,或定性>3+;
7.
狼 疮
病 变
肾 脏
或 b)细胞管型—可以是红细胞、血红蛋白、颗
粒或混合管型
8.
a)癫痫—非药物或代谢紊乱所致,如尿毒症
• 外来抗原引起人体B细胞活化.在易感
者因免疫耐受体减弱,B细胞通过交叉
系 统
反应与模拟外来抗原的自身抗原相结 合,并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使之活化,在
性 红
T细胞活化刺激下,B细胞得以产生大

量不同类型的自身抗体,造成大量组织
狼 疮
损伤.
• 致病性自身抗体
• 致病性免疫复合物
• T细胞和NK细胞功能失调
27
抗核抗体:周边型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28
抗核抗体:弥散型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29
抗核抗体:核仁型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30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免疫双扩散
31
LUPUS诊断标准(MD+SOAP+BRAIN)
狼疮的诊断标准
D盘状狼疮
日光过敏
蝶形红斑
浆膜炎
肾脏异常



IC形成 过多(抗 体量多)
因IC的 大小不 当而不 能被吞 噬或排
分低下

7
病理改变
炎症反应和血管异常





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抗体的直接侵袭
血管壁 的炎症 和坏死 继发血栓
局部组 织缺血 和功能 障碍
8
受损器官的特征性改变是:
• 苏木紫小体:细胞 核受抗体作用变性

统 为嗜酸性团块
性 红 斑 狼 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症状的发生率
症状
发生率(%)
疲劳
80~100
发热
﹥80
消瘦
系 关节痛

性 皮肤损害
红 斑
肾脏病变
狼 胃肠道病变
疮 呼吸道病变
﹥60 ~ 95 ﹥ 80 ~ 50 38 0.9 ~ 98
心血管损害
46
淋巴系统损害
~ 50
中枢神经症状
25 ~ 75
(引自 Textbook of Rheumatology,3rd.,New
统 异 常
神 经
、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或 b)精神症状 —非药物或代谢紊乱所致,如尿毒症、酮症35
1997年ARA修订的SLE分类标
准-3 准标
定义
9.血液系 a)溶血性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或
系 统异常 b)白细胞减少—两次或两次以上检测<

4000/mm3;或


c)淋巴细胞减少—两次或两次以上检测<
5
致病性自身抗体
IgG型,与自身抗原有很高的亲和力


抗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减少


抗红细胞抗体 红细胞破坏,溶贫

狼 疮
抗SSA抗体(Ro) 新生儿心脏传导阻滞
抗磷脂抗体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抗核糖抗体 神经精神狼疮
6
致病性免疫复合物
增高的原因有:


清除IC的
性 红 斑 狼 疮
机制如补 体受体或 Fcγ受体 异常或早 期补体成
系 2.盘状红斑 隆起的红斑,附有角质鳞屑和毛囊
统 性
栓,陈旧病灶上可有萎缩性瘢痕
红 斑
3.光过敏
从病史中得知或医生观察到由于对

日光异常反应,引起皮疹

4.口腔溃疡 经医生观察到的口腔或鼻咽部溃疡
,一般为无痛性
5.关节炎
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两个或更多
外周关节,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
或渗液
34
1997年ARA修订的SLE分类标
BRAIN
Blood disorder Renal disorder antinuclear antibody Immunological disorder Neurological disorder 33
1997年 ARA修订的SLE分类标准-1
标准
定义
1.颧部红斑 颧部、扁平或高出皮面的固定红斑 ,常不累及鼻唇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1
主要内容:
• 病因
• 临床表现

•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 诊断和鉴别诊断
红 斑
• 病情的判断
狼 疮
• 治疗
• 预后
• SLE与妊娠
• 狼疮肾炎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统 性
多种
红 斑自身狼来自抗体疮存在
多系 统损 害
3
病因
• 遗传
• 环境因素


• 雌激素





4
发病机制
10
York,1989)

全身症状 皮肤粘膜
干燥 综合征
抗磷脂抗
系 统
体综合征




血液系统

发热, 乏力、 疲倦、 消瘦
SLE
浆膜炎 肌肉骨骼 肾脏
消化系统
心血管
神经系统
肺脏
11
神经精神狼疮(NP狼疮)
头痛

统 性
精神 障碍
呕吐




意识 障碍
偏瘫
癫痫
12
NP狼疮的病理基础
脑局部血管炎的微血栓
手指血管炎
18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手指坏疽
19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鳞 屑 丘 疹 样 皮 疹
亚 急 性 皮 肤 型 红 斑



20

系 统 性 红 斑
环 形 皮 疹
急 性 皮 肤 型







21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22
系 统 性 红 斑 狼 疮
视网膜血管闭塞伴视网膜广泛出血 23
从直肠延续
到乙状结肠
弥漫性黏膜
充血、发红

、水肿,糜
统 性
烂红斑呈点

状分布,血
斑 狼
管纹理欠清

晰。上两图
为直肠,下
两图为乙状
结肠
24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


斑 狼
APS

动静脉
习惯性
血栓形成 自发性流产
25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一般检查 自身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