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心电图室的操作和培训

合集下载

心电图操作知识培训

心电图操作知识培训


锁 腋腋
正 中
骨 中
前中
线
线 线线
2
V3
V
4
5
6
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 电图并及时传输至上 级医疗机构
患者未到,信息先到 ——院前诊断
院前启动 √术前准备 √
知情同意 √ 导管室准备
区域协同急救网络的流程
绕行急诊科及CCU 直接进入导管室
缩短FMC-to-B
4.
建立救治点沟通微信群,及时传输心电图至上级医疗机构
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流程
• 1.对所有疑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应在10min内完成首份心电图并及 时传输至上级医疗机构,
• 2.根据上级医疗机构指引进行相应的医疗处置,完成胸痛中心要求的 时间节点记录和并请记录
谢谢!
心电图操作知识培训
标志性症状是胸痛识别的重点
呈压迫性 紧缩性
烧灼感 刀割样或沉重感
一般位于胸骨后 可放射至颈部、 下 颌 、 上腹部 、肩部、背部或左 前臂
左胸骨或整个胸部
颈部、下颌
肩部、手臂内侧
上腹部
背部
2
胸痛识别的其他症状
少部分人表现为 胸 闷、气急等不适
最为严重的ACS直接表现为心跳骤 停
也就是所谓的“猝死”
除胸痛外还有: 出汗、恶心呕吐、心慌, 甚至眼前发黑、晕厥等
3
什么是心电图?
心电图(ECG)是利用 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 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 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心脏的电活动
传统的十二导心电图机多基于威尔逊(wilson)导联体系,这种 导联体系发展的最熟,也是医学界公认度最高的导联体系

心电图操作的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心电图操作的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心电图操作的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
心电图操作的具体步骤及注意要点可以如下:
步骤1:检查设备
- 确保心电图仪器工作正常
- 准备好心电图电极
步骤2:准备患者
- 告知患者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 帮助患者脱去衣物,以便将心电图电极粘贴在胸部和四肢上
- 清洁皮肤,以确保良好的电极接触
步骤3:粘贴心电图电极
- 以正确的方式将心电图电极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和四肢上
- 胸导联电极通常粘贴在V1至V6导联位置上,右手在V1位置,左手在V2至V6位置
- 四肢导联电极分别粘贴在右手、左手和两腿的相应位置上
步骤4:连接电极与心电图仪器
- 将心电图电极的连线插入心电图仪器的相应插孔中
- 确保插头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
步骤5:开始记录心电图
- 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
- 启动心电图仪器,开始记录心电图
- 在记录过程中,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 记录心电图的时间通常为10秒至几分钟不等
步骤6:结束记录
- 记录完毕后,先关闭心电图仪器
- 卸下心电图电极
- 整理设备,并清洁心电图电极
注意要点:
- 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尽量缩短操作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困扰和危险
- 在选择心电图导联时,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生的指示进行选择- 必须正确粘贴心电图电极,并确保电极与患者皮肤的良好接触,以获得准确的心电图信号
- 在记录心电图之前,应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避免有干扰因素的出现
- 心电图记录完成后,要及时关闭心电图仪器,并整理好设备
-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心电图岗前培训课件

心电图岗前培训课件

*右房扩大*
*左房扩大*
*左心室肥大*
*右室肥厚*
谢谢
❖ 胸前导联系统—反映心脏水平面情况 包括:V1、V2、V3、V4、V5、V6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三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 与正常值
心电图波形组成:
P波
PR段 ST段 TP段
QRS波群
P-R间期
T波
QT间期
U波
P波
mV〔肢导联〕
mV〔胸导联〕
方向:窦性心律
*正常窦性心律*
从一份心电图我们可以获知什么?
❖ 心律失常 ❖ 心肌梗死与心肌缺血 ❖ 心房、心室肥大 ❖ 其他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二联律*
*房性早搏*
*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颤抖*
*心室颤抖*
*急性下壁心肌堵塞*
*急性前间壁心肌堵塞*
心电图
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 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 的曲线图形。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心电图例如
一、导联体系
导联: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
联线与心电图机电流计的正负极相连,这
种记录心电图的电路连接方法。
双极肢体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电路连接方式
胸前导联
T波
形态:两支不对称,上升支平缓,下降支陡 方向:I、II、V3-V6导联直立,avR倒置
其余可直立、平坦、倒置、双相
振幅:QRS波群直立的导联,T波电压应超过同一
导联R波的十分之一
QT间期
正常范围:

心电图操作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心电图操作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借助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远程心 电图检查和诊断,为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 机构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多学科融合
个性化服务
心电图检查将与心血管内科、急诊科等多 学科紧密融合,形成综合性的心血管诊疗 体系。
针对不同人群和疾病类型,提供个性化的心 电图检查方案和服务,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 有效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波形识别
P波、QRS波群、T波等各 波形的特点及意义。
操作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环境准备
确保室内环境安静,温 度适宜,避免电磁干扰

患者准备
患者应处于平静状态, 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波
动等。
设备检查
检查心电图机电源、电 极、导联线等是否完好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注意事项
操作前核对患者信息, 向患者解释检查过程及 配合事项,取得患者合
感谢您的观看
T波
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电位变化,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 一致。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 的1/10。
U波
代表心室后继电位,U波出现提示存在低血钾或心肌缺血 等情况。
02 心电图机操作规范
心电图机结构与功能介绍
主要结构
包括记录器、放大器、滤 波器、电源等部分。
功能特点
能够捕捉心脏电活动信号 ,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 波形图,用于评估心脏功 能。
量、更换药物种类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监测药物副作用
03
某些药物可能对心脏电生理产生影响,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及
时发现并处理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等副作用。
06 心电图操作培训总结与展 望
本次培训成果回顾与总结
培训目标达成

心电图操作培训计划

心电图操作培训计划

心电图操作培训计划一、前言心电图(ECG)是临床医生进行心脏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重要工具。

正确的心电图操作和解读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本培训计划旨在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心电图操作和解读的水平,提升临床诊断能力。

二、培训目标1. 理论知识:掌握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包括心脏解剖学和生理学、心脏电生理学、常见心电图波形和诊断标准等。

2. 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心电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正确的接电和导联的贴法、心电图信号的获取和记录等。

3. 病例分析:能够独立解读心电图,诊断心脏疾病,分析不同波形的意义和临床表现。

4. 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心电图操作习惯,确保操作规范,结果准确。

三、培训内容1. 理论知识培训1.1 心脏解剖学和生理学1.2 心脏电生理学1.3 心电图波形和诊断标准1.4 心脏疾病的心电图特征2. 操作技能培训2.1 心电图仪器的结构和原理2.2 心电图导联的贴法和接电方式2.3 心电图信号的获取和记录2.4 常见错误导联的技术分析3. 病例分析3.1 不同心脏疾病的典型心电图表现3.2 心电图异常波形的诊断和分析3.3 病例分析的实战演练四、培训方法1. 理论讲授:借助多媒体、PPT等教学手段,讲解心脏解剖学、心脏电生理学、心电图波形和常见疾病的心电图特征等理论知识。

2. 实操培训:在专业的心电图仪器上进行操作演练,学习正确的导联贴法和接电方式,掌握心电图信号的获取和记录。

3. 病例分析:通过临床真实案例进行病例分析,训练学员独立解读心电图,诊断心脏疾病。

4. 网络学习:提供网络课程和论坛,供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增强培训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五、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共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为一周。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理论知识培训,包括心脏解剖学和生理学,心脏电生理学等。

- 第二阶段:操作技能培训,学习心电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 第三阶段:病例分析,实战演练,掌握不同心脏疾病的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室培训计划

心电图室培训计划

心电图室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全面提高心电图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能够应对常见心电图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状况。

二、培训对象本培训对象为心电图室工作人员,包括心电图室主任、技师、护士等相关人员。

三、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为期三天,具体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天: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第二天: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第三天: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四、培训内容1.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概念和作用- 心电图仪器的结构和原理- 心电图信号的特点和参数- 心电图的常见异常现象和诊断2. 心电图检查操作规程- 心电图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心电图检查的准备工作- 心电图导联的选择和布置- 心电图检查的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3. 心电图异常诊断和分析- 心电图异常信号的判断和识别- 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分析-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及诊断- 心电图检查中的突发状况处理4. 心电图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心电图仪器的日常维护方法和周期保养- 心电图仪器的故障排除和处理- 心电图仪器的安全操作规范五、培训形式本培训将采用理论教学、实际操作、案例分析和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员深入理解心电图检查的知识和技能,并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培训教师将采用讲解、示范和PPT演示等多种形式,向学员介绍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和检查操作规程,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心电图检查观念和方法。

2. 实际操作学员将分成小组,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并由培训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帮助学员掌握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和讨论培训教师将提供一些典型的心电图异常案例,让学员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加深其对心电图异常的诊断和分析能力。

七、培训评估1. 知识考核在培训过程中,将定期进行知识测试,检查学员对心电图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培训。

心电图室住培医师培训计划

心电图室住培医师培训计划

心电图室住培医师培训计划一、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心电图室住培医师是指在心电图室获得规范化系统培训的医师,主要负责心电图的采集、分析和报告。

心电图是一项常见的检查项目,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培养专业的心电图室住培医师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心电图室住培医师需要掌握临床心电图采集、分析和解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心电图服务,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心电图室住培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水平,符合临床需求,提高心脏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二、培训的内容和流程1. 培训内容(1)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包括心电图的基本原理、生理学知识、常见心电图波形及其诊断意义等。

(2)技术操作培训:包括心电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心电图的采集技巧、操作规范等。

(3)临床实践培训:包括对心电图结果的解读、分析和报告撰写等。

(4)实际操作演练:通过模拟病例和真实病例的操作演练,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2. 培训流程(1)入职培训:新入职的心电图室住培医师需要接受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的培训,熟悉工作流程和规范。

(2)持续培训:定期组织心电图室住培医师进行持续的培训,更新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水平。

(3)实践锻炼: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

三、培训的方式和方法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课程、培训手册等形式,向心电图室住培医师传授基础理论知识。

2. 技术操作培训:通过实际操作演练、模拟病例操作等形式,提高技术操作能力。

3. 临床实践培训:在临床工作中,指导心电图室住培医师实际操作,提升临床实践能力。

4. 督导指导:由资深医师对心电图室住培医师进行实际操作督导和指导,及时纠正操作不当,并传授医疗经验和技巧。

四、培训的评价和考核1. 培训评价:包括听课情况、参与程度、理解程度等方面的评价。

2. 技能考核:通过模拟病例操作、真实病例操作等形式,对心电图室住培医师的技能进行考核。

心电图室规培培训计划

心电图室规培培训计划

心电图室规培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心电图室规培培训旨在培养和提升心电图室规培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心电图室规培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方法,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心电图室规培工作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心电图室规培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和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心电图室规培技术人员,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专业领域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1. 心电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心电图的起源和发展-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指标- 心电图的解译和分析方法2. 心电图的标准操作流程- 心电图仪器的使用和调试- 心电图的导联安排和测量操作- 心电图数据的记录和保存3. 常见心电图的分析与识别- 正常心电图的特征和判读- 不同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变的心电图表现4. 心电图异常的处理和应对策略- 心电图检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心电图检测中的干扰和错误的排除方法- 不同异常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和处理流程5. 心电图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心电图仪器的日常维护方法- 心电图仪器的故障排除方法- 心电图仪器的定期检修和保养计划6. 典型病例讨论和实践操作- 对典型心电图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和操作技巧训练四、培训形式1. 理论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专家讲座等形式,为学员介绍心电图室规培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2. 实践操作:组织学员进行心电图仪器的操作演练和病例分析讨论,培养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

3. 现场考察:安排学员参观心电图室规培工作现场,亲身感受心电图室规培的实际操作流程和工作情况。

4. 考核评估:对学员进行定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五、培训周期本次培训为期一个月,安排每周培训四天,每天八小时,共计128小时。

六、培训要求1. 学员应具备相关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适应本次培训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段弓背向上抬 高
T波倒置
动态演变!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
1.心梗急性期的传统分期
缺血性T波 急性期 损伤性ST段
坏死性Q波 亚急性期 T波演变
坏死性Q波 慢性期 坏死性Q波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
1.心梗急性期的传统分期 缺血性T波
急性期 损伤性ST段 坏死性Q波
亚急性期 T波演变 坏死性Q波
主要原因:
✓ Q波出现较晚(平均9小时,6-14小时) ✓ 为了减少梗死面积,诊断要提前,治疗检出要提前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
2.医学的进步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 就心肌梗死而言:从确定期提前到进展期,已经把减少心肌 梗死死亡率的被动做法提高到减少梗死面积的主动做法
进一步:将从减少梗死面积提高到ACS发生后预防梗死 预防梗死的意义有两方面: ①慢性缺血-不稳定心绞痛时期,预防 ②急性缺血事件发生后,迫使其流产,降级到心绞痛
心电图
心电图室的操作和培训
心电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联及其安放
肢导联: Ⅰ、Ⅱ、Ⅲ avR、avL、avF
胸导联:V1-V6 V7-V9 V3R-V5R
肢导 联
右手腕---红色 左手腕---黄色 左脚腕---绿色 右脚腕---黑色 (如果绿色和 黑色的电极夹 在一起,夹在 哪只脚腕都可 以)
胸导联
V1:胸骨右缘第4肋间。 ---红色 V2:胸骨左缘第4肋间。 ---黄色 V3:V2 与V4连线的中点。---绿色 V4: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 棕色 V5:左腋前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 -黑色 V6:左腋中线与第5肋间的交点--紫色
II 、III、 aVF导联 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期心肌梗塞--前壁 高侧壁
前间壁心肌梗塞
广泛前壁心肌梗塞
急性心梗鉴别诊断
一.急腹症 (如 急性胃炎、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等伴有胸闷胸痛症状)
♣需及时跟进的检查 1、复查心电图 2、血清心肌酶学检查 3、心内科会诊
急性心梗鉴别诊断
二.早期复极综合征、急性心肌炎、急性心 包炎鉴别。
1、连接导联线
✓ 导电良好 ✓ 医患沟通患者配合 ✓ 肢导联 ✓ 胸导联
2、观察机器设定参数 ✓ 定标 1mv ✓ 走纸速度 25mm/s
每个导联至少描记3个完整的心 动周期
➢描记完毕后应马上在图纸上注明
姓名 年龄 性别 检查日期和时间 导联名称 结合临床进行分 析
避免伪差干扰
确保导电良好、皮肤接触良 好、安静
必要时使用抗干扰键
认真操作 思想集中!
定标 1MV 纸速 25mm/s
✓每个导联3-5个波 ✓必要时加做长II(或 V1)导联 ✓病人信息
正常心电图 定标1mv
1
2左右手错接
右位心
① 镜像右位心 ② 右旋心 ③ 心脏右移
右位心
镜像右位心
✓ Ⅰ导联P、QRS、T波倒置; ✓ Ⅱ与Ⅲ ,aVR与aVL导联图形互换; ✓ aVF导联图形不变; ✓ V1-V6导联波形似正常人的V2、V1-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急性期心电图的再分期 • A.超急性期(高尖T波) • B.进展期或急性早期(ST段升高) • C.确定期(Q波出现)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
♣ ST段抬高出现的时间:
超急性期T波改变出现后,坏死性Q 波出前
♣ 心电图显著的ST段抬高是急性心梗最 具有临床意义的心电图,然据此不能 确定心梗的诊断但高度提示发生了心 梗!
V6R导联序列图形,自右向左均呈rS型, rS振幅逐渐减小。
心肌梗死
• 定义
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和坏 死,称为急性心肌梗死(AMI)
• 发生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其他病因 偶见于外伤、冠状动脉的先天性缺
陷、梅毒性主动脉炎等引起心肌梗死
•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出现异常Q波
(Q波时间>0.04秒,振幅>同导联 1/10R波)
♣ ③有意义的ST段抬高是指两个以上相邻导 联J点后的ST段抬高,抬高的幅度需 ≥0.2mv(胸导)或>0.1mv(肢导)。
♣ ④胸痛伴ST段抬高能高度提示发生了心梗, 为了及早开始再灌注治疗,挽救存活心肌, 可以不等心肌生化标志物结果证实心肌梗 死则可开始治疗,由于ST段抬高心电图表 现的心梗病人为红色血栓形成的冠脉完全 闭塞,故适合做冠脉介入治疗
慢性期 坏死性Q波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
1.心梗急性期的再分期 缺血性T波 ——1.超急期
急性期 损伤性ST段 ——2.进展期 坏死性Q波 ——3.确立期
亚急性期 T波演变 坏死性Q波
慢性期 坏死性Q波
急性期再分期的重要意义
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总在不断深化,急性期再分期符 合这一规律,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急性心梗的分型已从Q波或非Q波型变化为ST段抬高或 非抬高型 实质,是从急性期的心梗确定期提前到急性进展期
室速的临床心电图分类
尖端扭转型室速
✓是一种多形性室速. ✓每隔3-20个心搏,QRS波便围绕基线扭转其主
三.心绞痛 四.急性肺动脉栓塞 五.主动脉夹层
泰昌2017B,2019B,2028B,皇威205C.208B,303C等等,相对高档
急性心梗诊断注意点
临床病史 心电图动态演变
心肌缺血-ST段压低伴T波倒置(中医)
冠状T波
心绞痛
--ST段压低
变异型心 绞痛
-ST段抬 高!
室性心动过速VT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V7---V9
V3R---V5R
开机
光电-6951E
换纸 、 确定电源灯亮
1、连接导联线
✓ 导电良好 ✓ 医患沟通患者配合 ✓ 肢导联 ✓ 胸导联
2、观察机器设定参数 ✓ 定标 1mv ✓ 走纸速度 25mm/s
• 1.被检查者不要精神紧 张,呼吸要均匀,仰卧 位,肌肉放松。 2.为减少皮肤导电阻力, 放置电极板部位要用清 水或酒精涂沫,电极板 要与皮肤接触良好。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
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
♣ ①ST段抬高除急性心梗,还可在很多临床情 况时出现,例如变异性心绞痛、早复极综合 征、急性心包炎等。所以胸痛患者的ST段 抬高仅能高度提示发生了心肌梗死,但仍 不足以确定心梗的诊断,此期心梗的最终 诊断有赖于心肌生化标记物的升高。
♣ ②抬高的ST段可以自然演变性回落,也可 经再灌注治疗后回落,及早有效的再灌注 治疗可使抬高的ST段迅速回落,并且部分 病人可能不发生心肌坏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