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word文档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CO2
活动活二动2:二氧验化碳证实验二室制氧取化与性碳质 的性质
注意事项: 1、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使用酒精 灯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不要碰倒酒精灯, 加热的试管口要对着无人的方向。
2、实验操作要规范,如倾倒液体药品、 滴管的使用、给液体加热等。
活动活二动2:二氧验化碳证实验二室制氧取化与性碳质 的性质
实验3
实验4
石蕊溶液
向试管中通入 二氧化碳
蒸馏水
将通入的二氧化 碳的试管加热
小组活动代2 二表氧化归碳实纳验室总制取结与性现质象
3.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Βιβλιοθήκη CO2 + Ca(OH) 2
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H2O +CaCO3
现象 通入二氧化碳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色,加热后红色变成紫色。
(2)展示照片
活动2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活动活四动2 :二氧分化碳享实验与室制交取与流性质
活动2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请你谈谈今天实验课的收获。
活动2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2、伸入集气瓶内的导 气管应接近瓶,有利于 排净空气。
活动2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
连仪 查气 器 密性
加大 理石
加稀 盐酸
收集 气体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合作活动探2 二究氧】化碳实活验动室制一取与:性质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性质
1、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 2、实验过程中老师要抓怕、投屏,希望
温馨提示:1.澄清石灰水有了明显变化后,即停止通入气 体; 2.实验结束后,请取下橡皮塞,盖好瓶盖,谢谢!
活动2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目的:1.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观察和验证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

实验原理:二氧化碳(CO2)是一种由一份碳原子和两份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我们可以通过碳酸与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中通常使用的碳酸酸是碳酸氢钠(NaHCO3),它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个烧杯,将适量的NaHCO3固体盛入其中。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然后将盐酸溶液倒入烧杯中,注意盛放NaHCO3的烧杯应放置在实验室通风的台子上。

3.观察实验现象,用一根湿润的玻璃棒盖住烧杯口,然后将玻璃棒插入瓶中的一小段蜡烛或火柴,将蜡烛火焰放在瓶中,火烧完时再重新点火试验。

4.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在烧杯中可以发现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盐酸与NaHCO3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当我们用湿润的玻璃棒盖住烧杯口时,二氧化碳气体无法逸出,导致了气体在烧杯中聚集。

当我们将蜡烛火焰放在瓶中时,火焰会熄灭,这是由于二氧化碳气体对火焰的氧气供应造成了阻碍。

实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气味的气体。

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仅通过观察气体本身来判断是否存在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气体在空气中较重,因此可以安全地将它装在干燥的瓶中,并使用盖子封闭。

3.二氧化碳气体会对火焰熄灭起到抑制作用。

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具有较高的密度,会排挤空气中的氧气,造成火焰领域的氧气不足。

实验安全提示:1.在进行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室良好的通风环境。

2.盐酸(HCI)为强酸,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应佩戴实验室安全护目镜和手套。

3.实验过程中使用的烧杯、玻璃棒等实验用具应放置平稳,避免翻倒,以及注意火的使用安全。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取了二氧化碳气体,并观察到了它对火焰的熄灭作用。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无足够氧气时,会抑制火焰的燃烧。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H2O + CO2 = H2CO3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 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又变为紫色。 结论:碳酸不稳定,又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方程式:
H2CO3 = H2O + CO2
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3)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 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的性质:倾倒二氧化碳
1)在烧杯中点燃一只短蜡烛,并固定好, 小心地将二氧化碳沿着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 观察蜡烛熄灭情况。
现象: 蜡烛熄灭。
结论: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的反应 2)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蒸馏水,然后各滴 入1~2滴石蕊溶液。。 现象:溶液变紫。 将其中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 化碳,观察现象,并与静置试管中溶液颜色对比。 现象: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溶液变红。 结论: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结论:
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拓展实验
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可乐)中含 有二氧化碳?
固液常温型 向上排空气法
5)验满方法 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 6)检验方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 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操作步骤: 1)连接装置;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装药品(先固后液);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5)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验满。 现象: 燃着的木条熄灭。 结论: 集气瓶中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 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报告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学习,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过程,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目的】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双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胶头滴管【实验步骤】(一)制取二氧化碳1、连接装置2、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3、装入药品:先加入,再加入,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试管口,看到的现象: ,开始收集。

4、用向排空气法收集,把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瓶口,火柴收集满。

玻璃片盖上放好。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组实验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1)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2mL滴石蕊溶液,现象是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现象是说明 ____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现象是原因是化学方程式为2、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3、把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步骤: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

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现象: ___________结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材通过详细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性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基本操作技能,对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细节上可能还存在问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2.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验证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室用具:试管、酒精灯、镊子、滴管、集气瓶等。

2.实验试剂: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等。

3.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步骤,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实验安全。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讨论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教师引导学生从化学角度看待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性质。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实验报告-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 实验名称: CO 2实验室制法及性质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实验目的:1.练习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的基本操作2.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用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石灰石 稀盐酸 石蕊溶液 石灰水 水 木条 阶梯蜡烛 试管 烧杯 火柴 集气瓶 玻璃片 带胶塞的导气管 锥形瓶 长颈漏斗 集气瓶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实 验 步 骤实 验 现 象结论、解释 或 化学方程式1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仪器,并将导管一端用弹簧夹夹住,从长颈漏斗注水至长颈漏斗内有一段水柱如果没有气泡冒出;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应重新塞紧或更换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用2向锥形瓶中先加入几块石灰石,塞好带导管的橡胶塞,再加入没过长颈漏斗底口的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3用_________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用__________放在集气瓶____检验二氧化碳集满。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将收集的一瓶CO 2 注入有阶梯蜡烛的 烧杯中,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验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收集一软质塑料瓶二氧化 碳,并加入约1/3体积的 水,振荡,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 色石蕊溶液中,观 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7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 水中,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评语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 同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实验名称:CO2实验室制法及性质指导教师:___________实验目的:1.练习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气体和检验气体的基本操作2.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并用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教案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教案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本实验是对前面学习的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性质的验证的巩固,在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实验中,本实验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

它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在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收集方法等思路和方法,又加强了学生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锻炼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课题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讨论、阅读、实验方案等探究式学习,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解释收集到的信息——得出结论”整个参与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认识体会过程性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求实、创新、严谨、合作的科学品质,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

2.继续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激发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制取及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制取时的注意事项。

教具准备烧杯、集气瓶、量筒、胶头滴管、胶皮管、单孔、双孔橡胶塞各一个、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等。

课前预习1.实验室制取CO2常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 CaCl2+H2O+CO2↑。

2.制取步骤:(1)连接盐酸);(3)固定装置:把试法收集气体;(5)验满:用装置。

新课导入前面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答并板演。

进行新课知识点一、制取二氧化(1)实验原理:CaCO(2)实验装置:如图图1①发生装置:由于该反不需要加热,其发生装置应②收集装置:CO2能溶集。

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3)实验步骤:(简记装置气密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过程】1. 制取二氧化碳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装药品(先装大理石,后注入稀盐酸) ③ 连接仪器并固定装置 ④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⑤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装满集气瓶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在锥形瓶内装入大理石 ③ 连接仪器并固定装置 ④ 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 ⑤ 用向上排空法收集二氧化碳 ⑥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先夹紧胶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当长颈漏斗下端管口 浸入水下后,长颈漏斗中的水不再下降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在锥形瓶内装入大理石 ③ 连接仪器并固定装置 ④ 向分液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并打开开关 ⑤ 用向上排空法收集二氧化碳 ⑥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3) 如图,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石 蕊溶液,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将其中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 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并与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比 较。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现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二氧化碳性质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课堂练习
5. 下列是制取、收集并检验CO2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
A. 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B. 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 丙图装置可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CO2气体溶于水 D. 丁图中为了检验CO2,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石灰水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课堂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2.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实验用品】
实验仪器: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

其他用品:蜡烛、木条、蒸馏水、火柴。

【实验步骤】
1.制取二氧化碳
(1)按照如图所示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右侧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较好。

(2)装药品:先在试管里放入几块大理石(或石灰石),然后小心地注入15 mL稀盐酸;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观察到试管中有气泡冒出。

(3)收集气体并验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过一会儿,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用玻璃片盖住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备用。

2.二氧化碳的性质
(1)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

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如图所示,观察到蜡烛熄灭。

这一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能与水反应:如图(Ⅰ)所示,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石蕊溶液,可观察到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为紫色。

将其中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并与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观察到的现象是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不变,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中溶液变为红色。

如图(Ⅲ)所示,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又变为紫色。

(3)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问题与交流】
1.收集二氧化碳时,没有收集满一瓶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①装置漏气;②药品用量不足等。

2.怎样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打开汽水瓶盖,塞上带有导气管的橡胶塞,振荡,将瓶内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突破
(青海中考)某校九年级(3)班的几个同学利用鸡蛋壳制取二氧化碳并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1)B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2)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D处烧杯中下层(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大于空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写出A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 CaCl2+H2O+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