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题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心理试题题库大全及答案

心理试题题库大全及答案

心理试题题库大全及答案1. 问题:什么是心理学?答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2. 问题: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是什么?答案: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的驱动力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

3. 问题: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答案: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语言和解决问题等。

4. 问题: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答案: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的。

5. 问题:什么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答案: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主张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内在的心理过程。

6. 问题:自我效能感理论是谁提出的?答案: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

7. 问题: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案: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行为和人格可以通过几个基本的特质来描述和预测。

8. 问题:什么是社会认知理论?答案:社会认知理论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强调观察学习、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感在行为和人格发展中的作用。

9. 问题:什么是心理测量学?答案:心理测量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涉及心理特质和能力的测量和评估。

10. 问题:什么是心理治疗?答案:心理治疗是一种专业的治疗过程,旨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

11. 问题:什么是心理应激?答案: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挑战或威胁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12. 问题: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答案: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面对焦虑和内心冲突时,无意识地采取的心理策略,以保护自我免受伤害。

13. 问题:什么是认知失调?答案: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产生的心理不适。

14. 问题:什么是依恋理论?答案:依恋理论是关于婴儿和照顾者之间情感联系的心理学理论,强调这种联系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15. 问题:什么是正念冥想?答案:正念冥想是一种心理训练方法,旨在帮助个体通过集中注意力和接受当前经验来提高意识和减少压力。

心理学必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必考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必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心理现象B. 生物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A. 实验法B. 调查法C. 观察法D. 所有以上答案:D3. 弗洛伊德是哪个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4. 下列哪项不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教育心理学D. 物理心理学答案:D5. 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是什么?A. 认知、情感、行为B. 生理、心理、社会C. 个体、群体、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6.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威廉·詹姆斯B. 卡尔·罗杰斯C. 亚伯拉罕·马斯洛D. 弗洛伊德答案:A7. 情绪智力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霍华德·加德纳B. 丹尼尔·戈尔曼C. 让·皮亚杰D. 阿尔伯特·班杜拉答案:B8. 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莱昂·费斯汀格B.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C. 菲利普·津巴多D. 罗伯特·西奥迪尼答案:A9.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罗杰斯D. 让·皮亚杰答案:A10. 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约翰·鲍尔比B. 玛丽·艾因斯沃斯C. 哈里·哈洛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案例研究法答案:ABCD2.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哪些?A. 临床心理学B.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社会心理学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概念?A. 认知B. 情绪C. 动机D. 人格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认知理论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A. 个体差异B. 学习C. 记忆D. 社会行为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心理学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过程C. 个体心理特征D. 个体心理与行为答案:D2.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D. 人文科学答案:C3. 心理学之父是()。

A. 弗洛伊德B. 威廉·冯特C. 皮亚杰D. 斯金纳答案:B4.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5.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

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认知心理学D. 以上都是答案:D6. 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是()。

A. 认知B. 情感C. 行为D. 以上都是答案:D7. 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水平是()。

A. 神经科学水平B. 个体水平C. 群体水平D. 以上都是答案:D8.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9.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过程C. 个体心理特征D. 个体心理与行为答案:D10.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认知心理学D. 以上都是答案:D1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12.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过程C. 个体心理特征D. 个体心理与行为答案:D13.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认知心理学D. 以上都是答案:D14.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15.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过程C. 个体心理特征D. 个体心理与行为答案:D16.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B. 人的生理结构C. 社会现象D. 动植物行为答案:A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它探讨个体如何感知、思考、感觉和行动。

2. 下列哪个理论不属于心理学的主要理论?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量子力学答案:D解析: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与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无关。

二、填空题1. 弗洛伊德是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答案:精神分析解析: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潜意识、压抑、梦的解析等概念。

2.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_________提出的。

答案:莱昂·费斯汀格解析:莱昂·费斯汀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减少他们的认知之间的不一致。

三、简答题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什么是社会学习理论?答案:社会学习理论是由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该理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四、论述题1. 论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答案: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它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改进上,比如通过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来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授学生有效的记忆和思维技巧。

五、案例分析题1. 案例:小明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表现不佳,之后他开始避免参加任何数学相关的活动。

请分析小明的行为可能受到哪些心理学理论的解释?答案:小明的行为可能受到以下心理学理论的解释:- 归因理论:小明可能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自己的能力不足,从而导致了避免行为。

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心理现象B. 行为表现C. 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D. 社会现象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集体无意识答案:D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卡尔·罗杰斯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莱昂·费斯汀格D. 阿尔伯特·班杜拉答案:C4. 下列哪个选项是情绪智力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A. 情绪识别B. 情绪表达C. 情绪调节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什么?A. 形成自我认同B. 发展亲密关系C. 获得自主性D. 解决信任与不信任的冲突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们在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念。

答案: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认为情绪和行为问题是由不合理或扭曲的认知引起的。

通过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认知,可以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

三、论述题1. 论述情绪智力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

答案: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它在个人发展中极为重要,因为它影响人际交往、决策能力、压力管理以及领导力等。

高情绪智力的人通常能更好地处理社交关系,更有效地应对压力,并且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结束语:心理学是一门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科学,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还指导我们如何更健康、更有效地生活。

通过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次考试题库及答案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心理学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B. 认知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C. 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D.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答案:B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潜意识属于以下哪个结构?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潜意识答案:D3.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注意力B. 记忆C. 情绪D. 学习答案:C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一项属于最基础的需求?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D5. 以下哪个理论是由卡尔·罗杰斯提出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智和行为的科学。

它涵盖了从大脑的生物化学过程到复杂的社会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感知、认知、情绪、动机、人格、发展、健康、异常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

2. 解释什么是“认知失调”,并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认知失调是指个体在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信念、态度或行为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

例如,一个人可能既想保持健康,又不愿意放弃高热量的食物。

这种矛盾会导致认知失调,个体可能会通过改变其中一个信念或行为来减少这种不适。

三、论述题1. 论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并说明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包括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冲突,如果个体在某个阶段的冲突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可能会导致成年后的心理问题。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理解人类潜意识和心理疾病的成因方面。

结束语:通过本次复习试题的练习,我们对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还能在教育、医疗、咨询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心理学考试题库和答案

心理学考试题库和答案

心理学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科学。

A. 生理现象B. 心理现象C. 社会现象D. 文化现象答案:B2.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

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B. 结构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C. 认知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D. 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答案:A3.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弗洛伊德B. 冯特C. 詹姆斯D. 斯金纳答案:B4.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

A.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B. 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C. 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D. 观察法、访谈法、个案研究答案:A5.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A. 情绪和动机B. 思维和行为C. 感觉和知觉D. 认知过程和结构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教育心理学D. 工程心理学答案:ABCD7.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A. 描述心理现象B. 解释心理现象C. 预测心理现象D. 控制心理现象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A. 个体的心理过程B. 群体的心理过程C. 动物的心理过程D. 人类的心理过程答案:ABD9.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个案研究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A. 教育B. 医疗C. 企业管理D. 司法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答案:错误1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人类的心理现象。

()答案:错误1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答案:正确14. 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描述和解释心理现象。

()答案:错误15. 心理学的研究不涉及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答案: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情感、动机、人格等心理过程,以及个体心理发展、社会心理、心理障碍和治疗等。

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诞生标志是哪本书的出版?A. 《梦的解析》B. 《心理学原理》C. 《感觉心理学》D. 《精神分析引论》答案:C2. 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行为主义理论?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荣格D. 詹姆斯答案:B3. 以下哪个概念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A. 自我实现B. 条件反射C. 潜意识D. 精神分析答案:A4. 以下哪项属于认知心理学的范畴?A. 感觉B. 知觉C. 情绪D. 记忆答案:D5. 以下哪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焦虑症状?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系统脱敏疗法答案:D6. 以下哪个心理学家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A. 马斯洛B. 赫尔C. 霍夫曼D. 费斯廷格答案:A7.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社会心理学?A. 从众B. 偏见C. 亲密度D. 领导力答案:C8. 以下哪个心理学家提出了“三元人格理论”?A. 艾森克B. 弗洛伊德C. 荣格D. 詹姆斯答案:A9. 以下哪种心理疾病属于神经症?A. 精神分裂症B. 抑郁症C. 强迫症D. 焦虑症答案:D10. 以下哪个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A. 认知行为疗法B. 精神分析疗法C. 人本主义疗法D. 电磁疗法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2.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我、自我、超我3. 荣格提出的心理类型理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外向感觉型、内向感觉型、外向思维型、内向思维型4.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5.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3.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5.绝对感受阈限:指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6.差别感觉阈限:就是指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的量.7.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

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9.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0.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1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

12.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13.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14.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15.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6.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17.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8.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9.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0.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21.原型: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头脑中可形成“原型”22.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23.智力:就是使人能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即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观念、处理新情况和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24.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

25.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26.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

27.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28.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

29.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30.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31.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

32.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33.气质: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言语速度、思维速度)、强度(如情绪体验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长短)和指向性(如内向或外向)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34.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包括勤劳、懒惰、坚毅、怯懦、慷慨、正直、谦虚。

35.人际关系: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36.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37.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

38.社会抑制: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降低的现象。

39.社会惰化:指的是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的倾向。

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社会逍遥、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懈怠。

40.社会促进: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41.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

42.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

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43.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

思考题:1.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什么?(时间、人物)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

2.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1)测量与描述学习的心理状况与发展水平(2)解释与说明教育情景中的心理现象与问题(3)预测与控制教育主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3.心理现象的结构图4.判断个体行为与心理是否异常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1).主客观世界一致。

比如一个人说他听到或者看到什么,而实际上并没有,说明他主客观不一一致,可能有幻听,幻想之类的。

2).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一致。

比如一个人遇到开心的事,而却用低沉的语言,不开心的情绪向别人讲述这件事,就说明是不一致的。

3).人格相对稳定5.心理学三大势力的主要代表人物答: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6.理解感知觉的区别答:感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两者的区别如下:(1)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总和。

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2)感觉仅依赖于感觉器官,而知觉依赖于多种器官的联合活动。

(3)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经验知识(4)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7.视觉、听觉的适宜刺激8.常见的社会知觉效应有哪些?答:社会知觉效应:Ⅰ。

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在人际知觉中,第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总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Ⅱ。

晕轮效应,也称光环作用: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的清晰、鲜明的印象,总会掩盖对他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

“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Ⅲ。

刻板印象,或刻板化,也叫定型化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类人的稳固的看法Ⅳ。

近因效应:指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的影响9.理解感觉的各种心理效应10.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答:(一)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的整体性(三)知觉的理解性(意义性)(四)知觉的恒常性1.大小恒常性2.形状恒常性3.明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11.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答:1、强度律事物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清晰感知刺激物的绝对强度、相对强度同样重要2、差异律对象与背景差异越大,感知越清晰教学语言、教材展示、3、对比律将显著不同、对立、有对比意义的东西放在一起突出对象的性质4、活动律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容易感知教学语言、教材展示5、组合律形成整体的对象更易被感知将对象组合、编排、形成系统6、协同律各种器官分工合作,协同活动,提高观察效果学生学习做到“五到”7、新奇律新奇的东西总是容易吸引人的注意避免与课堂无关的东西分散注意力12.注意的特点是什么?答: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

13.注意有哪些种类?答: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4.注意的品质包括哪几个方面?答: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1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①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的范围因注意对象的特点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②活动的性质和任务:活动的任务不同,注意的范围也不同③个体的知识经验:注意对象越具有内在联系,越为个人经验所熟悉,注意范围就越大16.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哪些?答: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如:电脑打字盲打打毛衣不用看17.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答:2.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依靠间接兴趣的支持抗干扰的能力(1)采取措施,消除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2)培养坚强的意志,发展自我控制能力18.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答: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产生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②人的主观原因:需要和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知识经验与期待19.记忆的三个系统是什么?各自在保持时间和记忆容量方面有什么特点?20.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规律是什么?对我们的记忆有什么启示?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速度先快后慢,遗忘数量先多后少。

启示:我们在复习时,从过程上来说,根据遗忘的曲线,复习应该及时,新内容复习间隔短,旧内容复习间隔慢慢加长。

21.试述如何从记忆的信息编码、存储提取三方面来提升自己的记忆力。

答:1、信息编码,也就是说如何识记,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有明确的识记目的、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相结合、集中识记与分散识记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多种感官并用。

2、存储,也可以说是保持,方法:复述、过度学习、复习(及时复习、清晨起床和睡前复习、把握好复习时间间隔、试图回忆、过电影)。

3、提取,包括再认和回忆,方法:联想追忆法、推理促进法、再认助忆法。

4、结合亲身经历再加以论述22.联系实际分析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来组织学生复习答:(1)记忆就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2)在长时记忆信息提取时候会发生遗忘现象,从艾宾浩斯的遗忘实验可以知道,遗忘的规律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影响因素有以下:①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②学习的程度③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④识记者的态度。

(3)以上记忆的规律启示我们在组织学生复习时,从过程上来说,根据遗忘的曲线,复习应该及时,新内容复习间隔短,旧内容复习间隔慢慢加长;从学生个体来说,应该培养其对学习良好的态度和认知,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从复习材料来说,记忆的材应该重点突出,利于学生注意集中,内容清晰有条理,分成一定的信息组块,利于学生记忆,一次学习中复习数量适宜,不能贪多求快,重要的内容安排在材料首部分或者末部分;从复习方法上来说,运用视觉的、听觉的各种材料,调动各个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提出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材料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