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论文固定资产管理的论文

合集下载

施工企业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论文

施工企业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论文

浅析施工企业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摘要:由于施工企业工作场所不固定,设备随项目经常流动,项目部临时性较强,机构和组成人员经常变动,导致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管理。

本文结合中石化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出了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固定资产资产管理施工企业资产全生命周期1.概述固定资产就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且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施工企业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运输设备、机器设备及其他设备等。

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涵盖资产的规划、调研、采购、验收、使用、维修、报废、处理等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施工企业主要是以野外工程施工为主,生产环境恶劣、固定资产数量多、使用部门多、资产流动及分散。

通过树立全新的资产全方位、全范畴、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建设涵盖施工企业自用全部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资产管理共享体系,改变各部门分散、独立管理的局面,实现“集中式”管理。

由各个要素功能的简单相加转变为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密切合作,使资产价值管理部门、实物管理部门、使用单位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始终保持密切协作、及时沟通,从综合考虑全局性、实用性出发,树立资产管理工作要为全局服务的新理念。

2.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现状目前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主要是从公司总部统一购置、核算及管理。

资产使用单位是资产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公司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对自有资产设备(包括房产、土地等)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对进入项目施工的设备负有检查和监督使用的责任。

项目部作为临时机构,对进入项目现场的所有设备,包括分承包单位的设备,负有管理、监督、检查的责任。

各单位设备管理人员对现场设备使用管理进行指导和检查,确保符合公司有关规定。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题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摘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是一个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固定资产的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于各大领域,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固定管理系统亦是如此。

以往固定资产员由于缺乏适当的软件而给其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本论文所介绍的便是一个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以方便在固定资产安排和固定资产管理上的工作任务。

本论文主要介绍的是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整个设计过程。

第1章的绪论包括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现状;第2章平台简介包括JBuilder2005和SQL Server数据库的介绍;第3章系统分析,需求分析,数据流与数据字典,功能需求;第4章系统设计部分包括系统总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第5章是系统实现部分包括程序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系统的测试;论文最后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SQL Server数据库 C/S结构Abstract: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enterprise units indispensable part It is an enterprise units for the policy makers and manager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herefore, fixe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provide users with sufficient information and efficient means of inquiry. But there has been the use of traditional artificial approach in the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information, This mode of administration, there are many drawbacks, such as : lowefficiency, poor security, the other over the long term. will have a lot of documents and data, which identify, update and maintenance caused a lot of difficulties. As computer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develop, computers for all major areas, and to people's live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In fixed management system is reflected. Members of the previous fixed assets due to the lack of appropriate software, which bring to their work a lot of inconvenience. This paper is presented in a fixed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to facilitate the arrangements in fixed assets and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of the tas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ixed-asset management system throughout the design proces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of topics including the background,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hapter 2 Introduction including JBuilder2005 platform and SQL Server database introduced; Chapter 3 analysis, demand analysis, data flow and data dictionary,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Chapter 4 of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system design, the module design, database design; Chapter 5 is a systematic process to achieve include design, the various functional modules in the system, system testing; Finally, the paper of the conclusions, thank references. Keywords :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SQL Server databaseclient-sever structure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选题的背景 (1)1.2目的和意义 (1)第二章平台简介 (2)2.1开发平台和技术简介 (2)2.2J BUILDER2005工具简介 (3)2.3MVC开发模式简介 (4)2.4JDBC技术简介 (6)2.5数据库平台介绍 (10)2.5.1SQL SERVER 数据库 (10)第三章系统分析 (10)3.1需求分析 (10)3.2功能需求 (10)3.2.1 管理员登录 (10)3.2.2固定资产信息管理 (11)3.2.3人员信息管理 (11)3.2.4资产的领用 (12)3.2.5资产的归还 (12)3.2.6资产信息浏览和查询 (12)3.3数据字典 (12)第四章系统设计 (15)4.1系统总体设计 (15)4.2功能模块设计 (21)第五章系统实现 (25)5.1程序设计 (25)5.1.1设备管理模块 (26)第六章系统测试 (33)6.1测试的任务与目标 (33)6.1.1测试的任务 (33)6.1.2测试的目标 (34)6.2测试方案 (34)结论 (35)参考文献: (36)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背景某公司业务不断发展,人员越来越多,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压力逐渐增大,需要建立数据库和使用软件系统来进行管理。

强化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强化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论文

强化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摘要】生产设备是企业从事施工生产的重要生产工具和手段,是生产要素和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标志,也是企业展现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保证企业生存和稳步发展的基础。

而现代企业如要在市场竞争中更好和生存,管理创新对其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而因国有施工企业在传统管理模式和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其设备管理工作仍面临着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比如管理者对项目部现场设备管控力度弱化,设备完好利用率低以无法确保生产能力快速提高,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本文作者结合近五年来,在水利铁路项目管理实践,从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创新设备管理方法和手段,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效益和控制设备增量盘活存量,并实现资源在企业间有序流动且优化配置设备,以加快承建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项目能良好履约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有偿;体系;核算;激励;约束1 改革传统管理方式因为生产设备作为工程施工主要技术手段,是制衡企业安全经济承建工程的关键因素。

而国有施工企业的传统设备管理方式已落后于现代工程施工要求,表现在:设备自管自用、配置“大而全”,既不经济又不合理,又增加项目施工成本;设备没有按系统、专业化统筹配置,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使有限投资达不到预期效果,企业间设备调剂困难,使用效率低下,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设备管理监控体系不严,维修保养工作缺乏有效指导监督,缩短设备正常使用寿命,导致固定资产流失严重;同时设备提取折旧执行平均年限法按月计提,如钢模台车、衬彻机等专用大型设备,在工程中标施工期内新购置使用,如果不能全部提完折旧和费用的话,当设备转移时就出现很长闲置期,需要改装后才能继续使用,财务部所掌握帐面会计数据信息,就与设备实际技术状况相比较就不符合了,这样既影响到设备后期使用,又使项目经营管理考核数据失真。

虽然企业一直强调并重视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项目部也一再注重设备的管理和使用,避免产生“重使用,轻保养”现象。

民营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论文

民营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论文

民营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摘要】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一般都占有较大的比例,特别是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保证,但是目前由于许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缺乏固定资产有序管理。

因此建立一套简便、高效的管理手段,对维护固定资产安全、完整和提高固定资产使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一、民营企业资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政府部门大力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对民营企业技改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方面劳动力用工紧张,劳动力成本急升,企业也意识到不改变原来生产模式,不更新落后设备,不提高劳动效率,企业的产品就会缺少市场竞争力。

近年企业也加大了设备的更新改造的步伐,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有新的认识,也建立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1.家底不清,账实不符,会计控制相对薄弱(1)资产状况掌握不清:目前大多民营企业主都缺少财务方面的意识,对财务报表最关注的是销售额的多少,利润的多少,而对固定资产方面,极少问及,间接导致会计人员忽视固定资产的管理核算。

(2)账实不符:有些民营企业,部分固定资产如汽车、笔记本、电脑等,经常在母子公司之间进行调拨,但财务账上未进行处理,导致账实不符。

(3)会计核算不符合规定:如固定资产更新或维修新增的资产,没有登记入账;有的房屋已竣工,而基建工程款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未结算,账上未进行结转,资产未在账面上反映,有的已报废、毁损、淘汰的资产未及时办理处置核销手续等,资产没有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置。

另新旧会计准则衔接不到位,对外出租建筑类资产,没有按新准则规定作投资性房地产处理。

就笔者单位情况来看,在近年资产清查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部分固定资产的更新,母子公司的资产调拨等业务,财务账上还正常处理;发现大量的电子产品因更新换代淘汰而闲置于仓库,甚至有些已没有实物,但账面却仍在正常的核算;还有对下属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进行检查的时候发现,原列在固定资产的几处房产,当年已经对外出租,财务账上没有进行相应的固定资产的转出,按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转入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本科毕业论文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本科毕业论文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本科毕业论文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发展和运营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设计和开发一个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旨在提升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和精确度。

本文首先分析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现有管理方法的局限性,然后提出了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需求和目标,并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原理。

最后,通过实际案例的实施和测试,验证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引言固定资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持久使用并不易变现的资源,如土地、厂房、机械设备等。

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大多依赖人工操作,存在着管理效率低、数据准确性差等问题。

因此,设计和开发一个高效、准确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固定资产是企业在经营中投入较大的资源,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效管理固定资产可以提高生产、运营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优化利润结构。

同时,合理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资产丢失、损坏等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因此,科学、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现有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的局限性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大多依赖人工操作,存在着许多局限性。

首先,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

其次,人工操作容易出现数据丢失、遗漏等问题,导致固定资产数据的不准确性。

此外,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方法缺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功能,不利于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4.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需求和目标基于以上问题和局限性,本文提出了设计和开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需求和目标。

首先,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入库、领用、归还、报废等环节的管理和追踪。

其次,系统需要提供灵活的统计和分析功能,以便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此外,系统应具备权限管理、数据安全和备份等功能,确保固定资产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摘要:建筑施工企业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有较大比例,所以建筑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相对于其他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将对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强化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策略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建筑市场。

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升自身的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

而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日常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管理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行发展。

为了有效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应当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其中固定资产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一)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完善建筑施工企业项目部或者下属分公司完成建筑施工项目,他们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设备购买自主权,但由于相关制度的执行缺乏必要的保证,使得很多固定资产购置制度无法得到落实,所以经常在购买机械时产生卡片账与实际数量不符合、技术资料档案不健全、卡片账不健全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企业固定资产年底清查会因缺乏必要依据而难以有效进行。

此外,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会在固定资产管理出现问题时发生无人负责的问题。

(二)固定资产投资盲目性大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都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申请购进固定资产,经过设备管理部门审核和企业领导审批就可以购买。

但是很多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常常会考虑项目的利益,没有站在整体的角度充分研究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进而引发了盲目购置、重复建设的问题,最终造成了企业大量资源的浪费。

(三)固定资产利用率低,流失严重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调配、维修、保养、报废等环节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缺乏统筹规划和科学论证,导致很多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的现象存在于工程项目中,工程竣工后这些固定资产由于技术升级等原因而被闲置,进而使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大幅降低。

固定资产管理的论文

固定资产管理的论文

固定资产管理的论文固定资产管理的论文浅谈固定资产管理摘要固定资产作为部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进行正常运作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特点及管理难点、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措施以期能进一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固定资产是单位为了行政管理目的而持有的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运管部门的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直接参与运输监管的车辆、运输设备、通信及传导设备、供电系统及自动化设备等单位监管用的主要设施、器具和工具等。

固定资产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资料它在单位运输管理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固定资产的显著特点是在运管监管中能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保持其实物形态其价值则随着生产经营活动逐步转移。

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单位管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着重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固定资产是运管部门运作的主要物质基础约占部门资产的48其规模大小和先进的程度决定着运管部门的日常正常运作和后续的发展。

单位固定资产有其特点尤其是设备资产品种门类多十分繁杂不易管理。

为此单位不断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有效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较好地保障了运管业务工作的开展。

固定资产管理的论文1、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单位对固定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成立了以资产管理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一是制作“固定资产登记明细帐”载明固定资产的名称、品种、数量、购置金额、购置时间、保管部门和保管人、移交人、接收人、移交时间等情况二是督促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办理本部门固定资产和其它物品的领用、保管等工作三是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每年底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清查。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

固定资产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

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利用先进管理技术,引进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经验,提高固定资产的合理使用,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问题;对策固定资产在企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

虽然我公司结合自身特点以及资产管理的需要制定了一套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但现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1.固定资产的概述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能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

对于生产经营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只要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就可以认为是固定资产,而对单位价值不加以限制;对于非生产经营领域中使用的固定资产,期限要长于两年,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被认定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济效益。

它为公司的持续经营提供了保证,是管道施工的主要生产物资,而且固定资产的性能、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公司的施工量、建设质量、以及施工成本。

2.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2.1管理机制问题目前,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亟待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手段及管理方式落后,仍然处于静态管理阶段。

2.2管理责任不够明确公司固定资产现行管理方法出现管理职能模糊,各职能部门越过资产管理部门,各施其责,直接代替或者取代了资产管理的职能,资产管理部门有责无权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其资产管理职能没有得到完整的发挥。

2.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待完善(1)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

随着基层单位的合并或者拆分,固定资产的调动较频繁,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账实不符,核算不实。

(2)统一管理缺乏对机组的制约机制及责任激励机制。

如焊接车在机组中使用,因为机组仅是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并且对其也缺乏责任激励机制,致使机组缺乏保证焊接车安全完好的意识和责任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论文固定资产管理的论文浅谈地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摘要:地铁公司固定资产是完成地铁运输生产的重要物资技术基础。

本文通过对地铁公司固定资产的特点及管理难点、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措施,以期能进一步加强地铁公司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关键词:地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使用年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地铁行业的固定资产一般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直接参与营运生产的车辆、机械动力设备、运输设备、线路及隧道、通信及传导设备、供电系统及自动化设备等营运生产用的主要设施、器具和工具等;或者是使用期限超过二年,并且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的非营运生产用设备。

固定资产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固定资产的显著特点是在生产经营中,能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保持其实物形态,其价值则随着生产经营活动逐步转移。

搞好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着重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截止到2010年8月底,公司一号线固定资产757593万元,固定资产卡片9668张。

固定资产是地铁的主要物质基础,约占一号线地铁资产的98%,其规模大小和先进的程度决定着地铁运行水平高低和后续的发展。

地铁固定资产有其特点,尤其是设备资产,品种门类多,十分繁杂,不易管理。

为此,公司不断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有效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较好地保障了地铁运营业务工作的开展。

1、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公司对固定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

成立了以总经理任组长,常务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门(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由归口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及业务部门(中心)资产管理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一是制作“固定资产登记明细帐”,载明固定资产的名称、品种、数量、购置金额、购置时间、保管部门和保管人、移交人、接收人、移交时间等情况;二是督促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办理本部门固定资产和其它物品的领用、保管等工作;三是加强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每年底对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清查。

2、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针对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在认真做好日常物资采购、验收、领取、发放、盘存保管等基础工作外,财审部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关于印发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的通知》,制定了《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资产报废处置管理办法》。

3、规范管理程序一是规范配置、入账手续。

各业务部门凡需增加固定资产的,应先提交书面申请,经领导审批后,方可统一配置、购置。

固定资产购置后,由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小组验收后交部门中心使用部门确定专人负责保管。

二是规范领用、交还程序。

人员离岗或调离本单位时,一律将本人使用的资产与工作小组资产管理人员办理书面移交手续。

4、落实管理责任坚持“谁使用、谁保管,谁损坏、谁赔偿”的原则,将每件固定资产的保管责任落实到各个使用部门,再按实际情况将责任定位到具体人员。

各部门对固定资产不得擅自处理,固定资产需报废、更换、变更的,由负责管理使用的部门提交书面处理意见报公司领导研究批准后,由工作小组统一按公司规定的程序报批处理。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1、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虽然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部门和分工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使用单位和财务部门配合不够,固定资产的增加、调拨和清理报废工作虽然能按一定的工作流程进行,但由于在时间上没有严格的限制,单据流转速度慢,造成财务入账时间滞后。

有的固定资产因责任部门工作失误,造成资产重复进账、漏进或串线(一号线与新线)等现象。

2、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支出不能合理均衡反映将固定资产购置的价值一次性计入支出,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使得支出不能合理均衡反映,波动很大。

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一般都在5-10年,房屋建筑物这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更长,这样的会计处理使固定资产的支出可能在某些年份支出很大,在某些年份支出较小,影响了企业支出的真实性、可比性,无法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有些固定资产已经使用了几年,但账面价值还是固定资产原值,影响了固定资产及时更新改造。

3、对固定资产的大修、改良支出没有相应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在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中,对房屋建筑物的大修、对设备的改造,一般由使用、归口管理等部门负责,维修改造完工验收结算后,财务部门按照结算结果进行核算,直接作为维修支出处理。

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没有进行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加登记和会计核算,造成固定资产实物价值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不相符。

三、创新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对策选择1、加强学习,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企业内部资产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由财务部门牵头编写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了解固定资产从购入、保管、转移到报废的一系列处理程序,知晓固定资产卡片的主要内容。

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不仅要学习财会业务知识,而且应学习生产知识,熟悉生产技术设备,经常深入现场了解资产的使用、变动情况,加强与实物管理部门、保管使用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资产的变动情况。

在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方面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第一,提高业务理论素质。

资产管理人员除了应该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及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掌握本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

第二,提高政治素养,培养资产管理人员的全局意识和责任心。

资产管理人员不能仅满足于本部门的需要,更应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出发,从提高企业资本运营效率出发,树立“企荣我荣、企衰我耻”的观念,增加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

第三,提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

主要包括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敏锐的洞察分析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开拓能力等。

具有上述能力,可以在资产日常管理中及时发现问题,了解症结所在,向领导者提出改进资产管理的建议,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最大限度的扩张、增值,以有限的资源取得无限的收益。

2、严格固定资产采购的管理企业要管好固定资产,除了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外,还应严格固定资产采购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第一,预算控制。

每年的投资预算都要慎重考虑,经过细致论证后才可以获批。

实际的业务环境变化很快,即使有了年度的投资预算,在实施每一项具体的投资计划前,仍然需要由业务部门提出具体的投资采购申请,以获得最新的评估。

第二,对于预算外的投资,更需要结合业务情况,谨慎考虑。

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因为投资与费用不同,一项投资的效益往往要在今后的许多年才能显现出来。

所以在实际的公司审批中,对投资一定要设立比费用更为严密的体系与流程。

第三,具体的采购与付款。

在这一层面上,同样必需有严格的流程。

主要指所有的采购与付款必需有合格的单据来支持。

如同存货的采购一样,固定资产也一定要对合同或订单、收货情况(包括质量验收)、及发票进行三单审核,才能办理入帐及付款手续。

同时在固定资产到货验收,开始使用前,还需要加贴固定资产标签,标签上的信息与财务固定资产帐上的信息要保持一致。

现实中,这一环节的问题非常多,主要是因为在这一环节控制不力,导致产生了大量的帐外资产和不良会计信息。

因此,财务固定资产会计岗位人员必需与各个部门保持良好沟通,时时宣传与讲解固定资产管理方法,并亲自对固定资产的验收、位置、使用部门等进行核查。

3、严格固定资产的处置流程固定资产无论是报废,还是进行转让,都必需有严格的程序与文档资料支持。

财务人员应现场监查处理过程(包括事前对报废资产的核对),财务部门不能仅凭一纸获批的报废申请就直接对固定资产进行了报废的帐务处理,并不认为对实物的处置监查是自己的工作,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就不可能将固定资产帐务处理清楚。

实际上业务部门很可能将申请报废的固定资产先找个仓库一放,之后许多年无人问津,致使仓储费用增加,且白白损失掉了提前变卖的机会与价格。

财务部一定要对报废的过程与文件进行确认后,才能在帐务中进行报废的处理。

这是非常重要的。

要知道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最容易产生腐败,是许多“小金库”的来源。

4、严格固定资产的使用固定资产的使用完全属于公司内部事务。

如果说“采购”和“处置”涉及到成本与收益的控制,“用”则更关注的是效率问题。

要想“用”得明白、“用”得高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财务部资产管理人员要与公司各中心、归口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员们建立起紧密的联系,通过他们的报告来掌握公司资产状态。

在职责分工上,财务必需定期提供给各中心、归口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员所辖的资产清单,让其了解公司固定资产帐目情况,以便各中心、归口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员进行跟踪与盘点,对不符事项进行报告。

这样的定期自查是非常必要的一种管理手段,在此基础上财务人员再进行小范围抽查。

财务人员还要与各中心、归口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共同来解决固定资产转移、分拆、集合等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并付诸于文字流程,使得固定资产帐目能与资产实际状态保持一致。

第二,每年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查。

有了第一项的工作基础,这一工作做起来会非常得心应手。

需要牢记的是:所有的投资都要在未来才能带来收益。

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善而带来的浪费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要重视并且实际地投入力量去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千万不要因为几年或几十年的分摊期而忽略任何一笔投资。

哪怕只是很小的金额。

5、正确、及时地计提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财务问题,还是个重要的税务问题。

因此,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计提。

计提折旧的主要因素是原价、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年限。

在计提折旧时应首先注意:计提折旧的范围、计提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年限的确定等有关规定。

计提折旧的方法一般应采取直线法。

经有关部门批准还可选用工作量法,以及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加速折旧法。

上述各种方法要注意对比各自的优缺点。

按照这样的会计处理使每一个会计期间的费用支出可以比较均衡地反应出来,报表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会计信息,及时提供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信息。

6、固定资产大修理、改良支出需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对于无论是负责房屋建筑物大修理还是设备改良的使用部门、归口管理部门都要本着使企业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在房屋建筑物完成改造,设备改良完成进行工程结算时,应将改造、改良工程的支出作为相应的固定资产价值的增加,同时在财务部门办理报增固定资产的手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