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_YB9082_97_讲座第一讲总则及应用_方鄂华

合集下载

第八章钢骨混凝土

第八章钢骨混凝土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③钢骨上下翼缘均处于弹性状态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2)钢骨截面处于偏心受拉状态; RC截面处于偏心受压状态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2、偏心受压正截面的受力分析 (1) 进行截面的受力分析需要的方程: ①力的平衡条件; ②变形相客条件; ③钢筋、钢骨、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8.4 构造措施
详见《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138-2001以 及《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 1、梁柱节点 几种梁柱节点构造形式: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受弯构件,偏压构件正 截面受力时,当保证构件两端可靠连接时,截面的 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1、纯弯截面的受力情况 (1) 钢骨部分可能出现的三种应力状态 ①钢骨部分离中性轴远的上、下翼缘(也可能包括 部分腹板)均进入屈服。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②钢骨下翼缘(也可能包括部分腹板)进入屈服, 上翼缘仍处于弹性状态。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3、 常用的截面形式: (1) 梁
如果下翼缘宽于上翼缘,多出面积按受拉钢筋考虑。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2)柱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3 ) 墙
第八章 钢骨混凝土梁/柱截面受力分析及设计
8.2 钢骨混凝土梁、柱正截面的受力特点及受 力分析

第9章钢骨混凝土结构

第9章钢骨混凝土结构
一般可比纯钢结构节约钢材达50%以上。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
使构件的承载力大为提高; 实腹式钢骨的钢骨混凝土构件,受剪承载力有很大 提高,大大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性能。正是由于这一 点,钢骨混凝土结构在日本得到广泛的应用; 钢骨架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可以利用它承受施 工阶段的荷载,并可将模板悬挂在钢骨架上,省去 支撑,这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如 在多高层结构的施工中不必等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就 可以继续进行上层施工。
• 完全粘结梁: – 充满型型钢混凝土梁以及型钢虽然偏置在截面 受拉区、但设置了足够数量抗剪连接件的梁
• 非完全粘结梁: – 型钢偏置在截面受拉区而未设置抗剪连接件的 梁
• 设计中应避免采用非完全粘结梁
9.4.2 受弯承载力计算的简化叠加法: 1)一般叠加方法: • 型钢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由型钢截面承担的受
对滑移;
2)不考虑混凝土抗拉强度; 3)取受压边缘混凝土极限压应变0.003,相应的最大压应力
取混凝土轴心受压强度设计值
4)型钢腹板的应力图取为拉、压梯形应力图形。设计计算 时,简化为等效矩形应力。
5)钢筋应力等于其应变与弹性模量的乘积,但不大于其强 度设计值
(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 把型钢翼缘作为纵向受力钢筋考虑,破坏时上、
欧洲
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国家的工程设计人员为满 足钢结构的防火要求,在钢柱外面包上混凝土, 称为包钢混凝土(Encased Concrete)结构。
起初,包钢混凝土柱仍按钢柱设计。
40年代后开始意识到外包混凝土对提高钢柱刚度 的有利作用,考虑折算刚度后仍继续沿用钢柱设 计方法。该方法一直沿用,并编制到1985年欧洲 统一规范EC4《组合结构》。
日本
20世纪20年代,在一些工程中开始采用SRC结构。 1923年在东京建成的30m高全SRC结构的兴业银 行,在关东大地震中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坏,引 起日本工程界的重视。

钢骨混凝土本科培训课件

钢骨混凝土本科培训课件

2/6/2021
钢骨混凝土本科
4
型钢混凝土构件分类
型钢混凝土构件根据采用的部位主要分为梁、柱 及剪力墙三种,梁、柱截面形状如图所示。
2/6/2021
钢骨混凝土本科
5
型钢混凝土构件根据型钢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 两种,截面形状如图所示。格构式型钢混凝土结构 受力性能较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差。
2/6/2021
2/6/2021
钢骨混凝土本科
3
1.型钢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历史
型钢混凝土定义
在型钢周围配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后,使型 钢部分与钢筋混凝土部分成为一体,这种组合构 件称之为型钢混凝土构件,又称SRC构件。采用 型钢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成为钢骨混凝土结构。
早期的型钢混凝土外包混凝土主要是作为钢 构件的保护层。
我国1997年由冶金工业部颁布了《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YB 9082-97),2002年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又 颁布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28-2001)
这些规范和标准都对钢骨混凝土结构的推广和应用起着重 要的意义。
2/6/2021
钢骨混凝土本科
13
4.型钢砼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
当 1h01.25x,2h01.25x时 : Maw[12(1222)(12)2.5(1.25)2]twh02fa Naw[2.5(12)]twh0fa
2/6/2021
钢骨混凝土本科
37
2.型钢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
型钢混凝土梁的受剪破坏形态
采用实腹式钢骨的钢骨混凝土梁,其剪切破坏形态,主 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根据中和轴的位置,型钢混凝土受力情况分为 以下三种情况:
2/6/2021
钢骨混凝土本科

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及应用_3

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及应用_3

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及应用- 结构理论简介:简介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并通过工程实例,着重说明其设计思路,及节点构造和有关施工技术要求,特别是在大跨度梁构件中可与宽扁梁结合一起应用。

关键字:钢骨砼梁正截面承载力裂缝宽度节点构造一、前言由砼包裹型钢做成的结构被称为钢骨砼结构(也称劲性砼结构),在日本应用最为广泛,研究和试验也最多。

这种结构被简称为SRC结构,现在已和钢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以及钢筋砼结构并列为五大结构之一。

其中实腹式钢骨砼构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节约钢材、提高砼利用系数、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钢骨砼梁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具体说明其计算和使用,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二、结构特点及计算方法钢骨砼梁是钢梁和钢筋砼梁二者的组合结构,实腹式钢骨通常采用工字形、口字形,截面材料的选用主要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其屈服强度不宜过大,伸长率应大于20%;钢筋砼按照“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要求实施。

钢骨砼梁的正截面强度各国的计算方法很不相同。

前苏联“劲性钢筋砼结构设计指南CN3-78”假定型钢和砼成为一个整体,能够一致变形,几乎完全套用钢筋砼结构的计算方法。

日本“钢筋砼结构计算标准”把钢筋砼梁的抗弯能力和型钢的抗弯能力叠加得到钢骨砼梁的抗弯能力,两种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型钢梁能否与钢筋砼形成一个整体。

现行“钢骨砼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在实腹式钢骨砼梁的计算方法上主要参考了日本计算标准,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对称配置钢骨砼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M≤Mssby+ MrcbuM为弯矩设计值,Mssby为梁中钢骨部分的受弯承载力,Mrcbu为梁中钢筋砼部分的受弯承载力。

当受拉翼缘大于受压翼缘的非对称钢骨截面,则可将受拉翼缘大于受压翼缘的面积作为受拉钢筋考虑,考虑粘结滑移对截面承载力的影响,砼抗压设计强度以fc代替fcm。

钢骨混凝土

钢骨混凝土

第6讲:组合结构(钢骨混凝土) 6-32 四、钢骨混凝土柱
钢骨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 N ≤ ϕ f A + f ' A' + f A c c sy s ss ss
(
)
第6讲:组合结构(钢骨混凝土) 6-33 四、钢骨混凝土柱
钢骨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偏心受压(强度叠加法)
ss rc N ≤ N cy + N cu ss rc M ≤ M cy + M cu
二、组合梁
叠合面上的纵向 剪力和栓钉计算 假定: 同一剪跨区内的各 栓钉所承担的剪力 是均有的(柔性)。 状态1: = Af V 状态2: = bce hc f ce V
第6讲:组合结构(钢骨混凝土) 6-24
二、组合梁
连续组合梁的应用及问题 正弯矩区:计算同简支组合梁; 负弯矩区:不考虑混凝土翼板的作用,但考虑翼板有效 宽度内受拉钢筋的作用。 负弯矩区钢梁的平面外稳定问题?中间支座的复杂受力 问题? 计算实际上是一变刚度梁。
rc M css = M − M y 0 ss b)当 N > N c 0 时,钢骨部分仅承受轴向压力,钢筋混凝 土部分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为
N crc = N − N css 0 M crc = M
第6讲:组合结构(钢骨混凝土) 6-38 四、钢骨混凝土柱
钢骨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简化叠加法) 第二种情况: c) 当 N < N tss 时,钢筋混凝土仅承受轴向拉力,钢骨部 0 分的轴力和弯矩设计值为
二、组合梁
组合简支梁的设计(两种受力状态): 极限状态下,中和轴位于钢梁截面内
M ≤ bce hc f cm y + Ac fy1

配置工字、十字形钢骨的钢骨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精)

配置工字、十字形钢骨的钢骨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精)

图 1 截面应变
把图中有下标 k 的各标准值用其设计值近似代替 , 可得
到最外侧受拉钢筋比钢骨翼缘先屈服的条件:
c \ ( 1 - EssPEs ) ( 1 - NbPB1 ) h0
( 1)
式中, 各符号的 意义见 我国现 行规范[1,2] , 下同。以 C60 级 混
凝土,Ò级钢筋和钢骨 ( Q235 钢 板) 为例, Ess = 10- 4 , Es = 115 @
我国钢骨混 凝 土柱 常用 的 钢骨 率 是 5% ~ 8% , 近 似取 f ss = 10f c, 则钢骨对轴压比 限值的贡献为 0154f ss A ssP( f c bh ) = 0127~ 01 43。当抗震等级为三级, 采用 Ò 级钢筋时, 钢筋混凝 土柱的轴压 力限 值是 1162A1 Nb = 01 891, 配 置 5% ~ 8% 的钢 骨后, 其轴压比限值 nss = 1116~ 1132, 提高了 30% ~ 48% 。
B1 x
h0ss
b,k
-
1
E ss, kEcu, k
A ssf
式中, A ssf为 2 块钢骨翼缘的总面积; N ssw, k 为钢骨腹 板的轴向 合力 , 由图 3 所示的应力图形, 知:
图 2 绕强轴受弯的钢骨混凝土柱应力应变
图 3 钢骨腹板应力
N ssw ,k = [ af ss,k + 015d( Rss,k + f ss,k ) ] tw
图。 由轴向力的平衡条件, 有:
E N u,k = C0 +
A siRsi, k + N ss, k
( 2)
式中 C0 )) ) 受压区混凝土部分承担的轴力标准值;
A s i 、Rs i,k ) ) ) 沿截面高度中部 的任 一纵向 钢筋 截面面 积及

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及应用

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及应用

一、前言由砼包裹型钢做成的结构被称为钢骨砼结构(也称劲性砼结构),在日本应用最为广泛,研究和试验也最多。

这种结构被简称为SRC结构,现在已和钢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以及钢筋砼结构并列为五大结构之一。

其中实腹式钢骨砼构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节约钢材、提高砼利用系数、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钢骨砼梁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具体说明其计算和使用,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二、结构特点及计算方法钢骨砼梁是钢梁和钢筋砼梁二者的组合结构,实腹式钢骨通常采用工字形、口字形,截面材料的选用主要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其屈服强度不宜过大,伸长率应大于20%;钢筋砼按照“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要求实施。

钢骨砼梁的正截面强度各国的计算方法很不相同。

前苏联“劲性钢筋砼结构设计指南CN3-78”假定型钢和砼成为一个整体,能够一致变形,几乎完全套用钢筋砼结构的计算方法。

日本“钢筋砼结构计算标准”把钢筋砼梁的抗弯能力和型钢的抗弯能力叠加得到钢骨砼梁的抗弯能力,两种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型钢梁能否与钢筋砼形成一个整体。

现行“钢骨砼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在实腹式钢骨砼梁的计算方法上主要参考了日本计算标准,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对称配置钢骨砼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M≤Mssby+ MrcbuM为弯矩设计值,Mssby为梁中钢骨部分的受弯承载力,Mrcbu为梁中钢筋砼部分的受弯承载力。

当受拉翼缘大于受压翼缘的非对称钢骨截面,则可将受拉翼缘大于受压翼缘的面积作为受拉钢筋考虑,考虑粘结滑移对截面承载力的影响,砼抗压设计强度以fc代替fcm。

由力矩平衡公式ΣM=0,力平衡公式ΣX=0可得:fcAc=fyAs+Nss , Mu≤fcAc(hos+hoc)-Nss(hos-hoss)+MssAc:受压区砼的面积,hoc、hoss、hos分别为受压区砼的合力点、钢骨中心以及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

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及应用_2

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及应用_2

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及应用- 结构理论摘要:简介钢骨砼梁结构设计,并通过工程实例,着重说明其设计思路,及节点构造和有关施工技术要求,特别是在大跨度梁构件中可与宽扁梁结合一起应用。

关键词:钢骨砼梁正截面承载力裂缝宽度节点构造一、前言由砼包裹型钢做成的结构被称为钢骨砼结构(也称劲性砼结构),在日本应用最为广泛,研究和试验也最多。

这种结构被简称为SRC结构,现在已和钢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以及钢筋砼结构并列为五大结构之一。

其中实腹式钢骨砼构件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节约钢材、提高砼利用系数、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主要介绍钢骨砼梁的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通过工程设计实例,具体说明其计算和使用,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二、结构特点及计算方法钢骨砼梁是钢梁和钢筋砼梁二者的组合结构,实腹式钢骨通常采用工字形、口字形,截面材料的选用主要是依据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其屈服强度不宜过大,伸长率应大于20%;钢筋砼按照“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要求实施。

钢骨砼梁的正截面强度各国的计算方法很不相同。

前苏联“劲性钢筋砼结构设计指南CN3-78”假定型钢和砼成为一个整体,能够一致变形,几乎完全套用钢筋砼结构的计算方法。

日本“钢筋砼结构计算标准”把钢筋砼梁的抗弯能力和型钢的抗弯能力叠加得到钢骨砼梁的抗弯能力,两种方法不同之处在于型钢梁能否与钢筋砼形成一个整体。

现行“钢骨砼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在实腹式钢骨砼梁的计算方法上主要参考了日本计算标准,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对称配置钢骨砼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结果偏于保守。

M≤Mssby+MrcbuM为弯矩设计值,Mssby为梁中钢骨部分的受弯承载力,Mrcbu为梁中钢筋砼部分的受弯承载力。

当受拉翼缘大于受压翼缘的非对称钢骨截面,则可将受拉翼缘大于受压翼缘的面积作为受拉钢筋考虑,考虑粘结滑移对截面承载力的影响,砼抗压设计强度以fc代替f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