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和拔管的麻醉刘进现任主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转化神经科学中心主任共47页文档

合集下载

华西麻醉科刘进: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科主任?

华西麻醉科刘进: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科主任?

华西麻醉科刘进: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科主任?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科室的发展。

想要做好医疗服务,作为科室“掌门人”的科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最直接的管理者,只有科主任给力,才能让一个科室形成战斗力,提升服务效率,切实解决老百姓的看病难题。

连续10年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中国医院最佳专科综合榜》排名全国第一,说一句“华西医院最牛的科室是麻醉科”不为过。

作为科室掌门人,麻醉科主任刘进多年来在管理团队上,也有一套自己的宝典。

如何当好科主任,如何与院领导进行沟通,如何在内部进行友好协作?在2019年7月5日开展的《科主任大讲堂》现场,刘进主任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管理经验……科主任要开“4S店”作为部门负责人,特别是临床学科的科主任和大型平台科室的主任,我要做的工作,从大的方面要满足这些需求:第一、医院的改革、社会及病人的需求;第二、医院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第三、科室员工的需求。

病人和社会是什么需求?病人来看各种各样的医生,看各种各样的病,他们共同的需求是一样的。

他认为自己有病了,寿命不如自己的同龄健康人,或者生活质量低于自己的同龄健康人。

所以,他们来看病的最终目的,第一希望延长自己的寿命,第二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

在达到前面两个需求的同时,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很满意的医疗服务。

其实,我就是个开4S店,大家也应该去开4S店。

“4S”就是病人和社会对医学的永恒需求,其公式为:4S=(生存率+生存质量+服务质量)÷医疗资源通过公式看出,只有努力提高病人的生存率(Save more life),延长病人的寿命、提高生存质量(Save higher quality of life),提高病人的满意度(Satisfy more patients),节约医疗资源(Save more medical resources),才能达到病人和社会对于医学的需求。

科主任要信任院领导作为科主任,要和领导沟通(我们的领导主要是院长、书记、副院长、副书记),我想最最重要的是要正确看待主任和院长之间的关系。

4B4P4S

4B4P4S

转化医学和医师背景科学家的培养需要4B、4P和4S在此次2012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上,麻醉学分会候任主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主任刘进教授将发表关于“转化医学和医师背景科学家培养”的演讲。

对此,刘教授说,麻醉学主要是对人的基本生命功能进行监测和调控,这是麻醉学的根本,也是麻醉学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

现在麻醉学的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病人的安全、基本生命功能的监测和调控以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保证病人没有痛苦,让麻醉更有效;更高层面的科研要求是对病人整个围手术期安全的研究;对病人长期转归影响方面的研究,如节约用血、少输库血,提高病人长期生存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降低肿瘤复发、减少感染等等。

此外,刘教授说,麻醉学不仅限于临床麻醉,还包括重症监测与治疗、疼痛诊疗、急救复苏、体外循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

刘教授说,最后一方面的研究就是教育和培训,如全世界模拟人的教学就是起源于麻醉学,然后普及到其他临床学科的。

现在对于麻醉学的教育与培训,仍然需要进行研究,哪种教育培训方法更有利于年轻医生的成长仍然是一个研究方向。

刘教授指出,如果要做麻醉学的科研,就必须由临床医生主导,加大对临床医生的培训,培养临床医生为背景的科学家,这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对于转化医学的研究问题,刘教授将之归纳为4B、4P和4S。

4B,即from bed side,to bench,back to bed side,with better outcome,问题来自于临床,通过实验室研究,迅速把研究成果投于临床,再应用于临床,而且获得更好的效果。

刘教授指出,从实验室回到临床还需有4P,即new product新的产品,new procedure新的诊断、治疗、手术方式,new protocol新的指南,new proof新的证据。

只有这4P,才会有新的行医方法,但新的行医方法还必须带来better outcome,而better outcome又必须以4S为金标准来做最后的判断:save more life,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延长病人的寿命;save higher quality of life,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save more medical resources,节约医疗资源;satisfied patient,让病人更满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访华西医院麻醉科有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访华西医院麻醉科有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访华西医院麻醉科有感申乐;黄宇光【期刊名称】《协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479-481)【关键词】麻醉科;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作者】申乐;黄宇光【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2014年6月25日至26日,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黄宇光主任等受华西医院麻醉科刘进主任邀请,带队赴四川成都与华西医院麻醉科同仁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次活动是今年医院中层干部换届之后首次科室间的交流学习,因此受到了北京协和医院赵玉沛院长、于晓初副院长等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协和麻醉科黄宇光主任、罗爱伦教授、赵晶副主任、张秀华副主任、朱斌副教授、申乐主任助理以及手术室蒲霞护士长一行7人,利用两天短暂的时间参观了华西医院麻醉科、手术室、疼痛病房、实验室、模拟教学中心,并参加了晨课病例讨论,观摩了临床麻醉与手术室日常管理工作。

华西医院麻醉科刘进主任向我们介绍了科室概况与学科发展方向,我们也向华西医院麻醉科介绍了协和麻醉科的科室文化建设、临床质控、教学工作、科研现状、手术室护理以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的应用等方面内容。

此次交流也受到了华西医院的高度重视,华西医院李为民院长与护理部主任亲自参加了两个科室间的交流活动,并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华西医院麻醉科连续4年排名全国麻醉学科第一名(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数据),协和麻醉科连续4年排名第二名。

华西麻醉科刘进主任是现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也是首届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会长。

因此,我们抱着谦虚、诚恳的态度赴华西医院麻醉科交流访问,主要意义在于发现差距、改善不足、深化合作、共同进步。

华西医院是国家级疑难重症诊疗中心之一,连续4年排名全国最佳医院第二名(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数据),目前开放床位4300张,共有手术间101间、手术室外麻醉20间、麻醉门诊诊室6间、疼痛门诊诊室2间、疼痛病房床位43张。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之蔡仲巾千创作气管插管术即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喉将合适的气管导管拔出气管内的把持,如把导管拔出单侧主支气管即支气管内插管.气管、支气管插管术是临床麻醉中不成缺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份.由于气管导管及插管用具不竭改进及麻醉者利用肌松药插管的熟练技术.气管插管术已平安普遍地用在现代麻醉中,而且还扩展到气道梗阻、呼吸困难的治疗及抢救复苏处置.双腔气管导管插管还可用于年夜咯血急救、单侧肺功能测定及单侧肺冲刷治疗.一、目的和适应证(一)目的1、坚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内痰液或血液,防治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2、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3、便于吸入全身麻醉药的应用.(二)适应证1、全身麻醉:(1)全麻时患者神志消失,不能坚持呼吸道通畅.(2)全麻中用药皆对呼吸有分歧水平的抑制.(3)全麻时多复合应用肌松药,致使呼吸肌力抑制或完全无力.(4)使麻醉管理更为平安有效.(5)胸外科手术有时需将两肺“隔离”,可将导管经声门插至隆突以下的支气管内,称为支气管内插管.(6)手术短小,全麻过程中麻醉者又胡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能进行口罩法人工通气者,可不用行气管插管.2、危重病人的抢救:(1)呼吸衰竭者:在一般氧治疗情况下,如PaO2仍低于8kPa(60mmHg),亦即呼吸指数(RI=PA-a)O2/PaO2)仍超越2时(正常在0.3以下),必需插管.(2)心肺复苏:不影响心脏复苏情况下,插管愈早愈好.(3)误吸患者:插管吸引,需要时作肺冲刷术.(4)药物中毒.(5)新生儿严重窒息.二、插管前的准备1、估计插管的难易水平,决定插管的途径和方法.2、检查麻醉机和供氧条件:(1)供氧设备(中心供氧或氧气瓶)是否无碍,能充沛供摒.(2)钠石灰有无失效.(3)麻醉机及回路有无漏气.(4)麻醉面罩是否良好合适.3、插管用具的准备:(1)喉镜:注意镜片年夜小,电源接触及亮度.(2)气管导管及管芯:选择管径合适的导管,并备用比选用导管年夜及小一号的导管各一根.(3)喷雾器:应注明麻药名称和浓度.(4)口塞、衔接管、挺管钳等.4、检查吸引器、吸引导管、吸液瓶,注间吸力是否够年夜.三、基本把持原则1、正确选择插管途径、方法及合适口径和长度的气管导管,估计插管有困难者选用清醒插管.2、注意用具(特别是气管导管)的消毒.3、把持时举措准确轻柔,防止组织损伤,按插管把持顺序进行.显露声门力求清楚.4、无论是在局部概况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插管,都应要求麻醉完善,防止喉(及气管)痉挛和晦气的应激瓜.5、插管完成后,要确认导管已入气管内再牢固固定,确认前不应盲目采纳机械通气.确认方法有:(1)插管时,助手压喉头(甲状软管和环状软管处)不单便于插管,还可有气管导管通过气管的感觉.清醒插管时,患者可有呛咳.(2)压胸部可有较年夜气流自导管喷出.(3)用肌松药插管后行手法人工过度通气,同时在双腋中线处听诊,有强的呼吸音.(4)如用透明塑料导管时,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可见明显的“白雾”(混有水蒸汽之故)样变动.(5)有临床经验麻醉s医师在手压挤呼吸囊通气时有特殊的弹性感.(6)病人如有自主呼吸,接麻醉机后,呼吸囊应随呼吸而张缩.(7)如能监测ETCO2则更易判断,ETCO2有显示则可确认无误.(8)如有怀疑(特别是诱导插管),宁可拔出后再插,以免发生意外.6、用衔接管接至麻醉机或呼吸机.四、经常使用气管内插管方法(一)明视插管术利用喉镜在直视下流露声门后,将气管导管拔出气管内.1、经口腔明视插管:(1)将患者头部后仰,加年夜经口腔和经喉头轴线的角度,便于显露声门.(2)喉镜应由口腔的右边放入(在舌右缘和颊部之间),当喉镜移向口腔中部时,舌头便自动被推向左侧,不致阻碍插管的视线和把持(不要将舌头压在镜片下).(3)首先看到悬雍垂,然后将镜片看不起提起前进,直到看见会厌.(4)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如用直镜片,可伸至会厌的声门侧后再将镜柄向前上方提起,即可显露;如系采纳弯镜片则将镜片置于会厌舌根交界处(会厌谷),用力向前上方提起,使舌骨会厌韧带紧张,会厌翘起紧贴喉镜片,声门才华得以显露.(5)显露声门后,如果两条并列的浅色声带(声襞)已然分开且不活动,即可进行插管.如清醒插管时声带仍敏感,应予以概况麻醉.(6)插管时以右手持管,用拇指、食指及中指如持笔式持住管的中、上段,由右侧方进入口腔,直到导管已接近喉头才将管端移至喉镜片处,同时双目经过镜片与管壁间的狭窄间隙监视导管前进方向,准确灵巧地将导管尖拔作声门.拔出气管内深度成人以不超越4~5cm为度.(7)当借助管芯插管时,在导管尖端入声门后,可令助手小心将其拔出,同时把持者必需向声门方向顶住导管,以免将导管拔出.管芯拔出后,立即顺势将导管拔出气管内.(8)导管拔出气管经前述方法确认,且两肺呼吸音都好后再予以固定.2、经鼻腔明视插管术:(1)选一较年夜鼻孔以1%地卡因作鼻腔内概况麻醉,并滴入3%麻黄素,使鼻腔粘膜麻醉和血管收缩,减少患者痛苦,增加鼻腔容积,并可减少出血.(2)先用较口腔插管为细的气管导管,拔出时不应顺鼻外形即与躯干平行的方向,而应取腹背方向进入,导管进入k口咽部后开始用喉镜显露声门.(3)用喉镜显露声门的方法及要领与经口明视插管相同.(4)显露声门后,左手稳固地握住镜柄,同时右手将导管继续向声门方向推进.当导管达会厌上方时,可利用插管钳经口腔夹住导管的前端,将导管送入声门.胜利后导管可直接用胶布固定在病人的鼻面部(图3).(二)盲探插管术即不用喉镜也不显露声门的探插方法,胜利率与麻醉者把持经验有密切关系.1、经口腔盲探插管术:可应用食道气道双腔通气导管(combitube).经口拔出食道后,将该套囊充气以防返流或气体被压入胃内.衔接经咽部通气的导管进行通气或供摒.适用于紧急心肺复苏和野战外科,供不谙气管内插管的一般医务人员使用.2、经鼻腔盲探插管术:(1)临床经常使用方法之一,甚至在经口明视插管失效时而改用此法获得胜利.(2)保管自主呼吸很有需要,一是为了平安;二是在探插时,可根据经鼻内呼出气流的强弱来判断导管前进的方向.(3)插管前准备同明视鼻插法.(4)插管方法:①右手持管拔出,在插管过程中边前进边侧耳倾听呼出气流的强弱,同时左手推(或转)动病人枕部,以改变头部位置到达呼出气流最强的位置.②于呼气(声门张开)时将导管迅速推进,如进入声门则感到推进阻力减小,管内呼出气流亦极其明显,有时病人有咳嗽反射,接上麻醉机可见呼吸囊随患者呼吸而伸缩.③如导管向前推进受阻,导管可能偏向喉头两侧,需将颈部微向前屈再行试插.④如导管虽能推进,但呼出气流消失,为拔出食道的暗示.应将导管退至鼻咽部,将头部稍仰使导管尖端向上翘起,或可瞄准声门利于拔出.⑤经反复插管仍然滑入食道者,可先保管一导管于食道内,然后经另一鼻孔再进行插管,往往可获胜利.⑥有时经某一侧鼻腔插管失效,可改由另一侧鼻腔或可顺利拔出.(三)清醒插管术根据病人在插管时意识是否存在(昏迷者除外)将插管术分为诱导后插管(见全麻诱导)和清醒插管(用于能合作的成年人).1、强化用药:杜冷丁50mg或芬太尼0.1mg,氟哌啶5mg和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2、概况麻醉:包括咽喉部的局部喷雾及环甲膜穿刺注药(经气管概况麻醉法).3、环甲膜穿刺注药术:(图4)(1)病人仰卧,头微向后仰,行皮肤消毒.(2)于甲状软骨及环状软骨间之凹陷部份(环甲膜)垂直进针.(3)针尖至环甲膜时有阻力感,继续进针则阻力突然消失,应立即停止进针以免损伤气管后壁和食道.(4)回吸注射器有年夜量气泡,即证实针头位于声门下的气管内.(5)令患者憋气,迅速将1%地卡因2ml注入气管后拔出.鼓励患者咳嗽将麻醉药均匀喷洒在声带、喉室以及会厌的声门面.4、在完善麻醉下可减轻插管时心血管反应.导管拔出后有可能发生呛咳,但术后遗忘,不觉痛苦.5、挺管完成后,可行全身麻醉诱导,一般应用静脉全麻药.6、清醒插管特别适用于病情危重、插管困难以及饱胃或胃肠道梗阻等患者.五、困难气管内插管的处置系指把持者在基本功扎实、技术娴熟的情况下按标准方法仍无法拔出者.此时需借助于特殊器械或特殊把持方法才华将导管拔出气管内,故真正不能拔出者极为罕见.但由于把持者的技术水平及客观条件有限,可招致插管失败率增加.(一)气管内插管困难的原因1、解剖因素:肥胖、颈短、小下颌(下颌骨发育不全,颏部回收以致缩短与喉头的距离),巨舌,高喉头(甲状软管上凹与颏中点的水平和垂直距离皆很小)都是造成插管困难的解剖因素.其原因是无法消除经咽部轴线所构成的角度,甚至连会厌都无法流露清楚.2、病理因素:罕见为颜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致成小口,颏胸粘连,强直性脊柱炎,下颌关节强直,颈部肿物压迫气管使之变形或移位等.颌面部外伤的急症患者也往往由于口腔内损伤造成插管困难.(二)解决法子1、经鼻腔盲探插管:经口腔不能显露喉头臻插管困难者,可改为经鼻腔盲探插管.如应用特帛塑形的专用鼻腔气管内导管可提高胜利率.2、应用顶端带活叶的喉镜片,当放置会下时,可由镜柄处将顶端翘,易于显露声门.利用附有导向装置的气管导管,可在拔出过程中调节导管前端位置,提高插管胜利率.3、借助纤维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将气管导管套在镜杆外面,然后按内窥镜把持原则将纤维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的镜杆送入声门,其后再沿镜杆将气管送入气管内.4、经环甲膜穿刺置引导线插管法:(1)经环甲膜穿刺将引导线(CVP导丝或硬膜外导管)逆行经声门拔出到口咽部,并将一端夹出.(2)将气管导管套在引导线外,牵好导线两端,将气管导管沿导线送过声门至气管内,然后拔出引导线(拔出时注意固定好气管导管),再将气管导管向前推进2~3cm即可.(3)此方法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但临床上沿导线放置气管导管时很易在会厌部受阻,需反复调节,始能胜利.把持时应轻柔,防止组织损伤.4、口腔颌面部外伤需紧急手术时,麻醉前常需清醒气管内插管.常因口腔内积血,破碎粘膜瓣或肌瓣的阻挡,使声门不容易显露.这时只能根据呼气时呈现的气泡或破碎组织的摆动,来判断声门的方向进行试插.严重时需作好气管切开的准备.5、应用顶端带光源可塑性导管管芯插管.将管芯拔出并越过气管导管,在插管过程中,利用管芯的可塑性和从颈部看到的光点来指导插管方向.。

术前抗胆碱药物与麻醉诱导插管

术前抗胆碱药物与麻醉诱导插管

01
肺通气各项指标长托宁组和阿托品组较生理盐水组有明显改善(p<0.05),且长托宁组改善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长于阿托品组(p<0.05) 长托宁组较阿托品组有明显的稳定心率的作用(p<0.05)
结果
02
术前应用长托宁对老年患者肺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且对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是理想的术前用药。
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对麻醉后患者 潮气量和肺顺应性的影响
术前抗胆碱药物 与气道安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抗胆碱药物-阿托品
阿托品药理作用 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血管循环);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散大瞳孔,使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
抗胆碱药物-阿托品
阿托品药代动力 本品易从胃肠道及其他粘膜吸收,也可从眼或少量从皮肤吸收。口服1h后即达峰效应,t1/2为3.7~4.3h。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4%~22%,分布容积为1.7L/kg,可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可透过血脑屏障,也能通过胎盘。一次剂量的一半经肝代谢,其余半数以原形经肾排出。在包括乳汁在内的各种分泌物中都有微量出现。
术前抗胆碱药使用的争议
应用阿托品患者,最多症状是口渴,肌注后至少45分钟以上才口干,持续约4小时。由于阿托品只减少水分的分泌,而不减少粘液分泌,只增加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性,有使咳痰排出及吸出困难的危险。
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其不良反应主要有引起口干, 口渴及心动过速外,还能引起心律不齐(61.7%-84.0%)、房室分离,在冠状动脉疾病,心动过速可引起心肌缺血,对预激综合征病人,可引起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危险。
本品为选择性抗胆碱药。
用于麻醉前给药以抑制唾液腺和气道腺体分泌。

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

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2014)2015-02-11 07:18 来源:编辑:麻晓点击: 378气管导管拔管的专家共识马武华,邓小明,左明章,田鸣(负责人),刘进,张富军、易杰、姜虹、高学(执笔人)、鲍红光、薛张纲气管导管的拔管是麻醉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尽管拔管相关并发症大多较轻微,但有些并发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致死,麻醉医生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

过去20余年,由于各国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的发布和普及以及多种气道管理工具的不断出现与更新,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率得到明显降低。

然而,同时期气管拔管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无明显改变。

由于询证依据的缺乏,气管拔管指南的制定和普及相对滞后。

与困难气管插管的识别和处理相比,麻醉医生对气管拔管重要性的认识常常不足。

缺乏有效的气管拔管策略、对气管拔管的困难程度和风险评估不足以及气管拔管方案的失败是造成气管拔管相关并发症的常见原因。

因此,必须规范气管拔管的策略和方法以降低气管拔管并发症,提高的安全性。

一、初步计划气管拔管主要包括四个阶段:①初步计划;②拔管准备;③实施拔管;④拔管后处理(图1)。

初步拔管计划应该在麻醉诱导前制定,并于拔管前时刻保持关注。

该计划包括对气道和危险因素的评估。

大体上气管拔管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两大类。

1. 气道拔管危险因素的评估(1)气道危险因素A. 困难气道病人:诱导期间已预料的和未预料的,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加剧的困难气道。

包括病态肥胖、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以及饱胃的病人等。

B. 围术期气道恶化:插管时气道正常,但在围手术期发生变化。

例如,解剖结构的改变、出血、血肿、手术或创伤导致的水肿以及其他非手术因素。

甲状腺手术、颈动脉剥离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颈深部感染、颈椎手术、血管性水肿、后颅窝手术、气管切除术以及长期气管插管的病人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拔管后再次气管插管往往比第一次插管更加困难,且常常合并面罩通气困难。

C. 气道操作受限制:插管时气道在可操作范围内,术后因为各种固定装置导致气道操作困难或无法进行,如与外科共用气道、头部或颈部活动受限(下颌骨金属丝固定、植入物固定和颈椎固定等)。

一个亿也难解的规培之困

一个亿也难解的规培之困

一个亿也难解的规培之困——走进川大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文本刊全媒体记者李浩瑄图刘怀乐两个月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捐出成果转化所得的一亿元,在华西医院设立专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发展基金,引发热议。

评论呈两极分化,绝大部分网友表示称赞,一部分医学生则“叫苦不堪”。

所谓规培,指的是医学生毕业后不直接分配到工作单位,而是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培训医院接受系统性的临床训练,意味着有3年时间只能领取规培补贴。

正如一名医学生的评论,“干活的时候你是规培,发钱的时候你是研究生”,关于“规培是把住院医师当作廉价劳动力”的争议从未停歇。

刘进是规培制度的发起者,曾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连续10年提出建立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最终使规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

此番捐出一个亿之后,他再一次站在舆论“风暴口”。

为什么要规培,如何避免规培住院医师成为廉价劳动力,我国规培制度还有哪些问题亟待改进?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走进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向我国规培制度的先行者探寻答案。

“14亿人要看病啊”说起自己早年刚从医学院读完本科,被分配到湖北黄石市二医院担任住院医生的经历时,刘进的形容词是“胆战心惊”。

“医院缺人手,派我单独值班,那时候我连插管都不会,单独行医非常危险。

”刘进还听说过一件事。

某医院一名普外科的医生去支援农村,他毕业后只在大医院的普外科做过肿瘤诊疗服务。

一个女病人肚子里长了块鼓包,他摸了摸她的肚子就判断为肿瘤,提出需要开刀治疗,然而实际情况是对方有孕了。

听上去是个笑话,但对一个病人来说,开不起这样的玩笑。

1989年至1993年,刘进在美国留学期间,萌生了在我国推行住院医师规培制度的想法。

他发现,一名美国医学生想要成为主治医师,需要经历高度规范且系统的培训。

“我们国家医学生的水平并不比美国的差。

”之所以在临床方面整体水平不如美国,刘进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还没有从国家层面出台一项关于医学毕业生独立行医之前的规范化培训制度,“这一时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决定一名医学毕业生此后作为临床医生水平高低的关键阶段。

刚刚,这位退休老教授突然拿出1个亿!他藏的可太深了......

刚刚,这位退休老教授突然拿出1个亿!他藏的可太深了......

刚刚,这位退休老教授突然拿出1个亿!他藏的可太深了......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作者:华人星光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有这么一位马上要退休的老教授,刚刚引起了极大轰动。

就在不久前,他实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小目标:挣到了一个亿。

而就在前天,他突然拿出这一个亿,一分不留全捐!不留给家人,也不留给子孙?他说,这笔钱我们一家人花是浪费......为什么?直到我们翻开他的人生书册,才发现这些年,他可藏得太深了.......他,就是刘进。

当你看到这张图片上,刘进穿着一身白大褂,猜的没错,他是一个医生,而且是一个超特殊的医生。

1956年出生于湖北恩施的他,自小就一心向医,从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毕业后,被分到了黄石第二医院工作。

那个时候,很多人的选择都是内科或者外科,而刘进的选择是:麻醉科。

这个科室可是一点都不吃香,别人都不愿意去。

为啥?因为当年我国麻醉科发展十分落后,自主生产的麻醉剂都几乎没有,什么都要靠国外技术,但人家的技术都死死藏着掖着,压根学不到东西。

另外在老百姓眼里,你说自己是麻醉医生,那对不起,你都不配被称“大夫”,人家看来,讲自己是一个麻醉师,就好像说自己是医院的技工一样,用一个现在的词来说,就是这个职位很“low”。

但当年的刘进,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麻醉科,人人躲,他偏要在这个领域大展拳脚。

谁也未曾想到,这个看起来有点执拗的后生,在未来的中国医学江湖,竟掀起了那样巨大的改变。

1984年,一直潜心钻研的刘进,在北京阜外医院,完成了博士学业。

这一年,年仅28岁的他,第一次在医学史上留下浓墨一笔:他是我国第一位临床麻醉学博士。

作为10多亿人里,第一个麻醉科博士,可想而知,他以前的路有多难走,也可想而知,他以后的路,也都将是该领域破天荒的第一步。

一毕业,他就被当做重点人才,安排进入工作的单位,是全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

不过,他在这里的麻醉科只待了一年,因为领导看得出来,在技术受限的国内,刘进是一条鱼,要想越过龙门真正蜕变成为“高手”,得去国外更大的世界里“游一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