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三级菌种制作规程
香菇三级菌种制作的要点

⾹菇三级菌种制作的要点我们在进⾏⾹菇⽣产栽培时⾹菇三级菌种的制作成为⾹菇技术当中的重中之重,三级菌⽣长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播种的成败,现将三级菌种的制作过程简要叙述如下: ⼀、配料⽐例⽊屑78%、麸⽪8%、稻糠12%,⽯膏1%,多菌灵1%,⽩糖1%,锯沫选择阔叶林树种,以柞⽊、楸⽊、桦树等硬杂⽊的锯沫最好,尽量少⽤、不⽤杨柳椴⽊锯沫。
针叶林树种禁⽤。
⼆、配料制作将锯沫、麸⽪、稻糠、⽯膏,放在光滑⼲净的⽔泥地⾯上(如果没有⽔泥地条件的,⽤砖铺平也可以)四合⼀充分拌匀,再将多菌灵⽩糖放⼊⽔中充分溶解后,加在拌匀的⼲料中,加⽔多少,以⼿捏培养料,指缝间见⽔渗出⽽不滴下为度。
因锯沫⼲、湿度不同,所以加⽔量要因此调整,⼀般加⽔标准桶25桶(1000公⽄)为宜。
但要将料充分拌匀,⼀般拌3—4遍即可。
这时拌好的培养料要把它装⼊33cm×17cm的三级菌袋内,每袋重量2.1—2.2⽄为宜。
装适量后,要⽤⾃⾏车内胎剪成的⽪套扎起来(以26车胎为准),在袋⼝缠3—4圈为宜(也可⽤尼龙绳扎袋⼝)。
⼲料加⽔后,可达到2100⽄左右,可装1000袋,⼀万棒做800袋三级菌即可。
三、消毒灭菌主要利⽤锅炉来蒸制。
料袋装锅时要有⼀定的空隙或者“#”字型排垒在灭菌锅⾥,这样便于空⽓流通,灭菌时不易出现死⾓。
⼀是采⽤⾼压蒸汽灭菌时,料袋必须是聚丙烯塑料袋,加热灭菌随着温度的升⾼,锅内的冷空⽓要放净,当压⼒表指向1.5公⽄/平⽅厘⽶时,维持压⼒2⼩时不变,停⽌加热。
⾃然降温,让压⼒表指针慢慢回落到0位时,先打开放⽓阀,再开锅出锅。
⼆是采⽤常压蒸汽灭菌锅,开始加热升温时,⽕要旺要猛,从⽣⽕到锅内温度达到100℃的时间最好不超过4⼩时,否则会把料蒸酸蒸臭。
当温度到100℃后,要⽤中⽕维持8~10⼩时,中间不能降温,最后⽤旺⽕猛攻⼀会⼉,再停⽕焖⼀夜后出锅。
出锅前先把冷却室或接种室进⾏空间消毒。
以上⼯序注意事项:①配好料后要马上装袋,防⽌时间长失⽔变酸。
双孢菇菌种的培育方法

双孢菇菌种的培育方法双孢菇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等特点,受到广泛的欢迎。
那么,双孢菇的培育方法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向大家详细介绍双孢菇菌种的培育方法。
一、基础培养基1.成分按以下比例配置:麦芽葡萄糖培养基(Maltose glucose agar,MGA)20克、琼脂12克、蒸馏水1000毫升,pH值调为5.6。
2.操作步骤将上述三种材料配制好后,按正常的琼脂糖制菌方法进行制菌。
制好的菌放到冰箱中保存,可保存半年之久。
拿出后,要放到室温下解冻,并抹取菌塊进行分生,分生后的菌塊可用于接种。
先将菌丝拿到离心管里加50毫升的蒸馏水内,用高速振荡器振荡10-15分钟,使菌丝充分悬浮在水中。
2.接种将菌丝悬浮液用吸管取出,滴入培养瓶中,然后将接种瓶密封。
放到生长室内的恒温箱内,在温度为24度-27度之间,进行培养,保持接种瓶内空气湿润。
3.白化和菌丝均匀化的操作当菌丝长成菌块时,可采用白化和菌丝均匀化的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白化就是在原有基础培养基上加入一些白化剂来进行培养,使培养的双孢菇菌株变得白色,并且菌丝增长迅速。
菌丝均匀化也可以使菌丝更快的扩散,增加生产效率。
4.产菌在菌丝均匀化后,将双孢菇菌种进行培养。
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下进行培养,适期收获。
三、营养液培养方法双孢菇菌种的营养液培养方法比较复杂,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1.采集菌丝采用青菜、芹菜等种子孵育来采集菌丝。
2.制备菌种将采集到的菌丝接种到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基中,然后在37度左右的恒温箱中进行培养,直至菌株繁殖正常。
3.制备培养基按照以下比例配置菌丝培养基:2g的硝酸铵、0.5g的硫酸镁、0.5g的草酸二钙、15g 的葡萄糖、10mg的硫酸亚铁、5mg的硫酸锰、10mg的硫酸铜、5mg的硫酸锌、1g的磷酸氢二钾和500毫升的蒸馏水。
4.接种和培养将制好的菌种接种到营养液中,然后放到恒温箱中进行培养,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双孢菇三级菌种规范制作技术

01
02
03
扩大培养
将一级菌种转接到二级菌 种培养基上进行扩大培养 ,一般需时14-21天。
菌丝管理
保持培养室的清洁和卫生 ,定期检查菌丝长势和是 否出现杂菌感染。
菌丝成熟
观察菌丝是否成熟,如成 熟则可以转接到三级菌种 培养基上。
三级菌种制作流程
菌种接种
将二级菌种接种到三级菌种 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详细描述
该案例介绍了如何对选取的菌种进行质量检测和鉴定 ,包括基因测序、形态观察、生化鉴定等方法,以确 保菌种的真实性和稳定性。
案例三:菌种生产工艺改进与应用效果
总结词
通过改进菌种生产工艺,提高菌种生产效率和质量,降 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该案例介绍了如何改进菌种生产工艺,包括提高菌种产 量、优化培养基配方、改进接种方法等,以提高生产效 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该案例 也介绍了改进后的菌种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菌丝体老化
菌种长时间培养后,菌丝体老 化,失去活力。解决策略为及
时更换新鲜菌种。
不产生孢子
有些菌株可能不产生孢子或产生孢 子数量少。解决策略为选用产孢子 多的菌株或通过诱变育种等方法提 高产孢子能力。
产量低
双孢菇产量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解决策略为优化培养基配方和培 养条件,提高菌丝体生长速度和产 量。
询价议价
与供应商就产品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 进行协商。
菌种采购注意事项
合法合规
确保采购的菌种来源合法、符合相关 法律法规要求。
查证核实
对供应商的资质、证书等进行核实, 确保其具备生产优质菌种的能力。
签订合同
双孢菇栽培工艺技术流程

双孢菇栽培工艺技术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双孢菇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人工栽培双孢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制备培养料双孢菇的培养料主要包括棉籽壳、稻草、玉米芯等植物秸秆。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1. 培育菌种:选择高质量的双孢菇菌种进行培养,通常是通过遗传育种或者自然分离获得高产菌种。
培育好的菌种用于接种培养基。
2. 制备培养基:双孢菇的培养基一般由秸秆、麸皮、玉米秸秆等原料混合而成,经过处理后得到适合双孢菇生长的培养基。
3. 接种培养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将培育好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4. 发酵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进行固态或液态发酵,促进双孢菇的生长和繁殖。
5. 培养条件控制:控制好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等条件,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6. 收获成品:在双孢菇的生长周期内,定期检查双孢菇的生长情况,当双孢菇成熟时进行收获。
7. 包装和储存:将收获的双孢菇进行清洗、分类和包装,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使其能够长时间保存。
通过以上生产工艺流程,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双孢菇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并为人们提供新鲜、健康的食用菌产品。
双孢菇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培育菌种、制备培养基、接种培养基、发酵培养、培养条件控制、收获成品及包装和储存等步骤。
在这些步骤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双孢菇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在培育菌种的阶段,首先需要选择高质量的双孢菇菌种,这一步是整个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优质的菌种不仅能够保证双孢菇生产的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产量和抵抗力。
培养好的菌种用于接种培养基。
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也非常关键,因为培养基是双孢菇生长的基础和提供养分的来源。
一般来说,双孢菇的培养基由秸秆、麸皮、玉米秸秆等原料混合而成,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得到适合双孢菇生长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质量和配方对双孢菇的生长和产量有着直接影响。
接种培养基是指将培育好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使菌种有效地扩散并利用培养基中的养分,从而快速生长和繁殖。
在接种之后,需要进行发酵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进行固态或液态发酵,促进双孢菇的生长和繁殖。
发酵培养的条件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控,以获得理想的发酵效果。
双孢菇三级菌种制作规程原料处理,基本配方,基质混合,装瓶操作,灭菌冷却,接种操作

双孢菇三级菌种制作规程原料处理,基本配方,基质混合,装瓶操作,灭菌冷却,接种操作双孢菇三级种多以麦粒为原料,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污染率较高,或出现异常现象,导致生产计划难以落实,究其原因,就是菌种生产操作的不规范所致。
现在,又到双孢菇三级种的生产时间,特提出具体规范操作技术,供菇农朋友参考。
1.原料处理:牛粪破碎处理后过筛,按1∶1.2加水拌匀,堆积发酵,每天翻堆一次,约20天左右,牛粪粉变为褐色、具有正常发酵草料的清香气味,晒干备用。
无受潮的小麦,充分泡透后捞出,适当遮荫、通风,发现表皮发干时,轻喷细雾湿润,24小时即可发芽,待麦芽长至1~2厘米时,即可使用。
如果有虫蛀麦粒,也可使用,但虫蛀后的麦粒有孔洞,淀粉易流出,所以,必须多清洗几遍;然后倒入PH值8~9的石灰水中,浸泡6小时后煮20分钟左右,至麦粒无白心时,捞出麦粒,冷水冲洗后即可。
2.基本配方:麦粒(以干品计)100公斤,牛粪粉30公斤,石膏粉1公斤,碳酸钙1.5公斤。
3.基质混合:将麦粒与牛粪粉按1∶0.2比例混合,并同时拌入其它辅料,注意使牛粪全部粘附到麦粒上,水分不足时适量喷水。
剩余牛粪粉待用。
4.装瓶操作:一般小批量生产多不采用标准瓶,而利用***瓶、葡萄糖玻璃瓶等,装瓶灭菌。
为降低生产成本,可用500毫升输液瓶。
先装一把牛粪粉在瓶底,约1~1.5厘米厚,再装麦粒,装瓶时稍墩瓶,使麦粒至瓶肩以下1厘米处,然后,再装入1~2把牛粪粉,并用“L”形工具将之摊平、压死,之后塞入棉塞。
5.灭菌冷却:采用高压灭菌方法,压力维持在0.15MPa,保持2~2.5小时。
灭菌结束后,压力下降至零后,可取出料瓶,移入冷却室或接种室,室内提前3天清理干净,并喷洒百病傻溶液;至料瓶降温至30℃时即可接种。
6.接种操作:室内喷洒一遍赛百09溶液后,将原种用75%***精擦洗一次,打开接种净化机,10分钟后即可开始接种操作。
每瓶(500毫升)原种可接40瓶以上。
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

抱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B41/T947—201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双抱蘑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和栽培基质、菌种、生产季节、菇房建造、培养料配制、播种和发菌期管理、覆土、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和贮藏、生产档案建立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双孢蘑菇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隹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GB 19171-2003双抱蘑菇菌种NY/T 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 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 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GB/T 12728-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菇房用于生产的房屋及设施。
3.2堆料将培养料按一定规格堆制发酵的过程。
3.3前发酵也称一次发酵或室外发酵。
培养料在室外堆制自然发酵的过程。
3.4后发酵也称二次发酵或室内发酵。
经过一次发酵的培养料,在室内控温条件下进行巴斯德消毒发酵的过程。
4产地环境和栽培基质4.1产地环境应符合NY 5358-2007的规定。
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周围3 km以内没有污染企业。
地势高燥平坦,交通便利,空气清新,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4.2栽培基质应符合NY 5099-2002的规定,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5菌种5.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状好的品种。
5.2菌种生产按GB 19171-2003和NY/T 528-2010 的规定执行。
6生产季节根据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特性,利用自然气温安排生产,7月下旬〜8月中旬堆制培养料,9月上旬前后播种,9月中旬〜9月下旬覆土,10月初〜12月中旬为秋菇生长期,12月下旬〜翌年3月上旬为越冬期,翌年3月中旬〜4月下旬为春菇生长期。
双孢菇生产技术流程2

双孢菇生产技术流程一. 品种选择1.AS2796: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品种。
该菌株为杂交型,菌丝白色,基内和气生菌丝均很发达,菇体圆整、盖厚、色白、商品性状较好。
10-32℃菌丝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为24-28℃。
出菇温度10-24℃,最适温度为14-20℃。
耐肥、耐水和耐高温,适于用二次发酵培养料栽培。
2.F56、F60、F62品系:菇体洁白,圆正,质密,商品率高。
转潮快,后劲足,抗杂力强,并对培养料适应广泛,抗逆性强。
3.夏季种植可选“新登96”,出菇温度20-35度。
二. 原料配方原料配方:麦草2250公斤、干鸡粪750公斤、菜籽饼1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石灰50公斤、石膏75公斤注:稻草要求新鲜、干透、无霉变,鸡粪要求新纯度高,石灰、石膏等辅料要求纯度要高。
三.温室生产布局在温室地面种植双孢菇,由北到南制畦宽度及路面分布分别为1m畦、0.5m路循环、靠北墙规划0.6米宽的东西路一条。
四. 双孢菇生产规程/E_ReadNews.asp?NewsID=1511. 原料一次发酵原料发酵程序表(1) 预堆堆料场的选择上,要求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又近水源的地方为堆料场地。
在建堆体积上,一般栽培100平方米,料堆长6米左右,宽2米左右,高1.7米左右。
稻草切短,在1%的石灰水中浸泡充分预湿,捞起随堆随踩成长方形,鸡粪碾碎过筛,均匀混入饼粉,加水预湿堆成长方形,含水量掌握在手抓成团放地松散即可。
(100公斤干粪肥加水110公斤拌匀)(2) 建堆底层铺30cm厚的稻草,然后交替上鸡粪(3cm)和稻草,每层高度25cm左右,层数10-12层,一直堆到料高达1.5米左右,铺稻草时既要疏松抖乱,又要扎边切墙,料对边应基本垂直,铺盖粪肥要求边上多,里面少,下层少,上层多,从第三层起开始均匀加入水和尿素,并逐层增加。
顶层保持鸡粪厚层覆盖,增加上层压力,水分掌握在有少量水流出为准。
(3)翻堆翻堆时应上、下、里、外、生料和熟料相对调位,把粪草充分抖松,干湿拌合均匀,各种铺助材料按程序均匀加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孢菇三级菌种制作规程
双孢菇三级种多以麦粒为原料,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现污染率较高,或出现异常现象,导致生产计划难以落实,究其原因,就是菌种生产操作的不规范所致。
现在,又到双孢菇三级种的生产时间,特提出具体规范操作技术,供菇农朋友参考。
1.原料处理:牛粪破碎处理后过筛,按1∶1.2加水拌匀,堆积发酵,每天翻堆一次,约20天左右,牛粪粉变为褐色、具有正常发酵草料的清香气味,晒干备用。
无受潮的小麦,充分泡透后捞出,适当遮荫、通风,发现表皮发干时,轻喷细雾湿润,24小时即可发芽,待麦芽长至1~2厘米时,即可使用。
如果有虫蛀麦粒,也可使用,但虫蛀后的麦粒有孔洞,淀粉易流出,所以,必须多清洗几遍;然后倒入PH值8~9的石灰水中,浸泡6小时后煮20分钟左右,至麦粒无白心时,捞出麦粒,冷水冲洗后即可。
2.基本配方:麦粒(以干品计)100公斤,牛粪粉30公斤,石膏粉1公斤,碳酸钙1.5公斤。
3.基质混合:将麦粒与牛粪粉按1∶0.2比例混合,并同时拌入其
它辅料,注意使牛粪全部粘附到麦粒上,水分不足时适量喷水。
剩余牛粪粉待用。
4.装瓶操作:一般小批量生产多不采用标准瓶,而利用酒瓶、葡萄糖玻璃瓶等,装瓶灭菌。
为降低生产成本,可用500毫升输液瓶。
先装一把牛粪粉在瓶底,约1~1.5厘米厚,再装麦粒,装瓶时稍墩瓶,使麦粒至瓶肩以下1厘米处,然后,再装入1~2把牛粪粉,并用“L”形工具将之摊平、压死,之后塞入棉塞。
5.灭菌冷却:采用高压灭菌方法,压力维持在0.15MPa,保持2~2.5小时。
灭菌结束后,压力下降至零后,可取出料瓶,移入冷却室或接种室,室内提前3天清理干净,并喷洒百病傻溶液;至料瓶降温至30℃时即可接种。
6.接种操作:室内喷洒一遍赛百09溶液后,将原种用75%酒精擦洗一次,打开接种净化机,10分钟后即可开始接种操作。
每瓶(500毫升)原种可接40瓶以上。
7.发菌培养:培养室(棚)提前清理卫生,地面灌水,地毯式喷洒百病傻溶液,密闭2天后,地面撒施石灰粉,即可将接种后的菌种移入。
发菌期间,尽量控制温度在25℃左右,不超过28℃,安装水温空调的最低可降至22℃左右,一般农户不具备条件,可采用土法降温:
发菌棚内地面码砖20厘米高,铺上新塑膜,将菌种瓶立式排入,灌入地下水,每天换水1~2次,即可使菌瓶内温度保持25℃以下。
每3天左右喷洒一次药物以作预防,可采用百病傻与赛百09交替;发现有菇蚊类成虫时,随即喷施高效氯氰菊酯杀灭。
8.剔杂处理:接种后第三天,即开始检查剔杂,发现任何非双孢菇菌丝的菌瓶,随即移出室外,有链孢霉污染的,应用方便袋从上往下套住菌瓶,慢慢移出。
对一般杂菌的污染,可喷施药物后将料倒出,晒干后再次利用;对链孢霉污染,应远离培养室倒料,并予焚烧或深埋,空瓶用70℃以上热水烫杀,洗净后再用。
9.暂时保存:经35~45天,菌种完成发菌,暂时不用的菌种,应予低温存放,一般保持2℃~4℃条件即可。
10.质量检验:双孢菇的菌丝浓白、清晰,生长有力,呈扇形生长,绒毛状菌丝多,整齐,气生菌丝洁白;现在采用最多的“2796”属半气生型品种,其菌丝旺盛、一致;没有黄白色厚菌被;菌丝浓白粗壮,遇高温时微黄,可出现少量束状菌丝,上下均匀一致。
瓶内菌丝生长不健壮、呈散乱状态,或有“退菌”、“断菌”现象,料转色、结块或干缩,出现白色、浅黄色圆形块状物或不规则暗斑,有杂菌和螨类滋生,无蘑菇香味,具漂白粉或腥臭味等,均为不合格
菌种。
若菌丝呈淡黄白色,且菌丝萎缩,生长无力,或生长中就有菌被形成,则为培养基较湿或较老的菌种;菌种瓶内上部菌丝收缩变干,下部菌丝生长尚好,为培养基过干,培养温度过高;如果生长不均匀,表明麦粒浸泡和预煮时间不够;若生长中菌丝渐变黄,表明培养温度过高;若菌种瓶内上方出现很厚的菌被,是生产性能差或生理性状老化的菌种,不宜使用。
一直在高温条件下培养的菌种,播种后不易吃料,发菌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