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吕涛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摘要:目前,国家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水土保持作用的评价与水土保持分区问题对水土及水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两个问题都有较多的论述,文章就这两个问题做了简单回顾,并对水土保持生态作用的评价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水土保持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水土保持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水土保持区划;应用;引言水土流失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水土保持是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核心,是推进土地整治、维持生态平衡、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当前,在水土流失控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地方水土流失控制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所以,要重视与水土保持功能有关的评估,并对其在水土保持分区中的作用进行评估,从而为国家水土保持规划的地域布局等内容提供基础。
1、水土保持功能概述1.1水土保持功能的概念水土保持职能包括水土资源的保护职能、水土保持灾害的防治职能和水土保持设施的健全职能。
水土保持功能可分为基础性功能和社会性、经济性功能。
它具有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等功能。
水土保持的基本职能是水土保持基础职能的扩展,主要体现在水土保持设施在一定范围内的生产性和保护性职能。
1.2水土保持基础功能确定原则在进行水土保持效益评估时,必须弄清楚其具体原则,以其为前提,制定出具体的评估细则,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确定了水土保持效应评价的核心思路,即对各类设施的建设范围进行分析、确定。
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而评价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性。
在水土保护中,要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要评估指标,否则将失去其评估价值。
比如,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时,要对水土保持功能能否起到改善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植被资源开发合理性,保护水土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水土保持功能评估中,为今后的水土保持功能评估提供依据。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8-28T02:03:13.356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41卷8期作者:李国荣[导读] 在当前阶段,水资源供需不平衡、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李国荣广西华禹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西百色 533000摘要:在当前阶段,水资源供需不平衡、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然是全球一同面临的重要难题,所以生态环境进一步受到恶化,水资源无法获得高效利用,既会让当代与未来全球人类的生存发展面临重大威胁,甚至有可能让人类面临灭绝的灾难。
为此,需要对水土保持实行合理区域和功能定位。
本文重点分析了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运用要点。
关键词: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水土保持区划水土保持工作要想充分落实到位,就需要将区划作为基础,而创建水土保持指标区划体系,也直接牵涉到水土保持区划是否科学合理。
近几年,为了防范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对于国土整治工作加强了重视,而水利部颁布并实施的《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解释问题的批复》中率先提出水土保持功能,而对水土保持功能加以合理评价,是当前确保水土保持工作有效落实的关键工作,因此,综合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的区划工作,了解水土保持功能的内涵,同时采取合理的评价模式,探究相应的区域水土保持功能,从而为制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奠定可靠基础。
1.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对于水土保持功能评价,主要可分为下述四大步骤:首先,收集资料;其后,对指标加以分级;再者,确定权重分配;最后,对功能加以排序。
当对水土保持功能实行评价时,务必要始终遵照相应的指标体系,要做到和指标体系的结合,从而能够清晰地对其中因素加以确定,而且要有目的性地对资料加以收集,主要需针对区域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水土流失程度、区域功能等清晰确定,在此前提下再对指标加以分级,计算出相应得分。
并结合层级分析法的运用,针对不同基础功能类型指标权重加以确定,综合采集的资料,应当依照指标加以分析,从而明确其中的分值,再把指标实行相加,便于得出此区域功能类型的整体分数,然后依照分数实行排序,将得分最高的基础功能作为此区域的主要功能[1]。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作者:解国荣来源:《珠江水运》2018年第12期摘要: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在世界上属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国家,而如何去对水土进行全面的保持工作,这一点和国土整治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的去利用水土资源进行国土整治,这一点对于防止水土流失以及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下,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保障我国国内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重点。
关键词:水土保持功能水土保持区划应用1.水土保持功能的具体概念和确认原则(1)水土保持功能想要更好的弄懂水土保持功能的具体概念,首先我们就需要从水土保持功能本身来进行入手,水土保持功能本身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水土保持设施自身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旱涝灾害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而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在某一区域内人工设立的水土流失防治设施,其在所设定区域内体现出的维护水土资源储备,提高地产等方面所发挥出的作用,这两点统一称之为水土保持功能。
(2)水土保持功能的确认原则确定水土保持功能是否有效,其核心概念就是在其设施所设立的区域范围内,水土保持是否起到了它原有的作用或者说效能。
对于水土保持而言,功能确认的标准是以水土流失防治作为主要的标准典范。
举例说明,例如在进行水土保持的过程中,水土保持功能本身所起到的水土资源保护、植被资源保护与开发、生态环境的改善、水质的改善等,此类数据都可以作为水土保持功能的确认原则。
当需要对一片区域内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确认的时候,全面性原则评价是最为合理的评价标准,当开始进行确认的时候,对于大体类型的确认必须要从全面的角度和当下所实行水土保持工作的范畴出发,在确认的过程中全面覆盖并保持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所起到的作用和效能。
2.当前国内水土保持区划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1)现有区划无法满足新时期下的水土保持需求当前国内已经对于全球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和土壤的侵蚀类型进行了一定的区分规划。
贵州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标准与方法

贵州省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标准与方法顾再柯;杨光檄;李勇;陈康;刘瑞禄;兰安军;吕涛【摘要】贵州省在水利部《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复核划分技术导则(试行)》的指导下,借鉴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先进技术和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制定了划分标准和方法,并运用ArcGIS软件分析统计处理数据,以乡镇为单元,将全省划分为8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12个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为贵州省水土保持规划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中国水土保持》【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4页(P37-40)【关键词】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重点治理区;划分标准;划分方法;贵州省【作者】顾再柯;杨光檄;李勇;陈康;刘瑞禄;兰安军;吕涛【作者单位】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贵州贵阳550002;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贵州贵阳550002;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贵州贵阳550002;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贵州贵阳550002;贵州省水土保持技术咨询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贵州省水利厅,贵州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1991年6月29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水土流失的具体情况,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重点防治。
”1993年8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第六条规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按国家、省、县三级划分,具体范围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告。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可以分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
”根据以上规定,1998年12月1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划分并公告了贵州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黔府发〔1998〕52号),按流域水系划分乌江流域,南、北盘江流域,赤水河流域,牛栏江、横江、舞阳河流域,锦江流域为重点治理区,都柳江、红水河、沅江、清水江流域为重点预防保护区,南、北盘江中上游,乌江上游、中游为重点监督区。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水土保持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保护和改良土地资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浪费,从而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是对一个地区的水土资源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水土保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目的是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水土资源状况,包括土地利用、土壤类型、土壤侵蚀程度、水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的信息。
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水土保持政策和规划,推动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资源管理。
同时,评估的结果还可以指导农民和土地管理者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农田产量,减少土地侵蚀,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利用评估:评估土地的利用状况,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城市建设用地等。
通过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变化趋势,可以了解土地利用对水土资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2. 土壤类型评估:评估土壤的类型和特性,包括土壤质地、排水性、肥力等。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水土保持的能力有差异,评估结果可以指导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土壤改良措施的实施。
3. 土壤侵蚀评估:评估土壤的侵蚀程度和侵蚀类型。
土壤侵蚀是水土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水资源评估:评估水资源的供需情况和利用效率。
水是生命之源,评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可以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提供依据,推动节水措施的实施。
水土保持区域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等。
通过实地调查可以了解地形、植被、土地利用等信息,采样分析可以得到土壤质地、养分含量等数据。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地表信息,如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
GIS技术可以整合各种地理数据,并进行空间分析,得出水土保持评估的结果。
在评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分析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1-17T06:04:59.595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8期作者:张华悦[导读] 水土保持是我国重视的基本国策,然而,根据新时代的需要,张华悦山东威海 264300摘要:水土保持是我国重视的基本国策,然而,根据新时代的需要,水土保持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解决。
相关调查表明,当前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中存在水土流失严重和土地利用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自然地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特点,充分考虑影响水土保持的因素,对水土保持区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水土保持区划;水土保持功能;水土保持区划指标引言:水土保持区划建设是水土保持的基础性工作,在保护和利用土壤资源、开发土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系统健康循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各种治理措施对我国水土流失的影响是明显的,但仍存在治理措施效果不明显、治理措施体系不合理等问题。
随着区域功能规划的实施,人们对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多,国家和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方式也越来越重要。
因此,相关机构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抓住不同区域的机遇和重点,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
1 水土保持功能1.1 水土保持功能的概念水土保持功能,是指保护水土资源,防治灾害,改善特定区域水土保持设施,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水土保持功能包括基本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其基本功能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提高水土保持设施所在区域的土壤生产力。
社会功能是水土保持基本功能的延伸,主要是指水土保持设施在某区域发挥生产或保护功能。
1.2 水土保持基础功能确定原则水土保持的基本功能会直接影响到水土保持的效果,其基础功能的确定原则与水土流失防治有关,水土保持是保护水土资源、保护植被、改善生态、改善水质、控制风蚀、减少地质灾害的直接方式。
在评价一个地区水土保持的基本功能时,应包括水土保持的所有功能和表现形式。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摘要:众人皆知,我国目前面临的水土流失问题极为严峻。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开展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
随国家政策的逐步实施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在新形势下开展好水土保持区划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之一。
出色的水土保持措施与国土的整治工作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们对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环境的保护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积极地进行水土保持功能的评估,对于高效地进行水土保持区域划分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水土保持区划;应用引言水土流失构成了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而水土保持则是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推动土地整治、维护生态平衡和确保生态安全的重要手段。
因此,加强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尽管在水土流失的控制上已经取得了某些进展,但仍有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控制成果并不尽如人意。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对于水土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合理,并且没有充分考虑到区域之间以及地区内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水土流失的差异性。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与水土保持功能相关的评估工作,并对其在水土保持分区中的具体作用进行全面评估,以便为国家水土保持规划的地理布局等方面提供坚实的基础。
1水利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内涵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确保水土保持任务能够高品质地进行是解决工程覆盖区域内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核心要素。
在进行水利建设时必须要对其水土流失问题引起足够重视。
在正式开始针对水利项目的管理工作之前,很多农业生产区域都会因为干旱而导致连续多年的低产,这使得整体的发展进程变得缓慢。
在这种情况下,就对农田水利建设进行优化调整,将其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相结合。
传统的农业生产灌溉方式往往带有大量的漫灌特征。
对于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这种灌溉方式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浪费,并且很难长时间保持这种灌溉方式并满足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摘要:众所周知,当前我国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随着国家政策的相继出台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工作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良好的水土保持工作与国土整治工作有着很重要的关系,更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实现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对实现高效的水土保持区划工作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水土保持功能的基本概念,对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与方式进行了简单探讨,以期为同行业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功能;水土保持区划;应用1水土保持功能的基本概念水土保持功能,通俗地说,就是一定范围内水资源保持设备,能发挥出水土资源保护、减少灾害等功能,并且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其基础功能指的是在某一区域布置好的水土保持相关设备,在该区域所发挥出的预防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的基本功能;而社会经济功能,则是指水土保持工作的持续推进下,对于一定地区内水土保持设备所带来的防护和生产效果。
2水土保持功能的确认原则开展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时,有必要对水土保持功能进行明确界定,并且以此为依照,为后续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详细来讲,就是对水土保持功能的有效性进行科学判定。
进而评估水土保持的具体成效,结合最后得到的数据资料,则可判断水土保持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
除此之外,还应该根据不同区域以及地形地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水土保持能力评价。
在此期间,必须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评价指标势,否则就会丧失水土保持评价工作价值。
同时也要注意到不同项目对于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内容的差异性,这样才能够确保水土保持功能的持续发挥。
比如,开展水土保持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水土保持工作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与水质带来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判断水土资源是否得到了有效保护、植被开发是否合理等。
通过综合分析,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更多有意义的建议与措施。
将相关数据进行整合,使其作为功能评价的基本原则,对于后续水土保持功能评价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推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吕涛
发表时间:2019-09-19T11:24:27.6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作者:吕涛刘永基黄杰
[导读]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如何开展全面的水土保持工作与土地复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我国现代社会的建设以及如何整合和恢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林业资源的相关研究人员需要研究的主要工作过程中加强生态服务功能的完善不仅需要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也有效地结合不同地区的区域特点。
在分析和研究生态服务功能时,既要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又要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为了保证水土保持的效果,在考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类型时,应考虑区域特征和空间位置。
从而保证水土保持的效果。
关键词: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水土保持区划;应用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如何开展全面的水土保持工作与土地复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
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利用水土资源进行土地改良,对于防止水土流失,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内生态安全的保障。
这也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点。
一、水土保持功能的具体概念与确定原则
1.水土保持功能。
想要更好的弄懂水土保持功能的具体概念,首先我们就需要从水土保持功能本身来进行入手,水土保持功能本身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水土保持设施自身在运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保护水土资源、防止旱涝灾害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而水土保持设施是指在某一区域内人工设立的水土流失防治设施,其在所设定区域内体现出的维护水土资源储备,提高地产等方面所发挥出的作用,这两点统一称之为水土保持功能。
2.水土保持功能的确认原则。
确定水土保持功能是否有效,其核心概念就是在其设施所设立的区域范围内,水土保持是否起到了它原有的作用或者说效能。
对于水土保持而言,功能确认的标准是以水土流失防治作为主要的标准典范。
举例说明,例如在进行水土保持的过程中,水土保持功能本身所起到的水土资源保护、植被资源保护与开发、生态环境的改善、水质的改善等,此类数据都可以作为水土保持功能的确认原则。
当需要对一片区域内的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确认的时候,全面性原则评价是最为合理的评价标准,当开始进行确认的时候,对于大体类型的确认必须要从全面的角度和当下所实行水土保持工作的范畴出发,在确认的过程中全面覆盖并保持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所起到的作用和效能。
二、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水土保持功能评价的指标主要有对水土保持各功能类型以及所设计到的因素分别确定其定性和相关的定量指标,进而形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定性指标主要是就区域内是否分布或者是涉及到相应功能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
而定量指标就是指对水土保持功能所产生的作用的可量化的指标。
对于水土保持功能的基本评价可以分为4个步骤即:资料收集、指标分级以及功能排序和权重确定。
资料收集是指在水土保持基础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对于指标体系中的能够确定的相关的因素进行有目的性的资料收集。
指标分级是指对分析区域内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区域功能定去按照相应的指标进行分级,并给出相应的分数。
权重确定是指按照层次分析法对各项基础功能类型和相关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
功能排序是指将收集到的区域资料按照相应的指标进行分级,然后在分别再分别确定相应的分值,之后在于相应的权重进行相乘,最后得到的就是每个指标的得分,再把这些指标的都分数相加所得到的就是这个区域水土功能类型的总得分,在把各个功能类型的总得分进行相应的排序,其中得分最高的基础功能就是这个区域水土保持的主导基础功能。
三、水土保持区划存在问题
1.区划方式落后。
在新的划分中,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属于自然区划的范畴,区划工作的进行过程中要对自然因素着重的进行考量,并做出相应的针对性划分,需要减少对社会及经济影响因素的重点强调,以此减少在实际水土保持区划中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而导致存在较大局限性。
在阶段的区划中由于存在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在土壤侵蚀类型区划体系的完善中存在诸多的问题,缺乏连续性和边界明确性,并且对行政边界完整性的考虑存在一定的不足,对政策的出台和整体性工作的进行以及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增加了一定难度。
由此现有水土保持区划难以满足新时期水土保持需求,在针对性的完善工作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
2.区划研究深度不够。
我国学者对水土保持区划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现有研究水平与国际区划研究水平依旧存在较大差距,区划研究大都在于表象的研究中,没有针对性的钻研,缺乏足够的研究深度与力度。
结合研究情况发现这一现象的存在主要表现在现有水土保持区划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存在的比重较高,研究学者们对区划的概念认识由于自身研究的不慎如,在研究过程中存在一定偏差,在实际的研究中导致水土保持区划无法与实际应用过程中达成共识,很多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很大的效果;研究大多侧重于自然区划,而对社会经济兼顾程度不足;区划理论与方法研究范围狭窄,研究层次较浅,部分命名规则不够规范,一些边界内容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且较为模糊;水土保持区划常常集中于中小尺度研究缺乏对于大尺度水土保持区划的研究;在不同的地区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存在区域特征的不同,导致在区划中要使用不同的手段,导致区划标准在实际的应用中难以统一。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由于自身环境的影响和学界研究的失重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一定滞后性。
四、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
1.三级区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我国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工作已经完成,因此在规划区域以及生态功能区划实施全面考虑的基础之上,要对全国规划分区当中的体系进行确定,将三级区作为单元采集和提取相关的指标信息,应用定性和定量进行结合的方式,对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三级区实施相关保持功能实施系统的评价。
2.功能评价。
结合水土保持基础功能评价的方式,对其中的指标分别进行计算,其中不同的指标权重可依照层次分析的方式进行确定日。
之后依照最后计算的结果进行判断。
如某区域的最终计算结果为三级区的基础主导功能。
针对对主导基础功能的最终确定,结合所在区域的真实情况,可对该区域社会经济的主要功能进行确定,其中主要包括水源地保护、农业的综合生产、减少河湖的淤积等。
3.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水土保持功能分析。
从我国当前的情况进行考虑和分析,三级区一共有115个,依照功能的统计分类,其中基础功
能相关的土壤保持三级区域有61个,其总面积已经达到了367万KM2,风力和水力的侵蚀面积分别为33.49和85.6913I。
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的漫川漫岗等地区,水土保持基础功能涵盖的三级区包括降32个,其总体的面积达到了360万KM2,风力和水利侵蚀面积达到了66.83万KM2以及28.46万KM2,主要的区域有大兴安岭、青藏高原等。
水体保持基础功能和水源涵养的三级区一共有22个,其总体面积为232万KM2,其中风力和水利侵蚀面积达到了31.44万KMz以及30.83万KM2。
主要的分布区域在大兴安岭一长白山山地、北疆山地盆地等地区。
从具体的三级区水土保持基础功能面积的相关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将生态维护以及水土保持作为主导的基础功能面积最大,这也说明了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的相关主导工作依然需要将维护生态稳定以及保护土地资源作为主。
总之,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注重区域水土保持功能的维护和提高。
同时,需要明确区域水土保持的重点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区域发展的水土保持规划,并引进相关技术,进而有效促进我国水域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浅析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2017.
[2]张峰,探讨水土保持功能评价及其在水土保持区划中的应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