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技巧

语言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语言同时还是一种专业语言。它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媒介和重要工具。它富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教学过程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水准上取决于教学语言。《学记》中就有“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之论。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鲜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水准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可见小学语文教师语言表达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新知识接受的水准和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行之有效的语言表达,因而掌握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使用技巧对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尤为重要。怎样才能“说出技巧,说出成效”,我认为语文课堂中在语言使用上可归纳出以下几个技巧:

任何事情要取得成功都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面向的是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学生,是否科学得体,不但会极大地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喜欢学习这门课程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于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规范和明确简洁两点上。

1、规范包括语音的标准,词汇的准确,语法的准确及思维的合乎逻辑等方面,这是教师语言美的前提。首先教师标准清晰的普通话,准确恰当的词汇概念,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积极而巨大的。其次规范还应做到言之有物。“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做到言之有物,避免夸夸其谈。上课最首先的任务,就是要把课堂所讲的知识让学生明白,不要空有形式而无实际内容。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吸收到不同水准的新知识,日积月累使他们真切地感到自己在持续地充实,进而引起对每节课的兴趣,以便提升教师教学的效果。

2、在语言规范的基础上,教师还得注意表达时的“明确性”,做到言简意赅。我们所接触的是小学生,绝大部分学习自觉性与理解接受水平还较差,教学中教师语言若过于冗长含糊,必然造成语无重点,索然无味的结果,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语言的明确凝炼性,以便让学生从教师精练的课堂语言中很容易地把握住每句话,每节课的重点,更好地领会教师的意图。有人曾在所教平行班中,就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效果做过试验,结果表明:用语罗嗦含糊的班级,学生对之反应淡漠、迟缓;用语明确精练,高度概括的班级,学生对之反应热烈、迅捷。可见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认知水准,很大水准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用明确简洁的语言将之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对教材深入钻研和分析,弄清要讲知识的来龙去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从而确定怎样开头、过渡和结尾,力争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条理清晰,能在最短时间内让绝绝大部分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得到透彻的理解并乐于接受。

二、语言艺术巧在言之有理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准确理解。简单来说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言要善于引导,以理服人,注意从已知到未知、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用言语的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地接受内容。特别是在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内容和不明白道理时,教师课堂语言就要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没有道理的话语谁都不想听,不讲理的话语更没有人愿意听。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准确地分析课文的思想性,准确讲解课文中涉及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知识,不犯科学性错误,在解释词语时不随意减少或增加内涵,讲话符合逻辑,不犯逻辑性错误。教师所担负的任务是准确、真实、客观地再现教学内容。

三、语言艺术巧在言之有趣

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

显,化枯燥为风趣。所以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相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均可引入课堂,调动自如,游刃有余,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

言之有趣,幽默是关键。在教学中,幽默的语言会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具有幽默感的语文教师,常能用他的语言打动、感染人。幽默、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吸引、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因为幽默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活跃思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并能调节课堂气氛和学生的精神,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幽默语言,将会使学生的思维、情趣与老师的教学意图高度统一,使整个课堂气氛富有和谐的美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使用富有幽默感的语言。

四、语言艺术巧在言之有情

语文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字里行间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语文用它特有的感性,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它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语文课随知识的传授,水平的训练必然有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激荡。孔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教学语言最忌枯燥无味,语文教学尤其不能“言之无文”。语文教师的情感对小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

所以我们语文教学语言要充满绘声绘色的感染力,深入诱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语言应该要做到善于启发,善于传情,声情并茂,做到动之以情,这样的语言才能在学生中产生共鸣,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循循善诱的效果。所以,教师一定要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使语文课达到春风化雨的境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应,提升学习效率。

有这么一个教学案例:特级教师孙双金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在课堂上带着孩子品读课文,大家被冰心的童心与爱心所震撼,课堂被推向一个又一个情感与智慧的高潮,原以为课程能够圆满结束了。但是,孙老师又牵引着孩子一起品味美文,感悟人生。从《雨后》到《纸船》再到《繁星》,让孩子感受到冰心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孙老师说:“小朋友,冰心以前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是儿童,除了宇宙之外还是儿童。’我们就带着冰心奶奶对儿童的特殊的爱的情感,走近冰心……”“如果说《只拣儿童多处行》,《雨后》我们读出了冰心爱儿童,那么《繁星》这首诗你还读出她爱什么呢”……老师和孩子的灵魂在字里行间徜徉。孩子同课文真真切切地畅谈,获得的是激情的勃发和对生命的感悟。这样的语文课,给孩子以启迪,拨动孩子情感的琴弦“牵一发而动全身”,让语文课成为孩子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

五、语言艺术巧在言之有韵

好的课堂语言还要抑扬顿挫,饶有韵味。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起伏曲折,就会使读者兴趣浓厚,步入胜境,领略无限风光。”语文课更是这样。虽然课堂语言具备了科学性,人文性和趣味性,但若教师的语言呆板、一成不变,则会使语文课黯然失色。作者认为,教师如能根据教学内容、对象、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用语,才能体现出教师课堂语言的抑扬顿挫,言之有韵。如教学诗歌,须努力营造诗化意境;教学散文,须倾心渲染情感浸润;教学议论文,则更需要的是教师的观点鲜明与理智表达。同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长短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提升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的评价语言也尽量做到生动形象多样化。在一次男女生分组朗读课文中,孩子们读得很好,使我很受感动。我评价说:“男生读得声音洪亮、整齐、奔放;女生读得声音甜美、圆润、绵细;男生读得好,使人想起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女生读得好,使人想起舞台上婀娜多姿的小姐;男生读得如大海里的波涛,汹涌澎湃;女生读得……”没等我说完,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们再来读一遍行吗?再读一遍……”这个段抑扬顿挫、韵味十足的评价使我这节课充满着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的课堂激情得到了充分的释放,阅读教学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