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度)

合集下载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7月目录一、2017年上半年通信行业发展概述 (5)1、三大运营商加快推进NB-IoT 网络建设 (5)2、光通信行业依然处于高景气度 (6)二、光模块行业景气度走高,高端产品占据主流 (8)1、光模块市场持续扩大,数据中心和5G需求旺盛 (8)(1)流量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推动高端光模块需求激增 (9)(2)电信市场对光模块需求稳步增长,5G 将成为下一动力源 (11)2、光模块上游仍被外企垄断,高端光模块占据市场主流 (12)3、市场相对分散,国内企业有望弯道超车 (14)三、统一通信渗透企业市场,音频视频通讯成新蓝海 (16)1、统一通信大势所趋,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16)2、SIP成为IP电话主流协议,新型Host托管模式颠覆传统UC (18)3、视频会议市场容量逐年增长,外资份额或被国产替代 (22)四、NB-IoT网络建设加速,终端出货量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25)1、工信部要求建成150万个NB-IoT基站,三大运营商加速布局 (25)2、芯片和模组陆续量产,产业链逐渐成熟 (27)3、物联网带来万亿市场空间,重点看好平台厂商和模组厂商 (29)五、5G投资机会巨大,核心技术标准逐步落地 (31)1、5G从4G演进,规模远超4G (31)(1)5G不是革命式变化,而是渐进式的演变 (31)①LTE-Advanced:4G 和5G之间的桥梁 (32)(2)5G投资规模巨量增长,相关产业受益明显 (33)2、Polar码占据控制信道,中国话语权响彻5G (34)3、5G核心技术复杂,规划思路清晰 (35)(1)射频器件首当其冲,毫米波解决频谱稀缺难题 (35)①射频器件 (35)②滤波器 (37)③毫米波技术 (38)(2)5G规划按部就班,2020年有望商用 (39)六、重点上市公司简析 (40)1、中际装备:风口来临下的光模块新兴霸主 (40)2、亿联网络:“亿”鸣惊人,联接世界,统一通信新巨头 (41)3、宜通世纪:物联网平台持续推进,看好智慧医疗业务 (42)4、中兴通讯:深化布局5G,优质白马价值低估 (44)5、通宇通讯:外延切入光模块,董事长增持强化成长信心 (45)随着宽带中国政策的逐步推进,三大运营商加强了对光纤入户的覆盖,光通信行业依然处于高景气度。

通信调研报告2017

通信调研报告2017

通信调研报告2017通信调研报告2017一、引言近年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迅速,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2017年通信行业的发展状况,针对行业的变化和趋势做出分析和展望。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50份。

调查对象主要为通信从业人员和普通用户。

三、调研结果1. 移动通信市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移动通信市场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

调查显示,移动通信用户数量从2016年的10亿增长到12亿,增长率达到20%。

移动通信市场的火热,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的需求越来越高。

2. 宽带通信市场调查显示,2017年宽带通信市场也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随着宽带成本的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都选择了宽带上网,宽带用户数量从2016年的5亿增长到6亿,增长率达到20%。

此外,宽带带宽的提升也使得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

3. 物联网发展调查发现,物联网在2017年得到了迅猛发展。

据统计,物联网设备的数量达到了100亿,增长率高达30%。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4. 5G技术5G技术作为通信行业的下一代技术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调研显示,2017年5G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验性应用。

据称,5G技术将能够提供更快的网速和更稳定的信号,将对通信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四、结论和展望通过本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移动通信市场和宽带通信市场持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2. 物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3. 5G技术成为通信行业的发展重点。

展望未来,通信行业将继续面临各种挑战和机遇。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将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在信息时代中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将是一个重要课题。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月目录一、2017年展望:紧握流量主线,掘金技术变革 (5)1、运营商投资:无线持续下滑,有线稳中有升 (6)2、流量持续增长:重度应用+终端多样化+4G用户数迅猛增加 (7)3、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大幅增长 (8)4、掘金“通信流量”产业链 (9)二、看好四大方向:光通信、云计算、流量经营和云计算 (9)1、光通信:最看好光器件/模块行业长期成长性 (9)(1)流量爆发是最根本驱动因素 (9)(2)中移动是此轮光通信行业景气的最直接推手 (10)(3)2016 年看周期性,2017 年后更重成长性 (11)(4)节点间距离逐步缩短,IDC 成为拉动主力 (12)(5)光器件/模块是光通信最具成长性行业 (13)2、云计算:新技术带来投资机会 (14)(1)云计算持续爆发,已成互联网巨头间的战场 (14)(2)IDC互访流量激增,DCI部署成为必然 (15)(3)SDN助力IDC从计算存储虚拟化走向网络虚拟化 (16)3、流量经营:后向流量经营实现多方共赢 (16)(1)流量是运营商重要转型方向 (16)(2)流量成为生活必需品,应用场景增加 (17)(3)企业、运营商和终端用户的共赢 (19)4、大安全:看好军工信息化方向和专网通信市场 (20)(1)供需差距大,军工信息化空间广阔 (20)(2)公安PDT 建设大年,专网需求持续旺盛 (23)(3)网络安全法通过,信息安全进入黄金时代 (24)三、两大主题:5G和物联网 (25)1、5G:标准落地利好不断,主题机会持续发酵 (25)(1)下一个大时代,5G 时代 (25)(2)标准加速推进,我国获得重要突破 (25)(3)主题机会将持续发酵,关注四大方向 (26)2、物联网:行业应用将持续落地 (27)(1)标准落地运营商部署,物联网浪潮来袭 (27)(2)NB-IoT 助力物联迈上新台阶,5G 是万物互联大未来 (29)(3)万亿产业空间,管理平台成物联生态核心 (31)四、行业重点公司简析 (33)1、烽火通信:光通信主业高景气,ICT转型持续推进 (33)2、光迅科技:光器件需求持续旺盛,芯片布局扩大领先优势 (34)3、海能达:专网需求持续旺盛,公司业绩腾飞在即 (35)4、通鼎互联:光通信主业快速增长,泛通信业务持续布局 (36)5、梦网荣信:流量经营前景广阔,云通信服务龙头大有可为 (36)6、宜通世纪:A 股稀缺的物联网平台,垂直行业持续布局 (37)7、华星创业:收购互联港湾,IDC 云计算加速拓展 (37)运营商投资周期角度:无线投资方面,4G建设高峰已逐渐过去,5G尚还遥远,运营商无线资本开支将持续下滑;有线投资方面,三大运营商对固网投资我们判断将继续稳中有升,带动光通信持续高景气。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7月目录一、行业格局变化:公网中兴多方位崛起,专网龙头初露头角 (6)1、广域网:中兴通讯多方位崛起,深度布局前景广阔 (6)(1)5G、物联网等多领域深度布局,有望跻身领导者行列 (6)(2)物联网方面,中兴通讯精心耕耘,期待未来产业爆发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7)2、专网:数字化、宽带化的变革趋势,利好专网领导者 (12)(1)国内专网通信衍生百亿蓝海 (12)(2)无线专网通信产业链大致分为上游原材料、设备制造、下游客户与应用 (13)(3)PDT 未来潜力较大,相关厂商将会受益 (14)(4)PDT在公安市场中正在加速渗透,预计在未来3-5 年才是建设高峰期 (15)(5)专网通信呈现数字化、宽带化的变革趋势 (15)3、运营商竞争失衡,联通存在混改预期 (17)(1)为了引入有效竞争,打破一家独大的格局,电信业进行多次战略重组 (17)(2)中国移动用户总量、4G用户量占据绝对优势 (18)(3)中国联通业绩触底,有望反弹 (19)(4)政策红利释放,改革预期不断增强 (19)4、民营宽带长宽稳固,在变革中“长大” (21)二、5G:关注终端侧手机天线、滤波器、射频国产替代,以及基站侧天线发展 (24)1、5G呈现加快发展态势,相关产业链受益公司众多 (24)2、5G或带来终端器件超车机会,关注滤波器、手机天线国产替代 (26)3、基站天线发展是系统侧4G 向4.5G/5G过渡的重要关注方向 (27)三、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关注细分市场壁龛龙头 (30)1、物联网产业链简析,产业呈现蓬勃生机 (30)(1)5G支撑物联网落地,物联网是5G最重要的应用场景 (30)(2)三大核心发展方向支撑物联网规模扩张 (30)(3)物联网发展空间巨大,产业呈现蓬勃生机 (32)2、智慧城市容纳海量细分市场,催生壁龛龙头 (34)3、三大运营商皆有计划,相关企业有所布局 (37)4、指导性政策密集出台,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39)四、军工信息化:确定增长的市场,关注行业催化 (40)1、国防开支有增长空间,国际格局变化倒逼军工信息化投入 (40)(1)国防开支有较大增长空间 (40)(2)国际格局变动,大国博弈或升级,倒逼军工信息化投入加大 (41)2、北斗产业链、军用组网以及太赫兹将受益于军工信息化 (42)(1)北斗产业持续增长,通用航空迈向万亿市场 (42)(2)军用组网推动C4ISR高速发展、太赫兹领跑军工新科技 (43)五、光模块/器件:光通信中可以看长一点的细分行业 (45)1、5G未至承载先行,产业链上游光通信有望受益 (45)2、三大运营商持续采购,光纤光缆持续处于高度景气 (47)3、IDC及基站建设需求持续,光器件成长可期 (48)六、数据中心:流量爆发拉升需求,IDC产业发展看好可持续 (49)通信行业整体大环境处于与下一代通信技术切换、运营商资本预算小幅下降但可能追加投资的不确定情况下。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6月目录一、电信运营商市场已迎来最悖论时刻 (5)1、流量经营不可持续,运营商承受需求压力同时面临增收困境 (5)2、收入水平限制资本开支规模,网络建设出现结构性分化 (11)(1)4G移动通信网主体建设已完成,后续投资仍将向无线侧重 (13)(2)固网宽带扩容升级将是确定性极强的长期投入 (15)(3)总开支缩减与重点领域强化并存,投资效率提升,主体增多 (19)3、聚焦网络和业务创新将是后流量经营时代运营商必然选择 (21)二、加速内创新解决网络成本问题,5G和云化网络是关键机遇 (25)1、5G创新箭在弦上,对产业链影响值得关注 (25)(1)5G是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必然 (25)(2)变革对于设备的驱动 (29)(3)网络与业务发展空间皆广阔 (32)2、移动流量驱动下的光网络放量仍然确定 (35)(1)流量需求与政策指引共推光通信建设兴盛 (35)(2)接入网、传输网和数据中心全面升级带动器件需求 (39)(3)国内光器件厂商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 (42)3、云计算构建互联网基石,网络云化助力通信变革 (44)(1)传统数据中心加速云化转型 (44)(2)云化的网络助推通信行业创新 (47)(3)白盒交换机成为云网络转型的关键 (51)三、把握物联网、大数据、AI等关键机遇,实现业务领域突破 (56)1、万物互联时代临近,物联网产业链启动正向循环 (56)(1)万物互联的网络基础初步奠定 (56)(2)物联网产业链进入正向循环阶段 (59)(3)智能控制器崛起成为产业链明星环节 (62)2、大数据运营及应用加速落地,AI+大数据注入产业发展新动量 (65)(1)大数据技术步入收获期,大数据+AI成就智能未来 (66)(2)国内大数据应用落地加速,国家战略驱动各地政策持续加码 (71)(3)通信大数据价值加速释放,多领域布局持续深入 (74)当三大运营商均在上半年迈出流量不限量或大贬值的步伐,流量经营的时代或许已经提前落下帷幕,增量不增收与网络投资压力巨大的矛盾将愈发凸显,通信行业的历史车轮不可避免的进入全新的创新时代,对内网络技术的创新和对外新业务的创新,将带来新时期的新机遇。

2017年通信5G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2017年通信5G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中国战略引领5G发展,我国商用预期提前
我国5G有望提前出牌,预计19年商用
近期,三大运营商开启重点城市的外场试验,并进一步明确19年试商用的规划。特别是混改后中国联通 董事长王晓初提出投资5G“绝不手软”和“最快2019年下半年”表明中国联通加快和加大5G部署的决心。 在联通加快5G部署的同时,根据我们了解情况中移动、中电信也有望提前进行5G网络建设部署,国内三 大运营商的商用时间有望提前至19年。 从国家引领5G的战略角度,美日韩5G商用时间表均在19年前后,推动5G提前商用动力也符合国家引领5G 发展的战略部署。综上我们判断,5G商用时间以及5G投资力度均有望超预期。 图:运营商建设规划有望进一步提前,19年前商用的影响
产业影响
标准和专利主导权。 核心元器件等产业链提前研发,带动上游产业崛起。 稳增长、拉动投资,通过5G网络全面带动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从而全 面带动社会向信息经济转型。
5G传输建设加快,利好光纤光缆、传输设备、光模块等:目前三大运营 商正在进行5G传输网的规划,我们预计18年下半年就开始建设。利好光 纤光缆、传输设备、光模块等厂商。 5G 无线建设节奏加快,重点看好主设备:我们预计 18 年大概 20-30 个城 市试点建设5G网络,数量不会很多,19年这些城市建设上量,每个城市 大概上万个基站,19年底会建成全国几十万个基站,19年我国有望成为 全球建成5G商用网络。 核心上游器件重点看好高频器件和光模块两个方向:中国在高频器件缺 失还比较大,5G从国家意志和产生需求等多方面都有催生行业快速发展 的需求。目前国内高频器件做的比较好的是一些中电科院所,重点是军 转民方向,比如中电科十四所,五十五所等(还存在产品良率,生产成 本等问题)。光模块也将是5G里面弹性非常大的方向,量和速率都会有 较大提升。

2017年通信行业现状发展及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通信行业现状发展及趋势分析报告

2017年通信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9月1.通信行业上半年整体业绩分析 (6)1.1.上半年营收增速位居第21位,净利润增速位居第20位 (6)1.2.通信行业营收及净利润增速低于沪深300和全部A股同期增速 (7)1.3.毛利率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销售费用营收占比下降1.22个百分点 (8)2.通信行业主要板块经营情况分析 (10)2.1.统一通信板块业绩增速持续上升 (10)2.2.物联网板块未来几年高增速趋势确定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稳定增长 (12)2.3.固网设备板块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增速位居各板块前列 (14)2.4.IDC与CDN行业保持较快增长,板块业绩表现抢眼 (16)2.5.军工通信板块业绩增速呈现下降迹象 (18)2.6.后4G时代运营商资本开支下降,无线设备板块增收不增利 (20)2.7.大数据及SaaS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22)2.8.网络优化行业利润增速表现抢眼,持续高增长 (24)2.9.北斗导航板块表现平稳,增速处于行业中游 (26)2.10.专网通信板块收入平稳增长,利润略有下降 (27)2.11.运营商及网络设备板块营收及净利润增长实现反转 (29)2.12.其他类板块公司业务多元,业绩高增长 (30)3.机构持仓分析 (33)4.行业市场表现分析 (34)5.小结 (37)6.风险提示 (38)图1:申万各行业2017年上半年营收增长情况 (6)图2:申万各行业(剔除采掘)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情况 (7)图3:近五年通信行业与其他股指营收增长对比 (7)图4:近五年通信行业与其他股指净利润增长对比 (8)图5:近五年申万通信行业毛利率情况(%) (9)图6:近五年通信行业上半年销售费用情况 (9)图7:近五年通信行业上半年管理费用情况 (10)图8:近五年通信行业上半年财务费用情况 (10)图9:统一通信板块近五年营收及增长情况 (11)图10:统一通信板块近五年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12)图11:物联网板块近五年营收及增长情况 (13)图12:物联网板块近五年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14)图13:固网设备板块近五年营收及增长情况 (15)图14:固网设备板块近五年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16)图15:IDC&CDN板块近五年营收及增长情况 (17)图16:IDC&CDN板块近五年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18)图17:军工通信板块近五年营收及增长情况 (19)图18:军工通信板块近五年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20)图19:无线设备板块近五年营收及增长情况 (21)图20:无线设备板块近五年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22)图21:大数据及SaaS板块近五年营收及增长情况 (23)图22:大数据及SaaS板块近五年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23)图23:网络优化板块近五年营收及增长情况 (25)图24:网络优化板块近五年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25)图25:北斗导航板块近五年营收及增长情况 (26)图26:北斗导航板块近五年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27)图27:专网通信板块近五年营收及增长情况 (28)图28:专网通信板块近五年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28)图29:运营商及网络设备板块近五年营收及增长情况 (29)图30:运营商及网络设备板块近五年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30)图31:其他类板块近五年营收及增长情况 (32)图32:其他类板块近五年净利润及增长情况 (32)图33:2017年上半年机构持仓比例 (33)图34:近五年通信行业机构持仓情况 (34)图35: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情况(按市值加权平均) (34)图36:通信行业各板块走势图 (36)图37:通信行业各板块估值水平 (36)图38:申万一级行业估值水平 (37)表1:统一通信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11)表2:物联网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13)表3:固网设备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15)表4:IDC与CDN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17)表5:军工通信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19)表6:无线设备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21)表7:大数据及SaaS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22)表8:网络优化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24)表9:北斗导航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26)表10:专网通信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27)表11:运营商及网络设备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29)表12:其他类板块2017年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情况 (31)表13:区间通信行业涨幅前五名 (35)表14:区间通信行业跌幅前五名 (35)表15:重点推荐公司估值情况 (38)1.通信行业上半年整体业绩分析1.1.上半年营收增速位居第21位,净利润增速位居第20位根据申万行业分类,2017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方面,同比增速位居前五名的行业为交通运输、电子、钢铁、非银金融、采掘,分别同比增长54.32%、44.23%、44.16%、41.13%和34.24%。

2017年5G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5G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5G通信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1月目录一、5G:无线通信有望成为下一个通用性技术 (10)1、5G关键能力:万物互联时代,无线通信有望成为下一个通用性技术 (10)(1)5G将使得移动通信由宽带时代走向万物互联的时代 (10)(2)5G关键能力: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 (11)(3)5G关键技术 (12)2、潜在应用需求推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演进 (13)(1)潜在的应用需求是推动4G向5G演进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13)(2)VR对带宽的需求超出现有移动通信系统所能达到的上限 (13)(3)VR的空间属性带来全景视角体验,带宽需求较传统视频大幅提升 (14)(4)4G带宽难以支持VR良好体验效果,5G则可提供传统TV 2K以上效果 (15)(5)物联网对系统容量的需求远超现有移动通信系统所能承载的极限 (16)(6)车联网对系统时延的要求远超现有移动通信系统所能承受的上限 (17)3、运营商拓展成长空间、提升运营效率 (18)(1)运营商的业务扩张需求也是推动4G向5G演进的重要驱动力 (18)(2)回顾运营商扩张路径:连接数增长远比单纯的技术升级来得重要 (18)(3)频谱效率进一步提升,降低单位比特成本 (19)(4)网络架构虚拟化,业务部署灵活化 (20)二、5G发展进度:标准冻结提前,商用部署加速 (21)1、标准组织:非独立组网提前冻结,独立组网按原计划推进 (21)(1)3GPP和ITU是移动通信领域国际上最具权威的两大标准集团 (21)(2)非独立组网标准冻结时间提前,独立组网标准按原计划推进 (22)2、运营商:美国抢跑5G商用,中国与全球基本同步 (23)(1)运营商加速推进5G建设,5G投资时点有望前移 (23)(2)在2020年5G商用的预期下,全球运营商加速5G进程 (23)(3)国内三大运营商计划将5G规模部署提前至2020年 (24)3、设备商:华为Polar码增强话语权,中兴前期投入成果初显 (25)(1)通信设备成为中国角逐5G市场的主战场 (25)(2)华为Polar码增强话语权,中兴先期投入效果初显 (25)三、5G运营商投资规模有望大幅上升,投资周期或将持续更久 (26)1、5G基站有效覆盖面积估算 (26)(1)5G试验频段敲定,频率提升基站理论覆盖半径再次减小 (26)(2)基站覆盖范围计算 (28)2、运营商布网策略及进度预测 (28)(1)2018年开始小范围试商用部署,布网周期可能持续至2025年 (28)(2)5G完整标准2019年才能冻结,全面部署时间预计在2020年后 (29)(3)运营商面对利润率的考核压力,4G仍在投资回报期,快速投资5G的动力不足 (29)(4)应用场景还未完全成熟,采取渐进式部署策略最为明智 (29)(5)低频宏基站实现广域覆盖,高频小基站负责提升容量、优化体验 (30)(6)5G实现低频广域全覆盖约需400万台基站,高频深度覆盖还需5000万小基站 (31)3、5G运营商投资规模测算 (32)四、5G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33)1、设备商助力中国引领全球创新,国内市场成就设备商份额持续提升 (34)(1)通信产业支撑国家战略转型,政策、资金支持国内电信产业引领全球创新 (34)(2)第二阶段测试进度领先,先期布局有望转化为竞争优势 (35)(3)全球四大主设备商喜忧参半,国内厂商竞争形势更为乐观 (36)(4)万物互联的5G时代,更多的连接数意味着更大的市场 (37)(5)中国电信市场重要性提升,利好国内设备商持续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38)2、光模块:增加中传&网络架构演进,需求增加&速率升级打开400亿市场 (39)(1)5G RAN架构演进:BBU、RRU两级结构演进为CU、DU和AAU三级 (39)(2)5G光模块需求变化:数量增加&速率升级 (40)(3)5G光模块市场规模测算:10G/25G数量占主导,总体规模有望接近400亿元 (41)(4)光模块成产业链竞争焦点,把握5G机遇助力国内厂商实现赶超 (43)3、光纤光缆:网络架构演进带动需求上升,运营商延续光纤资源争夺战 .. 45(1)增加中传&层级互联,5G网络架构演进带动光纤需求上升 (45)(2)5G光纤需求规模测算:光纤总距离超过13亿芯公里,总体规模约1450亿元 (45)(3)行业供需情况:光棒产能扩张速度有限,供需之间仍存缺口 (46)(4)行业格局:龙头效应越发显著,运营商有望持续“光纤资源争夺战” (47)4、天线&射频:5G时代游戏规则存变数,产业集中度或向龙头倾斜 (49)(1)5G天线发展趋势:无源化向有源化演进、天线集成化 (49)(2)大规模(Massive)MIMO技术落地带动天线数目呈几何上升 (50)(3)5G基站天线价格上行,总体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亿 (51)(4)行业格局:全球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内市场相对分散 (51)(5)5G招标规则可能发生变化,技术壁垒提升有望带动产业集中度提升 (52)(6)5G关键技术驱动射频器件需求上升,国内高频器件尚待突破 (53)(7)5G射频器件价格同样有上升趋势,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亿 (53)(8)设备商主导射频产业格局,国内厂商受益5G设备商全球市场份额提升 (54)四、行业重点企业简析 (56)1、中兴通讯 (56)2、烽火通信 (58)3、亨通光电 (59)4、中天科技 (61)5、光迅科技 (63)6、中际旭创 (64)7、通宇通讯 (65)五、主要风险 (66)1、运营商投资规模及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 (66)2、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相关厂商利润率下滑 (66)政策频出支持5G产业发展,闪耀MWC大会提升市场关注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度)目录通信行业研究报告(2017年度) (1)一、通信技术发展历程简述 (2)二、通信行业运行状况 (3)1.电信运营行业 (3)2.通信设备行业 (9)3.通信增值服务行业 (14)三、通信行业竞争 (15)四、通信行业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21)1.电信运营行业 (21)2.通信设备行业 (23)3.通信增值服务行业 (26)五、通信行业政策 (27)六、通信行业未来发展 (28)1.电信运营行业 (28)2.通信设备行业 (31)3.通信增值服务行业 (32)一、通信技术发展历程简述从1964 年贝尔实验室开始研发HCMTS 模拟系统开始,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演进到第4 代即LTE 网络,目前第5 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和试验正在快速推进,预计2020 年进入商用。

第一代移动通信网络(1G)只支持语音业务,但其开创性地采用了蜂窝技术,使得基于有限的频谱为千万级和亿级用户提供无线通信服务成为可能;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2G)相比1G,采用了数字技术,网络频谱效率、语音质量和保密性等均得以提升,由于2G 的GSM 和CDMA 系统在全球广泛部署,全球漫游得以首次实现,早期2G 系统也主要支持话音业务,但后期开始提供有限的数据业务;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在制定标准时即以提供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为目标;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在3G 的基础上提供更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而第5 代移动通信网络(5G)除了继续提高人与人联网的通信速度,还将满足人与物、物与物通信需要的低时延、高可靠和高密度性能,5G 将开启万物互联的时代。

从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历史看,在解决语音业务的传输后,移动通信网络主要的演进方向就是提供越来越强的数据传输能力。

表1 通信技术迭代升级路线就我国而言,2009 年,工信部分别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发放了3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 移动宽带时代,移动网络传输速率由Kbps 级别大幅提高至Mbps级别,2G 至3G 的进化,使得语音、视频等大容量的数字内容得以在移动端之间快速传输,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来临,社交、电商、O2O 和手游等各类移动APP 大行其道。

2013 年,工信部首先向中国移动发放TD-LTE 制式4G 牌照,我国移动通信迈入4G 时代,2015 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工信部颁发的FDD-LTE 制式4G 牌照,4G 网络建设在我国开始全面铺开;4G 时代,数据传输速率进一步大幅提升,在线高清视频、网络直播等对网络传输速率有更高要求的移动应用开始出现。

2017 年11 月23 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启动5G 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我国已启动5G 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工作;在通知发布前一周的11 月15 日,我国率先发布了5G 中频使用频段,规划明确了3300~3400MHz、3400~3600MHz 和4800~5000MHz 频段作为5G 系统的工作频段。

二、通信行业运行状况1.电信运营行业“营改增”、“提速降费”以及OTT 业务冲击等多重压力下,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出现下滑,但在移动数据流量拉动下,增速有所回升2011~2013 年,我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由9,879.80 亿元增长18.31%至11,689.10 亿元。

但2014年6 月1 日起,电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在“营改增”的影响下,原营业税下的含税收入调整为增值税下“价税分离”后不含税的收入,导致2014 年我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有所下降,为11,541.10 亿元。

2015 年5 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同时工信部公布了网费同比降三成的年度目标,三大运营商纷纷调整资费。

一方面,话音业务继续受到OTT 业务的冲击而加速萎缩,另一方面,非话音业务在“提速降费”政策的影响下,收入增速有所下降,导致2015 年我国电信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了上年的下降趋势,同比下降2.51%至11,251.40 亿元。

2016 年,受益于“互联网+”战略实施、信息消费快速发展、4G 用户大幅增长和流量资费不断降低,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需求得到持续释放,带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0%至11,892.60 亿元。

2017 年1~10 月,继续受移动数据及移动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长拉动,我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为10,660.30 亿元,同比增长6.30%。

亿元,%)总体看,2011~2015 年,在OTT 业务冲击、营改增和提速降费的影响下,我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乏力,2016 年之后,在4G 业务增长带领下,电信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有所回升。

受移动互联网的冲击,电信运营业务收入结构转变为非话音业务收入占主导;移动电话用户由2G、3G 加速向4G 迁移,4G 用户爆发式增长;数据流量高速增长,流量业务未来将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微信等移动互联网社交APP 的兴起逐渐改变人们的通信方式,使得电信运营商的话音和短信业务逐渐受到较大的冲击。

2011~2016 年,我国电信主营业务中话音业务收入由5,282.00 亿元大幅下降43.71%至2,973.25 亿元,年均复合减少10.86%;非话音业务收入由4,598.00 亿元大幅增长93.99%至8,919.7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4.17%。

非话音业务收入增速方面,尽管受“营改增”和“提速降费”等政策的影响,非话音业务收入增速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10%左右的增速。

2017 年1~9 月,我国电信业非话音业务收入规模继续扩大,占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比为81.30%;话音业务收入继续呈下降态势。

随着5G 的推进以及商用,可以预见未来两者之间的差距将更加显著,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结构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元,%)移动客户结构方面,2011~2016 年,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由2G-3G-4G 的进化升级,对应的客户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整体上看,2011~2016 年,2G 用户呈净减少状态。

2014 年,随着我国开始4G 的商用,3G 用户净增数较上年大幅减少,为8,364 万户,较上年减少了一半左右;2015~2016年,随着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拿到4G 牌照,发力4G 客户的营销,3G 用户数净减少规模开始扩大。

4G 用户方面,仅用了三年时间,我国4G 用户就从2014 年的0.97 亿户达到2016 年的9.47亿户,复合增长率高达113.50%。

截至2017 年9 月底,我国3G 和4G 用户分别为1.42 亿户和9.47亿户。

随着2G、3G 用户继续向4G 迁移,4G 用户数量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4G 相对于3G 来讲,数据传输速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催生一些对于数据传输速率有更高要求的移动应用的出现,如移动视频、以及最近如火如荼的移动直播。

虽然5G 是目前全球的研发热点,但未来4G 向5G迁移,不是被5G 取代而是共存,现阶段的重点仍然是4G;5G 正式商用前,4G 用户仍存继续增长潜力。

图3 2011~2016 年我国移动用户结构变动情况(万户,%)移动数据流量方面,2011~2016 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由5.41 亿GB 大幅增长674.14%至93.61 亿GB,年均复合增长76.87%;增速方面,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速从2013 年以来均保持50%以上,且呈加速态势,2016 年增速为123.59%。

月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则由2011 年的72.80MB 持续增长至2016 年的772.00MB。

截至2017 年10 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82.23亿GB,同比增长153.50%,月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 2.25GB,较去年同期增长147.8%;移动互联网流量呈现高速发展。

受此推动,2013~2016 年,移动数据和互联网接入业务收入逐年大幅增长,由2013 年的1,982.00 亿元增长118.62%至4,333.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29.79%;2017年1~9 月,移动数据及移动互联网业务收入4,126.00 亿元,同比增长28.10%目前5G 已成为全球研发热点,中国IMT-2020(5G)推进组提出5G 主要技术要求有: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虚拟现实和物联网将是5G 的核心应用,而未来5G 在线VR 视频、游戏将更进一步推动数据流量的激增。

总体看,2011 年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电信运营商话音业务占主导的业务结构逐渐转变为非话音业务占主导;我国2G、3G 用户加速向4G 用户迁移,移动数据流量爆发式增长,未来仍将进一步增长。

移动电话用户数增速放缓,逐渐饱和;宽带接入用户增长趋缓,在光纤接入推动下,2016 年增速有所回升从下游客户看,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平均价格的下降,2011~2016 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逐年增长,由2011 年的9.86 亿户增长34.04%至13.22 亿户,但增速却逐年放缓,2016 年移动电话用户数净增5,053.70 万户,2016 年移动电话用户数增速为1.24%,较2011 年增速下降达13.57 个百分点。

移动电话普及率方面,2011~2016 年,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由73.55%上升22.65 个百分点至96.20%,已接近100%,整体看,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逐渐饱和、增幅和增速持续下降。

图4 2011~2016 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单位:万户,%)图5 2011~2016 年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单位: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方面,2011~2016 年,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由15,648.70 万户增长89.92%至29,720.70 万户;其中2011~2015 年增速呈放缓态势,2016 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增速为39.29%,主要系在宽带中国战略和宽带接入市场开放试点等政策的推进下,民营资本持续进入宽带接入市场扩大投资所致。

2017 年1~11 月,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增速为16.6%,截至2017 年11 月底,我国光纤接入用户数达2.89 亿户,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的83.6%;随着光纤接入用户数占比已处于较高水平,后续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增速将有所回落。

总体看,下游客户方面,我国移动端用户接近饱和,固定端用户增长有所放缓,但在宽带中国战略和宽带接入市场开放推动下,增速有所回升;以往电信运营商粗放式扩张客户规模的发展方式空间不大,运营商需要对于已有客户资源进行深耕来支撑未来的业务发展。

电信业务总量与收入剪刀差拉大,运营商资本支出保持高位但难以转化为收益,急需转型2011~2017 年10 月,受3G、4G 的投资拉动以及网络提速降费的逐步落实,我国电信业务总量1增速从15.50%大幅上升至68.10%,上涨52.60 个百分点;但同时受宏观经济放缓、营改增、行业竞争加剧、OTT 业务冲击等因素影响,电信营业收入增速从10.00%下跌至2015 年1 月的最低点-2.4%,后随着语音业务收入下降速度减缓、4G 业务全面爆发,又反弹至2017 年10 月的3.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