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新人教版(2019)历史必修同步课件: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共21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共21张ppt)

儒学的发展历程
时间 春秋
发展情况 产生,被冷落
战国 秦朝 汉朝
发展
低潮
独尊儒术 确立正统地位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明
明清之际
融合 三教合归儒 三教并行 理学 成为官方哲学
批判继承儒学
代表人物 孔子 孟子、荀子
董仲舒
韩愈 二程、朱熹 顾炎武、黄宗 羲、王夫之等
观点 仁,为政以德;礼,克己复礼 其主张不适应激烈的社会变革需要 性善论,提倡仁政;性恶论,隆礼重法。
焚书坑儒,儒学受到打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增加“大一统”“三纲五 常”“天人感应”等新内容,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 的需要 儒学开始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发展。 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 统治地位 理是万物的本源; 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理学带有-------------------------------倾向。 (3)地位:从南宋后期起,-----------------------------------,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史料,总结归纳儒学复兴的背景?
材料一:右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 似正在辩经论道,画中释氏跌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 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材料二:近岁士庶之家奢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宋会要辑稿》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 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梦梁录》
程朱理学的影响
积极:1、提出了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规范,适应了维护封建统 治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正统哲学,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2、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对于促进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 3、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注重气节、道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和历史使命;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强调尊卑等级和重男轻女等观 念;片面地重义轻利,压制和扼杀人的自然欲求,进一步禁锢人们思想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十二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24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十二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24PPT[优秀课件资料]

语等多民族语言。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
最早尝试。
青岛超银高级中学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程朱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程朱理学”一词的由来: 程颢、程颐对理学的发展
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并成为集 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青岛超银高级中学
理学
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源 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 人生观: 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
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 境界
青岛超银高级中学
书法
宋元两朝,书法 名家辈出,与唐朝 相比更加追求个性, 不拘法度。
山水画 写意画
青岛超银高级中学
活字印刷术 (1)发明者:北宋时的匠人毕昇
泥 活 字 版
青岛超银高级中学
唐 火箭




元代火铳

燃烧型火器→→→→→爆炸型火器、管型射击火器
青岛超银高级中学
罗盘:北宋时期,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 就制成了罗盘
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前夕,命人使用畏兀 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 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 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 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 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
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
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
既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二、程朱理学——方法论
格物致知
材料一 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
——《朱子语类》
材料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朱熹:《补大学格物传》
格物致知:指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蒙古秘史》在明朝初年译为汉语,当时 称《元朝秘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 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蒙 古文原稿今已失传。
元朝统治者希望用八思巴字“译写一切 文字”,力图兼顾不同民族的语言,但 对于每个具体语言就很难精确适应。因 此,八思巴字在元朝灭亡后被废弃。
少数民族文字
契丹文字
西夏文字
剧兴起,既可抒情怨,写故事,又可作为娱乐的实
用艺术,最合苦闷时代中浪漫与忧郁文人的口味。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勾栏瓦舍
科技
项目 印刷术
火药
雕版印刷成熟
活字印刷发明 (北宋 毕昇)
大量用于军事
指南针 北宋开始应用于航海
人物
北宋 沈括 《梦溪笔谈》
元 郭守敬 天文观测仪(简仪); 《授时历》
元 王祯
经济: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城市兴盛,对外贸易发达。
社会:科举制更完善,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文化?
儒学的复兴
春秋战国 秦
两汉 魏晋南北朝
开创
低谷 独尊儒术
吸收佛、 道精神
隋唐
三教合归儒 三教并行
宋元 五代十国
影响下降 ???
唐朝中期以来,韩愈等人 提倡复兴儒学。
增多,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宋代科技的进步。 民族间、国际间的科技文化交流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统编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背景回顾——辽宋夏金元时代背景
政治:政权并立到一统,民族战和势交融 经济: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
一、儒学的复兴:
1、背景:儒学日益僵化;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社
西汉 儒学独尊
会处于失序状况
三国五代
宋代
儒学僵化
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朱子文集》
探究问题3:当人性与天理发生冲突的时候如何选择? 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4: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 人欲也。在天理则存天理,在人欲则去人欲。 ——《朱子语类》卷十三
探究问题4:如何成为圣人?
格物致知
材料5: 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物,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程颐、程颢《二程遗书》

于航海

《梦溪笔谈》


调版印刷术普及

活字印刷术发明 《授时历》
四、少数民族文字:
感谢聆听
材料1: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
——《河南程氏遗书》
材料2: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
皆是理。
——《河南程氏遗书》
探究问题2:理的体现? 人:人性;社会:三纲五常
材料3: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
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
二、文学艺术:
依据表格内容,归纳宋元时期的文学黄艺术的特点。 庭

特点
代表
宋词 句子长短不等,配乐歌唱,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 宋夏金元的文化(共61张PPT)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 宋夏金元的文化(共61张PPT)

补充:
古代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先秦散文—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 词—元曲—明清小说。 王国维说:楚之辞,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 皆一代之文学也。
诗、词、曲的区别: 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韵律,句式整齐,对 仗工整,用韵规范。 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宋代说书人
清明上河图流动的勾栏瓦舍
3.书法:行书--“宋四家”
苏 轼
黄 庭 坚




特点: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苏轼“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贴》
瘦金体:宋徽宗
宋徽宗书法瘦金体
赵孟頫《秋江饮马图》
两宋时期,宫廷画进入最为活跃阶段,画学兴起, 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使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 展.各画种全面发展名家辈出,其中,风俗画是当时最 大的亮点,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北宋张择端 的《清明上河图》.
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的原因
(1)五代的长期分裂与战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道到极大的破坏,社会 需头新的适应封建统治的思想出现。 (2)程朱理学是一种以儒、佛、道"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提出了一 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 强化了封建秩序,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二、文学艺术
1.宋词
特点: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 诗歌体裁,唐朝在民间已产生,宋朝辉煌。
元朝:
郭守敬制作天文观测仪器(如简仪),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 《授时历》 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书》,汇集北方和南方农业技术,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 尤为丰富
知识拓展
活字印刷术
①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 活字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有所创新, 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②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新教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共36张PPT)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新教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共36张PPT)

-8-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4.书画 (1)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法 度。 (2)绘画: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9-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D
宋朝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目的不是探索自然规律,而是 为现实社会服务,故 D 项错误
答案:B
-20-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北宋以来,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的文化形 态——根植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 民文化,在不断崛起。 材料二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 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 于茶坊酒肆”,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 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 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13-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程朱理学 史料实证 材料一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二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在先,气在后;有 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既有理,便有气;既有气,则理又在乎气之 中。”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2.元曲 (1)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 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2)杂剧 ①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 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 ②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 实甫等。 3.话本: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 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 (共24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 (共24张ppt)

中的基本特质是 A. 中正平和,阴阳和合 B. 崇尚自然,清静无为
D
C. 接受挑战,科学理性
D. 兼收并蓄,勇于创新
课堂检测
2、 北宋仁宗无子,在讨论预立储君(太子)时,大臣希望
后宫能提出些建议,仁宗却说:“这些事怎么能让妇人知道
呢?让中书决定就行了”。这说明了宋代
A. 程朱理学已成为当时官方哲学 B. 中书掌握了最高决策权 C. 后宫妃嫔对政治决策几无影响
3、内容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1)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客主观义唯观心点 (2)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从
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3)认识论: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响政治运行
课堂检测
3、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至于技巧、器械……岂能
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众官员)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
焉”。以上材料反映出沈括( )
A.肯定劳动人民对科技发展的贡献 B.提出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 C.推动了中国的传统科技向外传播
A
D.认识到儒家思想推动科技的进步
标志着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最终确立。
二、文学艺术
1、宋词
(1)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 (2)代表:
①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叹咏个人身世、写景 抒情为主,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②豪放派:风格豪放激愤,气势宏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 达内心感慨。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少数 民族 文字
辽 金 西夏

契丹大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学创作 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16张PPT)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16张PPT)

3、理学的评价
(一)程朱理学
结合教材第一目第三段及学思之窗思考归纳程朱理学的地位
(1)地位:
“四书”作为儒学基础读物;
(元朝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 基本内容,答案标准以程朱理学 的解释为主)
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 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3、评价
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
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 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 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
产生了深远的(—影张2响岂)。之积:《极中:国塑历史造十中五华讲》民,北族京性:北格京大特学征出版社,2003年,247页
理学是中(国3古)代消最为极精:致用,最三为纲完备五的常理维论体系系封,其建影专响制至深至巨。理 学家将天理和制人度欲对,立压起抑来,、进扼而以杀天人理们遏制的人自欲然,约欲束求带有。自我色彩、个
的发明。” ——马克思 指南

推雕动版了印文刷艺已复经兴相运当动普和及宗,教改北革宋, 促工进匠了毕思昇想发解明放了和活社字会印进刷步。术。
火推类药动作大了战欧方量洲式制火,造药冷并武兵用器器的时于发代军展进事,入,改热由变兵人器燃 烧时型代火;加器速逐欧步洲发封展建社为会爆衰炸落型。火器。
用促人进工了远磁洋化航的行方,法迎造来出了了地指理南大针发, 并现且的广时代泛。应用于航海。
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 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从积极和局限两方面思考理学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程朱理学的特点和地位 (1)特点 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程朱理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传 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了哲 学理论体系。 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 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 “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 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 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程朱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特点。 程朱理学吸收借鉴了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 想吸收进来,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程朱理学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史料二 “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理在先,气在后; 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既有理,便有气;既有气,则理又在乎气 之中。”
——《朱子语录》 读史技巧史料一是关于二程的理论,即“万物皆有天理”;史料二是 关于朱熹“理气论”的论述。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二程”、朱熹的理学思想。 (2)理学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课前篇 自主预习
(3)历史影响 ①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加 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②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 影响。 知识拓展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 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 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
D 材料强调市民文化的发展,没有体现社会变动,故 D 项错误
答案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2)地位: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 期向后期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使儒学走向政治 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 了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题1黄仁宇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 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 规(他们称为天理)相符。”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 展主要在于( ) A.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宣扬儒家伦理 B.从哲学角度开辟儒学发展新路径 C.借鉴因果报应宣扬封建等级观念 D.通过格物致知方法探索自然规律 题目立意本题以汉代儒学与宋代理学的对比为依托,从宋代理学 的特点上考查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和对比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典例剖析 例题2陈乃乾在《三国志平话》中认为:“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 说话者,演说古今惊听之事。杂以诨语,以博笑噱;托之因果,以寓劝 惩……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某种平话。”这说明 宋元时期( ) A.市民的娱乐需求推动实用科技发展 B.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市民文学发展 C.理学兴起奠定世俗文学形成的基础 D.社会变动促成文学形式变化 题目立意本题以宋代说书艺术为载体,从推动宋代文化发展的原 因上考查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以及灵活迁移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 能力。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二、文学艺术 1.宋词 (1)鼎盛:唐朝后期出现的新诗体——词,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2)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演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 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3)代表: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的词作 成就最突出。




课前篇 自主预习
2.元曲 (1)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 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2)杂剧 ①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 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 ②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关汉卿、 王实甫等。 3.话本: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 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2)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
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
(3)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2.沈括和郭守敬
(1)沈括: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
技成果。
(2)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编定新的历法《授时
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解题指导
选 项


A
材料强调市民文化的发展,没有体现实用科技发展,故 A 项错 误
B
根据材料“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刻成书本,是为某种平话”, 表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民文学发展,故 B 项正确
C
世俗文学形成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故 C 项错误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1-
首页
课程目标
时空定位
1.掌握两宋时期 儒学复兴的概
况和历史影响
2.了解宋词、元 曲和宋元书画
发展的成就和
特点
3.了解宋元时期
科技的发展和
各少数民族文
字的创制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儒学的复兴 1.儒学复兴背景 (1)从三国到五代,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 (2)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强调学术为现 实服务,希望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 方面的作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历史解释 1.程朱理学兴起的原因 (1)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唐末五代 长期分裂和混乱,使传统伦理纲常遭到破坏。因此宋代统治者倡导 尊儒读经,宋代复兴儒学由此形成。 (2)理学的兴起是儒、佛、道长期争论和融合的结果。唐代韩愈 提倡儒学道统,打破了三教并盛的局面。宋代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 形成理学。 (3)理学兴起也是北宋思想解放的产物。北宋学者大胆抛弃汉唐 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相互辩论,大胆立论,讲求义理,为理学的产 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思想环境。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提示(1)二程:“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朱 熹:“理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气”不 能分离,但“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封建 专制起了重要作用。
课堂篇 探究学习
3.农学: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
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课前篇 自主预习
知识拓展 沈括的成就与地位 沈括(1031—1095),是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也是中国 科技史上的一位巨人。他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 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 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是 “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李约瑟称沈括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 人物”。
课前篇 自主预习




四、少数民族文字
1.辽、夏、金的文字
(1)契丹文: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
学创作。
(2)金文:金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
字答题。
(3)西夏文: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
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读史技巧第一个省略号之前的信息是宋词盛行的经济基础;第一 个省略号与第二个省略号之间的信息指出了宋词盛行源于民间市 民阶层娱乐的需要;第二个省略号之后的信息指出了宋词盛行的情 景。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互动探究(1)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2)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列举著名的宋词派别及代表人物。 提示(1)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 娱乐的需要);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2)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与辛弃疾;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和李清 照。
2.蒙古文:成吉思汗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儿
蒙古文。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称为《蒙古秘史》。作为游牧民族
撰写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
3.八思巴字: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
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
多民族语言。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课前篇 自主预习
2.程朱理学兴起 (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 (2)基本主张 ①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 的理论体系。 ②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③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 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④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 “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理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一二三四源自课前篇 自主预习4.书画 (1)书法:宋元两朝,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个性,不拘 法度。 (2)绘画: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三、科技
1.三大发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