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年代诗歌之艾青
40年代诗歌戏剧ppt

9
三、九叶诗人和穆旦的诗歌
• (一)九叶诗派 • 1、概况
• 九叶诗派是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 九叶诗派是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 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 诗创造》 月创刊)、 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1947年7月创刊)、 年 月创刊 中国新诗》 月创刊) 《中国新诗》(1948年6月创刊)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 年 月创刊 等刊物为主要阵地, 了一群以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 )、郑敏 了一群以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 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人为代表的“ 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人为代表的“自觉的现代主义 他们主要在《诗创造》 中国新诗》上发表作品, 者”。他们主要在《诗创造》、《中国新诗》上发表作品, 在风格上形成了一个流派。 诗创造》 在风格上形成了一个流派。1948年11月,《诗创造》、 年 月 中国新诗》被国民党查封,九叶诗派活动告结束。 《中国新诗》被国民党查封,九叶诗派活动告结束。过去称 为现代诗派或新现代诗派(后期现代诗派)。 为现代诗派或新现代诗派(后期现代诗派)。1981年江苏 年江苏 )。 人民出版社出版了40年代九人诗集选 九叶集》 年代九人诗集选《 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年代九人诗集选《九叶集》,后文学史 上才有九叶诗派之称。 上才有九叶诗派之称。
6
• (三)诗的艺术与形式 • 诗的感觉、瞬间的印象、感悟与融会和贯 通。散文美的追求与诗意的寻觅。艾青的 诗歌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 现代主义的有机整合,是继郭沫若、闻一 多、戴望舒之后开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 (四)《大堰河——我的保姆》 • 1936年自费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中收录,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是 诗人的成名作,写于1933年,发表在《春 光》杂志上。诗作一发表,“轰动了全国, 许多人看了流泪”。
第三章 40年代诗歌

•
创作分期:
• 早期(1934-1937),从他在南开中学开始创作到他 随清华南迁,主要作品有《流浪人》、《古墙》等;
• 中期(1937-1948),从他南迁到去国,这是他创作 的高峰期和成熟期,主要作品有《合唱》、《赞美》、 《诗八首》等;
• 后期(1948-1957),从他去美国到回国后中断创作, 这是他创作的衰退期,主要作品有《葬歌》、《九九 家争鸣记》等。 • 晚期(1975-1977),从他重新创作到去世,这是他 创作的重振期,主要作品有《智慧之歌》、《神的变 形》、《冬》等。
于是 ,我惊喜看见你 : 这样的真实 ,不容许怀疑 , 你站立在对面的山巅 , 而且笑得那么明朗 。 我用力睁开眼睛看你 , 渴望能捕捉你的形象 , 多么强烈 ,多么恍惚 , 多么庄严 ! 你的光芒刺痛我的瞳孔 。 太阳啊 , 你这不朽的哲人 , 你把快乐带给人间 , 即使最不幸的看见你 , 也在心里感受你的安慰 。
给太阳
早晨 ,我从睡眠中醒来 , 看见你的光辉就高兴 ; —— 虽然昨夜我还是困倦 , 而且被无数的恶梦纠缠 。 你新鲜、温柔 、明洁的光辉 , 照在我久未打开的窗上 , 把窗纸敷上浅黄如花粉的颜色 , 嵌在浅蓝而整齐的格影里 , 我心里充满感激 ,从床上起来 , 打开已关 一个冬季的窗门 , 让你把全金丝织的明丽的台巾 , 铺展在我临窗的桌子上 。
第二节 九叶派
• 一、九叶诗派概况
• 九叶诗派是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 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 《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以辛笛、 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 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人为代表的“自觉的现代主 义者”。1948年11月,《诗创造》、《中国新诗》 被国民党查封,九叶诗派活动告结束。1981年江苏 人民出版社出版了40年代九人诗集选《九叶集》, 后文学史上才有九叶诗派之称。
40年代新诗艾青

艾青(1910-1996) 现、当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 克阿等。
•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 艺术院。 •1932年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 家联盟, 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创作了 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1937年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938年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 .1940年,在文化协会工作。 .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入中国 共产党。
二、《北方》诅咒与呼号
1、诗描绘了被侵略战争破坏的祖国的土地、 被苦难命运折磨的底层的百姓。艾青以切 肤之痛奏出了一个苦难民族在苦难岁月里 的哀号。
2、在这些以北方为题材的诗中,《北方》 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艾青以舒缓、忧郁而 流畅的调子,宣泄了那弥漫在他心头的浓 得化不开的悲哀。
三、《黎明的通知》安慰与鼓舞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1979年彻底平反后,写下《归来 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二、思想光 明”是诗歌的主要意象,深切的忧 郁成为贯注他几乎所有作品的“诗 魂”。
2、他的多数诗体特点是追求奔放 自由与适当约束之间的平衡。
3、他的多数诗体特点是追求奔放自 由与适当约束之间的平衡。
4、在诗歌语言形式上,艾青提倡 “散文美”。
三、他的诗唱出人民的 苦难和愿望
一、《大堰河──我的保姆》 ——悲悯与感恩
1、他以无比的激情表达了他对底层劳 动者勤奋与善良品性的同情与赞美,也 表达了对为富不仁、世道不公等现象的 仇恨和诅咒。
2、“大堰河”是艾青幼小时候的奶妈,曾 对艾青关怀备至,使艾青感念一生。艾青 说,这首诗“是出于感激的心情写的…… 我幼小的心灵总是爱她,直到我成年,也 还是深深地爱她。”
作者的诗句有时不免悲怆,却正是极度热 切的反映:
艾青最短的诗20首

艾青较短的20首诗歌《沙》艾青太阳照着一片白沙沙上印着我们的脚迹我们走在江水的边沿江水在风里激荡我们呼叫着摆渡的过来但呼声被风飘走了《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树》艾青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生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太阳的话》艾青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进到你们的小屋里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快起来,快起来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让你的眼看到我的到来让你们的心向小小的木板房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创子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温暖和露珠撒满你们心的空间《给女雕塑家张得蒂》艾青从你的手指流出了头发像波浪起伏不平前额留下岁月的艰辛从你的手指流出了眼睛有忧伤的眼神嘴唇抿得紧紧从你的手指流出了一个我有我的呼吸有我的体温而我却沉默着或许是不幸我因你而延长了寿命《冬天的池沼》艾青冬天的池沼,寂寞得像老人的心一一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冬天的池沼,枯干得像老人的眼一被劳苦磨失了光辉的眼;冬天的池沼,荒芜得像老人的发一一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发冬天的池沼阴郁得像一个悲哀的老人一一佝偻在阴郁的天幕下的老人。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士地里面。
中国现当代文学—— 40年代新诗

第五章 40年代新诗教学要点:1、七月诗派2、九叶诗派3、艾青诗歌的意象与主题及理论主张第一节概述一、同声歌唱七七事变后,30年代两大派别的对峙消失,诗人们唱起了民族解放的战歌。
具强烈时代性、战斗性的写实主义诗风成不同流派诗人的创作趋向。
但多就是直抒胸臆的宣言式呐喊,加入大量议论性陈词,易产生鼓动效果,却易流于空泛,形式简单粗陋。
此时期,取得成就的诗人有:30年代现实主义诗人艾青、臧克家、田间、蒲风;现代主义诗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徐迟。
现实主义方面取得的成就:国统区以臧克家为首的“泥土”诗群,臧写了《泥土的歌》、《三代》等农村题材的朴素诗歌;根据地“新歌谣创作”进行火热,在传统歌谣中注入革命内容,宣传、普及革命思想。
例如:革命的势力大无边,红旗一展天下都红遍。
《东方红》就就是陕北民间诗人用传统“白马调”编的《移民歌》中的一节。
解放区的民歌体叙事诗取得了较高成就,出现了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与阮章竞的《漳河水》等著名叙事长诗。
二、七月诗派1、关于“七月派”“七月派”就是在艾青的影响下,以文艺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等杂志为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鲁藜、绿原、冀访、阿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方然、牛汉等。
强烈的革命激情,鲜明的政治倾向,重体验的现实主义,就是“七月派”创作的基本特征。
“七月派”的创作特色:(1)把诗作为战斗的武器,追求诗歌与时代的密切结合与与人民的融为一体,追求诗歌鲜明的毫不含糊的政治倾向性与革命功利主义的创作目的性,以及诗歌的史诗品格,就是其共同的创作态度。
就是30年代新月派、现代派的历史对立物。
针对徐志摩《我不知道风就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迷失、惆怅、悲叹,七月派诗人宣告“我知道风的方向/风打从冬天走向春天”。
(2)发掘与歌颂民族的生命强力,抒发鲜明的主观战斗激情,强调能动地影响、改造现实,反对只描摹现象、冷淡模写生活。
2022艾青的爱国诗歌鉴赏大全_《艾青诗选》

2022艾青的爱国诗歌鉴赏大全_《艾青诗选》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浙江金华人。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2艾青的爱国诗歌鉴赏大全_《艾青诗选》.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艾青诗选》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浙江金华人。
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
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
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艾青诗选》主要内容情节从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从思想内容上看,咏叹民族命运,呈现出忧郁、感伤逐渐转向悲壮、高昂的诗风。
写实与象征互渗,想象和感受独到,渴求光明、真理的情思线索,并有大幅度延伸,更为深沉、凝重、睿智,注重在具体物象中把握超越物象的意蕴,走向象征。
朴素、凝练、想象丰富、意象独特、讲究哲理,是艾青诗歌的一贯特点。
《艾青诗选》收集了艾青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共41篇。
艾青早期的诗歌,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他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的国土而英勇斗争。
第十九章40年代新诗 艾 青

艾青(1910.3.27—1996年) (1910.3 27—1996 )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 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 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 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 响最大。
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 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 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第三节 艾青诗歌的主导性 精神意识
2、 苦难意识 童年的不幸,人生之旅的艰难,以及成 年后背负国耻家仇四处漂泊的曲折经历, 使艾青的精神世界里积聚着一种厚重的苦 难意识和忧郁情调。在他的《北方》组诗 和《旷野》诗集中,有着更为浓郁的苦涩 和忧郁情调,诗人的忧伤不是产生于对人 生的厌弃,而是产生于对旧世界的悲愤与 憎恶。
第三节 艾青诗歌的主导性 精神意识
” 艾青的创作始终关注着战争,所抒写的一曲曲 抗战的颂歌——《向太阳》、《火把》、《吹 号者》、《他死在第二次》、《雪里钻》以及 《反侵略》、《通缉令》、《仇恨的歌》、 《向全世界宣布吧》、《中国人民的歌》等, 诅咒强盗、卖国贼,维护国家的尊严和主权, 赞颂民族的英勇斗争精神。艾青还有一些国际 题材的作品《哀巴黎》、《希特勒》、《十月 祝贺》等,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总体关怀 与世界和平的愿望。
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 河底也已画满了车辙,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 在渴求着 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枯死的林木 与低矮的住房 古老的国土 ——这国土 养育了为我所爱的 世界上最艰苦 与最古老的种族。 稀疏地,阴郁地 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 天上, 看不见太阳, 只有那结成大队的雁群 惶乱的雁群 击着黑色的翅膀 叫出它们的不安与悲苦, 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 逃亡到 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 北方是悲哀的
40年代新诗概述

“联大三星”: 联大三星”
穆旦、杜运燮、 穆旦、杜运燮、郑敏
西南联大诗群
引导者: 引导者:冯至 代表作: 十四行集》 代表作:《十四行集》 以客观体验的方式去领悟个体生命的存在, 思想 : 以客观体验的方式去领悟个体生命的存在,对抽象个体生命深刻
沉思。他一双有穿透力的眼光去透视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习见现象, 沉思。他一双有穿透力的眼光去透视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习见现象,接受生 命存在之宇宙律的启迪。 命存在之宇宙律的启迪。 的诗有对生命蜕变的发现 对万汇同一的发现、 对生命蜕变的发现、 这种启迪化的诗有对生命蜕变的发现、对万汇同一的发现、对生 命尊严的发现、对众生相融的发现、对存在孤独的发现。 命尊严的发现、对众生相融的发现、对存在孤独的发现。
田间 (1916—1985) 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在民族 解放战争时期很有影响。 田间的诗形式多样,信天游、新格律体、自由体都有尝试。 在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他作过一些探索,以平朴的描 述和激昂的呼唤形成了明快质朴的风格。其诗作《假使我们不 去打仗》传遍全国,被闻一多称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 擂鼓诗人” 擂鼓诗人 手”。 他发表了长诗《给战斗者》,这是他最优秀的政治抒情诗。 《给战斗者》 富于战斗性和现实性依然是他这部长诗的思想特色。这部诗的 富于战斗性和现实性 艺术特色是:诗句短促、节奏强劲、语言质朴、铿锵有力,全 诗跌宕有致。 绿原( ),原名刘仁甫。又名刘半九。著名作 绿原(1922— 2009), ), 家、诗人、翻译家、编辑家。湖北黄陂人。 七月诗派的绿原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具代表性的诗人,他出 版首部诗集《童话》在1942年12月被胡风编进了“七月诗丛” 中的第一集出版,《七月诗丛》第二辑,又收入了绿原的两 部诗集《又是一个起点》和《集合》。 1944年写成的《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宣告他转入政治抒 情为主的创作,他的诗以凄厉的声调嘶喊出满腔悲情,以神 异的意象拟喻政治理念,显示着战斗的浪漫主义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