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及其《北方》
艾青诗选《北方》好词好句

艾青诗选《北方》好词好句
1. 无边风雪,北方的寒冰世界。
2. 林中黄叶纷飞,草地上的白雪匹练。
3. 寒冷的北风呼啸,猛烈地吹打在脸上。
4. 天空中挂着冰冷的月亮,照耀着一片冰天雪地。
5. 冰封的湖面上,可以看到漂浮的冰块。
6. 白茫茫的雪原上,雪花纷纷扬扬地飞舞着。
7. 人们的脸上冻得通红,嘴里喷出的气息化为白雾。
8. 寂静的北方大地,只有风声和寒鸦的叫声。
9. 北风刺骨,让人感到无比的寒冷和孤独。
10. 黑夜中的北方,让人感到无边的寂寞和凄凉。
11. 北方的冰川,雪山和草原构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12. 雪花纷纷扬扬地铺满了北方的土地,美丽而纯洁。
13. 寒冬中的北方,地面上一片洁白,如同一幅画卷。
14. 北方的大地一片辽阔,让人感受到浩渺的壮丽。
15. 北方的冰雪世界,给人一种清冷而坚毅的感觉。
《北方》的情感

《北方》的情感
《北方》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于1938年2月创作的一首新诗。
全诗多角度描绘了北方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苦难、人民的悲痛,表达了诗人对北方人民的悲悯和同情,也表现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人民对民族解放、民族自由的渴望。
首先,诗中描绘了北方的贫瘠和荒凉,如“荒漠的原野,人烟稀少”、“暗淡的灰黄,萧索的颜色”、“荒火的原野,人烟似乎更稀少了”等,这些描绘不仅表现了北方人民的艰苦生活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忧虑和悲悯。
其次,诗中通过描写北方人民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他们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对民族解放、民族自由的渴望。
如“成千成万的农民,佝偻着背”、“年老的母亲,蜷缩在灶旁”,这些描绘不仅表现了北方人民的悲惨生活状态,也表现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民族自由的渴望。
最后,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北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如“即使死亡在威胁着我,我也要抬起头来,看着这被悲哀压扁了的脸庞”、“我有着坚韧的意志,我要亲手割断奴隶们的束缚”,这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北方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对民族命运的关注。
总之,《北方》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新诗,它通过对北方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苦难、人民的悲痛等多角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北方人民的悲悯和同情,也表现了诗人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人民对民族
解放、民族自由的渴望。
艾青诗选北方赏析

艾青诗选北方赏析读《北方》的时候,就感觉自己跟着艾青的笔触走进了那片北方的土地。
艾青眼中的北方,那是一片充满了苦难的地方。
他描写的那些景象,像那“沙漠风”,呼呼地吹着,就好像要把整个世界都给吹乱了似的。
这风啊,可不仅仅是自然的风,它更像是当时北方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像一场怎么也躲不过去的灾难,一股脑地就朝人们扑了过来。
诗里描写的那些村庄啊,都是那么的荒凉。
你看他写的,到处都是“颓垣与荒冢”,哎呀,这画面感一下子就出来了,好像眼前就出现了那些破败的墙垣,还有那一座座荒坟,感觉特别的凄凉。
这就像是北方人民苦难生活的一个写照,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人们该有多苦啊。
但是呢,艾青可没有光写苦难。
他在这苦难之中,还能看到北方人民的坚韧。
就像那在寒风中依然挺立着的树,北方的人民也是这样,尽管生活给了他们那么多的磨难,他们却还是坚强地活着。
艾青对这片土地是有着深深的爱的,虽然它破败、它苦难,可他就是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人民。
这种爱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爱,而是一种深深扎根在心底的爱。
就像我们对自己的老家一样,哪怕它穷,哪怕它破,可那是我们的根啊,我们就是爱它。
艾青在诗里的那种情感啊,是特别真实的。
他没有去美化北方的苦难,也没有故作深沉。
他就是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原原本本地写了出来。
你读的时候,就能感觉到他那颗火热的心,他对这片土地的忧虑,对人民的同情,还有对未来的希望。
他就像是一个朋友,拉着你的手,带你去看他所看到的北方,跟你诉说着他内心的想法。
而且啊,艾青写诗的手法也很独特。
他的语言很直白,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一样,但是却特别有力量。
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钉子,直直地钉进你的心里。
你读完之后,就会久久地沉浸在他所描绘的那个北方的世界里,为那里的苦难而难过,为那里人民的坚韧而感动。
这就是艾青的《北方》,一首充满了感情,又特别接地气的诗。
艾青诗选《北方》好词好句

艾青诗选《北方》好词好句(最新版)目录1.艾青诗选《北方》概述2.《北方》中的好词好句3.好词好句的赏析和应用正文【艾青诗选《北方》概述】《北方》是著名诗人艾青的一部诗选,其中收录了他创作的一些描绘北方风光和农村生活的诗歌。
艾青是 20 世纪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作品以鲜明的时代特征、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在《北方》这部诗选中,艾青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细腻的描绘,向读者展示了我国北方的广袤土地和农村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北方》中的好词好句】在《北方》这部诗选中,有许多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值得我们品味和欣赏。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1.“北方的土地是广阔的,/北方的人民是勤劳的。
”这句诗句通过对比描绘了北方土地的辽阔和人民的勤劳品质,展现了北方人民的精神风貌。
2.“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这句诗句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北方的雪景,同时寓意着北方人民在艰苦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句诗句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黄河的气势,展现了北方大自然的壮美。
4.“田野里的庄稼汉,/挥汗如雨耕作忙。
”这句诗句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好词好句的赏析和应用】这些好词好句在艾青的诗歌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通过对这些词语和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发现艾青诗歌中的一些特点,如对北方风光和农村生活的真挚情感、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好词好句,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的描绘,使我们的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同时,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优美的诗句,我们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艾青诗选北方主旨

艾青诗选北方主旨摘要:1.艾青诗选《北方》的背景和主题2.《北方》中的象征意义3.《北方》的艺术特点4.《北方》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正文:《北方》是著名诗人艾青的一首代表作,它描绘了北方大地的壮丽和宏伟,展现了作者对北方的深厚感情。
该诗选自艾青的诗集《北方》,是20 世纪中国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北方》的主题是关于北方大地的命运和人民的命运。
艾青在诗中写道:“北方,你是我的母亲/你的黄河,是我的血液/我要在黄河岸上/建立我的家园。
”这里的北方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域,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在诗中,作者通过对北方大地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命运的关切,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渴望。
在《北方》中,艾青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诗中象征着中国人民的血液和灵魂;北方大地则是中国民族的根基和精神的象征。
这些象征意义的运用,使得诗中的情感更加深刻,思想更加丰富。
《北方》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艾青的独特诗风,他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
其次是艾青的诗歌语言,他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得诗歌更加接近人民大众。
最后是艾青的诗歌结构,他善于通过反复和对仗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和谐统一。
《北方》的价值观和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和关怀,这种情感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有着广泛的共鸣。
其次,它强调了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这种意识和精神对于当时中国人民的民族复兴和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它体现了文学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这种宗旨对于当时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艾青诗选北方赏析主旨

艾青诗选北方赏析主旨艾青的北方赏析系列诗歌,以其对北方大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而著称。
在这些诗歌中,艾青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描绘了北方大地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北方大地的深情厚意。
首先,艾青的北方赏析系列诗歌以北方大地为背景,展现了北方大地的壮美景色和独特气息。
在《北方赏析》中,艾青写道,“北方的天空是那样的高远,蔚蓝得像一块巨大的宝石,透着一种神秘的力量。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北方天空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大地的独特感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艾青的诗歌中,北方大地常常被描绘成一幅壮美的画卷,展现了北方大地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北方大地的深情厚意。
其次,艾青的北方赏析系列诗歌以生活为主题,展现了北方人民的朴实和坚韧。
在《北方赏析》中,艾青写道,“北方的人们,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生活的光芒。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北方人民朴实、坚韧的性格,还表达了诗人对北方人民的敬重和热爱之情。
在艾青的诗歌中,北方人民常常被描绘成勤劳、朴实的形象,展现了北方人民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北方人民的深情厚意。
最后,艾青的北方赏析系列诗歌以情感表达为特点,展现了诗人对北方大地和北方人民的独特感悟和热爱。
在《北方赏析》中,艾青写道,“北方的土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用汗水和热血谱写着生命的赞歌。
”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北方大地和北方人民的热爱之情,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在艾青的诗歌中,情感表达常常是其作品的一大特点,展现了诗人对北方大地和北方人民的深情厚意。
总之,艾青的北方赏析系列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备受赞誉。
在这些诗歌中,艾青以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描绘了北方大地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北方大地的深情厚意。
通过对艾青北方赏析系列诗歌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北方大地的壮美景色和北方人民的朴实坚韧,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北方大地和北方人民的独特感悟和热爱。
《北方》艾青的意象

《北方》艾青的意象稿子一嗨,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艾青的《北方》里那些超有意思的意象。
你知道吗?当我读这首诗的时候,第一个跳进我脑海的意象就是那“荒漠的原野”。
想象一下,一望无际的荒野,没有一丝生机,那种荒凉的感觉就好像心都被掏空了。
艾青用这个意象,一下子就把北方的那种萧瑟和寂寞给展现得淋漓尽致。
还有啊,“孤单的行人”这个意象也特别让人触动。
一个人,孤独地走在北方的大地上,不知道要去向何方,这种迷茫和无助,是不是让你也有点心疼?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也会感到孤单,找不到方向。
再说说“颓垣与荒冢”,哎呀,这一听就感觉特别凄凉。
破破烂烂的墙,无人问津的坟墓,让人觉得北方仿佛被遗忘在了时间的角落里,充满了沧桑和无奈。
艾青真是太厉害了,他用这些意象,把北方的苦难和悲哀都写进了我们心里。
让我们对北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感受和思考。
怎么样,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呀?稿子二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艾青《北方》里的意象,可有意思啦!一提到《北方》,我马上就想到了“冻结的小河”。
那河水不再流淌,被寒冷给冻住了,就好像北方的生命也被冻住了一样,让人心里直发紧。
还有“吹号者”这个意象,哇,他站在那,用力地吹着号,仿佛是在呼唤着什么,是在呼唤希望?还是在呼唤勇气?反正让人觉得特别有力量。
“土地”也是个很重要的意象哦!那片土地,承载了太多的苦难和悲伤,但又有着无尽的坚韧和力量。
就像我们的生活,有时候会很艰难,但只要脚下的土地还在,就有坚持下去的理由。
“烽火”这个意象也不能忘。
那燃烧的烽火,带来了战争和动荡,让北方陷入了混乱。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像是一种警示,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平。
艾青用这些意象,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真实而又深刻的北方。
读着这首诗,就好像走进了那个世界,感受到了那里的一切。
朋友们,你们觉得《北方》里的这些意象怎么样?是不是也让你们感触良多?。
艾青《北方》的赏析

艾青《北方》的赏析
艾青是当代星火文学代表作家,他的《北方》一诗由深刻的人文思想、凝练的诗句和强烈的诗歌感染力,使人们不禁被这首诗的美感和思想所触动,深受其启迪。
艾青在《北方》一诗中,以一种深切的思索,流露出对自身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展示了一种心灵的勃勃生机和激励人心的积极憧憬,使人们不由自主地被激励并得到充沛的持久力量。
诗中以优美的语言展示出一种坚定的信念,激发了无尽的憧憬,释放出一种强烈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新方向,十载历程,巨浪滔滔”这句话令人联想到中国人民从长期的苦难中经历了一段艰辛的历程,从斗争的历史中迈出了艰难的步伐,正朝着一个光明的未来迈进。
此外,诗歌中还提出了一个有力的主题:“清晨的苍穹中,鸣蝉暮夜彩”。
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都经历了一次冒险,窥见了探索未来的稀有时刻。
诗中还隐含着激情,奋力前行,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够发现未来的美妙和自己的价值,从而改变自己的未来。
最后,艾青的《北方》通过表达出一种无畏的信念和激情,努力改变未来,把握机遇的力量,从而使人们深深受到其启迪。
它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勇气和激情,更能使人们深深感受到生活的魅力和不息的力量。
一方面,它激励人们执著追求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另一方面,它也提醒人们永不放弃,充满信心,搏击前行。
总之,艾青的《北方》一诗,以其动人的文字,振奋人心的语言,及其能激发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力量,值得人们深思。
它是一篇诗,
朴实却充满活力,充满了无尽憧憬和希望。
它的宗旨是: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够发现未来的美妙,创造更美好的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诗前的小序 小序是诗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交代了 本诗的写作缘起 “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 诗人” 是指小说家端木蕻良,他在和艾 青一同去山西的路上, 根椐自己对沦陷 区的感受,对艾青说:“北方是悲哀 的” 。这句话对全诗是至关重要的,是 理解全诗的关键所在。 奠定了全诗的感 情基调:忧郁、悲哀、沉重。
正因为爱得深,才伤其痛;正因为伤其 痛,才爱得深。诗人重复了三次“我爱这悲 哀的北国啊”,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 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的强调和 渲染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 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也看到 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永不低头的顽强精 神。因此诗人的爱就有了深厚的根基。
“ 我打开窗/用囚犯第一次看见光明的眼/看见 了黎明/——这真实的黎明啊” …… “是的/太 阳比一切都美丽/比处女/比含露的花朵/比白 雪/比蓝的海水/太阳是金红色的圆体/是发光 的圆体/是在扩大的圆体……是的/太阳是美的 /且是永生的” ——(《向太阳》)
三、《北方》文本详析
1.写作背景
诗人写作此诗之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 诗人辗转于南北各地,1938年初旅经陕西 潼关时,因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端木蕻良 关于“北方是悲哀”的感叹而引发思绪, 于是写作此诗,抒发他北国之行的感受。
②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 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 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 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 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 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这土地》 )
古老的黄土层
荒漠的原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塞外吹来的沙漠风
大漠的黄昏
北 方 的 狼
黯淡的灰黄
失去了生命的绿色
汹 涌 着 浑 浊 波 涛 的 黄 河
无垠的荒漠
瘦瘠的土地
惊惶的雁群
诵读第一节,找出诗中描写的意象,把 握这些意象的特征。 诗人选取的都是灰暗的意象,无论是 “荒 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还是 “孤单 的行人”、“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 的 畜生”,都是一片悲凉的景象,这些景 象
2)求学过程: 自幼喜爱美术,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 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次年,赴法留 学,专攻绘画艺术,在巴黎度过了三年“精 神 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生活。此间接触了 大 量的西方哲学著作和外国文学作品,受到惠 特曼、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波德莱尔等 著名诗人的影响,学习绘画的同时试验写 诗。
2.关于创作(三个时期)
1)《大堰河》时期:
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的“芦笛”,并和 多灾多
难的民族现实结合,扎根于土地和人民。 在 “芦笛也是禁物”的黑暗环境中,其诗的基 调是 “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 代表作:诗集《大堰河》
2)《北方》时期:从“吹笛”的流浪者变成 时 代的“吹号者”。在战争中深入人民中间, 思索 民族的命运,探索新诗通向“民族心灵深处” 的 道路。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 中国呀/……饥谨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颤抖的两臂/……/中国,/我在 没有灯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 许的温暖么?”
艾 青 的 山 水 画
3)成为诗人 1932年1月启程回国。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 美术家联盟,参予组织“春地艺术社” ,举 办 “春地画会”,后被国民党逮捕,狱中的生 活 使艾青从绘画领域转向诗歌创作,1933年写 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著名诗篇, 该诗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和文学界的普遍重 从此,“诗成了我的信念,我的鼓舞, 视,艾青因此一举成名。 我的世界观直率的回声。”
哪些景物描写展现了“北方是悲哀的”?
失去了生命绿色的莽莽的土地。 失去了光辉的沙雾中的太阳
疯狂地扫荡过大地的呼啸的风
冻结的村庄、山坡、河岸;在风沙中 前行的孤单的行人、负重的驴子、惊 惶的雁群……
北方为什么如此悲哀?
1.自然条件的恶劣
2.生活在这片土地土地上的广大民 众,他们承受着灾难和不幸,挣扎 在贫穷和饥饿中
北 方 的 狼
艾青及其诗歌创作
一、关于作者 1、生平经历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 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艾青是其 1933年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 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1)儿时生活:出身地主家庭,出生后即被送 到本村一位名叫“大叶荷”的贫苦农妇家寄养, 养母对艾青的疼爱甚于父母,这使他从小就感 染了农民的淳朴和忧郁。5岁始回家,进本村 蒙馆开蒙。
B. “太阳”意象群——艾青的“永恒主题”
太阳——光明、理想、美好生活、春天、 生命、黎明、火焰等的热烈追求。
《太阳》《向太阳》 《黎明的通知》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 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 上/太阳向我们滚来……//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 狂歌奔向它去/……”(《太阳》)
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前面三节与最后一节构 成两个部分,互为衬托。前文是后文抒 情的基础;后文是在前文基础上的反 转。 2、采用铺陈渲染的手法,塑造鲜明的 意象来表达主题。 3、用词准确形象而又鲜明生动,抒情 性强。
类 文 欣 赏
我爱这土地 1938年11月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我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找出第二节最能表达感情的句子。
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求着/ 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
诵读第三节,指出这一节与前两节的关 系。
是对前两节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 说北方正处于“灾难”“不 幸”“贫穷” 和“饥饿”之中,北方是当时中国 的 一个缩影,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 写照。
诗人在前面把北方景象渲染的如此苍凉、灰暗, 第四节为什么却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
2.主题思想 本诗描绘了北方国土的悲哀,又表达 了对这悲哀的国土崇敬与挚爱的深沉 感情。 解读此诗的三个要点: 1.“土地”意象及象征意蕴 2.感觉化的画面感 3.自由诗体的特点
3、结构分析
本诗共四节,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前三节):描绘战争阴云笼 罩下北方国土的荒凉、阴郁、贫困、悲 哀,表达对不幸的北方人民的关切; 第二部分(第四节):抒发因目睹悲哀 的北方和回思历史而产生的对国土深沉 挚爱的情感。
3)建国后高唱世界和平之歌时期。有 《给乌兰诺娃》《普希金广场》《给巴 勃罗· 聂鲁达》等世界题材作品 。文革后 发表《归来的歌》,成为当时诗歌的 “归来派”的代表。痛斥文革、“四 人帮”的罪恶。
3.艾青诗歌的意象群及其内蕴: A. “土地”意象群: ①对土地——农民最深沉的爱,对于他们命运 的关注和探索。《大堰河——我的褓母》。 “大堰河,是我的褓母。/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 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 褓母。//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 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 敬你/爱你!”
思考与讨论
1、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的? 2、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它们分 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3、诗中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代表作:诗集《北方》(收有《复活的土地》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向太 阳》《我爱这土地》) 《他死在第二次》、《吹号者》《火把》、 《黎明的通知》等。 “艾青的根是深深地植在土地上”,“在根 本上 就正和中国现代大众的精神结合着的、本质 上的诗人”“中国新诗的创造可以说正由他 们在 开辟道路”(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