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诗歌创作
艾青的诗歌创作

1948年1月,《原野与城市》(译诗,凡尔哈 仑),上海新群出版社出版。
1949年2月,随解放军进入北平,任中央美术 学院军代表。
1956年6月,《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58年4月,错划为右派,先后在北大荒、新
(五)诗的散文美
1.我是酷爱朴素的,这种爱好,使我的感情显得毫无 遮掩,而我又对自己这种毫无遮掩的感情激起了愉悦。 (《北方·序》1939年7月)
2.当我们熟视了散文的不修饰的美,不需要涂抹脂粉 的本色,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它就肉体地诱惑了 我们。(《诗的散文美》(1939年4月29日《广西日 报·南方》副刊)
《马槽集》所收诗十三首,均系在抗战前所 作,……这些诗大半是在抗战前夜,即被称 为“密云期”所作,贤明的读者当会从它们 里面嗅出一些不同的气息来吧?(摘自 《〈旷野〉前记》,重庆生活书店,1940年9 月。 )
《旷野集》所收诗二十首,均系作者在西南山岳地带 所作,或因远离烽火,闻不到“战斗的气息”,但作 者久久沉于莽原的粗犷与无羁,不自禁而有所歌唱, 每一草一木亦寄以真诚,只希望这些歌唱里面,多少 还有一点“社会”的东西,不被理论家们指斥为“山 林诗”就是我的万幸了。(摘自《〈旷野〉前记》, 重庆生活书店,1940年9月。)
(二)主题
1.揭露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
《巴黎》描绘了现代资本主义都市的情景:“你有你自己个 性的/愤怒,欢乐/悲痛,嘻戏和激昂!”“你用了/纯药,拿 破仑的铸像,酒精,凯旋们/铁塔,女性/卢佛尔博物馆,歌 剧院/交易所,银行/招致了:/整个地球上的——/白痴,赌徒, 淫辊/酒徒,大腹贾/野心家,拳击师/空想者,投机者们……/ 啊,巴黎/为了你的嫣然一笑/已使得多少人们/抛弃了/深深的 爱着的他们的家园/迷失在你的暧昧的青睐里”“巴黎, 你——噫/这淫荡的/淫荡的/妖艳的姑娘”。
建国后艾青的诗歌创作

建国后艾青的诗歌创作
艾青是中国新时期诗歌创作的代表性人物,他的诗歌创作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艾青对新中国社会的生活、新中国政治的发展以及新中国民族的复兴,都给予了热情的关注和热烈的赞扬。
他的诗歌充满着对社会主义社会新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他对自由平等、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
艾青的诗歌主要表达出对新中国的热爱和信仰,他的诗歌反映了他对历史的理解和对社会发展的看法。
他的诗歌中不乏关于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发展的内容,如《新中国》、《兴起》、《抗议》等。
他也曾创作过《国家重建》、《社会进步》、《社会主义建设》等诗歌,表达了他对新中国社会发展及其带来的繁荣的喜悦。
艾青的诗歌创作给新中国诗歌带来了新的力量,弘扬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的诗歌丰富了中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十讲 艾青的诗歌创作分析

二 诗歌的意象、主题和艺术
什么叫意象?
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 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 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马致远的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 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 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 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 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 诗。 艾青,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 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 “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 “大堰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 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 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 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 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 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 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第二十讲 艾青的诗歌创作
曾宪柱
内容
一 、艾青的生平及其创作
二、诗歌的意象、主题和艺术
三、《北方》:面对土地的忧郁
四、艾青诗歌的成就和影响
一 艾青的生平及其创作
一、童年时期 出生在一个半开化的地主家,一出生就寄居在同村 贫民大叶荷家里。这五年的生活影响了艾青的一生, 包括与家庭和父母的关系、感知世界的方式、性格 心理的形成等。 童年时代,弃儿待遇,给艾青留下了难以弥合的创 伤记忆。可以说,艾青身上体现一生的那种忧郁情 怀,与他的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在理论上,艾青对诗歌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考。
艾青的诗歌创作

艾青的诗歌创作《艾青诗选》读后感推荐度:《艾青诗选》读后感推荐度:《艾青诗选》读后感推荐度:《艾青诗选》读后感推荐度:《艾青诗选》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艾青的诗歌创作艾青是抗战时期中国诗坛上一颗最亮的诗星,曾被智利大诗人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的泰斗。
下面是艾青的诗歌创作,请参考!艾青的诗歌创作1、艾青诗歌的创作历程:⑴ 艾青抗战爆发前的诗歌创作:当新月派、现代派的诗风(后期走向颓废)弥漫诗坛的时候,艾青、田间、臧克家等青年诗人为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流。
1932年,他在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及其他八首诗,后来结成他的第一个诗集《大堰河》。
除此而外,在早期,诗人还写了许多短诗,其中《太阳》、《春》、《黎明》等构成了一组向往光明、歌唱理想的诗篇。
艾青早期的诗作初步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带着深沉的忧郁,语言朴素而形象,形式自由不受拘束,一方面,他抒发了自己对旧世界的诅咒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和光明的向往。
⑵ 抗战时期是诗人创作的高潮期。
这一时期,诗人的视野扩大了,诗的主题开掘更深了。
短诗集有《北方》、《献给乡村的诗》、《旷野》、《黎明的通知》等等;这一时期,诗人将对祖国苦难的忧郁和对光明、对理想的欢愉结合在一起,对祖国苦难的认识更深沉,对光明的认识逐步深化。
抗战时期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新时期以来,是他创作的第二高峰期,代表作《光的赞歌》。
2、艾青诗歌的艺术特点:⑴ 艾青诗歌当中的意象:艾青40年代的诗作中出现的意象是多姿多彩的,表现了诗作向善的精神内质,它们既是诗人所具体描绘的.形象,也是诗人强烈、深厚的情绪的客观对应物。
它们是诗人爱与恨、真与善的最高意义的表达,同时也反映出了时代的主题。
如:① 雪与雾,这组意象是作为黑暗社会与险恶环境的象征物而出现在艾青的诗作中的。
② 土地和旷野,这组意象有着多重含义:首先是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的最深沉的爱;其次是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另外,还凝聚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和对他们的命运的关切与探索。
艾青的诗歌代表作有哪些

艾青的诗歌代表作有哪些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艾青的代表作,欢迎大家阅读!1、《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写的一首诗,被选入人教版语文课本。
全诗分为四部分。
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2、《北方》《北方》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2月创作的一首新诗。
此诗中,诗人既悲叹北方的贫瘠落后以及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的苦难,又讴歌北国民众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具有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
全诗多用意象抒情写意,勾勒出一幅幅富动感的北国乡土画面,形象生动,准确传神。
此诗是典型的自由体诗,遵循语言和情感的自然节奏,不受外在格律限制,具有散文美,风格凝重深沉。
3、《向太阳》1938年4月,艾青从战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汉不久,以激越而丰厚的情感创作了长诗《向太阳》。
由于这首诗所显示的作者对人生和艺术不断探求的精神,以及它达到的宽广的审美境界,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学评论家一致把它誉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优秀诗篇。
因为它不仅标志着艾青的创作道路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我国诗歌创作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下雪的早晨》《下雪的早晨》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2单元“雪”的第二篇课文。
这首诗歌是艾青写于1956年的作品,共三节,第一小节描写的是下雪的实景,抓住了“大、白、静”的特点。
接着第二小节主要写艾青由雪联想出一个小孩在夏天树林的早晨玩耍的情景,最后第3小节就是把眼前的雪景和夏天对孩子的印象结合起来,写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对小孩的惦念。
5、《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
艾青的诗歌创作经历

艾青的诗歌创作经历
艾青是新中国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经历十分丰富,受到各界人
士的推崇。
艾青最初诗歌创作于1962年,他受到叔叔范刚对文化的引导,毕业于
西安市第五中学。
1962年到1965年,艾青的诗歌创作活动愈发频繁,
他发表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例如《拒绝参军》、《让神留在家中》等。
当时他的诗歌注重表达祖国大地宏伟无比的美丽,在艾青的诗句
中风景时常是占据主体,他敏赋出发常以母亲河流宽广以及农民们辛
苦劳作为写作素材。
1965年以后,艾青的诗歌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的诗歌创作的
主要范围转向政治题材,在反映当下的政治现状中���有着极具影响
力的作品,例如《红船来时》、《新耶路撒冷》等。
艾青的诗歌创作
经历让他的阐释力强劲有力,他在每首诗中都把古老的传统宗教信仰
和国家英雄主义密切相关,丰富了他的诗歌创作内容。
此外,他在突出爱国主旋律的同时,也使用了具有自己文化价值观的
表现形式,有可自然生物和抽象诗句的杂糅,也有朋克摇滚的呼应,
其歌词的抒发也十分的抒情。
艾青的才华不仅在于他的文学造诣,更
在于他的音乐听觉,他通过诗歌创作能够在意极强烈的情感表达中叠
加赋予它们动感和敏锐性,以及节奏感,使他的诗歌更具有新含义。
艾青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曾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绚烂的一
笔。
他优秀的创作经历不仅使下一代诗人得以发挥潜能,也是著名作品的源泉,鼓舞他们创作出千姿百态的诗歌精品。
出自 艾青诗选 的诗文作品

(一)舁床
等他醒来时
他已睡在舁床上
他知道自己
图片暂时无法显示,请下载后尝试
《互相被发现》是现代诗人艾青创作的一篇诗歌 互相被发现 不知道有多少亿年 被深深地埋在地里 存在等于不存在, 连希望都被窒息 一个姑娘深翻土地 忽然看见它跳出来 姑娘的眼和钻石 同时闪出了光辉 像扭开一个开关
图片暂时无法显示,请下载后尝试
《在智利的海岬上》是现代诗人艾青创作的一篇诗歌。 在智利的海岬上 ——给巴勃罗·聂鲁达 让航海女神 守护你的家 她面临大海 仰望苍天 抚手胸前 祈求航行平安 一 你爱海,我也爱海
图片暂时无法显示,请下载后尝试
《他死在第二次》是现代诗人艾青在1939年春末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这首诗通过一个农民出身的伤员重返前线第二次中弹牺牲的故事,刻画了 一个淳朴、憝厚,勇于为保卫祖国的抗战而牺牲的普通战士的形象。全诗 虽然洋溢着热烈爱国主义精神,却也有一点隐约感伤的阴影。这首诗在当 时的历史环境下可能稍嫌情调低沉了些,但却无疑体现了艾青对于中国农 民的深切同情。长诗对人物心理的揭示深入细腻,显示了艾青诗才的又一 方面。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注意。
抗战爆发后,艾青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历史地位,欢迎大家阅读!一、生平及创作艾青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艾青是他1933年发表《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艾青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因为刚出生就有术士说他命克父母,以致引起了父母的厌烦,将其送到一个贫苦农妇家里寄养,这位农妇即"大叶荷"。
这使他从小就同情农民,并感染了农民的淳朴和忧郁,和父母的感情非常淡漠。
5岁时艾青回到家中。
艾青是从画家成为诗人的,在精神历程上,则是从时代的"叛逆者"逐渐变成了时代的"吹号者"。
艾青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专攻绘画,同时也广泛接触了哲学、文学、特别是诗歌,过了三年"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生活。
置身在淫荡、疯狂、怪异、陌生的资本主义文明世界中,过着半流浪式的生活,咀嚼着异国游子的内心孤寂,使艾青和西方现代象征派、印象派诗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由此形成了艾青早期作品中"流浪汉的漂泊的情愫"。
1932年,艾青回国,参加了"中国左翼艺术家联盟",从事进步爱国活动,并于同年7月,以"颠覆政府"的罪名被捕入狱,饱受三年铁窗之苦。
1933年,在狱中,艾青第一次以此为笔名创作了著名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了对中国广大农民遭际的同情和关切,从而一举成名,誉满诗坛,引起了社会和文学界的普遍重视。
1935年艾青出狱,1936年,汇集他早期创作的诗集《大堰河》出版,并产生了巨大反响。
抗战爆发后,艾青辗转在武汉、山西、湖南、广西等地,1941年从重庆转赴延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青的诗歌创作
导读:艾青是抗战时期中国诗坛上一颗最亮的诗星,曾被智利大诗人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的泰斗”。
1、艾青诗歌的创作历程:
⑴艾青抗战爆发前的诗歌创作:当“新月派”、“现代派”的诗风(后期走向颓废)弥漫诗坛的时候,艾青、田间、臧克家等青年诗人为诗坛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流。
1932年,他在狱中创作了《大堰河──我的保姆》及其他八首诗,后来结成他的第一个诗集《大堰河》。
除此而外,在早期,诗人还写了许多短诗,其中《太阳》、《春》、《黎明》等构成了一组向往光明、歌唱理想的诗篇。
艾青早期的诗作初步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带着深沉的忧郁,语言朴素而形象,形式自由不受拘束,一方面,他抒发了自己对旧世界的诅咒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和光明的向往。
⑵抗战时期是诗人创作的高潮期。
这一时期,诗人的视野扩大了,诗的主题开掘更深了。
短诗集有《北方》、《献给乡村的诗》、《旷野》、《黎明的通知》等等;这一时期,诗人将对祖国苦难的忧郁和对光明、对理想的欢愉结合在一起,对祖国苦难的认识更深沉,对光明的认识逐步深化。
抗战时期是艾青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新时期以来,是他创作的第二高峰期,代表作《光的赞歌》。
2、艾青诗歌的艺术特点:
⑴艾青诗歌当中的意象:
艾青40年代的诗作中出现的意象是多姿多彩的,表现了诗作“向善”的精神内质,它们既是诗人所具体描绘的形象,也是诗人强烈、深厚的情绪的客观对应物。
它们是诗人爱与恨、真与善的最高意义的表达,同时也反映出了时代的主题。
如:
①“雪与雾”,这组意象是作为黑暗社会与险恶环境的象征物而出现在艾青的诗作中的。
②“土地和旷野”,这组意象有着多重含义:首先是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的最深沉的爱;其次是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另外,还凝聚着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和对他们的命运的关切与探索。
③“黎明和太阳”,艾青始终如一地热情歌颂着太阳、朝霞、黎明、曙光、春天、火焰、生命、红旗和胜利。
这组意象是艾青诗中出现最多的意象。
首先,它们是中国光明前途的象征;其次,也是对革命战斗者精神源泉和其前进动力的解释;第三,这组意象也是寄寓着诗人追求真理,挑战旧社会,向黑暗势力搏击,向美好明天进发的思想趋向。
④“生与死”,这组意象是对英勇战斗和不畏牺牲的战士品格的写照。
⑵艾青诗歌中的主导性精神意识:反叛意识、苦难意识、平民意识、战斗意识;
⑶艾青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
①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坚持和发展。
艾青的诗始终坚持“忠于现实,用自己的全部智能去和现实结合,随着发展和变化”,而同时他也注意到了诗的主体性和艺术性,从而把诗歌现实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②吞吐容纳中外古今的气度。
艾青的诗歌表现出诗人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继承,同时也明显的留有西方象征主义、印象派诗歌艺术的影响痕迹。
③对形象、形式和语言方式的重建。
在诗歌形象上,艾青避免了当时存在的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保证了诗的整体质量;艾青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艾青体叙事长诗”,他的长诗代表了当时长诗所达到的艺术高度,特点是:通过人物特写揭示人物灵魂,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始终保持着抒情性、诗意化的特征,在总体上有着雍容的风度和浩荡的气势;语言上,艾青的诗歌是具有散文美的自由体诗,他的诗朴素、严谨、语言深入浅出,具有生活实感,因此能够走向民众。
“七月派”诗人群:在艾青的影响下诞生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发轫以1937年《七月》杂志的诞生为标志,这群诗人以胡风、绿原、阿垅、孙钿、邹荻帆、冀汸、鲁藜、牛汉等为代表,追求对待生活与创作的关系要持一种“突进”与“结合”的态度,强调诗歌的现实性和、个性、艺术性。
他们的诗气质狂放、勇敢自信,诗歌内容以描写“忧患、郁愤、苦难、苦斗”,抒情风格是喷发型的,明朗、朴实、激越、豪放。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