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
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

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支持,而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养分吸收是植物生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它关系到植物的健康和生长。
一、植物的养分需求植物需要多种养分来完成其正常生长。
其中,主要的养分包括氮、磷、钾、镁、锌、铁等。
这些养分在土壤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并利用它们。
二、植物的养分吸收路径植物的养分吸收主要通过根系进行。
植物的根系具有丰富的分枝和毛细根,这增大了根系在土壤中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养分的吸收效率。
植物根系的吸收路径包括三部分:根毛吸收功能区、根皮层细胞的转运、维管束中的长距离运输。
1.根毛吸收功能区根毛是植物根的表皮特化细胞,它们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丰富的离子转运器。
根毛通过离子转运蛋白和活跃的积累转运等机制,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
2.根皮层细胞的转运根皮层细胞是根毛吸收的第一站。
在根皮层细胞内,通过离子转运蛋白的作用,养分以离子的形式穿过细胞膜进入根内。
这一过程称为离子渗透。
3.维管束中的长距离运输吸收到的营养物质在根内通过维管束系统长距离运输到植物体的不同部位。
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植物的转运蛋白和根压力的作用。
三、植物对养分的利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到的养分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和转化反应,被利用于植物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
1.氮的利用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硝酸盐和铵盐,进一步转化为氨基酸和蛋白质。
蛋白质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参与到植物体的光合作用以及其他生理过程中。
2.磷的利用磷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元素,参与到能量代谢和信号传导等多种生理过程中。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磷酸盐,进一步合成成为核酸和磷脂等生物分子。
3.钾的利用钾是植物体内的主要阳离子,参与到细胞内的离子平衡调节、细胞壁合成等生理过程中。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钾盐,维持细胞内外钾离子的相对浓度平衡。
四、调控植物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因素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土壤特性、水分、温度、光照等因素。
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影响因素

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影响因素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养分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养分循环指的是生态系统中元素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和循环过程,包括碳、氮、磷等关键元素的转移和再利用。
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影响因素涉及生物、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
首先,生物因素是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生物是养分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和调节者。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并从土壤中吸收氮、磷等养分供自身生长和发育所需。
同时,植物通过根系与土壤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养分的释放和转化。
动物通过摄食植物和其他动物的方式获取养分,并将养分通过代谢过程排泄,形成有机碳、氮、磷等的循环。
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功能多样性对养分循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次,环境因素也对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其中,气候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气温、湿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影响着养分的释放和转移速率。
高温和干旱条件下,养分的输送速度加快,增加了土壤养分的流失,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生长。
此外,土壤类型也对养分的循环产生影响。
土壤的组成、质地和酸碱度等特性会影响养分的吸附和释放。
不同土壤类型具有不同的养分保存和释放能力,不同的土壤类型对养分循环的贡献也不同。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是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
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农业、工业和城市化等活动都会改变养分循环的速率和路径。
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会增加土壤中养分的利用效率,但也会导致养分的过量释放和流失,影响地下水和水体的质量。
此外,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等活动会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质量,进而影响养分的循环和保持能力。
综上所述,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摄食和排泄等过程参与和调节养分循环。
环境因素如气候和土壤类型影响养分的释放和转移速率。
人类活动改变了养分循环的速率和路径,导致养分的过度利用和流失。
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PPT课件

营养形态---钾
烟草钾肥主要有硫酸钾和硝酸钾。 不提倡使用氯化钾,施硫过多对烟叶品质不利 烟草最好施用硝酸钾,好处是其硝酸根离子和
钾离子可以相互促进吸收,提高肥效利用率, 且硝酸根离子抑制氯离子吸收。
2、营养平衡
烟株不断的吸收养分,使根际离子态养分不断减少, 在外界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溶液浓度的的提高, 根系吸收的离子数量也增多,两者成正相关。但是外 界溶液浓度增高后,离子吸收速率和溶液浓度便无紧 密关系。通常认为是受根系离子载体数量所限。
列1 列2 列3 列4 列5
观测数 3 3 3 3 3
求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平均
方差
1.68
0.56 0.0741
1.26
0.42 0.0148
1.54 0.513333 0.032933
2.14 0.713333 0.170433
3.62 1.206667 0.282633
7
0.72 0.38 0.44
56 153
显著影响 分析过程中假设离子种类对烤烟叶中养分浓度是没有
显著影响,即数据中各组数据相互独立。 采用置信水平为0.95,α=0.05
PH 各离子养分浓度 钙 镁 氯 锌 锰
5
0.52 0.31 0.85
93 225
6
0.48 0.28 0.5
63 144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SUMMARY 组
土壤酸碱度对烤烟养分的吸收的影响有两方面:1、对 烤烟根细胞表面电荷的作用,间接影响烤烟对养分的 吸收。2、对土壤养分离子的有效性作用,影响土壤 对养分的吸收
养分的吸收

第二章养分的吸收第一节植物营养组成一、植物的组成要了解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什么养分,首先要知道植物体的养分组成。
新鲜植物体一般含水量为 70%-95% ,并因植物的年龄、部位、器官不同而有差异。
叶片含水量较高,其中又以幼叶为最高,茎杆含水量较低,种子中则更低,有时只含5%。
新鲜植物经烘烤后,可以获得干物质,在干物质中含有无机和有机两类物质。
干物质燃烧时,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氧化而挥发,余下的部分就是灰分,是无机态氧化物。
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确定标准及分组人们早就认识到,植物不仅能吸收它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同时也会吸收一些它并不需要、甚至可能有毒的元素。
因此,确定某种营养元素是否必需,应该采取特殊的研究方法,即在不供给该元素的条件下进行溶液培养,以观察植物的反应,根据植物的反应来确定该元素是否必需。
1939 年,阿隆( Arnon )和 (Stout) 提出了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1、这种化学元素对所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缺少这种元素就不能完成其生命周期,对高等植物来说,即由种子萌发到再结出种子的过程。
2、缺乏这种元素后,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而且其它任何一种化学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
3、这种元素必须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类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7 种。
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硼、锰、铜、锌、钼、镍和氯。
一般可根据植物体内含量的多少划分为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
大量营养元素含量一般占干物质重量的0.1%以上,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和硫9 种,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一般在0.1% 以下。
有的只含0.1mg/,它们是铁、硼、锰、铜、锌、钼、镍和氯 8种。
在必需营养元素中,碳和氧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和氧来自水,而其它的必需营养元素几乎全部都是来自土壤。
植物的养分吸收与土壤生态

植物的养分吸收与土壤生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吸收来自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的健康和生产力至关重要。
而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态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
本文将探讨植物的养分吸收与土壤生态的关系,并分析一些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
一、土壤中的养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介质,同时也是养分的储存库。
土壤中的养分主要来源于有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包括植物残体、动物粪便和微生物体等,通过分解和降解逐渐转化为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无机养分。
无机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钙、镁、硫、铁、锌、铜、锰、钼和硼等元素,它们在土壤中以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形式存在。
二、植物的养分吸收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根系统具有吸收根和传导根两部分。
吸收根主要位于植物与土壤接触的表层,通过根毛增加吸收面积。
根毛的生长和分布受土壤养分、水分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养分的吸收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植物通过根系对土壤进行选择性吸收。
一方面,植物根系会分泌特定的化学物质,如氢离子、有机酸和螯合物等,以提高养分的溶解度和活性。
另一方面,植物对于不同养分的吸收有选择性。
例如,氮和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关键元素,因此植物对于这两种元素的吸收更加积极。
三、土壤生态对养分吸收的影响土壤生态系统是由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多样性组成的复杂网络。
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
1. 微生物的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参与了养分的转化和循环过程。
一方面,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和固定氮等活动,促进了养分的释放和提供。
另一方面,它们还产生了一些有益物质,如激素和生长因子,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2. 土壤pH值土壤的pH值是影响养分吸收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植物对于土壤pH值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土壤酸性较高或碱性过大时,会影响植物根系的正常吸收。
因此,保持合适的土壤pH值是促进植物养分吸收的重要措施之一。
3. 土壤水分和通气性土壤中的水分和通气性直接影响着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温度对肥料吸收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肥料吸收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温度对肥料吸收的影响及其原因:1. 肥料溶解度与扩散速率:-温度升高,肥料中的溶解度通常会增加,因为溶解过程是吸热的。
这使得肥料中的养分更容易从颗粒中溶解到水中,从而增加了养分的可利用性。
-温度升高还会增加溶液中养分的扩散速率,因为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养分更快地从根系吸收区域向植物体内扩散。
2. 根系活力:-温度对植物根系的活力有直接影响。
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根系代谢活动增强,根毛的渗透能力和养分吸收能力都会提高。
-然而,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根系的生理活动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肥料的吸收。
3. 微生物活动:-土壤中的微生物在温度适宜时活性更高,它们可以分解有机肥料,释放出更多的养分供植物吸收。
-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即矿化作用,在适宜的温度下更为高效。
4. 养分有效性:-温度还会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
例如,钙、镁等矿物质在酸性土壤中更易于在温暖条件下溶解,从而增加它们的可利用性。
-另外,温度变化会影响土壤pH值,进而影响养分的溶解和植物的吸收。
5. 水分状况:-温度变化会影响土壤的水分状况。
高温可能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快,而低温可能减缓水分运动,这些都影响肥料养分的溶解和根系的水分吸收。
6. 气孔运动:-温度变化会影响植物叶片的气孔运动,进而影响根系的水分吸收和养分的运输。
例如,高温可能导致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发,但也可能阻碍养分的运输。
因此,在实际施肥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和温度,以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
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肥料中的养分失活,而过低的温度可能减缓植物根系的代谢活动,从而影响肥料的吸收效率。
水生植物的养分吸收

水生植物的养分吸收水生植物是指能够在水中生长繁衍的植物,并且它们的生长过程需要吸收水中的养分。
养分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对于水生植物而言,其养分来源主要是水体中的溶解物质和底泥中的有机物。
本文将探讨水生植物的养分吸收方式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一、水生植物的养分吸收方式水生植物的养分吸收方式主要有两种:根系吸收和叶片吸收。
1. 根系吸收水生植物的根系与陆生植物相似,通过根毛和根系表面的细胞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
根毛是根系的一种结构,其作用是增大吸收面积,提高养分吸收效率。
水生植物的根系通常呈泡状,有助于在水中吸收养分。
2. 叶片吸收与陆生植物相比,水生植物的叶片吸收功能更为重要。
水生植物的叶片通常较为柔软,表面有细长的细胞,存在大量气孔。
这些特征使得水生植物能够通过叶片吸收水中的氨氮、硝酸盐等无机养分,并且对有机养分的吸收也有一定能力。
二、影响水生植物养分吸收的因素水生植物的养分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水质、温度、光照和氧气等。
1. 水质水质是影响水生植物养分吸收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质状况良好的水体含有丰富的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盐,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而水质污染严重的水体中,富营养化引起的水华会限制水生植物的养分吸收。
2. 温度温度是水生植物生长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植物养分吸收的进行。
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养分吸收效率。
3. 光照光照是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也对其养分吸收起着重要作用。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植物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提高养分吸收效率。
4. 氧气水生植物通常需要通过呼吸来获取能量。
氧气在水中的含量与温度、水流等因素有关,充足的氧气可以提供水生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并促进养分吸收和代谢。
三、水生植物养分吸收的优化方法在水生植物的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养分吸收效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水体净化保持水体的清洁和基本无菌状态,有助于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养分损失和浪费。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第三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养分的吸收主要是通过根系进行一、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养分向根表的迁移方式:土壤中养分到达根表有两种机理:其一是根对土壤养分的主动截获;其二是在植物生长与代谢活动(如蒸腾、吸收等)的影响下,土壤养分向根表的迁移(包括质流和扩散)。
(1、截获 2、质流 3、扩散)截获是根直接从所接触的土壤中获取养分而不经过运输。
截获所得的养分实际是根系所占据土壤容积中的养分,它主要决定于根系容积大小和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浓度。
质流:养分离子随蒸腾流迁移到根表的过程扩散:由于根系吸收养分而使根圈附近和离根较远处的离子浓度存在浓度梯度而引起土壤中养分的移动。
在植物养分吸收总量中,通过根系截获的数量很少。
大多数情况下,质流和扩散是植物根系获取养分的主要途径。
对于不同营养元素来说,不同供应方式的贡献是各不相同的,钙、镁和氮(NO3-)主要靠质流供应,而H2PO4-、K+、NH4+等扩散是主要的迁移方式。
在相同蒸腾条件下,土壤溶液中浓度高的元素,质流供应的量就大。
二、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植物的遗传特性•植物的生长状况:根的代谢活性、苗龄、生育时期、植物体内营养状况。
•环境因素:介质养分浓度、温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土壤pH值养分离子的理化性质苗龄和生育阶段一般在植物生长初期,养分吸收的数量少,吸收强度低。
随时间的推移,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增加,往往在生殖生长初期达到吸收高峰。
到了成熟阶段,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又逐渐减少。
在植物整个生育期中,根据反应强弱和敏感性可以把植物对养分的反应分为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
营养临界期是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某一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数量不多但很迫切,并且当养分供应不足或元素间数量不平衡时将对植物生长发育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个时期就叫植物营养的临界期。
不同作物对不同营养元素的临界期不同。
大多数作物磷的营养临界期在幼苗期。
氮的营养临界期,小麦、玉米为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 各离子养分浓度 钙 镁 氯 锌 锰
5 0.52 0.31 0.85 93 225
6 0.48 0.28 0.5 63 144
7 0.72 0.38 0.44 56 153
8 1.19 0.47 0.48 43 140
9 1.63 0.38 0.61 32 72
相关性分析
5 6 7 8 9 0.52 0.48 0.72 1.19 1.63
列 1 列 1 列 2 1 0.940825
列 2
1
4、光照 、
光照对根系吸收矿质养分一般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可通过影响植 物叶片的光合强度而对某些酶的活性、气孔的开闭和蒸腾强度等 产生间接影响,最终导致根系对矿质养分的吸收能力下降。 光照直接影响光合产物的数量,而植物的光和产物(如糖及 碳水化合物)被运送到根部,能为矿质养分的吸收提供必须的能 量及受体。 光与气孔的开闭关系密切,而气孔的开闭与蒸腾强度又紧密 相关。在光照条件下,植物蒸腾强度大,养分随蒸腾流的运输速 度快,光照促进可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影响烟草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
营养形态 营养平衡 土壤PH 光照 温度
烟草吸收矿质元素的生物学原理
以钾离子为例:
K+进入植株和在植株内 运输的图解描绘 K+在木质部内的运输 (红箭头)和在韧皮部中 的运输(蓝箭头)。数字 代表K+长距离运输途径中 重要的运输位点。5个中的 4个数字标示的位置,夸大 描绘了K+在细胞水平的运 输(1)K+被跨根细胞质 膜吸收(纵切观察)。(2 )K+通过跨木质部细胞膜 输出。运输死的厚壁木质 部导管(横切面观察)。
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1.离子被吸附在根系细胞的表面 根部细胞呼吸作用放出CO2和H2O。CO2溶于 离子被吸附在根系细胞的表面 水生成H2CO3,H2CO3能解离出H+和HCO-3离子,这些离子可作为根系细胞的交 换离子,同土壤溶液和土壤胶粒上吸附的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有两种方式: (1)根与土壤溶液的离子交换 根与土壤溶液的离子交换(ion exchange) 根呼吸产生的CO2溶于水后可 根与土壤溶液的离子交换 形成的CO2-3、H+、HCO-3等离子,这些离子可以和根外土壤溶液中以及土壤胶 CO2-3 H+ HCO-3 , 粒上的一些离子如K+、Cl-等发生交换,结果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或土壤胶粒上的离 子被转移到根表面。如此往复,根系便可不断吸收矿质。如图3-13所示。 (2)接触交换 接触交换(contact exchange) 当根系和土壤胶粒接触时,根系表面的离子 接触交换 可直接与土壤胶粒表面的离子交换,这就是接触交换。因为根系表面和土壤胶粒 表面所吸附的离子,是在一定的吸引力范围内振荡着的,当两者间离子的振荡面部 分重合时,便可相互交换。 离子交换按“同荷等价”的原理进行,即阳离子只同阳离子交换,阴离子只能 同阴离子交换,而且价数必须相等。由于H+和HCO-3.分别与周围溶液和土壤胶粒 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迅速地进行交换,因此盐类离子就会被吸附在根表面。
9 1.63 0.38 0.61 32 72
观测数 3 3 3 3 3
求和 平均 方差 1.68 0.56 0.0741 1.26 0.42 0.0148 1.54 0.513333 0.032933 2.14 0.713333 0.170433 3.62 1.206667 0.282633
方差分析 差异源 SS 组间 1.164693 组内 1.1498 总计 2.314493
土壤pH值 土壤 值 土壤pH值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因离子性质不同而异,一般阳离子的 吸收速率随pH值升高而加速;而阴离子 的吸收速率则随pH值增高而下降.阴影 面积的宽度表示植物体根系利用养分 的程度。 一般植物最适生长的pH值在6~7 之间,但有些植物喜稍酸环境,如茶、马 铃薯、烟草等,还有一些植物喜偏碱环 境,如甘蔗和甜菜等。
烟草对养分的吸收受养分形态和其营养元素相 对数量的影响。烟田使用的氮素形态主要有有 机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 有机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首先水解为各种氨 基酸,然后再通过氨化作用水解成氨和铵盐才 能被吸收,其氮素释放受到土温,水分等因素 的影响,同时也受本身质量影响的制约,很难 预测,肥效慢。
营养形态---磷 营养形态 磷
在无机磷中,烟草主要吸收正磷酸盐,也吸收 偏磷酸盐和焦磷酸盐。后二者被转化后,很快 被转化为正磷酸盐供烟草利用。正磷酸盐又可 以生成三种阴离子。 磷酸铵、磷酸钾最易被吸收,磷酸镁、磷酸钙 次之。
营养形态---钾 营养形态 钾
烟草钾肥主要有硫酸钾和硝酸钾。 不提倡使用氯化钾,施硫过多对烟叶品质不利 烟草最好施用硝酸钾,好处是其硝酸根离子和 钾离子可以相互促进吸收,提高肥效利用率, 且硝酸根离子抑制氯离子吸收。
2、营养平衡 、
烟株不断的吸收养分,使根际离子态养分不断减少, 在外界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溶液浓度的的提高, 根系吸收的离子数量也增多,两者成正相关。但是外 界溶液浓度增高后,离子吸收速率和溶液浓度便无紧 密关系。通常认为是受根系离子载体数量所限。 离子总养分浓度提高,必然要影响跟的负电位势 离子间还有相互作用,包括拮抗作用和协助作用,影 响烟柱对养分的吸收
图 3-13土壤颗粒表面阳离子交换法则 土壤颗粒表面阳离子交换法则 由于土壤颗粒表面带有负电荷,阳离子被土壤颗粒吸附于表面 。外部阳离子如钾离子可取代土壤颗粒表面吸附的另一个阳离子如 钙离子,使得Ca2+被根系吸收利用。
离子进入根部导管
离子从根表面进入根导管的途径有质外体和共 质体两种
营养形态---有机氮 营养形态 有机氮
营养形态---硝态氮、酰胺态氮、 营养形态 硝态氮、酰胺态氮、铵态氮 硝态氮
硝态氮不经转化就可以被烟株吸收,不受土温、 水分和微生物的影响,肥效快。 酰胺态氮施入土壤后,可转化为吸收态,容易 导致烟叶对氮的过量吸收,造成叶片贪青,晚 熟,品质降低。 铵态氮施入土壤后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前期肥 效不如硝态氮快。
PH 各离子养分浓度 钙 镁 氯 锌 锰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SUMMARY 组 列 1 列 2 列 3 列 4 列 5
5 0.52 0.31 0.85 93 225
6 0.48 0.28 0.5 63 144
7 0.72 0.38 0.44 56 153
8 1.19 0.47 0.48 43 140
df
MS F P-value F crit 4 0.291173 2.532382 0.106388 3.47805 10 0.11498 14
3、土壤PH 、土壤
土壤酸碱度对烤烟养分的吸收的影响有两方面:1、对 烤烟根细胞表面电荷的作用,间接影响烤烟对养分的 吸收。2、对土壤养分离子的有效性作用,影响土壤 对养分的吸收 根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是两性胶体,具有羧基和氨基, 能同时吸附阴离子和阳离子,土壤呈酸性时,氢离子 浓度增大,抑制了羧基的解离,使胺基接受氢离子而 带正电荷。在这种情况下,对外界溶液中阴离子的吸 收有力,反之在土壤PH较高,溶液呈中性至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应 时,增加了蛋白质分子羧基中的解离,使其以带负电 荷为主,有利于外界阳离子吸收
5、温度 、
由于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主要以来于根系呼吸作用所提 供的能量状况,而呼吸作应过程中一系列的酶促反映 对温度又非常敏感,所以,温度对养分的吸收也有很 大的影响。一般在6~38℃的范围内,养分吸收随温度 升高使体内酶钝化,从而减少了可结合养分离子载体 的数目,同时高温使细胞膜透性增大,增加了矿质养 分是被动溢泌。这是高温引起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速率下降的主要缘故,低温往往使植物是代谢活性降 低,从而减少养分的吸收量。
统计学证明PH影响养分吸收 统计学证明 影响养分吸收
设原假设为土壤PH对烤烟叶中养分浓度无显著影响, 即各组均值相等 把土壤PH作为自变量,烤烟叶中养分浓度为因变量 利用方差分析判断土壤PH对烤烟叶中养分浓度是否有 显著影响 分析过程中假设离子种类对烤烟叶中养分浓度是没有 显著影响,即数据中各组数据相互独立。 采用置信水平为0.95,α=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