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肥胖产生的原因分析
女性肥胖的原因分析

女性肥胖的原因分析女性肥胖的原因分析:女性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生活习惯、遗传因素、荷尔蒙水平以及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首先,生活习惯是导致女性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量的摄入高热量食物和缺乏运动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从而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导致肥胖。
其次,遗传因素也是影响女性肥胖的重要原因。
某些人天生就拥有更慢的新陈代谢速度,容易积累脂肪。
如果家族中有肥胖的成员,那么个体患肥胖的风险也会增加。
另外,荷尔蒙水平的变化也会引起女性肥胖。
例如,怀孕、更年期和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会导致荷尔蒙水平波动,从而引起体重增加。
此外,荷尔蒙失调也会导致体重增加,例如甲状腺问题会导致新陈代谢减慢,从而引起肥胖。
最后,心理健康也是导致女性肥胖的原因之一。
焦虑、抑郁、压力等情绪问题会导致一些人采用不良的饮食习惯作为应对,从而导致体重增加。
综上所述,女性肥胖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除了生活习惯外,遗传、荷尔蒙水平以及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女性的体重。
因此,女性在预防和治疗肥胖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同时也需要关注心理健康和寻求专业指导。
此外,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女性肥胖的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女性习惯了快餐和外卖,缺乏蔬菜水果等均衡的饮食。
长时间的久坐、缺乏运动也使得体内的脂肪无法及时燃烧,从而逐渐增加体重。
此外,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导致女性肥胖。
例如一些抗抑郁药物、避孕药等会影响荷尔蒙水平,导致体重增加。
女性在怀孕和生育过程中也会面临体重增加的问题。
怀孕期间女性需要摄取更多的营养,但过度的体重增加也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产后也可能因为哺乳或者产后恢复期等原因导致体重无法很快恢复。
最后,社会对女性的身材审美观念也影响了一些女性对于自身体重的认知。
追求苗条纤细的身材可能导致一些女性采用极端的减肥方法,反而导致体重反弹,甚至引发一些饮食障碍症状。
肥胖文献研究报告论文范文

肥胖文献研究报告论文范文肥胖文献研究报告论文范文摘要:肥胖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
本文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探讨肥胖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控制措施。
结果发现,肥胖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
此外,肥胖对个体健康和社会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针对肥胖问题,个人和社会应共同努力,采取多种综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肥胖。
引言:肥胖是一种因体内脂肪过多而引起身体质量超过正常范围的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17.4亿人口超重,其中4.6亿人患有肥胖。
肥胖不仅对个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还增加了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某些癌症等多种疾病的风险,同时还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负担。
因此,了解肥胖的原因和影响,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势在必行。
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关于肥胖的相关文献,包括研究报告、论文等。
通过梳理和整理这些文献,对肥胖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总结。
结果和讨论:1. 肥胖的原因肥胖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环境因素同样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遗传因素可以影响个体对食物的感知和代谢能力,进而影响脂肪储存和能量消耗。
环境因素包括饮食结构、作息规律、饮食习惯等,这些因素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 肥胖的影响肥胖不仅对个人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还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个体方面,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此外,肥胖还导致了身体形象和心理健康的问题,降低了个体的生活质量。
在社会层面上,肥胖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劳动力的减少,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负担。
3. 肥胖的预防和控制肥胖的预防和控制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个人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等来减少肥胖的风险。
肥胖个人研究报告

肥胖个人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肥胖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其对人体健康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近年来,肥胖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肥胖问题,并分析肥胖个人的特点、原因以及预防与治疗措施。
二、肥胖个人的特点肥胖个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体重超过正常范围:肥胖个人的体重常常超过理想的体重范围,体质指数(BMI)超过25。
2.脂肪累积:肥胖个人的脂肪组织明显增多,主要集中在腹部、臀部和大腿等部位。
3.代谢失衡:肥胖个人的新陈代谢功能通常受损,容易发生储能过剩。
4.心血管疾病高风险: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肥胖个人更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疾病。
5.心理健康问题:肥胖个人常常伴有自尊心、自卑感等心理健康问题。
三、肥胖个人的原因肥胖个人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基因以及环境等因素。
1.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肥胖的主要生活方式因素。
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过多,同时缺乏体育锻炼,能量消耗不足,导致体重增加。
2.基因因素:遗传因素被认为是肥胖个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个体遗传背景中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能量代谢异常,促使人体脂肪储存过剩。
3.环境因素:现代社会生活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也对肥胖产生影响。
例如高度工业化、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大量的电视游戏娱乐等各种便利的电子产品,降低了人们的体力活动量,增加了肥胖的风险。
四、肥胖个人的预防与治疗措施肥胖作为可预防和可逆转的疾病,个人和社会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预防和治疗肥胖。
1.饮食控制:个人应采取均衡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纤维素的摄入,同时控制饮食总量。
2.运动锻炼:每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提高能量消耗,加速脂肪燃烧,阻止体重增加。
3.行为改变:重视睡眠质量,避免熬夜;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增加户外运动的机会;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时间。
形成大肚腩的原因和减掉肚腩方法

形成大肚腩的原因和减掉肚腩方法一、引言大肚腩是许多人最头痛的问题之一,特别是男性。
不仅仅是外观问题,肥胖还与各种疾病相关,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形成大肚腩的原因和减掉肚腩的方法来帮助有需要的人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
二、原因分析1.饮食习惯饮食是形成大肚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进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如肉类、糕点、垃圾食品等,都会使体内脂肪含量过高,导致大肚腩的形成。
2.缺乏锻炼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
如果长期缺乏适度的体育锻炼,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会变得很缓慢,减少了脂肪的燃烧,使体内脂肪堆积,从而导致大肚腩。
3.压力过大生活和工作中常常存在大量的压力,这些压力会导致身体分泌出一些激素,如可醇、皮质醇等,增加人体脂肪储存的量,使大肚腩进一步扩大。
三、减肚方法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掉肚腩的第一步是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
饮食应以蔬菜、水果、全麦食品等为主,并适量摄入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还应少食多餐,控制饮食总量。
2.适度体育锻炼多做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帮助燃烧体内过多的脂肪,缩小大肚腩的范围。
定期做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从而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减少脂肪堆积。
3.充分休息缓解压力对减掉大肚腩也有很大的帮助。
每天做15-20分钟的冥想、深呼吸、瑜伽等运动,能够有效地减轻压力。
另外,睡眠充足也有助于修复身体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的加速。
4.减少酒精摄入酒精是造成脂肪积聚和肝脏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减少饮酒的频率和数量,有助于保持体型,并有助于保护肝脏的健康。
四、结论减掉大肚腩需要长期努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无论是改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缓解压力,还是减少酒精摄入等,只有多方面的综合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尽快减掉大肚子,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关于大学生对人体肥胖问题的看法与分析

关于大学生对人体肥胖问题的看法与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渐改变,生活方式也越来越趋于便捷与舒适。
然而,这些变化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肥胖问题。
据统计,中国人的肥胖率已经连续多年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城市居民中肥胖问题更为突出。
面对这一现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待和分析人体肥胖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也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一、肥胖问题概述肥胖是指体内脂肪过多,体重超过正常范围,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
目前,国际上通常以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肥胖。
BMI=体重(kg)/身高(米)的平方。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8.5≤BMI<24为正常体重,24≤BMI<28为超重,28≤BMI为肥胖。
肥胖不仅会影响美观,而且也是多种慢性病的高危因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给健康带来不小的威胁。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成年人超重率已达到34.3%,其中肥胖率为16.4%,城市居民更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是最主要的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渐从传统的谷类主食向高能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转变,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快餐食品和高卡路里饮料等。
此外,随着现代科技便捷的生活方式,大多数人的体力消耗不足,很少参加运动和户外活动,日积月累成为肥胖的另一个因素。
二、大学生对人体肥胖问题的看法和意识大学生是社会中相对年轻、体力相对充沛、思维活跃的一群人,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他们更加注重健康和形象问题。
当被问及人体肥胖问题时,大学生的反应如何?根据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大学生对人体肥胖问题存在以下几种看法和意识:1. 认可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性大学生认为,肥胖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还是健康的“杀手”。
当问及他们对肥胖带来的各种疾病和健康危害时,大部分人能够列举出相关内容,包括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易患糖尿病、高血压等,甚至还可能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
肥胖症的原因分析和体重控制方法

肥胖症的原因分析和体重控制方法一、引言肥胖症是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人形象和自信心,还带来了许多健康风险。
本文将对肥胖症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一些科学有效的体重控制方法。
二、肥胖症的原因分析1. 高能量饮食摄入过多: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容易获取到高能量食物。
油脂、糖分和盐含量较高的快餐、加工食品和甜点成为现代人经常摄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种高能量饮食导致了卡路里超标,使体内储存过多的脂肪。
2. 缺乏运动:现代社会绝大部分工作都在办公室完成。
长时间久坐不动,缺乏足够的身体活动会导致能量消耗减少。
缺乏运动不仅使身体无法消耗积累下来的能量,还会导致羊癫疯压力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脂肪堆积。
3. 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熬夜、吸烟和酗酒,也和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
熬夜会增加饮食的不规律性,而吸烟和酗酒可以引发代谢障碍,导致能量无法正常消耗,从而加剧肥胖现象。
4.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体体重的分布和控制。
某些基因可能与脂肪代谢相关,使得个体更易于发展为肥胖症。
然而,即便存在遗传倾向,良好的生活习惯仍能对体重控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5. 内分泌问题:内分泌系统是机体调节代谢和保持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内分泌问题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以导致代谢速度下降甚至催生进而造成肥胖。
6. 心理因素:压力、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因素与肥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的人往往会将食物作为情绪调节的手段,从而导致过量进食并形成肥胖。
三、体重控制方法1. 调整饮食结构:均衡饮食是控制体重的基础。
建议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摄入,增加蔬果和纤维素含量。
合理安排正常三餐,并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
此外,定时就餐,避免在夜间进食也是非常有效的控制体重方法之一。
2. 增加身体活动:增加身体活动有助于提高能量消耗,有利于减轻体重。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慢跑、游泳、打篮球等,每周保持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时间。
偏胖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

偏胖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
**偏胖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
1. 生活习惯和饮食因素
- 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糖、高脂肪食物的过度摄入,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转化为脂肪储存。
- 缺乏运动,长时间的久坐不动会减少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积累,导致偏胖。
2. 遗传因素和体质
- 遗传基因可能使个体对脂肪代谢和能量消耗有不同的倾向,一些人更容易积累脂肪,从而发展为偏胖。
- 体质也会影响代谢速率和脂肪分布方式,某些体质类型更容易出现偏胖倾向。
3. 环境和社会因素
- 环境因素如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可能导致饮食不规律和运动减少,从而促进偏胖的发生。
- 社会因素包括广告宣传、同伴影响等,可能使人们对体型有不合理的追求,导致不良的饮食和运动行为,加剧偏胖问题。
4. 心理因素和情绪因素
- 情绪波动和压力可能导致情绪性进食,使人们倾向于选择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能量摄入,从而引发偏胖。
- 自尊心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可能影响人们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进而加剧偏胖问题。
5. 生物化学因素和激素调节
- 激素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等对代谢和脂肪分解有重要调节作用,激素失调可能导致能量代谢紊乱,促进脂肪积累,导致偏胖。
- 生物化学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如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等也可能与偏胖相关。
偏胖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要预防和改善偏胖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生活习惯、遗传特点、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良好的心态来维护身体健康。
儿童肥胖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儿童肥胖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引言儿童肥胖问题近年来不断加剧,给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儿童肥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帮助孩子们远离肥胖困扰。
一、饮食习惯是导致儿童肥胖的首要原因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导致许多家庭晚餐变得单一和不健康。
同时,高糖、高脂肪、高盐等巧克力、饼干、糖果等零食类产品也随时可得,成为儿童过量摄入能量的主要来源。
此外,家长缺乏科学营养知识和时间精力投入,使得儿童餐桌上缺少蔬菜和水果,而大量摄入碳酸饮料、油炸食品等高卡路里食物。
针对这一问题,家长应该树立健康意识,注重均衡营养餐食的配搭。
合理分配各类食物,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蔬果、蛋白质和纤维,限制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从儿童时期开始,例如多品尝各种水果、蔬菜,并尽量避免给孩子介绍高盐、高油或甜味过浓的零食。
二、缺乏运动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另一重要原因现代科技产品的广泛普及,使得孩子们更多时间用于玩手机、电视和电子游戏等静态娱乐活动,导致了他们长时间处于久坐状态。
这样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们缺少身体活动,无法有效消耗多余能量和维持正常体重。
为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应该起到示范作用。
首先要给予孩子以关注和支持,积极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并建立适合儿童年龄段特点的体育活动方案。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限制孩子使用电视、电脑和手机等娱乐设备的时间,鼓励他们参与户外游戏和体育运动。
定期检查孩子的体质发展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合适的健康教育和引导。
三、生活环境与肥胖风险密切相关儿童的居住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与其肥胖风险息息相关。
一些贫困地区缺乏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公园、健身器材等,儿童很难得到足够的户外运动机会。
而在城市中心地带,由于居住空间有限,室内活动成为主要选择。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良好的户外运动场所,以满足孩子们日常活动和锻炼身体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5
二、肥胖流行情况
国外一些国家肥胖发生率 美国超重率54% 肥胖率22%(97年)
可编辑ppt
6
成人超重率
W:工人,F:农民,C城市居民,F1渔民。 *BMI≥ 25kg/m2
可编辑ppt
7
成人肥胖率
W:工人,F:农民,C城市居民,F1渔民。 *BMI≥ 30kg/m2
摄入能量>消耗能量 1.遗传性肥胖 2.继发性肥胖 3.单纯性肥胖
可编辑ppt
11
(一)肥胖发生的外因
⒈社会因素
肥胖以每年7%~8%的速度递增;
动物性食品、脂肪等高热能食品摄入明显增加;
由于交通的发达、方便快捷,人们的活动量明显减少;
由于电视机、电脑的普及人们坐着的时间明显比活动时间
增多等。
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能量摄入大于支出,从而引起肥胖。
19
c.膳食成分对ob基因表达的调节 铬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血中瘦素的影响
d.其它因素
了解影响ob基因表达的意义在于:
在预防肥胖时
在治疗肥胖时 可编辑ppt
20
⑶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a.研究肥胖病人体内产生瘦素抵抗的原因,并研究改善抵 抗的措施。
b.鉴于瘦素的受体是糖尿病基因(db基因),同时瘦素与胰 岛素之间有非常密切的相互调节机制,因此国外正研究瘦素与 糖尿病的关系。
遗传因素占30%,环境因素占60%以上
可编辑ppt
13
(二)肥胖发生的内因 遗传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 环境因素与基因相互作用的五种模式:
可编辑ppt
14
该领域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刚刚起步的研究热点。 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实质是, 在肥胖研究中,近几年有了很大突破
表 与肥胖有关的基因
可编辑ppt
ob基因发现的另外一个重可编要辑p意pt 义
21
2.解偶联蛋白基因(Uncoupling protein gene、UCP gene)
因此这五种解偶联蛋白在机体内的综合作用,可能就 决定了一个人的整体代谢率,决定了热量消耗,从而也就 决定了一个人的肥胖倾向。
UCP2、UCP3表达活性降低பைடு நூலகம்能是肥胖发生的部分原因。
可编辑ppt
8
肥胖总的发生情况
1.我国各地人群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差异较大,北方 高于南方,大中城市高于内地农村,女性高于男性,经 济发达地区偏高,其中以北京最高,超重与肥胖发生率 分别为51.1%、8.7%。
2.发展趋势
3.我国肥胖的特点是
可编辑ppt
9
可编辑ppt
10
三、肥胖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
(二)诊断方法与诊断标准
人体测量法、物理测量法和化学测量法。
可编辑ppt
3
1.人体测量法 ⑴身高标准体重法 ⑵皮褶厚度法 ⑶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
BMI的公式为: BMI=体重(kg)/[身高(m)]2,单位为kg/m2
可编辑ppt
4
2.物理测量法 全身电传导 生物电阻抗 双能X线吸收 计算机控制的断层扫描法 核磁共振扫描
引起了世界轰动
著名学者在Nature杂志上撰文
甚至有学者认为
美国的两个最大制药公司罗氏公司和剑桥公司
尽管如此,人们对ob基可因编辑的ppt研究方兴未艾
18
⑵肥胖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素 a.摄食对肥胖基因表达的影响 b.膳食构成对ob基因表达的调节
高
高
高
高高
基
能
能
碳
脂蛋
础
量
量
水
肪白
膳
2
1
化
食
合
物
可编辑ppt
先天性肥胖小鼠
ob基因第105位点的密码子发生突破,由CGA→TGA(翻译终止信号)
已有许多实验证实
瘦素具有减肥作用
可编辑ppt
17
人的ob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长约20kb,由3个外显子, 2个内含子组成,其转录区(或编码区)亦为4.5kb,编码产物 为166或167个氨基酸。ob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小鼠、大鼠 和人的同源性高达83%。但在人类并没有找到象小鼠一样的 第105位密码子突变,也就是说,目前还不能用ob基因突变 解释人类肥胖的原因。但研究发现,肥胖者体内瘦素水平明 显地比体重正常者高,即瘦素与BMI(体重、尤其是体脂)成 高度正相关。
⒉饮食因素
在胚胎期
另外出生后人工过量喂养
⒊行为心理因素
行为心理→肥胖→行为可心编理辑p→pt 肥胖
12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既使单纯性肥胖,也同 样存在家族性
被领养的儿童
单卵双胞胎之间的BMI
对单卵双胞胎进行长期过度摄食研究,这些 例子都说明遗传因子在起作用
另外一些研究(比如移民流行病学)发现
这说明环境因素对遗传因素有重要的影响
⒊对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影响
肥胖儿童的生长激素和泌乳激素大都处于正常的低值;甲 状腺素T3 升高,T4大都正常;性激素,肥胖男孩血清睾酮降低, 血清雌二醇增加,而肥胖女孩雌激素代谢亢进,可发生高雌激 素血症。另外,肥胖儿童可发生胰岛素抵抗、糖代谢障碍、患 糖尿症危险性增加。
15
1.肥胖基因与瘦素
早在1953 1958年 1959年
以上两上实验证明
瘦素被发现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a.一项重大发现或突破
b.正确的科学思维非常重要
可编辑ppt
16
⑴ob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小鼠ob基因
第6号染色体
长度为4.5kb
蛋白质含有167个氨基酸,命名为瘦素
分子量为16.0KD
瘦素具有抑制食欲,减少摄食量,促进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 的作用
c.研究瘦素促进能量和三大营养素代谢的途径和瘦素抑制 食欲的信号传导途径。
d.目前已发现瘦素不仅在脂肪组织表达,而且还在许多其 它组织中表达,并且许多组织有它的受体,如胃、乳腺、子宫 内膜、胎盘等,但它们的生理意义和功能目前还不清楚。
e.研究ob基因及瘦素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以便进一步探讨 瘦素及其受体与人类肥胖的关系。
可编辑ppt
22
我们的研究发现,铬和铁能明显增强UCP2或UCP3 的表达。
铬对UCP2基因表达影响
铁对UCP3基因表达影响
低正
5
10 15
20
铁 可常 编辑倍ppt 倍 倍 倍
23
铁
四、肥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㈠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⒈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⒉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肥胖儿童的肺活量和每分钟通气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
肥胖的研究进展
可编辑ppt
1
序言
诊断标准
肥胖的流行情况
肥胖发生原因
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可编辑ppt
2
一、肥胖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一)定义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 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块增 大,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常表现 为体重增加,超过了相应身高所确定的标准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