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资源》观后感
江西本土红色故事读后感

江西本土红色故事读后感第一篇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一些咱们江西本土的红色故事,那可真是太震撼我啦!就说方志敏吧,他真的是太了不起啦!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一心为了革命,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那种坚定的信念,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黑暗的前路。
我就在想啊,要是我在那种时候,能不能像他一样勇敢和坚定呢?估计很难哟!还有那些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士们,他们很多都还是年轻的小伙子呢,却毫不犹豫地把生命奉献给了革命。
他们可能都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就为了我们的今天牺牲了。
想到这,我心里就酸酸的。
还有那些女战士们,也丝毫不逊色。
她们不仅要和男战士一样面对枪林弹雨,还要克服各种困难。
可她们从不抱怨,从不退缩。
她们的勇气和坚韧,真的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读完这些故事,我感觉自己的肩膀上好像多了一份责任。
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好,可不能忘了这是怎么来的。
得好好珍惜,努力奋斗,不能让那些英雄们的血白流!第二篇亲爱的小伙伴们,我来和你们聊聊我读了江西本土红色故事后的感受哈。
你们知道吗?当我翻开那些故事的时候,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充满热血和激情的世界。
比如说那个“八子参军”的故事,一家八个儿子都去参军,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那可不是简单的决定,是把生命都交给了国家和人民。
我就在想,他们的父母得多心疼,又得多骄傲。
还有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那些故事,条件艰苦得让人难以想象。
吃不好,穿不暖,可战士们的斗志却那么昂扬。
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这些红色故事里的人物,他们不是遥不可及的英雄,而是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普通人。
他们会害怕,会受伤,但他们从不放弃。
每次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自己平时遇到的那点小困难,根本不算啥。
和他们比起来,我太幸福啦,还有啥理由不好好努力呢?咱们可得把这些故事记在心里,讲给更多的人听。
让大家都知道,咱们江西有这么多了不起的人和事。
要把这种红色精神传承下去,让它永远闪闪发光!。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具有独特的教化育人功能。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
近年来,江西省委党校在运用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我们感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党性教育特色,必须着力在搭建平台、创新举措、完善机制上下功夫,做文章。
一、搭好“三个平台”,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党性教育资源红色资源主要包括我们党领导革命,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遗存、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
针对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学历和知识层次较高,但了解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不深入、不系统、不扎实的实际,我们充分运用江西红色资源,搭建党性教育平台,丰富党性教育内容和载体。
着力建好党性教育基地。
红色资源是党性教育的独特课堂。
江西有革命旧址、遗址 2423处,其中井冈山革命旧址群和瑞金革命旧址群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两处旧址群。
围绕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感染力强的党性教育基地,我们与有关方面紧密合作,先后确立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八一起义纪念馆、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小平小道、方志敏烈士纪念馆等十几个现场教学点,并以此进一步整合周边的红色资源,初步形成了党性教育资源链。
合理设置党性教育专题。
红色资源是党性教育的精神“富矿”。
发源于江西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围绕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根本宗旨教育和纪律作风教育,我们下功夫挖掘红色资源中的教学素材和丰富内涵,并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班次学员的特点,因班制宜地设置党性教学单元和专题。
目前已开设“增强党性,坚定理想信念”“三大摇篮在江西”“井冈山精神与中青年干部成长”“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特色专题,进一步完善了党性教育课程体系。
精心编写党性教育教材。
红色资源是党性教育的鲜活教材。
针对当前党性教育教材较零碎、不系统、针对性不强的实际,我们根据干部教育的特点,组织教员和学员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中,共同挖掘、提炼和编写党性教育教学案例。
试论如何利用江西红色资源造就一代新人

依托 红色教 育基地 , 可 以开展形式 多样的教育 活动 。 清 明节 , 可以组织学 生到烈 士陵园扫墓 , 缅 怀 革 命 烈 士 的 先 进 事迹 ; “ 六 一” 儿 童节 , 少 先 队新 队 员 的入 队 宣 誓 仪 式 可 以 在
点, 彰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正能量。
( 一) 深入 学 习 宣传 好 “ 井 冈 山精 神 ” 八 百 里 井 冈山 是 中 国革 命 的摇 蓝 。7 0多年 前 , 在 艰苦 卓 绝 的井 岗 山斗 争 中 , 我 们 党形 成 了 以 “ 坚定信念 、 艰苦奋斗 、
实事求是 、 敢闯新路 、 依靠 群众 、 勇于胜利 ” 为主要内容的伟
大 的井 冈 山精 神 ,为 中 国革 命 播 撒 了燎 原火 种 ,成 为 我们 党 的宝 贵 精 神 财 富 和 中国 革命 精 神 之 源 。为 继 承 和 发扬 井 冈 山 精神 , 扩大影响 , 加大覆盖面 , 充 分认 识 和理 解 井 冈 山精 神 , 应 以革 命 圣 地 、 红色书籍 、 革命故事 、 革 命 歌 曲等 为 载 体 , 以
革命传统教 育基地举 行 ; 春、 秋两季郊游 ,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
新农村建设 , 直 观 感 受 家 乡 的 巨 大变 化 。 另外 , 还 可 以 经 常邀
请一 些健在 的革命老人 到学校 给学 生讲 中国共产党如何 领
导 人 民浴 血 奋 战 , 使 学 生 们 懂 得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的 建 立 是来
明 白只 有 社 会 主 义 能够 救 中 国 ,只 有 中 国共 产 党 才 能 领 导 中 国人 民 进 行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道 理 ,从 而 更 加 热 爱 祖 国, 热爱社会主义 , 从 小 树 立 坚 定 的 共产 主义 信 念 。 党的 “ 十八 大 ” 报 告 中 明确 提 出 了 “ 倡导爱 国、 敬业 、 诚
革命根据地参观后感受分享

革命根据地参观后感受分享最近,我参观了位于江西省的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这个地方对我来说非常特别,因为它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场所之一。
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决心。
在参观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时,我对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在20世纪初期成立的,当时中国正面临着重重的压力和困难。
共产党成立后,他们开始在中国各地发起起义和暴动,以推翻腐朽的满清政权。
在参观纪念馆时,我看到了许多组织共产党的历史照片和实物文物,这些展品让我更加了解了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我也能够看到共产党的领袖和斗争中的英雄人物的肖像,他们都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后,我来到了一个战争时期的展厅,那里展示了中国的战争史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
在这个展厅里,我看到了许多有关中国解放战争的文物和图片,这些展品让我想起了那个时期人民的艰苦生活和为了自由而战斗的热情。
在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内,我还看到了很多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展品,例如毛泽东的一个纪念馆和革命图书馆。
在这里,我能够了解到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领袖的领导和指引,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
最后,我在这个纪念馆的最后一部分,看到了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展览。
那里的展品开了我的眼界,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胜利中的角色,以及他们战斗中的英勇表现。
我为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信念和意志感到无比自豪,也意识到了中国今天的发展是建立在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基础上的。
总体而言,参观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一次非常难忘和令人兴奋的旅行。
在那里,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到了许多革命时期的纪念品和文物,并且对中国解放战争的观点得到了深刻的改变。
我相信,这次旅行会对我未来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让我更加珍惜自由和平的生活。
江西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江西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江西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篇一: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红色之旅心得体会硕士五班 12月20日早上天还未亮,我便醒来了,怀揣着激动与兴奋与老师同学们一起踏上了前往江西的红色之旅。
我们大概在中午时分到达南昌,在酒店用膳完毕便前往八一纪念馆。
跟随导游穿梭在历久弥新的街道和曲折狭长的小巷,不时可以看到销售革命宣传画册和革命纪念章的店铺。
同时红歌时常在耳畔响起,有时歌声是从普通的民居传来的。
我甚至还看到一位中年妇女在哼唱《东方红》,只是匆匆一瞥,因为导游催着前往景点便没有驻足留影。
当我们渐渐远离喧嚣和繁华,步入翠柏环抱的一片空地时,纪念馆大门便展开她的怀抱迎接我们的到来,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全身铜像,赫然展现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
我似乎看到了当年他们叱咤风云、改天换地时运筹帷幄、决战沙场的英姿。
怀着一丝激动,我跟随导游来到了一幅幅参加起义领导人的半身头像前,他们昂然挺立的雄姿在昭示着曾经那一段风雨飘摇的岁月和书写可歌可泣的一段悲壮的历史,仿佛在大声疾呼。
纪念馆内设施先进,光影交错,让我们如临其境地感受了英雄们的伟绩。
我站在一旁,静静地打量着每一座铜像,正是因为他们,昔日风雨飘摇的中国才有了新生的希望,他们打开了一个中国开启一段崭新历史的新天地,让我再次感受了优秀革命先辈的伟大和无私。
当我们来到纪念馆的心脏部分时,当年八一起义全部内容便映入眼帘。
怀着期待的心情走进陈列馆园,期待已久,今天终于可以近距离感受那一段辉煌的历史和不灭的精神。
展馆中央,赫然屹立的一个由枪与手形状雕刻成的“打响第一枪”雕塑,熠熠生辉,仿佛在告诉游客,红军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创建自己军队和武装斗争的,这也是整个展馆的标志性建筑。
我久久驻足在这杆“长枪”前面,脑海中闪现着一幅幅黑白昏暗的画面:烽烟四起,人民流离失所,正义的革命志士受着残酷的屠戮,中华名族饱受风霜雪雨,因为一只有力的大手扣响扳机,因为那一声激动人心的枪响,而开始浴火重生,如突然惊喜的雄鸡一唱天下大白,英雄们似乎在心底高呼“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江西红色读物读后感

江西红色读物读后感最近读了一些江西的红色读物,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座充满热血与传奇的历史宝库,特别带劲。
这些读物里讲的故事,好多都发生在江西这片土地上。
你想啊,江西那可是个充满革命激情的地方。
在书里,我看到了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当时那情况,一群有理想有信念的人汇聚在井冈山,条件艰苦得很呢,要啥没啥,但就是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硬是在这山里点起了革命的火种。
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吃着简单的饭菜,甚至有时候连这些都没有保障,可是眼睛里透出来的光那是坚定得不得了。
就像我们现在遇到困难,有时候会想放弃,但和他们一比,咱这困难都不算啥。
他们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就像是在黑暗中划开了一道口子,透出希望的光。
这让我明白了,只要有决心,再难的事儿也能踏出第一步。
还有南昌起义,那可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这一枪可不得了,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了个大石头,把大家都震醒了。
在江西的土地上,那些英雄们拿起枪杆子,勇敢地朝着压迫和不公说“不”。
这让我想到自己,有时候在生活里都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他们面临的可是生死抉择啊,却那么勇敢无畏。
我就觉得自己也应该有点血性,遇到不合理的事情要敢于抗争,不能老是当缩头乌龟。
读这些江西红色读物的时候,我还特别佩服那些老百姓。
在战争年代,他们全力支持红军,送粮食、送孩子参军,那真的是军民鱼水情啊。
这就好比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我就想,要是我们现在的社区、公司也能有这种团结的氛围,那啥事儿干不成呢?现在的人有时候太计较自己的得失,缺少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些红色读物就像是一位位充满智慧的老者,在我耳边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读完之后,我心里充满了力量,也知道自己该向这些先辈们学习。
在以后的生活中,要不怕困难,勇敢前行,更要团结身边的人,把这种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可不能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我们这一代手里给弄丢喽。
这就是我读完江西红色读物最真切的感受,感觉自己像是被重新洗礼了一遍,充满了斗志。
江西本土红色故事读后感

江西本土红色故事读后感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想跟你们聊聊我读了江西本土红色故事后的感受。
当我翻开那些充满历史厚重感的书页,就好像一下子穿越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些革命先辈们的故事真的太让我佩服啦!比如说方志敏烈士,他坚定的信仰和无畏的勇气简直让我震撼。
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的未来不懈奋斗。
一想到他在狱中还写下了那么感人至深的文字,我的心就忍不住颤抖。
他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就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
还有八子参军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普通百姓对革命的巨大支持和无私奉献。
一家八个儿子,都毅然投身革命,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他们或许只是千千万万革命者中的一小部分,但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的人,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读着这些故事,我心里又感动又愧疚。
感动的是先辈们的付出,愧疚的是有时候自己还会为了一点小困难小挫折就抱怨。
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现在遇到的这点事儿算啥呀!这些红色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一切。
我觉得我们不能只是听听故事,更要把这种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在自己的生活中努力奋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好啦,今天就跟你们聊到这儿,咱们一起加油哦!第二篇嘿,朋友们!我刚读完江西本土的红色故事,心里那叫一个澎湃,忍不住来跟你们唠唠。
你知道吗?当我看到那些英勇的江西儿女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我真的被深深打动了。
就说那“十七棵松”的故事,简直让我泪目。
为了支持红军,村民们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 17 位青年壮烈牺牲,只留下 17 棵松树见证他们的英勇和忠诚。
这是怎样的一种大义和情怀啊!每一棵松树都像是一位战士,挺立在那里,守护着这片土地。
还有“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刘启耀,宁可自己讨米度日,也不动用公款一分一毫。
这种廉洁和坚守,真的太值得我们学习啦!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有时候我们会迷失在物质的享受中,忘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2022《聚焦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观后感心得

2022《聚焦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观后感心得我们将陆续推出《聚焦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系列专题片,走进历史、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聚焦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观后感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聚焦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观后感心得1为了加深我们对的认识,培养我们与红军的感情,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高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党支部组织我们二十几位党员进行了一场红色之旅,到阳新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我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
我们一路唱着红色歌曲到了阳新烈士陵园。
下车后我们先去阳新烈士陵园,首先看到的是有标志性的纪念塔,塔身由金色的五指峰和鲜红的火炬组成。
我们列队向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鞠躬表示敬意。
我们站在烈士纪念碑下,为缅怀先烈,党员、预备党员们在烈士陵园纪念碑下重温了入党宣誓。
当我们举起右手时,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眼睛早已被激动的泪水浸湿了,心灵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
党员们纷纷表示,一定将用英雄们的精神鞭策自己,向入党誓词中所说的那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将花圈献给在斗争中牺牲的名革命先烈和那些未能留下名字便匆匆离开这个世界的无名英雄,并默哀三分钟,深深缅怀他们在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为了中国人民的献身的精神。
之后我们还参观了由著名人士题词的碑林、革命烈士雕塑园,身在陵园内缅怀之情油然而生。
烈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染着每个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在纪念馆里,看到了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导游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听了烈士们的事迹,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无限的感慨。
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蝎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红色资源》图片展观后感
——江西红色资源之井冈山
摘要:江西也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
在这块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千年的历史变迁,不变的青山秀水,积淀下来的是浓郁的地方文化。
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生命力得到了焕发,“星星之火”不仅燃遍了神州,同时,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
关键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井冈山精神
江西是红色摇篮,绿色家园。
这块红土地上承载着丰富宝贵的红色资源,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好基地,品红米饭,尝南瓜汤,听老红军讲传统,在纪念碑前谈职责使命。
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教育。
重温党的辉煌历程,学习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追寻伟人的奋斗足迹,缅怀英烈的音容笑貌。
让思想再次经受历练,心灵受到新的洗礼,进一步领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进一步领悟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强大生命力,更加坚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江西也是一片神奇的红色土地。
在这块16.6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井冈山,中国名山之一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宝库。
“四面重峦障,五溪曲水萦。
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1960年访问井冈山时对井冈山发展的评价,是井冈山――革命山――旅游山――文化山。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井冈山的“红色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它的光荣历史。
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决定放弃攻打湖南中心城市长沙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放弃了“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于是经过三湾改编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除了位于农村,农产品丰富,解决了部队的粮草问题,群众基础好,更重要是它位于湘赣边界,在当时是“两不管”(即湖南省、江西省都不管辖)地带,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保
存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巧妙结合起来,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
各地共产党人也领导了武装起义,纷纷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燎原之势。
虽然革命的时代已经远走,但是我们依旧要传承和发扬革命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
毛泽东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后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之途,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点燃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
而且在这期间,毛主席逐渐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在井冈山,部队逐渐改掉了旧军队的一些坏习气和带兵方法,成为一支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的人民军队。
在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时,军民团结共同艰苦奋斗,自给自足。
当时身为军长的朱德同志和红军战士一起挑粮,战士们怕他累着把他的扁担藏了起来,朱德把自己扁担刻上“朱德的扁担”作为记号。
井冈山的建设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不畏困难不怕吃苦,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江西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任党代表,朱德任军长。
1928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湘赣边界特委。
随后,湘赣边界工农民主政府成立,袁文才任主席。
10月,毛泽东在宁冈茅坪主持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就是其中的第一部分,它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指出实行这种"工农武装割据"的意义和经验,回答了党内和红军内部有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五军主力来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
此后,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剿”,根据地不断扩大,全盛时期,包括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吉安、安福两县一部分,遂川县北部等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上了井冈山,创建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了湘南地区。
在中共湘南特委和当地农军的组织领导和配合下,发动了湘南武装起义。
3月,在永兴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
3月底,由于湘、桂、粤军的三路“协剿”,起义农军难以在湘南立足。
为保存革命力量,除留一部分武装继续坚持斗争外,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部队和农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转移。
3月下旬,毛泽东率部队在汝城一带击溃了尾追湘南起义的敌军,4月在酃县的十都与朱德见面。
在毛泽东率部的掩护下,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于4月中旬抵达江西省宁冈县的碧市,与毛泽东统率的井冈山部队胜利会师,这就是有名的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
1.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
2.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
3.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
4.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本身就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事实就是的精神。
5. 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定的信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井冈
山军民艰苦奋斗的作风,是非常突出的,在群众中作为佳话。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
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有了这种崇高的理
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旺盛。
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
井冈山斗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开始的。
在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
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
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事业的需要,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正是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国民党反动派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无可替代的,井冈山的精神也将源远流传。
作为后辈的我们要学会积极弘扬井冈山精神。
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革命精神的结合。
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