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10篇完整版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红色教育基地观后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红色教育基地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6be6e0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3.png)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红色教育基地观后感篇一: 红色教育基地观后感“忆红岩”—红色教育基地观后感乘车来到位于重庆西北郊的歌乐山,参观曾经关押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白公馆和渣滓洞两座监狱。
走过如茅厕般的岗哨,顿感白色恐怖的阴森;狭小黑暗的牢房和破旧潮湿的棉被,见证了革命者生存的艰苦和斗争的顽强;阴森恐怖的刑讯室和锈迹斑斑的刑具,熔炼出革命者的坚强信念和钢铁般毅志。
面对这一切,我们心潮澎湃,悲痛不已,感慨万千。
渣滓洞因曾经遭遇一场后山下来的泥石流,大部分房子被破坏,现仅仅只开放少部分让游人参观,我们只能看到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时几十名党员逃出去时留下的围墙洞和当时两百多名共产党员被屠杀的所在地—--一栋两层男监狱的一楼。
据介绍说国民党为了尽快逃跑,在1949年11月27日那天,他们把200多名共产党员分别集中关在一楼的几个房间里用机枪进行扫射,真是惨绝人寰。
在白公馆里,主要关押有一定知名度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内部有军衔的爱国将领,小说中的烈士小萝卜头及他的父母都被关押在此。
通过参观地牢,我们能想象到国民党是怎样用阴暗潮湿的地牢来折磨我们优秀的共产党人的意志的,一张张英气的烈士脸庞,他们还是那么的年轻·······在革命烈士遗作前有示儿诗,有写给妻子、孩子不要悲伤跟着党走的离别信,有给兄弟姐妹勉励革命斗志的励志诗。
之后,我们来到位于重庆南山的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依次参观了现在作为陈列室的”侍卫室”、宋美龄别墅”松厅”、蒋介石官邸”云岫楼”、马歇尔官邸”草亭”等遗址,重温重庆作为战时首都、世界反法西斯战线远东指挥中心、国民党与中共合作的抗战岁月。
沿途还参观了红岩魂陈列馆,再次感受红岩魂。
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先辈欹遗志。
通过参观革命基地,每个人的心灵都受到了洗礼和极大的震撼,江姐、李青林、刘国志、陈然、小萝卜头等一个个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浮现在每一位共产党员眼前,他们钢铁一般的意志、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时刻教育着、激励着我们。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观后感15篇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观后感15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观后感【篇1】东风吹,战鼓擂,在庆祝祖国__周年生日的礼炮声中,20__级麻醉学系以一种异常的方式向祖国告白,为祖国庆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革命先烈奋斗精神。
迈着坚定的步伐,同学们用脚步重温先烈们的抗战的足迹,用心灵感受将士们斗争的枪声。
这些残壁断垣上的累累弹痕,就像屈辱的伤疤牢牢地刻在孱弱的近代中国历史上。
第二站我们拉到了日俄监狱,这是关押先烈们的地狱牢笼。
在那里,有2.4平方米的暗牢,有浸透同胞鲜血的绞绳,有让人皮开肉绽的刑具,更有埋葬囚徒的尸坑。
一走进这晦暗的建筑,压抑束缚之感便将我压的喘可是气来,难以想象,革命先辈们在这暗无天日的`囚笼度过一段怎样的生命最终时光。
活动的最终一站,是万忠墓。
应对全副武装的侵略者,爱国爱家的旅顺人民没有坐以待毙。
他们英勇的反侵略,反屠杀壮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崇高的爱国主义光芒,他们的凛然正气,将彪炳史册。
经过今日的参观,我深觉抗战胜利来之不易,对“不忘本心,牢记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将不断汲取知识,用实践回报人民,奉献祖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观后感【篇2】为进一步开展红色教育,让学生能够不忘历史,振兴中华。
我校于10月19日组织新生参观了旅顺爱国主义基地。
首先到达的是东鸡冠山北堡垒,东鸡冠山地处旅顺市区东北部,曾是中国近代史中两次重要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主战场。
在那里,志愿者向同学们讲述了“玛格丽”的故事。
随后进行了党员宣誓,党员们铿锵有力的宣誓声更坚定了同学们对入党的向往。
随后,我们来到了日俄监狱。
它先由俄国修建,后又经日本扩建,用来关押各国的爱国志士。
阴暗潮湿的牢房给人以一种压抑的感觉,但墙上狱中诗抄里所蕴含的坚定的信念却又给同学们注入了新的期望:伟大的民族不会惧怕磨难。
我们的民族精神无论经历什么,都不会被磨灭。
最之后到的是万忠墓。
在刻写着“万忠墓”的石碑前,同学们依次放下亲手折叠的白色千纸鹤,告慰在旅顺大屠杀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国同胞,寄托了自我的哀思。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10篇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观后感五月一日的早晨,踏着一早的清新,沐浴着阳光,我来到北京参观了位于海淀区复兴路的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军事历史类博物馆,是一个承载着中国历史革命的地方,是凝聚了中国英雄儿女血与泪的地方。
一进大门,一片军绿色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里瞬间便涌出一股崇敬之情,顿时觉得连那里的空气都肃穆了。
博物馆的大楼上悬挂着毛泽东同志书写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型牌匾,为肃穆的博物馆增添了一份雄壮。
这次的参观,博物馆大楼正在修缮,无法进入到博物馆内部参观。
虽然有一点点的遗憾,但这次参观也不是一无所获的。
军事博物馆的兵器棚是露天的,我们能够随意地、近距离地参观。
中央的兵器库陈列的是各种坦克,这些坦克体积庞大,厚重的履带,坚硬的外壳,粗长的炮筒。
一眼瞧上去,便能看出它们是体积庞大的杀伤性武器。
这些武器有的是在战场上从敌军那里搜缴回来的,有的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不管它们来自那里,它们都对中国的革命有很大的帮忙,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
其中,有两辆坦克让我印象深刻。
它们是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和美国造的M3A3轻型坦克。
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是在抗日战争后从日本关东军军营搜缴的。
加入人民军队序列后,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攻打锦州,解放天津等战役战斗。
在1948年攻打锦州作战中,董来扶等驾驶该坦克孤军冲向敌军阵地,消灭敌军火力点多处,为步兵扫除了前进障碍。
因其战功突出,被任命为功臣号坦克,并作为领头车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
另一辆坦克是美国造M3A3轻型坦克,在1947年鲁南战役中被我军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在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中,该坦克参加了攻打永固门的战斗,为了清晰把握打击目标,炮手沈许打开炮塔窗口,探出身子观察,并实施抵近射击,连续发射30多发炮弹,摧毁敌人碉堡,工事多个,为步兵冲锋扫清了障碍,该坦克因此被授予功勋坦克。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_心得体会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篇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是想让我们知道以前的一些历史和以前的历史任务为我们做出的贡献。
在这六个地方中,有几个地方的印象让我觉得非常深。
首先就是中山纪念堂。
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中国的巨人、伟大的爱国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八角形建筑,外形庄严宏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中山纪念堂是广州最具标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广州事大型集合演出的重要场所。
从80年代初向游人开放以来,它更是成了广州主要的游览胜地,成为中外人士最爱的参观游览胜地,所以中山纪念堂给我的印象很深。
另外我觉得越秀公园的镇海楼也是一个游览胜地。
镇海楼位于越秀山小蟠龙上,又名“望海楼”,因为当时珠海河道很宽,所以将“望海江”改为“望海楼”,又因楼高五层,故又俗“五层楼”。
1929年成为广州事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为广州博物馆,分朝代陈列广州诚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科。
镇海楼气宇非凡,古今曾以“镇海层楼”、“越秀远眺”和“越秀层楼”先后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所以镇海楼的历史价值给我的印象也很深。
通过去参观这六个教育基地我才深深地认识到这些基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价值,让我收益匪浅。
篇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我在这个暑假去了雷锋的纪念馆,在那时我感动不已。
在雷锋纪念馆内。
我了解了雷锋的生前事迹。
从雷锋小时候家里的小木桶、镰刀等东西,我看到了一个穷苦孩子的童年。
从雷锋的成长经历,使我了解到雷锋的思想是怎样一步步走向成熟的,精神境界是怎样层层升华的。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但雷锋做到了,这个在旧社会受尽欺凌的孩子,在新社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是党和人民给了他新生的机会,他也用自己的满腔赤诚来回报党和人民。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电影观后感【精选7篇】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电影观后感【精选7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电影观后感精选篇1国庆节到了,妈妈带我去看了红色电影长津湖,我感到十分感动,十分震撼!故事是从一位叫伍万里的少年偷偷跟随哥哥参加战争开始的,他开始有点莽撞,但是在战友雷公的指导下很快的适应了军营里的生活。
让我感动的是他只是一位十九岁的少年,就要拿起钢枪到战场保家卫国!而我们却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由成千上万个像伍万里一样的革命烈士用血肉换来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电影里的英雄七连,刚完成一个任务,还没吃完饭就要去完成新的任务,到这里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他们为什么这么拼呢?直到中国打败美国我才明白,战场上拼得不是装备而是毅力和不胜不退的决心。
团结奋斗的中华人民最终用团结和毅力打败了美国军队,一个军队如果不能齐心协力,再多的人也是乌合之众,一个军队如果能团结一心,再少的.人也能燃起燎原之势!伍千里的一句话现在还回荡在我耳边:“一个蛋从外面打开,注定会被吃掉,如果能从里面啄开,说不定是只鹰。
“这句话说得真好!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早日成为一只雄鹰,在祖国的蓝天下自由地展翅翱翔!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祖国的未来是要交到我们手上的,让我们继承革命先烈们的奋斗精神,一起加油!共同创造祖国更美好的明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电影观后感精选篇2今天是久违的周末,爸爸妈妈带着我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无论从场景到内容都深深地震撼到了我,真的是非常好的一部电影。
《长津湖》讲的主要是新中国刚刚刚成立之初,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国家的安全来到朝鲜,保护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故事。
电影里面的志愿军用着简陋的装备和武器,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浴血奋战,最终将敌人赶到了38线以南,成功的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电影里面的场景非常的残酷,但是爸爸妈妈告诉我,现实中的战争要更加的残酷和惨烈。
《长津湖》最让我震撼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我们伟大的人民军队那钢铁般的意志,他们衣着简陋、没有武器装备、甚至连吃的东西都只有冰冷的土豆,但是他们依然能够在冰天雪地里面埋伏两天两夜,最终战胜强大的对手。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5篇】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5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篇1】故事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大山沟里,讲述了一群正义的中国人民与外贼抵抗,剿灭侵略者的故事。
其幽默搞笑的表演令人忍俊不禁,在捧腹大笑之余,我深深地为他们英勇的行为叫好,被他们大勇无畏的精神所感动。
我陷入了沉思:这部电影以幽默的语言和搞笑的动作向我们呈现了一的历史史实。
翻开中华民族的史册,从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到八国联军侵华,再到1937年日本鬼子践踏到中国这片土地……一百年来,中华民族被侵略、被侮辱、被欺压,被戴上“东亚病夫”的帽子……侵华战争,多少无辜的中国人被屠杀,被蹂躏,直至日本到此刻还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为什么?因为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政府的软弱无能,自不量力,更是因为中国的落后,贫穷才处处受人欺压。
“落后就要挨打。
”中国历史的所有屈辱不正印证了这句话吗?为了使我们的祖国不再受欺侮,为了不再发生战争中那些血腥的事件,为了使南京大屠杀的杯具不再上演,我们就务必振兴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兴则国兴。
”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是新世纪的曙光,是建设祖国完美未来的期望,我们的努力奋斗,关系着祖国的振兴;我们的刻苦学习,关系着祖国的富强!历史为我们敲响警钟:知耻而后勇!新一代的青少年,同龄人,让我们努力吧,为了我们的祖国而奋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篇2】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叫《新地道战》。
电影的内容说的是抗日战争的故事。
平静安和的村庄里,麦包和一群小孩无忧无虑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老师沉重的告诉大家,今天是最后一堂课了,因为日本鬼子来了。
学校外警钟响起,游击队员被鬼子打了一枪。
老师带着孩子躲进了地道,并营救了游击队员。
鬼子在学校找不到人,恼怒的抓了村里其他的人。
老师为营救村里人假装投降,想引开鬼子,结果被鬼子识破杀害了。
麦包和孩子们痛苦万分,发誓要为老师报仇,同时也要照顾受伤的游击队员。
他们和村民、游击队员联合在一起齐心协力挖了更多的地道,彼此熟悉了地道的结构,利用有利的地形,与鬼子展开智的较量。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10篇优秀文章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观后感五月一日的早晨,踏着一早的清新,沐浴着阳光,我来到北京参观了位于海淀区复兴路的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军事历史类博物馆,是一个承载着中国历史革命的地方,是凝聚了中国英雄儿女血与泪的地方。
一进大门,一片军绿色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里瞬间便涌出一股崇敬之情,顿时觉得连那里的空气都肃穆了。
博物馆的大楼上悬挂着毛泽东同志书写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型牌匾,为肃穆的博物馆增添了一份雄壮。
这次的参观,博物馆大楼正在修缮,无法进入到博物馆内部参观。
虽然有一点点的遗憾,但这次参观也不是一无所获的。
军事博物馆的兵器棚是露天的,我们能够随意地、近距离地参观。
中央的兵器库陈列的是各种坦克,这些坦克体积庞大,厚重的履带,坚硬的外壳,粗长的炮筒。
一眼瞧上去,便能看出它们是体积庞大的杀伤性武器。
这些武器有的是在战场上从敌军那里搜缴回来的,有的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不管它们来自那里,它们都对中国的革命有很大的帮忙,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
其中,有两辆坦克让我印象深刻。
它们是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和美国造的M3A3轻型坦克。
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是在抗日战争后从日本关东军军营搜缴的。
加入人民军队序列后,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攻打锦州,解放天津等战役战斗。
在1948年攻打锦州作战中,董来扶等驾驶该坦克孤军冲向敌军阵地,消灭敌军火力点多处,为步兵扫除了前进障碍。
因其战功突出,被任命为功臣号坦克,并作为领头车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
另一辆坦克是美国造M3A3轻型坦克,在1947年鲁南战役中被我军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在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中,该坦克参加了攻打永固门的战斗,为了清晰把握打击目标,炮手沈许打开炮塔窗口,探出身子观察,并实施抵近射击,连续发射30多发炮弹,摧毁敌人碉堡,工事多个,为步兵冲锋扫清了障碍,该坦克因此被授予功勋坦克。
参观山东爱国教育基地观后感

参观山东爱国教育基地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山东的爱国教育基地,那感觉就像是经历了一场超级有意义的穿越之旅。
一到那儿,我就被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给笼罩住了。
基地里的建筑风格本身就像是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走进场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
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张、破旧的物件,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年英勇的山东人民在战火纷飞中的坚毅身影。
比如说那些革命先辈们用过的简陋武器,有的枪托都磨损得不成样子了,可就是靠着这些,他们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从不退缩。
我心里就在想啊,这要是换做我,拿着这么简陋的家伙事儿,还真不一定有这么大的勇气呢。
墙上挂着的一幅幅黑白照片特别抓人眼球。
照片里的人们眼神中透着坚定和希望,无论是战士们冲锋陷阵的画面,还是老百姓们支援前线的场景,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当时那种众志成城的力量。
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在每一幅照片前都驻足良久,试图从那些定格的瞬间中读懂更多的故事。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复原的战争场景。
那些栩栩如生的蜡像,把当时战斗的激烈展现得淋漓尽致。
听着旁边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战斗的经过,我感觉自己的心跳都跟着加速了,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我甚至都能想象到子弹从我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也更加明白了我们现在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很多小学生在那儿认真地听讲解,做笔记。
我就觉得这事儿特别棒,爱国教育就得从娃娃抓起嘛。
看着这些祖国的小花朵,我就充满了希望,心想我们国家的未来肯定是一片光明,因为有这么多从小就接受爱国教育的孩子们呢。
从爱国教育基地出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觉得自己就像是被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样,对祖国的热爱更加浓烈了。
以前总觉得爱国是个很大很抽象的概念,但这次参观之后,我明白了爱国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就像那些先辈们,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的独立和繁荣贡献着一切。
我想,我也要在自己的生活里,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观后感五月一日的早晨,踏着一早的清新,沐浴着阳光,我来到北京参观了位于海淀区复兴路的军事博物馆。
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军事历史类博物馆,是一个承载着中国历史革命的地方,是凝聚了中国英雄儿女血与泪的地方。
一进大门,一片军绿色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里瞬间便涌出一股崇敬之情,顿时觉得连那里的空气都肃穆了。
博物馆的大楼上悬挂着毛泽东同志书写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大型牌匾,为肃穆的博物馆增添了一份雄壮。
这次的参观,博物馆大楼正在修缮,无法进入到博物馆内部参观。
虽然有一点点的遗憾,但这次参观也不是一无所获的。
军事博物馆的兵器棚是露天的,我们能够随意地、近距离地参观。
中央的兵器库陈列的是各种坦克,这些坦克体积庞大,厚重的履带,坚硬的外壳,粗长的炮筒。
一眼瞧上去,便能看出它们是体积庞大的杀伤性武器。
这些武器有的是在战场上从敌军那里搜缴回来的,有的是中国自己制造的。
不管它们来自那里,它们都对中国的革命有很大的帮忙,对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
其中,有两辆坦克让我印象深刻。
它们是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和美国造的M3A3轻型坦克。
日本造97式中型坦克是在抗日战争后从日本关东军军营搜缴的。
加入人民军队序列后,先后参加了三下江南、攻打锦州,解放天津等战役战斗。
在1948年攻打锦州作战中,董来扶等驾驶该坦克孤军冲向敌军阵地,消灭敌军火力点多处,为步兵扫除了前进障碍。
因其战功突出,被任命为功臣号坦克,并作为领头车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式。
另一辆坦克是美国造M3A3轻型坦克,在1947年鲁南战役中被我军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在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中,该坦克参加了攻打永固门的战斗,为了清晰把握打击目标,炮手沈许打开炮塔窗口,探出身子观察,并实施抵近射击,连续发射30多发炮弹,摧毁敌人碉堡,工事多个,为步兵冲锋扫清了障碍,该坦克因此被授予功勋坦克。
无论是冲锋陷阵,孤军作战,还是打开窗口,精确瞄准,这需要足够的胆量和勇气,更重要的是一颗为祖国,为人民献身的爱国心。
在那个混乱的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孤身前行,是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他们能够冲在前头,必定抱着一颗视死如归的心。
子弹和炮火是无情的,一旦被射中,这些英勇的战士们便有可能牺牲在战场上。
但是他们不怕,他们无畏于死亡,他们心底有个坚定的信念:为了抗战的胜利而不懈奋斗!正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战士们,才会留下如此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才会有抗战的胜利,才会有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
虽然我们已经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依旧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在其他的展览馆里,我看到了许多战机、土炮、机关枪等等。
这些战机大多都披着银色的外壳,顶着尖尖的头部,在机身上印着飞机的代号,底部装有三个小轮子。
这简易的外形我只在战争片里面见过,我还一度怀疑它们的起飞潜力。
虽然这些飞机样貌看起来不怎样样,但不知为什么,当我亲眼看着他们的时候,总感觉从它们的每一个零件上都散发着一股冲破云霄的英气。
它们轻便的外表,就标志着他们能够装更多的炮弹,飞行起来也觉得很灵敏。
它们穿梭在云霄,目不转睛的盯着下面的战场,看准时机,扔下炮弹,给敌人沉重打击。
在军事博物馆,我除了看到军事作战武器外,还看到了一些其他的展品,如尖兵侦查卫星回到舱、东方红卫星、回到式遥感卫星等航天工程中的早期展品。
这些机器,虽然不能发射出炮弹,攻打敌人,但是它们为侦查、获取敌人的情报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这些卫星都是由我国制造的,它们不仅仅帮忙了抗战,还在我国的航天事业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当我看着这些卫星模型时,再联想到此刻中国的航天事业,我不禁感叹时光如水,也感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迅速。
我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自豪。
时光匆匆,此刻虽然已经不是战争年代,但是那个时代的记忆却永远铭记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牢记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始终要牢记我们此刻的完美生活是那些英勇的战士们用自己的血和肉铸成的,所以我们要倍感珍惜此刻的幸福生活。
我们大学生担负着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传承抗战英雄们大无畏的精神,在全球化和多极化的这天,成为一名合格的战士,为国家的未来而奋斗,让祖国的明天更完美。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二):李大钊烈士陵园观后感金秋十月,迎来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烈士诞辰xx周年(1889-2008)纪念日。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那里松柏掩映、庄严肃穆。
烈士的碑文铭记着: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听陵园里工作的老爷爷讲,每逢李大钊烈士诞辰日、就义日和五四青年节,很多学校都组织师生们来到那里举行纪念活动。
李大钊为什么受到如此敬仰老爷爷告诉我们:李大钊光明磊落,心地无私,生活俭朴,诲人不倦,是中国人的光辉榜样。
100多年前,16岁的李大钊在中学里就立下了为理想中华而奋斗的决心。
青年时期,他留学日本,归国后他完全有条件选取荣华富贵的生活,却甘心舍弃一切,投身革命,立志为中国摆脱压迫,为人民解放寻求一条出路。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反动派百般迫害,但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义无返顾的为革命事业东奔西走,直至1927年不幸被捕。
李大钊在狱中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最后牺牲在敌人的绞刑架上,年仅38岁。
他短暂的一生中,撰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著作和文章,其中,《青春》和他写下的不朽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成为当时青年学生和进步人士激励自我的名篇、名言。
他的英雄本色铸就的大钊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难忘的岁月,坚定的信念。
多少像李大钊一样的仁人志士,在为夺取新中国政权的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多少传承大钊精神的英雄模范在为建设新中国的事业中贡献着毕生的才智。
这天,带着虔诚的敬意站在烈士的墓碑前,我听到了阵阵松涛里有烈士们血脉奔流的豪迈的声音,有他们对新中国的完美礼赞,有他们对之后的人真诚祝愿,有他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有他们用生命铸成的信念。
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的变革的春风吹佛着神州大地,一幅和谐、幸福、完美的生活画卷正呈此刻我们的面前。
在百年名校西什库小学,书香校园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在知识的殿堂里,在成长的道路上,亲爱的老师们正引导我们以李大钊等革命先辈为榜样,奋发向上,努力学习。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要时刻铭记烈士,珍惜这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长大后报效祖国。
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期望,不仅仅要学习好、身体好,更要知晓八荣八耻,尽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我们年满18岁时,期望能在成人仪式上以激情高昂的声音诵读李大钊烈士震撼世人的青春宣言,庄严地宣誓:以青春之我,建立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秋风徐徐吹来,游人缓缓移动,烈士陵园空气中弥漫着庄严崇敬的气氛。
英雄的江山是如此的壮观,烈士的天空是如此的灿烂。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三):中山舰观后感今年,国家规定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消息传来,立即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同声赞许与衷心拥护。
其中一员的我充分利用国庆长假,实行风景就在家门口自驾游玩,有幸参观了久负盛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础金口中山舰。
啊!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山山水水,令人抬起头去深情仰望,敞开心扉遐想无限忆往昔,中山舰全体将士为保卫大武汉,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艰苦卓绝,为掀开中国革命史、奋斗史奠定了基础。
啊!那里是革命圣地的先躯,啊!那里是红色革命历史的摇篮。
怎能忘怀啊!多少腥风血雨,殊死奋战,才换得劳苦大众这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迎来共和国明媚的春天!中山舰是中国近代史、民国史的一个缩影,见证了近代中国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对昨日的记忆诱导我不可抹去,警惕的眼睛永远不得松弛,奋发图强的精神永远不能丢弃。
警示是机遇,警醒是理智,警惕是职责,这就是中山舰精神这本历史教科书蕴含的深刻哲理。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而不尊重历史的人,往往容易重蹈覆辙。
在世界这个大竞技场上,更需要用伟大的中山舰精神理顺和修正与时代不协调的精神状态,振奋人心、凝神聚气,弘扬中国正能量,导航引路前进。
伟大的中山舰精神啊,让我们永远铭记!代代相传!肩负着新时期历史使命的审计人啊,让我们高举右手庄严宣誓:忠诚于党,报效祖国,坚定理想信念,热爱审计事业,瞄准审计全覆盖这条主线,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不懈追求,为持续稳步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前景更加完美,为祖国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做出我辈审计人的毕生贡献!英烈已经沉睡,忠魂昭示后人。
这天,我国之所以设立烈士纪念日,就是要牢记历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革命先烈义无反顾的抉择、以身许国的情怀,是爱国主义的真实写照。
铭记烈士是一种历史职责,设立烈士纪念日,是以一个国家的名义向烈士致敬,让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英烈永远受到之后者的缅怀和敬仰。
在缅怀英雄时,我们所触摸的,不是虚无缥缈的道德大义,而是富有血肉的历史真实。
因为真实,所以可信;因为具体,所以可学。
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丰碑,生动诠释着奉献与牺牲的时代内涵,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强国梦必将会早日如期实现注入丰厚的精神养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后感(四):洪秀全故居观后感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伴着微风清爽的吹拂,我们学校30多名同学在学校领导和辅导员老师的组织带领下,来到了伟大革命家洪秀全的故居所在地,进行参观和学习。
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曲折而辉煌的历史,伟大的历史创造者以及革命前辈们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学习我国的历史以及先辈们的革命精神,这成为了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洪秀全是近代中国的农民运动领袖,也是最早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中国人之一,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对中国封建统治和西方资本侵略者的农民运动,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故居洪秀全曾写下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百正歌》等革命文献,号召人们为实现天下一家,分享太平的理想而斗争,为指导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洪秀全故居的所在地,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
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大村,占地面积25000平方来。
官禄过去是一条穷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官禄,官禄,食粥送薯芋;乌蝇咬饭粒,追到新街渡。
这首民谣,正是当地农民贫苦生活的写照。
洪秀全的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在此出生。
故居在清军诛九族时被烧毁,1959年经考古挖掘,在原墙基上复原,1998年曾维修过。
一踏进洪秀全故居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洪秀全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