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探究
活血化瘀法治疗COPD的肺动脉高压及研究设计

活血化瘀法治疗COPD的肺动脉高压及研究设计最近,WHO对6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分析,认为肺动脉高压(PAH)是造成COPD患者心脏损害的主要原因,COPD伴PAH 则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仅5%。
还有研究表明,COPD患者的生存时间与mPAP(平均肺动脉压)及其变化有密切关系,当mPAP超过30mmHg时,COPD患者的存活率甚低。
COPD肺动脉高压在临床上的表现,与中医学“肺胀”、“喘证”等的临床表现相似。
本病病机目前认识多趋向于本虚标实,急性期以标实为急,多见痰、瘀、热;本病关乎五脏,而重在肺、脾、肾三脏。
痰浊内生,伏着于肺,气机不利,血行不畅而成瘀,瘀痰互生,痰瘀胶结,遂成窠臼,成为发病的宿根。
相关研究都倾向于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为COPD后期常见的病理转归,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关于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COPD的PAH的报道有很多,有治法的研究,有复方的研究,有单味药及其提取物的研究。
研究表明,部分中药制剂如川芎嗪、当归注射液等在降低肺动脉压时不影响体循环血压,部分中药制剂如白花、前胡提取物、川芎嗪、Tet等可阻抑或逆轉肺动脉高压病理改变。
其次,关于中药降低肺动脉压的机理,研究亦比较深入,阐明了一些中药的作用机制,如灯盏花素可增加血清NO含量、降低血清ET-1含量,Tet可抑制bFGF表达,川芎嗪可保护缺氧肺组织NOS mRNA表达的降低等,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学者们还对肺动脉高压的辨证分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肺动脉高压的诊疗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对提高治疗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
在进一步研究中药对COPD的PAH防治时,应以辨证论治为指导。
第一是要寻求能预防COPD的PAH形成的有效中药,在PAH形成的初期阻止其进展。
第二是PAH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之后,针对不同的证型,筛选有良好协同作用的几种中药或其有效成分组成复方,以便更好地发挥作用。
总之,中医药治疗COPD 的PAH,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紧密围绕临床展开,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浅析活血法在急性呼吸道炎症中的应用

浅析活血法在急性呼吸道炎症中的应用
于酩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01(0)S1
【总页数】1页(P91-91)
【关键词】呼吸道炎症;活血法;急性支气管肺炎;水蛭注射液;并发症;肺炎后期;活血药;活血化瘀;活血祛瘀药;急性扁桃体炎
【作者】于酩
【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6
【相关文献】
1.活血化瘀法在消化系统慢性炎症病变中的应用体会 [J], 赵云萌;宋超
2.益气活血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J], 张宏业;邓庆平;蔡桦杨;罗翌
3.针刺联合益肾活血解毒法对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炎症因子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姜玉红; 王正椋; 李香云; 张秀芹; 刘天易; 陈丽雅
4.活血化瘀法在肝胆炎症中的应用 [J], 胡为民
5.炎症指标在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韩卫;赵亚琦;张晓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40例报告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40例报告
袁维真
【期刊名称】《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20)002
【摘要】本文根据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改变,结合中医活血化瘀法具有疏通气血,促进血行,祛瘀散结等功效,指出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时配合使用活血化瘀法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袁维真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二附院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605
【相关文献】
1.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33例疗效观察 [J], 罗学坚
2.穿琥宁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203例 [J], 陈暖金;廖晨晖
3.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治疗87例临床分析 [J], 邹发长;徐宛玲
4.盐酸氨溴索静脉用药协同雾化吸入治疗29例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疗效观察[J], 赵英
5.先锋美他醇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44例临床观察 [J], 王萍[1];焦国梅[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活血化瘀法对慢性咳嗽的治疗作用

・学术探讨・浅析活血化瘀法对慢性咳嗽的治疗作用马 君 牟晓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50011)杨汉东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277000) 摘 要 慢性咳嗽是目前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
本文从中医角度对“瘀血”与该病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并根据临床经验介绍常用治疗方法,分析典型病案。
主题词 咳嗽 中医药疗法 活血祛瘀法 中医学术发掘 咳嗽持续3周以上称为慢性咳嗽,有时亦称为难治性咳嗽,是目前临床上常见但较为棘手的问题。
如排除引起咳嗽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肺部肿瘤、肺结核等,则多见于慢支、间质性肺疾病、咽喉性疾病、咳嗽变异型哮喘等。
中医中药治疗咳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但系统从“瘀”论治者较少。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治疗慢性咳嗽佐用活血化瘀法能起到较好疗效,故作简要分析。
病因病机 1 肺的生理功能:与气血运行密切相关。
《内经》云:“肺者,气之本”、“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阐述了肺的生理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肺朝百脉。
肺之生理功能正常,则机体吸清呼浊,贯注心脉,气血津液散布全身。
2 瘀血为咳嗽病理产物亦为致病因素:咳嗽与外邪的侵袭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外感六淫,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使肺气被束,肺失宣肃。
肺气雍遏不畅则血行不畅,气滞血瘀。
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痰可郁而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痰。
痰瘀相关,痰可致瘀,“痰聚碍血”,痰浊阻于脉络则血行不畅为瘀,痰浊阻滞气机而成气滞血瘀;瘀可致痰,“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须知痰水之壅,瘀血使然"。
咳嗽日久,肺气肺体损伤,肺虚治节失职,则血行涩滞,循环不利,血瘀肺脉。
3 历代医家的相关论述:唐容川说:“盖人身气道不可有塞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瘀血乘肺,咳逆喘促,鼻起烟煤”均指出瘀血是咳嗽的致病因素。
《丹溪心法・咳嗽》有:“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淤血碍气而病,宜养血以流气,……四物汤加桃仁、诃子、青皮、竹沥、姜汁之类”,又有“咳嗽难治,此系火郁之证,……不用补阴降火之剂,四物汤加山药竹沥之类”均指出活血化瘀法治疗咳嗽。
浅谈益气活血化痰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益气活血化痰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COPD主要表现为气流受限和肺组织损伤,常常伴随着咳嗽、咳痰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COPD主要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引起,而益气活血化痰法正好符合COPD病理生理特点,被广泛应用于COPD的治疗中。
益气活血化痰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基本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益气活血、化痰祛痰等手段,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气血运行和呼吸道痰液的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COPD治疗中,益气活血化痰法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益气活血COPD病人常常伴有胸闷气短、疲乏无力等症状,这主要由于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亏虚所致。
而益气活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输送,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耐受力。
常用的益气活血药物有人参、黄芪、黄精等,这些药物可以增加肺部供氧量,改善气道阻力,缓解COPD的症状。
二、化痰祛痰COPD病人常常伴有痰液增多,痰质粘稠等症状,从而影响呼吸机能。
而益气活血化痰法中常用的药物有海藻、枇杷叶、射干等,可以增加分泌物的稀释度,促进痰液排出,从而改善症状。
此外,中药还有消炎、止咳、祛痰等作用,对COPD这类肺部疾病特别适用。
例如金银花、苦杏仁、车前草等都具有镇痰、开瘙、利尿等功效。
三、调理脏腑益气活血化痰法也可以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COPD患者的身体状态。
COPD主要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引起,而益气活血化痰法常常使用的人参、黄精、茯苓等药物,可以改善脾胃运化不畅的状况,促进营养吸收,同时还可以补肾壮阳、安神定志。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从而减轻COPD的症状。
总之,益气活血化痰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中医治疗方法,在COPD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应该注意,不同病人的体质状态不同,治疗方案也需要因人而异。
因此,在进行治疗时,应该结合个人的身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对呼吸系统有害的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
中医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其治疗效果备受患者青睐。
本文将探讨中医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首先,中医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调理气机、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力、舒缓症状等方面。
中医通过观察舌苔、脉搏等,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时,中医着眼于滋养肺阴、清热解毒、祛痰散结等方面,通过中药、针灸等手段调理患者的体内气机,提高对病毒的抵抗力。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目的。
其次,中医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有许多常见的方法,如中药治疗、针灸、拔罐等。
中药治疗在中医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常用的中药有麻黄、桑白皮、杏仁等。
这些中药具有温通肺气、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对于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相关穴位来调节患者的气机,缓解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症状。
此外,拔罐也是中医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罐子置于背部,利用负压效应来改善患者的气机,促进病菌的排除。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中医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不同的人体体质、病情差异等因素影响着中医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因此,在使用中医技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应遵循中医四诊分析的原则,由专业的中医医生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中医技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期望短时间内病情立刻好转。
除了中医技术,西医药物与手术也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
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是目前的趋势,可以使中医技术与西医技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技术通过调理气机、增强免疫力、舒缓症状等方面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改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身体状况。
活血化瘀药在哮喘治疗方面的应用

活血化瘀药在哮喘治疗方面的应用标签:支气管哮喘;活血化瘀;应用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属于祖国医学“哮证”、“喘证”范畴,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患,历代医家对哮喘的病机的认识多责之痰浊伏肺,本虚标实。
而目前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实验研究证实,哮喘的发作不仅与痰气交阻、肺失宣降有关,同时与营血郁滞、络脉郁阻有密切关系,且在应用活血化瘀药之后,哮喘的症状有所改善。
现就近年来有关文献作一综述,以期有利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1哮喘的基本病机中医认为肺布散津液,脾运输水精,肾蒸化水液,这三脏尽失其职,津液则凝聚成痰,伏藏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
王志英认为如遇外邪侵袭,“伏痰”引动,痰随气升,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宣降失常,就会出现哮喘的症状。
因痰气交阻,肺气郁滞,日久肺络不通.瘀血停积,阻滞气道,妨碍气机升降,以致咳逆喘息加重。
此所谓“先由气病,后累血病”,“久病人络”,正如唐容川在《血证论》所说“内有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
由于血瘀的存在,病情加重,“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
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除赖心气的推动外,尚和肺之“治节”相关。
因此哮喘日久,肺气虚损,不能贯心脉而朝百脉,累至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进而血部成瘀。
血络瘀阻反过来又影响肺之肃降,如此循环。
故血瘀的存在。
是哮喘不愈,与导致全身疾患如肺心病等的重要病机。
对于上述认识,大量的实验研究为其提供了客观依据。
现代医学认为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成分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
另外哮喘的反复发作,出现缺氧和酸中毒,使周围毛细血管收缩,血管内液外渗,造成血液浓缩,粘滞度增加,血流缓慢;缺氧酸中毒还会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是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等。
刘凯对44例慢性哮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及李琳对22例支气管哮喘作血液流变学观察,都证实了其中全血比粘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与正常人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中药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疗效分析

中药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疗效分析作者:薄衍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14期作者单位:841000 新疆库尔勒市巴州人民医院通讯作者:薄衍【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以传统中药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依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中药对近年来入住笔者所在医院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行化痰平喘、宣肺止咳治疗,并与同期以单纯西药治疗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结果。
结果以中药疗法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西药组的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可提高临床控制率及有效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活血化瘀法;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合并肺气肿中医属咳嗽、喘证、肺胀范畴,患者多数年龄较大,其临床症状较典型,如咳痰、咳嗽及胸闷气短等[1]。
慢支合并肺气肿久治不愈,常反复发作,病情往往进行性加重,降低患者生活工作质量。
本文对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慢支合并肺气肿患者均行以传统中药活血化瘀法,并与西医疗法进行比较,探讨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0年5月间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180例慢支合并肺气肿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临床症状、肺功能、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慢支诊断标准及病例纳入排除标准参照《慢支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标准:“以咳嗽为主,并伴程度不等的喘息症状和多次出现喘鸣音,每年发病持续时间大于3个月,并连续2年以上者”。
胸部CT检查示肺纹理增多增粗,伴局限性肺气肿。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自愿受试者。
病例排除标准:经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尘肺、心脏病、肺结核、心功能不全等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3 9 ·
活血化瘀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探究
王 妍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1 ) 摘要: 呼吸系统疾病包含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间质性肺疾病、 肺肿瘤、 肺栓塞、 感染性疾病等多 个病种, 而通过中医理论分析, 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 瘀血” 贯穿始终, 因此, 活血化瘀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 的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这类药物除了本身的中医治疗特色之外, 也符合现代药理研 究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的资料整理, 证实了活血化瘀疗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同时也为中西医 联合治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活血化瘀; 肺系疾病; 中西医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R 2 4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 0 9 5- 5 3 7 5 ( 2 0 1 5 ) 0 9- c a t i o no f p r o mo t i n gb l o o dc i r c u l a t i o nt h e r a p yo nd i s e a s e s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s y s t e m W A N GY a n ( 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 S h a n d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 J i n a n2 5 0 0 1 1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 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 , a s t h m a , i n t e r s t i t i a l l u n g d i s e a s e , l u n g t u m o r , p n e u m o n i a a n do t h e r i n , i n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t h e o r y , " b l o o ds t a s i s " f e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a r et h em o s t c o m m o nr e s p i r a t o r yd i s e a s e s i nc l i n i c t h r o u g h o u t t h e s ed i s e a s e s . T h e r e f o r e , p r o m o t i n gb l o o dc i r c u l a t i o nt h e r a p yh a sa ni m p o r t a n t p o s i t i o ni nc l i n i c a l w o r k . T h i s k i n do f d r u g h a s i t s u n i q u e r o l e i n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i n e , i t a l s o m a t c h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t h e m o d e r np h a r m a c o l o g yr e s e a r c h . T h i s a r t i c l ep r o v e dt h ee f f e c t i v i t ya n ds c i e n t i f i co f p r o m o t i n gb l o o dc i r c u l a t i o nt h e r a p yb a s e do n d a t ac o m p i l a t i o no f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s 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 s t u d i e s . T h i s a l s op r o v i d e df o u n d a t i o nf o r t h e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m e d i c i n et h e r a p y . K e yw o r d s : P r o m o t i n gb l o o dc i r c u l a t i o nt h e r a p y ; L u n gd i s e a s e s ; C o m b i n a t i o n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a n dw e s t e r nm e d i c i n et h e r a p y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间质性肺疾病、 肺肿 瘤、 肺栓塞、 感染性疾病等是呼吸科常见病多发病, 国内国际 卫生组织每年都会制定相应的指南和共识, 以便临床医生能 更全面的认识和治疗这些疾病, 做出最正确最及时的决策。 而在中医学范畴, 这些疾病也对应了相应的中医病症, 如肺 胀、 哮病、 喘证、 肺痿、 肺积、 咳嗽、 脉痹等, 中医对这些疾病的 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 如何将西医方案与中医论治科学合理 的结合起来, 成为这些疾病治疗的突破点。活血化瘀疗法在 我院临床的广泛应用, 已充分证实了中西医联合治疗的可行 性及有效性。 1 肺系疾病血瘀证的理论基础 《 素问·五藏生成》 讲: “ 诸气者, 皆属于肺” , 肺主气包 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这是最早关于肺的脏 象学说。在肺系疾病的证候分类中, 也多强调气机失调以及 随之带来的痰浊内生、 痰热内蕴等变化。然《 素问·经脉别 论》 有云: “ 肺朝百脉” , 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肺助心运行血 液并将精气输布全身的功能; 《 灵枢·营卫生会》 亦云: “ 中 焦亦并胃中, 出上焦之后, 此所受气者, 泌糟粕, 蒸津液, 化其 精微, 上注于肺脉, 乃化而为血, 以奉生身, 莫贵于此, 故独得 行于经隧” 。由此可见, 肺脏还是储血之脏。肺脏为多气多 血之脏, 既能主气, 又主行血, 气为血之帅, 血为气之母, 这直 接奠定了肺系疾病过程瘀血贯穿其中的理论基础。 2 活血化瘀疗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2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胀、 喘证 《 丹溪心法·咳嗽》 曰: “ 肺胀而咳, 此痰挟痰血碍气而病” ; 《 血证论》 曰: “ 瘀血 乘肺, 咳逆喘促” ; 均提出瘀血是肺胀病的重 要 致 病 因 素。 对活血化瘀药物在 C O P D ( 慢性阻塞性肺病) 患者中的应用, 很多学者也做了研究, 结果表明, 活血化瘀药物可以延缓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