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郭岩

合集下载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摘要:随着当今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额硬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有时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作为原材料的水泥和外加剂会出现一些不能相适应的情况,本文将就这个现象展开讨论分析影响两者适应性的因素,以及针对这个现象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以期能在实践中能够进行相关指导。

关键字:外加剂;水泥;适应性混凝土外加剂旨在改善和调节混凝土的性能,是一种在搅拌混凝土之前或过程中掺和加入的一种材料物质。

外加剂在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而在工程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对外加剂的选用一定要慎重,不然将会引起不良影响。

外加剂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水泥当中凝聚体的分散程度,从而改变游离水、吸附水与结合水之间的比例,使游离水量得到增加,进而能够提升水泥浆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外加剂在混凝土的搅拌时会随着水泥的加入而同时进行着一种变相过程,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因此,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对外加剂的掺入量有着严格的要求,以免在过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意外。

因此,在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之前,一定要做好一系列相关的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的试验,对混凝土外加剂在使用中与水泥的适应性予以高度的重视。

对于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的初步定义为:将检验过后符合规范标砖的外加剂掺和加入到在规定上可以使用该外加剂的水泥中,在两者的配置所得的混凝土中能够产生应该拥有的结果,那么,我们就认为这种外加剂和该种水泥是能够相适应的,反之,如果不能产生应该拥有的结果,那么,这种外加剂与该种水泥是不能相适应的。

一、影响着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的因素(一)外加剂方面的影响因素1、外加剂掺和加入的量和工艺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外加剂掺和加入的量一般小于或者等于水泥质量的5%,在这个大范围下去试验寻找一个最佳的掺入量,以期能够使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最佳的效果。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外加剂的掺入量高出或者低于最佳的掺量,那么就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比如会直接影响到坍塌度损失的快慢和泌水的大小等等,除此之外,还会延长或者缩短凝结的时间,增加或者减弱凝结的强度。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摘要:新世纪发展以来,建筑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国家提出个各种老城区改造、公共设施建设和地区重建安排等,对于混凝土的要求也更上一层楼。

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所谓的“豆腐渣工程”就是使用了劣质的混凝土产品,导致工程质量和稳固性降低的表现。

在现代混凝土制造工艺中,水泥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是一个重要的制造环节,混凝土外加剂使用的正确、合适,可以提高混凝土建筑设施的耐久性和强度,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的效果。

但目前使用混凝土外加剂面临的问题就是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可能会产生不适应,如果发生不适应的问题,那么不仅没有提升混凝土的质量,还会产生异常情况,降低工程施工的效果,有些甚至会产生反效果,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水泥适应性;改善措施;引言为满足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水泥混凝土需具备质轻、耐久性、水化热低、流动度大、密实性高、早期强度高、高强、易于养护、容易成型、生产成本低等优点,这类优点的实现离不开混凝土外加剂的支持。

为更好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正是本文围绕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关于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的概念对于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是在进行混凝土制造时,混凝土外加剂按照标准的推荐量加入到水泥搅拌过程中,在制造出成品后,能够起到应该具有的效果质量,就是相适应的;相反的,如果制造出的成品不能够具有相应的效果,就是不适应的。

这里面所指的混凝土添加剂,指的是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的外加剂,如果使用的是其他的外加剂所产生的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不适应的问题则不包括在其中。

2水泥对混凝土外加剂的影响水泥和外加剂的适应性存在双向性特征,两者适应性会受到水泥的细度、温度、颗粒级配、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含碱量等因素影响,本节仅对其中部分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2.1化学成分与矿物组成影响外加剂吸附能力会直接影响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这种影响会最终体现在水泥的流动性和强度增长方面,一般来说吸附外加剂的量越少,水泥浆体的流动度越大。

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doc

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doc

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的适应性问题长期以来影响着实际工程对外加剂的应用效果,使用的外加剂要进行适应性试验和掺量优选,使用过程中对外加剂质量和掺量要严格控制。

所以为了改善和提高混凝土性能和施工性能,现在广泛采用化学外加剂作混凝土的第5组分来配制混凝上,在增加混凝土耐久性,提高工程质量,配制特种混凝土等方面,混凝土外加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存在的问题对水泥制品和混凝土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采用水泥、砂子、集料和水4组分制作的常用混凝土已不能满足材料性能和施工性能要求。

在混凝土、砂浆和净浆的制备过程中,掺人少量的(不超水泥用量的5%)能对混凝土、砂浆或净浆改变性能的一种产品,称为混凝土外加剂。

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外加剂,能提高混凝土质量,改善混凝土性能,减少混凝土用水量,节约水泥,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随着技术的进步,外加剂已成为除水泥、粗细骨料、掺合料和水以外的第5种必备材料。

掺外加剂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2 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检验的必要性外加剂适应性必须检验,主要原因是,对于工程所使用的某种非基准水泥而言,即使符合《混凝上外加剂》(GB8076)一等品的外加剂,同样存在化学成分定性和剂量定量的不适应性问题。

目前已经知道,所有的普通减水剂,如木钙、木镁、木钠、糖蜜、糖钙、糖镁等对水泥所使用的石膏调凝剂中的无水石膏、硬石膏、萤石膏、镁石膏、工业膏渣、半水石膏、脱水石膏均存在化学上的不适应题,使用后不是减少单位用水量,而是增加了水量。

其次,剂量适应性则主要取决于铝酸三钙的含量大小,铝酸三钙越高外加剂剂量适应性越差不同产地的水泥中所含铝酸三钙含量差别较大,由于其强大的吸附能力,几乎对所有的(高效)减水剂都存在剂量不适应问题。

外加剂适应性的定量检验实测出所有的水泥在混凝土中的减水率与减水剂的掺量关系,求出最优掺量即饱和掺量,超过饱和掺量,掺再多的外加剂也将不起减水作用,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

[外加剂,适应性,混凝土]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外加剂,适应性,混凝土]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混凝土外加剂已成为现代混凝土制备技术和施工技术所离不开的一种重要组分,各种外加剂的应用更是使混凝土材料实现高性能化和绿色化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有时存在不相适应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外加剂的应用效果以及混凝土的性能。

笔者曾经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定义进行了描述,认为: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检验符合有关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入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中,用该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或砂浆若能够产生应有的效果,就认为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适应的;相反,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不适应。

为了摸清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情况,寻求产生不相适应性现象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笔者就上述地区减水型外加剂(包括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缓凝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普通泵送剂、高效泵送剂和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外加剂等)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

1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影响外加剂作用效果的因素很多。

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对外加剂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

各种因素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影响规律及机理分析。

2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为了改善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生产者、混凝土拌合物制备者和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大力宣传。

只有全社会都承认水泥与外加剂之间存在是否适应这一问题,才能正确面对其可能产生的后果,也才能促使人们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2)混凝土制备者应对每一批水泥、每一批外加剂进行质量检测和混凝土试配试验,寻求原材料的技术特性,尽量将相互适应性好的外加剂与水泥配合使用,以避免因将不相适应的水泥与外加剂共同使用而造成的质量事故、材料浪费或成本提高。

(3)混凝土的制备成本固然重要,但混凝土制备者不能只注重节省费用而无视某些水泥(如铝酸盐含量相对较高者)或掺加了某种掺合料后的水泥所配制的混凝土对外加剂掺量的实际需求。

混凝土中外加剂对水泥适应性

混凝土中外加剂对水泥适应性

商品混凝土生产中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外加剂适应性问题不包含使用不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外加剂、水泥所引起的问题通常是指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水泥与外加剂出现不良反应;造成拌合后的混凝土工作性和其他性能出现问题的现象..这个问题从外加剂开始在混凝土生产中应用就出现了;多年以来世界各国学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但由于其原因过于复杂;始终未形成统一认识;至今仍处于一事一议的状态..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在商混生产中也是经常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问题;因为商混中使用外加剂的量相对较大;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较高;尤其是为满足某些性能需求而需要同时复合使用多种外加剂和掺合料;这就使商混生产中的外加剂适应性问题更加复杂..商混中外加剂适应性不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初始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差;不能满足泵送要求;混凝土坍落度经时损失大;运输到施工现场后难以泵送;混凝土出现假凝或过度缓凝..这些问题造成混凝土不能顺利泵送施工;混凝土不能从罐车中正常排放、堵泵、堵管;混凝土在罐车假凝造成报废;浇注后假凝、过度缓凝使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甚至要将已浇注的混凝土拆除重新施工给商混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并因工期延误带来其它方面损失..本文对商混生产中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出现的原因做了一些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商混生产中参考..1 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在商混中出现外加剂适应性问题首先要从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方面考虑;通常不同品种水泥对同一种外加剂的适应性是有较大差异的;这就决定了用同一种泵送剂有时无法使不同品种水泥配制的商混顺利泵送;商混生产中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主要是水泥与泵送剂中的高效减水剂成分的相容性如何;水泥的各种熟料成分对高效减水剂有不同的吸附能力;C 3A 或C 3S 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所以混凝土要得到相同的和易性;C 3A 或C 3 S 含量高的水泥需要掺加更多的高效减水剂 1 ..这就是为什么在商混生产中使用早强水泥容易出现外加剂不适应问题的原因;因为一般早强水泥的C 3A 含量较高..现在泵送剂一般采用萘系高效减水剂作为减水组分;萘系高效减水剂存在坍落度损失大的缺陷;这是由于水泥颗粒被减水剂分散之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C 3A 水化;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水化物;将高效减水剂分子包裹;使静电斥力减弱;已被分散的水泥颗粒又重新聚集的原因2 ..所以一般建议商混先拌合1~2min 后再加入泵送剂;使C 3A 先反应掉一部分;然后减水剂开始起分散作用;这样减水效果较好;坍落度损失也较小..萘系减水剂与水泥相易性的另一问题是在用于含碱量较高的水泥时会使减水效果下降 1 ..商混中出现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不良时;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更换水泥品种或更换泵送剂品种;但在工程实际中由于经济等各种原因;通常是无法这样做的..这时可以采用在原来泵送剂基础上掺加适量高效减水剂的方法;这样能使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提高;满足泵送需求;并且初始坍落度高;一般坍落度经时损失相对也较小;如果坍落度损失依然过快;可以经试验复合采用多种缓凝;保塑组份达到保持坍落度的目的;对频繁更换水泥品种或使用早强水泥的商混企业特别要注意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问题;每次更换水泥都要预先做试验;以免贸然使用出现质量问题..2 掺合料与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商混生产中经常要掺加一些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沸石粉、硅灰等矿物掺合料;这些掺合料有时会出现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原因是掺合料的化学成份复杂;活性不同;与外加剂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出现复杂反应;从而出现与外加剂适应性不良;表现为初始坍落度低或坍落度经时损失大..比如粉煤灰含碳量高时;会由于碳吸附较多减水剂使坍落度下降;粉煤灰、沸石粉需水量过高时也造成坍落度下降;掺硅灰的混凝土变粘流动性差;矿渣相对外加剂适应性稍好..掺合料与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有时也出现在水泥中所掺加的掺合料上;如水泥中掺加石膏用于调凝;但石膏与外加剂之间有时会出现不良反应;掺加硬石膏的水泥与外加剂作用后甚至会出现速凝..出现掺合料与外加剂适应性不好时;通常是在试验基础上改掺更合适的掺合料;但也可在泵送剂基础上再掺加一定量高效减水剂;一般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如果是水泥中掺合料与外加剂出现问题;则要考虑更换外加剂品种或对泵送剂中的某些成分进行调整..3 多种外加剂复合使用商混生产中有时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要同时复合使用除泵送剂以外的其它类型外加剂;如为提高早期强度加早强剂;为提高抗渗性能加膨胀剂;为防冻害加防冻剂等;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因为在多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混凝土拌合物中存在多种化学组分;这些化学成分之间以及它们与水泥水化反应之间可能出现的相互反应变得非常复杂;甚至难以控制;出现适应性不良的可能性增大..后果是混凝土出现假凝、速凝;或者过度缓凝甚至长时间不凝..解决的方法是尽量采用同一外加剂厂家的产品;防止各种不同外加剂的相互干扰和外加剂中某些成分的不合理的重复叠加;从而起到相反作用;使混凝土工作性难以满足泵送需求;更加危险的是如不当复合使用多种外加剂可能造成混凝土耐久性下降、强度下降等其他质量问题..如果不是采用同一外加剂厂家的产品;需要预先进行外加剂匹配试验;同时请专家针对这些外加剂复合后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进行判断;确有疑问时应该弄清每种外加剂的组成成份;经过专家研究;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时方可使用..4 商混浇注后出现外加剂适应性问题有时由于运输距离较近;商混搅拌后坍落度还未明显损失时混凝土已经浇注完毕;浇注一段时间后出现外加剂适应性问题;表现为混凝土假凝或过度缓凝;假凝和过度缓凝都是有可能造成较大危害的..假凝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出现硬壳难以接茬;过度缓凝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出现这种问题时首先请专业技术人员针对水泥品种、各种外加剂组成成份、各种掺合料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混凝土的各项耐久性能是否受到影响;如果确定耐久性能受到较大不良影响;则这些混凝土就要拆除重新浇注;如认为对耐久性能没有不良影响;则应通过快速养护试件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强度满足要求;可以正常使用;如果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要拆除重新施工..5 泵送剂生产与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商混中使用的外加剂主要是泵送剂;泵送剂厂家在生产时也要充分重视外加剂适应性问题..比如泵送剂的主要成份高效减水剂多为萘系高效减水剂;在低浓型萘系高效减水剂中含有20 %左右的Na 2 SO 4 ;而硫酸盐经常是造成外加剂适应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混凝土中硫酸盐或SO 3 对外加剂适应性影响问题各种学术观点很多;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有时对坍落度没有影响;有时有利于增大坍落度;有时又会使坍落度损失加快..因为混凝土中硫酸盐来源复杂;比如水泥中的石膏、外加剂中的Na 2 SO 4 等等;硫酸盐的存在形式也不同;所起作用也因为在不同水泥品种不同条件下有所不同;所以也难以用一种方式描述..比如Nava 等人试验了硫酸盐量对水泥浆粘度的影响;掺硫酸盐时;C 3A 与C 4AF 吸附高效减水剂减少;增加了硅酸盐的吸附量;硅酸盐相的分散性增加;降低了水泥的粘度;水泥浆流动性增加;但硫酸盐过量;会压缩双电层;降低Zeta 电位;使水泥浆粘度增加..Fuji 测定了Na 2 SO 4 掺量对萘系高效减水剂水泥砂浆流动性的变化形式是当水溶性碱含量eq·Na2O 约为0.5 %时;掺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水泥砂浆流动性最大;增加或减少碱含量都将降低水泥砂浆的流动性〔1〕..综合以上两种试验;笔者比较赞同以下观点;掺入过量硫酸钠时;初期由于有较多游离碱Na2O 而形成的大量AFt 晶体;对水泥矿物包裹作用变差;包裹层容易破裂;浆体中CaSO 4 浓度显得不足;水泥颗粒水化硬化加快〔3〕;这样就可能造成坍落度经时损失大或出现假凝..但是也经常遇到Na 2 SO 4 量不太大时出现问题;比如有时用低浓型高效减水剂配制泵送剂出现商混坍落度低;坍落度损失快;在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只将泵送剂中的减水剂由低浓型换成高浓型;问题就得到解决..作者认为这并不是由于高浓型与低浓型减水剂有效成分的差异引起的;而是高效减水剂中的Na 2 SO 4 的作用引起的;但至于Na 2SO 4 为什么有时会引起外加剂适应性问题;现在还无法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是一个还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作者考虑是不是Na 2 SO 4在某种条件下对减水剂有一种吸附作用;使减水剂的分散作用被削弱;这种推测供大家探讨..泵送剂的保塑缓凝成分通常是用两种或多种化学成分复合搭配;这些成分的合理搭配也非常重要;有时两种缓凝成份复合后会加强缓凝作用;但另外两种缓凝成分复合就可能出现促凝;即使是两种原来复合后加强缓凝作用的缓凝成分由于量的不同也可能出现相反作用..还有不同的缓凝成分对不同的水泥作用也不同;因此泵送剂厂家也需要特别注意外加剂适应性问题;一个是注意原料匹配问题;一个是尽可能多地做与不同水泥的适应性试验;以确保外加剂推向市场时尽可能降低出现适应性问题的几率..经验表明商混企业要注意保持水泥品种和外加剂品牌的相对稳定;不要频繁更换以免出现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在使用早强水泥时尤其要注意外加剂适应性问题;早强水泥一般因为含有较多的C 3A 或C 3S ;相对容易产生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在需要多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一定要预先做外加剂适应性试验..要避免使用质量不稳定的小水泥厂的水泥;要使用产品质量好、信誉程度高的外加剂厂家的外加剂;防止因水泥或外加剂质量不稳定而出现适应性问题..商混生产中无论怎样避免都可能遇到外加剂适应性问题;出现问题时从上面阐述的几个方面着手一般都可得到解决;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归纳起来就是外加剂适应性问题要从水泥品种、掺合料成分、外加剂组成成分以及配合比几个方面着手;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商混生产顺利进行;避免因外加剂适应性问题给商混企业带来不必要损失1、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1 水泥矿石是否稳定导致矿物组分是否稳定;从而影响到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2 水泥生产工艺;如立窑与回转窑;冷却制度中的急冷措施控制得怎样;石膏粉磨时的温度等;造成水泥中矿物组分、晶相状态;石膏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3 水泥中吸附外加剂能力:C3A>C4AF>C3S>C2S;水泥水化速率与矿物组分直接相关..4 水泥存放一段时间后;温度下降;使砼外加剂高温适应性得到改善;而且f-CaO吸收空气中的水后转变成CaOH2;吸收空气中的CO2后转变成CaCO3;从而使Mwo下降;也使砼和易性得到改善;使新拌砼塌落度损失减缓;砼的凝结时间稍延长..5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需水量稍大于矿渣水泥;其保水性好;但一般塌落损失也较快..6 C3A含量较高的水泥;塌落度损失快;保水性好..7 水泥中亲水性掺合料保水性好;火山灰质水泥保水性差;易泌水..8 温度、湿度高低直接影响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9 配合比中的砂、石级配及砂、石、水、胶材的比例也影响砼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2、砼易出现泌水、离析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2. 1 原因1 水泥细度大时易泌水;水泥中C3A含量低易泌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易泌水;矿渣比普硅易泌水;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易泌水;掺Ⅰ级粉煤灰易泌水;掺非亲水性混合材的水泥易泌水..2 水泥用量小易泌水..3 低标号水泥比高标号水泥的砼易泌水同掺量 ..4 配同等级砼;高标号水泥的砼比低标号水泥的砼更易泌水..5 单位用水量偏大的砼易泌水、离析..6 强度等级低的砼易出现泌水一般 ..7 砂率小的砼易出现泌水、离析现象..8 连续粒径碎石比单粒径碎石的砼泌水小..9 砼外加剂的保水性、增稠性、引气性差的砼易出现泌水..10 超掺砼外加剂的砼易出现泌水、离析..2. 2 解决途径1 根本途径是减少单位用水量..2 增大砂率;选择合理的砂率..3 增大水、水泥用量或掺适量的Ⅱ、Ⅲ级粉煤灰..4 采用连续级配的碎石;且针片状含量小..5 改善砼外加剂性能;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增稠性;或适量降低砼外加剂掺量仅限现场 ;搅拌站若降低砼外加剂掺量;又可能出现砼塌落度损失快的新问题..3、泵送砼出现抓底或板结的原因及解决方法3. 1 原因1 严重泌水的砼易出现抓底或板结粘锅 ..2 水泥用量大的砼易出现抓底现象..3 砼外加剂掺量大的砼易出现抓底现象..4 砂率小;砼易出现板结现象..5 砼外加剂减水率高;泌水率高;保水、增稠、引气效果差的砼易出现抓底或板结现象..3. 2 解决途径1 减少单位用水量..2 提高砂率..3 掺加适量的掺合料如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4 降低砼外加剂的掺量..5 增加砼外加剂的引气、增稠、保水功能..4、泵送砼塌落度损失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4. 1 原因1 砼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好引起砼塌落度损失快..2 砼外加剂掺量不够;缓凝、保塑效果不理想..3 天气炎热;某些外加剂在高温下失效;水分蒸发快;气泡外溢造成新拌砼塌落度损失快..4 初始砼塌落度太小;单位用水量太少;造成水泥水化时的石膏溶解度不够;一般; sl0≥20cm 的砼塌落度损失慢;反之;则快..5 一般;塌落度损失快慢次序为:高铝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掺合料的水泥..6 工地与搅拌站协调不好;压车、塞车时间太长;导致砼塌落度损失过大..4. 2 解决途径1 调整砼外加剂配方;使其与水泥相适应..施工前;务必做砼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试验..2 调整砼配合比;提高砂率、用水量;将砼初始塌落度调整到20cm 以上..3 掺加适量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4 适量加大砼外加剂掺量尤其在温度比平常气温高得多时 ..5 防止水分蒸发过快、气泡外溢过快..6 选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7 改善砼运输车的保水、降温装置..5、泵送砼堵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5. 1 原因1 砼和易性差;离析;砼稀散..2 砼拌合物塌落度小干粘 ..3 砼拌合物抓底、板结..4 采用单粒级石子;石子粒径太大;泵送管道直径小..5 石子针片状多..6 泵车压力不够;或是管道密封不严密..7 胶凝材料少;砂率偏低..8 弯管太多..9 管中异物未除尽..10 搅拌砼时;不均匀;水泥成块未松散成水泥浆..11 第一次泵送砼前未用砂浆润滑管壁..5. 2 解决途径1 检查砼输送管道的密切性和泵车的工作性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2 检查管道布局;尽量减少弯管;特别是≤90°的弯管..3 泵送砼前;一定要用砂浆润滑管道..4 检查石子粒径、粒形是否符合规范、泵送要求..5 检查入泵处砼拌合物的和易性;砂率是否适合;有无大的水泥块;拌合物是否泌水、抓底或板结等现象;若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见砼泌水、离析问题..6 检查入泵处砼塌落度、黏聚性是否足够;若塌落度不足;则适量提高砼外加剂的掺量;或在入泵处掺加适量的高效减水剂;若是砼黏聚性不足;则适量增大砂率或是掺加适量的Ⅱ级粉煤灰..7 检查砼的初始塌落度是否≥20cm ;若是砼塌落度损失快而引起的砼堵泵现象;则应首先解决砼损失问题见塌落度损失问题..。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发布时间:2021-09-23T02:04:50.866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14期作者:连瑞新李绿原[导读] 混凝土建设施工是当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连瑞新李绿原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混凝土建设施工是当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主要应用于各类民用建筑,产生相应的性能。

在很多工程施工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必须使用混凝土外加剂,所以必须保证外加剂对水泥有较好的适应性。

目前工程建设中,大量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不强,难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实体;外加剂;水泥适应性;改善措施引言: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在城市民用建筑的实施中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以减少实际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对混凝土施工而言,外加剂能有效提高工程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因而在实际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混凝土作为目前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其工作性能与外加剂有直接关系,外加剂的加入可以改善混凝土的许多性能。

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掺合料和水泥适应性低的问题,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

分析影响混凝土适应性的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既可优化材料的基本性能,又能有效地降低混凝土后期的病害。

1在混凝土外加剂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混凝土外加剂在施工前应进行合理的设计。

为了更好地满足混凝土结构强度的要求,需要调试预先设计的外加剂,根据现场环境、地理条件,反复调试,确定最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配合比。

其次,在混凝土中加入掺合料时,经常要进行适当的混合。

然而,在配料搅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导致搅拌后的混凝土不能满足结构实体的强度要求,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失稳。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进一步控制搅拌时间、搅拌方式、搅拌后检测配料,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同时,施工企业还应注意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使外加剂与水泥的性能尽可能相适应,并在施工单位规范了掺量。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summarized and analyzed.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and the content and details of the control in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process are further elaborated.It has a very good guiding signif ica n ce for the f ield application and production of concrete.
[摘 要 ]通 过现 场混凝土使用经验 ,总结分析 了产生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 不适应 问题 的原 因,并提 出了相应的 改进和应对
措施 ,进一步 阐述 了在 混凝 土施 工生产过程 中要注意控制 的内容分和 细节,可供 混凝土的现场应用和生产时参考 。
[关键词 ]混凝土 ;外加剂 ;适应性
[中图分 类号 ]U414
[文献标 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523X (2018)l8_JDO12_J02
Analysis of Adaptability and Solution of Concrete Additives and Cem ent
M a Hua—bing
【Abstract]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on·site concrete use,the causes ofthe inadaptability ofcement and concrete admixtures are
和 C4AF。以回转窑生 产的水泥熟料 为例 ,其 矿物构成通 常是 稳 定 等 。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分析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分析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分析摘要:随着混凝土外加剂的技术发展以及在工程中的不断应用,大大提升了混凝土技术,为各种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创造了便利条件,使原来一些工程难题迎刃而解。

但是,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就影响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因素及相关对策进行论述。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一、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技术也在朝着一个高技术的方向前进,相关的施工工艺以及特点性能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混凝土在较大压力的条件下,并不会产生任何的变形,但是如果混凝土超出了自身的极限强度时,就会出现粉碎和开裂的现象。

对于混凝土的性能而言,其关键取决于水泥浆体的性质,一般混凝土的强度是由水泥浆体与骨料之间的连接强度决定的,水泥浆体是水泥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构成的混合物,而这一比例就是我们常说的水灰比,水灰比较大时,水泥浆提的流动性较好,但同时水泥浆体在固化后的整体强度却会相应降低,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混凝土外加剂开始被广泛使用,除此之外,混凝土外加剂还有其他很多的作用。

通常混凝土外加剂按照其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用于改善混凝土拌和后的流动性的外加剂,如引气剂、保水剂、减水剂等等;②用于改变混凝土的凝固强度的外加剂,如早强剂、缓凝剂、速凝剂等;③用于改变混凝土内气体含量的外加剂,如发气剂、泡沫剂、消泡剂等;④用于改变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如引气剂、抗冻剂、防腐蚀剂等;⑤为混凝土提供其他特殊性能的外加剂,如泡沫剂、发气剂、着色剂等。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的环境,方便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是相关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减小,保证工程质量的速度,另外,还可以在一些条件恶劣的环境下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混凝土外加剂能够使工程施工后的养护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加快工程拆模速度,是模板更快地进行周转,对接下来的钢筋放张和剪筋都有明显的提速作用,是整个工程的工期大大缩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郭岩
摘要:随着我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外加剂作为混凝土
拌合物中重要组成材料,对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总结
了各规范对外加剂匀质性能指标以及几种常用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能;影响
引言
通过各类胶质材料混合沙子以及石质,按照相对的比例进行配置,常见的混
凝土使以水泥作为混合料广泛使用的水泥混凝土。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机械
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同步加入水和有机或者复合的外加剂来强化混凝土结构黏性。

混凝土的使用用途较广,包括土木建筑,机械工程,开发工程以及能源建筑工程等。

混凝土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配比以及竣工密度的规范程度,会直接影响混凝土
的荷载效应和使用弹性。

而外加剂的使用可以释放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同时可
以使混凝土中的沙石颗粒形成规律的网状结构,强化混凝土的硬度。

1外加剂种类
现代土木工程中用到的混凝土,在其搅拌过程中都会加入少量不同功能的外
加剂,从而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现在国内外混凝土建筑物中最常用的混
凝土外加剂类型有早强剂、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缓凝剂等几种。

我国根据
各类建筑物的特性,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建筑物的外加剂的匀质性能标准,见表1。

表1 各规范外加剂匀质性能指标
2常用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2.1引气剂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混凝土的综合质量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风蚀造成的影响,包括空气中的氧元素
和水分对混凝土的渗入。

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除了混合时掺入水分对其造成的影响,还会受
到混入空气的影响,空气占据相对空间,会影响石料的排列。

但在此基础上,石料中混入的
空气值,能够起到绝对的支撑作用,降低因水分流失造成的混凝土干缩反应,加强混凝土体
积的饱满度,从而增强抗裂性能。

日常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通常会伴随钢筋结构进行,要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结构的黏连,就必须严格控制相关配料的计量,主要是外加剂,某
些工程为了加强混凝土的硬度和抗收缩能力,加大了引气剂的计量,导致混凝土弹性饱和,
不能很好的与钢筋架构黏连,形成开放式裂口。

比如土木建筑工程中常用到的混凝土灌注桩,该工程要求混凝土与钢筋笼之间形成良好的密闭性,使灌注桩达到要求的承重标准,一旦混
凝土与钢筋笼出现分裂开合,就会使整个地基的危险系数增高。

根据此现象,我们判断外加
剂的计量需要严格控制,同时外加剂的使用对建筑结构具有较大的影响。

2.2早强剂
现代混凝土建筑物常用的早强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水溶性有机化合
物类(如三乙醇胺)、其他有机化合物、无机盐复合物等,目前最常用、效果最好的早强剂是
三乙醇胺。

早强剂通过与混凝土拌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减少混凝土
孔隙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掺入适量早强剂虽然混凝土表面的早期强度提高了,
但是也导致了混凝土中胶体含量较少从而显得结晶体含量较多,使混凝土弹性模量达不到规
范规定值,在后期混凝土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收缩徐变,严重时可以缩短混凝土建
筑物正常使用寿命。

2.3缓凝剂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在日常的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的制造首先要考虑其收缩程度,再就是遇水遇高温天气造
成的水分快速流失,造成混凝料干缩。

这类现象可以通过缓凝剂的假如降低。

添加缓凝剂的
作用是为了减慢混凝料中水分的挥发,使混凝土保持平衡的塑造过程,降低结构收缩幅度,
在此基础上缓凝剂的添加要保持适量,添加过少不能起到平衡作用,添加过多会造成混凝土
的状态保持弹性状态,造成承重不佳,或受地心引力造成凹陷。

3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3.1外加剂的选择
受现代技术的生产速度影响,外加剂的种类呈现出多样性,同类型的外加剂具有各自的
优点和相对的缺陷。

如减水剂的分类中FDA与FAS两种,其中FDA的减水率较高,通常保持在20%~25%之间,它具有相应的应用优势,如使用历程较长,经验稳固,使用效果较稳定,同时不具有相应的缓凝效应,在此基础上FDA掺入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不能使用超量,否则会
造成混凝土泌水。

而FAS的优点则在于,使用成本较低,与FDA相比具有较好的引气效果,
但在使用此类减水剂时应该考虑混凝土建筑的成色问题,FAS具有自身的颜色属性,易染色
的特点。

在挑选外加剂时,应该按照建筑特点,选择性能最合适的。

3.2控制外加剂的投入方式
首先确定外加剂的状态,常见的外加剂通常有粉末状和液体两种,使用前需要根据混凝
土的总剂量计算外加剂的掺入量,通常情况下外加剂的剂量是按照总材料的百分比计算的,
计算好使用体积,需要配以水溶液进行稀释。

在使用粉末状外加剂时,要特别注意测量精准
度和外加剂的融合度。

在投入过程中设计到搅拌机的运作,因此外加剂的投入顺序应该是,
首先在搅拌机内投入外加剂,其次投入大剂量的水,将外加剂的浓度进行稀释,最后加入其
他材料进行搅拌。

3.3引气剂
20世纪30年代,引气剂由美国人提出。

引气剂能使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形成大量稳定
而封闭的微小气泡,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研究表明,在水泥用量和坍落度都
相等的情况下,对不同掺量的引气剂进行研究,发现混凝土含气量以及相应抗压强度损失率
随着加入引气剂增多也跟着加大;在含气量小于6%时,随着含气量的增加,在抗压强度有所
损失的同时,其韧性随着增加。

3.4粘度调节剂在商品混凝土中的应用
我国许多地区由于自然资源短缺,混凝土所用的砂石料无法满足需要,只好使用超细砂
或机制砂及一些非连续极配的粗骨料,这些替代骨料的应用所配制的商品混凝土极易产生泌水、分层离析。

而采用常用的增稠材料,如纤维素醚等,虽然能减少混凝土泌水,对混凝土
的流动性也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近年来,一种新型混凝土粘度调节剂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该产品的主要化学成份为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该产品和商品混凝土外加剂合用,掺用量极少,每吨外加剂只需掺用几公斤且价格低廉,和外加剂复配使用后,可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和
抗离析间有一个好的平衡,在抑制混凝土泌水分层的同时,混凝土或砂浆流动性不但不因粘
性提高而降低,反而有一定增加,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增大,彻底解决了商品混凝土采用替
代砂石料而产生的产品性能下降的难题。

此外,该产品的使用对提高混凝土抗压、抗裂性能
也十分有利。

结语
结合全文,本文阐述了外加剂的作用以及外加剂的分类。

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要求其
具有不同性能,配合建筑的实施。

本文同时阐述了混凝土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各中缺陷,如
开裂等现象。

混凝土使用不当容易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工期延长,人力损耗等问题,为了改
善这一现象,应该正确对待外加剂的使用,从使用过程中注意使用剂量,根据建筑类型对外
加剂的种类进行择优。

在此基础上要正确对待外加剂的投入过程,在投入之初对其计量进行
运算,确保混凝土的最终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任红莲.浅析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影响成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6):108-109.
[2]龚静,李志鹏,吴建林,等.外加剂对超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17(5):266-270.
[3]孙春蕾,李冬雷,朱金博.钼尾矿的综合利用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居
业,2017(10):169-169.
[4]何环洲.外加剂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砂浆的性能影响分析[J].城市建
筑,2017(5):209-2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