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所有国号为“齐”的王朝和政权

合集下载

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南朝齐

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南朝齐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青海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史之南朝齐【导语】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历史之南朝齐》,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南朝齐,即南齐(479年-502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一个,仅有二十三年,为萧道成所建。

以大齐为国号,源于谶纬之说。

《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

史称南齐或南朝齐或萧齐。

开国之君萧道成是刘宋将领,在宋明帝在位期间担任右军将军。

宋明帝去世后,他与尚书令袁粲共同掌管朝政。

公元474年,萧道成平定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的反叛,进爵为公,迁中领军将军,掌握了禁卫军,督五州军事。

此时刘宋政权内斗激烈,萧道成逐渐掌握大权。

公元477年,萧道成杀后废帝刘昱,立他的弟弟刘准继位。

萧道成被封齐王。

在这之后,萧道成铲除了忠于刘宋的袁粲、沈攸之等人。

公元479年,萧道成迫使刘准禅让,刘宋灭亡,南齐建立。

公元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南齐宗室萧衍。

萧衍改国号为梁,是为梁武帝,南齐灭亡。

国祚23年。

朝代

朝代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制国家。

战国末年,强秦以武力消灭其余六国,统一了全国。

赢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改前朝的分封制为中央集权制,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称始皇帝,定都咸阳,是为秦始皇。

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由朝廷任命官吏,不再采用世袭制。

在朝内设左右丞相、御使大夫、太尉、将军、廷尉等官职,任用贤能。

又下令统一六国的文字与度量衡,以秦相李斯订正的秦篆(小篆)为全国统一字体,并经过大规模的移民,消除了方言方面的障碍。

前二二一年,始皇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书,其中规定了币制、地亩制、车轨制等各种订制。

为了减少匈奴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始皇派大将蒙恬以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并在原先六国城墙的基础上加以连接、修复,逐步修建起万里长城。

在国内,始皇派遣大量的民夫为其修建工程浩大的宫殿及陵墓,其中宫殿以阿房宫为最,相传项羽灭秦后火烧阿房宫,大火燃烧了三个月才逐渐熄灭。

始皇在位十二年中,曾多次巡游天下,前二二零年,巡陇西、北地二郡;前二一九年,第二次东巡上邹峄山;前二一八年,第三次东巡登芝罘山刻石;前二一五年,第四次东巡至碣石山刻石;前二一零年,第五次南巡至九疑山。

始皇通过巡游天下,一方面,祈求天地福泽,另一方面,向天下人显示皇帝的威严。

为了长生不老,他派徐福出海求仙,但徐福一去不返。

第五次巡游的途中,始皇卒,宰相李斯与宦官赵高合谋拥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

为了个人的利益,赵高与李斯伪造始皇遗诏杀太子扶苏及大将蒙恬。

不久赵高又杀李斯,秦朝的政权便完全落于胡亥与赵高之手。

但是,秦二世昏庸无道,听信奸臣赵高,致使人民不满,各地纷纷起来反抗。

前二零九年,陈胜、吴广起义;前二零七年,项羽、刘邦等人纷纷起兵反对秦朝,使得秦帝国很快瓦解。

前二零六年,赵高逼二世胡亥自杀,另立子婴为帝。

此时刘邦已进攻咸阳,子婴杀赵高后,出城请降,秦王朝统治就此灭亡。

秦朝在政治制度方面打破了过去以世袭制为主的分封制,释放奴隶为平民,各个官吏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加强了皇帝对国家的集权统治的力度。

古代诸国地理位置与时期国号

古代诸国地理位置与时期国号

齐国--现在的山东大部所以山东依然有齐鲁大地之称赵国--大致在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内蒙南部一带楚国--湖北、湖南、江西长江流域燕国--河北大部--辽宁南部(包括北京)在内的大部秦国--陕西大部山西晋水以西韩国--河南南部(黄河以南)魏国--河南北部山西河北小部分地区朝代起讫都城今地夏约前22世纪末—约前16世纪初安邑山西夏县阳翟河南禹县商①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亳河南商丘殷河南安阳周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②镐京陕西西安东周前770—前256 洛邑河南洛阳秦前221—前206 咸阳陕西咸阳汉西汉③前206—公元25 长安陕西西安东汉 25—220 洛阳河南洛阳三国魏 220-265 洛阳河南洛阳蜀 221-263 成都四川成都吴 222-280 建业江苏南京西晋 265-317 洛阳河南洛阳东晋十六国东晋 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十六国④ 304-439 ——南朝宋 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齐 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梁 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陈 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北朝北魏 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洛阳河南洛阳东魏 534-550 邺河北临漳北齐 550-577 邺河北临漳西魏 535-557 长安陕西西安北周 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隋 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唐 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五代十国后梁 907-923 汴河南开封后唐 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后晋 936-946 汴河南开封后汉 947-950 汴河南开封后周 951-960 汴河南开封十国⑤ 902-979 ——宋北宋 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南宋 1127-1279 临安浙江杭州辽 907-1125 皇都(上京) 辽宁巴林右旗西夏 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金 1115-1234 会宁阿城(黑龙江)中都北京开封河南开封元 1206-1368 大都北京明 1368-1644 北京北京清 1616-1911 北京北京中华民国 1912-1949 南京江苏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中国朝代大事记——春秋战国诸侯(齐国)

中国朝代大事记——春秋战国诸侯(齐国)

中国朝代大事记——春秋战国诸侯(齐国)齐国(前1046年—前221年),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

至齐桓公时,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姜齐传至齐康公时,大夫田和放逐齐康公于临海的海岛上。

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田齐太公。

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齐为田齐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前221年,齐王建向秦王政投降,齐国覆灭,秦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

公元前1046年-1026年在位君主:齐太公(吕尚)主要事件:周武王行分封,首封吕尚,国号为齐;姜太公辅佐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扶立太子姬钊登位在位君主:齐丁公(吕及)主要事件:辅佐周康王;公元前975年-公元前932年在位君主:齐乙公(吕得)主要事件:吕季让位于吕得不详在位君主:齐癸公(吕慈母)-公元前868年在位君主:齐哀公(吕不辰)主要事件:公元前868年:纪侯进谗言,周夷王烹杀哀公公元前868年-公元前860年在位君主:齐胡公(吕静)主要事件:公元前862年:齐胡公迁都薄姑公元前860年:公子山率领私党杀死胡公公元前859年-公元前851年在位君主:齐献公(吕山)主要事件:公元前859年:齐献公将胡公诸子驱逐齐国;将都城迁回营丘,改名为临淄在位君主:齐武公(吕寿)公元前824年-公元前816年在位君主:齐厉公(吕无忌)主要事件:齐厉公昏聩,齐胡公之子杀死厉公公元前815年-公元前804年在位君主:齐文公(吕赤)主要事件:处死杀死厉公七十余人公元前803年-公元前795年在位君主:齐成公(吕脱)公元前794年-公元前731年在位君主:齐庄公(吕购)主要事件:在位时间长,齐国迅速崛起公元前730年-公元前698年在位君主:齐僖公(吕禄甫)公元前720年齐僖公与郑庄公于石门会盟主要事件:公元前717年:齐僖公与鲁隐公在艾地结盟公元前715年:齐僖公与宋殇公、卫宣公于瓦屋会盟公元前714年:齐僖公与鲁隐公策划攻打宋国公元前713年:齐僖公、鲁隐公、郑庄公三方于邓地结盟;齐僖公、鲁隐公率兵攻打郕国公元前712年:齐僖公会合鲁隐公、郑庄公攻打许国公元前710年:齐僖公和鲁国国君鲁桓公、陈国国君陈桓公、郑庄公在稷地会见,商讨平定宋国的内乱公元前706年:北戎攻打齐国,郑国派公子忽率军救援齐国公元前702年:齐僖公联合卫国、郑国攻打鲁国公元前701年:齐僖公与卫国、郑国、宋国在恶曹举行会盟公元前699年:齐僖公联合宋国、卫国、燕国攻打鲁国,四国兵败公元前698年:齐僖公联合宋国、卫国、蔡国、陈国攻打郑国,郑国兵败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86年在位君主:齐襄公(吕诸儿)主要事件:公元前697年:齐襄公、鲁桓公在艾地会见,谋划安定许国公元前696年:齐军与鲁军在奚地发生战争公元前694年:齐襄公与鲁桓公在泺地会见,齐襄公与鲁桓公夫人文姜私通,齐襄公派公子彭生勒死鲁桓公;齐襄公杀死彭生向鲁国谢罪;齐襄公杀死郑国国君郑子亹公元前691年:齐襄公派兵与鲁国攻打卫国;纪国割让酅地公元前689年:齐襄公联合鲁、宋、陈、蔡四国攻打卫国公元前688年:齐襄公率领诸侯奉周庄王命令共同讨伐卫国,护送卫惠公回国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害齐襄公,公孙无知自立为君公元前686年在位君主:齐前废公(吕无知)主要事件:公元前685年:雍廪袭杀公孙无知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年在位君主:齐桓公(吕小白)主要事件:公元前684年:齐桓公灭谭国公元前681年:齐、宋、陈、蔡、邾举行“北杏会盟”;齐桓公吞灭遂国;齐、鲁于柯地会盟公元前680年:宋国背叛盟约,齐、陈、蔡出兵伐宋公元前679年:鄄地会盟公元前678年:齐约集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国在“幽地会盟”公元前672年:陈完(田完)携家眷逃往齐国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齐桓公出兵讨伐山戎救援燕国公元前659年:齐、宋、曹三国之君各率本国兵马共同救邢公元前658年:齐国助卫国筑新城公元前657年:齐桓公讨伐蔡国;齐桓公约集各国国君在“阳谷会盟”,商讨伐楚救郑;齐桓公率大军联合进攻楚国;昭陵之盟(齐桓公和各小国诸侯共同与楚国在召陵订立盟约)公元前655年:齐桓公鲁、宋、卫、许、曹、陈等国在洮会盟,正式将王太子郑扶上周天子宝座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与各诸侯国在古葵丘会盟公元前645年:管仲逝世公元前644年:戎攻打周朝,周告急于齐,齐令各国诸侯发兵救周公元前643年:在位君主:齐中废公(吕无亏)公元前643年:易牙、竖刁的支持下,杀群吏,逐走诸公子,即位为国君公元前642年-公元前633年在位君主:齐孝公(吕昭)主要事件:公元前642年:宋襄公联合曹国、卫国、邾国领兵攻齐,助公子昭归国争位公元前632年-公元前613年在位君主:齐昭公(吕潘)主要事件:公元前632年:孝公之子为公子开方杀害,公子潘夺位;参与践土会盟公元前613年在位君主:齐后废公(吕舍)主要事件:公元前613年:昭公之弟吕商人于十月弑吕舍自立公元前612年-公元前609年在位君主:齐懿公(吕商人)主要事件:公元前609年:贵族邴歜与大臣庸职合谋杀害公元前608年-公元前599年在位君主:齐惠公(吕元)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82年在位君主:齐顷公(吕无野)主要事件:公元前591年:晋国攻打齐国,迫使齐顷公派公子彊到晋国做人质公元前589年:齐顷公派兵攻打鲁国、卫国公元前588年:进行一系列为政措施,深得民心公元前581年-公元前554年在位君主:齐灵公(吕环)主要事件:齐灵公即位之初,尊晋为霸主;齐灵公派将军晏弱、叔夷率重兵灭莱;五次伐鲁,均无战果;晋国帅鲁、宋、共十二家诸侯兴师伐齐,齐国大败公元前553年-公元前548年在位君主:齐庄公(吕光)主要事件:公元前553年:齐后庄公与鲁、晋、宋、卫、郑等国澶渊结盟公元前552年:齐后庄公与鲁、晋、宋、卫、郑等国国君在商任会见,商议禁锢晋国栾氏公元前550年:齐军攻取晋国的朝歌公元前548年:崔杼杀害齐庄公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君主:齐景公(吕杵臼)主要事件:公元前547年:幼年登基,崔杼与庆封共同执政;庆封斩杀崔杼妻儿老小以及宗族亲属公元前546年:公孙灶与公孙虿协同陈无宇攻杀庆舍,庆氏退出齐国政坛公元前532年:陈无宇(田桓子)联合鲍牵发动袭击栾施、高强;栾氏、高氏逃亡公元前530年:齐景公向晋昭公祝贺公元前529年:平丘之会公元前526年:齐、徐、郯、莒四国首脑在蒲隧结盟公元前523年:景公再派军队讨伐莒国公元前522年:接纳卫灵公公元前521年:齐国助宋国攻打吴国公元前517年:齐景公利用安置鲁昭公,大获其利公元前506年:晋国范献子士鞅发动诸侯共商伐楚大计公元前502年:齐军攻占晋国东部的战略要地——夷仪公元前500年:齐、鲁、卫、郑正式同盟,形成对晋国东方战线的包围之势公元前497年:景公插手晋国内政公元前496年:齐国,鲁国、卫国都出兵帮助范氏、中行氏二卿公元前493年:赵鞅重创联军精锐。

中国古代历朝简述和历年表

中国古代历朝简述和历年表

一、《朝代歌》和中国历代纪元表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古代历朝简述就目前所知的资料而言,始于距今204万年以前的巫山人是中国远古遗存中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人类,其他史前人类包括距今约170完年的元谋人。

距今约40~50万年的北京人,这些都是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

中国是世界早期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是世界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农牧业、手工业的地区之一。

夏大禹采用了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因此被推举为首领。

然而他的儿子破坏了禅让制方式,自立为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统治了近500年左右。

商商王朝时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国家组织。

而且文明也已经十分发达:有了历法、青铜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等。

商代主要生产部门是农行,不过手工业特别是青铜器的冶铸水平也已经十分高超。

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并且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瓷器。

而针灸学更是商朝人对祖国传统医学的重大贡献。

商朝自盘庚之后,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因此也称为殷朝。

周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商朝灭亡。

周朝正式建立建都渭河流域的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

中国最早有确切时间的历史事件是发生于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国人暴动。

由于遭到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袭,周平王东迁黄河中游的洛邑(今河南洛阳),迁后的周王朝史称东周。

春秋战国东周时,周王朝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一百多个诸侯国,史称春秋时期。

这是我国奴制度逐渐瓦解并向封建制度转变的时期。

春秋时期的大国有十几个,其中包括了晋、秦、郑、齐、及楚等。

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合称春秋五霸。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尾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确定的时期。

到公元前403年。

晋国被分成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再加齐、秦、楚及燕。

并称战国七雄。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实力最强。

战国七雄齐

战国七雄齐
战冯王电 国慧莉气 七强莉工 雄 导程 之 师系 齐 团 国 队
齐国的建立
• 齐国是中国历史 上从西周到春秋 战国时期的一个 诸侯国。有姜齐 和田齐之分。西 周时期,周武王 封吕尚于齐,由 于国君姜姓吕氏 ,故又称“姜齐 ”或“吕齐”。
釐公小霸 ;桓公称霸
• 主要人物:齐 釐公;齐桓公 ;管仲; • 主要国家:齐 ;宋;卫;燕 ;鲁;郑 ; 郕 ;纪 ;谭 、遂、鄣 !
晏婴相齐 ;田氏专权
• 婴生活节俭,谦恭 下士。外出使别国,机敏 善辩,不辱使命, 使齐国名扬诸侯。 • 。田氏家族专权于 齐国平公、宣公、 康公三代。
田氏代齐
• 前386年,齐相田 和逐齐康公自立, 以齐宝货因魏文侯 贿于周室,周安王 立田和为齐和,田 氏为诸侯,田氏取 代吕氏专有齐国。 田和是为齐太公, 因此又称太公和, 以与太公尚区别。
战国称王 ;秦齐称帝
• 主要事件: 稷下学舍; 攻占燕国; 联韩、魏攻 楚 ;联韩、 魏连年攻秦 ;灭宋国, 南侵楚国, 西侵三晋!
乐毅破齐 ;田单复国
• 主要国家: 齐、燕、秦 、韩、赵、 魏! • 主要人物:燕 昭王;燕惠王 ;乐毅;骑劫 ;齐襄王;田 单
齐国灭亡
• 前221年,秦 王在灭亡韩、 赵、魏、楚、 燕之后,以齐 拒绝秦使者访 齐为由,命王 贲率领秦军伐 齐;秦军避开 了齐军西部主 力,由燕国南 部南下直奔齐 都临淄。
论齐
• 1,缺乏战略眼 光,没有连续的 国策,政策摇摆 不定。 • 2,没有统一天 下的壮志。 • 3,光富国不强 兵,不重视兵家 。
• 4,任由大国崛 起,没有采用遏 制大国的战略。 • 5,排外。 • 6,声色犬马, 苟且偷安,不思 进取的思想 !
欲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

中国历史上王朝、国家、割据政权的国号大全(二)

中国历史上王朝、国家、割据政权的国号大全(二)

中国历史上王朝、国家、割据政权的国号大全(二)七、以“楚”为国号的王朝、国家、割据政权1、秦末张楚(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8年)都城:陈县张楚是秦末农民起义首领陈胜所建立的政权,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来建立张楚政权。

公元前208年,在秦将章邯的镇压下,陈胜兵败身死,张楚政权灭亡。

2、秦末汉初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都城:彭城西楚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政权,也是介于秦朝、汉朝之间的一个过渡朝代,创立者是西楚霸王项羽。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控制了全国绝大多数地盘后,分封诸王,自称西楚霸王。

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军队围困,自刎而死,西楚政权灭亡。

3、东晋桓楚(公元403年--公元405年)桓楚,是东晋权臣桓玄建立的短命政权。

公元403年,桓玄逼迫东晋皇帝禅位,自已登基称帝,国号楚。

但桓楚政权不得人心,公元405年东晋北府将领刘裕等人率兵讨伐桓玄,桓玄兵败被杀。

4、隋末林士弘楚国(公元616年--公元 622年)都城:豫章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鄱阳人林士弘起兵于豫章,占据江西一带,拥兵数十万。

公元616年,林士弘称帝,国号楚。

公元622年,唐朝军队大举进攻林士弘的江西,林士弘只能向唐朝请降,不久后林士弘病逝,楚政权灭亡。

5、唐朝李希烈楚国(公元783年--公元 786年)李希烈,是唐朝中期的淮宁军节度使,因战功封南平郡王。

公元783年,李希烈占据汴州后,自立为帝,国号楚。

公元786年,李希烈被部将陈仙奇毒死,陈仙奇归顺朝廷,楚国灭亡。

6、十国南楚(公元907年--公元951年)都城:长沙南楚是五代十国之中的一个封建政权,共6主,四十五年。

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册封占据湖南的武安军节度使马殷为楚王,马殷的楚国正式开始。

公元951年,马殷的几个儿子争权夺位,爆发内乱,南唐乘机出兵,消灭南楚。

7、张邦昌的伪楚(33天)都城:汴京金国灭亡北宋后,由于还没有直接统治北宋的故地,因此扶持北宋宰相张邦昌为皇帝,国号楚,伪楚仅仅存在了33天,从1127年3月7日至4月10日,由于北宋军民的反对,只存在了一个月的时间。

中国历史上所有国号为“齐”的王朝和政权

中国历史上所有国号为“齐”的王朝和政权

中国历史上所有国号为“齐”的王朝和政权中国历史上所有国号为“齐”的王朝和政权一、齐国齐国(约前1000年—前221年),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开国君主吕尚(即姜子牙),历三十九位君主,享国约779年。

约公元前1000年,周武王姬发分封西周开国功臣、军师吕尚,齐国由此建立,定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史称“姜齐”,齐国自建立以来,富甲一方,强盛一时,到了齐桓公继位,励精图治,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到齐康公继位,大夫田和发动政变,放逐齐康公到海岛,田和自立为国君,田氏齐国取代姜氏齐国,史称“田齐”,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公元前221年,秦国攻下临淄,历时约779年的齐国灭亡。

二、南齐南齐(479年—502年),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二个朝代,开国皇帝萧道成,历七帝,享国23年,是南朝四个朝代历时最短的。

公元479年,萧道成逼迫南宋顺帝刘准退位,自立为帝,建国号“齐”,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齐”,南齐建国后,萧道成励精图治,巩固南齐统治,后其长子萧赜继位,继承其父遗志,开创“永明之治”,南齐达到鼎盛时期,但后面继位的皇帝皆未能守成,南齐逐渐衰落,公元502年,萧衍逼迫南齐和帝萧宝融退位,历时23年的南齐灭亡,南梁建立。

三、北齐北齐(550年—577年),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割据政权,开国皇帝高洋,历六帝,享国27年。

公元550年,东魏权臣高洋废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帝,建国号“齐”,定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史称“北齐”,北齐建立后,历代皇帝大多纵情酒色,荒淫无道,皇室通奸屡见不鲜,有“禽兽王朝”之称(不要被影视剧《陆贞传奇》所误导,跟真实的历史完全不同),导致北齐统治黑暗,国力衰弱,只有孝昭帝高演德才兼备,中兴北齐,但只是昙花一现,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派兵击溃腐朽的北齐,历时27年的北齐灭亡。

四、黄齐黄齐(880年-884年),唐朝末年割据政权,开国皇帝黄巢所,历二帝,享国4年。

公元878年,出身盐商的黄巢趁唐末政局混乱,聚众起义,史称“黄巢起义”,一度攻克大唐多座城池,气焰嚣张,并一举攻占长安,唐僖宗仓皇出逃,公元880年,黄巢正式称帝,建国号“齐”,定都长安,史称“黄齐”,与大唐分庭抗礼,公元884年,形势逐渐扭转,李克用、朱温等人合力击溃齐军,黄巢战死,唐军收复长安,同年秋,黄巢之子黄皓领残部逃亡,不久被伏击而亡,齐军兵败如山倒,历时4年的黄齐政权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所有国号为“齐”的王朝和政权
中国历史上所有国号为“齐”的王朝和政权
一、齐国
齐国(约前1000年—前221年),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开国君主吕尚(即姜子牙),历三十九位君主,享国约779年。

约公元前1000年,周武王姬发分封西周开国功臣、军师吕尚,齐国由此建立,定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史称“姜齐”,齐国自建立以来,富甲一方,强盛一时,到了齐桓公继位,励精图治,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到齐康公继位,大夫田和发动政变,放逐齐康公到海岛,田和自立为国君,田氏齐国取代姜氏齐国,史称“田齐”,跻身战国七雄之列,公元前221年,秦国攻下临淄,历时约779年的齐国灭亡。

二、南齐
南齐(479年—502年),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二个朝代,开国皇帝萧道成,历七帝,享国23年,是南朝四个朝代历时最短的。

公元479年,萧道成逼迫南宋顺帝刘准退位,自立为帝,建国号“齐”,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齐”,南齐建国后,萧道成励精图治,巩固南齐统治,后其长子萧赜继位,继承其父遗志,开创“永明之治”,南齐达到鼎盛时期,但后面继位的皇帝皆未能守成,南齐逐渐衰落,公元
502年,萧衍逼迫南齐和帝萧宝融退位,历时23年的南齐灭亡,南梁建立。

三、北齐
北齐(550年—577年),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割据政权,开国皇帝高洋,历六帝,享国27年。

公元550年,东魏权臣高洋废孝静帝元善见,自立为帝,建国号“齐”,定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史称“北齐”,北齐建立后,历代皇帝大多纵情酒色,荒淫无道,皇室通奸屡见不鲜,有“禽兽王朝”之称(不要被影视剧《陆贞传奇》所误导,跟真实的历史完全不同),导致北齐统治黑暗,国力衰弱,只有孝昭帝高演德才兼备,中兴北齐,但只是昙花一现,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派兵击溃腐朽的北齐,历时27年的北齐灭亡。

四、黄齐
黄齐(880年-884年),唐朝末年割据政权,开国皇帝黄巢所,历二帝,享国4年。

公元878年,出身盐商的黄巢趁唐末政局混乱,聚众起义,史称“黄巢起义”,一度攻克大唐多座城池,气焰嚣张,并一举攻占长安,唐僖宗仓皇出逃,公元880年,黄巢正式称帝,建国号“齐”,定都长安,史称“黄齐”,与大唐分庭抗礼,公元884年,形势逐渐扭转,李克用、朱温等人合力击溃齐军,黄巢战死,唐军收复长安,同年秋,黄巢之子黄皓领残部逃亡,不久被伏击而亡,齐军兵败如山倒,历时4年的黄齐政权灭亡。

五、伪齐
伪齐(1130年-1137年),北宋末年在金国扶植下的傀儡政权,开国皇帝刘豫,历一帝,享国7年。

北宋末年,发生“靖康之难”,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国俘虏,由于金国无力统治广大的中原地区,因此扶植傀儡政权统治中原,公元1130年,原北宋大臣刘豫在金国扶植下,建国号“齐”,定都北京,史称“伪齐”,后建立的南宋王朝并不承认伪齐,派兵攻打,金国增援伪齐,双方互有胜负,后金国感到伪齐不能成为其统治中原的工具,反而是个累赘,公元1137年,金熙宗废刘豫,历时7年的伪齐政权灭亡。

六、南唐前身齐
齐(937年-939年),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前身,开国皇帝徐知诰,历一帝,享国2年。

公元937年,南吴原齐王徐知诰自立为帝,建国号“齐”,定都南京,准备争夺天下,公元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李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唐”,史称“南唐”,历时2年的南唐前身齐退出历史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