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的问题Critical Issues of China’s Historic City Conser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张兵

©Prof Dr ZHANG Bing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理论与历史文化名城研究所Institute of Planning Theory and Historic City Conservation 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提纲

城市发展的压力

名城保护实践中的两种现象

名城保护规划面临的困境

结论:保护工作需要从战略上思考

1. 城市发展的压力

经济外力:

新的帝国——跨国公司

国内资本的影响(例:温州游资在呼市)

国内城市政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城市化:城镇人口5.02亿,>40%,城市人口压力 工业化:“世界工厂”和内部竞争的白热化

提升竞争力——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新的要求

新形势下的名城——经济的机器 名城:历史的成因——潜在的利益

相当数量的旧城一直是经济文化的中心,人口、商

业集中

对历史保护区的经济功能有更高的期望

名城正在承担许多新的经济职能

几个近年拉动经济的热点:房地产业、城市金融等

服务业(打造CBD)、汽车制造业,直接间接对名

城的保护造成影响

新的功能客观上改变名城平稳演化的轨迹

南京老城

国际大都市的诉求

汽车时代的北京历史遗存

上海成都路-延安路高架节点

新的功能要求迫使改造老城

拆毁:一种必然?

保护的境

保护在依靠偏远

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历史文化保护区-屯溪

或者依靠最后的抢救——广州北京路的行动

小结:重视保护的理由

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在地方政治经济生活中高度重视。

无论发达还是欠发达地区,名城需要改造成为一台经济的机器,才能获得保存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2. 名城保护实践中的两种现象 1. 历史文化资源的商品化、产业化现象

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利益同旅游和休闲产业联系在一起,导致日益商品化的现象

2. 历史文化资源的“伪保护”(pseudo-conservation)现象

二者之间相互联系

上面这种近于愚蠢的改造方式在近20多年来一直受到诟病

下面观察一下“保护”的新形式——更加巧妙的破坏

2-1 商品化、产业化现象

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一种体裁,一种装饰品 商品化和产业化成为一种说服决策者和公众的借口

深圳东门老街的改造

深圳东门老街的改造

2-2 “伪保护”(pseudo-)现象

太平桥地区——非历史文化街区

新天地——丰富的与单纯的

上海新天地的实践——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出路?

某历史名城最后一片街区——失去耐心

令人疑惑的若干问题

是对我们的过去抱有真实的兴趣,还是隐藏着另外的目的,对历史的(historic)情景进行人工操控?

这是一种创造性的经济活动,还是一种诋毁历史本来含义的行为?

不恰当的“保护”行为是一种毁灭性的破坏

小结:

历史文化遗产的商品化,造成公众欣赏时,遗产的形象重于内容;肤浅的重新刻划消磨掉有关过去的宝贵记忆,遗产中间饱含的客观、纯真、敏感的内容被替换成主观的、造作的、迟钝的“假民俗”。

遗产概念的内涵在游移,趋向功利

实践的多样性以及遗产保护价值标准的模糊不清,构成当前保护行动的主要特点。

3. 名城保护规划面临的困境——价值问题

虽然能够重视保护总比不重视要好,但保

护观念上的分歧、妥协和不彻底正在从多

方面削弱保护规划的有效性。

由于在“为什么保护?保护什么?如何保

护?”等基本问题上没有系统的建树,我国

名城保护规划逐步蹈入僵化、教条的状态

3-1 谁的口味在影响保护规划? 为“游客”服务——造成“被看的”效果

应该是我们引导国际、国内游客按照恰当的方

式来欣赏、理解我们的文化,还是国际、国内

游客凭借他们的趣味来左右我们的选择?

缺乏规划引导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保护规划过

程中基本价值标准不清。

平遥-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地方的历史文化?

3-2 保护过程会不会具有某种破坏性?

一些基本的规划方法在保护规划中需要谨慎使用

广场——新生活的中心?

道路和市政标准

规划的社会过程需要认真地设计,加强规划采用的价值标准在社会群体中间的认同

北京闹市口大街——旧城中的道路标准

水乡同里在历史文化遗产面前,我们需要谨慎的规划和设计

3-3 “微循环”整治是一厢情愿的吗?

Burham的阴影:“No small plan”

美化运动与历史环境的“精致化”

危改:

因“危”而“改”,还是因“改”而“危”???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谁有权做出最终的选择?

索菲亚广场及周边地区鸟瞰

成片改造仍然是最干脆的解决办法

“微循环式”

的整治——深层问题能否解决?

小结:

在复杂而特殊的文化转型时期,虽然我们有非常丰富的实践机会,但是保护规划工作者面临来自国内外的种种力量,正在失去把握变化方向的自主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