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PPT课件
充电站建设培训课件

充电站建设培训课件充电站建设培训课件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充电站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充电站作为电动汽车的“加油站”,不仅需要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还需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为了提高充电站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培训课件的编制和传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电站建设的背景和意义1.1 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政策的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充电站的建设成为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环节,对于推动绿色出行和减少尾气排放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充电站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充电站建设需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充电设备的能效、用地的合理利用、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
通过培训课件的传授,可以提高建设者的意识,使其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二、充电站建设的技术要点2.1 充电设备的选择和布局在充电站建设中,充电设备的选择和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可能需要不同的充电设备,因此建设者需要了解不同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便做出正确的选择。
同时,合理的设备布局可以提高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
2.2 电力供应和能源管理充电站的电力供应和能源管理是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建设者需要了解电力系统的安全要求和电力负荷的分配,以确保充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充电站还可以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3 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充电站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的制定是必不可少的。
建设者需要了解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并进行培训和演练,以应对突发情况和保障用户的安全。
三、充电站建设的管理和运营3.1 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充电站的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是保证充电服务质量的关键。
建设者需要了解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掌握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流程,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2 用户服务和体验充电站的用户服务和体验是影响用户选择的重要因素。
建设者需要了解用户需求,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和舒适的停车环境,同时可以考虑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管理规范

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管理规范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电动汽车充电站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配套设施,其运营管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为了确保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电站的选址与规划1、地理位置充电站应选址在交通便利、易于车辆进出的地方,如城市主干道附近、商业区、居民区、公共停车场等。
同时,要考虑周边电网的接入条件和电力供应能力,确保充电站能够稳定供电。
2、规模与布局根据所在地区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确定充电站的规模。
充电站的布局应充分考虑车辆的充电需求,设置合理数量的充电车位,并预留一定的扩展空间。
充电车位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距,以方便车辆进出和充电操作。
3、安全距离充电站应与易燃易爆场所、危险化学品仓库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同时,要考虑充电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电磁辐射、噪声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充电设备的选型与安装1、充电设备选型根据不同的充电需求,选择合适的充电设备,如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等。
充电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认证要求。
同时,要考虑设备的兼容性,能够支持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2、安装要求充电设备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由具备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施工。
安装过程中要确保设备的接地良好,电气连接可靠,防护措施到位。
充电设备应安装在防雨、防晒、通风良好的位置,并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
三、人员管理1、人员配备充电站应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运维人员,明确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管理人员负责充电站的日常运营管理和协调工作;技术人员负责充电设备的维护和维修;运维人员负责充电车辆的引导和服务。
2、培训与考核定期对充电站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安全知识、业务技能、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培训ppt

故障处理与应急预案
故障识别与定位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快速识别并定位故障原因,为后续处理提供 依据。
紧急处理措施
在故障发生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关闭设备、切断电源等,防止 事态扩大。
故障排除与恢复
对故障进行排除和修复,尽快恢复设备正常运行。同时对故障原因进 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充电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01 02
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为新能源汽车提 供便捷、快速的充电服务,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和应用。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向 清洁、低碳方向转型。
03
提升城市形象和环保意识
管理水平。
规划策略
优先发展城市中心区
逐步推进郊区与农村地区
在城市中心区等重点区域优先布局充电基 础设施,满足高密度人口区域的充电需求 。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拓展,逐步在郊区 与农村地区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鼓励公共场所与单位建设充电桩
建设快速充电网络
在公共停车场、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和 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建设充电桩,方 便用户充电。
消防安全
充电基础设施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并定期进 行消防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环保要求
减少排放
充电基础设施应采用清洁 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噪声控制
充电基础设施在运行过程 中应控制噪声,避免对周 边居民造成影响。
废弃物处理
充电基础设施产生的废弃 物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 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 污染。
04
充电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与维护保养
新型能源汽车充电站运营安全管理制度

新型能源汽车充电站运营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本制度是为了加强新型能源汽车充电站的安全运营管理,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充电站工作人员和用户人身安全,防范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制定并实施的。
二、安全负责人及其职责(一)安全负责人的职责安全负责人是充电站的主要管理人员,其主要职责是:1. 负责制定本站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等;2. 组织落实安全生产标准、程序和操作规程,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3. 安排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进行标准化的风险分析和评估;4. 负责充电站安全管理档案的建立、归档和保存等工作;5.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主持事故调查和处理,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防止事故扩大化。
(二)其他人员的职责充电站员工应按照规定履行以下工作职责:1.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和权限管理制度;2. 定期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3. 组织落实安全标准、程序和操作规程;4. 参与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进行整改;5. 维护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和周围环境的清洁、整洁与完好。
三、安全生产标准(一)基本要求1. 充电站应有完善的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应急预案;2. 工作人员应依法取得从业资格证书,接受相关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3. 充电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充电设施设置和用电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4. 设有电气设备运行监控系统及覆盖整个充电站的视频监控系统,并设置门禁、限电等安全保护措施;5. 建立安全管理档案,定期组织、实施安全检查、专项检查和隐患排查等。
(二)主要措施1. 采取措施确保生产场所和设施的安全,加强管理和运营监管;2. 重视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素质;3. 采取开放、透明的运营模式,提高企业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4.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监管工作,主动接受安全生产检查、评定和认证。
四、应急预案充电站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特别是一些较为严重的应急事件,例如城市停电、交通瘫痪等突发事件,要有迅速有效的应对措施。
项目十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

(7) 数据存储层 提供基础数据的存储。关系数据库存储各种模型数据、业务数据;实
时数据库存储量测数据。应用服务层通过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访问数 据。
(8) 应用服务层 主要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业务流程的快速配置,图形的快速绘制、实
时/历史数据的访问、报表的定制管理,支持上层业务功能的实现。
图 10-4 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界面
(七)维护管理模块
(七)维护管理模块 对电池、充换电设备、其他设施进行巡视、检测和异动管理,及时消
除设备存在的各种缺陷和故障。
1.设备检测是为保证充电桩、里程计量终端等设备正常准确地工作,
需要定期或临时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电源特性检测 、计量检测、计费功能检测和调整、通信功能检测等。
(9) 功能应用层 可通过应用服务层的各种定制功能快速生成功能模块,实现系统的相
关业务功能。
(10)统一展现层
用户可定制各类所需的数据,并提供统一的应用入口。
(四)系统网络架构
(四)系统网络架
构
电动汽车充换 电站经电力系统通 信数据网接入部署 在集团公司的中心 站点。不具备 SDH 通讯网接入条件的 站点、分散充电设 施、运营电动车辆 经 GPRS-APN 专 网在地市公司汇集 后 经 SDH 网 络 接 入市局中心系统。
① 警报指示制定是对电动汽车中涉及到的安全警报指标值进行设定,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行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将所有充电设施纳 入到运行管理系统的范围内,使充电设施的运行和管理网络化、有序 化、实时化、统一化,提高了充电设施运营管理的工作效率。
谢谢!
核实、异动信息发布等进行管理,并同步更新由异动活动所引起的设 备台账、相关地
电车充电安全教育方案ppt怎么做

电车充电安全教育方案ppt怎么做第一部分:电车充电的基本知识1. 电车充电类型电车充电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直流快充、交流快充和交流慢充。
直流快充一般用于电动公交车和特种车辆,充电功率大,充电速度快;交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一般用于私家车,充电功率和充电速度相对较低。
2. 充电设备电车充电设备一般包括充电桩、连接线和配电柜等部件,这些设备由专业的充电设备制造商生产,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安装。
3. 充电极性电车充电时,需要注意充电极性的正负极,确保正确连接,避免出现电路短路或其他安全问题。
4. 充电功率电车充电功率一般由车辆的电池容量和充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决定,决定了充电时间的长短和充电效率。
第二部分:电车充电的安全风险及预防措施1. 电气安全电车充电时,存在着电气触及、电击和电火灾等安全风险,需要加强对充电设备和线路的维护和检查,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 防火安全电车充电可能会因为过载、短路等原因导致火灾,因此需要加强火灾防范措施,安装烟感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定期进行消防器材的检查和维护。
3. 人身安全在充电过程中,人员需要注意避免触及充电设备和线路,确保人身安全;同时,需要安装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三部分:电车充电操作规程及应急措施1. 充电操作规程电车充电时,需要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包括充电前的检查、充电过程中的监控和充电后的处理等环节,确保充电安全。
2. 应急措施在发生紧急情况时,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切断电源、报警求助等,确保安全和减少损失。
第四部分:电车充电安全教育宣传及培训1. 宣传教育针对相关人员,需要进行电车充电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定期培训针对充电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定期的电车充电安全培训,提高其对充电设备和操作规程的熟悉程度,确保充电安全。
第五部分:电车充电安全管理及监督1. 监督管理对电车充电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确保充电设备和线路的安全可靠。
电动汽车充电站安全管理

目录
目录
单元一 单元二 单元三 单元四
新能源充电桩基础知识 充电站的安全隐患 充电站的安全保障 培训与检查
新能源充电桩基础知识
目录
单元一
新能源充电桩基础知识
新能源充电桩基础知识
一体式充电桩 分体式充电桩
充电弓
非车载充 电桩
新能源充电桩基础知识
• 定义 • 直流充电桩——将电网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采用传导方式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充电的地制宜、分类实 施、互联互通的原则 ,努力构建满足需求 、布局合理、功能完 善、安全可靠的充电
基础设施体系。
设计要求
GB 50966《电动汽车 充电站设计规范》、 GB/T 29781《电动汽 车充电站通用要求》 、NB/T 33022《电动 汽车充电站初步设计 内容深度规定》
连接方式C case C connection
将电动汽车和交流电网连接时,使用了和供电设备永久连接在一 起的充电电缆和电动汽车车辆插头。
新能源充电桩基础知识
充
电
站
类
集中式大巴充电站
型
集中式乘用车充电站
分散式露天充电站
分散式建筑内充电站
新能源充电桩基础知识
充 电 站 构 成
供配电设备 充电设备 监控设备 配套设施
充电站的安全隐患
目录 单元二
充电站的安全隐患
安全 隐患
充电站的安全隐患
火灾事故 触电事故 车辆伤害事故
灼烫 坍塌 中毒窒息 其他爆炸
电动汽车出现自燃,明火引燃可燃物,电线电阻值增大引发线路火灾,电池因 为短路或其它异常导致火灾发生。无人值守充电过程中出现自燃的问题。
充电设备本身问题,不规范用电、电线电缆破损、电线断开、因下雨绝缘下降 等导致人员触电。 车辆停车、启动等运行期间,司机视线不清或马虎大意、盲目自信等造成公司 人员受伤、设备设施、基础设施受损。
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

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约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约480万个,用以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面对众多即将建设的充换电站,其运行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性显得极其重要。
为了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提高充电站使用效率,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安全规范,例如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故障鉴定,防火、防汛等工作预案等。
接下来将从六个方面介绍充电站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的相关注意事项。
1、设备定期维护与评价充电设备是运行维护工作的重点对象。
在每个充电站投产之前或者在每次设备检修之后,应建立完善的设备台账,妥善保存各类技术资料。
充电站内的各类设备需按照有关规定定时地进行维护和检修。
需要定时检查充电站内设备室的通风和照明等基础设施,保证其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
同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天气特点及时做好站内设备的防尘、防潮、防风、防汛、防污等工作。
2、设备缺陷管理设备缺陷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充电设备能够平稳地运行,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提高运行效率。
一般情况下,按紧急程度可将设备缺陷可分成三个等级:(1)危急缺陷设备或者建筑物发生了直接威胁到运行安全、需要即刻处理的缺陷。
该类型缺陷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着火、爆炸等一些恶性安全事故。
(2)严重缺陷对人身安全或者设备有严重威胁,暂时能够运行但必须尽快进行处理的缺陷。
(3)一般缺陷除了上述的危急、严重缺陷以外的设备缺陷,一般其情况较为缓和,对安全运行的影响不大。
当发现存在危急、严重缺陷时,应当着手解决处理,并立刻上报相关部门。
一般缺陷则应当按月进行定期上报,协调安排处理。
除此之外,每年应当结合相关的设备评价工作对存在的设备缺陷进行综合性分析评估,分析出现缺陷的原因与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且上报给相关主管部门。
充电站内的运行设备必须具有标志牌,以便于统一标志、统一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S)三部分组成。接口参考模型说明了系统集成的方式,公共信
息模型定义了信息交换的语义,组件接61968 标准的资产模型
•
IEC 61968 系列标准提出了电力设备的概念(Asset)。电力设备资
产不仅指与输配电相关的电网中的资产,而是覆盖了整个电力企业的
资产,包括建筑物、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对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
网络的运营管理来说,最核心的是充换电服务网络中的基础设施:配
电系统设备、充电机设备、动力电池资产。
•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互节点
•
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中的应用,全面展示物
联网在充电设施调度、监控、计量计费、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优势
站点、分散充电设
施、运营电动车辆
经 GPRS-APN 专
网在地市公司汇集
后 经 SDH 网 络 接
入市局中心系统。
图 10-3 充换电集中管理系统拓扑图 9
(五)关键技术分析
• (五)关键技术分析
• 1.基于IEC61970标准的电气模型。
•
IEC6197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能量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接
,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以实现在
更高的起点上设计,建设更高规格,更高技术水平的电动汽车充电设
施最终实现充电站的合理布局和充电设施资源的有序调度,满足电动
汽车的有序充电和谐文明智能交通的构建。
11
• 4.广域分布式并行数据采集
•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本质上具备地理广域分布的特征,网络
、应用服务层、功能应用层、统一展现层四层进行设计。
图 10-2 充换电管理系统系统技术架构图
5
• (1) 数据存储层
• 提供基础数据的存储。关系数据库存储各种模型数据、业务数据;实
时数据库存储量测数据。应用服务层通过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访问数 据。
• (2) 应用服务层
• 主要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业务流程的快速配置,图形的快速绘制、实
。为满足充电负荷需求,需增加额外的投资;
•
(3)动力电池作为电能的载体,具有移动储能功能,在满足并网标
准下可以通过逆变上网。若通过合理的统一调控策略,进行有序充放
电可以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而无序充放电操作则会有相反的作用。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过部署在企业私有云的Bigtable 数据存储实现对运行数据的存储;通
过指标分析模型完成数据的挖掘分析,对充电设施的运营进行合理评
估,引导能源供给网络的建设。
3
(二)系统架构与设计
• (二)系统架构与设计
•
在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行管理系统架构与设计时,遵循总
体规划、分步实施、基于平台、组件开发等原则,保证系统的标准性
、可靠性、先进性、开放性等原则,使整个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稳
定、可靠。
图 10-1 充换电管理系统业务架构图
4
(三)系统技术架构
• (三)系统技术架构
•
系统采用B/S、C/S 混合架构,对于图形、GIS 采用C/S 展示,其
他功能使用B/S 结构展示。采用组件模式进行分层开发,快速搭建相
关业务模块,具体技术架构如图10-2 所示。从技术角度分数据存储层
时/历史数据的访问、报表的定制管理,支持上层业务功能的实现。
• (5) 数据存储层
• 提供基础数据的存储。关系数据库存储各种模型数据、业务数据;实
时数据库存储量测数据。应用服务层通过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访问数 据。
• (6) 应用服务层
• 主要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业务流程的快速配置,图形的快速绘制、实
时/历史数据的访问、报表的定制管理,支持上层业务功能的实现。
7
• (7) 数据存储层
• 提供基础数据的存储。关系数据库存储各种模型数据、业务数据;实
时数据库存储量测数据。应用服务层通过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访问数 据。
• (8) 应用服务层
• 主要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业务流程的快速配置,图形的快速绘制、实
时/历史数据的访问、报表的定制管理,支持上层业务功能的实现。
时/历史数据的访问、报表的定制管理,支持上层业务功能的实现。
• (3) 数据存储层
• 提供基础数据的存储。关系数据库存储各种模型数据、业务数据;实
时数据库存储量测数据。应用服务层通过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访问数 据。
6
• (4) 应用服务层
• 主要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业务流程的快速配置,图形的快速绘制、实
口(EMS-API)》系列国际标准。IEC 61970 系列标准定义了能量管
理系统(EMS)的应用程序接口(API),目的在于便于集成来自不
同厂家的EMS 内部的各种应用,便于将EMS 与调度中心内部其它系
统互联,以及便于实现不同调度中心EMS 之间的模型交换。IEC
61970 主要由接口参考模型、公共信息模型(CIM)和组件接口规范
• (9) 功能应用层
• 可通过应用服务层的各种定制功能快速生成功能模块,实现系统的相
关业务功能。
• (10)统一展现层
• 用户可定制各类所需的数据,并提供统一的应用入口。
8
(四)系统网络架构
• (四)系统网络架
构
•
电动汽车充换
电站经电力系统通
信数据网接入部署
在集团公司的中心
站点。不具备SDH
通讯网接入条件的
的各种充换电设备将分散在一个大尺寸的地理区域内,同时动力电池
将随车辆的运营在网络内各节点间进行流转。
• 5.基于类Bigtable 的数据存储
•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监控数据均为时序的性能数据 (Time
项目十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
•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
表现在以下方面:
•
(1)现有充电设备均是非线性负荷,工作时会产生很高的谐波电流
,注入电网会造成电能质量的降低;
•
(2)自由方式下大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同时工作将会对配电网造
成冲击,特别是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段,将会对电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一)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行管理系统概述
• (一)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行管理系统概述
•
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行管理系统以充电站、换电站、充电
桩、动力电池、电动汽车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对象进行统一建模,通
过分布式并行采集实现网络内各层次节点运行数据的采集和监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