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低龄留学生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如何看待当前的留学低龄化现象

国外上 大学 、高 中 ,甚 至还有很 多接 受 国外 的义务 教 育。我 国赴 海外 留学 的 学 生数 量 从 19 年 24 99 .万 人 增 长  ̄2 1 年 度 的2 . 万 人 。从 17 年 N 2 l J l0 0 87 4 98 OO
年 底 ,我 国各 类 出 国 留学 人 员总 数 达 105 万 人 。 9. 4
l岁 以下 的低龄 留学 生无论 从数量 还 是 比例 上都有 8
所增 长 。
一
、
我 国 留学低 龄化形 势
随着 对外 开放 程度 的加 深 ,我 国 的出 国留学政
策也愈渐宽松 ,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加。同时伴随 经济的发展等因素 ,留学的形势更加 良好 ,低龄化
现 象也逐 渐显 露 。
年 份
2 003 2 4 00 2 5 00 2 6 o0
从表 1 以看 出我 国 出国 留学 人数 与来 华 留学 可 人 数近八 年来一 直在 稳步增 加 ,来华 留学人 数 总体
上稍 多于我 国出国 留学 人数 。
在 日益 壮大 的 留学 大军 中 ,低 龄 留学生所 占的
1 . 国内严峻的升学就业压力 。有些家长考虑到 就业 压力 ,希 望将 孩子送 到 国外读 书 ,这 是许 多学 生低龄留学的一个原因。在许多国外的中学申请知 名大 学会 比国内容易 ,相 对 于国 内升学就 业压 力的
表1 我国2 0 0 3~2 1 年 出国留学人数及来华留学生数统计 00
2 49 23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9 年 中国赴加 拿大 学 习硕 士学 位 以下课程 的 留学 98 生在 l0 人 以上 。英 国 19 年接 受 了共 计4 0 名 中 20 98 93 国留学 生 ,在 赴英学 习的 中 国学 生 当 中 ,约有 6 % 0
中国留学生的现况分析报告

中国留学生的现况分析报告*本报告旨在对中国留学生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提供对相关问题的详细解读和建议。
*1.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中国留学生人数正日益增加。
留学已经成为中国学生求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中国留学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报告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2. 留学生总体情况截至目前,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个巨大的数字。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留学生发送国之一,并且拥有全球最大的留学生人数。
留学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国际化的学习经历。
他们选择去国外学习的原因包括世界一流大学的优势、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以及对就业市场的看好。
在留学期间,他们不仅能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还能增加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
3. 留学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3.1 学术压力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面临着巨大的学术压力。
他们需要适应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可能成为他们的困难所在。
此外,一些留学生还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高期望,需要担起经济责任。
3.2 心理压力留学生常常面临着与家人和朋友的分离和孤独感。
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可能会造成他们的心理压力。
此外,留学生还面临着文化冲击和身份认同的问题,如在跨国关系中找到平衡点,同时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
3.3 就业和回国问题随着留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问题成为他们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他们需要在国外找到适合自己专业背景的就业机会,并竞争于国际劳动力市场。
另外,一些留学生还面临着回国就业的问题,需要适应国内的就业市场和环境。
4. 解决方案和对策4.1 学校支持与指导学校应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和指导,以帮助留学生更快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学校可以为留学生提供专门的语言辅导和文化培训,同时积极推动跨文化交流和交流活动。
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组织和资源中心,提供留学生所需的信息和帮助。
来华留学生情况研究

来华留学生情况研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
来华留学生的情况研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留学生的数量、留学生的特点、留学生的就业情况等方面对来华留学生的情况进行研究。
首先,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持续增长。
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也是世界上吸引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共有来自183个国家的留学生达到49.2万人,比五年前增长了约46%。
而根据中国教育部的规划,到2024年,中国希望吸引来华留学生数量达到50万人。
可以看出,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同时,留学生的就业情况也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目前大部分留学生在中国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中国就业。
中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的留学生留在中国,包括放宽工作签证政策、提供就业机会等。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留学生的回国率较去年有所下降,留在中国工作的比例有所提高。
这一趋势也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和科技强国的崛起。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留学生的语言能力需要加强。
虽然许多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期间会学习中文,但很多留学生中文水平仍然不够高。
语言能力是留学生在中国生活和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相关机构提供更多支持和资源。
其次,留学政策的完善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虽然中国已经实行了一系列留学政策,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包括签证政策、奖励政策等,以吸引更多优秀的留学生来华留学。
综上所述,来华留学生的情况研究表明,中国已成为一个备受留学生青睐的国家。
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加,中国教育体系也面临着潜在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就业情况等方面,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和国际交流做出更多贡献。
2023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报告

2023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来华留学的人数逐年增加。
2023年,在全球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了更多国际学生选择来华留学。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2023年度来华留学生进行调查,全面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生活满意度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情况,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历和不同学科的留学生为样本。
通过网上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反馈意见。
二、学习动机和期望调查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选择中国是因为其经济和文化的吸引力,以及中国在技术和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他们希望在中国的优质教育环境下学习,并通过与中国同学的交流互动,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掌握。
留学生们普遍期望通过留学经历提升自身的外语能力、专业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环境。
三、学习生活满意度在学习生活方面,调查发现大部分留学生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中国的教育资源丰富,教学质量高,师资力量强大。
同时,留学生也对中国课堂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教学方法给予了高度赞赏。
然而,一些留学生也提到了中英文沟通障碍、文化差异以及留学生社交圈相对封闭等问题,这对于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四、未来发展规划若干留学生表示,他们在完成学业后,希望留在中国工作或继续深造。
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机会多样,非常适合个人发展。
然而,也有一些留学生表示,在中国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为困难,他们打算回国或选择去其他国家寻找机会。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建议中国加强与留学生的沟通合作,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支持,以吸引更多优秀的留学毕业生留在中国。
结论2023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显示,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
我国低龄留学生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O
速度递增 。有人 推算 ,5 年后 中国的一线城市将进入
“ 平 民留学”时代。
策随着 国情 的变化不 断进行调整 。总体上呈现 出限制
越 来越少 ,政策越 来越放 开 的特 点。从 1 9 7 8年 “ 突
出身 、年龄 、经历 、出国动 机 、留学性质 等方 面都 已
经发生 了巨大变化 ,尤 其近 1 0 年来 中国大陆低龄 留 学越来越普遍 。面对这样一个迅速 壮大的低龄留学群
【 T e B i 丽 e 0 i H u a = = = = = = = = ’ 嘲 g
>>> >>> >>>
~
国青 年 童二 / 2 。
, /
我 国低 龄 留学 生发 展 状 况 —]
中国青 少年研 究中心课题 组
摘 要: 本文通过访谈 1 4 — 1 8岁在 国外 留学的 学生和 家庭 、留学 中介机 构 ,回顾 国内关 于低龄 留学生在 国外生活学 习的文献 ,发现 : 随着我 国经济持 续快速发展 ,居
2 0 1 2年 ,此数字达到 了近 4 O万之多。截至 2 0 1 2 年3 月 ,中国官方 累计 统计 的出国留学人次 超过 2 3 0万。 3 0多年 以来 , 自费 出国人员 2 0 0万人 以上 ,占各类 留学 人员 的九成 。据统计 ,2 0 1 1 年 自费 出国留学人 数是 2 0 0 0年的 1 0 倍 ,仅 2 0 1 1 年就有 3 1 万多名 自费 留学人员远赴海外。根据历年统计数据测算 ,今 后若 干年 内我 国出 国留学人数将 以不低 于 2 0 % 的年增 长
2023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

2023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2023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1出国留学读本?读研?还是读高中?日前,有留学教育机构发起“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调查显示,打算申请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最多,达到43%。
近半数留学者申请读研调查显示,打算申请研究生学历的人数最多,仍是出国留学的主力大军,达到43%.调查报告显示,30%的学生意向申请海外本科学历,该比例仅次于硕士申请排在第二。
调查还发现,相较于以前因担心成绩不够好而出国留学的学生,近几年,许多名校“尖子生”开始放弃国内大学,转而申请更好的海外院校。
近几年,留学低龄化日益明显。
调查显示,有18%的受访者意向申请海外高中。
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上好高中竞争激烈。
美英仍热,澳洲回暖在留学国家选择时,美国和英国仍是中国家庭最热门的留学选择,分别占比30%和24%;澳大利亚、加拿大则紧随其后。
其中,澳洲留学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据悉,澳大利亚有望在今年开放初中留学申请的消息,令到咨询者显著增加。
小语种国家也受追捧从调查结果看,在留学国家的选择上较前两年更具多样性。
法国、德国、新加坡、日本等欧亚国家,开始得到中国学生和家长的追捧,在选择人数上有所增长。
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几年,低门槛、高性价比、可以多收获一门小语种,以及特色实力专业和良好的就业预期等优势,将为欧亚留学带来显著的增长空间。
2023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2近日,《2023年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显示,有近35%的意向留学生留学前即拥有出国经历,27.7%的意向留学生选择留学美国,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自我意识成长超三成意向留学生正式留学前拥有出国经历《报告》显示,超过60%参与调研的意向留学生首次产生留学想法的时间,都集中在高中、大一、大二期间,其中高中期间产生留学的想法占比最高,达到27.9%。
有39%的意向留学生表示,自己的意愿对选择出国留学的影响最大,父母和同学(校友)的影响位列其次,分别占比24.5%以及18.3%。
出国留学低龄化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大家好!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前进,居民收入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尚未成年的小孩送到国外读书,出国留学逐渐走向低龄化。
所谓的低龄化是指出国留学逐渐从本科生研究生走向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的趋势,我方判断利弊的标准是这种趋势是否有利于孩子以及国家的发展。
我方坚持认为,出国留学低龄化弊大于利,理由如下:首先,对于个人而言,低龄化的趋势导致越来越多年龄很小的孩子被送出国,影响了孩子个人发展。
就拿哈尔滨来说,2005年到国外读初高中的学生占比仅为4%,然而2014年达到百分之十五,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国外读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我们承认国外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参加更多实践活动,眼界更加开阔,思维也相对的活跃,但是国内的高中和初中真的没有国外好吗?国内的基础教育是全球第一,基础教育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判断以及对祖国的认知感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过早的去国外读书,可能会导致舍本求末的结局,另外,低龄化的趋势导致父母与孩子过早的分离,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影响,而且孩子年龄越小,父母的影响则越发重要,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老师,教会孩子礼貌,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所以过早的独自去国外留学,会影响其个人的健康发展。
最后,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低龄化的趋势导致父母盲目跟风以及人才流失,据统计,2014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9.96万人,其中自费留学37.45万人。
随着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国,也没有考虑孩子自己的意愿,一心想着“外国的月亮比较圆”,随着大流就把孩子盲目的送出国,另外,据调查,留学生的回国率只有三成,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回国呢?我想不仅因为国外的月亮圆,更多的是因为他们从小去国外读书,没有很好的接受中国文化熏陶,导致对国家的认知感和归属感降低,我身边就有一个小妹妹,初中就在国外读书,现在回来有时候连中文都说不利索了,更何况写中文了。
这种情况连中文都不会写,何谈认知?很多的高端人才因为没有归属感而留在国外,然而现在中国发展缺乏的就是高端技术人才,因此,出国留学低龄化不利于在一些方面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留学现象反思报告范文模板

一、标题留学现象反思报告二、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出国留学。
然而,留学现象也引发了许多争议。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留学现象进行反思。
三、正文1. 留学动机(1)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许多留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是为了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然而,部分留学生可能过于追求名校,忽视了自身兴趣和特长。
(2)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出国留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拓宽我们的视野。
(3)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部分留学生认为,出国留学可以获得国际化的学历背景,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2. 留学利弊(1)优点① 提升综合素质:留学生活可以锻炼我们的独立生活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② 丰富人生经历:留学生活可以让我们结识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拓展人际关系。
③ 提高就业竞争力:国际化背景的学历和经验可以为我们在职场中加分。
(2)缺点① 经济负担:留学费用较高,给家庭带来经济压力。
② 文化冲突:留学生可能面临文化差异,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③ 留学失败风险:部分留学生可能因各种原因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3. 留学趋势近年来,我国留学人数逐年增加,留学目的地也日益多元化。
然而,随着国内教育水平的提升,留学趋势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1)低龄留学现象加剧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让孩子在低龄阶段出国留学,以期望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国外教育环境。
(2)留学目的地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欧美国家,亚洲、澳洲等国家也成为留学生选择的热门目的地。
(3)留学回国潮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
四、结论留学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既有利也有弊。
在追求留学的同时,我们要理性看待,充分了解自身需求,避免盲目跟风。
同时,政府、学校和家庭也应关注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摘?要:本文通过访谈14-18岁在国外留学的学生和家庭、留学中介机构,回顾国内关于低龄留学生在国外生活学习的文献,发现: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提高和家庭支付能力增强,2008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的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部分大城市逐渐进入“平民留学”时代;留学开始以自费为主,低龄化倾向明显。
分析原因,既与家长对我国教育体制、高考压力、就业形势或移民的考虑有关,也与当下全球经济低迷,西方国家把开拓中国留学市场视作教育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争夺中国生源有关。
青少年可塑性强,低龄留学利弊兼有,本文在考察低龄留学生的生存状况和发展预期基础上,提出理性留学,做好留学规划,加强行前培训和准备等建议。
关键词:低龄留学生;发展我国低龄留学生发展状况研究报告古往今来,中国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一直很强烈,他们会倾尽所有为子女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教育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赴海外留学的人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
同时我国留学事业也出现了很多新现象[1],主要表现在:(1)留学趋向大众化,出国留学人数持续增加,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接近40万;(2)学生层次多元化,几年来我国高中生出国人数已超过总留学人数的五分之一,而与此相关的高考弃考人数超过了300万,低龄化留学潮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膨胀;(3)留学分布的地区更加广泛。
20世纪80年代初,“留学”在国人眼中是个罕见的事。
三十多年过去了,随着中国人家庭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家长有能力把孩子送出国门,接受外国灵活和先进的教育。
相比上个世纪,如今留学生的出身、年龄、经历、出国动机、留学性质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近10年来中国大陆低龄留学越来越普遍。
面对这样一个迅速壮大的低龄留学群体,他们在国外的心理及文化适应性便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课题。
当今小留学生们的出国目的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看待理解出国留学?他们如何挑战留学中的困难?他们是“派往明天的留学精英”还是“留学垃圾”?他们将来是学成回国的“海龟”还是“移居他乡”的“海漂”?低龄留学如何从盲从回归理性?如何走出低龄留学误区?诸多问题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
本报告通过回顾国内关于低龄留学生在国外生活、学习状况的文献,分析相关资料,通过研究小留学生现象回答社会关注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我国出国留学的相关政策随着国情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总体上呈现出限制越来越少,政策越来越放开的特点。
从1978年“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保证质量,力争多派”,到1986年“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再到1993年,中央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尤其是自国家教委公布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有关问题的通知》,自费留学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留学问题专家徐小平认为,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分界,之前出国留学用的是别人的钱,而之后很多人出国用的是自己的钱。
即前期以公费出国为主,后期自费出国的人很多。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从2008年以来,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且呈爆发式增长,2008年出国留学人数为18万左右,而到了2012年,此数字达到了近40万之多。
截至2012年3月,中国官方累计统计的出国留学人次超过230万。
30多年以来,自费出国人员200万人以上,占各类留学人员的九成。
据统计,2011年自费出国留学人数是2000年的10倍,仅2011年就有31万多名自费留学人员远赴海外。
根据历年统计数据测算,今后若干年内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将以不低于20%的年增长速度递增。
有人推算,5年后中国的一线城市将进入“平民留学”时代。
表1:2000-2011年公费和自费留学人数年份留学总人数(万人)国家公派留学人数(万人)单位公派留学人数(万人)自费留学人数(万人)自费留学比例(%)2000 3.900.300.40 3.2082.05 20018.400.300.507.6090.48 200212.500.350.4511.7093.60 200311.730.350.4610.9299.00 200411.470.350.6910.4390.93 200511.850.400.8010.6589.87 200613.400.560.7712.0790.07 200714.400.890.6112.9089.58 200817.98 1.140.6816.1689.88 200922.93 1.200.7221.0191.63 201028.47 1.20 1.2726.0091.32 201133.97 1.28 1.2131.4892.67中国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大专院校的最大海外生源地。
截至2010年底,中国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留学生,已经分别接近或超过10万人。
早在2003年,新西兰的中国留学生就有53673人,占新西兰国际学生总数的42%,成为新西兰国际学生的第一大生源国。
以美国接收中国留学生的发展状况为例,据国际教育协会编纂、美国大使馆2010年11月15日对外公布的《学生流动门户开放报告》显示:美国高校是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的首选目的地;2009-2010 学年,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中国学生人数从98235人增至127628人,比上一年度增加了29.9%,较前年增加了50%,较5年前增加了4倍[2];中国在美留学生占美国全部留学生的18%以上,印度占15%,中国首度取代印度成为全美各大学外国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3]。
时任美国驻中国大使洪培博先生表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有超过100万的中国人来美学习,对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9-2010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注入了199亿美元,其中18.5%的外国学生来自中国大陆[4]。
与过去20年相比,近年来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有向自费化、专业化、低龄化方向发展的趋势[5]。
我国留学生以公派出国留学为主导、自费出国留学为主体的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
对于低龄留学生而言,绝大部分是自费,尽管也有随父母在国外就读的情况和学生互换项目,但因留学名额有限,留学时长受限,家庭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费用,因此,本报告不把这部分学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本报告重点研究独立签证,(计划)在国外学习时间超过一年的小留学生。
目前,学术界对小留学生有两种定义:一种是指那些接受高等教育以前的学生(Pre-university students),主要就读于国外的中小学、语言学校、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的预科班或语言培训中心以及其他一些私立培训机构,他们年龄大多不满18周岁。
另一种是指“9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三)以下的留学生”,他们年龄大多不满15周岁。
考虑到6-12周岁这一年龄段的小孩基本上是随父母移民,本报告调查和访谈的对象主要是以14-18周岁留学生为主,即在国外上初高中的留学生。
二、我国小留学生总体现状分析1.中小学生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留学人群,低龄化趋向明显在20世纪80年代,留洋者大多是去读硕士、博士的;90年代初,开始有高中毕业生到国外去读本科;从90年代中期开始,渐渐出现了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留洋的现象,甚至一些只有几岁的小孩子也被家长送到国外去读幼儿园。
有统计显示,在我国申请自费留学的学生中,20 世纪90 年代留学生的平均年龄比80年代下降了10岁,中学生留学比例约占总数70%以上[6]。
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显示,2009年中国有2.6万名学生赴美读预科,比2008年多两倍;2010年我国出国留学的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人数为7.64万,占当年出国留学总人数的19.8%。
2011年仅高中生出国学习人数就高达7.68万,占当年我国总留学人数的22.6%。
笔者在北京调查专门从事初高中低龄留学的樱知叶教育机构,发现通过它们出国留学的学生14-16岁之间占到80%,16-17岁的占10%,12-13岁的占10%。
多项数据显示,我国留学生低龄化现象明显。
低龄自费出国留学集中在中国大城市。
据2007年上海市教委就上海出国留学生年龄结构统计,15岁到19岁中学生占到27%。
资料显示[7],上海2005年至2011年前三季度,15-18周岁746人,19-22周岁1011人,23-28周岁1779人,29-35周岁3431人,36-45周岁3722人,6-14周岁989人。
历年数据显示,在上海18岁以下青年出国人数不断攀升,15-18周岁这一年龄段青年留学人数2010年比2005年上升了21倍;6-14周岁这一年龄段孩子留学人数上升了 4.3倍。
需要说明的是,6-14周岁移民的人数多于15-18周岁,这一年龄段的小孩基本上是随父母移民,父母年龄大多是40岁出头。
北京市作为首都,留学的人数在全国排名第一。
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为33.97万,这一年,北京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达11.5万人,其中,小留学生占 4.6万人,比例高达40%。
低龄留学的现象,在北京表现得也很突出。
目前,虽然我国本科生申请出境学习仍是主体,但高中生的比例在不断增大[8]。
新西兰的数据显示,早在2003年“小留学生”占新西兰中国留学生的一半以上。
中小学阶段的“低龄留学生”占中国留学生的9.2%,占新西兰中小学国际学生的21%;据澳大利亚驻华使馆提供的数据:1995-1996年度发放了104份中国大陆的中学生留澳签证;1998-1999年度为620份;而2002- 2003年度上升至5299份。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资料,近年到加拿大读专科学院(大学前学历)的海外学生高达7万人,中国是提出签证最多的国家[9]。
据美国国土安全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至2006学年,我国仅有65名中学生持因私护照去美国读中学;到了2010至2011学年,中国有6725人到美国去读中学,5年间增长了100倍。
另有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面向中国签发的学生签证占其全球学生签证的22%,约为15.76万份,其中,高中留学生占留学生总数的22.6%,达到了3.56 万人[10]。
2.高考弃考人数增加,优秀生源加入低龄留学大军中国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最大海外生源地。
截至2010年底,中国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留学生,已经分别接近或超过10万人。
在国内表现为高中毕业直接出国读本科的人数显著增加,出国读中学的人数也大幅增长,高考弃考人数增加。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赴国外留学,越来越多的学生放弃国内“高考”。
近几年来,我国高中生出国人数已超过总留学人数的五分之一,而与此相关的高考弃考人数超过了300万,低龄化留学潮正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