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设计方案与优化
塔河油田超深裸眼碳酸盐岩储层水力加砂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7
山
一
一. . .
f ,’
l5O
舒
g
一
l f
篓
『 /
}
—^ ,
10 粤 0
S O
式 进行 超 深裸 眼碳 酸盐 岩水 力加 砂压 裂技 术 的研 究及应 用 ,取 得了一定的效果。
O 5 0 5 ∞ 籀 1 l S 筠 4 辐 O 0 时间 5 稻 ∞ 锚 0 ( n) mi
3 % 自缝 口至 缝 端 部 支 撑 剂 铺 置 浓 度 由 大 变 小 , 形 成 良好 0,
由于塔河 油 田奥陶 系储层基 质孔 隙度 极低 ,孔隙度 主 要分 布 于0 0 % .% 间 ,孔 隙度 小于 l0 的 占7% . 1 ~8 5 之 _% 7 ;渗 透 率介 于 0 0 1 0 u 0 2 0 u . 0 X 1 J ~5 5 ×1 m,其 中小 于 1 0 n ×1一
既 能形成较 长的有 效裂缝 长度 ,又能确 保 裂缝 高导流 能 力,从 而达到 进一 步提 高 沟通 更远处 的有效储层 的机率 ,提 高储
层 改 造 效 果 目的 。
关键词 :碳 酸盐岩 ;超 深井 ;水力加砂压 裂 ;裂缝 高导流 能力 ;储层 改造
D : 1 .9 9 jsn 1 71 5 62 11 .0 OI 5 6 / .s. 6 -6 9 .01 . 4O 1 0 i
ra ht u p s fi p o igo p ru i n c m munc t h urh r v i ber sr o r . e c p r o eo r vn p o t n t o o he m y iai t ef t e al l e e v is ng a a Ke r : r o t e e v rTh u e . e pwel eh d a l a r curn ; a k c n u t iy ywo dsCab naer s r oi; es p r d e lTh y r ui sndfa t i g Cr c o d c i t ; c v
油气井压后返排模型及制度优化系统研究

油气井压后返排模型及制度优化系统研究摘要:本文建立了压裂液二维滤失、裂缝体积以及压裂液返排过程中的井底压力及返排流量、裂缝临界出砂流量计算模型,在控制裂缝出砂和保证井筒携砂的原则下快速返排,利用MATLAB和VB编制软件,并对A油田的X井进行了压裂液返排工作制度的优化设计,实现了该井的快速返排。
关键词:压后返排;裂缝出砂流量;返排制度优化1 压裂液返排数学模型压后返排过程中,根据体积平衡,强制闭合过程中裂缝体积变化量等于压裂液返排体积与压裂液滤失体积的和,采用二维滤失模型,通过数值差分的方法求得到压裂液滤失量计算式:(2)则在裂缝闭合开始时,裂缝的体积为:(5)其中:(6)(7)裂缝裂缝体积的减小量为:(8)压裂液返排量可根据过油嘴的伯努利方程及连续性方程推导而出:(10)其中,(11)为沿程水力压降:(12)通过对裂缝内的支撑剂受力分析,根据力矩平衡原理可以得到不同雷诺数的临界流量计算方法:当NRe≤2时,(20)当2<NRe≤500时,(29)当NRe>500时,(30)其中,为时压裂液滤失总体积,m³。
为裂缝减小体积,m3;为裂缝闭合过程t时刻裂缝体积,m3;为裂缝闭合t时刻压裂液滤失量,m3,为停泵t时间后压裂液返排体积,m3。
Pc -闭合应力,MPa;Pf -井底压力,MPa;A-支撑剂截面积,m2;α-作用在支撑剂上的闭合应力的作用方向;θ—用于描述支撑剂与裂缝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δ ——液膜系数,取值为0.213×10-6;h ——支撑剂距裂缝顶端的距离,m;ds ——支撑剂的直径,,是举升力系数,是阻力系数,,其值为0.25;为压裂液密度,kg/m3;为嘴损系数,无量纲;为油嘴半径,m;为井筒半径,m;为排液过程中t时刻井口压力,MPa;为大气压,0.1MPa;为井筒中流体的流速,m/s;为通过油嘴后流体的速度,m/s;为摩阻系数,无量纲;D为管柱直径,m;L为管住长度,m。
压裂液返排试验及返排制度优化研究

中 图分 类号 :T
文 献标 识码 : A
S t u d y o f F r a c t u r i n g a n d F l o wb a c k E x p e r i me n t a n d F l o wb a c k S y s t e m O p t i mi z a t i o n
定 为 方案设计 的相应 返排 速度 ,根 据 不 同返 排 时 间 ,在 试验
装 置 出 口端 收集 流 出的支 撑 剂 ,当返排 液量 达 到设 计数 值 时 停泵,返排结束 :④沉淀、过滤、烘干、称量回流 出来支撑
剂质量 :⑤完成上述试验步骤后 ,再进行下一组试验 ; ⑥每
Ab s t r a c t :t h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l f o w b a c k l i q u i d v i s c o s i t y s h o u l d b e l e s s t h a n 5 m P a・ s r e a s o n a b l e , " p r o p p a n t b a e k l f o w o c c u r g r e a t e r t h a n 6 m P a , t h e r e v e r s e l f o w c o n d i t i o n o f s a n d f r a c ur t i n gi f r e d u c e do b v i o u s y; l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a d d i n g i f b e r , c a n e f e c t i v e l y c o n t r o l t h e b a c k l f o w o f p r o p p a n t . T h e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r e s u l t s h a v e a g o o d g u i d i n g s i g n f i c a n c e f o , t h e l f o w b a c k o f f r a c u t r i n g l f u i d .
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方案

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方案压裂返排液是在页岩气或致密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大量固体颗粒、有机化合物和盐类的废水。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必须对压裂返排液进行处理。
以下是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方案,包括整体流程和每个环节的详细描述。
整体流程:1. 预处理:去除固体颗粒和沉淀物。
2. 生化处理:利用生物方法降解有机化合物。
3. 分离技术:使用物理化学方法分离压裂返排液中的盐类和其他污染物。
4. 中水回用:将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处理,使其符合再利用的要求。
5. 残渣处理:处理剩余的固体废物和沉淀物。
详细描述:1. 预处理:将含有固体颗粒和沉淀物的压裂返排液经过初步过滤,去除大颗粒的固体物质。
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筛网、沉淀池、离心机等进行处理,以去除大颗粒固体物质。
2. 生化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来去除。
可以通过搭建生物反应器,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3. 分离技术:生化处理后的废水中仍然含有盐类和其他杂质。
可以通过离子交换、逆渗透、膜过滤等物理化学方法来分离废水中的盐类和其他污染物。
离子交换可以去除废水中的离子污染物,逆渗透可以通过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去除盐类和溶解性有机物。
4. 中水回用:经过分离技术处理后,废水中的盐类和污染物被有效去除,可以将中水回用于压裂作业或其他工业用水。
这样不仅能减少淡水的使用,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残渣处理:在处理压裂返排液时,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固体废物和沉淀物。
这些残渣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来处理。
可以采取固化、焚烧、填埋等方法进行处理,确保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以上是一种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方案的整体流程和每个环节的详细描述。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废水处理效果和环境保护效果。
石油工业油井压裂技术的优化方案

石油工业油井压裂技术的优化方案压裂技术在石油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它是一种有效的油井增产方式。
然而,传统的压裂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工艺不稳定等。
为了优化石油工业油井压裂技术,下面将提出几种优化方案。
1.改进液体配方目前,压裂液的配方通常是水和各种化学添加剂的混合物。
然而,这种配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水作为压裂数的基础。
例如,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压裂液,不仅可以减少水的使用,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优化断裂方向石油工业中常常采用垂直方向的断裂,然而,这种方式限制了油井的产能。
为了提高油井的产能,可以考虑优化断裂方向。
例如,通过水平井的方式进行压裂,可以增加裂缝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原油的产量。
3.智能监控和控制系统传统的压裂技术缺乏实时监控和控制系统,往往需要人工干预和调整。
为了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效率,可以引入智能监控和控制系统。
这样,可以实时监测油井的各项参数,根据数据进行智能控制,从而达到最佳的油井压裂效果。
4.先进的砂岩物理模型传统的砂岩物理模型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模型的简化和缺乏真实性。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砂岩的物理性质,可以引入先进的砂岩物理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考虑更多的物理参数,从而提高对砂岩的描述和分析能力,为优化压裂技术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5.多学科协同研究油井压裂技术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包括地质学、力学、化学等。
为了更好地优化压裂技术,可以进行多学科的协同研究。
例如,地质学家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地质信息,力学专家可以模拟和分析裂缝的产生过程,化学专家可以提供更优化的压裂液配方。
通过多学科的协同研究,可以找到更好的优化方案。
总结而言,石油工业油井压裂技术的优化方案包括改进液体配方、优化断裂方向、引入智能监控和控制系统、引入先进的砂岩物理模型以及进行多学科协同研究。
这些优化方案可以提高压裂技术的效率、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为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油水井压裂改造方案优化设计

油水井压裂改造方案优化设计一、项目背景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传统的油水井产能逐渐达到极限,压裂技术成为改产增油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压裂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产能和经济效益。
二、问题分析1. 压裂设计需求:传统的压裂方案在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地层差异和裂缝网络的复杂性,导致压裂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2. 技术优化:需要对压裂液的选择、泵送参数、井筒布置等技术方案进行优化,以提高压裂效果和产能。
3. 成本控制:压裂改造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优化设计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
三、优化设计方案1. 地层分析:对油水井的地层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地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可裂性等,为后续的压裂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2. 压裂液选择:根据地层特点,选用合适的压裂液,包括增黏剂、破胶剂、降粘剂等,以提高裂缝网络的覆盖面积和裂缝宽度。
3. 泵送参数优化:通过模拟计算和试验验证,优化泵送参数,包括压裂液密度、流量、压力等,以实现更好的裂缝扩展效果。
4. 井筒布置调整:根据地层特点和裂缝网络的预期分布,调整井筒的布置方式和间距,以提高裂缝的覆盖面积和产能。
5. 成本控制方案:通过节约用料、优化施工流程、定制设备等方式,控制压裂改造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 增加产能:优化设计后的压裂效果更好,能够充分开发地层资源,提高油水井的产能。
2. 降低成本:成本控制方案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压裂改造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3. 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设计提高了压裂的效果和产能,提高了地层资源的利用率。
4. 技术创新:优化设计中采用了节能环保的新型压裂液和智能化的泵送参数优化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
五、项目实施1. 地质勘探:对油水井的地层进行详细勘探和分析,为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3. 设备采购:根据优化设计方案,采购合适的压裂设备和材料,保障项目的实施。
5. 效果评估:对优化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为后续改进提供参考。
压裂砂比优化方案

压裂砂比优化方案
压裂砂比优化方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确定压裂目的和要求:在进行压裂砂比优化前,需要明确压裂的目的和
要求,例如提高地层的渗透性、增加地层产能等。
2.选择合适的支撑剂:根据压裂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撑剂,如陶
粒、石英砂等。
3.确定砂比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砂比范围,如10%~11%。
4.进行压裂实验:在确定砂比范围后,进行室内压裂实验或现场试验,以
获取支撑剂在砂比范围内的性能数据。
5.分析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支撑剂的破碎率、导流
能力、地层渗透性改善情况等。
6.优化砂比: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对砂比进行优化。
如果发现砂比
过高或过低,可以通过调整砂比来改善支撑剂的性能和地层的渗透性。
7.制定实施方案:根据优化结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压裂液的类
型、浓度、粘度等参数,以及压裂施工的工艺参数等。
8.现场实施:按照实施方案进行现场压裂施工,并注意观察和记录施工过
程中的各种数据和现象。
9.效果评估:在压裂施工结束后,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地层渗透性
的改善情况、产能的提高情况等。
10.总结经验:根据评估结果和现场施工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对优化
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高下一次压裂施工的成功率和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压裂砂比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
油田压裂反排液的处理方案

处理返排油田压裂液的研究方案压裂作业返排出的残余压裂液含有胍胶、杀菌剂、石油类及其他添加剂,如不经处理而外排,将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处理压裂废液主要采取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降解法,物理法主要包括絮凝法、膜过滤法、气浮法等,化学法主要包括氧化法、电解处理法等。
目前针对压裂返排液的新处理技术是絮凝法、氧化法、生物法、吸附法的联合技术,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快速、高效地去除COD。
1.设计依据1.1压裂液的配方压裂液分为水基、油基和多相压裂液三大类,以油作溶剂或作分散介质配成的压裂液是最早采用的压裂液,这主要是它对油(气)层的损害比水基压裂液要轻,它的特性黏度比水基压裂液更具有吸引力。
但油基压裂液成本高,施工上难于处理。
因此现在只用于水敏性强的地层或与水基液接触后渗透率下降的地层,水基压裂液也最常用,约占整个压裂液用量的70%。
油基压裂液主要包括:(1)稠化油压裂液。
它是稠化剂(如脂肪酸铝、磷酸酯盐等)溶于油中配成。
(2)油包水压裂液。
它是一种以油为分散介质,水作分散相,油溶性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配成的压裂液。
如以淡水作水相、以柴油作油相,以月桂酰二乙醇作乳化剂,即可配成。
(3)油基泡沫压裂液。
它是以气体(CO2和N2)作分散相,以油作分散介质配成。
水基压裂液一般是水冻胶压裂液,是用交联剂将溶于水的增稠剂高分子进行不完全交联,使具有线性结构的高分子水溶液变成线型和网状体型结构混存的高分子水冻胶,由稠化剂、交联剂、缓冲剂、黏土稳定剂、杀菌剂和助排剂等组成。
多相压裂液由泡沫压裂液等。
泡沫压裂液是一个大量气体分散于少量液体中的均匀分散体系,主要成分有气相、液相、表面活性剂和泡沫稳定剂等其他化学添加剂组成。
不同配方压裂液的返排液处理方法大相径庭,了解压裂液的配方和对返排液的指标分析使得对水处理的方案更加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1.2压裂返排液的水质分析压裂返排液外观呈浅黄色,并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黏度较大,表面无明显浮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河油田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设计与优化-经济
塔河油田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设计与优化
赵敏江柳志翔李洪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完井测试管理中心新疆轮
台841600 )
摘要分级加砂压裂及常规加砂压裂是国内外油田通用的针对低孔、低渗类低品位油、气藏开发的一项重要手段。
但是,在压裂结束开井测试求产初期会出现支撑剂回流、地层出砂等问题。
以前塔河油田采用单一条管线进行采油、排砂的普通流程进行压后测试。
该流程存在砂堵后整改必须关井,无法达到连续返排的要求,并且在关井期间存在由于砂粒沉降造成油管内砂堵的风险。
经过数年
的摸索,试油技术人员通过改进排砂流程的配置,制定“四流程、六管汇、八通道”的新型返排流程,解决了加砂压裂施工后返排期间砂堵影响施工的问题。
关键词加砂压裂支撑剂返排流程
一、现状分析
加砂压裂返排流程的配置是关系到加砂压裂完井储层改造工艺成败的
重要项目。
以前塔河油田采用单一条管线进行采油、排砂的普通流程进行压后测试。
该流程在压后返排过程中支撑剂回流造成对地面测试设备后就需要关井处理。
如果处理不及时,就无法满足压裂结束后连续返排的要求,并且在关井期间
存在由于砂粒沉降造成油管内砂堵的风险。
二、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设计
1.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设计。
2010年前西北油田分公司无针对加
砂压裂后计量求产的返排流程,2011年一2013年通过对西北油田分公司加砂
压裂后返排情况的调查研究,逐渐摸索出专门应用于加砂压裂后计量求产的“四
流程、六管汇、八通道”的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
见图1。
■PR.
■
■J*"***1
fl 1
(1)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的连接方法:主测试流程:29/16 〃K5法兰变3 〃1502由壬变扣+由壬直角+3 〃15由壬管线+由壬直角+3 〃1502 壬管线
+3 〃 150由壬三通+3 〃 15(由壬管线+由壬直角+3 〃150由壬管线+④号油嘴管汇+3〃15由壬管线+⑤号油嘴管汇+3 〃由壬管线+分离器+2 7/8 〃油管计量罐+打油泵+打油平台。
见表1。
戟I 高社<"玖乓驰追曲:孔四;一各配豐
(2)1井排砂流程:3〃1由壬三通+3〃150由壬管线+地面采油树(15K) +②号油嘴管汇(70 MPa) +2 7/8 〃油管排酸三通+排酸罐、放喷
口。
(3)2井排砂流程:3〃1由壬三通+3〃150由壬管线+地面采油树(15K) +③号油嘴管汇(70 MPa) +2 7/8 〃油管排酸三通+排酸罐、放喷口。
⑷气管线:31/2 〃油管界速度流量计+垫圈流量计+31/2 〃油管
通过2011年一2013年现场实际应用评价,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对于加砂压裂后连续性返排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但是由于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较前期高压流程进一步复杂化,造成成本过高,流程连接时效性变差。
2.低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设计。
归纳整理近两年不同区块油气藏性质、加砂压裂返排流程出砂量及测试求产期间对返排流程的冲蚀程度。
通过分析,发现液体+支撑剂混出的井相对于天然气+支撑剂混出的井对返排流程的冲蚀危害程度要小得多,而且很多以产油为主的井加砂压裂返排过程中支撑剂返出地面的量很少,对地面返排流程几乎没有冲蚀危害。
综上所述,初定为天然气井加砂压裂使用原有的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
程。
以产油为主的井则将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中的除砂器去掉,同时将一条排砂流程中的高压排砂油嘴管汇去掉,使其变为应急排砂的放喷管线。
改进后的流程图、配置表见图2、表2
■■
煎1】痕洎 W
[
It 卅轉怡1
TO 谒% t 輔 Vlib
f£ IS 祇-U N
1 匚-Il ■ B
hM m 1
3 〃 1502由壬转换短节 +3 〃 15由壬管线 +3 〃由壬三通 +3 ”由壬弯头
+70 MPa 油嘴管汇 +278 〃由壬弯头 7+2 〃由壬短节 预留口 +27/8 〃由壬
管线+2 7/8 〃由壬转卡箍直角分离器+计量罐+打油泵+打油平台 (2 )1#排砂流程:3 〃由壬三通 +3 〃 由壬管线+地面采油树(15K )
+3 〃 1502由壬管线+70 MPa 油嘴管汇 +2 7/8 〃+油三通+排酸罐、放喷口。
(3 )2#排砂流程:3 〃由壬三通 +3 〃 由壬管线+地面采油树(15K )
+2 7/8 〃油+1三通+旋塞+排酸罐、放喷口。
( 4)气管线:卡箍直角
+27/8 〃油
管+临界速度流量计+垫圈流量计+点火口。
三、现场应用评价 1.气藏应用评价。
桥古101井。
该井是在沙雅隆起雅克拉断凸库纳斯 1
号构造1号高点所钻的一口探评井,试油层位为寒武系(白云岩),该井采用加 砂酸压完井方式。
2011年7月6日进行压裂施工,挤入地层100目粉陶9T ,
40-60目陶粒13T ,压后前期采用低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进行开井返排。
月7日17 : 00-7月
流程的连接方法:(1 )主测试流程:固定式油嘴套
+29/16 法兰转
屈」 怪配且粧兮fl
連排庫•
8日11 : 30四次进分离器点火(火焰高3 m~4 m),均因流程管线沙堵,而关井修复流程。
后期整改为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顺利完成了该层段的试油求产任务。
2.油藏应用评价。
(1 )顺902H井。
该井是在顺托果勒低隆顺托I号断裂带下盘所钻的一口探井,试油层位为志留系下统柯坪塔格组(砂岩) ,该井使
用多级分段加砂压裂完井方式。
2012年3月25日至3月27日进行多加分段加砂压裂施工,挤入地层100目粉陶6.8 m3(10.9 t) ,JFRAC1.6 m3(2.6 t),30/50目陶粒139.3
m3(242.34 t)。
压后采用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进行开井返排,27日至30日油嘴12 mm-无油嘴反排,返排过程中未见支撑剂回流现象。
(2)玉北1-7井。
该井是在麦盖提1区块玛南VI号构造所钻的一口评价井,试油层位为奥陶系一间房组(灰岩),该井采用加砂酸压完井方式。
2013 年1月11日酸压施工,挤入地层40/60目陶粒5.6 t,采用低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进行开井返排。
11日-14日油嘴8 mm -12 mm-无油嘴返排,返排过程中未见支撑剂回流现象。
通过对桥古井区、塔中井区、玉北井区的反复验证,发现低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不满足气藏加砂压裂后试油求产要求,气藏加砂压裂应该使用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低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满足塔中、玉北等区块加砂压裂后的返排需要,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在塔中、玉北等产油为主的区块使用大材小用。
在之后的玉北区块的井加砂压裂后,均使用低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且均顺利地完成了压后的试油求产任务。
四、效益分析
1.单井投资分析。
目前除砂器定额待命0.7万元/天,使用5万元/天;
高压油嘴管汇定额使用0.09万元/天。
现场实际情况是设备待命2天(等待压裂队备液)、返排使用4天,依此测算单井节省投资:除砂器2天待命X 0万
元+4天使用X 万元+高压油嘴管汇4天使用X 0.0万元=21.76万元/井,
搬迁费用按平均400 km计算,减少2辆30T板车使用费:30 t X 0.元/t X 400
km X 2 趟X 2辆=1.92 万元/400 km。
见表3。
*伍F怪鸟邱H M宣黑百河片巒飞址讣
2.单井时效分析。
从2011年一2012年流程连接时效统计情况来看,
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连接、试压以及完善三标总时间平均为48 h,低配置
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连接、试压以及完善三标总时间为36 h,单井节约12 h o
3.2012年施工效益分析。
2012年西北油田分公司砂压裂12井次,其中4井次使用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8井次使用低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
按照全部使用高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计划投资393.6万元,实际投资201.28
万元,节约费用192.32万元,节约48.73% ;地面流程连接计划使用576 h,实际使用480 h,节约时效96h,节约16.7%。
见图4。
五、前景评价
未来5年,西北油田分公司预计进行加砂压裂100井次,按照单井节约成本24.04万元计算,五年内可最大可节约成本2 404万元;按照单井流程连接时间节约12 h计算,五年内累计节约50台时。
六、结论及建议
(1)高、低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区分使用,对试油作业“降本增效”
有着巨大的实际意义。
(2 )根据加砂压裂井区块预测情况,高、低配置加砂压裂返排流程选择性使用值得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海军.复杂井试油流程压降分析
及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西安石油大
学,2008.
[2]李锐钦.高压节流阀冲蚀机理研究.石油与化工设备,2010.
[3]何世云.加砂压裂压后排液的控砂技术.天然气工业,2002.
[4]黄志文.加砂压裂闭合点的确定方法.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