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

合集下载

9.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9.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9.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2020/6/4
1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1. 石英晶体的特性 (1)结构与压电特性
① 结构与符号 ② 压电特性
当外加交变电场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相等时产 生共振,称之为压电振荡,相应的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2)等效电路与频率特性 ① 等效电路
很高
2020/6/4
当频率为1MHz时,LC并联 回路等效为感性。符合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组成原则,即 满足相位条件,有可能振荡。
(2)是电感三点式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电路。电路 的振荡频率即为石英晶体的固有频率。
2020/6/4
7
2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② 石英晶体有两个谐振频率:

呈纯阻性




时,呈电感性,曲线很陡,利于稳频。

时,晶体电抗近似为零,可作为小电阻使用。
2020/6/4
3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2.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1)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电 路是利用石英晶体作为一个 电感元件来组成 选频网络, 晶体工作在 fs 与 fp 之间。晶 体与C1、C2构成电容三点式 振荡电路。
振荡频率约等于石英晶体的并联谐振频率 fp2)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
电路是利用石英晶体串联
谐振时阻抗最小的特性组
成振荡电路,晶体工作在
fs 处,即电路的谐振频率 为 fs。
电阻Rf 的大小将影响正反馈强弱,若 Rf太大,则 正反馈过小,电路的幅值条件可能不满足;若Rf 太小, 则正反馈过大,可能导致振荡输出波形明显失真。
2020/6/4

LC三点式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

LC三点式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

3、反馈深度不同时对振荡器的影响 、
测试条件: 测试条件:CT=100pF, , C、C’分别为下列三组数据: 、 分别为下列
C=C3=100pF,C’=C4=1200pF; , ; C=C5=120pF,C’=C6=680pF; , ; C=C7=680pF,C’=C8=120pF , 调节电位器Rp ,使IEQ(静态值,即断开 1后调 静态值,即断开C 调节电位器 IEQ,调好后再接上 1),分别为 ,0.8,2.0,3.0, 调好后再接上C ),分别为 分别为0.5, , , , 4.0所标各值,用示波器分别测出各个振荡幅度(峰峰 所标各值, 所标各值 用示波器分别测出各个振荡幅度( 值)。
二、实验原理及电路说明
1、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LC三点式振荡器的基本构成是放大器加 振 放大器加LC振 放大器加 荡回路,反馈电压取自振荡回路中某个元件, 荡回路 三点式振荡器的一般组成原则 一般组成原则是: 一般组成原则 凡是与晶体管发射极相连的两个回路元件, 其电抗性质必须相同,而不与晶体管发射极相 连的两个回路元件,其电抗性质应相反。
LC三点式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 三点式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LC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振荡回路Q值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3. 了解反馈系数不同时,静态工作电流IEQ 对振荡器起振及振幅 起振及振幅的影响。 起振及振幅 4.熟悉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5.了解和掌握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的构成方 法
4、回路Q值和IEQ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 、
值变化时, (1)Q值变化时,对振荡频率稳定度的影 ) 值变化时 响
测试条件: 测试条件: ,IEQ=2mA,CT=100pF, , , 分别改变R值 使其值分别为1K 、10K 、 分别改变 值,使其值分别为 110K ,记录电路的振荡频率, 注意观察频 记录电路的振荡频率, 率显示后几位数的跳动情况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应用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应用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应用石英晶体振荡器(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是一种可靠的电子元件,用于生成精确的频率信号。

它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例如手机、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系统和科学仪器等领域。

本文将阐述该元件的应用。

一、电子时钟电子时钟是石英晶体振荡器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振荡器可以精确地控制时间,因此可用于制作电子腕表、台式时钟、壁挂钟等。

它比机械时钟更加精确和可靠,且无需定期校准。

二、计算机计算机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作为主频率源,以精确控制指令执行速度和计算周期。

对于现代CPU,振荡器的频率通常在1GHz以上。

此外,振荡器还用于计算机主板的时钟输出,用于控制各个组件的时序和同步。

三、通信设备石英晶体振荡器在通信设备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手机里的时钟电路就是由振荡器提供的,用于同步话音信号的采样和数字化。

无线电台、卫星通信系统和雷达等设备中也有应用。

四、科学仪器石英晶体振荡器在科学仪器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元件,用于测量和控制各种物理量。

例如,在天文望远镜中,振荡器用于精确控制反射镜的位置,实现目标的精确定位。

在光谱仪中,振荡器用于产生精确的时间基准,控制光源的发射谱线等。

五、控制系统石英晶体振荡器还用于各种控制系统中,如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控制等。

振荡器提供精确的时间基准,用于实现各种监控、调节和控制。

总之,石英晶体振荡器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元件,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功能强大、稳定可靠。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它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石英晶体正弦振荡器电路图

石英晶体正弦振荡器电路图

石英晶体正弦振荡器电路图
石英晶体正弦振荡器电路图
如图所示电路是由石英谐振晶体SJT和六反相器集成电路CD4069的1个门A构成的正弦波振荡器。

与普通的RC移相振荡器相比,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可高达10-5或更高。

这是RC移相振荡器无法达到的高指标(RC移相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只能达到10-2的量级)。

CMOS非门与负反馈偏置电阻Rl构成反相放大电路。

石英晶体SJT与Cl、C2构成7c型正反馈支路。

石英晶体在其固有谐振频率的附近,自身呈感性,此电感与电容Cl、C2构成谐振回路,形成选频移相反馈网络反馈到放大器输入端,产生振荡。

调整电容C2可微调振荡频率。

元器件选择:
六反相器集成块A:CD4069。

电容Cl:20pF,C2:3~22pF,C3:1000pF。

电阻Rl:10MΩ。

石英晶体SJT:32.768kHz。

电路连接方法:
六反相器集成电路CD4069只用了1/6个门,剩余门若无它用可将输入端接VDD或VSS,输出端悬空。

14脚(VDD)接正电源,7脚(VSS)接地。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设计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设计

目录第一章振荡器的基本常识 (1)第一节振荡器的分类 (1)第二节振荡产生的原理 (1)一自激振荡的产生 (1)二产生振荡的条件 (2)第三节起振和稳幅 (3)一起振过程 (3)二振幅的稳定 (3)第四节正弦波振荡器 (4)第五节频率稳定度 (5)第二章石英晶体 (6)第一节石英晶体的基本特性 (6)一石英晶体的基本结构 (6)二压电效应 (6)第二节石英晶体等效电路和振荡电路 (7)第三章12MHz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 (10)第一节电路的选择 (10)第二节石英晶体振荡器设计 (10)一主要技术指标 (10)二设计说明........................................... (10)(一)选择电路............................................ .10 (二)选择晶体管和石英晶体. (11)(三)确定直流工作点并计算偏置电路元件参数 (11)(四)求C1\C2\Ct的电容值 (12)心得体会 (13)参考文献 (13)第一章振荡器的基本常识第一节振荡器的分类震荡器(Oscillator)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

它的能量来源一般是直流形式(振荡器电路的直流供电电源)。

经过振荡器转换后,此直流能量转换为一定频率、一定幅度和一定波形的交流能量输出。

这种电能的“转换”过程被称作“振荡”(Oscillation)。

振荡器的作用是产生特定的输出信号,因此也常常被称为信号发生器(signal creator)。

振荡器的类型繁多,按照振荡过程是否依赖于外部激励信号的参与,可以分为他激振荡器和自激振荡器;按照波形分类有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按照振荡器振荡频率的高低,可以分为低频振荡器、高频振荡器、超高频振荡器等;按照振荡器的选频元件分类,则有RC振荡器、LC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等。

第二节振荡产生的原理一自激振荡的产生无需外加激励就能产生特定波形的交流输出信号,这种振荡电路称为自激振荡器。

高频振荡器实验-石英晶体振荡器

高频振荡器实验-石英晶体振荡器


调整RW1电位器,使IC=2mA

调整时采用间接测量法。 :即用直流电压表测量晶体管发射极对

地电压,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表中。

BG1
Re=1K

Vb
Ve
Vce
Ic计算值

四、实验应会技能
实验内容二: 振荡器的频率与幅度调测
实验准备
SW1“右”(LC振荡) SW2“左”(RL=110K)
SW3“左”(C2=330Pf)
fo 1
2 LC
三、实验应知知识
6与.3考毕串兹联电型路相改进电容三端式振荡器(克拉泼电路)
比,电在路电组感成L如上图串示:
联特一点个是电在容考。毕但兹电路的基础上,
它用有一以电下容特C点3与:原电路中的电感L相 1可串、不。振影功荡响用频反主率馈要改系是变以增加回路总电 数容。和减小管子与回路间的耦合来
三点式
三点电容(考毕兹) 三点电感(哈特莱)
改进三 点式
电容串联改进(克拉泼) 电容并联改进(西勒)
串联型
皮尔斯
并联型
密勒
① 放大网络 三、实验应知知识 以有源器件为主体,起能量转换作用,将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通过振荡系统转
换§成4固反定频馈率型的交正流能弦量波,即振构荡成驱器动的系统电。路构成与工作原理


Vo
正反馈网络

Vf




Vf
谐振放大+ 器输出的信号电压经反馈网络产生回授电压uf,作为正回授反馈 到基极。且uf>ui。经放大后再输出,再回授。
振荡器只要满足A*F>1,振荡器则周而复始形成对某单一频率信号放大—回 授,且有uin>ui2>ui1.从而形成振荡过程,实现将直流能量转换成交流信号。

高频实验报告_石英晶体振荡器实验报告

高频实验报告_石英晶体振荡器实验报告

石英晶体振荡器实验报告学号 200805120109 姓名 刘皓 实验台号实验结果及数据(一) 静态工作点(晶体管偏置)不同对振荡器振荡频率、幅度和波形的影响 1、把单刀开关K2闭合,用示波器和频率计在c 点监测。

调整DW 1,使振荡器振荡;微调C 2,使振荡频率在4MHz 左右。

2、调整DW 1,使BG 1工作电流E Q I 逐点变化,E Q I 可用万用表在A 点通过测量发射极电阻R 4两端的电压得到(R 4=1k Ω)。

振荡器工作情况变化及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 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振荡器的影响(二)2C 取值不同对振荡器振荡频率范围的影响2C 变化对振荡器的影响 测量条件:E Q I = 1.5 m A保持4.433MHz 基本不变(三)负载变化对振荡器的影响1、K 1断开的情况下,将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调整到4MHz 左右,此时频率osc f = 4.433 MHz ,幅度opp V = 2.92 V 。

2、将K 1分别接1—2、1—3、1—4的位置,即接入不同的负载电阻R 5,测得的相应的频率和幅度及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负载变化对振荡器的影响 测量条件:osc f =4.433 MHz ,幅度opp V =2.92 V由表3知:负载变化对振荡器工作频率的影响是: 几乎没有影响。

负载变化对振荡器输出幅度的影响是: 随着负载阻抗的减小,输出幅度略微减小。

(四)比较负载变化对LC 正弦波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不同影响负载变化对LC 正弦波振荡器的影响比较明显。

而对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影响很小。

这主要是由于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稳定性很高。

思考题晶体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比LC 振荡器稳定得多,为什么? 答:因为(1)石英晶体谐振器具有很高的标准性。

(2)石英晶体谐振器与有源器件的接入系数 ,受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少。

(3)石英晶体谐振器具有非常高的Q 值,维持振荡频率稳定不变的能力极强。

《石英晶体振荡器》PPT课件

《石英晶体振荡器》PPT课件
• 改善电路性能
– 提高回路的标准性 – 减小相位及其变化量
6
幅度稳定度
U U Uo
Uo
Uo
7
4.4 石英晶体振荡器
以石英谐振器作选频网络的反馈振荡器称为石英晶体振荡器 其频率稳定度可达 106 ~108 ,而LC回路的一般不超过 105
因为石英谐振器具有极高的Q值和很高的标准性
8
4.4 石英晶体振荡器
振荡器的频率和幅度稳定度
1
稳定度指标
• 振荡器输出的信号即要满足一定的频率和幅度要求 • 使用频率稳定度和幅度稳定度这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来衡量一个振荡器电路 • 频率稳定度对一个振荡器而言尤为重要
2
• 频率绝对偏差 • 频率稳定度
频率稳定度
f f f0
f f f0
f0
f0
3
影响频率稳定的因素
VCC
RB1
LC
C1
CB
RB 2
RE
C2
CC RL
晶体
Cq1
RE
Lq1
C0
rq1
19
等效电路
VCC
RB1
LC
CC
C1
RL
CB
RB2
RE
C2
晶体
Cq1
C1
RE
Lq1
C0
RL
rq1
C2
20
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器分析
• 由三点式电路“射同基反”的构成原则 – 晶体应呈现感性
• 石英谐振器和电容C1、C2组成选频网络 • 工作频率
• 主要影响因素 – 振荡回路参数 – 回路品质因素Q
f0
2
1 LC
f0 1 ( L C ) f0 2 L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章摘要 (2)第二章特性简介【1】物理特性 (2)【2】晶振符号及等效电路 (2)【3】电抗特性 (3)【4】晶振的特点 (3)【5】晶振的优缺点 (4)第三章晶体振荡器的类型概述【1】并联型晶体振荡器 (4)【2】串联型晶体振荡器 (6)【3】泛音晶体振荡器 (6)第四章正弦波晶体振荡器设计电路【1】晶体振荡器原理图选择依据 (7)【2】晶体振荡器设计原理图 (7)【3】工作点及回路参数的确定 (8)第五章心得体会 (10)第六章参考文献 (11)第一章摘要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简称晶振,是以高稳定度、高Q值的石英谐振器替代LC振荡器中震荡回路的电感、电容元件而构成的自激正弦波振荡器,它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由于晶体振荡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频率稳定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彩电、计算机、遥控器等各类振荡电路中,以及通信系统中用于频率发生器、为数据处理设备产生时钟信号和为特定系统提供基准信号。

第二章特性简介【1】物理特性晶体的基本特性是它具有压电效应。

依靠这种效应,可以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反之,也可以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

当晶体受到机械力时,它的表面上就产生了电荷。

如果机械力由压力变成张力,则晶体表面的电荷极性就反过来。

这种效应成为正压电效应。

反之,如果在晶体表面加入一定的电压,则晶体就会产生弹性变形。

如果外加电压作交流变化,晶体就产生机械振动,振动的大小基本上正比于外加电压幅度,这种效应称为反压电效应。

晶体的压电效应如图1(a)所示。

另外,石英晶体和其他弹性体一样,也具有惯性和弹性,因而存在固有振动频率。

当外加电源频率与晶体的固有振动频率相等时,晶体片就产生谐振。

这时,机械振动的幅度最大,相应地晶体表面产生的电量亦最大,因而外电路中的电流也最大。

因此石英晶体片本身具有谐振回路的特性,如图1(b)所示。

【2】晶振符号及等效电路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符号及等效电路分别如图2(a)(b)所示。

C0:封装电容。

代表石英晶体支架静电容量,一般为几至几百皮法;L :动态电感。

相当于晶体的质量(惯性),很大,一般以几亨至十分之几亨计;C :动态电容。

相当于晶体的等效弹性模数,很小,一般以百分之几皮法计;R :动态电阻。

相当于晶体的的摩擦损耗,一般以几至几百欧计。

因,易知:石英晶体的品质因数很高。

石英晶体谐振器有两个谐振频率:(1)当L、C、R支路串联谐振时,等效电路的阻抗最小,串联谐振频率为显然,fs < fp,但由于C << C0,因此fs和fp两个频率非常接近。

【3】电抗特性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电抗曲线如图2(c)所示。

可以看出,电抗特性曲线分三个区间和两个谐振频率点:当f < fs或f > fp时,电抗特性呈容性,等效为电容;当fs < f < fp时,电抗特性呈感性,等效为电感;当f = fs时,电抗呈纯电阻性,等效阻抗为最小,为串联谐振点;当f = fp时,电抗呈纯电阻性,等效阻抗为最大,为并联谐振点;在串联谐振频率点与并联谐振频率点之间极窄的频带内石英晶体谐振器呈感性,用其构成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就是利用了这个区间。

【4】晶振的特点在振荡频率上,闭合回路的相移为2nπ。

当开始加电时,电路中唯一的信号是噪声。

满足振荡相位条件的频率噪声分量以增大的幅度在回路中传输,增大的速率由附加分量,即小信号,回路益增和晶体网络的带宽决定。

幅度继续增大,直到放大器增益因有源器件(自限幅)的非线性而减或者由于某一自动电平控制而被减小。

在稳定状态下,闭合回路的增益为1。

【5】晶振的优缺点优点:使用石英晶体作为震荡回路元件,能够使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大大提高,原因有三:(1)石英晶体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都十分稳定,因此,它的等效谐振回路有很高的标准性。

(2)它具有正、反压电效应,而且在谐振频率附近,晶体的等效参数L很大、C很小、R也不高,因此,晶体的Q值可高达数百万数量级。

(3)在串、并联谐振频率之间很狭窄的工作频率内,具有极陡峭的电抗特性曲线,因而对频率变化具有极灵敏的补偿能力。

缺点:石英晶体谐振器的主要缺点时它的单频性,即每块晶体只能提供一个稳定的振荡频率,因而不能直接用于波段振荡器。

第三章晶体振荡器的类型概述根据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电抗曲线,在串、并联谐振频率之间很狭窄的工作频带内,它呈电感性。

因而石英谐振器或者工作于感性区,或者工作于串联谐振频率上,绝不能使用容性区。

因为如果振荡器电路是设计在晶体呈现电容性时产生振荡,那么,由于晶体在静止时就是呈现电容性的,所以无法判断晶体是否已经在工作,从而不能保证频率稳定作用。

因此,根据晶体在振荡器线路中的作用原理,振荡电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石英晶体在电路中作为等效电感元件使用,这类振荡器称为并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另一类是把石英晶体作为串联谐振元件使用,使它工作于串联谐振频率上,称为串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

【1】并联型晶体振荡器这类晶体振荡器的振荡原理和一般反馈式LC振荡器相同,只是把晶体置于反馈网络的振荡回路之中,作为一个感性元件,并与其他回路元件一起按照三端电路的基本准则组成三端振荡器。

根据这种原理,常用的有两种基本类型:c-b 型电路和b-e型电路。

如图3所示。

图3(a)c-b型电路图3(b)b-e型电路图3(a)所示相当于电容三端振荡电路。

图3(b)所示相当于电感三端振荡电路。

图4(a)晶振电路图4(b)等效电路图4(a)所示为典型的c-b型晶体振荡器线路。

振荡管的基极对高频接地,晶体接在集电极与基极之间,C1与C2为回路的另外两个电抗元件。

振荡器回路的等效电路如图4(b)。

由于Cq非常小,因此,晶体振荡器的谐振回路与振荡管之间的耦合非常弱,从而使频率稳定性大为提高。

图5(a)b-e型晶振图图5(b)等效回路图5(a)所示为典型的b-e型晶体振荡器线路。

图5(b)所示为它的等效回路。

由图可看出,该电路是个双回路振荡器,L1C1回路应呈电感性,因此它的固有谐振频率f0应略高于振荡器的工作频率f,振荡器为哈特莱电路。

【2】串联型晶体振荡器图6(a)所示为一种正弦波串联晶体振荡器电路,图6(b)所示为它的等效电路。

由图可知,该电路与电容三端振荡电路十分相似,只是反馈信号要经过石英晶体JT后,才能送到发射极与基极之间。

石英晶体在串联谐振时阻抗近似于零,可以认为时短路,此时正反馈最强,满足振荡条件。

因此,这个电路的振荡频率和频率稳定度都取决于石英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

图6(a)串联型晶振电路图6(b)等效电路使用晶体谐振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石英晶体谐振器的标称频率是在石英晶体谐振器上并接一定负载电容条件下测定的,在使用时也必须外加负载电容,并经微调后才能获得标称频率;(2)石英晶谐振器的激励电平应在规定范围内;(3)在并联型晶体振荡器中,石英晶体起电感的作用;若作为容抗,则在石英晶体片失效时,石英谐振器的支架电容还存在,线路仍可能满足振荡条件而起振,石英晶体谐振器失去了稳频作用;(4)在晶体振荡器中,一块晶体只能稳定一个频率,当要求得到可选择的许多频率时,就要采取其他电路器件。

【3】泛音晶体振荡器所谓泛音,是指石英片振动的机械波。

它与电气谐波的主要区别是:电气谐波与基波是整数倍关系,且谐波与基波同时并存;泛音则与基频不成整数倍关系,只是在基频奇数倍附近,且两者不能同时存在。

图7所示为泛音晶体振荡器的交流等效电路。

图7 泛音晶体振荡器交流等效电路。

第四章正弦波晶体振荡器设计电路【1】晶体振荡器原理图选择依据石英晶体谐振器在串并联谐振频率之间很狭窄的工作频带内,它具有极陡峭的电抗特性曲线,因而对频率变化具有极灵敏的补偿能力。

依据这个特性,选取石英晶体在电路中作为等效电感原件使用,即选择并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

常用的并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有两种基本类型:c-b型电路和b-e型电路。

比较这两种电路可知:b-e型电路的输出信号教大,L1C1 回路还可以抑制其他谐波,但频率稳定度不如c-b型电路。

因为在b-e型电路中,石英晶体接在输入阻抗低的b-e之间,降低了石英晶体的标准性。

c-b型电路中的石英晶体则接在阻抗很高的c-b之间,石英晶体的标准性受影响很小。

因此,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本次设计选择并联谐振晶体c-b型振荡器电路。

【2】晶体振荡器设计原理图正弦波晶体振荡器设计电路原理图如下图8(a)所示。

图8(a)正弦波晶体振荡器设计电路原理图振荡管的基极对高频接地,晶体接在集电极与基极之间,C1C2为回路的另外两个电抗元件,C b 为旁路电容,Cq为负载电容。

由于晶振的Cq非常小,因此,晶体振荡器的谐振电路与振荡管之间的耦合非常弱,从而使频率稳定性大为提高。

振荡器回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如下图8(b)所示。

图8(b)交流等效电路和一般的LC三端电路相比,石英晶体在稳频方面有一个显著特点,即一旦因外界因素变化而影响到晶体的回路固有频率时,它还具有力图使频率保持不变的电抗电抗补偿能力。

这主要是由于石英谐振器的等效电感Le与普通电感不同,Le时频率的函数,并且随着频率w从w q变到w p,Le则从0变到趋于无穷。

在这十分狭窄的之间,存在着一条极陡峭的感抗曲线,而振荡器又被限定在此频率范围内工作。

该电抗曲线对频率有极大的变化速率,亦即石英晶体在这个频率范围内具有极陡峭的相频特性曲线。

因而它具有很高的稳频能力,或者说它具有很高的电感补偿能力。

【3】工作点及回路参数的确定(1)晶体管和晶振的选择选择高频管3DG6C型晶体管作为振荡管。

查手册其参数如下:石英谐振器可选用HC-49S系列,其性能参数为:品牌ZJ 型号HC-49S种类晶振标称频率12.000MHz(MHz)调整频差20PPM(MHz)温度频差20PPM(MHz)总频差20PPM(MHz)负载电容20PF(pF)负载谐振40(Ω)电阻(2)确定直流工作点并计算偏置电路元件参数根据3DG6C的静态特性曲线选取工作点为:射极电流:I E=2mA,集电极发射极电压:Uce=0.6V,Vcc=0.6×12=7.2V;取集电极电压Uc=0.8Vcc=0.8×12=9.6V;发射极电压Ue=0.2Vcc=0.2×12=2.4V则有集电极电阻Rc =(Vcc-Uc)/ IE=(12-9.6)/0.002=1.2KΩ发射极电阻Re = Ue/ IE=2.4/0.002=1.2 KΩ取基极偏置电阻Rb2=5Re=6 KΩ基极偏置电阻Rb1={(Vcc-Ue)/Ue}×RB2=24 KΩ根据实际的标称电阻值,取Rc、Re、RB1、RB2取精度为1%的金属膜电阻: Rc= Re= 1.2KΩ;Rb1= 24 KΩ,Rb2=6.2 KΩ;(3)C1、C2、C3的确定根据振荡器回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可知:C1、C2、C3串联,C1、C2串联后的值为C12 = C1*C2/(C1+C2);C1、C2、C3串联后的值为C = C12*C3/(C12+C3);依据回路谐振频率f0公式可计算出C取C3=30pF(一般Ct应略大于负载电容值),= C3 *C/ (C3- C)=(30×10)/(30-10)=15 pF则C12= C1*C2/(C1+C2)两式联立解,并取F=1/2由反馈系数F=C1/C2和C12则C1= C12(1+F)=22.5 pFC2= C12(1+1/F)=45 pF根据电容量的标称值,取C1、C2为聚苯乙烯电容,C1=20pF,C2=40pF第五章心得体会经过为期一周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我发现了自己能力的不足和知识上的欠缺,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