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教案

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 怎样才叫“做功”

1.阐述功的含义,说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叙述功的原理.

3.重点:概述功的计算公式W=F·s,并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物理规律的方法,培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品质.

一、怎样才叫“做功”

1.物理学中规定,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做了功.

二、力对物体做了功吗

2.观察课本活动2中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B)

三、怎样测算功

4.在力学中,把力与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5.力学中的“功”的公式是W=Fs .

6.“功”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的物理意义是物体在1 N的力的作用下沿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1 m.

7.一质量为2000 kg的小车在拉力作用下沿水平路面前进了400 m,做了3×105J的功,求拉力的大小和重力所做的功.

解:W=Fs

F===750 N

因为物体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重力做功为零.

四、机械功原理

8.研究表明:人们使用机械工作时,省力必然费距离;省距离则一定费力;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能都不能省功.这个结论叫做

机械功原理,在历史上被誉为“机械的黄金定律”.

1.讨论交流下列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你把书包举高的过程中是否对书包做功?

(2)把书包举在高处停留不动是否做功?

(3)张明同学提着书包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张明对书包做功了吗?

(4)李强同学在练习篮球投篮,篮球在空中飞行的那段距离,手对篮球做功了吗?

(5)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该力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通过以上几个实例可知有三种情况不做功:

a.有力无距离不做功(s=0),即劳而无功;

b.没有力不做功(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滑动)(F=0),即不劳无功;

c.力和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力不做功(s=0),即劳而无功.

2.分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题目.

(1)一个重1000 N的车,在100 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前进50 m.当推力撤掉后,车由于惯性又继续前进了5 m.求:推力做的功.

解:W=Fs=100 N×50 m=5000 J.

(2)某足球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用25 N的力,将重为10 N的球沿水平地面踢出,踢出后球在地面上滚了30 m才停下来.在球滚动过程中,脚对球所做的功为(D)

A.750 J

B.300 J

C.450 J

D.0 J

写出你的判断理由:当球在滚动过程中,脚不再对球施加力的作用,因此不再做功.

归纳总结利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①在使用公式求功之前,要明确哪个力做功.

②要搞清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③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3.如图所示,在整修寺庙过程中,甲和尚将一块重400 N的石头提到2 m高的庙墙上,乙和尚把重110 N的瓦片提到 6 m 高的房檐上.请帮助老和尚比较甲、乙两个和尚的贡献大小.甲(选填“甲”或“乙”)和尚的贡献大,判断的依据是甲做功更多.

4.图示为一园林工人用割草机进行割草的示意图,园林工人用 50 N的推力推动重为100 N 的割草机沿水平方向匀速割草40 m,割完草后,他将割草机提起水平走了10 m,随后又提着割草机上了8 m高的三楼放下,则他对割草机做了多少功?

解:园林工人推动割草机水平匀速割草40 m所做的功:W1=Fs=50 N×40 m=2000 J.园林工人提着割草机水平走了10 m,此过程不做功,W2=0.园林工人提着割草机上8 m高的三楼时所做的功:W3=Fh=Gh=100 N×8 m=800 J,故园林工人对割草机共做功W=W1+W2+W3=2000 J+0+800 J=2800 J.

5.你是如何理解功的原理的?

答案在理想情况下,使用任何机械所做的功都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在实际情况下,由于机械间的摩擦及机械本身的重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用任何机械所做的功都大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1.复述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2.通过功率定义的学习,掌握类比法和比值定义法.

3.重点:复述功率的定义、单位,叙述功率的物理意义,应用功率公式P=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对功率公式的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比较做功的快慢

1.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不同的物体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越短,做功越快;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时间相同,做功越多的物体,做功越快.

二、认识功率

2.填一填:

(1)功率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功率.

(3)功率的公式:P= .

(4)功率的单位:

①国际单位:瓦特(W).1 W的意义是 1 s内所做的功为1 J.

②常用单位:1 kW=103W.

3.四个同学在石峰公园进行登山比赛.如果规定功率最大者获胜,那么胜出者一定是(D)

A.体重最大的一个

B.时间最短的一个

C.速度最大的一个

D.做功最快的一个

4.甲机器做功时的功率是5000 W,它的物理意义是这台机器每秒做功5000焦耳;乙机器做功时的功率是20000 W,它的物理意义是这台机器每秒做功20000焦耳;这两台机器中乙机器做功更快.

5.人平时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60~80W;柴油机的功率为8.82kW;汽车起重机的功率可达320kW.

6.用速度的知识迁移出功率的定义、计算和单位,这种方法叫迁移法.像这种定义速度和功率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

7.举重运动员在3 s内把1000 N的杠铃举高了1.8 m,他对杠铃做了1800J的功,他的功率是600W.

8.根据例题的解题过程,尝试解答以下问题.

叉车将质量为200 kg的货物在10 s时间内匀速提高2 m(g取10 N/kg).

求:(1)货物的重力;

(2)叉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

解:(1)G=mg=200 kg×10 N/kg=2000 N

(2)W=Gh=2000 N×2 m=4000 J

P===400 W.

1.推导功率的另外一个公式:P===Fv .

交流与讨论:

一辆小轿车以10 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条隧道,若该小轿车发动机的牵引力为 6000 N,则:

(1)小轿车发动机的功率为多少?

(2)5 s内发动机所做的功为多少?

解:(1)P=Fv=6000 N×10 m/s=6×104 W

(2)W=Pt=6×104 W×5 s=3×105 J.

2.设计估测人的功率的实验.

现代生活中健身已成为一种时尚,爬楼梯就是一种即方便又环保的健身方式,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量爬楼时的功率.

(1)实验器材:电子秤、刻度尺、秒表.

(2)实验步骤:

①用电子秤测出小明的质量m;

②用刻度尺测出一级楼梯的高度h0,数出楼梯的级数n,计算出爬楼梯的高度h=nh0;

③用秒表测出爬楼梯所需的时间t .

(3)写出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爬楼功率的表达式P=.

(4)小明先用较慢的速度爬楼梯,测得功率为P1,然后用较快的速度爬楼梯,测得功率为P2,则P1< (选填“>”、“<”或“=”)P2.

(5)生活中哪些体育运动还能用类似的方法测量出人的功率?

答案爬杆、跳绳、攀岩、引体向上等.

3.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三位同学想比较爬杆时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他们讨论后得出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D)

①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大小

②都爬到杆顶,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的大小

③爬杆后,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上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4.一列质量为1×103 t的火车,以180 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整列火车受到的阻力是9×103 N.则:

(1)火车的牵引力多大?

(2)火车行驶1 min时间内,重力做了多少功?机车牵引力做了多少功?牵引力的功率多大? 解:(1)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故F=f=9×103 N

(2)在重力的方向上火车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

v=180 km/h=50 m/s

W=Fs=9×103 N×50 m/s×60 s=2.7×107 J

P===4.5×105 W.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第1课时

1.复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概述额外功的存在,明白机械效率小于1及没有单位的原因.

3.重点:结合实例辨认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利用机械效率公式η=W 有

W 总

×100%进行相关计

算.

4.培养将科学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意识和习惯.

一、什么是有用功与额外功

1.观察课本活动1中的a 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利用滑轮组把重物向上提的过程中,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答案 对重物、动滑轮(细线)做了功,还有克服了摩擦力做功. (2)有目的且有需要的功是对什么做功? 答案 重物.

(3)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是什么? 答案 对动滑轮、细线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人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叫做 有用功 ;对人们既无利用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 额外功 ,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即动力对机械做的功叫做 总功 .

3.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对桶做的是 额外 功,对水做的是 有用 功;如果不慎把桶掉到井里了,从井中把桶捞上来时,对桶做的是 有用 功,对水做的是 额外 功.

4.W 总= W 有用+W 额外 ,由于W 额外 > 0,因此总功必定 大于 有用功.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5.(1)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而我们希望所做的额外功越 少 越好,即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 大 越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机械效率 .

(2)分析可知 有用功 跟 总功 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即η= W 有用 W 总

×100% (字母表达

式),变形公式W 有用= ηW 总 ,其中η表示 机械效率 . 6.你认为机械效率有单位吗?为什么?

答案 没有;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它只是一个百分数. 7.有没有效率等于100%的机械?为什么?

答案 没有;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一部分额外功,有用功不可能等于总功,且由于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8.一台起重机将重3600 N 的货物提高4 m .如果所做的额外功是9600 J,则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 解:W 有=Gh=3600 N ×4 m =14400 J

W 总=W 有+W 额=14400 J +9600 J =24000 J

η=

W 有用 W 总

×100%=14400J

24000J ×100%=60%.

1.填写下表中各种机械做额外功的原因.(不计绳重)

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600 N 的重物,动滑轮重20 N,则拉力要多大?(摩擦及绳的重力不计)要使重物上升2 m,绳子自由端需拉过几米?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多少焦?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多少焦? 解:F=

600N+20N

2

=310 N

s=2h=2×2 m =4 m W=Fs=310 N ×4 m =1240 J W=Gh=600 N ×2 m =1200 J W 额=G 动h=20 N ×2 m =40 J .

上题中进一步分析:有用功是 克服物体的重力所做的功 ;额外功是 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 ;总功是 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 .

3.现在地震时有发生,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加固维修房屋,工地上常常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假如该工人通过滑轮把50 kg 的水泥缓缓提升4 m 到房顶,所用拉力约300 N .该机械的效率约为 83.3% .

4.云南省遭遇了百年不见的特大旱灾,某村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打井抗旱救灾.他们准备用抽水机在一口打好的井中,将井下10 m 深的水抽到地面.若抽水机每小时抽水7.2×105

kg,机械效率为50%.则:(g=10 N/kg) (1)抽水机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抽水机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解:W 有用=Gh=mgh=7.2×105

kg ×10 N/kg ×10 m =7.2×107

J

W

总=W 有η=7.2×107 J

50%

=1.44×108

J . 5.根据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以及机械效率,小组内交流讨论写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这三种功的计算方法.

解:有用功:(1)W 有=Gh ;(2)W 有=W 总-W 额;(3)W 有=ηW 总

额外功:(1)W 额=G'h (G'为机械动滑轮重力或额外阻力);W 额=W 总-W 有;W 额=W 总(1-η) 总功:(1)W 总=Fs ;(2)W 总=W 有+W 额;(3)W 总=

W 有用η

.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第2课时

1.熟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

2.归纳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3.重点:通过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加深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4.激发探究科学的热情.

一、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阅读课本活动2,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需要什么器材?

答案 两个滑轮、细线、重物、弹簧测力计. (2)该实验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答案 重物的重力G ,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重物上升的高度h ,绳子自由端下降的高度l.

(3)计算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的公式是什么? 答案 W 有=Gh ;W 总=Fl ;η=W 有

W 总

×100%=G?

Fl ×100%.

2.资料表明,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 40%~5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50%~70% ,抽水机的机械效率是 60%~80% . 二、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联系实际说说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办法有哪些?

(1)减小 额外功 是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办法.如: 减小机械的重力及机械间的摩擦 .

(2)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增大 有用功 也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如 增加物重 . 4.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改进 机械结构 ,使它更合理、更轻巧;另外在使用中要经常保养,定时 润滑 ,使机械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5.王奶奶家住六楼,她腿脚不好,上下楼不方便,社区的“助老爱心”小组帮她想了一个好办法:用一根轻质长绳(绳重不计)、一个滑轮和一个篮筐上下吊物品.你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王奶奶提高机械效率?

答案用塑料袋或布兜代替篮筐,用轻质滑轮,在滑轮轴间加润滑油,在体力、装置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提更重的物体.

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写出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的空格处的数据.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

(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

(4)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与其他哪些因素有关?(列举一例)

答案(2)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弹簧测力计.

(3)物体的重力.

(4)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2.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在10 s内将重为100 N的重物(包括桶)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提升了5 m.若该动滑轮重10 N,忽略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了500 J的功

B.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了550 J的功

C.提升过程中,绳的拉力F做的功率是50 W

D.该滑轮装置的机械效率是100%

3.如图所示,斜面长5 m,高1 m,工人沿斜面方向用400 N的力把重1600 N的木箱匀速推到车上,则推力对木箱做的功是2000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80%.

4.工人要把桶装货物搬上汽车,采取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绳子绕过圆桶利用斜面把货物拉上车厢.若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在2 min内分别把4个重1500 N的圆桶沿3 m长的斜面拉上1.5 m高的车厢.则:

(1)工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在圆桶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人用的拉力是多大?

(3)你认为把“绳子绕过圆桶向上拉”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4)如果还想省力,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5)斜面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解:(1)W有=Gh=4×1500 N×1.5 m=9000 J

(2)W

总=W 有η

=9000J

80%=11250 J 所以, F=

W 总=11250J

=468.75 N

(3)圆桶本身相当于一个动滑轮,可以省力.

(4)增大斜面的长度或减小摩擦等.(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5)盘山公路、楼梯等.

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

1.说出什么是能量,记住能量的单位.

2.能说出什么是弹性势能及其影响的因素.

3.重点:说出什么是动能,通过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说出什么是重力势能,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现象,指出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及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4.通过实验探究和合作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什么是能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能”,你能说出几个有关“能”的词吗?如:热能、电能、能源开发等.“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比如:电流能做功,说明具有电能.因此,我们认为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

2.能的单位就是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J),能的单位也是焦(J).

二、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湍急的河水能把石头冲走,流水能做功;飞行的子弹能把木板打穿,飞行的子弹能做功;风吹动帆船航行,空气流动形成的风能做功.这些物体都能做功,它们都具有能.它们的能量是由于运动才具有的.水由于运动、子弹由于运动、空气由于运动而具有能.

物理学中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4.判断下列物体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

A.静坐的人;

B.足球场上奔跑的运动员;

C.炮膛中准备发射的炮弹;

D.从飞机上投出的炸弹;

E.被电风扇吹动的空气.

具有动能的是BDE;理由是这些物体正在运动.

5.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三、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6.人们在打桩时,必须把重锤高高举起,当重锤落下时可以做功,因为重锤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重锤下落时沿着重力的方向向下运动了一段距离,所以举高的重锤可以做功,从而将木桩打入地里.一个重锤如果静止地压在木桩上是不能做功的.重锤只有在被举高的情况下才能做功,即重锤被举高时才具有做功的本领——能.

一池静止的水是不能做功的,但是这一池静止的水如果处在高山上,水落下时就可以做功,把水车冲得转起来.

我们把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7.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得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被举相同高度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8.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量有关,弹性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四、机械能的转化

9.如图所示,比较小球在A、B、C处的势能和动能情况(A、B分别在左右最高点,C在中间最低点),可得出结论:物体具有的动能与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0.有摩擦等阻力时,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中,机械能会不断减少.机械能跟其他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一个物体具有能量,它一定做功吗?不一定.

小结:能与功的关系是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它一定具有能量,但物体具有能量,不一定正在对外做功.

2.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1)如图甲所示,让两个质量相同的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h A>h B)滚到水平面上,小球推动纸盒运动,会发现 A (选填“A”或“B”)球把纸盒推开的距离远,说明A球具有的能量

大(选填“大”或“小”).

(2)如图乙所示,将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m C>m D)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滚到水平面上,并推动纸盒做功,会发现 C 球将纸盒推开得更远,说明 C 球具有的能量大.

写出你的探究结论:小球的质量相同时,小球的位置越高,滚到水平面上时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也越大,纸盒被推开的距离越远;高度相同时,小球滚到水平面上时速度相同,小球的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纸盒被推开的距离越远.这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3.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让物体自由下落冲击小方桌,方桌的桌腿是四根钉子,放置在沙箱的沙面上.如图所示.

(1)通过观察钉子进入沙面的深浅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比较图中A和B是通过控制质量来验证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3)要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选择图中的C和D进行对比实验.

(4)实验结论: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

高,重力势能越大.

4.小组内交流讨论,在探究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两个实验中,运用了哪两种科学探究方法.

答案转换法、控制变量法.

5.自制单摆进行实验,讨论它在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如何变化的.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用一根细线和一块橡皮,自制一个单摆,进行实验.用作图的方法画出摆球的运动轨迹.

(2)描述上述实验中橡皮在不同位置(主要是最高点、最低点)重力势能及动能的变化情况.

答案橡皮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零;橡皮在最低点时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上升过程中橡皮的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即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降过程中橡皮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即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3)动能和弹性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吗?你能举例说明么?

答案可以,例如射箭时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撞击弹簧时,将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归纳总结: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12.1 认识内能

1.说出内能的概念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说出影响内能的因素.

2.重点:列举做功和热传递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3.通过感受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一、什么是内能

1.(1)在水平面上高速运动的小汽车,它具有动能;校门口新搬来了一个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地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是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运动的臭豆腐分子同样具有动能,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

(2)如图所示,物体内部的分子始终在无规则地运动着,所以分子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由于和地球之间存在着引力,所以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物体内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之间也存在着势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3)动能和势能的单位都是J,内能的单位也是J.

(4)如图所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对于同一物体来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当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少.

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2.许多事例表明,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3.同学们用力搓手,手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手感到热;说明克服摩擦力做功可以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4.把冰块放在手心,有什么感觉?手心的内能如何变化?

答案手心感到凉,说明手心的温度降低,内能和温度有关,手心的内能减少.

5.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内能,热传递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

6.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的温度不同;传递方向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传递内能的多少是热量,它的单位是J.一杯热咖啡冷却一段时间后,咖啡的内能减小,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咖啡的内能.

1.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

观察到的现象是热水杯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实验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热运动越剧烈.

结论:物体的内能和温度有关,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会增加;一个物体温度降低时,它的内能会减小.

2.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案是空气,而不是棉花.

(2)为什么要放入蘸了乙醚的棉花?

答案空气温度升高无法直接观察到,这是用转换法显示空气温度升高.

(3)实验现象是什么?

答案棉花着火燃烧.

(4)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案对物体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3.图示是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瓶子里装有一些水,用力打气,在瓶塞未跳起前,瓶内气体的内能将增加,原因是压缩瓶内气体做功(或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继续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1)出现什么现象?

答案瓶塞被冲出,瓶内有白雾产生.

(2)瓶塞跳起说明了什么?

答案说明瓶内气体对外做功.

(3)出现水雾是什么现象? 水雾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液化.水蒸气液化放热,表明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了.

4.如何使一根铁丝烫手?

(1)用手来回地弯折铁丝.原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在酒精灯上烧.原理: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归纳: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 远,足球飞出10m 的过程中人不做 功。(原因是足球靠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 ·m 。 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 斜面:W 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 额= W 总-W 有用=G 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 额=f L 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

斜面:W 总= fL+Gh=FL 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 斜 面: 滑轮组: 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④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四、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 Fv 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五、机械能 (一)、动能和势能 P W t = η W 有用 W 总 = η Gh FL = η Gh FS = Gh Fnh = G nF =

完整word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中考知识点复习——九年级上期(沪科版)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一.熔点与沸点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规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 (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熔化是吸热过程。 2.汽化是吸热过程。 3.升华:①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②升华是吸热过程。 三.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四水资源与水危机 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

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内能 1.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2. 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 (1)实验室温度计,用于实验室测温度,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刻度范围35℃~42℃,最小刻度值为0.1℃。 ℃~50℃,最小刻度值为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气温,刻度范围20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 物体的内能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内能大小的决定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3)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溶化)。对于不同的物体,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4)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5.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会减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实质上是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识记知识之概念篇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物理学就是研究声、光、力、热、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通向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4、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有光年(l·y)、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和纳米(nm)。 5、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和纳秒(ns) 6、单位换算关系: (1)长度单位:①1l.y.=9.4605×1012km=9.4605×1015m ;②1km=1000m=103m;③1dm=0.1m=10-1m;④1cm=0.01m=10-2m;⑤1mm=0.001m=10-3m;⑥1μm=0.000001m=10-6m; ⑦1nm=0.000000001m=10-9m (2)时间单位:①1h=3600s=3.6×103s;②1min=60s;③1ms=0.001s=10-3s; ④1μs=0.000001s=10-6s;⑤1ns=0.000000001s=10-9s (3)面积单位:①1km2=1000000m2=106m2;②1dm2=0.01 m2=10-2m2;③1cm2= 0.0001 m2 =10-4m2;④1 mm2=0.000001 m2 =10-6 m2 (4)体积单位:①1dm3=1L=10-3m3;②1cm3=1mL=10-6m3 7、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看。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放。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3)读。读数时,要估读 ..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视线要垂直于尺面。 (4)记。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并注明单位。 8、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叫误差; (2)为了减小误差 ....,应该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利用多. 次测量取平均值 .......的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3)误差不可避免 ......,只能尽量减小,错误 .....。 ..是可以避免的 9、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例:测量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化曲为直法(例:测一段曲线长度、从地图上测京广线的长度) (3)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例: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 14、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或量杯中,观察液面 到达的刻度,即为液体的体积。读数 ...相平。 ..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处 16、科学探究的过程: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论证、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 17、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和摆角的大小无关 ..。摆长越长,摆动一 ..,只与摆长有关 次所需的时间越长。 18、在探究钟摆摆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如果你家 的摆钟老是走得比实际的要快 ..,你可以将摆锤下面的螺丝向下调节,增长它的摆长。 19、正确估读三法:在物理实验中测长度往往要求更精确些,这就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怎样才能正确地进行估读呢?分下面三种情况: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沪粤版)-(含答案)

V L1L2 S A 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沪粤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现在把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现在有“6V 3W”的L1和“12V 3W”的L2两只小灯泡串联后接在电路中使用时,通过两灯的电流之比I1:I2= ,两灯消耗的实际功率之比P1:P2 == ,为了使电路能安全使用,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V。 3、接在家庭电路中的灯泡,100W的要比15W的亮,这说明在一定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比;电炉丝烧得发红,而跟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说明在一定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比。 4、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判断_____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_____液体的比热 容较大。 5、将重物从长4m、高1m的斜面底部匀速推上斜面的顶端。已知沿斜面所用的推力 是300N,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则推力做的总功为________J,推力做的有 用功为_______J.而物体从斜面落下时是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6分。后两题为多选题) 6、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A1、A2和A3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 是I1、I2、I3,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应该是【】 A、I1=I2=I3 B、I1<I2<I3 C、I1>I2>I3 D、I1>I2+I3 7、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 A.3W. B.30W. C.300W D.3000 W 8、如图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 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 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 A.变大 B.变小 B.C.不变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两只灯泡均发光,两表均有示数。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为0,电流表示数增大。经检查除小灯泡外其余器材的连接良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A.灯L1断路 B.灯L2短路 C.灯L1短路 D.灯L1、L2均断路 10、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 A>m B>m c,它们在同样大的力F作用下,都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 对三个物体所做的功: () A.一样多 B.对A做的功最多 C.对B做的功最多 D.对C做的功最多 11、有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铜和铝,已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则:( ) A、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铜放出的热量 B、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铝吸收的热量 C、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铜降低的温度 D、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的末温一定高于铝的末温 12、以下提高效率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尽量减小热机功率 B、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C、保证转动部分良好的润滑 D、增加动滑轮重 13、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足球的能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因为足球静止,所用足球的分子动能为零。 B、因为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所用足球的分子势能为零。 C、如果足球运动起来,足球的内能要增加。 D、如果足球的温度升高,足球的内能要增加。 三、计算题(21分) 14.(8分)如图所示:用40牛的拉力,使物体A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 的机械效率为75%。求:⑴物体A和动滑轮重各是多少牛?⑵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 牛,此装置的机械效率可提高到多少?

粤沪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7----2018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 .. .. 7.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 A.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D.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8.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闭合开关S,三盏灯都能发光.若其中任意一盏灯的灯丝烧断,..

灯由两个开关控制,每个开关各控制三盏灯.在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 .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 1是定值电阻,R 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 13. 如图所示为电热水壶的三脚插头,其中脚 与电热水壶的金属外壳相连.(选填“A ”、“B ”或“C ”) 14.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 ,通过导体的电流为3A ,通电时间为10s ,电流做功 J . 15.氢气是无污染的环保燃料,而焦炭燃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已知氢气的热值为 1.4×108J/kg ,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 .完全燃烧3kg 氢气放出的热量,跟完全燃烧 kg 焦炭放出的热量相等.

1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P从一点移至另一点,使变阻器R3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时,电压表的示数从2V变为3V,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变化了0.25W.电源两端电压为V.17.将小灯泡L1和L2(均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串联接到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它们都正常发光,此时L1和L2的电功率分别为P1和P2(P1>P2).若把L1和L2并联接到另一电源两端,要求L1和L2两端的电压均不超过各自的额定电压,则并联时电路中流过干路的最大电流为. 18.如图所示,电度表的示数为kW?h. 19.如图所示,将一根带电的橡胶棒与验电器上方的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两个箔片张开,这是由于箔片上带了种(选填“同”或“异”)电荷的缘故. 20.如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Ω. 第16题图第18题图第19题图第20题图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6分) 21.(10分)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甲所示. (1)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但电压表指针发生明显偏转,则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是以下四种中的; A.R x发生断路B.滑动变阻器断路 C.R x发生短路D.电流表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整滑片P 到某一位置后,若两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V,电流表的示数为A,此次测得的结果为R x=Ω.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 电流为0.9A 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2.初二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功率知识后,进行了“比一比谁上楼功率大”的比赛.其中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过程中的功率大约是 ( ) A.3W. B.30W. C.300W D.3000 W

3.如图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 A.

变大 B.变小 B. C.不变 D.无法确定 4.在一段电阻不变的导体两端加20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1A;现在把 该 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5V,则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和它的电阻分别为( ) A.0.25A、20Ω B.1A、20Ω C.0.4A、10Ω D.1A、10Ω 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两只灯泡均发光,两表均有示数。过 一段时间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为0,电流表示数增大。经检查除小灯 泡外其余器材的连接良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V L1 L2 S A A.灯L1断路 B.灯L2短路 C.灯L1短路 D.灯L1、L2均断路 6.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是m A>m B>m c,它们在同样大 的力F作用下,都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则力F 对三个物体所做 的功: ( ) A.一样多 B.对A做的功最多 C.对B做的功最多 D.对C做的功最多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不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B、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无关 D、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比热容增大 8、有质量相同的两块金属铜和铝,已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则: A、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铜放出的热量 B、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铝吸收的热量 C、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铜降低的温 度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 。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 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 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 4、机械效率: 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加提升的物重、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粤沪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电子教材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怎样才叫做 功 11.2怎样比较做 功的快慢 11.3如何提高机 械效率 11 .4认识 动能和势 能

怎样才叫做功 11.1 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 活中所说的“做工”有着不同的含义。 在如图11-1所示的实例中,推车车不动,搬石石未起。人虽竭 尽全力、大汗淋漓,但从物理学的 角度看,人却没有做功! 怎样才叫做功 那么,究竟怎样才叫做功呢? 图11-2中的两位同学正在做功。请仔细分析他们的活动,找出两者的共同点。 找找共同点 活动1 (a ) (b ) 图11-2 物理学中做功的实例 图11-1?人用了力,但没做功 (a )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b )用力搬石头,没有搬起 F s F F s

力对物体做了功吗 活动2 在图11-3的示例中,哪种情况力做了功?哪种情况力没有做功?为什么? 图11-3 做功了吗(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a)小鸟将虫子从地里叼起来(b)人将油桶推到仓库中 研究力做功的问题时,还要明确谁施力、谁受力,即谁对谁做功。

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人们不但要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而且还要计算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 物理学中规定,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即 功=力×距离 如果用W 表示功,F 表示力,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则 W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 )?,距离的单位 是米?(?m )?,功的单位就是牛·米?(?N·m )?。功的单位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joule )?,简称焦,符号为J。这是 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焦耳?(?J.?P.?Joule,1818—1889?)?而命名的。 1?J=1?N·m 图11-4 焦耳 用手匀速托着两个鸡蛋升高1?m (?图11-5?)?,手对鸡蛋做的功大约是多少焦? 想一想 图11-5 手托鸡蛋上升“做功” 1 m 怎样测算功

粤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最新版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1.1怎样才叫做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知道功的单位。能用功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和解释生活、生产中的有关实例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物理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生产、生活中的做功实例,认识到物理知识与自然现象、生产生活 的紧密联系,培养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品格。 教学重点:1、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 2、会用公式对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能识别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未做功 教具(教学)准备:小车、木块、小车、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等 教学方法(策略):讨论、阅读 学情分析:本节是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机械运动的基础上,讲述了机械功以及做功的必要条件和功的计算。这些知识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又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知道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能说明有关问题并进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判断做功的快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调查了解常用机械的铭牌,了解机械功率。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功率的计算 教具(教学)准备: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η=W 有用/W 总进行有关计算,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 2、经历测量机械效率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1、区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教具(教学)准备:滑轮组、钩码、细绳 教学方法(策略):实验、讨论、阅读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粤沪版

(一)机械功 做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 (1)物体由于惯性运动,虽然有距离,但不受力的作用。例如,在光滑水平面匀速滑动的木块,它由于惯性向前运动,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阻力,也没有受到动力,因此没有力对它做功。 (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保持静止状态,没有沿力的方向通过距离。例如,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在此过程中,缺少一个做功的因素,因此推车的力没有对车做功。 (3)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通过了距离,但物体移动距离的方向跟物体受到力的方向垂直,因此这个力没有对物体做功。例如,手用竖直向上的拉力提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距离,水桶没有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距离,这个拉力没有对水桶做功。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 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 功的原理:既省力又生距离的机械是不存在的,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100﹪ 6. 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1 W=1 J/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秒钟完成的功为1 J。 (二)动能和势能 1、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总称为机械能。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3)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方法规律:确定物体具有哪一种能量,先要认清“标志”,动能的标志是运动,重力势能的标志是否被举高,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发生弹性形变。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1)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小,它具有的动能越小。 (2)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具有的动能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它具有的动能也越小。 3、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物体的位置和质量。 (1)在质量相同时,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它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所处的高度越低,它的重力势能越小。 (2)在高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它的重力势能越小。 (3)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则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 (二)机械能及其转化

(完整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doc

(粤沪版 )九年级物理 (上册 )知识点整理 第十一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一、功: 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 巩固:☆某同学踢足球,球离脚后飞出10m 远,足球飞出 10m 的过程中人不做功。(原因是足球由于惯性飞出)。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 4、功的单位:焦耳,1J= 1N。·m把一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 J 。 5、应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 F 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 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③功的单位“焦=”焦()牛。·米 二、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 省功。 2、说明: 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 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 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身的重力)理想机械:使用机械时, 人们所做的功( FS) =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 Gh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 W 有用= Gh(提升重物) =W 总-W 额= ηW 总 斜面: W 有用 = 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 额 = W 总- W 有用 =G 动 h (忽略轮轴 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 额=f L

沪粤版安徽专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A)

离,火箭停止喷火、落向地面;接近地面时,火箭再次消耗燃料、向下喷火,并以 2 m/s的速度匀速下降,如图所示。匀速下降时,火箭的动能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第1题)(第3题) 2.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热量从__________(填“铜块传到铝块”或“铝块传到铜块”)。 3.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 已知箱子重800 N ,斜面倾角为30°,斜面长4 m,工人用500 N沿斜面方向的力将箱子匀速推到车上。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资料显示,在地球上阳光充足的地方,1 m2的面积每年获得的太阳能可达 4.2×109J。这些能量相当于________ kg焦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焦炭的热值为3.0×107 J/kg)。 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图乙是该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关系的图象。则定值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Ω。 6.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安德森发现了正电子,它具有质子的电性和电子的质量。当正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时,其运动方向与金属导体中电流的

________W。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S和S1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电阻R=________Ω;此时断开S1,电流表的示数变为0.3 A,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________Ω。 (第8题)(第10题) 9.小芳家里的电饭锅铭牌上标有“220 V880 W”的字样,电热水壶的铭牌上标有“220 V 1 100 W”的字样。有一天,在家庭电路的用电高峰期,小芳同时使用电饭锅煮粥和电热水壶烧水,电饭锅和电热水壶的实际工作电压是200 V,煮粥和烧水均用了11 min,则电饭锅和 电热水壶共放出______________J的热量。(设电饭锅和电热水壶工作时的电阻保持不变) 10.上图是研究“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装置。若电阻丝R 甲 =5 Ω,R 乙 =10 Ω,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为0.5 A,则甲电阻丝在2 min内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J。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1.丽丽同学用一个距离手3 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200 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 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她至少做功() A.400 J B.600 J

2020-2021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单元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第 5 题图) 2020-2021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单元测试题 (Word 版,附答案) 第十一章达标检测卷 (100 分,6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1.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提着滑板在水平面上前行 B. 搬而未起 C.推着小车向前运动 了一段距离 D.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2. 以下单位中,表示功率单位的是( ) A. 千克 B .瓦特 C .牛顿 D .米 3. 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 ,分别沿光滑的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拉木箱,在力的 作用下移动的距离 s AB =s CD ,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F 所做的功( ) A .A B 段做功较多 B .CD 段做功较多 C .AB 段与C D 段做的功一样多 D .无法比较 4. 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 J 的有用功,100 J 的额外 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A .75% B .66.7% C .33.3% D .25% 5.(多选题)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

机械效率的有( ) A.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B.减轻动滑轮的重力 C.改变绳子的绕法,减少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D.增加物体的重力 6.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 )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7.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 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a、b 、 c 各位置(b、c 等高),关于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描述错误的是( ) A.从a 到b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在b、c 处重力势能相等 C.从a 到c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在a 处动能最大 (第7 题图) (第8 题图) (第10 题图) (第11 题图) 8.如图所示,在荡秋千时(不计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最低点时,动能最小B.到达最高点时,机械能最大 C.在整个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不变D.在向下摆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9.运动员站在地面用力竖直向下抛球,球碰地后会弹跳到高于原抛球的位置。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开始下落时动能为零B.球弹跳到原抛球位置时仍具有动能 C.球离地后的上升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D.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10.一个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C 两点,如图所示。若A、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B、C 两点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沪、粤版)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九年级(上册) 二○一○年九月

目录 第十一章电路初探第十四章热机与内能 11.1 从闪电谈起14. 1 认识内能 11.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14.2热量和热质 11.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11.4 探究电路中的电流14.4热机与社会发展11.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第十四章补充训练题11.6 探究电路中的电压第十五章电磁铁与自动控制第十一章补充训练题15. 1 从永磁体谈起 第十二章探究欧姆定律15. 2 奥斯特的发现 12.1 怎样认识电阻15. 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12.2 探究欧姆定律15. 4 电磁继电器与自动控制12.3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十五章补充训练题

补充教材 第十二章补充训练题 第十三章机械功与机械能 13.1 什么是功 13.2 比较做功的快慢 13.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3.4 认识动能与势能 第十三章补充训练题2010.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第十一章电路初探 一、课标要求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5.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二、本章教材分 本章是电学的入门篇,主要内容有: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路的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和电流表,电压和电压表。 教材第一节“从闪电谈起”,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认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然后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这些知识为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关于电路,教学从最简单电路入手,由简单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逐步认识电路。先学习电路的基本组成,再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然后定量研究电流的强弱,学习电流的概念,进而用电流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最后探讨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用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作为电学部分的入门,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连接电路。通过“怎样使小灯泡发光”“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用电流表测电流”“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用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等一系列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在实验中观察、思考,逐步熟悉电路,认识电路,进而定量研究电路,并探究出串、并联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1章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十一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用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在质量不同的物体上,使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F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A.W1=1 2W2B.W1=W2 C.W1=2W2D.W1=4W2 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 A.动能一定增大B.机械能一定不变 C.重力势能一定减小D.机械能一定增加 3.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改进机械的性能可以使机械效率达到100% B.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D.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4.如图所示,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A点向D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和轨道间存在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最大 B.小球在B点的速度最大 C.小球在C点和B点的机械能相等 D.小球不能到达D点 (第4题) (第5题) (第7题)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45 kg的人,在10 s内连续5次跳上每级高度为0.2 m 的台阶,则此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是(g取10 N/kg)() A.450 W B.45 W C.5 W D.4 500 W 6.司机采取换挡的方法使汽车爬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汽车的速度增大,牵引力增大B.使汽车的速度减小,牵引力减小C.使汽车的速度增大,牵引力减小D.使汽车的速度减小,牵引力增大7.如图所示,斜面长20 m、高10 m,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位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向上40 N的拉力在20 s内把重60 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了10 m。 在此过程中() A.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6.7% B.斜面的机械效率是75% C.该同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10 W D.该同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30 W 8.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 s时间内将重为20 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 m,所用拉力F为12.5 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1 m/s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此段时间内,拉力做功为40 J D.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 W 9.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成正比,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两滴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在两雨滴落地之前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A.m1∶m2 B.m2∶m1 C.m1∶m2 D.m13∶m23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十一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提着滑板在水平面上前行 B.搬而未起 C.推着小车向前运动 了一段距离 D.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2.以下单位中,表示功率单位的是() A.千克B.瓦特C.牛顿D.米 3.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光滑的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拉木箱,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 AB=s 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F所做的功() A.AB段做功较多B.CD段做功较多 C.AB段与CD段做的功一样多D.无法比较 (第3题图)(第4题图) (第5题图) 4.如图所示,工人利用动滑轮吊起一袋沙的过程中,做了300 J的有用功,100 J的额外功,则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A.75% B.66.7% C.33.3% D.25% 5.(多选题)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

机械效率的有() A.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B.减轻动滑轮的重力 C.改变绳子的绕法,减少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D.增加物体的重力 6.草原发生大面积蝗灾时,农业部门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消灭蝗虫。当飞机在某一高度水平匀速飞行喷洒农药时,它的()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7.如图所示,在伽利略理想实验中,小球每次均从斜面A点自由滚下,分别经过a、b、c各位置(b、c等高),关于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描述错误的是() A.从a到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在b、c处重力势能相等 C.从a到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在a处动能最大 (第7题图)(第8题图) (第10题图)(第11题图) 8.如图所示,在荡秋千时(不计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最低点时,动能最小B.到达最高点时,机械能最大 C.在整个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不变D.在向下摆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9.运动员站在地面用力竖直向下抛球,球碰地后会弹跳到高于原抛球的位置。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球开始下落时动能为零B.球弹跳到原抛球位置时仍具有动能 C.球离地后的上升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D.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10.一个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若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B、C两点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 学计划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教材教学目的: 1、在八年级学习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其完成的基础性学习。 2、使学生学到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方法,对电学和功、能源有较好的认识和理解。 3、学会科学探究方法,学会观察物理现象,能分析物理现象得出简单的规律。 4、培养创新、合作科学精神,锻炼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严谨科学的探究态度。学会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材教学要求: 九年级物理是以八年级为基础的学习,学生要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进步提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分析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物理现象,初步掌握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并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初中学生开始学习物理,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教材进行整体分析,我们要把握住这些前提。这样,我们才能够对教材分析得全面深入,在教学处理中才能够符合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要求 教材分析和重难点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第十一章机械功和机械能,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第十五章电能与电功率,探究简单电路,探究欧姆定律,教学的重点欧姆定律,机械功和机械能,内能与热机;难点在功和能。 在九年级的教学中,学生对物理有一定的基础,对探究的过程初步掌握,我们应加强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实验的设计能力也有所提高,并且对探究规律的总结和概括能力也应提升,课余时,多做点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趣。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任教的班,其中九四班共有学生44人,男女生比例有差距,班级学习气氛还需提高,师生交流沟通还要加强,班级基础不够扎实,课堂气氛还算活跃。针对此点,本学期将立足学科特点,在物理学习的基础下工夫,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争取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学生学习主要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不好,所以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督导学生形成书写、阅读、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对学困生应仔细分析其原因,尊重学生平等交流,用耐心、细心、恒心转化学生。在教学中注重基础,大胆创新,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成绩稳中有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