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2019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点梳理.docx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课稿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特征,认识到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明确我国对此的立场和贡献;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国际事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感受和理解这一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特征,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明确我国对此的立场和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关注全球发展的情怀,增强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特征,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明确我国对此的立场和贡献。
2.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感受和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学会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实效。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各国地图,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特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案例分析:展示有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案例,如我国参与国际援助、全球气候变化等,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和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3.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以及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框谋求互利共赢》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框谋求互利共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主题。
本课的主题是“谋求互利共赢”,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以及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理解互利共赢的含义,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因和做法,以及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国际事务和合作共赢的实践案例了解不多,需要通过实例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引导来建立正确的认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因和做法,知道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培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因和做法,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2.难点:理解互利共赢的含义,以及如何将合作共赢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国际事务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合作共赢的含义。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国际事务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资料,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1单元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框 推动和平与发展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了解主要国际组织,理解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意义。
(法治教育)2.了解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内涵,领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国情教育)第一框 推动和平与发展教学重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教学难点: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漫画展示:想一想:上述漫画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学生回答:爱好和平、寻求合作、推动发展、反对战争等。
教师过渡:上述漫画表达了人民追求和平、合作、发展的主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推动和平与发展》吧。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维护世界和平(一)维护世界和平的原因课件播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视频,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16~17。
思考:战争和冲突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学生分小组讨论,派小组代表进行回答。
提示:战争让许多人失去生命,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产生大量难民以及衍生疾病、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
教师总结: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伤痛。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正是看到了战争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人们感觉到和平发展的可贵,因此我们要维护世界和平。
(二)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式阅读教材P17~18“探究与分享”并出示以下材料:5月,为庆祝联合国维和行动75周年并纪念维和牺牲人员,联合国25日在纽约总部联大会议厅举行“哈马舍尔德维和勋章”颁发仪式。
当天,60余国约200名常驻联合国代表、副代表及军警人员参加活动。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出席仪式,并接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为牺牲的中国维和军人颁发的勋章。
据介绍,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最大出兵国和第二大维和摊款国。
迄今为止,中国军队和警察积极参与近30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20余名军警人员在维和行动中献出宝贵生命。
思考:(1)维和部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为维护世界和平,人类还作出了哪些努力?提示:(1)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作用是阻止局部冲突扩大化,或防止冲突再起,并帮助在战争中受害的平民百姓,为最终政治解决冲突创造条件。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设计教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设计教案本文讲述了推动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在历史上,人类经历了许多战争和灾难,但从未放弃对和平的追求。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共同守望。
同时,我们也需要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平衡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国际视野来了解战争的影响,并提高媒介素养,以积极适应当今社会。
我们要树立和平与发展的意识,落实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1.全球性问题的认识与应对措施;2.互利共赢、共同命运的意识培养。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树立互利共赢、关心共同命运的意识;2.如何让学生了解全球性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一些全球性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全球性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2.提问:你们知道现在世界上存在哪些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二、讲授新课1.解释全球性问题的概念,并列举一些典型的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贫困、恐怖主义等。
2.讲解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措施,包括国际合作、技术创新、政策引导等。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4.培养互利共赢、关心共同命运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全球性问题是需要全人类共同行动、共担责任的。
三、巩固练1.分组讨论,就某一全球性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并汇报讨论结果。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互利共赢、关心共同命运的意识。
四、课堂总结1.总结全球性问题的概念和影响;2.强调互利共赢、关心共同命运的重要性;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中来。
面对全球性问题,我们需要共同行动,共担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性问题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恐怖主义、贫困等,这些问题跨越国界,影响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2019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共同的世界第2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1框推动和平与发展教案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一框 推动和平与发展【目标定位】一、教学目标二、重点难点1.重点:维护世界和平。
2.难点:推动可持续发展。
【课堂设计】一、情景导入展示漫画和图片,导入新课:思考:从漫画和图片中,你读懂了什么?教师点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消除贫困、促进发展是人类共同的追求。
二、教学过程1.维护世界和平活动一:历史的启迪教师播放《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视频或图片。
思考与探究:(1)回顾历史,你怎样评价70多年前发生的这场战争?(2)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和中国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今天,我们为什么要举行隆重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教师点拨:(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3)举行隆重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要牢记历史,牢记和平发展的可贵和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活动二:新闻快递多媒体展示新闻:(一)2018年4月14日,美军联合英国、法国,以“化学武器袭击”为由,对叙利亚进行“精准打击”,当地军队用防空武器展开了应对。
据叙利亚通讯社报道,拜尔宰地区的科学研究中心遭到多枚导弹袭击,造成包括教学中心和科学实验室在内的建筑受损,但没有人员伤亡;对霍姆斯的袭击造成3名平民受伤。
思考:(1)战争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创伤?(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点拨:(1)战争会破坏经济发展,导致贫困;战火导致满目疮痍、生灵涂炭;会导致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等。
(2)威胁和平的因素主要有: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
(二)2018年6月14日,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德米斯图拉在日内瓦向媒体表示,叙利亚和谈取得了进展。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1框 推动和平发展教案

推动和平发展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全球观念和地球村“村民”意识,热爱和平。
能力目标掌握相应的技能与方法,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知识目标1.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去,懂得和平来之不易。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益严重,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
3.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要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后果,各国积极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
突破方法:学生课前收集相关历史知识,运用史实说明战争给人类带来难以忘却的伤痛,深感和平发展的可贵,不断探索维护和平的手段,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维护和平作出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学以导行。
消除贫困是世界难题,结合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异同,拓展思维,引入中国的精准扶贫,给世界树立了榜样,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尽责、尽力。
教学难点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突破方法回顾历史,分析论证,明理导行。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环环相扣,让和平这颗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自觉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1创设情境,结合史料分析法学习新知。
2.通过维和部队、“放飞和平”雕塑、联合国发展目标等资料,放眼全球,强化公民意识、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
学法:1.置身情境中,感同身受,提高全面理解和把握问题的能力。
2.学习一感悟一明理一导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收集利比亚战争图片、报道,让学生感性认识战争带来的伤害。
2.收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资料,特别是中国维和部队对世界的贡献,收集具体的资料。
3.收集中国的精准扶贫资料。
学生准备:1.收集并了解白求恩的事迹、中国远征军的事例、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过程。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2课时 谋求互利共赢》教学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2课时谋求互利共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二课,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课时主要内容是“谋求互利共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全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学会从合作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真实,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他们对全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解决全球问题,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学生对于合作、共赢的理念有一定的认识,但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全球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掌握谋求互利共赢的方法和策略。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从合作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全球问题的严重性,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谋求互利共赢的方法和策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合作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全球问题的严重性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合作、共赢的理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如新闻报道、文章等。
2.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全球问题的图片,如气候变化、贫困、疾病等,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如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贫困地区的饥饿问题等,让学生了解全球问题的严重性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谋求互利共赢》教案_28

以及措施
教学重难点:如何应对全球性问题
解决措施:依据教材的理论知识同身边的时事新闻相结合,运用新技术的新颖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实际操作,从而突破重、难点。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情境创设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环境
多媒体功能教室
(2)内容解析
“谋求互利共赢”引导学生认识到,当今世界人类面临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疾病流行等许多共同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携手合作中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互利共赢,是人类应有的选择。青少年学生应树立全球意识,关心人类的共同命运,积极行动,积极参与。
关于第二框“谋取互利共赢”的教学。第一目“应对全球性问题”是本框的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了解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这些全球性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携手合作实现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性问题表现: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
通过使用iPad,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以及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合理总结点拨。
三、
依据气候变化,深入探讨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哪些危害?以及我们国家做出了哪些努力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他们可以做哪些贡献抑制全球变暖?
第二目:“关心共同命运”要引导学生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方法与技能,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意识和愿望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2019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点梳理
2019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知识点梳理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知识梳理:
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
(1)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的伤痛难以忘却。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
(3)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
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2.如何维护世界和平?
(1)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2)驱散战争的阴影、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3.如何看待恐怖主义?
(1)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2)恐怖主义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4.为什么要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
(1)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3)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以及由此带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
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5.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各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努力。
(2)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6.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3)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7.为什么我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这一理念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8.怎样才能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
(3)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xxx 世界的发展,xxx 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9.为什么要学会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
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xxx 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