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九下16.2《奥斯特的发现》

合集下载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教学设计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 16.2 奥斯特的发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6章第2节,主要包括奥斯特实验的背景、实验过程、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

具体内容包括:1. 奥斯特实验的背景:介绍19世纪初科学界对电流和磁铁之间关系的探索。

2. 奥斯特实验过程:详细描述奥斯特如何进行实验,包括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等。

3. 奥斯特实验现象: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电流和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奥斯特实验结论:阐述实验结果对电磁学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后来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的启发。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奥斯特实验的背景、过程和结论,理解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基本关系。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学生能够将奥斯特实验结论与后续的电磁学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及其观察到的现象。

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难点:对实验结果的深入理解,尤其是如何从实验现象中抽象出电流的磁效应。

将实验结论与电磁学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相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奥斯特实验装置(包括电源、导线、小磁针等)。

投影仪或白板。

多媒体教学软件。

学具:实验记录本。

笔。

奥斯特实验指导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19世纪初科学家们对磁现象的研究历史,引入奥斯特实验。

提问:“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之前,有科学家观察到了电流和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吗?”2. 知识讲解1. 讲解奥斯特实验的背景,介绍当时的科学环境和研究氛围。

2. 详细讲解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包括实验装置的搭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3. 引导学生理解奥斯特实验结论的重要性,以及它对后来电磁学发展的影响。

3. 实验演示与观察1. 分组进行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4. 理论分析1. 利用投影仪或白板,展示奥斯特实验的动画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

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物理:16.2奥斯特的发现课件

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物理:16.2奥斯特的发现课件

视察到的物理现象
通电时小磁针产生__偏_转___; 断电时小磁针___回__复_本__来_的__南_北__状_态__; 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磁__场__; 通电电流方向相反,小磁针偏转方向也__相_反_; 结论:磁场方向与__电__流_方__向____有关..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磁__场_,电流的磁 场方向与__电__流__方向有关.电流的磁场
本来小磁针指南北,通电后磁针产生偏转.
3、改变通电方向,小磁针的指向有什么不同, 说明什么?
小磁针指向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 与通电电流有关.
(1)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跟__条__形__磁
体类似. (2)通电螺线管_两___端磁性最强. (3)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质跟__电_流___方 向有关.
安培定则: ——右手螺旋定则
用右手握螺 线管,让四指 弯向螺线管电 流的方向,则 大拇指所指的 那端就是螺线 管的北极.
注意:“电流的方向”是指螺线管中“电流的 环绕方向”
右手螺旋定则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给出电流方向,判断N、S极.
例:如下图所示,请标出螺线管的N、S极。
N
(A)
S
N
S
(B)
电现象与磁现象的类似之处
电现象
磁现象
带电体能吸引
1 _轻_小_物__体___。
磁体能吸引 _铁_、_钴_、__镍__等物质
自然界中存在_正__电 磁体上存在__南__极
2 荷和_负___电荷
和_北___极。
同种电荷相互____,同名磁极相互___,
异排挤种电荷相互____。异排挤名磁极相互___。
3
说明电流具有__磁__效应..
1、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和磁之间 的联系,请仔细视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 后归纳出初步结论.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学案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学案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2 奥斯特的发现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6章第2节“奥斯特的发现”。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奥斯特实验及其发现,包括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等知识点。

教材通过奥斯特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以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奥斯特实验的过程,理解电流的磁效应,认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学会使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能运用电磁感应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奥斯特实验的过程,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难点:安培定则的应用,电磁感应现象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奥斯特实验器材(通电螺线管、小磁针、导线、电源等)、电磁感应实验器材(磁铁、线圈、电流表、电源等)。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奥斯特实验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通电螺线管周围为什么会有磁场?磁场对小磁针有什么作用?2. 知识讲解:讲解奥斯特实验的过程,阐述电流的磁效应,引导学生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介绍安培定则,教授学生如何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3. 随堂练习:(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下列通电螺线管的极性:a)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

b)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2)解释下列现象:a)将通电螺线管放入小磁针上方,小磁针会发生偏转。

b)将通电螺线管放入线圈中,线圈会产生电流。

4. 例题讲解: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分析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发电机、动圈式话筒等。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如下:16.2 奥斯特的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螺线管周围有磁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有作用力。

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新新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课件16.2奥斯特的发现(共32张PPT)

新新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课件16.2奥斯特的发现(共32张PPT)

首首页页
末页
随堂检测
(1)图中螺线管的A端是__N__极.
(2)螺线管实际上就是由多个单匝圆形圈组成,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以看成由每一个单匝圆形
通电线圈的磁场组合而成,因此应用安培定则
也可以判断单匝圆形通电线圈的磁极.现一单匝
圆形通电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其B端
是__N___极.
首首页页
末页
随堂检测
首首页页
末末页页
课前预习
1.世界上第一个证实电与磁之间联系的物理事实是
( D)
A.磁化现象 B.地磁场的发现
C. 磁偏角的发现 D.奥斯特实验
2.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 磁场;磁
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这就是电流的 磁 效
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 电流方向 有关.
首首页页
末页
课前预习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
谢谢观看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教案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6.2 奥斯特的发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6.2节,主要讲述奥斯特的发现。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奥斯特实验:通过实验观察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探讨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2. 电流磁效应:介绍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解释磁场的分布规律。

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探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引入安培力定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奥斯特实验的过程,理解电流磁效应的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物理现象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为后续学习电磁感应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磁效应的原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2. 教学重点:奥斯特实验的过程,电流磁效应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电流表、小磁针、滑动变阻器、铁钉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一套,包括导线、电流表、小磁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奥斯特实验的原理,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磁效应。

3. 学生实验: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探讨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4. 知识拓展:介绍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引入安培力定律。

5.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奥斯特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电流周围是否存在磁场实验原理:电流产生磁场实验现象:小磁针偏转2. 电流磁效应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分布规律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安培力定律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奥斯特实验的过程,并解释实验现象。

画出电流磁场的分布图,标注磁场方向。

应用安培力定律,计算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

2. 答案:奥斯特实验现象: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发生偏转。

电流磁场分布图:以导线为中心,磁场方向垂直于导线,向外发散。

安培力计算:F = BILsinθ,其中B为磁场强度,I为电流,L为导线长度,θ为导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

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二节“16.2奥斯特的发现”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二节“16.2奥斯特的发现”教案

沪粤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二节“16.2奥斯特的发现”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每个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因此,我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课,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操作和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观察和体验科学的奥秘。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了解奥斯特的发现,学会使用磁针和电线进行实验。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孩子们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奥斯特的发现,掌握磁针和电线的使用方法。

难点: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针、电线、电源、实验桌、实验架。

学具:记录本、画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奥斯特的故事,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磁针和电线的使用方法,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实践: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针和电线在通电时的现象。

4. 讨论:引导孩子们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6. 练习:让孩子们设计自己的实验,验证结论。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奥斯特的发现,掌握磁针和电线的使用方法。

难点: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实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

在实践过程中,他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个别孩子对实验操作的不熟悉,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指导。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课后进行科学实验,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可以组织科学小组,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学习,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同时,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家长对孩子们学习的关注和支持。

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本节课圆满结束。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教案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教案

教案: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6.2 奥斯特的发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6章第2节“奥斯特的发现”。

本节课主要讲述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以及磁场的性质。

具体内容包括:1. 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描述奥斯特实验的现象,解释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2. 磁场的性质:介绍磁场的方向、强度和分布等特性。

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探讨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以及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奥斯特的电流磁效应实验现象,掌握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2. 了解磁场的性质,能够运用磁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 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计算和实验操作。

2. 教学重点:奥斯特实验现象的解释,磁场性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通电导线、磁针、电流表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三角板、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奥斯特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实验现象。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奥斯特实验的原理,演示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4. 磁场性质探讨:引导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5.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讲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规律,并进行实验验证。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奥斯特实验现象2. 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3. 磁场的性质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奥斯特实验中,为什么小磁针会发生偏转?(2)请简述磁场的性质,并举例说明。

(3)根据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规律,计算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

2. 答案:(1)小磁针发生偏转是因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对小磁针产生作用力。

(2)磁场的性质包括方向、强度和分布。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下册16.2奥斯特的发现教案2(新版)粤教沪版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奥斯特实验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奥斯特实验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奥斯特实验教学目标和实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奥斯特实验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楞次定律的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要使得其磁场对原磁场的变化产生阻碍作用。
(4)电磁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需要通过大量实例进行分析讲解。
(5)实验操作技巧:如何准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
(6)数学表达式的推导: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律等,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工具,进行公式推导和计算。
4. 电磁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 电磁铁
- 发电机
- 电动机
5. 实验操作技巧:
- 准确进行实验操作
- 观察实验现象
- 分析实验结果
6. 数学表达式的推导: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安培环路定律
7. 电磁场的基本性质:
- 电场和磁场的分布规律
- 电磁场的相互作用
8.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电磁波的波动方程
-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9. 电磁波的应用:
- 无线电通信
- 微波炉
- 红外线夜视仪
10. 电磁学的能量守恒:
- 电磁场中的能量转化
- 能集成电路
- 磁性材料
12. 电磁学的测量技术:
- 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等仪器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奥斯特实验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断电后发生什么现象.
3.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后发生什么现象 .
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通电时小磁针发生_偏__转___; 断电时小磁针__回__复__原__来__的__南__北__状_;态 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磁__场__; 通电电流方向相反,小磁针偏转方向也__相__反; 结论:磁场方向与__电__流__方__向___有关..
在螺线管周围放上一些小磁针,通电后观察铁屑的 排列和小磁针的指向.改变电流方向再观察一次.
1、通电后,小磁针的排列与什么磁体的一样? 其排列与条形磁体的排列相同,通电螺线管
相当于条形磁体. 2、通电前小磁针如何指向,通电后发生什么现象?
原来小磁针指南北,通电后磁针偏转.
3、改变通电方向,小磁针的指向有什么不同, 说明什么? 小磁针指向相反,说明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 与通电电流有关.
(1)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跟__条__形__磁
体相似. (2)通电螺线管_两___端磁性最强. (3)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质跟__电_流___方 向有关.
右手螺旋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 管,让四指弯向 螺线管电流的方 向,则大拇指所 指的那端就是螺 线管的北极.
注意:“电流的方向”是指螺线管中“电流的环绕方向”
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
四指弯曲: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一致
N
S
S
N


N
S
S
N


通电螺线管的四种情况
右手螺旋定则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1、给出电流方向,判断N、S极.
例:如下图所示,请标出螺线管的N、S极。
N
(A)
S
N
S
(B)
右手螺旋定则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2、给出小磁针的N、S极,判断通电螺线管 的N、S极和磁感线方向及电流方向.
PPT素材:om/sucai/ PPT图表:om/tubiao/ PPT教程: om/powerpoint/ 范文下载:om/fanwen/ 教案下载:om/jiaoan/ PPT课件:om/kejian/ 数学课件:om/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om/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om/kejian/wuli/ 生物课件:om/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om/kejian/lishi/
第十六章 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奥斯特的发现
电现象与磁现象的相似之处
电现象
磁现象
带电体能吸引 1 _轻__小_物__体__。
磁体能吸引 铁__、__钴_、__镍_等物质
自然界中存在_正__ 磁体上存在__南__ 2 电荷和__负__电荷 极和__北__极。
同种电荷相互 同名磁极相互排__斥_,
3
_排_斥__Biblioteka 异种电荷 相互_吸_引__。异名磁极相互吸__引_。
那么,电与磁的相似,这样的巧合给我们 什么启示呢?
奥斯特
奥斯特是丹麦 物理学家。1820年 发现了电流的磁效 应。这一重大发现 轰动了科学界,使 电磁学的发展进入 了新的时期。
奥斯特实验
将直导线与小磁针平行一起,并将导线 架在小磁针的上方。
带着下面的问题仔细观察:
1.当直导线通电时产生什么现象. PPT模板:om/moban/ PPT背景:om/beijing/ PPT下载:om/xiazai/ 资料下载:om/ziliao/ 试卷下载:om/shiti/ PPT论坛:n 语文课件:om/kejian/yuwen/ 英语课件:om/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om/kejian/kexue/ 化学课件:om/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om/kejian/dili/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磁__场_,电流的磁 场方向与__电__流__方向有关.电流的磁场
说明电流具有__磁__效应..
1、第一个发现电和磁之间联系的科
学家是( A )
A .奥斯特 B.法拉第
C.库仑
D.安培
2、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电和 磁之间的联系,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 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出初步结论.
4、如下图,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则a为电 源的___负___极,d为螺线管的___N____极。
N
N
5、根据已知条件标出下图中小磁 针的N、S极.
SN
NS
SN
S
N
N
S NS
1、磁体周围存在着_磁__场_,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 _物__质__.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__场_的 作用.磁极间相互作用是通过_磁_力___而发生的. 磁 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用_磁_感_线__来描述 它的存在.
3、条形磁体的磁性_两__端__最强,_中_间__最弱,在磁 体的外部 ,磁感线是从 _N_极__出来,回到磁体 的 _S_极___.
例题:标出下图中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N、S极
S
S
N
N
N
(B)
(A)
N
右手螺旋定则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3、给出电流方向和螺线管N、S极,画出螺 线管的绕法.
电流的 磁场
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通电螺线管 的磁场
磁场分布与条形磁铁相似 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磁极磁性的判断:右手螺旋定则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__电__流__周__围__存__在__磁__场____________ 比较乙、丙两图可知:电流__周__围_的__磁__场__方_向__与__电_流__的__方__向_有__关__
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如 果将导线弯曲成螺线状,通电后其 周围是否也会产生磁场呢?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