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研究

合集下载

有关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

有关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

有关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有关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现状的调査报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是保护生物种质资源”,并以具体事例说明“一个物种能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生物种质资源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然而,中国目前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己有200种植物灭绝,5000 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野生动物处境更加恶劣,加强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已成为我国政府部门的一项紧迫任务。

具体提出农作物、林木、野生植物、药物植物、家养动物、水生生物、农业微生物等7个方而种质资源保护行动计划,并建议建立国家生物种质资源委员会,设立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专项基金,制定•中国生物资源保护法”,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大生物资源保护和研究的力度。

2. xx是我国惟一的全热带陆海域省份,气候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热带陆地海洋生物资源和生境多样性,是我国发展热带生物产业和研究热带生物资源的重要区域,也是引进国外热带生物物种和品种资源非常成功的区域,因而具有雄厚的以热带生物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如何在热带生物资源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将xx的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尽早改变xx拾(生物)资源强盛经济弱时的局面,是xx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和必由之路,也是xx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从国家考虑,在国际上把未来同人类生活和健康有密切关系的新药、新生物制品、新食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寄希望于热带生物资源的今天, 必须把热带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国家和xx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度来考虑。

一、XX热带生物资源及其保护开发现状(1) XX热带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本底情况仍不够清楚。

建国以来,XX省的热带经济林木、农作物、特种经济作物、药材、水果的种植开发都有极大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开发规模和力度还不够。

生物资源木底不清是影响XX省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建设生态盛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重要障碍。

我国蕈菌生物多样性及保育研究进展

我国蕈菌生物多样性及保育研究进展

, 地球上共有蕈菌 2 . 8 万种 , 而真正被人所认
识的不过 1 万种. 欧洲一些 国家 ( 如英国、 芬 兰、 瑞士 )的菌物与维管植物种数之比已达 4∀1 至 6∀1 ( 即有一种维管植物就有 4 6 种菌物 ) , 按照此 比例, 我国的菌物总数应该在 12 24 万种之间.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我国蕈菌中了解较多的伞 菌类仅约 1600 多种, 多孔菌类 1300 余种, 腹菌类 近 300 种, 胶 质 菌 类近 100 种, 子 囊 菌 400 多 种 , 共计约 4000 种 . 其中包括食用菌 966 种 , [ 10] 药用菌 473 种 . 然而, 随着调 查的深入我国的 蕈菌物种总数将远远高出这个数字 , 如笔者仅在 吉林长白山地区本年度报道的中国新记录蕈菌就 有 20多种.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蕈菌物种多样性调查已普 遍展开 , 吉林
收稿日期 : 2010 07 31 ; 修回日期 : 2010 08 15 基金项目 : 泰山学者 !岗位建设经费专项 作者简介 : 图力古尔 ( 1962 E m a i:l m yco log ist @ 126. com。
1 蕈菌生物多样性
蕈菌是一个多样性丰富的生物类群, 这表现 在其物种数量和生态角色的多样性 . 菌物多样 性是整个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 它在人类社会 和自然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从生态学 的意义上说 , 包括蕈菌在内的菌物的存在直接关 系到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质量. 但 由于工业革命带来的大气污染和人为造成的地球 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菌物多样性也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挑战. 有关菌物多样性的编目和保育研 [ 4] 究已列为优先发展领域 . 蕈菌的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物种多样性、 遗 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 , 并且在不同水 平的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形成其蕈菌生物多 样性特征和功能的主要内部机制. 1 . 1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 spec ie s diversity) 是生物多样性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院别: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班级:2009级摘要:我国是一个生物品种繁多的国家,面对着日益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我国将要面临着野生队伍消费的问题、外来入侵种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由此可见,相应的对策是必不可少。

一、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

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入侵则是指外地生物进入另一地区,因为在此地区没有天敌,会较快繁殖而形成种群,打破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本地物种的生存造成威胁。

生物入侵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

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截至目前,直接和间接用于医药的生物已超过3万种。

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二、生物多样性的现状据统计,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

同时,中国又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原始森林长期受到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其面积以每年0.5×104km2的速度减少;草原由于超载过牧、毁草开荒的影响,退化面积达87×104km2。

生态系统的大面积破坏和退化,不仅表现在总面积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的降低或丧失使生存其中的许多物种已变成濒危种或受威胁种。

高等植物中有4000种~5000种受到威胁,占总种数的15%~20%。

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156种,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三、生物多样保护的意义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

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

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作为生态系统服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对维持和提高人类的福利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张,已经造成,并正在加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许多生态系统的服务能力降低,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机会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及濒危物种保护最有效的手段,而充分认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和价值,是保护区管理的理论基础。

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上游的滇西北地区,是“西南纵向岭谷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本研究以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从动、植物物种、群落类型(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多样性3个层次研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及其沿环境梯度的空间分异规律,在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价值及保护区管理现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保护区的功能区划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拥有维管植物123科431属1082种,哺乳动物31科72属102种,鸟类32科186种和两栖、爬行动物动物12科18属27种。

保护区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44种,被列入CITES附录动植物种类50种;另外,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拥有14个保护区特有种,以及数量较多的滇西北和西南纵向岭谷区特有种,充分显示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独特性和保护价值。

研究表明,由于海拔因素和面积因素共同影响,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间物种的丰富度有较大的差异。

维管植物、哺乳动物物种的丰富度与生态系统类型面积成正相关,而鸟类和两栖爬行类动物丰富度与生态系统类型面积的相关性不显著;保护区维管植物丰富度与哺乳动物和鸟类丰富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而与两栖爬行类丰富度的相关性不强。

研究结果还显示,珍稀濒危、特有物种比例最高的是高山生态系统,充分表明其独特性和保护的重要价值。

保护生物学整理

保护生物学整理

Lecture 1 保护生物学的基本任务 (1)Lecture 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4)Lecture 3 小种群与物种灭绝 (7)Lecture 4 岛屿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10)Lecture 5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12)Lecture 6 易地保护在物种保护中的作用 (17)Lecture 7 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20)Lecture 8 湿地的功能与保护现状 (23)Lecture 9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 (28)Lecture 10 自然保护机构与保护法规 (32)Lecture 11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机构和保护法规 (37)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Lecture 1 保护生物学的基本任务一、什么是保护生物学?二、保护生物学的基本内容三、保护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一、什么是保护生物学?1. 保护生物学的概念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是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资源,以便人类能够持续地予以利用的科学。

(1)自然资源UNEP定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或生活中的各种物质的总称。

(2)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有生命的自然资源。

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生物资源和其它非生物资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果进行合理开发,能够长期予以利用。

2. 生物资源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

(1) 直接价值(Direct Value)也叫使用价值或商品价值。

是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生物资源所形成的价值。

包括消费使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两个方面。

(a)消费使用价值指不经过市场流通而直接消费的一些自然产品的价值。

例如:人类直接从自然界收获和消费的水果、薪柴、木材、肉类、药材等。

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生 物 多样 性

பைடு நூலகம்
作 者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 湖 南, 长 护区在某种意义上讲 , 是受其周围生境“ 海 要 是 如 何 判 断 “ 中度” 这个程 度 , 实 际上 , 沙, 4 1 0 0 0 1 洋” 所 包 围 的 岛 屿 。在 保 护 区 面 积 设 置 方 就是不能 突破 生态 系统 平 衡“ 阈值” 的干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以保护为前提科学规划严格管理严格控制旅游空间范围旅游项目和时间旅游容量和开发强度并进行开发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开展过程中的环境监测防患于未然以保证自然保护区保护事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宏 观 管 理
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陈秋 玲

邹 宏 霞
旅游区景观要素包括 自然景观要素和
最小到最 大 的限 度称 为 生物 的耐 受 性范 景 区中林道 的设计很容易产生道路分 若干个“ 中度 ” 项 目的共同影 响或 累积影 响 围 。生 物 对 环 境 的适 应 存 在 耐 性 限度 的法 割 效 应 , 城 市 化 加 剧 态 势 以 及 人 类 活 动 导 就 可 能 是 “ 超 度” 的 影 响 。所 以 , 在 生 态 影 则 称 为耐 受 性 定 律 。 致景观破碎化的问题 。根据岛屿生物学 理 响评 价 中 , 不 能 就 某 一 个 项 目来 评 价 生 态
面, 按平衡假 说 , 保 护 区面积越 大 , 对 生物 扰 。在 判 断 这个 “ 中度 ” 时 要 综 合 考 虑 三 个 多 样 性 保 育 越 有 利 。如 , 我 国 的 大 熊 猫 种 定理所分别体现的“ 中度” 。可 以通过分析 群分布在 2 5 个 以上 岛状 隔 离 的 生 境 中 , 小 不 同生物的耐心 范 围, 生物生 存所需 的合 生物生存基本 条件 的破 坏程 度、 干 扰是否 频繁 出现 , 干扰 间期多长来判断 。 需要注意 的是 , 某 一开发 建设项 目对 生态系统的影响 可能是 “ 中度 ” 的影 响 , 但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关注的是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及其分布规律、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问题。

自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和经济活动的加快,生物多样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学成为了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

一、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主要面对的是受到生态环境影响的生物群落,包括物种的种类、数量、组成、分布及生境生息状况等。

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主要依赖于实地调查和观测,通过调查物种数量、种类、密度、生态类型等参数,确定不同物种的影响因素、群落结构和生态特性等规律。

同时,通过采集不同物种的标本样本,进行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了解物种的组成、亲缘关系、适应能力和生活方式等特征。

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对于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对于物种数量和组成的研究结果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好的保护策略。

同时,生物多样性研究还有利于发现新物种,为生物进化和分类学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和证据。

二、保护生物学应用保护生物学是通过科学手段保护、管理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以保持生态系统各个层面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保护生物学的应用依赖于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的支持,可以应用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动物博物馆和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等多个领域。

1.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政府划定的具有自然保育、科普教育、旅游观光等综合功能的保护地区。

通过制定国家级自然保护规划、建设生态旅游等方式,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

同时,自然保护区也在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制定生态修复计划,改善生态环境;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对野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等。

2.动物博物馆和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动物博物馆和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是保护和研究动物种群的重要场所。

中国寒温带针叶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中国寒温带针叶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中国寒温带针叶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朱道光;曾昭文;王继丰;崔福星;倪红伟【摘要】寒温带针叶林(北方针叶林或泰加林),主要分布于高纬度地区的一种主要森林类型,是地球上第二大陆地生物群区(仅次于热带森林),不仅是全球重要的木材资源分布区,而且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的地区之一。

过整理总结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在全球变化较为剧烈的环境背景下,认识寒温带针叶林植被的生态学效应,掌握寒温带针叶林各个时期物种变化的演替规律,进而为科学地管理我国寒温带针叶林提供合理的建议,以保证寒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Cold Temperate coniferous forest (taiga or boreal forest) is the second largest land biomes on the Earth (rank only second to tropical forests ) which mainly located in the high latitude, it is not only major distribution area of timber resources all over the world, bu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obviou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rea. By gathering and summarizing the extensive literatures, it is proposed that ecological effects on boreal coniferous forest vegetation at the condition of the seriou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he succession law of species changes of boreal coniferous forest during various periods, in order to provide reasonable recommendations about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boreal coniferous forest, and i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at ensures boreal coniferous forest ecosystems with high biodiversity and productivity.【期刊名称】《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3页(P90-92)【关键词】寒温带针叶林;生物多样性;大兴安岭;文献综述【作者】朱道光;曾昭文;王继丰;崔福星;倪红伟【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哈尔滨150040;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湿地与生态保育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5森林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纽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的研究
登记号:2004011
完成单位:生态中心
主要人员:马克平、董学军、傅德志、高贤明、葛颂、郭泉水
起止时间: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
内容摘要:选择了4个关键地区神农架地区、两湖平原湿地区域、东灵山地区、鄂尔多斯高原分别代表我国的亚热带森林、长江中游两湖平原湿地、温带森林和干旱荒漠的区域生态系统,对4个关键地区生物多样性及其功能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定位系统、分子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和模型化方法等关键技术,完成了对四个关键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编目和现状评估;阐明地带性植被中关键种和功能群等重要类群在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功能中的作用;揭示10种主要濒危植物濒危的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育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