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精氨酸兴奋试验
内分泌各项试验

分泌科常用临床试验方法及意义解放军总医院分泌科2010年11月垂体前叶功能试验一、GnRH兴奋试验(GnRH Stimulation gonadotropin secretion test) [完整][原理]通过GnRH兴奋LH的分泌,评价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藏功能.[方法]1、受试者禁食过夜,试验期间卧床,不吸烟。
2、将GnRH(10肽)100ug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在30秒静推完毕。
3、分别于-15、0、30、60和120分钟在前臂采血2.0ml,别离血清-20℃保存作LH测定,必要时可同时测定FSH。
[正常值]1、正常成年男子LH的反映峰值比根底高5倍以上,峰值在30-60分钟出现。
2、正常成年女子LH的反映因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而异。
3、青春期前儿童呈低弱反响,峰值比根底值增高小于3倍。
[临床意义]:1.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LH的根底值显著高于正常人〔因此,GnRH兴奋试验对诊断不是必须的〕,峰值亦显著增高〔峰值和根底值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峰值只升高3倍左右,提示功能储藏减低。
2.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LH的绝对值显著低于正常人,峰值只增高2倍左右。
这些患者的反响程度与下丘脑或垂体组织受损破坏的程度有关,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3.体质性青春期延迟患者的反响和青春期前儿童相似〔和骨龄一致〕。
[结果]时间(min) -15 0 30 60 120LH(IU/L) 3.9 3.7 8.8 8.4 9.1FSH(IU/L) 3.4 3.8 8.5 8.4 8.4[讨论]患者在GnRH刺激后,其血清LH、FSH升上下于5倍基值,且LH顶峰后移,说明其垂体腺瘤破坏正常组织,引起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储藏功能减退。
[附注]本试验不能鉴别下丘脑性和垂体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二、胰岛素低血糖兴奋GH、ACTH试验(Insulin-induced hypoglycemic stimulating GH secretion test) [完整][原理]低血糖对下丘脑-垂体是一种非常强的应激因素。
功能试验

功能试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原理] 在正常情况下,垂体分泌ACTH受血液循环中皮质醇水平的调节。
外源性给予对垂体ACTH分泌抑制作用很强,而本身剂量很小,对血、尿皮质醇测定影响不大的人工合成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观察血和尿皮质醇以及血浆ACTH的变化,可以反映垂体分泌ACTH的功能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是否依赖于ACTH。
即可将Cushing病和Cushing综合征区别开来。
[方法]1、第1日留24h尿测UFC,并于8:00采血测血浆ACTH和皮质醇作为对照。
2、午夜1mg法:第2日23:00-24:00口服地塞米松1.0mg。
第3日8:00采血测定ACTH和皮质醇。
3、小剂量法:第2日开始口服地塞米松0.5mg,6h一次,连服2日。
第3日再次留24h尿测UFC,第4日8:00采血测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后血浆ACTH和皮质醇。
4、大剂量法:第4日开始口服地塞米松2mg,6h服一次,连服2天。
第5日再次留24h尿测UFC,第6日8:00采血测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后血浆ACTH和皮质醇。
[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午夜一片法:(1)正常人服药后皮质醇抑制到50nmol/L以下。
(2)Cushing综合征和异位ACTH综合征服药后皮质醇不能被抑制到50nmol/L以下。
小剂量法:(1)正常人服药后24hUFC降至69.0nmol以下,血ACTH降至4.4pmol/L以下,血清皮质醇降至50nmol/L以下。
(2)单纯性肥胖者服药后24hUFC.降至110.4nmol以下,血浆ACTH降至5.5pmol/L以下,血清皮质醇降至138.0nmol/L以下。
(3)皮质醇增多症患者服药后24hUFC、血浆ACTH及血清皮质醇无明显下降,抑制后各项值均大于单纯性肥胖者的各项值,但极少数Cushing综合征患者各项抑制值类似正常人及单纯性肥胖者。
大剂量法:Cushing病抑制后24hUFC、血清皮质醇及血浆ACTH值比正常对照值下降50%以上,少数患者(20-30%)抑制值下降〈50%。
功能试验

功能试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原理] 在正常情况下,垂体分泌ACTH受血液循环中皮质醇水平的调节。
外源性给予对垂体ACTH分泌抑制作用很强,而本身剂量很小,对血、尿皮质醇测定影响不大的人工合成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观察血和尿皮质醇以及血浆ACTH的变化,可以反映垂体分泌ACTH的功能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是否依赖于ACTH。
即可将Cushing病和Cushing综合征区别开来。
[方法]1、第1日留24h尿测UFC,并于8:00采血测血浆ACTH和皮质醇作为对照。
2、午夜1mg法:第2日23:00-24:00口服地塞米松1.0mg。
第3日8:00采血测定ACTH和皮质醇。
3、小剂量法:第2日开始口服地塞米松0.5mg,6h一次,连服2日。
第3日再次留24h尿测UFC,第4日8:00采血测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后血浆ACTH和皮质醇。
4、大剂量法:第4日开始口服地塞米松2mg,6h服一次,连服2天。
第5日再次留24h尿测UFC,第6日8:00采血测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后血浆ACTH和皮质醇。
[正常值和临床意义]午夜一片法:(1)正常人服药后皮质醇抑制到50nmol/L以下。
(2)Cushing综合征和异位ACTH综合征服药后皮质醇不能被抑制到50nmol/L以下。
小剂量法:(1)正常人服药后24hUFC降至69.0nmol以下,血ACTH降至4.4pmol/L以下,血清皮质醇降至50nmol/L以下。
(2)单纯性肥胖者服药后24hUFC.降至110.4nmol以下,血浆ACTH降至5.5pmol/L以下,血清皮质醇降至138.0nmol/L以下。
(3)皮质醇增多症患者服药后24hUFC、血浆ACTH及血清皮质醇无明显下降,抑制后各项值均大于单纯性肥胖者的各项值,但极少数Cushing综合征患者各项抑制值类似正常人及单纯性肥胖者。
大剂量法:Cushing病抑制后24hUFC、血清皮质醇及血浆ACTH值比正常对照值下降50%以上,少数患者(20-30%)抑制值下降〈50%。
常用的内分泌动态功能试验

常用的内分泌动态功能试验第一节内分泌功能试验的原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激素分泌本身的特点、或疾病的早期、轻症病例等因素,仅仅测定激素的水平很难确定有无激素分泌的异常,需要通过一些干预的方法来判断其功能是否存在异常。
这些方法用于临床后称为内分泌动态功能试验。
内分泌动态功能试验一般分为兴奋试验和抑制试验两类,其主要原理为:1.兴奋试验:⑴使用上一级激素后检测靶腺激素分泌状况或靶腺其他功能,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兴奋试验等;⑵通过改变代谢物质的血浓度变化,了解相关内分泌腺体的功能,如胰岛素低血糖兴奋生长激素(GH)试验、高渗盐水试验等;⑶观察生理性促激素分泌的刺激因素对病人激素分泌的作用,如运动试验,检测GH;禁水试验,检测尿比重、尿渗透压和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⑷使用药物扰乱激素内源性调控机制,测定激素轴的反应能力,如甲吡酮试验、氯菧酚胺(克罗米芬)试验;兴奋试验一般用于:①怀疑内分泌功能减退,但激素水平在正常低值,或难以定量时;②鉴别原发性或继发性内分泌功能减退;③白日的激素测定难以说明情况时,如青春早期血浆促性腺激素仅在夜间升高;④帮助诊断一些内分泌功能亢进型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SH和TRH的反应时减退的;甲状腺C细胞增生或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给予五肽胃泌素或钙后,降钙素分泌增加;⑤诊断潜在的激素受体疾病,如给予甲状旁腺激素(PTH)后,特发性PTH缺乏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尿排泄cAMP和磷酸盐是增加的,而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则无上述反应。
2.抑制试验:⑴利用激素或激素的衍生物为抑制剂,如地塞米松抑制试验;⑵利用生理性抑制激素分泌的因素为抑制剂,如饥饿试验(可能抑制胰岛素分泌);⑶用药物阻断激素的作用,如立其丁试验。
临床疑有内分泌功能亢进性疾病,但需除外空腹或基础血激素水平的升高是由于应激等其它因素所致时,如口服葡萄糖后血GH水平不被抑制提示有垂体GH 分泌功能自主,其空腹GH水平可能不是受应激等因素的影响。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参考范围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参考范围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一种常见的评估儿童生长发育的方法。
通过给予生长激素激发剂,检测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情况,从而判断其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症或生长激素分泌异常等问题。
对于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的诊断和治疗,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参考范围及其临床应用。
一、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基本原理生长激素(GH)是一种由前垂体分泌的蛋白质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通过给予生长激素激发剂,刺激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从而评估其生长激素分泌情况的一种方法。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常用方法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激发试验、精氨酸激发试验、葡萄糖激发试验、阿尔伯特试验等。
其中,IGF-1激发试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给予IGF-1激发剂,刺激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从而评估其GH分泌情况。
IGF-1激发试验的优点在于刺激剂易于获取,操作简便,且安全性高,是目前常用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方法之一。
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参考范围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参考范围是指正常儿童在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中的生长激素分泌水平范围。
不同的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方法其参考范围也不同。
以IGF-1激发试验为例,其参考范围如下:1. 儿童(男女):0-8岁,GH峰值>10ng/mL;8-18岁,GH峰值>7ng/mL。
2. 成人(男女):GH峰值>3ng/mL。
需要注意的是,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参考范围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年龄、性别、生长发育阶段等因素,因此不同年龄段、性别的参考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1. 评估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障碍。
生长激素激发试验是诊断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中,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通常会显示GH峰值低于正常参考范围。
2. 评估生长激素分泌异常生长激素分泌异常是指儿童的生长激素分泌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或分泌节律异常等情况。
可乐定和精氨酸生长激素激发实验的护理体会

儿成年后 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 良影响, 乃至成为社会问题。 早
31心理护理 .
注重患儿及家长的心理 护理 , 是保证实验
收稿 日期 :0 0 0 — 9 2 1- 5 2
期发现矮小症 , 明确病 因, 并给予适当而系统的治疗和干预 ,
不仅可改善患J f身高 , L4 l J 而且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可乐定及精 氨酸激发实验对确 诊生长激素缺乏 导致的矮 ( 下转第 3 8页)
作者简介 : 张丽新( 92 )女 , 17 一 , 安徽铜 陵人 , 铜陵市人 民医院儿科护士长 , 主管护师。
1 . 1临床资料
3 疑似 G 7例 H缺乏 的患儿 ,男 2 0例 , 女
1 , 7例 年龄 7 1 , — 2岁 所有患儿平均身高均低于同年龄 同性别
儿童平均身高 2 个标准差 , 年增长 <C 骨龄落后 2年以上f 4 M, l 1 。
1 . 2方法 住 院患儿实验开始前晚 1 以后禁食 ,实验 O点 当天上午空腹 , 可喝水 , 但不 能饮含糖饮 料 , 8点开始选择 于 采用上肢静脉 留置针采血后 即口服可乐定 ,分别于 3 0分钟 , 6 0分钟 ,0分钟 ,2 9 10分钟后各采血 1 毫升。第二天采血后予 静滴精氨酸 ,分别 3 0分钟 ,0分钟 ,0分钟 ,2 6 9 10分钟后各采
ll m 冲管口 。患儿均未发生堵管和 医源性感染。
大差异越 明显 , 在矮身材中 占6 1%, %一 0 是造成矮小 的重要原 因之一。国内脱氧核糖核酸重组技术的开展 , 人工合成的重组
生长激素检查报告怎么看

生长激素检查报告怎么看生长激素是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它对人体的发育、代谢和免疫系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生长激素检查报告对于评估一个人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相关健康问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如何正确解读生长激素检查报告。
1. 生长激素浓度值:生长激素检查报告通常会列出生长激素的浓度值,一般以ng/mL为单位。
它反映了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含量。
正常的生长激素浓度范围会因不同的年龄段和性别而有所差异,一般在0.2-10ng/mL之间。
如果生长激素浓度值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延迟或者其他相关问题。
2. 生长激素刺激试验结果:生长激素刺激试验是评估机体生长激素分泌功能的重要方法。
常见的生长激素刺激试验有胰岛素诱导试验、精氨酸刺激试验等。
生长激素刺激试验结果可以在报告中找到,一般以数值或者正常/异常来表示。
如果试验结果正常,说明生长激素分泌功能正常;如果试验结果异常,建议进一步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3. 骨龄检查:骨龄检查是评估一个人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生长激素检查报告中,会有骨龄检查结果的描述。
通过比较个体的骨龄与其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异,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生长发育异常。
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基本相符。
4. 雌二醇或睾丸酮检查:生长激素的分泌受到性腺激素的影响。
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生长激素检查报告中可能会包含雌二醇或睾丸酮的检查结果。
这些激素的水平对于评估性腺功能和性成熟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 其他血液检查项目:生长激素检查报告可能会包含其他相关的血液检查项目,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胰岛素水平检查等。
这些项目的结果会为解读生长激素检查报告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总结一下,生长激素检查报告的解读主要包括生长激素浓度值、生长激素刺激试验结果、骨龄检查、雌二醇或睾丸酮检查以及其他相关的血液检查项目。
这些参数的异常与正常范围的比较,会为医生评估患者的生长发育状况和相关健康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在矮小症患儿诊断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在矮小症患儿诊断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1. 矮小症概述矮小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表现为身体生长缓慢或停止,导致成年身高低于正常人群。
矮小症的症状和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生长激素缺乏症。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能够促进身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包括骨骼、肌肉和脂肪细胞。
生长激素缺乏会导致身体生长缓慢,而且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其他内分泌问题,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腺发育不良等。
矮小症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的挑战之一。
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是进行生长激素刺激试验。
这种试验可以通过刺激儿童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来判断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症。
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是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2. 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的原理和流程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是一种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其原理是通过给予左旋多巴和精氨酸,来刺激儿童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
具体步骤如下:1.病人需要在试验前10-12小时内禁食;2.首先在早晨进行基础血液检查,测定空腹血糖值、碱性磷酸酶、肾功能指标等;3.给予左旋多巴和精氨酸口服,待2小时后进行血液检查,检测血清生长激素、白蛋白、尿素氮等指标变化;4.检查完毕后,病人可以进食并留院观察24-48小时。
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的优点是刺激效果好、干扰因素少、判断准确率高。
但是,该试验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良反应。
3. 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在进行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时,患儿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心悸等。
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给患儿带来较大的不适和痛苦。
因此,临床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3.1 不良反应的观察1.头痛:对于头痛的患儿,可以适量按摩、热敷或给予一些头痛药物缓解症状;2.恶心和呕吐:可以协助患儿进行呕吐,同时给予适量的止吐药物;3.腹泻:可以给予一些止泻药物并注意补充水分;4.心悸:为了避免患儿的心理恐惧,护士需要进行有效的安抚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