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的产业链分析(word版)
2023年肉鸭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肉鸭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肉鸭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肉鸭养殖行业是畜禽养殖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鸭肉消费的不断增加,肉鸭养殖行业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下面将从市场规模、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和市场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肉鸭养殖行业在我国已经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目前市场规模庞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肉鸭养殖规模超过6000万只,年产肉鸭超过200万吨。
肉鸭养殖主要分布在河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其中河南是我国肉鸭养殖的重要省份,年产肉鸭超过50万吨。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肉鸭养殖行业市场规模还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
二、市场需求肉鸭作为我国传统的肉类产品之一,具有营养丰富、口感鲜美、价格相对较低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对于肉类产品需求的增加,使得肉鸭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肉鸭还是一种绿色低脂肪的肉类产品,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低脂肪饮食的需求,因此市场潜力巨大。
三、行业竞争肉鸭养殖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养殖规模的竞争,大规模的养殖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二是品牌竞争,优质的品牌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肉鸭养殖企业主要分为家禽养殖、粮食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以及农户个体等多个渠道,行业内的企业形态多样化,竞争格局复杂。
四、市场前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肉类产品需求将继续增长,同时对于健康、低脂肪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肉鸭养殖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未来,肉鸭养殖行业将向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优质品牌产品将会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同时,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提高,肉鸭养殖效益将会提升,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综上所述,肉鸭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市场需求稳步增长,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前景广阔。
但同时也需要养殖企业积极应变,不断提高产能、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2023年肉鸭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肉鸭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肉鸭行业是农业领域中的一种重要养殖产业,其产品肉鸭肉是人们餐桌上的重要食材之一。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需求状况、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肉鸭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首先,市场规模方面,肉鸭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增大。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肉鸭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另外,肉鸭行业还具有一定的出口潜力,国外市场对中国肉鸭产品也存在一定的需求,这一方面也促进了肉鸭行业市场的扩大。
其次,需求状况方面,肉鸭作为一种常见的禽类肉品,具有价格相对低廉、口感鲜美等特点,因此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以及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理念的普及,肉鸭作为一种低热量、高营养的食材,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能力的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对于食材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对肉鸭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竞争格局方面,目前肉鸭行业竞争相对激烈。
在养殖环节,一方面存在规模化养殖场和家庭农场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以生产效益为导向的养殖企业与追求品质和口感的特色农产品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竞争。
在销售环节,各大农产品市场、超市还有线上电商平台的竞争也很激烈。
因此,肉鸭养殖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通过产品品质的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市场营销的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
最后,发展趋势方面,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升,肉鸭行业将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对生态养殖、有机养殖的需求逐渐增加,特色农产品养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此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也将会促进肉鸭行业的发展和升级。
综上所述,肉鸭行业市场在规模、需求、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肉鸭行业将在科技创新、品牌塑造、规模经营等方面持续努力,不断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禽类养殖业产业链分析报告

禽类养殖业产业链分析报告摘要本文对禽类养殖业的产业链进行了分析,包括上游原料供应商、禽类养殖企业、销售渠道和最终消费者等环节。
通过详细的调查和研究,我们总结了禽类养殖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1. 禽类养殖业的背景禽类养殖业是农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们对禽类产品的需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禽肉和禽蛋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禽类养殖业的发展。
然而,该行业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动物疾病传播和市场竞争等挑战。
2. 产业链的结构禽类养殖业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上游原料供应商禽类养殖业的原料供应商主要是饲料生产企业和种禽供应商。
饲料生产企业负责生产禽类饲料,满足禽类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
种禽供应商则负责提供健康的种禽,以保证养殖业的正常运转。
禽类养殖企业禽类养殖企业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负责从种禽到禽肉和禽蛋的全过程管理。
养殖企业需要提供合理的饲养环境、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有效的疾病防控措施,以保证禽类健康成长。
销售渠道禽肉和禽蛋的销售渠道包括批发市场、零售商和餐饮企业等。
销售渠道的发展和运营对禽类养殖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利润至关重要。
最终消费者最终消费者是禽类养殖业产业链的结束环节,消费者对禽肉和禽蛋的品质、安全和价格有着重要的需求。
3. 发展趋势与挑战禽类养殖业面临着以下发展趋势和挑战:- 提高养殖效益: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优化,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能。
- 绿色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减少污染排放。
- 品牌建设:加强品牌推广和产品质量控制,提高市场竞争力。
- 市场监管: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保障市场秩序和产品质量安全。
4. 建议为了促进禽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鼓励科技创新:加强科研力量,推动禽类养殖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 加强行业合作:建立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合作机制,共同应对行业挑战。
- 推动绿色养殖:加强环保意识,引导养殖企业开展绿色生产。
商品肉鸭行业分析(共5篇)

商品肉鸭行业分析(共5篇)第一篇:商品肉鸭行业分析商品肉鸭行业分析商品肉鸭简介肉鸭生长快、饲料报酬高、产肉多、肉质好、瘦肉率高、适应性强的肉用特禽,是产肉力大的禽类,在世界肉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肉鸭的品种和变种很多,尤其是近年来育成了很多商业品种,而这些商业品种都来自标准品种和有名的品系。
肉鸭生长迅速,饲料转化率高,一直被誉为“造肉机器”,是畜禽中生产动物蛋白质的佼佼者,肉鸭可采食大量的青绿饲料,属节粮型草食禽类,适合我国国情和畜牧业产品结构政策。
因此,针对我国粮食资源短缺、动物蛋白质需求量大和消费者对瘦肉的需求日益增长,发展鸭肉生产,对丰富人们的餐桌,优化人们的食物结构,缓解粮食资源压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发展鸭肉生产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
2养鸭业产业规模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500年,我国就有大群养鸭、食用鸭肉和鸭蛋的记载。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养鸭业迅速发展,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
中国号称“水禽王国”是当之无愧的。
我国养鸭业发展特点之一是:有一定的地域性。
我国鸭饲养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华东、东南沿海各省及华北等省市。
除此之外,台湾也是鸭的主产地。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禽肉约10公斤(其中鸭肉占14.7%,鸭蛋占禽蛋的9.8%),低于世界平均11公斤的水平。
2009 年末全国肉鸭存栏已达10.96 亿只,肉鸭出栏约35.2 亿只,肉鸭的年存栏量和屠宰量占到世界总量的67.3%和74.7%。
鸭肉、鸭蛋、羽绒产品已经出口到欧盟、东南亚及日本、南韩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
中国羽绒(毛)年产量达到36.0万吨,鸭绒(毛)约占75%,羽绒制品2009年为国家创汇22亿美元,约占世界羽绒品出口量的65%。
我国2009年鸭肉、鸭绒初级产品的年总产值已经达到753亿元,鸭蛋总产值约380亿元。
蛋鸭、肉鸭业年消耗配合饲料约3000万吨,价值450亿元,同时带动羽绒、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发展。
鸭货行业报告

鸭货行业报告一、行业概况。
鸭货行业是农业养殖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包括鸭肉、鸭蛋和鸭绒三大产业。
鸭肉是我国传统的主要肉类产品之一,而鸭蛋和鸭绒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重视,鸭货行业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二、产业链分析。
1. 鸭肉产业。
鸭肉产业是鸭货行业的核心产业之一,主要包括鸭肉的养殖、加工和销售。
鸭肉的养殖主要分为散养和规模化养殖两种模式,规模化养殖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鸭肉加工主要包括屠宰、分割和冷藏等环节,加工技术的提高可以保证鸭肉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鸭肉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批发市场、超市和电商平台等,随着消费升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品质的鸭肉产品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2. 鸭蛋产业。
鸭蛋产业是鸭货行业的另一个重要产业,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重视,鸭蛋的消费量也在逐渐增加。
鸭蛋的养殖主要分为散养和规模化养殖两种模式,规模化养殖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鸭蛋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农贸市场、超市和电商平台等,随着鸭蛋产品的品质提高和包装升级,消费者对鸭蛋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 鸭绒产业。
鸭绒产业是鸭货行业中的高附加值产业,主要包括鸭绒的收购、加工和销售。
鸭绒的收购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而鸭绒的加工和销售则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鸭绒制品也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三、行业发展趋势。
1. 技术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鸭货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包括养殖技术、加工技术和销售渠道等方面。
技术升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2. 品牌建设。
随着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不断提高,鸭货行业也在不断进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有了强大的品牌支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更具优势。
3. 产业升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鸭货行业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产业升级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4年肉鸭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肉鸭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肉鸭是指为屠宰获得肉类而饲养的鸭,是世界上重要的家禽之一。
肉鸭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本文将对当前肉鸭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产业链、市场竞争格局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度提高,肉鸭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肉鸭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
目前,全球肉鸭市场年产量超过3000万吨。
在国内市场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鸭生产和消费国家,肉鸭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中国全年肉鸭产量超过1000万吨,占据全球肉鸭市场份额近三分之一。
产业链肉鸭产业链主要包括育种、饲养、屠宰、加工与销售等环节。
育种育种是肉鸭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肉鸭品种选育。
育种机构通过多样的遗传改良技术,提高肉鸭的生长速度、膘肥程度以及抗病能力,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肉鸭的需求。
饲养饲养环节是肉鸭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包括饲料供应、养殖技术、环境管理等。
现代化的养殖场采用科学管理方法,保证肉鸭的生长和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屠宰与加工屠宰和加工环节包括肉鸭的屠宰、分割、分类、包装等环节。
规范的屠宰与加工流程能够保证肉鸭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销售销售环节主要包括批发与零售。
肉鸭产品通过销售渠道进入市场,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目前,肉鸭销售渠道多样,包括超市、餐饮行业、电商平台等。
市场竞争格局肉鸭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大型养殖企业和家庭农场主导。
大型养殖企业大型养殖企业具备规模化优势,可以实现全产业链的整合与控制,拥有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些企业通过品牌建设、产品质量保证和营销推广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主要以小规模养殖为主,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它们通常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生产成本较低,价格具有竞争优势。
总体来说,大型养殖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较大优势,但家庭农场也能够通过特色化经营和地域优势取得一定市场份额。
我国肉鸭产业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肉鸭产业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引言肉鸭是我国重要的畜禽养殖品种之一,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肉鸭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二、现状分析1. 产量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肉鸭养殖产量从2015年开始逐年增长,到2019年已经达到了2200万吨左右。
2. 加工水平提高近年来,我国肉鸭加工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加工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还注重卫生安全和环保问题。
3. 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肉鸭产业在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三、发展趋势1. 高效养殖模式将成为主流未来肉鸭产业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养殖模式上将更多采用科技手段,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
2. 加工产品将更加多元化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肉鸭加工产品将更加多元化,例如鸭肉火腿、鸭肉香肠等。
3. 绿色发展将成为重要方向未来肉鸭产业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通过科技手段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四、发展对策1. 推广高效养殖模式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扶持高效养殖模式的推广,同时引导企业采用科技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加强品牌建设企业可以通过品牌建设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加大对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的投入。
3. 增强环保意识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在未来肉鸭产业发展中更注重绿色环保。
五、结论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科技手段的不断提升,我国肉鸭产业前景广阔。
未来肉鸭产业将更加注重高效养殖、多元化加工和绿色环保,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推动肉鸭产业健康发展。
如何分析肉鸭产业发展趋势

如何分析肉鸭产业发展趋势标题:肉鸭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一、引言肉鸭产业是我国养殖业中重要的一个分支,随着人们对肉类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肉鸭产业在国内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本文将分析肉鸭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环保治理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
二、市场需求分析1.消费结构变化: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产品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传统的鸡、猪肉的消费逐渐被肉鸭所代替,肉鸭的消费需求逐渐增长。
这主要是因为肉鸭肉质鲜嫩、口感好,且不同于传统肉类产品,更加适合广大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2.健康饮食观念提升:近年来,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提高,人们在选择肉类产品时更注重其营养成分和绿色健康。
肉鸭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胆固醇的肉类产品,具备很好的健康特性,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3.出口需求增加:中国肉鸭产业的发展不仅受国内市场需求的推动,还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
中国肉鸭产品以其质优价廉的特点,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出口需求增加也为肉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三、技术创新驱动1.养殖模式创新:传统肉鸭养殖模式存在着环境污染、苗源不稳定等问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
近年来,养殖业开始采用工厂化养殖、种鸭规模化养殖、水产化循环养殖等新模式,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环境污染。
2.科技设备升级:肉鸭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设备的支持。
新一代的养殖和饲料设备的引入,将提高养殖场的生产效率,减少能耗,并且能够实现对养殖环境的精确控制,提升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
3.饲养管理优化:通过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如智能化喂养系统、自动化清洁系统等,提高鸭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率,从而提高肉鸭的产量和质量。
四、环保治理推动1.生态保护意识增强:随着人们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养殖业要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发展,加强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肉鸭养殖场要采取环境友好型养殖技术,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2.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肉鸭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养殖废弃物要经过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如用于生物气体发酵或者发展农业生态循环经济,降低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鸭的产业链分析一、国内肉鸭产业的现状分析1、国内肉鸭的主要品种和分类情况2、国内肉鸭产业规模情况简述3、国内肉鸭的养殖技术和养殖管理情况分析二、国内肉鸭产业的市场情况分析1、肉鸭产业链分析图2、国内肉鸭上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3、国内肉鸭中游和下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4、国内肉鸭行业的竞争情况和重点代表性企业介绍三、国内肉鸭产品情况分析1、国际鸭肉贸易情况分析2、国内鸭肉生产量和消费量情况分析3、国内鸭肉消费结构情况分析4、国内鸭肉产品的消费前景分析四、国内肉鸭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国内肉鸭行业发展中风险因素分析2、国内肉鸭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分析肉鸭的产业链分析一、国内肉鸭产业的现状分析1、国内肉鸭的主要品种和分类情况北京鸭北京鸭是世界上最优良的肉鸭品种。
北京鸭原产于我国北京近郊,其饲养基地在京东大运河及潮白河一带。
后来的饲养中心逐渐迁至北京西郊玉泉山下一带护城河附近。
北京鸭在我国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饲养较多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于1873年输入美国,1874年自美国转输入英国后,很快传入欧洲各国。
北京鸭1888年输入日本,1925年输入前苏联,现在已遍及全世界各地。
北京鸭体型硕大丰满,挺拔强健。
头较大,颈粗、中等长度;体躯呈长方形,前胸突出,背宽平,胸骨长而直;两翅较小,紧附于体躯两侧;尾羽短而上翘,公鸭尾部有2~4根向背部卷曲的性指羽。
母鸭腹部丰满,腿粗短,蹼宽厚。
喙、胫、蹼橙黄色或桔红色;眼的虹彩蓝灰色。
雏鸭绒毛金黄色,称为“鸭黄”,随着日龄增加颜色逐渐变浅,至四周龄前后变为白色羽毛。
雏鸭体重为58~62克,3周龄体重1.75~2.0公斤,9周龄体重2.50~2.75公斤。
商品肉鸭7周龄体重可达到3.0公斤以上。
料肉比为2.8~3.0:1。
成年公鸭体重 3.5公斤,母鸭 3.4公斤。
天府肉鸭天府肉鸭系四川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室于1986年底利用引进肉鸭父母代和地方良种为育种材料,经过10年选育而成的大型肉鸭商用配套系。
广泛分布于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浙江、湖北、江西、贵州、海南等9省市,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优良的生产性能。
四川农业大学家禽育种试验场已形成年产父母代1500组(每组148只,其中公鸭32、母鸭116只)以上。
体型硕大丰满,挺拔美观。
头较大,颈粗中等长,体驱似长方形,前驱昂起与地面呈30度角,背宽平,胸部丰满,尾短而上翘。
母鸭腹部丰满,腿短粗,蹼宽厚。
公鸭有2~4根向背部卷曲的性指羽。
羽毛丰满而洁白。
喙、胫、蹼呈橘黄色。
初生雏鸭绒毛黄色,至4周龄时变为白色羽毛。
狄高鸭狄高鸭是澳大利亚狄高公司引入北京鸭,选育而成的大型肉鸭配套系。
80年代引入我国。
1987年广东省南海县种鸭场引进狄高鸭父母代,生产的商品代肉鸭反应良好。
狄高鸭的外形与北京鸭相似。
全身羽毛白色。
头大颈粗,背长宽,胸宽,尾稍翘起,性指羽2~4根。
该鸭33周龄产蛋进入高峰期,产蛋率达90%以上。
公母配种比例1:5~6,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左右。
父母代每只母鸭可提供商品代雏鸭160只左右。
初生雏鸭体重55克左右。
商品肉鸭7周龄体重3.0公斤,肉料比1:2.9~3.0;半净膛屠宰率85%左右,全净膛率(含头脚重)79.7%。
樱桃谷肉鸭樱桃谷鸭是英国樱桃谷农场引入我国,1985年四川省引进该场培育的超级肉鸭父母代SM系。
与北京鸭大致相同。
雏鸭羽毛呈淡黄色,成年鸭全身羽毛白色,少数有零星黑色杂羽;喙橙黄色,少数呈肉红色;胫、蹼桔红色。
该鸭体型硕大,体躯呈长方块形;公鸭头大,颈粗短,有2~4根白色性指羽。
父母代种鸭公母配种比例为1:5~6,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产蛋期40周龄每只母鸭可提供商品代雏鸭苗150~160只。
商品代47日龄活重3.09公斤,肉料比为1:2.81。
经我国一些单位测定,该鸭L2型商品代7周龄体重达到3.12公斤;肉料比1:2.89;半净膛屠宰率85.55%,全净膛率(带头脚)79.11%,去头脚的全净膛率为71.81%。
樱桃谷种鸭场新推出的超级瘦肉型肉鸭,商品代肉鸭53天,活重达3.3公斤,肉料比为1:2.6。
海格鸭海格肉鸭是丹麦培育的优良肉鸭品种。
广东省茂名市种鸭场于1988年首次从丹麦引入一大型肉鸭配套系。
经饲养证实,该鸭种的商品代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既能水养,又能旱养,特别能较好适应南方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
海格肉鸭43~45日龄上市体重可达3.0公斤,肉料比1:2.8,该鸭羽毛生长较快,45日龄时,翼羽长齐达5厘来,可达到出口要求。
海格肉鸭肉质好,腹脂较少,适合对低脂肪食物要求的消费者的需求。
枫叶鸭枫叶鸭又名美宝鸭,是美国美宝公司培育的优良肉鸭品种。
近年来,由广东省一些研究单位和种鸭场引进饲养。
该鸭父母代在25~26周龄产蛋率达5%,产蛋高峰期可达91%,平均每只种母鸭40周产蛋210个,平均蛋重88克。
该鸭的商品代49日龄平均体重2.95公斤,肉料比1;2.67。
枫叶鸭的最大特点是瘦肉多,长羽快,羽毛多。
力加鸭力加鸭是丹麦培育的优良肉用鸭品种。
广东省珠海市广海良种种鸭场,于1989年从丹麦引进父母代。
经饲养,种母鸭25周龄产蛋率达5%,产蛋高峰期可达87%。
平均每只种母鸭40周龄产蛋206个,平均蛋重85克,其商品代肉鸭饲养49日龄平均体重2.91公斤,肉料比1:2.95。
史迪高鸭史狄高鸭是由澳大利亚培育的优良肉用鸭品种。
广东省珠海市海良种鸭场于1988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父母代。
种母鸭26周龄产蛋率达5%,产蛋高峰期可达86%,平均每只种母鸭40周产蛋191个,平均蛋重88克。
该鸭适应性强,耐高温,饲养49日龄平均体重 3.15公斤,肉料比1;2.9。
克里莫瘤头鸭克里莫瘤头鸭是由法国克里莫公司培育而成。
有白色、灰白和黑色三种羽色。
此鸭体质健壮,适应性强,肉质好,瘦肉多,肉味鲜香,是法国饲养量最多的品种。
此鸭成年公鸭体重4.9~5.3公斤,母鸭2.7~3.1公斤。
仔母鸭10周龄体重2.2~2.3公斤,仔公鸭11周龄体重4.0~4.2公斤。
半净膛屠宰率82.0%,全净膛屠宰率64%,肉料比为1:2.7。
开产日龄约为196天,年平均产蛋量160个。
种蛋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72%以上。
此鸭的肥肝性能良好,一般在90日龄时用玉米填饲,经21天左右,平均肥肝重可达400~500克。
法国生产的鸭肥肝约半数的是克里莫鸭。
2、国内肉鸭产业规模情况简述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500年,我国就有大群养鸭、食用鸭肉和鸭蛋的记载。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养鸭业迅速发展,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
中国号称“水禽王国”是当之无愧的。
我国养鸭业发展特点之一是:有一定的地域性。
我国鸭饲养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华东、东南沿海各省及华北等省市。
除此之外,台湾也是鸭的主产地。
目前我国人均占有禽肉约10公斤(其中鸭肉占14.7%,鸭蛋占禽蛋的9.8%),低于世界平均11公斤的水平。
2009 年末全国肉鸭存栏已达10.96 亿只,肉鸭出栏约35.2 亿只,肉鸭的年存栏量和屠宰量占到世界总量的67.3%和74.7%。
鸭肉、鸭蛋、羽绒产品已经出口到欧盟、东南亚及日本、南韩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
中国羽绒(毛)年产量达到36.0万吨,鸭绒(毛)约占75%,羽绒制品2009年为国家创汇22亿美元,约占世界羽绒品出口量的65%。
我国2009年鸭肉、鸭绒初级产品的年总产值已经达到753亿元,鸭蛋总产值约380亿元。
蛋鸭、肉鸭业年消耗配合饲料约3000万吨,价值450亿元,同时带动羽绒、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发展。
因此,肉鸭养殖业是我国农民就业、脱贫、增收的重要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国内肉鸭的养殖技术和养殖管理情况分析(1)大棚建设选址及搭建。
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应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其朝向最好沿东西方向。
棚呈拱形,高度应在2米以上,长宽视养殖规模而定。
选用直径25毫米,壁厚1.35毫米焊接管,弯曲成半圆状作支架,每两根为一组,使用直径30毫米、壁厚1.5毫米的套管套牢。
建棚时按规格要求将支架装好后,用木棍或钢管将每根支架上的托架固定紧,再用竹竿和钢丝将支架网牢3~5行,每2~4米设立柱1个。
棚架建成后先在上面铺设草帘,草帘上再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膜上再盖70%~80%防晒网。
最好用缆绳顺棚封牢,便于卷起,接受阳光照射和通风。
需要注意的是,大棚两端都要设立活动门。
棚架制作及安装。
养殖肉鸭所用棚架以竹或竹片制成,每个长2米、宽0.5米,竹片分平放和扁放两种,可用小圆钢筋穿牢。
制作时要削去棱角,修平节叉,以防伤鸭。
饲养中如能在棚架上铺设塑料垫网以增加弹性,则效果更佳。
棚架离地支起30~40厘米,安装时要求铺设平整、牢固。
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棚架饲养肉鸭,冬季向阳面自上午9时至下午4时,可卷起1/3草帘接受阳光照射,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8℃~20℃的适宜范围。
早晚则将草帘盖好,达到提高舍温、节省燃料、节约饲料的目的。
阴雪天则用草帘将大棚全部盖严,平常根据棚内温度、湿度及空气污浊度不定期开闭棚顶通风换气。
由于棚内铺设棚架,既保持了适宜的生长温度,又实现了离地饲养,鸭群发病率显著减少。
但需注意的是,大棚搭建中必须做到牢固耐用,养殖中要严密观察温度高低及空气浊度,随时通过开启棚顶等方式进行调节,切忌长时间密闭而闷死肉鸭。
(2)管理技术饲养准备。
根据饲养规划准备育雏室、饲养棚(也可将肉鸡棚增设运动场改为肉鸭棚)、设备及工具等;应对育雏室(包括墙壁、地面、工具等)进行严格彻底消毒,鸭舍空间按每立方米用30毫升福尔马林加入到15克高锰酸钾中,密闭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排出气体;检查供暖保温、通风换气设备,保证能够正常运转;进雏前一天应将育雏室加温,同时检查是否能达到育雏要求的温度条件。
育雏条件。
第一天的育雏温度为30℃~32℃,以后每隔三天递减1℃,逐渐脱温,使雏鸭均匀分布,温湿度保持稳定。
雏鸭舍加温,可用地下烟道、烧木屑炉、煤炉、红外线灯等办法,但要注意通风良好,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及火灾等。
1~3日龄时可采用昼夜光照,4日龄后只需早晚开灯。
设有运动场、水池的,还应对雏鸭训练调教。
饮水和开食。
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
雏鸭出壳24小时内饮用0.02%的高锰酸钾水或5%的葡萄糖水。
饮水后1小时左右就可以喂食,第一次喂食一般可用碎玉米、碎黑豆、碎糙米等,将以上饲料煮成半熟后放到清水中浸一下再捞起。
初次喂食的饲料要求做到不生、不硬、不烫、不烂、不黏。
撒在油布或塑料布上,要撒得均匀,边撒边吆喝,调教采食。
第二次就可以转为小鸭全价颗粒饲料饲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