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的经典案例解析

园林景观设计的经典案例解析在现代社会,园林景观设计早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更是一门艺术。
园林景观设计师们通过巧妙的布局和设计,将自然与人工结合,打造出了许多令人赞叹的经典案例。
本文将对一些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案例进行解析,以期给读者带来启示和灵感。
1. 中央公园 - 纽约中央公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市公园之一,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心。
作为城市绿地的代表,中央公园被设计成一个多功能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中央公园的设计将自然元素与城市元素相融合。
公园内有大面积绿地、湖泊和树木,通过精心的种植和规划,将这些自然元素与人为建筑物相互衬托,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光。
其次,中央公园的景观设计注重了游客的体验。
设计师们在公园中设置了众多步行道和自行车道,便于人们在公园内自由活动。
此外,公园内的咖啡馆、博物馆和游乐场等设施也满足了人们对各种休闲娱乐的需求。
最后,中央公园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公园内的湖泊和池塘被用作雨水的收集和处理,同时也提供了生态系统的栖息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通过对中央公园的案例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注重美学,更要兼顾人们的需求和环境的保护,让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2. 凡尔赛宫花园 - 法国凡尔赛宫花园是法国凡尔赛宫的后花园,也是世界闻名的宫廷花园之一。
这个花园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心设计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凡尔赛宫花园的设计师将法国宫廷文化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
通过精确的几何图案和对称布局,花园营造出了一种庄严而优雅的氛围。
同时,花园中的喷泉、喷水池和花坛等元素都被巧妙地布置在几何花坛和草地之间,形成了宫廷风格的正式与自然的随性相融合的景观效果。
凡尔赛宫花园的规模也是其经典之处。
花园占地广阔,包含了大片的草地、彩色花坛和修剪整齐的树木。
这种大胆的规模和对细节的精确掌控,使得整个花园更为壮观。
凡尔赛宫花园还注重了季节变化对景观的影响。
风景园林景观案例分析

风景园林景观案例分析风景园林作为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艺术,旨在打造出人们愉悦心灵、愉悦视觉的自然环境。
在当代社会,风景园林设计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案例角度来分析不同风景园林景观的设计和特点。
案例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往往会融入城市的人文元素,如雕塑、文化墙等,以营造独特的空间氛围。
同时,在植物配置上,会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力求季节性花卉植物的搭配,使人们在不同季节感受到不同的美。
案例二:私家花园景观设计私家花园景观设计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主人的喜好。
不同于公共景观,私家花园可以更加尊重自然,通过营造不同的区域,如绿荫的休闲区、绚丽的花园区、凉爽的水景区等,让居住者能在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放松身心。
案例三:旅游景区景观设计旅游景区的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宣传景点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通过合理规划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联系,以及景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出引人入胜的游览路径。
同时,景区景观设计也会考虑到游客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如合理布置座椅、卫生间等,让游客在游览时得到舒适的体验。
案例四:企业园区景观设计企业园区的景观设计往往会融入企业的文化和理念。
通过植物的种植和雕塑的布置,体现出企业的形象和风格。
同时,在园区的规划中,也会考虑到员工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合理规划绿化带和休闲空间,营造出宜人的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不同类型的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在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法上有所不同,但都以创造美好的自然环境为目标。
通过不同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性和多样性,同时也能体会到设计师们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愿每一处美丽的风景园林都能让人们心生欢喜,享受自然之美。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规划与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以美化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为目的,通过对自然、人文、社会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创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的景观空间。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个园林景观设计案例,来探讨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方法和实践经验。
案例背景该案例位于一个城市公园内,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原为一片荒废的土地,经过园林景观设计师的规划和设计,成功打造成了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园。
设计原则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师首先考虑了以下几个原则:1. 生态原则:在保留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引入更多的绿色植物,增加植被覆盖率,提升空气质量,改善生态环境。
2. 人文原则:结合当地文化特色,融入地方特色的景观元素,如传统建筑、民俗活动等,使公园更具地方特色和人情味。
3. 功能原则:根据公园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确定公园的功能定位,包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文化展示等多种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设计方法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实现设计目标:1. 场地分析:对场地的地形、植被、土壤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场地的特点和局限性,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 水系规划:在公园内设计了多处水景,包括喷泉、小溪、人工湖等,通过水的流动和倒影,增加了景观的层次和趣味性。
3. 植物配置: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各类植物,形成丰富多样的植被景观,提升公园的美感和舒适度。
实践经验在实际的设计实践中,设计师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1. 与当地居民沟通:在设计之初,设计师就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充分考虑了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使设计更贴近实际需求。
2. 设施配置:在公园内设置了休息亭、健身设施、儿童游乐区等多种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增加了公园的吸引力。
3. 环境维护: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公园的后期维护问题,选择了易于管理的植物和材料,提供了维护指南和方案,保障了公园的长期美观。
园林形式美法则举例分析案例

园林形式美法则举例分析案例案例:北京颐和园北京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园林之一、它位于北京西郊,占地面积约290公顷,由湖泊和山丘组成。
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历经多次修复和扩建,如今已成为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
1.亭台楼阁:颐和园中有各种形式的亭台楼阁,如十七孔桥、卧佛堂、寿皇殿等。
这些亭台楼阁以其精美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造型给人一种壮观和优美的感觉。
这符合园林形式美法则中“造型美”的要求。
2.山水景观:颐和园中的山水景观融合了南方和北方的风格,如山明水秀的苏州园林和平泽秀丽的北方庄园。
其中的青泥洼桥、长廊等景观以其秀美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形式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这符合园林形式美法则中“景观美”的要求。
3.协调统一:颐和园整体布局上,各个部分相互协调统一,整体上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
无论是建筑物的布局还是景观的设计,都符合园林形式美法则中“整体美”的要求。
4.空间布局:颐和园中的空间布局合理,通过园林元素的巧妙安排,创造出一种开阔、深远的空间感。
无论是湖泊、山丘,还是建筑物、花坛,都给人一种流畅而连贯的感觉。
这符合园林形式美法则中“空间美”的要求。
5.材料环境:颐和园中广泛使用了石、木、水以及各种植物作为园林材料,通过它们的组合和搭配,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环境。
无论是石雕、木构建筑,还是花草树木,都给人一种自然、生动的感觉。
这符合园林形式美法则中“材料美”的要求。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北京颐和园的园林设计运用了园林形式美法则,使得园林具有了独特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园林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使得颐和园成为了一座兼具自然与人文的艺术园林,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成功的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成功的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景观设计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成功的景观设计案例不仅提供了美丽的环境,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舒适的休闲空间和良好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分析几个成功的景观设计案例,以期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案例一:芝加哥千禧公园芝加哥千禧公园是一座位于芝加哥市中心的城市公园,是由著名景观设计师弗兰克·盖瑞设计的。
公园占地面积约24.5英亩,原本是一片废弃的铁路码头。
经过盖瑞的巧妙设计,公园在保留了原始铁路码头的风貌和历史意义的同时,打造了一个现代化、多功能的休闲空间。
公园内有人工湖泊、步行道、绿化带和开放式舞台等设施,并且引入了各种艺术装置和游乐设施,使得公园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
盖瑞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于芝加哥的城市氛围和当地社区的需求。
他将公园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并采用了多样化的景观元素和绿化搭配,使得每个区域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氛围。
此外,他还注重公园与城市环境的融合,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和连通性设计,使公园与周边的建筑和街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芝加哥千禧公园的成功得益于盖瑞对于景观设计原理的运用和对当地环境特点的深入了解。
他的设计不仅满足了居民的休闲需求,还提高了城市形象和吸引了外来游客,成为芝加哥的地标之一。
案例二: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集园林艺术、景观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景观项目。
该项目由迪士尼授权景观设计公司设计,占地面积250英亩。
该园区内有数个主题花园,如云雾林、花穹、华丽树、湿地和弯曲桥等,每个花园都采用了不同的植物和景观元素,营造出迥然不同的氛围和体验。
滨海湾花园注重景观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园区内设有垂直绿化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
此外,该项目还引入了创新的照明设计和节能技术,使得园区在夜晚呈现出独特而吸引人的景观效果。
该景观设计案例的成功在于创新和可持续性的设计理念的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案例赏析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案例赏析
该园林景观设计案例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公共花园,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
设计师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宁静、美丽且可持续的空间,能够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首先,该设计案例注重自然元素的引入。
设计师在花园中种植了大量的绿植,包括树木、花草和灌木。
这些植物不仅提供了美丽的观赏价值,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并为来访者提供阴凉和舒适的环境。
设计师还在花园中设置了水池和喷泉,通过水的流动和声音的营造,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氛围。
其次,该设计案例注重功能性。
花园中有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功能。
比如,在中央区域设置了一个草坪,供人们休息和娱乐。
周围的观赏花坛则为花园增添了生气和色彩。
还有一个儿童游乐区,提供了滑梯、秋千等儿童喜爱的游乐设施。
此外,园中还设置了一些休闲座椅和遮阳棚,供人们休息和遮蔽太阳。
此外,该设计案例注重可持续性。
设计师利用了可再生材料和节能技术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在园中设置了太阳能灯和太阳能喷泉,利用太阳能来为园区提供照明和动力。
此外,设计师还设计了一个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浇灌植物。
总体而言,该园林景观设计案例通过自然元素、功能性和可持续性的考虑,创造了一个美丽、宁静且实用的公共花园。
这个花园不仅能够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环境。
通过这个案例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环境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景观园林方案案例分析

景观园林方案案例分析在如今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调。
景观园林方案是一种设计方案,用以解决城市绿化的问题。
下面将就几个不同景观园林方案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现代化生态公园这个公园面积较大,景色优美,可供市民放松心情休闲。
公园的主要设计思路是以生态为核心,注重绿化、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植被设计上,采用了多种植物,包括树木、草地、花坛等。
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的身心健康。
案例二:恢复古代建筑的庭院这个庭院设计方案的灵感来自于古代的民居建筑。
设计通过改善建筑布局和亲近自然的手法,使庭院成为一个可以用于小型活动和休闲的空间。
庭院内环境清新,种植了许多花草,并设有假山等风景,让人感到仿佛身处其间。
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能够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产生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方式。
案例三:河流景观带这个景观带设计围绕城市中的河流,以河流和河岸的生态环境为设计核心,营造出自然、舒适的城市景观。
该方案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复杂的工程设计,使河流得到改善和净化。
在景观设计上,采用了各种与水相关的设计元素。
例如:游乐场、野餐区、儿童游乐区等。
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很好地体现了水和自然风景的特色,同时还为市民提供了河岸活动的场所。
案例四:自然风景公园这个公园位于山区,面积较大,公园内有很多山岭和峡谷,提供了许多好玩的活动和自然风景。
公园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自然风景、山土地貌的特性,运用了大量自然材料,采用灵活多变、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也注重人的体验感。
公园的设计深入贯彻“自然、开放、欣赏至上”的设计理念。
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能够让人们置身于自然环境中,远离尘嚣,充分体验自然景色。
总之,不管是哪种设计方案,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色,它们既能提供绿色的环境、改善城市环境,又能带给市民身心上的愉悦,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案例分析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布局和精致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和网师园。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一座,其建筑巧妙地结合了南方的水乡特色和北方的山水意境。
其主要景点有大荷花池、垂虹桥和太湖石园等。
拙政园的设计精湛地运用了地形地貌、建筑和植物等要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感。
留园是苏州园林中最早建成的一座,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之一、留园的设计注重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静态与动态的对比。
该园内有著名的别墅、错角轩和观山台等,展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但其设计精巧、布局合理,完美地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该园内有几十个小亭子,彼此相连,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系统。
这种设计风格被誉为“小品园林”。
另一个著名的中国古典园林是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其建筑和景观设计充分展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风采。
颐和园分为前半山和后半山两个部分,前半山主要是湖泊和建筑群,后半山主要是山体和庙宇。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包括万寿山、长廊和宝石山等。
颐和园的设计注重表现自然的美,充分运用了水、石、植物等元素,创造出一个宏大而又细致的空间。
园内的建筑群也采用了中国古典风格,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静态与动态的对比。
这种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生活的品味要求。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还注重空间的变化和细节的处理。
通过运用传统的建筑、园林和艺术技巧,园林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宁静。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技巧对现代园林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很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从传统园林中汲取灵感,将传统的设计理念与现代的审美要求相结合,创造出一些别具一格的园林作品。
例如,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感和氛围经常被现代园林设计师所借鉴,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感和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入标题文本 3. 美的总部大楼景观设计
1.项目简介 美的(顺德著名的中国家电龙头企业)总部大楼位于顺德北滘新城区的住宅 区与工业区的包围之中,总部大楼共31层,高128米,是目前顺德最高的地 标建筑。 美的总部大楼景观设计 通过现代景观语言回应中国岭南大地景观“桑基鱼塘”,在高速城市化的当 下回归乡土景观形式与本土美感意境。设计由桑基鱼塘肌理带来的记忆与联 想,写就一篇新话语时代的《广东新语》。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输入标题文本
(2) 场地特征与挑战
整个公园占地约32公顷,被高强度开发的城镇所环绕,西临石梁溪,东临城市交通要
道。现场地形复杂,有高地的红砂岩丘陵地貌、河滩沙洲,还有平坦的农田,灌丛和荒草, 沿河岸有枫杨林带。在当下的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此类场地被视为杂乱丑陋而毫无价值,历 史文化遗产价值更无从谈起。面对此类场地,为了简化设计施工过程,便于修建道路、安装 给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最惯常的工程处理方式便是粗暴的铲平。 设计师被委托将公园打造成集休闲、运动、游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型滨水公园。设计探 索新的景观理念,让城市公园不仅仅是绿色公共空间,同时作为生态基础设施为整个城市提 供生态系统服务。项目中运用的理念包括“与洪水为友”、“都市农业”、“最小干预”等, 在利用山水格局和自然植被的基础上,通过“覆被”(Quiting)和利用栈道及游憩网络来 “框架”(Framing)山水和植被,来实现景观的改造。
作
者
:
杨
铭
宇
园林景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案例分析 输入标题文本
--俞孔坚
1 2 3
1.衢州鹿鸣公园
2016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设计荣誉奖
2.低碳住家——北京褐石公寓 3.美的总部大楼景观设计 4.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4
1.衢州鹿鸣公园 输入标题文本
项目简介
(1)项目概述 衢州鹿鸣公园位于衢州市西区石梁溪西岸,处于拥有250万人口的衢州市的新城中心(商业、行政中心) 之核心地段,是高密度城市建筑之中的一片“绿洲”。设计师将具有生产性的农业景观与低维护的乡土植物融于 景观设计之中,创造出一个丰产而美丽的城市公园。一系列漂浮于植被和溪水之上的步行道、栈桥和亭台等构成 一个游憩网络,让人悠游于山水自然之中,而又不给自然过程造成过度的干扰。城市遗弃地由此转变成丰产而美 丽的景观,同时保留了场地的生态特色与文化遗产。通过探索人工建设与自然元素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生。
3.加强型人工湿地系统设计 a. 内河人工净化湿地 b. 水生植物种植与管理 c. 水生动物的放养和培育 d. 节点与步行网络设置
输入标题文本
4.建成后效益及评价
a、生态效益 通过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技术模块,每日净化 污水2.5×106L。将水质从V类水净化成II,即适合 于景观绿化用水和景观水体游憩用水。处理后的水 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做水景循环用水,还可以 满足世博园每日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和其他生活杂 用水的需要。水质净化设计的原理是遵循自然湿地 净化的机理来设计人工湿地的结构,其中,水质净 化过程中的多种元素,均可作为美的景观。ASLA 评委高度评价了后滩公园的成功设计:“建立了一 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生态净化模式,低成本高效能 ,为解决当下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 的样板。”
输入标题文本
2.实施方法 运用家庭水生态基础设施的理念,充分利用收集的雨水,将高能耗的 住宅建筑向绿色建筑转化的实验性性项目,具体做法如下: 1、改造阳台结构,收集雨水 2、雨水的利用方式:阳台菜园和花园 3、雨水的利用方式:生态墙 4、利用自然通风和阳光,乐享低碳生活
输入标题文本
3.经济效益
阳台的生产性景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生产的蔬菜产量相当可观,主人可以每天享受一盘 沙拉,以及一些豆类和水果等,具体的蔬菜产量如 表所示: 通常250多平方米的复式洋房采用10匹的空调 主机,室内配置10个末端,一个末端按30W计算。 在一般情况下家里只有4-5个末端同时开启,10匹 的全变频中央空调(按8小时计算)大概一天耗电3040度左右。按夏季100天计算,每套住宅共节约电 能3000-4000度。按此计算,两个公寓的总面积为 500平米,由于阳台花园对户外环境的缓冲作用和 生态墙的降温作用,整个夏季都不需要空调而维持 较舒适的室内环境,仅此一项,两套公寓就节省 6000-8000度电。
输入标题文本
4.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吸引了大量的人员前来参 观,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启智作用。本案例过 雨水收集、太阳能和生态墙的设计,用极低 的投入,将一个本来耗能的建筑,改造为低 碳的绿色建筑,有效地降低了能源的开销, 同时提供了兼具生产功能的舒适居住环境。 这栋公寓富有教育意义,它表明将生态设计 作为一种系统策略,整合技术资源,用最少 的投入、最简单的方式将一个普通住宅向绿 色建筑进行转化的可行性。同时,这一建筑 环境的使用亦是可持续的,通过阳台花园和 生态墙的使用和体验,教育城市公民,倡导 低碳的生活方式。
输入标题文本
水景在场地中被分作生态湿地以及地下室采光天井上的薄水之用,其重点不在 于再现水景的不同形式,也不在于水景带来的若干亲水活动,而是在于对区域文化、 生活及当地自然环境关系的尊重。生态湿地以及地下室采光天井上的薄水皆设计为 雨水、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一部分。把屋面和露天雨水收集、处理、蓄积在景观水 池之中,将产生的中水和污水全部回收,通过生态湿地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回用于 绿化灌溉和补充景观水池水量,不使用饮用水作为景观用水。
输入标题文本
2.设计理念 阡陌交通的栈桥和道路将用地分割成大小 不等、形态各异的几何体——或下沉为水景, 或上浮为种植乡土林木的小丘,或成为区域 小广场(庭院),或是地下室采光天井。并 在其上点缀以乡土材料建造的现代景观构筑, 以形态和乡土材料组合解决高起的若干地下 室采光天井的视觉问题,贯穿、延续地域景 观。用栈桥、道路、水景与庭院等实际功能 体块勾勒出“桑基鱼塘”的网状肌理,让人 体验到的不仅是肌理间生动丰富的功能联系, 还有亲切舒缓的基塘肌理带给人的仿佛当年 人对土地的归属感。
2.宁波玖著里 输入标题文本
1.项目概况 场地 第一次勘查现场,是在五月。 初夏的宁波,阳光开始热烈。光从 枝叶间铺洒下来,细碎斑驳。 用地红线外五排高大的香樟形成的 浓荫和红线内工业用地拆迁后的遍 地瓦砾是当时的目见。 旧时的工业楼已经过去,新的楼座 即将奠基,华盖蔽日的香樟行道树 还将继续守护着场地。 玖著里将在这里建成。
输入标题文本
(3) 设计理念与策略 景观的“覆被”策略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保留乡土景观本底 2、丰产而富变化的都市田园 3、与水为友的绿色海绵 4、山水之上的体验框架
2.低碳住家——北京褐石公寓 输入标题文本
1.项目简介
(1)项目概述 项目位于北京的一个中高密度社区——北京褐石园,社区由5层多家庭公寓组成,容积率高达1.2。北京气候 恶劣,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季和秋季干燥,且昼夜温差很大,春季还会出现沙尘暴。年降水量达到500mm, 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和秋季干旱少雨。我们使用了社区内两个位于5层的相邻公寓单元进行实验,主要的改造 集中在公寓中两个主卧外南向的阳台和分隔这两个公寓的隔墙上。两个阳台因为北京恶劣的气候不能被很好的使 用,每个大概30平方米;隔墙墙面大概11平方米。
输入标题文本 4. 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1.项目简介
后滩公园设计案例中,利用内河人工湿 地带对黄浦江受污染的水进行生态水质净化。 设计的内河湿地净化带长1.7km,宽5-30m, 采用了加强型人工湿地净化技术,共分为沙 砾滩过滤区、植物综合净化区、植物床净化 区、梯田过滤净化区、重金属净化区、病原 体净化区、营养物净化区和水质稳定调节区。 来自黄浦江的江水进入人工湿地后,随梯田 高度和植物高低的落差逐级下渗,经过层层 过滤,从劣Ⅴ类水提升为Ⅲ类水;设计的湿 地水体净化处理能力为2400m3/日。
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输入标题文本
张唐景观 1 2 3
安吉桃花源鲸奇谷 宁波玖著里 嘉都中央公园 北京五道口宇宙中心广场改造
4
1.安吉桃花源鲸奇谷 输入标题文本
1. 项目简介
(1)缘由 《鲸鱼》是日本作家五味太郎的绘本。 讲的是一个小渔村被一只候鸟告知有鲸鱼,于 是大家开始争先恐后的寻找捕捉鲸鱼。一直寻 而不得,直到有一个小孩,被候鸟带到天上, 才发现果然有鲸鱼,它就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 这个湖的形状——只有在天空上俯瞰才能看 到 鲸奇谷的名字和概念就是来自这个故事 。
输入标题文本
(2)安全 给儿童做设计最大的困难是在保障其安全性 的同时创造或者鼓励其探索和冒险性。这个 度很难把握。美国的儿童活动场所设计安全 规范非常严格,较之欧洲、日本都有过之而 无不及,其实是有些过渡保护。中国的设计 规范虽然并不严格,但是同样人为的日趋保 守。其实,小孩需要在尝试的过程中知道自 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形成对危险的意识从而 达到自我规避和自我保护。我们在所有的设 计中,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提 供这种机会。安全性如果被过渡考虑了,可 以活动的内容就会无趣,不助于小孩勇于挑 战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输入标题文本
2,鲸奇谷的独特之处 安吉桃花源的儿童活动场地和城市公园、社区公园里面的不同。首先 ,山野的自然环境,给它提供了非常规的景观尺度以及独特的气氛——既 然身处乡野,就要有乡野的气氛,而不是五彩缤纷的主题乐园或者城市中 的儿童乐园。任何人工的设计,需要与山、林、湖相映得彰,突出自然的 主题。
输入标题文本 3.儿童活动场所的特性
(1)色彩 在成人的眼里,约定俗成的认为小孩的世界 就是应该色彩缤纷的——从他们穿的衣服,所 处的环境(幼儿园的墙壁和铺地,儿童游乐 场),画的画儿——否则就不够“儿童”。这 只是成人们一厢情愿的看法——没有任何理论 依据、科学发现曾经证明“色彩缤纷”与儿 童艺术方面的成长是充分必要条件。所以鲸 奇谷虽然是给儿童设计的,这里使用自然界 的原色,拒绝把成人的色彩认知转嫁给儿童。 除了原木、沙石、草树,出现的石材有桐庐 石、板岩、花岗岩,少量的不锈钢尽可能是 原色(不锈钢喷漆附着力较差,颜色比较容 易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