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德国职教经验进行物流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设计之初探
德国职业教育理念与方法在物流配送课堂中的启示

习实践能力的培养 , 德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
将 职 业 教 育 变成 了校 企 合 作 、企 业 为主 的教
育体制 ,双方在 《职业教育法》和 《 教育法》
的 严 格 规 定 下 ,形 式 各 自的权 力 和 义 务 。 只
有 通 过 双 重 考 核 的 学徒 工 才 可 以得 到 国 家 承 学 习热情 不高 ,理论 知识的枯燥讲解 ,可能 认 的 岗位 资格 证 书 ,成 为 该 岗位 上 的合 格 技 使学生市 区从事相关配送行业工作 的兴趣 。 工 。 本 文 就 德 国职 业 教 育 理 念 与 方 法在 物 流
德国职业教育理念 与方法在物流配送课 堂 中的启示
2 0 0 1 3 6 上 海海事 大 学 上 海
【 摘
周 立希
要】 职 业教 育一直以来都注重 学 忽 略 了更 为重 要 的 配 送 实 践 能 力 的 联 系 ,往
往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 、实训设施不够完善 、 教学手段 和教 学方法单调等问题 ,而职业教 育 中学 生 学 习 积 极 性 普 遍 不 高 ,物 流 相 关 知
质Hale Waihona Puke 识的同时为学生介绍能提供职业培训 的企业。 对于这样 的职 业教 育形式 ,受训 者具有双重
以《 物流 配送 》第一堂课为 例,所有 的 课程 ,第一节课奠定 了整 门课 的基础 ,但是 第一堂课通常介绍 物流的含义及发展 ,传统 教学一般会列举各 行业、文献、专 家等对物 流 的 文 字 定 义 ,并 通 过大 量 文 字 介 绍 物 流 配 送 的发展 和意义,看 上去一 目了然 ,但实际
识 基 础 薄 弱 ,加 上这 样 的 教 学 方 法 使 得 学 习
后小组进行交叉 点评 ,互相评 价其他小组 的 成果 ,使所有学生对各 国的物流配送发展和 案例都有 了新 的认识。这样 ,学生就将各 国 的配送特 点、优 劣势 大致总结 出来 了。老师
中职物流课程基于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探讨

中职物流课程基于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探讨随着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和诸多新技术的涌现,物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中职物流课程作为培养物流行业人才的重要一环,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探讨成为了关注焦点。
本文将通过行动导向法对中职物流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中职物流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行动导向法在中职物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1.1 行动导向法概述行动导向法是教学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强调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行动导向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在物流课程中,采用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中职物流课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训操作、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行动。
通过对真实的物流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物流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通过模拟实训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物流设备和工具,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体系,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物流行业,并且在实践中掌握必要的物流技能。
2.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行动导向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参与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
2.3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行动导向法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会碰到各种问题和挑战,需要他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这种实践过程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地开拓思路,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设计真实的物流案例可以在物流课程中设计一些真实的物流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理解物流运作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物流行业。
3.2 进行模拟实训操作3.3 实地考察物流企业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深入了解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体系。
中职物流课程基于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探讨

中职物流课程基于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探讨
中职物流课程的教学应该基于行动导向法,这是一个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法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际行动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是行动导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物流课程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师可以设定学生通过参观物流企业了解物流流程和仓储操作的目标,在实践中学习物流业务的具体操作。
教师还可以设置学生分组,在实际操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也需要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相匹配。
物流课程的内容应包括物流管理、运输管理、货物配送等方面的知识。
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物流园区实地考察,并通过与企业人员的交流,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实际情况,加深对物流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法是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
在物流课程中,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模拟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同时鼓励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仓储操作的模拟实验,并在实验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仓储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德国职教模式在我国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启示与探索

Ke o d :o a o a eu ai ; u yt yw r s vct n l d ct n d a ss m; c o oi t ; rj tec igm to i o l e at n— r ne po c ahn e d i e 德学 习的基本 情 况与收 获
导 向教 学法充分展 示 的德 国双元 制 职 业教 育 的魅 力 。运 用德 国的 职教模 式 尤其是 行 动 导 向 的教 学
法指导 学校 专 业改 革和 教 学 实践 , 专业教 师赴 外学 习的初衷 与 目的 。 是 关键 词 : 业教 育 ; 职 双元 制 ; 动导 向 ; 目教 学法 行 项 中图分类号 :7 2 ( 1 7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94 2 1 )2- 0 4— 4 17 37 【0 2 0 0 0 0
收稿 日期 :0 2—0 21 3一l 1
基金项 目: 行动导 向教学法在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改中的应用研究》 2 1B 7 ) 《 ( 0 1 4 8 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 赵智锋(9 4一 ) 男 , 17 , 工程硕 士,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讲 师, 国家高级物 流师。研究方 向: 物流咨询与规划 、 文化 与管理。 企业
( . hnR i a oai a C l g f eh o g , hn H bi 4 0 0 ; 1 Wu a a w yV ct nl ol eo c nl y Wu a u e, 3 2 5 l o e T o 2 h n H i o g h uL wo e cm T c nlg s o , t,S a ga, 0 9 9 .S a g a D nZ o a tnT l o eh o i . Ld h hi 2 0 4 ) e oeC n
对德国学习领域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认 识与思考

对中职学校实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认识与思考江苏省溧阳中等职业学校袁洁内容提要:德国从90年代开始对实施多年的职业学校的课程进行改革,构建了以学习领域为核心的各新的课程方案。
本文着重介绍了“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内容和该教学方案的特征,并实施该方案采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结合国内的职业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自1969年德国颁布“联邦职教法”以来,德国的职业培训一直实行以企业培训为主的“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学生分别以学徒和学生两种身份在企业和学校接受职业培训,其中企业承担专业技能的培训,学校承担理论部分的培训,一段时间以来,这种培训模式由于其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因而为德国的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的人才,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也因此成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而响誉世界。
进入90年代,德国企业界要求对职业学校课程进行改革的呼声逐步加大,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德国“双元制”培训模式是一种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培训模式,这种主要靠企业培训出的具有单一技能的劳动者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更需要具有复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劳动者;第二企业是生产方式的转变。
德国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德国的工业分为大工业和手工业,其中德国的手工业企业是德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纳了很大一部德国劳动力,但是这些规模不大的手工业企业均是以社会个性化项目为服务对象,因此,它要求劳动者具有直接参与完整项目的能力,这对劳动者的工作态度与热情、工作方法等综合职业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长期以来由于职业学校只承担与实践分离的理论教学部分,职业学校的课程内容陈旧且专业学科体系太强,学生缺乏运用这些知识实施职业行动的能力。
经过充分的讨论,德国各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于1996年正式颁布了“职业学校专业教育框架教学计划编制指南”新课程标准,指南的核心是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了沿用多年的以专业分科课程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并确定了“行动导向教学”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物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物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一、导言物流是现代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中职物流专业的学生正是未来物流行业的从业者。
在中职教育中,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将复杂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发挥主动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职物流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并阐述其效果和局限性。
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积极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引导者,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建构知识。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正是以此为指导原则,让学生通过实践行动体验,从而积累知识和经验。
2.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文化活动的产物,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完成的。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社会文化的重要性,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3. 资源整合理论资源整合理论认为学习是资源整合的结果,学生需要根据自身需求整合各种资源来进行学习。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动机,让学生在实践中整合各种资源,积累知识和技能。
1. 确定学习目标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物流课程教学时,首先需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什么?这些知识和技能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基础。
2. 设计实践活动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些与实际操作相关的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实地参观物流仓库,了解物流流程和仓储管理;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们参与模拟操作,实际操作一些物流设备,如叉车等。
3. 组织小组合作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操作经验和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践活动。
借鉴德国职教经验进行物流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设计之初探

2011年北京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借鉴德国职教经验为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进行行动导向教学设计之初探解凌竣北京市商业学校内容提要:“行动导向”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对我国的职教课程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既是我国学习国外职教先进经验的主要领域,也是我国这些年职教课程教学设计改革的重要方面。
物流专业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若单纯的进行理论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学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如果充分以行动导向为原则进行物流课程教学设计,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真实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但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本文充分阐述了笔者2010年10月—11月赴德国学习物流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后,根据职业学校物流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企业合作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调研与分析后,大胆提出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构想。
主题词:德国职业教育物流课程动行导向教学设计借鉴德国职教经验为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进行行动导向教学设计之初探提要“行动导向”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对我国的职教课程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既是我国学习国外职教先进经验的主要领域,也是我国这些年职教课程教学设计改革的重要方面。
物流专业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若单纯的进行理论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学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如果充分以行动导向为原则进行物流课程教学设计,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真实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但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本文以借鉴德国职教经验为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进行行动导向教学设计为论题,充分阐述了笔者2010年10月—11月赴德国学习物流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后,根据职业学校物流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调研与分析后,大胆提出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构想。
将行动导向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物流教学的实践探索

将行动导向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物流教学的实践探索本文通过结合实例阐述“案例教学法”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来说明其在物流教学运用的必要性、可行性。
标签:行动导向案例教学法物流一、研究背景我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物流这个概念的以来,到2008年正好30年,这三十年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知识普及,实践起步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现代物流业的真正快速发展是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为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对物流业的发展都是明确予以支持的,并已出台优惠政策。
如,2009年3月,由国务院制定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此《规划》的核心意义是通过“朔造物流强国,造就经济强国”。
物流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为此《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将“大力培养物流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
人才培养,一是学历教育,二是在职培训,目的是使物流人才的培养与物流业的发展相适应。
在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在高校,而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普遍较晚且教学方法也较西方发达国家落后,主要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学生不感兴趣且觉得难以理解,教学效果差。
所以目前国内教育界首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找出一个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物流人才,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纷纷开发出一些适应社会、技术和生产发展要求的新的职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其中以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最受欢迎,且得到很多国家的大力推广,此种教学方法培养关键是以能力为核心,它使职业教育进入一种新的概念与模式下运作,对世界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下面就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案例教学法为例来说明其在培养物流人才方面的独到之处。
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也可以说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所描述的情景展开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为今后职业做准备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北京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借鉴德国职教经验为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进行行动导向教学设计之初探解凌竣北京市商业学校内容提要:“行动导向”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对我国的职教课程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既是我国学习国外职教先进经验的主要领域,也是我国这些年职教课程教学设计改革的重要方面。
物流专业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若单纯的进行理论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学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如果充分以行动导向为原则进行物流课程教学设计,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真实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但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本文充分阐述了笔者2010年10月—11月赴德国学习物流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后,根据职业学校物流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企业合作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调研与分析后,大胆提出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构想。
主题词:德国职业教育物流课程动行导向教学设计借鉴德国职教经验为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进行行动导向教学设计之初探提要“行动导向”是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对我国的职教课程教学也有很大的影响,既是我国学习国外职教先进经验的主要领域,也是我国这些年职教课程教学设计改革的重要方面。
物流专业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若单纯的进行理论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厌学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如果充分以行动导向为原则进行物流课程教学设计,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真实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但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本文以借鉴德国职教经验为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进行行动导向教学设计为论题,充分阐述了笔者2010年10月—11月赴德国学习物流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后,根据职业学校物流专业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调研与分析后,大胆提出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构想。
Summery "Action oriented" is the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ore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teaching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great influence not only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studying abroad, the main area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years of reform of vocational teaching design important aspects. Logistics Courses are very practical course, if the mere theoretical teaching, students have easy to make dull, weary, is not conducive to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However, if the principle of the full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design of logistics, the student body as a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creation of the real situation, and fully mobilize th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not only can greatly enhanc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students.In this paper,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German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s in the logistics business of teaching courses designed for action-oriented topics, and fully describes the author in October不仅是学习者与知识的中介者,更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伴随着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顺利达到学习知识、获取技能的目标。
同时,在过程中激励学生开展团队合作、实现有效沟通。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协作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为学生总结必备的知识技能。
教师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进取心和成功欲望,创建民主、平等、信息和情感双向交流的学习氛围。
其次,转变课堂教学方法。
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法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教学的其他环节构成了相辅相成的整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德国先进的“行动导向”的模式为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经历从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书本知识教育,摆脱书本、课堂的制约,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实施某个项目,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师生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是指导者、协调者,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都是处于积极参与状态,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三、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实施的条件先进的物流课程教学设计要想发挥其作用脱离不了相应的实施条件,教学条件调查是开展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是后续各项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完整的教学条件应该包括:学生条件、学校的教学条件、合作企业的条件、地区的条件。
笔者在职业学校开展物流课程教学以来,将职业学校物流课程教学条件归纳如下:表一: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实施条件调查表经过从教师、学生、教室和软硬件配置、学校和合作企业调研分析之后,职业学校具有按照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开展教学的条件。
四、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物流专业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物流采购、运输、配送、仓储、客户服务、信息处理、装卸搬运等各项物流业务全过程,这样才能够为开展物流各项具体业务打下扎实基础。
同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掌握各项物流企业的典型工作业务知识,物流课程的知识学习必须紧密围绕物流企业的典型工作开展。
(二)能力目标物流企业典型工作业务包括货物装卸、物流单证制作、货物仓储保管、商品采购、货物配送等,物流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为开发思路,因此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货物装卸、运输单证制作、费用计算、商品采购的业务执行能力,获得从事各项物流业务工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物流业务是一项艰苦的业务,同时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而我们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我们除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外,还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针对物流业务的特点,物流课程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意志。
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目标如下图所示:图一:物流课程学习领域教学目标五、职业学校物流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关键根据学生情况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奋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强调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个性为本位,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在物流课程的教学中,经过教学实践,在参考德国同行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出一套比较适应物流课程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使学生变被动地听为积极地想,大大改善课堂气氛,使教与学相促相长。
下面具体介绍几种适合职业学校物流专业开展行动导向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法:(一)大脑书写法——观看录象导入新课,发现问题并探寻解决在职业学校物流课程的教学中,每进行一个新的知识点学习前,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先让学生先观看相应的教学录象,引发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思考,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后,再进入课堂的理论教学。
通过要求学生观看教学录像,也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发现录像中所反映的物流活动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探寻欲。
(二)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仿真职场活动介绍物流公司典型工作流程,如果用讲授法来讲课,容易使学生觉得乏味。
但同样是这些内容,换成学生参与仿真职场活动,情况就大为改观。
例如,讲到物流运输中的货物报损时,可先为学生设计一个虚拟的物流运输情景,给学生进行具体的角色分工,布置学生扮演仿真物流运输情境中的具体角色。
要求学生尝试处理虚拟情景中的货物报损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角色扮演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得出规范的物流运输货物报损流程。
当然,这种教学方法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由学生扮演的虚拟情景,角色应难度不大,绝大部分问题学生能自行处理或经提示后能处理;2.引入竞争机制,在角色扮演中表现较好的同学,在平时成绩里实施加分奖励;3.教师在上课时要有节目主持人的气质,善于控制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
4.参与虚拟情景表演的同学尽量不要太集中,最好能常换。
(三)思维导图法——将学生的思路展现出来课程中如“集装箱的选用”等内容,用讲授法来上课,一定会枯燥无味且难以使学生明白。
根据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原则,可以事先做好了多媒体课件,从网上找了一些有各种集装箱图片及数据列表并打印出来。
上课时让同学们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发几张有关不同种类集装箱的图片和数据列表,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每种货物的特征,分别指出每一种货物所适合选用的集装箱,研究选用该集装箱的原因、方法等,然后将集装箱的选用步骤用书写卡片的形式展现在教室的白板上。
这样有效地利用行动导向的思维导图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也能使学生在对图片的观察及分析讨论中更好地掌握知识。